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 | | | | | | | | | | | | | |
欢迎光临贵阳民革网 &&&
全文检索: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民革贵阳市委
| 发布日期:
来源: | 作者:皮露威
&&&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经济建设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呢?怎么样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工业文明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学是一门将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由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的两位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提出并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他们发现了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并提倡以税收和固定污染配额等方法来制约人们的污染行为。从传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到现代观念中追求的福利最大化,人们将自身及后代的利益指标体系延伸到了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即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表现为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
  &&&&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本身的一种体现。&2003年,党中央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才构成了人类发展的科学可持续性。&&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资源环境的约束将迫使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落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Copyright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阳市委员会 
地址:贵阳市金阳新区市级行政中心二期C区4楼 联系电话: &&您是本网站第 位访客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6月16日讯(记者王振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减速换档、结构调整升级优化、增长动力转化提升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的九大特征中,明确提出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那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记者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处副处长、经济学博士后闫敏。
记者:“新常态”发展阶段,社会需求形势的转变对生态文明建设将产生哪些影响?
闫敏: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和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相比,呈现出经济增速减慢、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新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厘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需求结构转变为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收入水平低,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和排浪特征,当一种消费品发展到了多数人都能买得起的阶段,就会迅速形成消费浪潮。到2012年,我国先后形成了三次较大的排浪式消费,第一次是80年代中期形成的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消费热潮,持续了十年左右时间;第二次始于90年代中期,电话、空调、家用电脑迅速进入居民家庭,同样持续了近十年时间;2002年以后,以汽车、住房、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导的消费品掀起第三次消费热潮,也持续了十年左右。现在,随着我国居民收入达到中等偏上国家的水平,消费开始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成了主流,服务消费需求增加。从投资看,伴随每一轮排浪式消费和出口增加,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投资呈现轮动增长,投资都有较高的回报率。经过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投资,现在传统产业、房地产等行业相对饱和,投资领域转向基础设施、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这意味着,从未来的居民消费与社会投资需求角度看,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消费品需求将明显下降,“两高一资”型产业投资将明显放缓。这意味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侧压力有所缓解。
记者:“新常态”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将呈现哪些变化,是否有利生态文明发展?
闫敏: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新常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产业结构转变为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条件。由于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出口总量减慢,出口结构调整,导致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大超过需求,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已经绝对过剩,房地产、汽车等也出现了区域性和结构性的过剩。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作用将更加凸显,教育、医疗、养老、旅游休闲、文化等领域未来发展速度将明显提高。这意味着,从产业发展与结构角度看,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逐步加大,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利润下滑等因素逐步被淘汰出局。与此同时,产业技术不断发展,新能源、绿色环保、低碳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将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产业保障与技术条件。
记者:如何辩证地处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闫敏:资源环境发展状况对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提出要求。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环境空间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干快上,而不必过多顾及生态环境。现在,我国能源资源出现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基本接近极限,资源环境约束已不允许再盲目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新常态”下,未来如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提高产能,不仅不能拉高经济增速,而且将突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基于此,国家发展理念已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近期,在操作层面上,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出台了哪些重要政策,政策将在哪些领域发挥积极效果?
闫敏:近期,为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从总体设计、具体领域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出台若干政策与文件,例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等等。政策涉及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制度等多方面与多维度,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作为统领性文件,在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九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总体要求与具体落实措施,明确了“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
针对我国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区域性、复合型等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国家水安全受到威胁,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等问题,继“大气十条”后,国家又发布了《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这是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质量、建设美丽中国的又一重要政策措施。“水十条”提出了10条35款,共238项具体措施。其中涉及重大水治理工程建设、水环境技术研发与升级、区域性水环境治理与优化、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根据环保部门测算,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当前“稳增长”、“调结构”起到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意见》提出了推进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场等措施,力图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减轻企业相关负担、降低环境治理成本。这项措施的落实需要相应投融资体制改革予以配合与推进,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保护社会资本进入环境治理领域的权益。
此外,为了加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提高全民生态环保理念,国家出台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的通知》,在新建社区、城市既有社区和农村社区范围内选择1000个试点,推进绿色建筑、节能交通、低碳管理等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在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控制城乡污染物排放、促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发展,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增强居民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目前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化解?
