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革分析之为什么

& & & 正文
【理上网来·热点解析】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与行动
核心提示: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与落实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有效进展。2017年,我们将通过落实与行动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成果,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局2017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必须执行,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必须落实&。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定下来的事情,要抓好贯彻落实,明确责任、有效督查&。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停留在规划上和策略上,而必须在掌握基本形势和运行规律,坚持稳中求进的方法论和总基调下,有效地抓好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落实与行动成为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稳中求进&和&质量效益&是落实与行动的两个基点
落实与行动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策略,即规划与蓝图,这个理论和政策准备已经基本完成;二是原则,即方向与要求,这个思路和政策研究基础也已基本齐备;三是基点,即体系与抓手,也就是以基点形成整个改革的收敛与发散、稳定与创新、突破口与风险点的基本着力点和运行机制。&稳中求进&既是2017年工作的总基调,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也即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的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而&质量效益&则是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结构改革的基础与前提,也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高供给侧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提高微观主体的内生动力和生产效益。这样,&稳中求进&和&质量效益&从方法论和目标性两个方面构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与行动的两个基点。
从&稳中求进&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综合考虑总需求的规模和变动,通过适度扩大总需求,为供给侧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有序推进技术、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使经济组织和运行机制在平稳有序的情况下,完成升级优化;要集中资源、要素和体制优势在关键的供给节点形成突破,并依靠市场机制形成新的资源要素配置格局和生产组织方式,为质量和效益提升准备条件;要注重度的管理,将稳作为主基调和大局,但又直面运行中的风险和结构上的矛盾,全力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有效实现改革目标;要坚持发展的理念、原则和愿景,深入分析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不因循守旧,也不好高骛远,以钉钉子的精神,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有序协同。
从&质量效益&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充分认识改革最终目的、主攻方向和判断标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而需求则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为主体的特征,因此,供给体系必须着力于提高产品的需求匹配度,生产的需求响应度和市场的需求满足度,强调产品服务的差异化、生产组织的灵活性和市场配置的智能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在强调供求平衡、市场出清的同时,通过质量第一的要求,为生产的创新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为需求的结构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为市场的差异化配置提供必要的条件;改革的判断标准是效率提高和效益提升,也即供给体系的完善、市场环境的改善和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都要以增加微观主体的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作为判断的依据和评价的标准。
基于&稳中求进&与&质量效益&的两个基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盘活存量资源、优化生产组织、降低经济风险、减少运行成本、弥补市场和体制短板等方面实现改革目标的有效贯彻和改革任务的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条主线,而2017年则是五条主线全面深化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年。
二、&去产能&以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作为行动支点
&去产能&的核心是盘活存量资源,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牛鼻子&。2017年不仅要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啃&硬骨头&。&僵尸企业&的处置核心是实现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目标,在落实与行动上解决好三个问题,即钱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企业怎么办。
钱从何处来,2017年要做好财税引导、金融支持和企业挖潜三个方面的工作。财税引导要在确定企业主体责任的前提下,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应根据&去产能&改革的目标,安排相应的资金并承担必要的风险,积极落实中央对&去产能&改革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奖励和补助为手段,有效推进&僵尸企业&的处置,盘活资源、提高效率。金融支持要通过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组建投资型子公司、落实企业并购性贷款、支持产权有序流转和交易、合理处置&壳资源&等方面增强&僵尸企业&处置的吸引力、能动性和潜在价值空间。企业挖潜要积极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去产能&改革的要求,通过对市场准入资格、政府经营许可、知识产权资产、渠道结构优势、区位优势资源等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挖掘,增强企业价值属性和市场吸引力,降低改革成本和处置风险。
人往何处去,则需要做好社会保障体系、再就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支持体系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序提高失业保险和和生活救助的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其社会稳定托底作用,确保没有能力再就业人员基本生活。要大力做好转岗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加大各级政府对再就业培训的补贴支持力度,以结果为导向在基础培训成本分担的基础上,对再就业培训机构进行奖补;在&去产能&支持资金中安排社会和企业实现职工转岗就业的专项奖励,并对容纳转岗就业转多的企业实施一定程度的所得税优惠。要不断完善创业支持体系,扶持创业平台和园区建设,可重点考虑以&双创&平台为载体,深化现有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支持相关平台和园区建立主动服务机制和指标化的竞争性扶持机制,使创新创业活动成为就业的重要形式和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构成。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李丹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
日 11:23 来源:《红旗文稿》2016年第3期
作者:邱海平
内容摘要:因此,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决抵制这两种经济学理论和思潮的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制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方面具体政策。
