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人为什么需要信仰吗

中国人到底该信仰什么_尚文频道_新浪网
中国人到底该信仰什么
  许多人说自己信孔孟,但内心什么都信,佛道鬼神,打卦算命,因果报应,只要对自己有利都可以相信--相信门神能帮自己看家,相信财神让自己发财,相信月老给自己带来姻缘,相信魁星让孩子考出好成绩等等,说"信仰",还不如说是人与神在交换利益。
  很少有人能说清,中国人到底有多少种信仰?
  许多人说自己信仰孔孟,其实内心什么都信。佛道鬼神,打卦算命,因果报应,只要于己有利都可一信。护家有门神,灶头有灶神,理财有财神,科第有魁星,婚姻有月老,求子有送子观音,航海靠妈祖等,应有尽有。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吉凶祸福,无不有相应的神或鬼督察照料。
  第一类: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关的宗教信仰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99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佛教在中国已有二千年历史。现在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600余座。
  --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1500余座,乾道、坤道2.5万余人。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为中国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群众信仰。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800万,现有清真寺3万余座,伊玛目、阿訇4万余人。
  --天主教自公元七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天主教徒约400万人,教职人员约4000人,教堂、会所4600余座。
  --基督教(新教)于公元十九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基督徒约1000万人,教牧传道人员1.8万余人,教堂1.2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2.5万余处。
  在中国,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各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
  中国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刷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在国民教育中,不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宗教组织开办的宗教院校中,根据各教需要进行宗教专业教育。宗教教职人员履行的正常教务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及按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如拜佛、诵经、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傅、追思等,都由宗教组织和教徒自理,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
  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包括宗教在内的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造成了灾难性破坏。中国各级政府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过程中,也为恢复、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出了巨大努力,平反了宗教界人士蒙受的冤假错案,恢复开放了宗教活动场所。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基督教每年恢复、新建教堂约600所;到1996年底,累计印刷发行《圣经》达1800多万册,并受到多种免税优惠;中国基督教协会自1983年起编辑出版的《赞美诗》累计发行达800多万册。从1958年至1995年,中国天主教已先后自选自圣主教126位。近十余年中国天主教培养、祝圣的年轻神甫有900多人。北京基督教崇文门堂每周的主日礼拜有3000多人参加。天主教北京南堂每周日有4台弥撒,有2000多人参加,其中一台是专为在北京的外国人举行的英文弥撒。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宗教徒有爱国爱教的传统。中国政府支持和鼓励宗教界团结信教群众积极参加国家的建设。各宗教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如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天主教、基督教的"荣神益人",道教的"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等。
  第二类:与孔子、毛泽东有关的思想信仰
  思想信仰,顾名思义,指的是你一直坚持的某种思想。在你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你。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春秋时代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到近代的毛泽东思想无一不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判断。
  孔子信仰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支柱。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用格言方式发表了许多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他的思想历来也是思想信仰的主流。
  写出《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的作家鲍鹏山说,孔子是一个道德信仰。他认为,"一个民族需要凝聚力,必须要有道德信仰。这在一般的民族是靠宗教来实现的,而中国即使有佛教、道教等也只是一部分人的信仰,不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共同信仰。我们谈到道德,有一个"前道德",就是要解决道德之前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做个好人?比如说"好人有好报",你会发现很多坏人得志,很多好人总吃亏。这个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是经不起推敲的。因此,我们必须把道德推到彼岸。像宗教就做到了。你为什么要做好人?因为上帝要你这样。你不这样做行不行?不行,因为你死了会下地狱,那人们就怕了。这实际给了道德一个报,只是不在现世。"
