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成立的年份如何算

柳大纲_百度百科
柳大纲,字纪如。江苏仪征人;著名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家,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先驱者,的奠基人,前中国科学院院士。
柳大纲人物简介
柳大纲幼年丧母,其父柳承元系前清秀才,执教小学,严家教。柳大纲在其姐柳大绶照顾下自幼聪颖勤奋、沉静善思,学习成绩优异。1920年毕业于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1925年毕业于化学系(前身为国立数理化学部)获学士学位,被该校留任物理系助教。后任大学部教员和《科学》杂志编辑部编译员。1927年与小学教师樊君珊结婚。
1929年柳大纲受聘到工作,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他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46年曾由选派赴美进修,1948年获美国罗斯特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1949年初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回国。上海解放后从1950年起在新建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该所于1952年迁到长春后任副所长。1954年调回北京,任学术秘书处学术秘书至1956年。1956年成立,他先后任该所研究员、副所长、代所长、所长,从1981年起任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
年,他曾兼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调查队队长;1958年兼任化学物理系主任;年,先后兼任所长、名誉所长。年兼任顾问。
柳大纲热心,曾任第二十届副理事长,第二届委员。1984年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主任,1985年后任名誉主任委员。年任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年担任《》主编。1985年起担任《无机化学》(后改名为《》)顾问。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主任编委之一。
柳大纲历任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1年参加九三学社。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柳大纲早期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满腔热情投入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课题的研究,长期致力于科研组织和学术领导工作。他一贯重视解决重大应用问题,但又不忽视必要的基础研究。他认为前者是“根”,科学发展必须生根于社会需要,后者是“本”,即各个学科都有其自身规律。不去研究新现象、寻找新方法、揭示新规律、形成新概念,科学则得不到发展,技术也不会有新的突破。
柳大纲科研
他在学术方面的主要工作如下:
柳大纲分子光谱研究
30年代,柳大纲与其挚友物理化学家合作,研究了一系列直线形分子:,ClCN,BrCN,ICN[1],双氰[2],[3],以及复杂分子和异氰酯[4]的。标定出相应的键,并推算出键,在求得XCN,HNCO,RNCO等分子受光激发的分解能和断键位置后,判断出这些分子的基本结构。他们通过改进实验技术,所摄取的双氰分子紫外展现得十分详尽。在间获得900余条谱带。从间两个主要谱带级和两个频差率,判定双氰分子处于两种分子结构的共振状态。受激后,其中一种结构转占优势,导致双氰分子的C≡N键变弱,C-C键增强。这些有重要意义的结果,是在技术设备差的条件下取得的,当时国内此类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柳大纲是我国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不仅理论基础深厚,实验技巧也十分精湛。他还研究了CuH水下发射光谱[5]和复杂分子[6]、[7]的吸收光谱。所摄取的环氧乙烷在可见至600的高分辨光谱中,1713以上无连续吸收。还发现两组谱系(Rydberg Series)分别开始于,并都收敛于约10.81。他们还发现两组开始于72.4 的非里德伯谱系。分析所得光谱诸后,得出如下结论:里德伯是由一个键合受激所致,这个轨道与导致乙烯以及相关化合物的里德伯谱系的分子轨道十分相似。在的研究中,他们定性地分析了此化合物的解离,并建立了它的电离势值。
柳大纲无机材料化学
30年代初期,柳大纲曾对我国著名的古代和现代陶瓷,以及玻璃原料做过较系统的化学研究[8-10],为弘扬中华文明以及开展陶瓷研究与优质化学玻璃制造,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50年代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我国必须迅速建立自己的科学和工业。柳大纲带领一批中青年化学家,试制了以、镉为基底的X射线荧光料。研究了当时苏联也刚起步的新型发光材料-料。他们系统地考察了荧光料发光性质对其组成和制备条件的依赖关系,揭示出分布与掺杂锑、锰相关的规律。从而实现了按荧光色泽和色较温度要求,定向合成所需的荧光料,并在南京灯泡厂试制成功荧光灯管[11]。1953年底,他们将全套技术资料(包括制备、原料提纯、光学性能测试和化学分析控制)移交南京灯泡厂,为发展我国日光灯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新型的系统研究,后因柳大纲及其研究组接受了国家下达的土壤矽化加固任务而使此项研究工作中止。土壤矽化加固是一项波兰技术,由柳大纲负责组织建工部、水利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以及生产部门进行了大协作。该技术在唐山林西煤矿风井流沙层加固和佳木斯糖厂厂房地基加固工程上得到了应用,并为有关部门培养了技术力量。
60年代初,柳大纲指导一批中青年化学家研究了核燃料前处理和后处理中的一些化学问题。深入考察了铀-氟体系中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间物形成条件以及有关的、热化学与结构鉴定,为生产过程中消除烧结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又指导了处理铝合金元件的研究,使铀的达99.5% ,这与当时美国阿贡实验室发表的结果相同。1960年前后,他还领导了化合物制备及性质的研究,为促进我国的利用做出了贡献。以上三项研究工作:“氟化动力学”、“流化床氟化物挥发法处理铀铝合金元件”、“稀土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均获得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此外他还指导了与湿法后处理有关的一些水盐体系中化学反应的研究。
柳大纲盐湖资源与盐湖化学
柳大纲曾从事过制盐化学研究[12-14],他深知我国缺乏可溶性资源,但国内很少有人对西藏及的大量进行研究。为探寻资源,他于50年代初就搜集我国盐湖与地下卤水资料,并与有关机构和人员建立了联系,安排了实验室工作。年,他先后派人对、青海以及作了探索性考察。在我国的中期,他组织和领导了由以及地质、化工、高校、轻工盐业等部门的科技人员组建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盐湖科学调查队,开展了对青海盐湖资源的调查。他曾先后六次进入柴达木盆地,指导一批青年化学家开展的研究,并制订出各时期盐湖研究的全局规划,创建了。
