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市的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院中,有哪些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公益三大类,福利待遇有区别!
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到底如何,对于那些想要报考事业单位的青年才俊,始终是个顾虑。
点击此处添加图注内容
小编其实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而事业单位改革在不断进行,最终事业单位能发展到那一步,将关系到许多人就业择业的方向性的问题。为此,下面小编就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事业单位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就目前而言,每一种类型的改革力度和改革措施都不相同。
点击此处添加图注内容
公益一类,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往往承担着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该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发放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来发,除年底发放绩效工资外别无其他,好似“一池清水透心凉”,好在工作稳定有保障。
公益二类,即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该类事业单位可以获得部分财政拨款,另一部分则要依赖市场化的经营获得收入养活自己。福利待遇方面,在工资保底的基础上,会根据单位的经营效益按照一定的系数发放绩效奖金,总体收入比公益一类要略高一些,但是离高等收入差距还是蛮大的。
公益三类,即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具有公益属性,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如各级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机构。该类事业单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基本上依靠市场化的运营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改革方向基本上就是企业化。工资待遇方面与单位经营效益直接挂钩,由单位自主决定,可能是事业单位当中最高的,可能也是事业单位中稳定性最差的。
小编以为,有志于事业单位的朋友,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择,毕竟学以致用才是上上之选。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网/hunan/为大家提供公职考试热点解读,关注本订阅号,热点信息就在你手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考资讯以及提供培训。
湖南医疗卫生网发布医疗卫生考试资讯以及提供医疗培训。
今日搜狐热点查看: 6988|回复: 9
本人事业编制公益类岗位由于工作调动能要降公益二类岗位请大家分析分析值值请详细说说谢谢了事业单位改革后,岗位实行分类管理。一类单位实行岗位审批制,二类实行备案制。也就是说改制后一类单位的编制和岗位控制要比二类严格。不存在原来的一类事业编制人员编制如何处理问题,因为只要编制数和岗位数不减少,你们的编制是不动的,只是...
不必费心结束
公益一类即现在所说的全额拨款,所有经费全由财 政或上级拨款,不能有自营收入,另外现阶段开展的一些不符合公益一类要求的业务,届时需停止。 公益二类即现在所说的差额拨款,一部分经费由财 政或上级拨款,单位还可以另行开展自营业务
天堂里的佳酿
先搞清两个概念,什么是公益一类,什么是公益二类 一类,不能或不宜交给市场的,经费形式为财政拨款(全额),如涉及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等。 二类,部分交付市场的,经费形式为财政补贴(差额),如普通高校、公立性的医院...
工资肯定不一样!我们现在是公益二类,但是相比我同学所在的公益一类,收入还高些!你要是问那种单位好,要看你怎么衡量,是指收入还是别的什么。但凡一句话,事业单位不错!
三个大类: 一、完全或基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金融监管机构、执法监督机构等,如:劳动部门中的劳动监察机构、建设系统的稽查部门、银监会(局)、电监会(局)、保监会(局)、证监会等等。 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己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可...
改革与削减人员不可划等号。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机构运行更加的通畅,引入竞争机制,让机构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 国家对医疗的补贴是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是让人民充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具体体现。财政拨款仍旧会有,但是对象应该是药物和就...
国家在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意见中,计划2012年开始启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所谓分类改革,即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
公益一类好,全额拨款,单位压力小,以后发展也好,单位领导都知道。
我所在单位是一所中职学校。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明年我单位将要由公益一类转变为公益二类,请问在财务和人事两个角度上,将怎样看待这次改革???请朋友们讨论一下好...