闫敏:尽管目前国家大环境整体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我们仍存在若干负面制约。
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对立的观念没有根除。部分区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仍然以经济建设为第一要务,在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往往忽视后者,仅强调前者。
二是部分制度建设不到位。尽管为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修改了相关法律与条例,并出台了若干相关政策措施。但是在财政、税收、投融资、价格、土地等方面,仍然存在体制机制不顺畅的问题。这需要未来改革进一步深入予以化解。
三是能够运用的手段仍显不足。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而言,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投入资金、人力、技术,才能实现最终目标。但截至目前,我们能够运用的经济、财税、价格、技术等生态治理与建设手段仍然停留于“旧常态”的“推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尚不能全方位适应“新常态”下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环境报
&&&&作者: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
  编者按
  为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组成课题组,就“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文献研究,形成了《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课题成果。今日特刊发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明确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章。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需要我们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
  一、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需要克服模糊认识
  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战略部署落实到具体的环保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效,为经济较快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撑和保障。
  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例如,在资源的可持续性上,中国向世界贡献了7%左右的GDP总量,却消耗了15%左右的世界能源。在大气污染上面,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267.8万吨、2273.6万吨,均居世界第一,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277.8万吨,已远超环境承载能力。其中,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突出的12个重点区域。我们对形势的严峻性必须有充分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继续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不懈努力。
  制约环保工作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主观问题也有客观问题,既有思想因素也有机制因素。表现在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不当思维模式,缺乏对发展与环保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把握,以致产生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一是将发展与环保视为对立关系。这表现为一种典型的代价论思维,认为在一个时期内,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必然要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是一种必要的代价,没有这些代价,就没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没有必要过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过于重视反而会损害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
  如果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任何发展都会有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变化也是一种成本。但将成本简单视为代价,就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性质。事实上,成本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经济学中,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成本往往会不断下降。在某种意义上说,成本的下降,正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很难简单说经济发展一定存在某种绝对意义上的“成本”和“代价”。将发展和环保视为对立关系,恰恰犯了静止、孤立看问题的毛病,最终陷入以资源换发展,以环境换政绩的窠臼。
  二是将发展与环保视为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环保”思维的核心是将发展和环保视为一种时间上的先后、承接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结合关系。在这种观点看来,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阶段中,我们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经济发展和提高生产力上,以达到快速提高全社会财富总量的目标,因此资源投入就是重要基础,环境保护也显得不那么重要。只有当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达到现代化水平,开始向后现代社会转型时,才能真正重视和从事环保工作,开始资源节约。这种观点的重要依据是西方社会也经历了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但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说,绝不能走这条老路。从资源储备量来说,目前我国消耗的资源仅次于美国,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按照现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如果我国要达到美国同等发达程度,纵使集全世界的资源也不够用。目前,我国石油消费量已超过4亿吨,其中两亿多吨依靠进口。煤炭是我国的优势能源资源,但近年已经呈现净进口的局面。再按照这种拼资源、拼消耗的模式发展下去,资源就难以支撑,经济难以持续。从环境保护来说,简单铺摊子式的城镇化已经引发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化病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造成部分社会群体利益受损、生活质量下降。况且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身心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水体、空气、土壤等污染事件无不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走“牺牲环境换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就会不断挑战社会的“承受底线”,甚至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种思路显然不是真正的科学的、现实的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
  三是将发展与环保视为程度上的轻重关系。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承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认同两者都要兼顾的看法,但认为实践中总要有个侧重点。当前的主要精力是经济发展,次要关注才是环境保护。这种说法看起来有点道理,符合“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分析方法,但其实是对辩证法的肤浅和庸俗理解,必然带来实践的失败。就工作总体而言,确实有一个“中心”、“主要”的问题,这是为了扭转中心工作偏移所造成的危害,尤其是改革开放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但并不意味着每项具体的工作中都要绝对和片面地强调主次、轻重。在每项重大工程项目中,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必须的、法定的程序,它与项目是否上马、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的“主次关系”和“轻重关系”。在每个具体问题上都强调轻和重、急和缓,必然造成“一手硬一手软”的结果,往往是两手都没抓好。
  从表面上看,这3种观点各自不同、各具差异。其实,它们内含一种共同的思维模式,就是将发展和环保割裂开来,静态、机械、孤立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这3种误区的思维惯性将直接影响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效果,也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大动力,就必须要科学、辩证地把握好、处理好发展与环保两者的关系,找到契合点,找到包容点,真正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发展。
  二、科学认识和把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归纳和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其中,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这个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阐述和科学表达,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总体布局的思路内在闪烁着辩证、科学把握环保与发展关系的光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的基础地位就在于它为其他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本载体和支撑。
  但同时也要看到,单方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粗放型的社会生产和浪费,往往造成自然资源的透支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永久性破坏,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和质量,而且直接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和美好生活,甚至使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也就是说,在不重视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片面和追求发展,即使短期内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还是会被“消除”。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是涸泽而渔。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目标、方式、路径上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种因素和变量:历史的和现实的、短期和长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总体布局说明,发展与环保之间并不是对立、先后和主次的关系,只要我们统筹兼顾、整体把握,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持续共生、协调融合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性和阶段性,但总体特点是能耗高、污染重、创新低,可持续性较差。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而资源有限、耗能单位众多是我国发展工业化所面临的现实。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对能源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也会与日俱增。