  鲍鹏山提要要把孔子地位抬高,"因为我们需要找一个上帝的替代者。非要找孔子的缺点,那是吹毛求疵。孔子在他去世以后比他去世以前干的事情多多了。道德信仰不能由活着的人来说的,必须由以前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孔子回来。"
  毛泽东信仰
  在当代中国人的信仰之中,对毛泽东的信仰和崇拜,应该一直是非常奇特的信仰现象。它源自传统儒教对圣人的崇拜和信仰,并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为这一信仰、崇拜的文化基础。但是,正因为传统的儒教,可以分为政治儒教、哲学儒教、伦理儒教、生活儒教和宗教儒教若干层面那样,儒教对于圣人的崇拜和信仰,同样也与政治、哲学、伦理、生活、宗教紧密相关,从而使圣人信仰或圣人崇拜渗透这些重要内涵。所以,当代中国人的毛泽东信仰现象,同时也源自于当代中国人对30年改革开放在文化、信仰层面的认同与争议。
  1980年代,"文革"结束后的那几年,毛泽东走下了神坛;30年之后,毛泽东再次登上了神坛。佛教寺庙、道教宫观、民间神庙、土地爷、灶王爷的祭祀礼仪之中,随处可见人们祭奉的毛泽东像。有的地方,干脆就挂出了"毛主席神庙"的招牌。人们想升官、求发财、保平安、考大学、希望生活安定,乃至于整治腐败、以清官自勉,也要求祀于、祈福于毛主席。
  不可讳言,在这种信仰方式之中,深藏着中国人对于毛泽东一代伟人的敬重和怀念。然而,在毛泽东信仰之中,人们烧香、上供、叩头、跪拜、行礼,各种崇信方式,无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理想要求和正义批评。特别是在触及、事关人们对社会变迁、贫富分化、生活中的不稳定现象的各种议论之时,毛泽东信仰几乎就是一种正义和批评的化身,似乎成为了一个价值标准,再次成为社会舆论中象征着正义、公平、贫富均等的精神符号。(节选自《南风窗》)
  第三类:与财神、土地神有关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
  中国人的民间信仰众多,护家有门神,灶头有灶神,理财有财神,科第有魁星,婚姻有月老,求子有送子观音,航海靠妈祖等,应有尽有。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吉凶祸福,无不有相应的神或鬼督察照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后土"、"土正"、"社神"、"土伯"。其庙宇则称为"土地庙"、"伯公庙"、"福德正神庙"等。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
  我国民间供奉的土地神有,远古的"句龙"、"后土"、"共工",周朝的"张福德",三国时期的"蒋子文",唐代的"韩愈",南宋的"岳飞"等。传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公诞辰,八月十五日,为其成道升天日。
  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民国(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的神o。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
  财神是道教俗神,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说法,月财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刘海被奉为文财神,钟馗被奉为赐福镇宅的武财神。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相传月财神姓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长安(现西安)周至县赵代村人士,与文财神刘海共同修道于陕西西安户县石井镇阿姑泉武财神钟馗故里欢乐谷,故户县被称为财神故里、财神之乡。在《真诰》中赵公明为五方诸神之一,即阴间之神。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
  (整理 实习生/包双)人活在世上区区几十个春夏秋冬,在能够独立地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时,是需要一点精、气、神来支撑自已的。这样,才能在生存的博奕与幸福的追求中直面现实,从而求知扩识去提高理智和扩展胸襟,达到一种超脱与愉悦地享受个人生命全过程的境界。这种精、气、神,就是一种理想与信仰的表现,是一种精神世界充实的心理感受。且不论你是持何种世界观、何种高尚的理想,也不管你心中有何种梦想、树立了何种奋斗目标,总比那些埋头只看眼前利益的在相关信息物质里拼争度日而思维上混混浊浊的人,更加理智、更加清醒、更加有品味的生存于世。
本人认为,信仰与理想,是支撑人前进的一种动力。如果一个人能够不被世俗所腐蚀而沉沦混浊,并珍惜自已有限的生命期,就要在提高学识水平时理智地思索,对自已有一个人生规划并且树立起分阶段的奋斗目标、有着自已的见解和信仰,使自已的精神世界充实。
哲学和宗教,都是从总体上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不过,哲学则是在高级、自觉的基础上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意识水平反映,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们钻研和学习哲...
人活在世上区区几十个春夏秋冬,在能够独立地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时,是需要一点精、气、神来支撑自已的。这样,才能在生存的博奕与幸福的追求中直面现实,从而求知扩识去提高理智和扩展胸襟,达到一种超脱与愉悦地享受个人生命全过程的境界。这种精、气、神,就是一种理想与信仰的表现,是一种精神世界充实的心理感受。且不论你是持何种世界观、何种高尚的理想,也不管你心中有何种梦想、树立了何种奋斗目标,总比那些埋头只看眼前利益的在相关信息物质里拼争度日而思维上混混浊浊的人,更加理智、更加清醒、更加有品味的生存于世。
本人认为,信仰与理想,是支撑人前进的一种动力。如果一个人能够不被世俗所腐蚀而沉沦混浊,并珍惜自已有限的生命期,就要在提高学识水平时理智地思索,对自已有一个人生规划并且树立起分阶段的奋斗目标、有着自已的见解和信仰,使自已的精神世界充实。
哲学和宗教,都是从总体上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不过,哲学则是在高级、自觉的基础上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意识水平反映,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们钻研和学习哲学知识,不单是解决世界观的问题,主要是把从社会实践中提练出的充满理智的学识与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理性地、科学地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使之得到妥善处理。
综上所述,人有一种精神信仰,在现实生活中会比较感到充实。这种信仰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与个人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的,是思维成熟的积累,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愿当一颗锣丝钉的大有人在,既为社会作贡献,也能获得自已的幸福。当然世界上混混浊浊而无真正意义上信仰的人也不少呵。
其他答案(共7个回答)
和愚蠢的人都会/要有一个信仰.
