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8737是否参与2017抗美援越越

帖子主题:解放军抗美援越实录
共&314&个阅读者&
军号:3917872 工分:541270
/ 排名:719
左箭头-小图标
解放军抗美援越实录
文章提交者:hntyr007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解放军抗美援越实录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32916 工分:69214
左箭头-小图标
1949之后,中国是美国标准的苦主。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解放军抗美援越实录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援越抗美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
我的图书馆
援越抗美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666页,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布:“日,第一批中国志愿部队——中国志愿工程第二支队开入越南。中国支援部队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由此拉开帷幕……。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了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任务。先后入越的部队共23个支队、95个大队另83个小队,总计32万余人……” 揭开了援越抗美神秘的面纱。一、中国后勤部队指挥部 (1966年底前称中国志愿工程队)主仼罗洪标,政委孙 正,副政委刘月生,副主仼兼参谋长王传训,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仼刘 胜,副参谋长崔萍,副主仼兼测设总队队长王庚跃,测设总队政委李三元,测设总队副队长张 夏,测设总队副政委薛毅远,测设总队后勤处长李 训一支队 指挥部主仼龙桂林,政委郭延林,副主仼肖春先、张通达,副政委李清德、于坦,参谋长焦文明,政治部主仼徐 恒。以铁道兵二师为主组建,主要任务是抢修、改建河内友谊关铁路线的宋化、北江、安员、市求、圻罗等桥梁,西线的外合桥,中线的多福桥以及河内的龙边大桥。最多时辖:1大队(铁道兵2团,团长续克,政委常喜礼,副团长宋玉恒,副政委李健,参谋长李守信,政治处主仼夏玉援)、2大队(铁道兵6团,团长王治英,政委丁体仁,副团长耿希圃,副政委王世梅,参谋长潘成忠,政治处主仼张象普)、3大队(由铁道兵7团、8团2营、9团3营组建,团长徐 光,政委王克成,副团长汤铁山、丁云鹏,副政委尹志成,参谋长刘宏章,政治处主仼曲树德)、4大队(铁道兵9团,团长周子和,政委胡金铨,副团长胡宗宣,副政委吴 杰,参谋长王丙寅,政治处主仼刘治成)、44大队(铁道兵10团,团长宋玉恒,政委王钧发,副团长李忠智、李庆善,副政委华功礼,参谋长李守信,政治处主仼贾金桢)、5大队(铁道兵63团,团长苏宝宦,政委卢英林,副团长刘永琪,副政委田洪林,参谋长戌洪伟,政治处主仼叶毅华)、铁道兵58、61八个团,兵力达3.27万人,几乎相当于一个步兵军。日入越,1969年2月至1970年7月陆续回国。二支队 指挥部主仼曾旭清,副主仼朱玉山、李奎三,政委李良汉,副政委马兆昆,副主仼兼参谋长王辉,政治部主仼王乃力,后勤部长董君玉。以工程兵基建53师为主组建。下辖7(工程兵106 团,团长夏明显,政委郭佩璋,政治处副主仼卢茂林) 、8(工程兵 111团, 团长刘志高,政委叶从华 )、9(工程兵 128团,团长韩德仁,政委刘玉昆)、10(工程兵 团)四个大队,分别来自本部和通讯兵、测绘以及海军南海舰队等部队,总兵力2万余人。