(1) 柴达木盆地物理化学调查[15-17]
1957年柳大纲率盐湖科学调查队进入,开展了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盐湖资源科学调查。在这次考察中,柳大纲以其从事理论研究的执着精神,发现了察尔汗湖的天然,从而判定该湖大量已处于结晶阶段。他还发现大柴旦湖底沉积,这为在盐湖地区寻找硼矿探明了方向。他的这两项重大发现,加速和推动了地质部门在柴达木盆地大规模进行钾盐和硼矿的勘探工作,终于证实了察尔汗湖群蕴藏着上亿吨,是至今为止我国最大的可溶性,也证实了大柴旦湖区确是一个富含钠、钾、硼、的大型。他们在考察中,还陆续发展其他一些巨大的锂盐资源,揭示出盐湖按水化学特征分类的分布规律和演化过程。提出了按钾、镁、硼、锂盐的分离提取价值而制定的盐湖分类。
(2) 典型盐湖研究[17-28]
柳大纲认为,开发盐湖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当地天然大大超过的有利条件,结合盐湖特征和生产目的,为生产提供稳定而价廉的原料,并尽可能保护资源和实现综合利用。 他指导研究了察尔汗湖群。由于的主要储量是在盐湖和达布逊湖水中,开发该湖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卤水中大量获得制钾盐的原料——。为此,他们研究了盐田建造和各种卤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天然过程,制定了日晒制取光卤石工艺,为获取光卤石原料确定了基本技术。
他指导研究的另一个典型是,该湖卤水组成复杂,钾盐、、含量甚丰,是研究综合利用的典型硫酸盐型湖。他们对此湖作了长期的现场观测和实验室研究,揭示了湖水组成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研究了不同季节湖水的天然蒸发结晶规律和盐田日晒工艺,逐步分离出大量、镁盐、。获得了提取与锂盐的高浓度原料卤水(硼酸、锂盐全部富集于母卤中)。还进一步研究和确定了直接提取硼酸和锂盐的工艺,并深入研究了浓卤硼酸盐化学。此项已坚持进行了30余年的研究,是我国盐湖资源开发与研究的典范,大量的基础研究为同类的综合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们研究制订的整套盐田日晒分离各种盐类和从浓卤提取硼酸及的工艺,比国外同类方案的提出早5—25年,并且部分工艺方法已得到实际应用。在化学研究上他们也取得重要突破,首先提出了硼酸离子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聚合态存在于饱和卤水中,而且它们因条件变化而互变的新概念;发现浓卤经稀释可加速镁盐的结晶析出,并在常温常压下获得多种不同的硼酸镁盐矿物;又进一步建立了研究硼酸盐非相关系的新方法-法,从而使研究大难题之一的盐卤硼酸盐化学成为可能。这些突破,进一步支持了所提出的青藏高原盐湖矿成矿新理论——稀释成矿理论。鉴于上述这些在国际上领先的成就,以及发现综合钾、硼、床本身这一重大成果,1989年柳大纲、等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受奖项目是“大柴旦盐湖调查,盐卤硼酸盐化学,从卤水中分离、提取的基础研究”,1995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 锂盐提取及相应水盐体系研究[29-32]
为从各种卤水中直接提取锂盐,柳大纲还指导研究了法直接提锂,并进行了铝酸钠、、水盐体系中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于60年代提出了我国第一个直接提取锂盐的工艺流程。此外,他还指导研究了、氯化锂、氯化镁水盐体系中固、液、气诸相平衡关系。此工作为用分离氯化镁,高度富集氯化锂,进而制取氯化锂的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
(4) 建立分支学科,制定科研规划,创建青海盐湖研究所
柳大纲是1956年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有关盐湖科学部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盐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涉及多种专业与学科,1960年他倡议在无机化学中建立盐湖化学这一分支学科,指出其重要性类似海洋化学。于此同时,他还提出该分支学科所涉及的盐湖、水化学、、物理化学、成盐元素化学、化学工艺学、、化学、盐卤分析化学以及工程设备等十个方面的任务与研究内容。柳大纲还提出了发展我国的规划,它包括基础水盐体系中相关系的研究;利用天然能源分离大量盐类的研究;发展提取微量硼、锂、溴、碘、铷、铯、钍、铀及的新技术;兼顾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的调查与研究;建立现场实验基地等。
1963年国家科委成立盐湖专业组,制订盐湖科学十年规划。柳大纲提出分别在三个盐湖建立三个工厂的构想 在察尔汗建一个年产10万吨钾肥的工厂;在柯柯湖建立年产250万吨食盐的工厂;在建立生产硼盐、的示范车间。围绕这一构想,他还提出一整套的研究工作方案。为实现此规划,国家科委责成地质部、化工部和中国科学院分别成立三个研究所。后由化工部与中国科学院成立的研究所合并为,柳大纲任所长。该所已成为我国科研的主要机构,他们遵循柳大纲的建所指导思想与规划,在青藏盐湖调查、盐湖水化学、盐类资源综合利用、分离提取、水盐体系(特别是介稳平衡)、浓盐溶液化学和盐卤分析化学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盐湖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行大规模钾肥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柳大纲后半生情系我国盐湖与钾肥工业,直至病重卧床之际,还关心盐湖“七五”攻关任务的进展。今天青海察尔汗建起了颇具规模的现代化钾肥厂,柴湖也建成了中试车间,这里面都倾注了柳大纲的心血。他几十年的心愿和梦想,逐一得到实现。
柳大纲领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30年
在柳大纲领导下,从筹建、成长、壮大、直至成为一个具有高水平和强大科研队伍的综合性的30年中,先后孕育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等多学科的化学研究机构。多年来,柳大纲在规划研究领域、开拓方向、组建研究室组,以及延聘人才等方面,付出了后半生精力,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各个研究领域都得到蓬勃发展。
柳大纲的办所指导思想是应用与理论并重,重视开拓新领域,重视学科之间的渗透与协作,注意国际前沿研究动向,注意研究所内各学科的均衡发展,积极引导并创造条件,使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前,科研工作经常受到偏激思潮的冲击,尤以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受到的冲击为甚。“文化大革命”中,该所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几乎停顿。1971年柳大纲恢复工作后,他极力说明物理化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力主保存研究的基本力量,终于使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得以恢复。他积极组织热化学研究向新的领域(如)扩展,并建议结合生物问题、石油工业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在他的组织、扶持下,不仅热化学、与结构化学的研究得到恢复,而且开展了量子化学方面的工作。