关键词:供给;结构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资本主义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并且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也提出了科学的预见。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也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避免陷入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陷阱之中。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社会生产中,始终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来看,生产力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但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因而,片面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庸俗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或决定作用则是一种唯意志论和唯心主义观点。所谓供给侧,总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它主要是指社会生产这一方面。而任何社会生产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方面必须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供给侧,另一方面又必须注重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供给侧。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供给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停留在生产力这个层面上,而是必须深入认识生产关系这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应该更多地从完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已经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对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巨大能动甚至决定性作用。仅仅从生产力角度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中既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运动这样的一般规律,同时,不同性质和阶段的社会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又具有不同的特殊规律。因而,仅仅从抽象的、一般意义上去谈经济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仅仅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去解释和解决特殊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问题则是无效的。因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方面必须注重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又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反对任何形式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只有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胡博婧)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发展研究》2015年12期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思想方略,统筹国际与国内,着眼当前与长远,兼顾战略与战术,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福建发展到现阶段,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迈进,亟需在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上有新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打开了视野、开辟了途径、指明了努力方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121【正文快照】: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提供了新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本刊编辑部;;[J];创新科技;2012年02期
易珏;;[J];中国经济信息;2013年11期
迟福林;;[J];改革与开放;2001年04期
迟福林;[J];煤炭企业管理;2001年08期
刘煜辉;;[J];新财经;2009年09期
迟福林;[J];港口经济;2001年04期
杨涛;;[J];当代贵州;2014年12期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75期
史蒂芬·罗奇;;[J];科技智囊;2001年01期
,何帆;[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嵩;[N];中国保险报;2013年
傅云威;[N];经济参考报;2014年
张文绩;[N];上海金融报;2008年
陈听雨;[N];中国证券报;2013年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王勇;[N];证券时报;2013年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分析师
任泽平;[N];社会科学报;2014年
张军;[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马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主要作者
安德鲁·伯恩斯;[N];人民日报;2013年
蒋飞 实习生
王燕芬;[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阿利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财经咨文|两问四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紧迫?三大关系怎么处?
来源:督院街30号微信公众平台
【字体:】
  提要  2016年是“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督院街30号推出“攻坚?2016四川财经咨文”,重点锁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需要、目标、路径、主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解读。  一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急不急?
  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认知问题。2015年临近尾声,全民开始了一场“供给侧改革”的考前大补。  从全国范围看,四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有紧迫性?  改革对四川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有何积极作用?  大家都关心的房地产业,四川需不需要“去库存”?  熊建中  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  “四川与全国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但发展趋势、增长周期和区域差异与全国一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缓急”和“轻重”之分。  需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稳定增长,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详细观点  2015年四川经济平稳增长,但增速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6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增长预期低于上年的宏观环境下,供需矛盾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根据时间序列长期趋势分析,“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四川经济呈“L”型基本走势,显然,加快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增强创新驱动,对稳定经济在“L”型底部阶段的平稳运行就尤为重要。  常言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是有效需求,而现实生活中两者总是在矛盾中运行。  需求调节自然是实现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供给改革也是实现平衡的重要方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这不是简单的市场干预,更多地体现为放权和让利,让企业面向市场、创新发展、赢得市场。  四川经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但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增长周期和经济区域差异与全国一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缓急”和“轻重”之分,反而四川需要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稳定增长,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由大省到强省、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赵国良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导  “较之东部发达地区,四川任务特别繁重。  