主要任务是担负越南东北地区岛屿和沿海要地设防工程、海底电缆工程、通信线路工程的紧急构筑。日入越1966年9月底完成任务回国。三支队由空军工程部队组建,支队长邵儒麟,政委陈德埃。下辖11(工程兵221团,团长杨焕仁,政委王 恒 )、12(工程兵222 团)、13(工程兵223 团)、14、46五个大队。另配备汽车独立运输营。主要任务为修建安沛机场。兵力不详。1965年11月入越。1969年5月竣工回国。 四支队 支队长刘桐山,政委贺 靖,副支队长姚德昌、李悦光、梁青山,副政委李庆寿,参谋长姚德昌,政治部主任李凤桂。由广州军区抽调部队组建,下辖:16、17(工程兵 12团)、18(工程兵 301团)、19(工程兵302团,团长李兆勤,政委尹世毅,参谋长马万义 )、20(工程兵 303团,团长李志玉,政委田均埔,参谋长蔺忠明,政治处主仼王亭)五个大队。主要任务为修建全长160公里的1号公路和全长242公里的3号公路路段。1965年9月入越,1967年底竣工回国。五支队 支队长徐成功,政委彭仲韬,副支队长刘德润、杨健、李权,副政委陈 彪、席伯宴,参谋长孙凤山,政治部主仼谭秉善。由沈阳军区抽调部队组建,下辖25(工程兵 7团)、26(工程兵 114团)、27(工程兵 307团,团长:张志仁,政委于学恭)、28(工程兵 308团,团长王中秋下政委穆翟民)、29、31(工程兵 311团政委牛基祥)六个大队和1个民工团(30大队)。陆军第十三军三十八师独立高炮营配属五支队,担任援越抗美对空作战任务。主要任务为新建7号、11号公路,维护保障6号路。1965年10月入越1968年竣工回国。六支队 支队长孙林泉,政委罗 斌,副支队长徐 冼,副政委王锦荣,参谋长丁 也,副参谋长陈锡林,政治部主仼蔡长忠、黎 群 。由铁道兵第十三师和昆明军区工程兵为主编成,下辖32(铁道兵58团,团长吴金诚,政委陈陆)、33(铁道兵61团,团长:马守德,政委李广生,副团长汪少滨,副政委张锡显,参谋长王国荣,政治处主仼刘树华)、34(铁道兵62团,团长:孙富喜,政委肖庭桂,副团长周共祝,副政委陆水庭,参谋长张 起,政治处主仼刘世海)、35(铁道兵64团,团长史开锡,政委刘贵武,副团长罗 林,副政委韩 智,参谋长李胜景,政治处主仼孙克明)、36(工程兵314团,团长范银柱,政委程凤祉 ,参谋长孙仲芳 )37(工程兵315团,团长王成功,政委田国庆,参谋长张汝川,政治处主仼李达善,副主任杨金仓、40(云南民工团)、630(昆明军区高炮630团,团长朱金洪,政委郭汉璋):8个大队及1个舟桥营、1个后勤兵站和138野战医院。主要任务为修建8号、10号、12号公路。1965年9月入越1969年6月全部竣工回国。七支队支队长赵东波,政委徐克。由某工程建筑师组建,下辖221、312、313三个大队,兵力不详。主要担负红河三角洲地区9个省区、100多个点位上国防工事施工任务,1966年11月入越。1968年2月竣工,大部回国。其221大队又承担了内排机场的飞机洞库等施工任务。于1969年11月竣工回国。  二、防空作战部队。先后有陆军、空军、海军的高射炮师、团和雷达、探照灯营连。总兵力15万余人。  美国对越南的大规模轰炸始于1965年8月,终于1968年10月。其间,我军共派去高射炮支队16个,总兵力达15万以上。其中陆军9个师部、38个团零80多个独立营;空军7个师部、26个团零8个独立营、9个探照灯营和14个雷达连;海军高炮也有2个建制团配属出战。由于我军实行轮战,所以去的部队尽管多达16个支队68个大队(尚不含4个配属工程支队的高炮支队和独立高炮营、团),成支队建制的高炮部队按入越时间顺序大致分为5批:  第1批,1965年8月入越,月回国。63支队(高炮63师)支队长范振声,政委杜河堤,参谋长张锡璞,政治部主仼王建国。陆军高炮63师师部辖628、627、607、609、空军高炮23团5个团,驻防东线克夫、谅山至友谊关铁路沿线车站桥梁。61支队(高炮61师)支队长王庆华,政委谢特山。陆军高炮61师师部辖601、602、603、629团,驻防西线安沛至老街铁路沿线车站桥梁和安沛机场。  第2批,1966年2月入越,1966年10月回国。33支队(空军高炮3师)支队长金 锋,政委李朝玉。空军高炮3师师部辖7、8、9、空10师28、空7师19团、空2、4师各一高机连、22团2、3营,接替63支队驻防东线。