柳大纲十分关心物理化学研究的布置。1971年,他筹划在开展电子能谱的研究工作,亲自组织文献调研与方案论证,并邀请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和沈阳科学仪器厂参加这项工作。这是一项在我国最早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工作,至今已形成一支有高学术水平的科研力量。十几年来,该课题组的同志们在柳大纲先生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生物大分子和结构的ESCA研究、材料表面和深度的ESCA分析,以及光电子能谱学的基础和实验方法研究等几个领域,均取得突出进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一些新发现和新见解亦属国际水平。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两本,在国内外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的“有关生物大分子方面的光电子能谱研究”,获1981年卫生部二等奖;“光电子能谱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在柳大纲积极支持下,化学研究所于70年代末又创建了与动态学的研究。现在已发展成。 在应用科学方面,柳大纲亲自开创并建立的研究组。这个研究组在柳大纲的关怀和指导下,系统地开展了腐植酸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在用分离腐植酸这类结构十分复杂的物质,以及对复杂的、进行结构分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国内是独一的,并发表论文多篇,在国际会议上也多次获得好评。将腐植酸应用于石油钻进、促进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研究,也取得重要成就,并做了广泛推广,对农业增产起到一定作用。
柳大纲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使不断扩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承担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科研任务方面,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
1949年以前,柳大纲发表论文近20篇。新中国成立后,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均系国家任务,由于保密限制而未公开发表。他从不在以所长身份直接指导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上署名。
柳大纲在他从事科研和科学组织领导工作的近60年中,以其渊博的学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精神,为我国的化学发展与应用,为我国盐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付出了全部心血和毕生精力。他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富有远见卓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他十分重视应用研究,但不忽视基础理论工作,认为两者并重,才不致将科学发展导入歧途。
柳大纲为人公正、厚道,心怀坦荡,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他平易近人,学风民主,无门户之见。对求教或与之论学者,无论长幼均一视同仁,热情探讨,耐心指点。与其他单位合作,素以全局为重。他对学生循循善诱,要求严格,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青年化学家。他正是以其高尚的道德风貌和赤诚的献身精神,赢得了化学研究所广大员工的爱戴,受到化学界同行们的敬重。
柳大纲人物简历
柳大纲简历
日 出生于今江苏省仪征市。
年 在南京高等师理化部学习。
年 毕业于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年 任国立助教。
1927年 任上海吴淞大学部教员。
年 任《科学》编辑部编译员。
年 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年 赴研究生院进修,获博士学位。
年 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年 参加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工作。
年 任研究员、副所长、代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1955年 当选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学部委员(院士)。
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科学调查队队长。
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年 任《》主编。
年 当选为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二十一届、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日 病逝于北京。【独家首发】苏联时期的中亚民族政策:过程和思考
我的图书馆
【独家首发】苏联时期的中亚民族政策:过程和思考
(本文系杨恕教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丝绸之路”系列公益讲座上的演讲整理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dyob1365@&)苏联时期的中亚民族政策:过程和思考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 &杨恕我本人不是搞历史的,仅研究民国时期苏联和新疆的关系,此外和史学有关的工作是翻译过几本与中亚历史有关的书,其他历史方面我就没有涉及了。谈纯历史问题未免冒昧,大家有问题请坦率提出。今年刚好是苏联解体25周年。解体之初的几年大家都很关心,但是现在关心的人不多了。苏联到底为什么解体?解体对我们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苏联的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借鉴?谁应该对苏联解体承担责任?到现在也没说清,争论很大。苏联解体20周年的时候,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想开一次会没开成。但我到现在坚持认为,苏联问题对中国来讲是非常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很可惜我们现在研究这个领域的人越来越少,研究中亚史的现在国内好像已经没有了,研究俄罗斯的也没剩几个人了,以后会如何现在也不好说。言归正传,首先说中亚的含义。我下面用的是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即五个“斯坦”,不是史学上的中亚,后者的范围变化很大,也不固定。中亚现在的俄文名字是ЦентральнаяАзия,而苏联时期是Средняя Азия(吉、塔、土、乌)加上哈萨克斯坦才相当于现在说的中亚。史学中把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译为中央亚细亚,而Средняя Азия译做中亚,两者的范围不一样。下面说的中亚就是这五个斯坦。