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解放以后对越南和印度越南 制造业的战争都赢了,为什么

1962年中国从中印战争撤军原因 真相令人遗憾
导读:现在中印的争议领土主要是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以及西部的阿克塞钦。中国拥有西部的阿克塞钦,而印度侵占着东部的藏南和达旺。
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西藏地区)和西段(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发起了全面的反击攻势。
然而,令世人震惊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中国政府在战场上获得压倒性胜利后,当年11月21日却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并在东线将军队撤退至麦克马洪线以后二十公里,放弃了富饶的藏南和达旺地区,仅仅保留了西线的阿克赛钦地区靠近新藏公路几十个高海拔据点。
在我军收回的这些被占领
现在中印的争议领土主要是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以及西部的阿克塞钦。中国拥有西部的阿克塞钦,而印度侵占着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西藏地区)和西段(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发起了全面的反击攻势。然而,令世人震惊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中国政府在战场上获得压倒性胜利后,当年11月21日却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并在东线将军队撤退至麦克马洪线以后二十公里,放弃了富饶的藏南和达旺地区,仅仅保留了西线的阿克赛钦地区靠近新藏公路几十个高海拔据点。在我军收回的这些被占领土中,东段的藏南地区非常富饶,其中达旺地区还是六世达赖喇嘛的诞生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其环境和面积和浙江省非常相似,是西藏的江南,完全可以供养大部队。特别是达旺地区,从印度方向看,此地易守难攻,加之当地居民此前并不认同印度的统治,中国军队完全可以长期驻守,而且,其交通运输并不存在严重困难。相比之下,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处喀喇昆仑山脉一侧,高寒缺氧,不适合人类生存,当时完全是无人区,仅有中国在五十年代修筑的新(疆)(西)藏公路从此经过。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印度军队从来就没有占领过阿克赛钦地区,也没有控制过该公路。印度军队只是侵占了边境线距新藏公路一百多公里外的数十个高海拔据点。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便很快夺回了这些据点。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除了“胜利”这个虚名之外,几乎丧失了一切。正如中国军旅作家金辉在《西藏墨脱的诱惑》一书中所言:“1962年中国和印度发生的边境战争,就当时看,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经过了近三十年之后(该书出版于1995年)再来看那场战争,完全是另一种情况——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一九七二年印度将藏南占领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一九八六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翌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完成了并吞这片领土的全部法律程序。中国为什么撤军?1、军事因素就双方的军事实力而言,印度那时全部兵力仅仅六十余万,中国军队当时超过二百四十万,很明显,经历过朝鲜战争的中国军队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从战场上的情况也可以看出,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远胜印度,相对中国士兵全套特制的防寒军服,印度士兵甚至连像样的冬装都没有。2、经济因素经济上,中国的国力也在印度之上,就是在全国人民挨饿的三年大饥荒中,中国依然没有停止过大规模援助亚非拉世界革命,还在不久后大规模卷入越南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因此,经济原因绝对不是撤兵的理由。3、国际因素从国际因素看,中国此前在朝鲜曾经和整个西方世界对抗,中印战争之后又在越南和美国公开对抗,而且,就在对印作战前后,还有意损伤中苏同盟关系,完全不在意国家在国际社会面临孤立的困境。由此可知,这些外在条件和因素都不是战争发起和撤兵的关键原因。中国撤军的原因1、气候地形原因综上所述无论是军事、经济或国际因素都不足以使我军撤退。之所以下令部队迅速回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是因为只要在山南再耽搁上十天半月,那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就会全军覆没。军事斗争,是“外行看装备加上数人头,内行看的则是后勤、后勤、后勤”。在决定打1962年那一仗的北京香山会议上,周恩来特别嘱咐的就是“一定要把后勤搞好,绝不能再象朝鲜战争那样由于后勤的因素增加部队的伤亡”。在绵延的青藏高原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上能保证大兵团作战的后勤支持,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奇迹。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山而上,冬季大雪封山, 夏天暴雨倾盆。我军进入麦线以南作战, 一年里八至十个月没有可靠的后勤,唯一的空当就是秋天那短短两个月。事实上,1962年的那场战争从发动到结束也就是不过两个月,中国军队最充分地利用了西藏自然条件留下的那个宝贵的唯一的窗口。然而,前线雪片般传来的捷报却并不能改变山南的地理条件。西藏高不可攀的“天”才是我军最大的敌人,才是真正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一过11月,铺天盖地的大雪就将切断18军在藏南的后路,使刚刚见证了我军辉煌胜利的藏南变成一片军事死地。2、战场后勤燃料原因残酷的事实是,中国还真的没有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燃料,这就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现实。当时北京的公共汽车都背着一个大气包,有的公共汽车后面背着个炉子,烧木炭驱动发动机。汽油和燃料全部运往了东南沿海前线,而且还少的可怜。没有人卖给我们油。战争需要燃料。后来的事谁都知道了,英国有个军事家说,中国军队像热刀子切黄油一样解决了印度军队,中国军队大获全胜!问题是,中国那点燃料也在战争胜利后几乎耗干了最后一滴。战争期间,千百个运输兵牺牲在蜿蜒的川藏公路上,几百台坠下悬崖的车辆在燃烧。这些车辆三分之二装着上山要消耗的油料,只有三分之一是前线急需的物资。离战区还有几百公里就不通车了,上万头牦牛慢吞吞的走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档案解密撤军原因1963年1月的一份解密档案,提到中国的主动停火并主动后撤。这份档案里写道:为了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中国边防部队不仅主动停火、主动后撤,而且还把战斗中缴获的军用物资主动交还给印度方面。日和16日,中国政府曾两次照会通知印度政府,中国方面表示,中印边界问题应当通过和平方式而不应当通过武力解决,希望中印边境冲突不要再起……向印方移交军用物资,就是中国政府为了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所采取的许多友好步骤中的一个步骤。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越南战争给当时全世界带来了怎样的震撼? - 知乎663被浏览433638分享邀请回答4067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7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为什么中国要在1979年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战? - 知乎4695被浏览747623分享邀请回答2.2K18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K1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南与印度地理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