人在江湖哀
怎么判别是行政类事业单位还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呢?另外就是怎么区分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 10:47 问题为何被关闭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管困境与突破--《税收征纳》2016年12期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管困境与突破
【摘要】:正一、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与主管税务机关在企业所得税征管上的分歧为了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如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类别。作为水利发电单位,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湖北省汉江崔家营航电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812.42【正文快照】:
一、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与主管税务机关在企业所得税征管上的分歧
为了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如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德川,张志明;[J];财税与会计;2001年08期
,刘彦;[J];四川财政;2002年07期
武悦喜;[J];草原税务;2002年03期
易佩富,刘彦;[J];辽宁财税;2002年08期
赵武松,王曼丽;[J];湖北财税;2002年20期
门韶娟;;[J];税务研究;2006年05期
徐勤玲;蒋铭;;[J];税务研究;2006年11期
赖新生;[J];江西财税与会计;1998年05期
于爱锁;[J];吉林财税;1999年09期
邬劲松;[J];税务研究;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米旭明;黄黎明;;[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伍雪梅 陈家欣
广西柳州市国税局;[N];中国税务报;2012年
李文;[N];中国税务报;2004年
黄胜松;[N];中国税务报;2007年
刘彦;[N];中国财经报;2002年
庞瑞;[N];上海证券报;2014年
袁顺海;[N];雅安日报;2005年
薛朝阳;[N];江苏经济报;2005年
林荔丹;[N];上海金融报;2003年
袁贤臻;[N];黄冈日报;2006年
史锁庚;[N];江苏经济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润中;[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解文革;[D];天津大学;2012年
江炳官;[D];南昌大学;2007年
赵晓梅;[D];河北大学;2010年
宋志勇;[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未知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中发〔2011〕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发〔2011〕31号)和《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事业单位分类实施方案〉和五个配套文件的通知》(吉办发〔2013〕28号)精神,现就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规范并区分行政机构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与经营企业的职能,分离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经营职能,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
(二)坚持以社会功能为分类的主要依据。按照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进行分类,不以事业单位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作为分类依据,严格控制行政类和公益一类类别范围。
(三)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和目录进行分类。依照《xx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确定的事业单位类别进行分类,确保社会功能和职能特征基本相同的事业单位划入同一类别。对于完全符合类别特征和认定条件的事业单位,可直接确定类别;对基本符合类别特征和认定条件的,要对职能进行相应调整后确定类别;对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别特征的,要按主体职能任务和发展方向确定类别。
(四)把清理规范贯彻分类始终。对不符合分类改革方向、职能弱化、没有公益服务发展空间的事业单位,要通过撤销或合并等方式进行调整。对政事、事企职能分离后,不具备独立设置条件的事业单位要进行整合。鼓励和支持打破原有管理体制和部门界限,对同类事业单位进行跨部门、跨行业整合。
(五)兼顾行业体制改革实施分类。要做好与行业体制改革的衔接。行业体制改革已明确方向的,要继续落实改革任务;确需调整改革方向的,由改革牵头部门同有关部门统筹研究提出意见,按程序报批。
二、分类范围市委、市政府直属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机关及其他组织所属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分类范围。
三、分类标准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一)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认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承担行政职能;二是承担的行政职能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中央有关政策规定作为依据,包括国家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行zd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法律解释、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三是承担的行政职能必须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中央有关政策规定的明确授权(即明确指向事业单位)。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规定只有原则性表述,没有明确具体行政职能和授权指向的,不作为认定依据;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不作为认定依据;受委托承担行政职能的不作为认定依据。
(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认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一是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二是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属于政府必须提供的公益服务范围;三是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且应当通过市场获得。
(三)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认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面向社会提供基本公益服务或仅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二是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三是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指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认定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主要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并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二是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三是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收益的使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4年2月中旬)1.各部门要切实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规定与要求,认真学习传达《榆树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研究解读关于实施分类的相关标准、条件、明确政策节点和适用范围,把握实施分类的各项要求。2.根据全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实施分类工作动员部署会,对分类工作总体安排进行统一部署,明确任务,宣传政策,提出要求,落实责任。3.各部门要对所属事业单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施分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职能范围和运行状态、经费形式和资产管理等涉及分类的有关情况。4.各部门要对所属事业单位承担职能任务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确认主体职能、社会功能、其他职能配置、职能复合、事企职能交叉等情况,搜集相关政策文件依据。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2014年2月底前)5.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方案》,对实施分类的总体要求、主体内容、工作程序、时间节点、组织等方面作出明确详细安排。6.各事业单位要在征求本单位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分类初步意见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意见后,提交部门党组(党委)会议审议后,形成《XX部门事业单位分类意见》(白头稿)。7.对拟划入承担行政职能类事业单位的,要按规定起草《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呈报备案的》(白头稿),由市编办负责上报省编办审核同意后备案。