中亚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6700万,有约130个民族。因为各国统计标准不一样,特别是对某些人数很少的民族界定上有差别,数字会有所不同。比如俄罗斯说自己有190多个民族,但具体有没有这么多不好说。中亚作为各国主体民族的有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哈、吉、土、乌信仰伊斯兰教的逊尼派,都属突厥语民族。塔吉克人讲波斯语,其中有一部分,主要是巴达赫尚省一带有些信仰什叶派的伊斯玛依教派,但人数不多。这其中有两个特例。一,从民族来说,塔吉克人的主体在塔吉克斯坦境外。塔吉克人虽然有自己的民族国家,但它的主体是在阿富汗,不同资料显示数量不一,多的有1200万,少的有800万,也比塔吉克斯坦的多,塔吉克斯坦自己的塔吉克人才400万。另外就是土库曼人,境外的土库曼人比境内的多,特别在伊朗。伊朗本国不太做民族识别,有资料显示它有300多万土库曼人。如果按境外最少的数据看,则土库曼族民族的主体还在土库曼斯坦。有青海撒拉族是土库曼人之说,但有争议。以上是中亚基本的民族状况。一、中亚民族简史从历史的角度讲,中亚民族同世界其他大多数民族一样,其族源没有一个能讲清楚。不是说它没祖先,而是说追溯到一定时期就说不清了。民族起源说得清的是少数,这些说得清的也是有疑问的,包括我们汉族也是如此。中亚民族分布大致以13世纪蒙古西征为界,划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出现的国名有:大月氏、大宛、康居、乌孙、大夏、奄蔡、安息、西辽(黑契丹)、贵霜、萨珊、嚈哒、花剌子模、回鹘、呼罗珊,等等;后一阶段出现的国名有:钦察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哈萨克汗国(大中小三帐)、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希瓦汗国等;这是在我们汉文史籍和国外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国名、地名、“人”名。前一阶段的“人”有乌孙人、康居人、奄蔡人、匈奴人、西徐亚人、塞(萨迦、萨基)人、波斯人、斯基太人、萨夫罗马特人、薩尔马特人,等等,是指那个国家所在地域的人,和现在的民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中亚民族除了塔吉克人,都是蒙古西征之后出现的,之前他们在哪是说不清的。前一阶段的这些国名与现在的民族关系不清楚,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只能说这个地区有某个民族或者某个部落联盟为主体的人。多年前哈萨克斯坦科学院的所长(已去世)在谈哈萨克历史时说:“我们现在独立了,从历史学来讲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总统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我们搞清哈萨克的历史。”这种非常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70年代西方国家也有过寻根运动,现在中亚国家也有这样的强烈愿望,但至今没有搞清楚。部分哈萨克斯坦的学者认为汉文史籍中记载的乌孙人可能是哈萨克的祖先,但证据非常少。在后一阶段的国名中,钦察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这三个是蒙古人建的,哈萨克汗国是哈萨克人建的,分大中小三帐。浩罕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是乌兹别克人建的。这也就是说中亚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统一的单一民族的国家。只能说某一地区在某一时代由某一朝、某种“人”为主,但在这个地区内,同一时期民族分布非常多。我们刚才说的某某“人”,是一个很大的集合体,他们同现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更说不清了。如汉文史料中说乌兹别克人是明格部落南下而来的,但明格部落的先人是谁就不得而知了。还有一个问题即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化。自8世纪始,阿拉伯人、波斯人都进入过中亚地区,中亚伊斯兰化是个很长的过程。有争议的资料说,哈萨克斯坦北部的哈萨克人信仰伊斯兰教已经是18世纪晚期的事了,这个地区的伊斯兰化历史很短。“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以后,大家都把自己的研究往上面靠,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要说的问题是,我们经常说的和丝绸之路上国家的传统友谊,基本是不存在的。蒙古西征之前,汉唐时期丝绸之路非常繁盛,蒙古西征时,丝绸之路已经走下坡了。蒙古人以及与其一起征战的突厥人和其他人来到中亚,基本改变了这里的居民组成,也就是说,西征前后的中亚人已经完全不同了。友谊是人和人之间的,人换了,何谈友谊?传统友谊的说法是不客观的。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因为和西蒙古的战争,明朝把嘉峪关都关了,敦煌、哈密都不要了,还谈什么友谊和交流?所以应该客观一些,某些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有历史基础和事实。现代中亚民族分布的形成过程在帝俄时期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移民。帝俄,包括之后的苏联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在民族成分上大大改变了中亚原有的格局,而且移民在中亚的社会发展和其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8世纪初,帝俄开始对中亚进行军事征服(对开始的具体时间还有争议),我所说的开始的标志是帝俄于1714年在里海东岸建立了第一个要塞。1882年帝俄征服土库曼,标志征服中亚结束。随之帝俄在中亚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最典型的就是修建了奥伦堡到土尔克斯坦(城市名)的铁路;银行、教育等系统也随之建立,同时开始了向中亚的大规模移民。在一个地区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的时候,移民是个正常现象。这幅画是当时沙俄军队和土库曼军队作战的画面。请注意这里的沙皇军队都穿着海军制服,因为帝俄在里海建立了黑海舰队的里海分舰队,与土库曼作战时里海分舰队登陆的不少。帝俄时期在中亚的移民群体主要有两个:一是俄罗斯人(包括其他斯拉夫人,主要是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16世纪中叶,俄罗斯人越过乌拉尔山征服了叶尔马克人。此后逐渐进入中亚地区。俄罗斯的武装征服和殖民与欧洲国家有很大差异。欧洲是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但帝俄的征服是实现本土化,在占领地区实行基本与本土一样的管理,是本土扩张,与西欧的海外殖民地完全不一样。这种殖民化过程对后来苏联时期以至现在的前苏联地区的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有很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帝俄到了中亚(Средняя Азия),这里指除了今天哈萨克斯坦以外的另外四个斯坦。美国人多用Inner Asia,不大用Central Asia。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特别是斯托雷平的农业改革(1906—一战前)之后,大批俄罗斯人(包括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等,以农民为主)来到中亚地区。