四川是“全省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要把加快供给侧改革与加快全面创新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用全面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  详细观点  四川较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面临任务特别繁重、改革压力特别大的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关系。要在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坚持两侧同时发力。  “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属于需求一侧,但如果我们着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结构,把资金更多地投入新产品研发,投入新兴产业,从市场需求出发,着力去“补短板”,这种情况下,投资实际上起到了促进新供给、保证新供给的作用。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去产能和稳增长、保就业之间的关系。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淘汰完全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要有一个可操作上的“底线”。  从微观层面来说,就是需妥善安置失业职工,要保就业;从宏观层面来说,就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承受度相适应。  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毫无疑问,构建新的供给侧体系,要走市场化道路,要坚持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但对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具有市场前景而又面临暂时困难的企业,实行结构性减税,给予必要补贴,降低成本,增强其活力,仍然是必要的。  毛勇  成都正合地产顾问董事长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任重道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在房地产市场自然发生。改革将挤压刚需市场,认识不足、应对慢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详细观点  无论是全国还是四川,房地产市场都已结束高速增长期,这意味着产能过剩。  在去年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房地产成交量并未大幅增长。去年全省的待售商品房、商品住宅面积明显高于之前两年;人口因素对房地产的支撑减弱,带来地产刚性需求旺盛释放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减速。  因此在房地产需求动力减弱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在一定时间段存在。  当然,产能过剩并不能一概而论。在存量积压的大背景下,各城市分化也成为重要特征,“北上广深”房地产市场依然供不应求。成都不同区域也有明显分化,有些区域销售持续升温。但整体而言,“过剩”的阴云依然在逼近,“去库存”任重道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成为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是调整产品结构,使之更符合客户需求。  改革已经在市场中发生了――就成都而言,我们观察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改善性住房需求在慢慢地、持续地上升。这背后,是历经十多年发展、以刚需为主的成都房地产市场已积蓄了足够能量,客户已足够成熟。作为回应,市场已悄然开始了结构性改革的进程。  面对市场自然产生的、已经在进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企业是否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迅速作出应对?改革将挤压刚需住房市场,认识不足、应对慢的,将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二问:供给侧改革,三大关系怎么处?
  2016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重点已转移到做什么、怎么做上来。  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归结起来就是要把握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三者的关系。  刘涛雄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与政策的重要调整。  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的存在,为政府之手介入提供了必要性。政策介入的切入点首先应重在体制机制改革,重建和完善优胜劣汰的机制,而不是代替市场去进行选择。”  详细观点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与政策的重要调整。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意味着政府之手的介入,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改变,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变,政府的基本职能与定位没有变,变的是政策的重点和切入点。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更接近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典型症状,如产能过剩、物价低迷等。  但为什么开出的药方是要更重视供给侧政策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产能过剩有深刻的体制机制原因,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没有政府之手的介入恐难以解决;如果延续过去的以需求刺激为重点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强化产能过剩,从长期来看问题还会恶化。  不妨稍微分析一下当前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产能过剩。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下,产能是跟着需求走的。当市场需求旺盛时,企业扩大生产,产能提高。过剩的产能长期存在,说明产能没有跟着市场走。  根子在哪儿?在于企业的行为,说明企业没有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产能。为什么?在于企业所面临的体制机制环境,许多企业宁愿在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下运行,也不愿大规模减少产能。尤其是国有企业,压缩产能往往意味着工人下岗失业,甚至企业倒闭。在现行环境下,国有企业管理者缺乏足够的激励来面对这些难题。  另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僵尸企业的存在。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一个企业如果长期亏本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僵尸企业难以长期存在。  当前中国为什么有大量僵尸企业存在呢?它们明明已经没有存在的经济价值,却依然在市场上运作,这说明,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尚不健全。或者说存在一些障碍,比如说企业的破产重组,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来看,当一个企业面临淘汰时,往往是债权人首先会站出来推动企业进入破产清算或者进行重组并购。  但我们的现状是,大量企业的债权人是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他们从各方面考量,或者出于对坏账暴露的担忧,缺乏推动不良企业进行破产并购重组的积极性。对国有企业而言,破产清算和重组的过程往往还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更是运行不畅。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为政府之手介入提供了必要性,也说明政策介入的切入点首先应重在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改革应该和国有企业改革紧密结合,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中的企业。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优胜劣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政府之手应重在重建和完善优胜劣汰的机制,而不是代替市场去进行选择。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重镇,改革任务艰巨。  徐志刚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  “基建和政府投资领域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很多需求强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却供给不足。打破这种僵局,采用PPP模式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政策选择。”  