第三阶段:沟通协商(2014年3月中旬)8.各部门要与编办就《XX部门事业单位分类意见》(白头稿)进行初步沟通,就类别认定问题进行协商。9.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由各部门将《XX部门事业单位分类意见》、《事业单位类别认定呈报备案表》、《事业单位“三定”规定》(代拟稿)及有关备件一并报送市编办。10.沟通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由市编办就其主体职能和社会功能作进一步调查论证,提出类别认定意见。第四阶段:审核批复(2014年4月底)11.市编办负责对各部门(单位)上报的《XX部门(单位)事业单位分类意见》〔正式文,并附各事业单位“三定”规定(代拟稿)〕进行审核,根据事业单位类型,会同组织、财政、人社、法制等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并按规定程序报批。12.对认定类别意见不一致的,由市编办将主管部门意见和会商意见一并提交市编委审定,以市编委文件批复。
第五阶段:检查验收(2014年5月底)13.各部门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对所属事业单位分类和落实“三定”规定情况进行自查,准备相关资料,形成自查。14.市编办组织有关力量,对事业单位分类和落实“三定”规定情况进行集中检查验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15.市编办根据检查验收情况,起草检查验收工作报告,报市编委审定,并报省编办备案。
第六阶段:工作(2014年6月底)16.市编办根据全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情况,起草《榆树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报市编委同意后,上报省编办。
五、工作要求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关系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发展,关系到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谋划,缜密实施,保证事业单位分类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负责全市事业单位分类的组织领导,成立市事业单位分类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具体工作。市编办负责全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各部门分别成立事业单位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分类;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为分类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分类负总责,组织实施所属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事业单位为分类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对主管部门负责,承担本单位分类工作的直接责任。
(二)把握分类政策。对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要继续按照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三)严格审批程序。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分类意见,由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提出,报市编办审核,按程序与财政、人社等部门会商并达成一致后,按规定程序报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分类意见,由主管部门负责提出,报市编办审核,按程序与财政、人社等部门会商并达成一致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强化调度指导。市事业单位分类领导小组负责建立规范有效的部门间协调沟通机制,明确沟通协调方式,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要建立联络员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保证分类工作稳步推进。
(五)组织验收评估。市事业单位分类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成立验收评估组。对各部门事业单位分类实施工作情况开展验收评估。全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结束后,市事业单位分类领导小组对事业单位分类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并在上级部门验收结束后,向各部门反馈分类结果。
(六)严肃工作纪律。各部门在实施分类时,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组织人事纪律,严格履行工作程序,严格遵守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各项规定,严禁违规进人,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违规提高干部职级待遇,严禁以各种手段挤占、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确保事业单位人员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市事业单位分类领导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5个工作组。
设在市编办,主任由xx同志兼任。负责全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综合指导组:
设在市编办,组长由xx同志兼任。工作职责:依据中发〔2011〕5号、中办发〔2011〕28号、国办发〔2011〕37号、吉发〔2011〕31号和吉办发〔2013〕28号文件精神,负责事业单位分类、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职能与生产经营职能分离指导工作;负责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制定;负责各部门事业单位分类审核;负责事业单位分类验收组织工作;负责事业单位事企职能分离指导工作;负责制定事业单位分类后“三定”方案。
财政政策工作组:
设在市财政局,组长由xx同志兼任。工作职责:依据国办发〔2011〕37号、吉发〔2011〕31号及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xx省发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财政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xx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国有资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负责制定榆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政策并组织实施。
人事政策工作组:
设在市人社局,组长由xx有同志兼任。工作职责:依据中办发〔2011〕28号、国办发〔2011〕37号、吉发〔2011〕31号和《xx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xx省深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负责制定榆树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政策并组织实施。
监察工作组:
设在市监察局,组长由xx同志兼任。工作职责:负责事业单位分类及配套改革监察工作,对各部门、各单位执行政策时中出现的违规、违纪及违反程序等现象,及时作出处理;对群众在改革过程中的投诉举报情况,及时查处,依法依纪处理,并向市事业单位分类领导小组报告,保证分类改革公平公正。
信访接待工作组:
设在市信访局,组长由xx同志兼任。工作职责:为接待信访工作牵头部门,负责协调编制、组织、人社、财政及各相关部门,就分类改革涉及的政策,做好群众信访答复解释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市规划设计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