这一时期来的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人是有钱人,来开拓土地。另一部分是斯托雷平改革之后失去土地,新成为自由农民的人。斯托雷平农业改革之前帝俄的农村是村社制度,即集体所有制,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实际上是贵族统治下的集体所有制。改革之后农民有的有了土地,也有很多人失去了土地,详细过程这里就不说了。1897年,中亚的俄罗斯人达到50万,在哈俄罗斯人达454402人,这是沙俄在中亚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当时俄罗斯人来的时候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的北部。至今在哈萨克斯坦北部仍有四个州俄罗斯人占多数,主体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俄国人社区和居民点。他们主要分布在城市、城市的郊区和水土条件好的农业区,这些地方原来是哈萨克人的游牧区,俄罗斯人占领这里很容易,代价非常低。二是德意志人,这是大家关注比较少的。德意志人到俄罗斯境内时间比较长,最早在13世纪就出现了,主要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活动。一些在本土受到排挤的路德教派等都来到了俄国。一个特别的时期是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她是德国人,是位很能干、很专制的女皇。她当时看到俄罗斯的落后,为了改变这种面貌,让大量德国人到俄国来发展。她颁布诏令以后,各地政府都对德国的移民给予优惠。一大批德意志人来到俄罗斯,主要是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区水土条件非常好,但人口密度很低,他们在那里建立了106个村庄。18世纪,德意志人已在帝俄境内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他们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和传统,自己办学校,很少与当地人通婚,有较高的出生率和迁移率。年伏尔加河地区出现严重农作物歉收和饥荒,主要是旱灾,再加上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不少伏尔加德意志人迁往哈萨克斯坦、阿尔泰、西伯利亚地区。这是第一次有比较多的德意志人来到中亚。苏联解体之前,在中亚地区的德意志人有将近200万。这里介绍一下帝俄时期的“不可靠地区”(географиянеблагонадежности)学说。帝俄在军事扩张中也考虑到本土的安全。当时帝俄总参谋学院的В.佐罗塔列夫、А.马克谢耶夫、Н.奥布鲁切夫(19世纪末此人做过两任参谋总长)等人,从国防角度出发,把俄国(特别是边境居民)分为两类,即“可靠居民”和“不可靠居民”。他们根据“可靠居民”和“不可靠居民”的地理分布以及二者在具体地点的关系,提出应该迁移哪些人及迁移数量。他们认为斯拉夫人是“可靠居民”,而波兰人、高加索人、犹太人、中亚人、拉托维亚人、芬兰人等是“不可靠居民”。这些不可靠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帝俄的边境地区,很多还是帝俄新征服的地区。比如波兰,此处特别指生活在东普鲁士地区的波兰人。拉脱维亚人就是今天波罗的海三国的人。帝俄为征服高加索打了多次高加索战争,俄罗斯一些文学作品就是描写高加索战争的。俄罗斯人在当地居民总数中的比重不低于50%的地区才是“可靠地区”。这个理论受到帝俄政府的重视,逐渐付诸实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俄关系已经恶化,出于对战争的考虑,帝俄开始计划把西部边界的德意志人迁到帝俄内部地区,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和中亚地区。当时很多德意志人受到迫害,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就移民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大约20万德意志人离开了帝俄。但更多的德意志人留下来,但是被迁离原住地到帝俄内陆地区。这里要强调,这种学说一直到斯大林时期还在起作用。斯大林时期出于国家安全,更多的是出于惩罚,也迁移了一大批人。帝俄是在战争前迁人,斯大林是战前、战后都迁移。战争结束后,有些民族因为和希特勒合作,被惩罚性地迁离。这一做法在无产阶级革命学说里找不到依据,相反是从帝俄时期的“不可靠地区”理论继承下来的。俄罗斯人和德意志人在中亚的移民明显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民族分布和成分。二、苏联时期的中亚民族识别划界及其双重原则帝俄完全控制中亚后在中亚设立了突厥斯坦总督区,区下设省,这期间保留了一个高度自治的布哈拉埃米尔国。十月革命之后,通过中亚当地的革命和红军的作战逐渐在中亚各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18年4月,建立了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到日),其范围大致为今哈萨克斯坦之外的中亚,属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СФСР)。1920年8月,又在北边成立了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Киргизская АССР),也在俄联邦之内。两个自治共和国的地理位置见下图。上图棕红色部分当时叫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吉尔吉斯在当时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哈萨克。民族识别之前并没有把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做清除的区分,所以,这个主要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共和国当时叫吉尔吉斯。1924年和1925年分别给这个国家划拨了两块领土,实际上当时吉尔吉斯共和国的管辖范围已经包括今天中亚的绝大部分,但它是个区域自治共和国而不是民族自治。此外地图上的两块白色地区是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和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两个自治共和国,这两个共和国也不是按照民族划分的。所以苏联在中亚开始建立苏维埃政权过程中,一开始的划界是按区域而不是按民族划分的。那种认为十月革命后苏联在中亚就开始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是不对的。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旗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旗从两个国旗看,红色代表苏维埃,绿色代表穆斯林。共同的特征是穆斯林的苏维埃政权。其中花剌子模和布哈拉是地区名。当时这两个国家的性质既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又强调了它的穆斯林特征,是个混合政权。它们存在的时间很短,也不属于民族区域自治。1924年,联共(布)中央决定在中亚民族划界,逐步成立了五个加盟共和国。建立时间如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其中最早的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同一天建立是因为苏共中央同一天的决定。