67支队(陆军高炮67师)支队长王思谦,政委崔清福,参谋长吕剑明,政治部主任,董桂梵。陆军高炮67师部辖608、619、625、626、607团、炮兵学院2个高炮连、某部3个高炮营和57高炮团,接替61支队驻防西线。  第3批,1966年10月至1967年1月入越,1967年5月至8月回国。31支队(空军高炮1师)支队长阎福增,政委张进凡,政治部主任高华斌。空军高炮1师师部辖1、2、团、高炮6师16团、广空高炮10师29团海军高炮2团3营、南海舰队高炮独立营、雷达6团2个连、探照灯2团3营、陆军124、127、141师各1个高炮营接替33支队驻防东线。1966年10月入越,1967年5月回国。32支队(空军高炮2师)支队长徐先舟。空军高炮2师师部辖本部4、5、6、3个团及配属的海军高炮2个营、陆军1个高炮独立营,驻防克夫至太原铁路沿线。1966年10月入越,1967年8月回国。65支队(陆军高炮65师)支队长王建书,政委张林经,参谋长杨致润。陆军高炮65师师部辖613、614、616、623、67师608团及陆军13军高炮营、37师高炮营14军40师高炮营42师高炮营、宣化炮校高炮营零2个高炮连,接替67支队驻防西线。1966年10月入越,1967年5月回国。62支队(陆军高炮62师)支队长袁守范,政委张克里,参谋长封爱民,政治部主任史新德。陆军高炮62师师部辖602、604、605、620团及16军、38军、39军50军4个高炮独立营,驻防中线太原市钢厂电厂。1966年12月入越,1967年8月回国。  第4批,1967年5月至8月入越,1968年1月至3月回国。35支队(空军高炮5师)支队长黄明甫,政委马家祥,参谋长于荣章,政治部主任董华,后勤部长周恒志。空军高炮5师师部辖13、14、15团、海军高炮1团和海军高炮1团高炮营、38军3个高炮营、空军探照灯2团2营,接替31支队驻防东线。1967年5月入越,1968年1月回国。164支队(陆军高炮64师)支队长姚福合,政委李钦夫,参谋长王凯,政治部主任陈庆涛。陆军高炮64师师部辖610、611、612、622团接替65支队驻防西线。日入越,日回国。37支队(空军高炮7师)师部辖20、21团、海军高炮8团、空军高炮8师24团3营、探照灯5团2营、陆军65军3个高炮营及雷达16团16连、空军高炮4师2个高机连,接替32支队驻防克夫至太原铁路线。日入越,1968年3月回国。170支队(陆军高炮70师)支队长张建中,政委李景炎,参谋长孙铭山。陆军高炮70师师部辖621、640、641、642团及31军91师高炮营接替62支队驻防太原市钢厂、电厂。1967年8月入越,1968年4月回国。第5批,1968年1月至3月入越,1969年2月回国。39支队(空军高炮9师)支队长王明九。空军高炮9师师部辖25、26、27、高炮8师24团、和陆军6个高炮独立营及探照灯2团1营、雷达6团3个营连接替35支队驻防东线。日入越,日回国。166支队(陆军高炮66师)支队长王怀义,政委陈敬效,参谋长,王全来。陆军高炮66师师部辖615、617、618、624、海军高炮5团和7个高炮营、1个探照灯营,接替164支队驻防西线。日入越,日回国。34支队(空军高炮4师)师部辖523、525、528团和独立3团、18团各2个高炮营(含沈阳军区旅大警备区独立高炮营)、30团1高炮营、陆军3个高炮营、空军探照灯5团1营及雷达6团14连,接替37支队驻防克夫至太原铁路线。日入越,日回国。168支队(高炮68师)支队长潘忠,副支队长温长寿,参谋长朱光远,后勤部长梁文忠辖师部、633(团长陈忠梅,副团长金德,杨润平,参谋长隋玉),634(团长关元风,政委王双成,副团长石会林,参谋长耿洪,副参谋长张树森)、635团,配属部队有:北京军区某某步兵高炮营、坦克兵高炮营,北京军区卫戍区地对空导弹营。天津65军某高炮团,河北省军区石家庄某有线通讯连。广州军区100毫米高炮团,广州军区某探照灯营,河北省邯郸市111野战医院,湖南某野战医院。)接替170支队驻防太原市,共击落美机11架,其中F111敌战斗轰炸机6架。日入越,日回国。 三、后勤保障部队总后某分部 部长边克信,政委曹清林,副部长史金城、候侠,副政委高照寿,参谋长李瑞祥。