详细观点  供给侧改革,首要的就是减少无效供给。现阶段我国工业和房地产领域过剩比较严重,生产的产品、建好的房子卖不出去。基建和政府投资领域也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如打着城镇化旗号催生的“鬼城”“空城”,很多都是投资过剩的产物;门可罗雀的展览馆、大剧院等,成了白砸钱的政绩工程。  然而同时我们又看到,很多需求强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却十分不足。入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呼吁了很多年,还是老样子。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臭水沟、断头路等现象,何尝不令人心痛。有些公共设施,建了没人维护,成了摆设,没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重数量、轻效益,重建设、轻管理,屡见不鲜。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个“短板”为什么多年没补上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机制问题。政府亲力亲为,垄断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财政资金有限,投到东,就没法顾及到西。用完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又借道投融资平台融资搞建设,债台高筑,长期下去是无力为继的。  打破这种僵局,采用PPP模式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政策选择,就是要在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依靠契约维系。这种合作关系是针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从项目前期工作到审批、建设、运营维护直至期满移交退出等各个环节。  通过PPP模式,可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应领域,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市场活力、专业管理优势,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效率。  要想做到公共产品的优质供给,首先要选好社会资本。好的社会资本应该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雄厚的财务实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公共设施建造和公共产品。无数项目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充分竞争才能选到最合适的伙伴,有效降低政府的支付成本,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质量和效率。  其次,政府要强化契约精神,恪守信用。  一方面,政府必须按照相关协议要求做好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以及绩效考核。不仅自己要监管好,而且要发动社会来监督,采用多种方式监管;同时政府支付给社会资本的补贴要同监管考核结果挂钩。这种新的模式,将倒逼政府职能的转变,做到监管不缺位,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要放手。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实现公共产品、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严格按照相关协议的要求,及时足额支付服务费,这样才能确保公共产品、服务的达标和高效提供。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和履约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服务领域,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公共产品、服务的质量效率。  李文溥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相悖,使得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必须构建能够满足新消费结构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有效供给,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详细观点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在中国经济增长“三期叠加”和“新常态”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性治理方略。  2010年之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新一轮升级转换迹象,以住房交通和食品衣着等实物消费为主,逐渐变为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并重的消费结构。然而,投资结构却并未随之发生明显的调整。  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相悖,使得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一方面,年,所有工业行业的产品库存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1%,其中与房地产业、交通业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产品库存年增长率更高。  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产品,尤其是与过渡阶段居民消费升级方向相关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产品供给却严重不足,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已经成为全国性问题。  市场是实现供需结构协调的基本手段。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居民消费支出转向住房、交通支出为主,我国在房地产业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在交通业尤其是汽车产业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大大提高了住房、汽车的供给能力,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变迁。  然而,现代服务业至今仍是市场改革最为滞后的领域,在这些领域,资源垄断限制供给,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政府价格管制,扼杀价格调节,不断放大供需矛盾。  当前中国经济严重的产能过剩,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结构无法适应需求的结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垄断严重。  因此,要充分运用市场之手调节供给结构。下一个阶段必须围绕未来5到10年、10到20年的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趋势变化,借助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等相关措施,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能够满足新消费结构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有效供给,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这既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和乘法操作,有的放矢,进一步明晰供给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同时,也避免过剩产能问题的循环出现,使新形成的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相适应,实现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消费、新消费倒逼新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供给活力、让市场之手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投资有效性。  网友微言  “王良炬”:近年来,四川的劳动力状况在发生变化,部分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渐失去,或者说在下降。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激发出劳动力的活力,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机会,提升劳动者技能。  “普通职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点在于创新、创造:创新经济持续发展之路,创造高质量新兴产品。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社会生产率提高,促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大量涌现。  “小青鱼”:四川供给侧改革需要互联网思维。要加快推动融资创新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建议加快发展政府创投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的创业项目、创新成果的投入力度。
责任编辑:李莎莎
相关链接>>
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