一直到哈萨克斯坦建立,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年。这时候才开始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权建设。简而言之,苏联在十月革命之后,在中亚地区的政权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区域自治,第二个阶段是民族区域自治,并不是一开始就搞民族区域自治。苏联进行民族识别和划界不止在中亚,其它地区也搞了,建立了一批民族自治单位,包括民族自治州、民族边疆区等行政单位。单说中亚,为何讲区域自治改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其首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突厥联邦;另一种解释是苏联为了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少数民族自治的实体来体现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两个解释都有道理,但从我们的研究角度看,现在缺乏资料证明联共(布)中央的决定是双重考虑还是以某一个原因为主。西方学者认为以第一种解释为主,加文·汉布里的著作就是这个观点。我认为,当时有建立突厥人国家的要求,但要求并不强烈,积极的人并不多,在第一阶段以区域自治进行管理的时候也没有很多人反对。尽管也有过改“突厥斯坦”为“突厥”的意见,但很快就被遏制了。因此,考虑到苏联在其他地区也搞划分和识别,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原因为主。把这个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看,苏联当时的民族政策一直有双重原则。一方面要考虑马列主义民族自决、民族解放的原则;另一方面要考虑国家利益。苏联时期的民族区域自治实际上仅是名义上的,加盟共和国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比如哈萨克斯坦有个外交部,但啥事都没有。二战结束后,苏联加入联合国,斯大林认为以后乌克兰可能要加强对外交往,就在乌克兰设了个国防部,部长才是个少将,加上部长总共4个工作人员,隔了三四个月发现没什么事可做,一纸命令又撤销了。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角度怎么看这个问题?按照马恩的理论,国家和民族都是要消亡的。尽管当时斯大林没有说过,但有西方理论认为,国族/民族是建构的。如果按照这个理论——也可以说按照马列主义理论——按照民族要消亡的理论,不给你实质的自治权,让大家在苏维埃政权下共同生活是合理的。从理论角度看,现在大家可能觉得荒唐,但在当时并不荒唐。上世纪60年代苏共二十二大、二十三大时,已经明确提出苏联很快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既然阶级在苏联已经消亡很长时间,而且国家要消亡、民族也要消亡,为什么还要加强民族自治权?苏联一直在按这一理论进行实践。从这个角度讲,可以合理地解释中亚的区域自治。如果引用美国作为例子,美国不搞民族自治,美国是基于个人权利的建构,它宪法里连民族都没提,最终也是让民族消亡。我开玩笑说,这是殊途同归。应该说,苏联维系联邦制的是国家权力而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苏联的民族政策采取了双重原则,即以民族自决为基础的自治政策和以使民族消亡的国家建设为目的的区域政策,两个政策并行,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核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力。中亚各国文字改为西里尔字母,教育的俄语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这里要特别强调,苏联之前中亚没有一所高等院校。1920年,列宁亲自签署命令,在塔什干建立了第一所大学,当时叫中亚大学,即现在国立塔什干大学的前身。大概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1935年前后,中亚已经建立起基本完整的教育体系。当时中亚地区已经有30多所高校。同期相比,阿富汗没有一所,我们的新疆只有1所。苏联的中小学教育是一体的,初、中级教育多民族语言,高等教育基本全是俄语。在苏联时期培养的大学生,到现在第一语言仍然是俄语,特别是做学术表达的时候,能用本民族语言表达的不多,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学报的文章,理工科论文多是俄文,而文科论文用民族语言较普遍。在中亚,俄罗斯文化的推广,各民族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实践中的合作,卫国战争,冷战的意识形态对抗等因素都强化了以俄罗斯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认同。社会实践,如农业集体化、打击富农、肃反、大清洗等,都是以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基础的,民族界限在当时确实大大淡化了。苏联解体后,不同国家的民族主义者,特别是乌克兰强调大清洗和大饥荒是俄罗斯人针对乌克兰人搞的民族清洗,这个观点在中亚并未得到支持。赫鲁晓夫时期出现苏联人民(советские народы)这个词。我认为至少在这一阶段,苏联在国家建构方面很多工作是成功的。特别在教育方面,中央做了很多努力。在经济发展上,苏联考虑的也是区域问题,而不是民族区域问题。上图是1966年的经济区划分,也是苏联时期最后一次经济区划分。苏联因为领土面积很大,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做整体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上图的这个划分是纯经济的,其中中亚分为哈萨克斯坦经济区(今哈萨克斯坦全境)和中亚经济区(除哈萨克斯坦外的四个斯坦),很明显是以地区为主体而不是以民族为主体。在中亚以外的苏联其他地区也是根据自然资源和人口情况,而不是根据民族来规划经济发展的。简言之,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一方面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识别和划界;另一方面它更多体现的是区域原则,而不是民族原则。三、苏联时期中亚的移民群体上面已经谈了,帝俄占领中亚以后,在中亚的民族分布和构成方面最大的变化是由移民造成的。苏联时期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在世界上不多见。苏联时期有4次较为集中的移民潮,加上帝俄晚期共有5次。苏联的4次是:1、1920年代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内战和饥荒迫使许多人移民到中亚,以斯拉夫人(主要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为主。2、1930年代,工业化中的有组织移民成为主体。这一时期苏联在中亚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立了一大批企业、基础设施、高校等,将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先进的文化、经济资源大量调往中亚。尽管帝俄时期中亚已经有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但跟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比还差得很远。有数字表明,在十月革命前中亚地区的近代产业就业人口已经有约10万人。