下辖至少有19、20、21、22、23五个分部。广州军区代管20分部(广后104部队),昆明军区代管21分部。下辖96、97、98、99(总后勤部凭祥办事处,组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援越抗法期间,政委王代乾政治部主任尚风云,担负转运国内及苏联、朝鲜、蒙古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我国中转的援越物资。)、100五个兵站;46、47、48、49、50、55六个汽车团;762、764、158、191、181、183、502、504等野战医院和10多个供应站;10多个仓库;7个食宿加油站等30多几个团级单位。中转各项援越抗美军需物资;为过往援越抗美人员提供食宿、车辆加油及援越抗美参战人员伤病救助。为援越抗美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第97兵站混合库、油料库和第3供应站等配置于越南锦普地区。四、其他援越部队:1、通讯工程大队(团)队长郑希增,政委李志平, 副队长王 毅,政治处主仼王新云。由昆明军区组建,辖4个中队,估计有千余人。日入越,1966年7月回国。2、扫雷工作大队(团)队长张寿灜,政委郭宝兰。以南海舰队为主组建,辖扫雷艇12艘、保障艇4艘,计300余人(据网上老海豹文章讲为318人)。担负清除海防、鸿基港口航道的水雷任务。1972年5月入越,1973年8月回国。3、船运大队,队长杨振和,政委周丰成。日出航,日回国。4、地空导弹专家小组,组长陈辉亭,副组长张至树、桑振芳、刘显威。5、广州军区负责组织指挥和后勤保障的有15个师,另6个高炮团、7个探照灯营等,共18.8万余人。  援越抗美参战部队1973年8月全部回国。&说明:以上所说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80年》一书中有所不同,该书中讲:日至1969年3月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9批高炮部队轮换入越作战,计有16个支队、辖63个高炮团和50个队属高炮营及部分高射机枪连和勤务分队等,总计15万余人。我们所说高炮团64个,尽管与当时负责派遣高炮部队入越参战的军委炮兵司令员宋承志及各支队首长回忆录、空军院校编写的空军战史提供的数字相符,明但不一定十分准确。除以上16个支队外,还有些高炮团和高炮独立营是配属工程部队的,如一支队配有35个高炮连、六支队配有1个高炮大队;其余各工程支队基本上是每大队配属至少1个高炮营。这些部(分)队已计入工程部队兵力内,故在此未计。另外空军计算数字内还包括海军2个团,而空军有些团是拆开为营分批配属别部,实际全团均入越参战,但以营计了。总之,援越抗美参战部队的统计还是不够精确和完整。细分精算这个任务还很重,有待于进一步查对落实。期待参战战友补充、修正。更希望解放军总参谋部印发法定性文件。&注:部分资料摘自梅孝斌《秘密出兵》,感谢各参战部队战友提供的珍贵材料及修改意见。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抗美援越牺牲过千 越为投靠苏联出卖中国|越战|抗美援越|美国_新浪军事
中国抗美援越牺牲过千 越为投靠苏联出卖中国
资料图:身着北越军装的解放军战士合影
  “十七度线”的承诺:越南脚踏中苏两船取利,埋下中越反目祸根。
  中越美苏四国的越战档案披露,当年中越秘密商定,若美地面部队越过十七度线,中国将出动陆军迎战。美国获知后不敢将战事升级。越南脚踏中苏两船取利,埋下中越反目祸根。
  从六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中期的越南战争,主战场在越南本土,却将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国家都卷了进去,而中、美、苏这三个大国也都在这场战争中恩怨交缠,敌我友互相分化组合。更有甚者,中越原是“同志加兄弟”的盟友,後来也一度变为兵戎相见的仇人。越战使越南南北方军民丧生约二百万人,上百万人投奔怒海,流亡他乡;美国军队死亡五万八千人、受伤三十馀万人。