  人存于自然之中本来不必人为制造什么信仰,但人为制造了善恶之分,因此需要对所谓善的信仰去平衡所谓恶的行为……
  现在的信仰有对人的信仰与对自然的信仰之分,人出生后从开始接受教育起进入人与自然关系的迷惑,不论自行接触自然还是通过前人经验所得接触自然领悟未知自然现象、规律与本质,目的或结论都是重归于自然而不是归于他人理论或他人理论所创造的神、佛……
  理智与学识不存在必然关系,没有知识不见得没有智慧,死读书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未见得高明。当人掌握了自然本质及规律等,会自觉遵循人与自然关系,哲学仅是过程不是目的、不是结论,未知世界才会把它当作观世界的方法……
  人不是从出生起就可以理解哲学或是宗教,更不是从出生起就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关系,所以哲学需要法律与教育、神学需要教义与教规使已经认识到的人与自然关系通过规范或者教化的方式固化下来,使后学或者信徒可以在未开悟的时候不执行偏作差、害人害己……
  哲学认识世界在思考阶段,宗教把认识结论形成教义引导信徒已在应用阶段,从连续性而言哲学只是宗教的一部分,加上延续下来的教育与法律可以与宗教持平。两者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而言难说谁高谁低,而从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解的准确性而言,以物质与意识关系为基础的哲学不免落入下乘。人文学科忌自以为科学,唯物、客观忌自以为唯物、客观,宗教经典中已点明人性中的自以为是是科学的障碍。所谓的哲学仅在自然部分打转,对人的问题认识不足,误差的理论引导误差的实践,造成很多难以收拾的结果,所谓的“正确”不如用所谓的“错误”平衡一下……
  宗教例如佛教渡的不是“悟”而是“迷”,不是要等错误出现了再去解决而是引导规避错误发生。动辄改造自然全球生温是理性的结果还是可以解决的难题?空谈“科学”被物质决定的意识躁动而迷茫是“充实”还是“混浊”?这种所谓的“理智”还不如古人一句“难得糊涂”……
信仰的高级是相对的,是相对读那种没有信仰的的信仰而谈的。我们生活当中很普遍的信仰就是宗教,其次就是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其实宗教是最明显的。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
百度了一下: 信仰就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
答: 道家主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并非如很多学者所认为的是主张愚民政治,而是富含辩证法思想的
答: 一、务实推进的前提在于更新观念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辩证法。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
答: 人文教育---对环境(社会或文化等)的关怀和关心,是对外的
素质教育---是个体的修炼
答: 人文教育---对环境(社会或文化等)的关怀和关心,是对外的
素质教育---是个体的修炼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
编者按:&卢新宁,198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现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曾任教育、文化、环境记者,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全国记协理事、中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在这个时代&中文系&会不会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当似乎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经济是否还会有人关心精神,我们不能完全怪北大渐失它的学术自由之风,因为个人总是逃不出时代的裹挟,卢新宁在2010年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意在为中文系的学子指明出路,不管时代让你如何怀疑,我们仍然需要相信,需要&黑眼睛&,让它为我们寻找光明。
&&&&&&&&&&&&&&&&&&&&&&&&&&&&&&&&&&&&&&&&&&&&&&&&&&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 &&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
&&&&&&&&&&&&&&&&&&&&&&&&&&&&&&&&&&&&&&&&&&&&&&&&&&&&&卢新宁
&&&&&&&&&&&&&&&&&&&&&&&&&&&&&&&&&&&&&&&&&&&&&&&&&&&&(日,北京大学)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 上午好!
&&&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 谢谢大家!
(文章全文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上作了题为《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的演讲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仰是为了虚无的人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