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横向比较,当时阿富汗除了电报啥都没有,杨增新治下的新疆也没有像样的工业。3、卫国战争再次造成移民高潮。1000多个大中型企业内迁,除了迁往西伯利亚和远东以外,有相当一部分迁到了中亚。到1942年的下半年,即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中亚的军事工业已很完备。有一种说法:前线打出的每三颗子弹中,就有一颗产自哈萨克斯坦。这至少说明中亚在卫国战争期间,在国防工业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中亚出产的铜、锡、铅、锌等都是直接为前线服务,建立了一大批企业,以军工为主,还有化工、机械制造等,一大批人员也随之进入中亚。4、年代赫鲁晓夫时期的垦荒计划是向中亚(主要是哈萨克斯坦)移民的最后一次高峰。对于垦荒计划,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现在评论各执一词,但至少有一点,这一时期向中亚的移民数量很大,超过百万,主要是向哈萨克斯坦。也就是说,由于各种原因,从帝俄时期开始的移民活动,在苏联时期大大加强了。移民主体也没有太大变化,数量上基本是以斯拉夫人和德意志人为主,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民族。苏联以国家安全为由,基本整体地迁移了一些民族。除德意志人外,还有波兰人、朝鲜人,卡拉恰伊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巴尔卡尔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这些迁移民族的人口总数尽管不大,但明显改变了中亚的民族构成。这些人的迁移和斯拉夫人的迁移有很大的不同,带有迫害的性质。卡拉恰伊人主要在高加索,迁移的时间很短。请注意上图的时间。这个时间是苏联红军收复高加索地区之后迁的,因此是个惩罚性迁移,这不同于战前迁移德国人。战争期间,这些地区中很多人和德国人合作,因此战后对他们进行迁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惩罚,是政治迫害,剥夺了财产,迁移地的条件也不好,造成了大量的疾病和死亡。克里米亚鞑靼人也是如此。赫鲁晓夫时期为他们恢复名誉,迁回原住地。波兰人的迁移时间是1940年,是苏德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之后。波兰战争爆发以后,苏联占领了波兰的东部,这一部分和一部分在西乌克兰的波兰人被迁到了西伯利亚。波兰人对俄罗斯人的仇恨,强制移民是原因之一,其他还包括卡廷惨案等。30多万人被强制迁移,肯定会对这个民族造成很大的伤害。卡尔梅克就是我们说的土尔扈特人,当时从伏尔加河流域向中国回迁的时候有一部分留在了俄国。卡拉恰伊人、巴尔卡尔人、克里米亚人都是穆斯林,相互也很接近,有时候卡拉恰伊和巴尔卡尔会放在一起说,不做进一步区分。车臣和印古什人也很像,但他们的语言不属于突厥语。现在中亚的朝鲜人有将近30万。大部分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迁移的。帝俄时期就有朝鲜人零星移民到远东。到苏联时期,斯大林根据“不可靠理论”把朝鲜人划为“不可靠居民”。当时朝鲜人中不少人与日本人合作。日本的情报系统在苏联的远东,“满洲国”等地区非常活跃,很多间谍都是朝鲜人。苏联抓住了一些朝鲜间谍。苏联在远东地区和日本处于对抗状态,1938年打了张鼓峰战役,1939年发生了哈拉欣河战役,双方投入了20多万兵力,规模相当大。远东地区的安全在苏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把朝鲜人整体迁往中亚,使中亚有了一大批朝鲜人,主要集中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中亚独立后朝鲜人很活跃,韩国与中亚互动较多。实际上中亚还有极少的日本人,战后二三十万日本战俘到中亚做劳工,有极个别人留下没有返回日本。苏联在战后大规模迁移部分民族的做法,确实很有争议。但是俄罗斯人也有他的道理,认为德国人杀了我们那么多,我们迁移几个与德国人合作的民族,又没杀他们。这里只介绍这个过程,不做具体道德方面的评价。苏联解体前,德意志人有一半多一些是在中亚。哈萨克的人口构成里,第一是哈萨克人,第二是俄罗斯人,第三是乌克兰人,第四是德意志人。苏联解体前,大量的德意志人迁回德国,目前还有17.8万德意志人,剩下了不到五分之一。这些年还有一种新情况是迁到德国的德意志人因为不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又迁回中亚和俄国的,2014年回迁人数达到了迁出的四分之一。现在在中亚,还有20万出头的德意志人。因为德意志人在中亚的大量存在,对中亚国家和德国乃至欧盟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欧盟的中亚政策基本上是德国在推动,就是因为在这有大量德意志人。德国是所有欧洲国家里唯一一个在五个中亚国家全都开设使馆、而且设得很早的国家。其他如英、法等国都是只有1个使馆。尽管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只剩下很少一点德意志人,德国也在那里开设了使馆。俄罗斯人的人口变化很大程度也代表了乌克兰的情况。哈萨克斯坦在1989年苏联解体前最后一次人口普查中俄罗斯人为622.8万人,占40%,现在只占22.7%,减少了230万。一方面是哈萨克斯坦人口增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哈萨克族人口回迁造成的。哈萨克独立以后纳扎尔巴耶夫提出了“哈萨克人回家”的政策。全世界的哈萨克人,只要你能证明你是哈萨克人,那么不要任何手续,不管以前是哪国人,都可以迁回哈萨克并获得一笔安家费。在这个政策下,全世界大概有超过20万哈萨克人回到哈萨克,包括我们新疆的哈萨克人。俄罗斯人以前是最主要的中亚移民群体,过去是移进,苏联解体前开始移出,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最大的移民群体,在中亚民族构成结构、数量上起着很重要,甚至是最关键的作用。在苏联解体前,中亚总人口中有952.6万俄罗斯人,而当时中亚的总人口是4000万,即四分之一是俄罗斯人。各国俄罗斯人减少的情况不一样,从减少的比例来看,塔吉克斯坦减少的最多。塔吉克斯坦和俄国关系其实非常不错,它是原15个加盟共和国里最穷的一个,人均收入最少,GDP占苏联总量的不到1%。俄罗斯人迁出塔吉克斯坦主要是因为当地经济和就业条件恶化,而不是因为民族关系恶化。塔内战结束后我曾在塔和一个塔吉克族司机聊天,说起俄罗斯人越来越少,街上几乎见不到了。这位司机说:“我也不懂,即使是在塔吉克斯坦内战最激烈的时候,也没有人向俄罗斯人开一枪,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这个司机的话说明,俄罗斯人离开不是民族关系恶化造成的结果。有文章认为俄罗斯人大量离开中亚是因为苏联时期俄罗斯的大民族主义,以致解体后俄罗斯人大量离开,这种观点我不同意。现在有个特殊情况,乌克兰人这两年往哈萨克斯坦移民在增多,尽管绝对数字不大。甚至有乌克兰人提出“哈萨克是我第二故乡”的说法。纳扎尔巴耶夫原来在乌克兰上过中等技术学校,他的师傅跟他关系很好,他当总统后还专门把师傅请到家里做客。在哈俄关系中的一些问题,并不存在于哈乌之间。2014年乌克兰局势严重恶化后,一些人来到哈萨克斯坦,原因是是哈萨克斯坦生活条件比较好。在金融危机之前,它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一万多美元,这两年有些下降。另外一个情况是不改变国籍的中亚移民,这对中亚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中亚五国有大量劳动移民去俄罗斯务工。2015年12月,根据俄罗斯移民局的数据,共有401.43万中亚的劳动移民。