  越战结束后,有关秘密档案相继揭开,世人对这一历史悲剧渐渐有了新认识。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派遣大军赴越南参战,以为不这样做,就不能挡住“赤潮”,整个中南半岛,甚至整个亚洲,都会成为共产党的天下。然而,当时的美国总统没想到,这场战争以南北越统一告终後,亚洲不但没有“全面赤化”,反而出现了北京出动数十万军队教训越南的戏剧性变化。中越这一仗标志著冷战思维破产,新世纪国际政治告别了两大阵营平分秋色的局面。
  中越两个亚洲共产大国为甚麽会从“同志加兄弟”变成兄弟反目、兵戎相见呢?这场战争到底谁是真正的胜利者?近年陆续解密的东西方有关档案,提供了解读的关键。
  苏联秘密档案曲线曝光
  这些逐渐披露的资料有许多是从苏联解密档案中辗转取得的,其中数据不少属越南国防部和中国有关部门的高级机密资料,它们掩藏在铁幕之后、尘封已久。原来,当年越南政府周旋於中苏争拗之间,一方面,不满中方阻碍其与苏联交往,但也不愿得罪中国,失去中国方面的军援;另一方面,又日益亲近苏联,每与中共领导人会谈,会后常将有关情况通报苏联。另有一些绝密资料,来自美国的解密档案。至於美方如何得到这些情报,至今仍是个谜。内中是否谍影幢幢不得而知。
  不少资料是首次公之於众的。例如资料披露,当年,中国总理周恩来率外长陈毅元帅、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等人赴河内,与越南主席胡志明、总理范文同、越共总书记黎笋及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爱国战线主席苏发努冯等举行秘密会议。当时三方商定,如美军只是介入南越地面战斗,派机轰炸北越,中国也只派出防空部队赴越;一旦美军越过北纬十七度线,中国将派出地面部队赴越参战。一九六五年四月,越方正式要求中方派遣支援部队。一九六五年六月九日,第一批中国志愿部队开入越南。从此起至七零年七月,与越军并肩作战,浴血战场。
  其后,这一机密,由中方通过英国间接转给美国,目的是通知美国:这是底线,不能打破。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者曲爱国认为,中国的介入使美国政府谨慎地决定,不让地面部队越过北纬十七度线,避免了中美两国军队在地面正面冲突,否则,这场战争可能成为另一场朝鲜战争。
  中国援越军人阵亡逾千
  来自中国大陆的资料则首次披露了中国援越部队伤亡情况:一千一百人阵亡,四千二百馀人负伤。同时还详细披露了中国军队的战绩:
  中国防空部队:
  在越南对空作战共二千一百五十三次,击落敌机一千七百零七架,击伤一千六百零八架;
  铁道部队:
  在越南新建铁路一百一十七公里,改建铁路三百六十三公里;
  同时入越的还有通信工程大队、后勤部队、筑路部队、扫雷工作队、民兵等。
  中国给越南的物资援助,总额达二百亿美元。
  六十年代开始的这场越战,其实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印度支那抗法战争;中越的结盟起於中国支持越共抗击法军、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者曲爱国披露,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是唯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越共军队的全部武器弹药和装备都由中国按照预算和战役的需要直接提供;他公布的大量数据表明,越南抗法期间,中国向越南提供各种枪支共十一万六千馀支,各种大炮四千六百三十门和大批通讯、工兵器材及粮食、被服、医药等军需物资。中方先后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队共二十三支队,九十五个团另八十三个营,总计三十二万馀人,最多的一年达十七万人。
  中共和越共这一对“同志加兄弟”,为何会反目成仇?