  因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现阶段突出环保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能倒逼经济转型,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逐渐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就能创造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预计“十二五”期间,仅节能环保产业一项的产值就将达到十几万亿元,体量巨大。而且,当前国际竞争已经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加强这方面工作,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某些地方破坏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这种严峻形势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也直接威胁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往往是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的直接诱因和导火索。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长,充分说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切身相关,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正进入敏感时期。只有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起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优化需求,也才能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感受到不断实现中的美丽中国。可以说,这是从源头上治理部分社会矛盾,提升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性的环保、节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找到契合点、生长点;有利于凝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社会共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一起动手,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沟通,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环保与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对立、对抗的关系,而是可以融合、共建、共赢和互助的关系。
  三、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的实现机制与政策建议
  对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辩证把握,需要我们统筹考虑发展、转型和环保,努力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需要我们立足服务发展、服务转型、服务民生的需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说,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战略层面,立足基本国情,按照五位一体要求,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搞好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找好这几对关系中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找到实现共赢、双赢的现实路径和方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其他各项建设中去;另一方面是整体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梳理、编排各种要素,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基本框架和完整体系。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立足基本国情,特别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点,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总体规划重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同时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中央财政继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引导并帮助地方建立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第二,在制度层面,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首先是责任制度。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负总责的管理制度。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包括节能减排指标、生态修复指标等,并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严格实行责任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其次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战略环评,突出抓好化工石化等高环境风险产业园区、流域梯级开发、重要航道建设等规划环评,加大环保重点城市规划环评试点力度,健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加强对石化、钢铁等行业项目环评管理,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政策。探索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单和责任状制度,对于没有认真兑现环评承诺,造成较大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地区和企业集团,坚决实行限批措施。全面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继续强化环评全过程监管,制定环境影响后评价办法。
  再次是推进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建设。定期形成环境监测以及环保绩效状况的评估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对于未完成任务和达到标准的责任主体,下达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意见,并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对于超额完成任务和达到标准的责任主体,积极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三,在产业层面,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跳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老路。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又是从源头上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继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需要强调的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优势,能耗强度平均只有工业的1/5,污染排放更低,要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环保科技攻关,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生态环保工程。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机遇、统筹规划、明确方向、重点推进,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加强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结合起来,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在政策层面,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体系,用政策手段调节经济行为,引导环保措施的普及和推广。
  首先,要把环保投入列入年度预算,并保持合理增长幅度。国家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都要增加环保能力建设投入,保障必要的运行和维护经费。进一步扩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调动环境整治的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抓紧环境保护税的立法和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环保税促进企业强化环保举措的积极效应,强化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意识和责任。
  再次,试点和实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政策,不仅可以使排污多的企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使排污少的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相关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把政府强制减排行为转化为企业自主减排行动,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最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强化经济杠杆对生态保护的基础性作用。抓紧研究论证,区别电、水、气等涉及民生的资源产品的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逐步实行有区别的价格政策,推进阶梯式资源价格改革,抑制不合理需求,引导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与合力。
  第五,在社会文化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一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构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支撑。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加强对党员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严守法律意识。将生态文明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宣教工作者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将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道德培养、环境文化传播贯穿工作始终。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公共参与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只有参与,才能真正激发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热情。加强生态质量、生态水平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三是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由此形成社会性的、强大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与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
网站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