这个数据可能是把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算在一起了,没有作区分,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其中哈萨克斯坦有67.01万,吉尔吉斯斯坦54.29万,塔吉克斯坦89.61万,土库曼斯坦2.47万,乌兹别克斯坦188.05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劳动移民数量中没有区分,其中中亚国籍的俄罗斯族占了多大比例。1982年修建的塔什干人民友谊纪念像。这个塑像的原型是1942年塔什干的一个铁匠收养了4个来自西部各族的孤儿,最后夫妻俩总共收养了15个各族孤儿,包括俄罗斯人、犹太人、乌克兰人、立陶宛人等。后来这些孩子都长大进了学校,国家给这对夫妇颁了奖,并在市中心立了这个塑像。独立后市中心变成独立广场,这个塑像的地位就变低了,搬到了进入塔什干市的一条国道口上。总之,苏联时期,在中亚范围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整体是融洽的。&四.苏联时期的民族冲突以上是苏联时期中亚主要民族冲突的简表,数量不多,就这么几次,参与的民族也不多。最严重的一次是日的奥什事件。2010年又出了一次奥什事件。这次奥什事件是为了土地问题打群架。奥什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历史上一直是乌兹别克人占主体的地区,但后来划归吉尔吉斯了。独立以后乌兹别克人一直不服气,总有人要求把奥什收回来,而吉尔吉斯则宣布奥什是它的第二首都,加强奥什在国家的地位。乌兹别克人认为自己是主人,吉尔吉斯是外来户。冲突爆发后,苏联政府采取了强力措施,调动了大量军队。一方面在奥什市内制止冲突,把双方隔开;另一方面在奥什周围的重要交通线上设封锁线,阻止两个民族从各地赶来参加冲突的人进入奥什。到现在为止,关于这次事件的官方档案没有解密。伤亡数字当时官方公布是死亡302人,受伤上千人,基本可信。2010年6月再次发生民族冲突,死亡近千人,与20年前那次埋下的祸根有很大关系。亚美尼亚人在几次民族冲突中都是被欺负的对象。有两个原因。第一,亚美尼亚人不是穆斯林;第二,亚美尼亚人经商的比较多,针对他们的攻击有点类似于欧洲人排犹。乌兹别克斯坦的民族冲突中,1989年第一次的冲突原则上不能算民族冲突,可以说是反政府的和亲政府的人的冲突。1990年的冲突影响比较大,103人死亡,是乌兹别克人和麦斯赫特土耳其人之间发生的。后者是后来迁到中亚来的小民族。起因是年轻人打架,一名乌兹别克人说遭到了麦斯赫特土耳其人的袭击,后来发现并不是麦斯赫特土耳其人干的,而是一名乌兹别克人和一名阿塞拜疆人打了那位乌兹别克人。但是民族情绪已经煽动起来了,伤亡非常大。中亚地区在苏联时期成规模的民族冲突基本就如上图了,其中一次还是以亲政府反政府的冲突为主,混杂了一些民族因素。总结一下中亚地区苏联时期的冲突的特征:1.时间集中在苏联解体前几年(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是全苏联的现象,不是中亚的特殊现象。2.因政治原因发生的冲突很少。3.很少有针对俄罗斯人的冲突。4.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冲突较多,除了上表列出来的以外,还有几次小规模的冲突。5.重大冲突发生在乌兹别克人和吉尔吉斯人之间。6.针对移民群体的很少(除麦斯赫特-土耳其人),主要发生在原住民族之间,而且政治性的因素不多。&五、问题和思考从民族学方面,我们注意到以下两个问题:1.中亚地区没有蒙古人,为什么?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我认为有可能是因为不愿承认蒙古族。清朝时准噶尔部多次大规模西征,打败哈萨克人,几乎打下了三个玉兹全境,因此哈萨克人恨蒙古人。是否有这个原因还难以证明。2.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是语言、风俗、居住地域最接近的两个民族,但混居程度非常低,为什么?两个民族都是以游牧民族为主,都是在中亚草原和山区的游牧地区,在吉尔吉斯有千分之一都不到的一点点哈萨克人;而哈萨克斯坦现有人口1700万,吉尔吉斯人只有几百个,等于在哈萨克斯坦没有吉尔吉斯人。我们找过一些文献材料,问过几位中亚学者,他们也说不清,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事实。两个民族居住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都非常接近,但混居程度这么低,确实在民族学上是个问题。在民族政策方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1.不能笼统地评价苏联的民族政策,要分地区来看待;中亚地区和波罗的海三国的状态就不一样。后者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非法侵占的,它们为什么反苏反俄情绪那么强?国家都被占领了,人家能跟你友好么?实际上是把国家间的冲突内化成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了。这同中亚的民族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2.不能以苏联解体作为苏联民族政策的主要判断标准。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它的制度和其他因素。这个问题也要分地区讲,苏联解体前搞过一次是否保留联盟的全民公投,波罗的海三国此前已宣布脱离苏联,不参加。而中亚各国赞成保留苏联的平均比例超过70%,塔吉克斯坦超过90%。除此之外,还要看民族关系和非主体民族的发展,要看这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苏联时期是否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例如,拿中亚和新疆比,十月革命前,两者情况差别不大,中亚同阿富汗也差不多。但苏联解体时的中亚和阿富汗呢?天壤之别。我认为苏联在中亚的民族政策整体讲基本是成功的。1.苏联解体和苏联民族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到现在我们也没讲明白。举一个例子,苏联解体的推动因素从民族方面讲,是三个斯拉夫民族推动的。众所周知,别洛韦日会晤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这三个最大、最富的民族在一起开会,要把苏联解散了,理由是那些穷弟兄把它们拖垮了。不是说边缘的、贫穷的那些民族不要苏联了,是最强最富的三个民族不要苏联了,解体是从这里开始的。2.中国究竟应从苏联的民族政策中扬弃什么?苏联的双重标准是对还是错?中国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国的政策,要尊重该国人民的选择。苏联解体对中国是个好事还是坏事现在还有争议。从国际地位角度讲,苏联解体对中国当然好,世界上比中国强大的国家越少越好。现在比中国强的国家还有一个,可是它不会解体。总之,拿民族理论解释苏联很多事是解释不清的。还有一点,苏联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前苏联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是仇人之间的关系?朋友关系?还是盟友?比如俄国倡议的所有事,波罗的海三国都不参加。拿独联体来说,波罗的海三国没有参加,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已退出。所以前苏联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分民族分国家分地区研究,不要想笼统地给一个答案。民族政策的评价要多学科、多指标地综合考察,但不要拿民族主义的标准去评价。&(感谢博士生董雨的整理)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陆风云4成立苏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