  从战争年代的档案中其实已有迹可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李丹慧研究有关档案后发现,中越两国关系大起大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於国际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三国关系变化的制约和影响;中苏关系及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中越关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她指出,中国在政治上、军事上支援越南,就要求越南不要站到苏联方面去,甚至要有所行动;後来中国为了抗衡苏联而改善中美关系,又要求越南有所配合,不免予人改变了初衷又要强人所难之嫌。
  其实,就是在越战期间,民族主义感情也高於战友关系。
  当年越南政府派了不少人到上海的钢铁厂和纺织厂学技术,上海官方十分厚待他们,把淮海中路重庆南路一带的优质民居腾出来让他们住。他们也一直对上海人民怀有好感。可是,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却大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令上海吃惊的是,北越人策划在尼克松访问上海的时候,在沿街的窗口打出抗议的横幅。此事被中国方面及时发觉,预先做足了防备措施。在尼克松到访上海期间,北越人受到所在单位和部门的“热情款待”,又是带他们到景点去参观和游玩,又是领他们去高级饭店美餐,哄得开开心心,总算避过风头。双方都嘴上不说,但心知肚明。这可能是中越民间感情上最早的芥蒂。
  另二位中国学者杨奎松、沈志华论及上述变化时表示,中国的立场是从主张武力解放印度支那到力主实现东南亚和平;从主张和平共处到主张冷战共处;从反对越美和谈转向联美抑苏,一直发展到劝告越南适时结束战争,造成了後冷战时期另一种混沌而共生的局面。
  中美苏三方都不是赢家
  李丹慧还指出,四个三角角力的结局是:中美苏三方谁都不是赢家,只有力量最弱的越南获得实际利益,实现了民族统一,并利用大国间的矛盾,藉助苏联实力提高了自身地区性大国的地位,从而走上了联苏抗华,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
  在中越两党这一对欢喜冤家的恩仇记中,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意见有时左右了局势,深化了矛盾,加上两国之间历史上从属关系遗留下的成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的利害关系,更使积怨日深,以致连蜜月时期的频繁交往及好话说尽的外交辞令也无法消融这些嫌隙,最後使关系迅速裂变。
  共产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往往可由两国领导人的言辞交锋中寻出。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提供了一批非常重要的文件,其中就有根据俄国解密档案文件英译的中越、中老及中柬领导人七十七次谈话的珍贵记录文本。中国学者据此向越南学界覆核其中一些资料,加上注释,除选出一部分译成中文首次披露外,其他部分则引入各自相关论文中。
  会谈记录显示领袖性格
  这些谈话记录了一些事件的蛛丝马迹并再现了领袖的独特风格和魅力。譬如毛泽东经常谈笑风生,以幽默口吻议论天下大事,其个人意志乃两党两国关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他主导了这种变化的趋势,也因此影响了东西方冷战的格局;邓小平则坦率直言,对越南方面的误解敢於不留情面地指出,从他的谈话中正可领悟,七十年代末邓决定教训越南原来早有伏线;而周恩来的耐心细致,坚决贯彻毛泽东的主意,似也可略窥一斑。越南方面除黎笋外,参与最多会谈的就是越南的总理范文同。这些谈话记录将为研究两国、两党的微妙关系提供新的历史证言。
  东西方学者反思越战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有些学者正对发生在印度支那半岛的这场战争,进行反省和总结,而2005年一月十日至十二日,以亚洲地区学者为主、议题是《关於中国、东南亚与印度支那战争的新证据》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也在香港大学举行。会议由港大历史系、亚洲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和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联合组织,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越南、美国、俄国、挪威的二十六名学者。
  参与这次会议的中国学者大都是中青年研究家,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党史研究室等智库。他们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并根据美国、苏联解密档案、越南有关文献和中国有关资料、档案,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秘辛,同时阐述了许多新锐的论点。例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李向前在《越战与中国经济政治的变动》中,提出了新论点,指出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对越战起著无形的催化作用,为越战对中国经济政治产生的影响作出恰当的定位,从中也可看出当年自感内外受敌的毛泽东,将大政由经济建设扭转为准备打仗的轨道,反映了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思路。
  中国首部越战研究力作
  上述最新研究成果已汇集於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推出的《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书中。这是中国学者第一部越战研究的力作,作者们能以较开放的研究视角从事研究,一改过去的八股思辩模式,将中越关系放在冷战时期的大框架中,依据各种解密档案和新的史料综合分析,尽量站在一个公允的立场去阐发论见。此书解读了越战时中、美、越、苏之间错综复杂的较量,全方位解构了冷战中波谲云诡、合纵连横的外交角力和惨烈战斗的源起与祸害。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譬如:关於越南对华政策心理背景的研究,对老挝、柬埔寨在这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探讨等等。
(新浪军事)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越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