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民起义。支持多党。支持新中国受尽 灾难。

问题已失效或不存在中国大使:多党制或令中国分裂30国 爆发内战
我的图书馆
中国大使:多党制或令中国分裂30国 爆发内战
大使说,如果我们国家放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强行搞西方式的多党制,在一年内将会出现数万个政党,两年内可能发生武装冲突,冲突也许会持续10年之久,冲突中我国将会有1.3亿多的难民,1300多万平民百姓丧生。
《红旗文稿》为求是杂志社主办的、面向国内发行的综合性政治理论半月刊,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满长:西方国家推行多党制的实质是什么
日10:42 来源:红旗文稿
目前在西方国家实行的多党制,约起源于300年前。从那时起到现在,这个所谓的“民主制度”并没有给世界人民带来真正的民主和自由,更没有给人类带来多少和平和幸福。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西方国家发生的大规模社会动荡和流血冲突,给世界其他国家也带来了战争和灾难。在20世纪,爆发的小规模战争数不胜数,更有两次世界大战。这些战争绝大部分都是所谓的“民主”国家发动起来的。当这些标榜为“民主制度”的国家发生经济或社会危机时,它们可以随意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
一、西方国家以多党制为武器推行民主制度
现代国际关系史无数的事实证明,目前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太“民主”、太“自由”了,以至于西方国家可以任意地介入和干涉其他一些弱小的或者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国家相悖的国家的内政外交。这些“民主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包括使用武力推翻别国的合法政府。他们以民主、人权开道,实际上根本不考虑当事国的国情和当地民众的切身利益。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西方吹捧的这种“民主”是假民主,他们高喊的“自由”是要剥夺他人的自由,他们要维护的是自己为所欲为的权力,是他们自己的人权,而非他人的人权。
西方以民主、自由、人权之名,行干涉他国内政、打击非志同道合者、公然践踏国际法准则之实。近些年来,发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的事件,除这些国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外,外部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在利比亚问题上我们看得更清楚,西方国家正是利用了利比亚国内的不同派别,支持一方打击另一方,直至达到西方国家自己的目的。2012年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武装冲突规模不断扩大,惨烈程度也步步升级,难民大量外逃,死于战火的无辜群众与日俱增……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西方民主国家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西方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为口号和诱饵,以多党制为武器,有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他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但实际上却干着与民主、自由和人权相悖的事情:多党制使非洲许多国家政治和社会长期处于动荡状态。非洲一些领导人公开地向西方表示,非洲需要的是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良方,而不是这种选来选去的民主和自由制度。尽管西方在非洲大陆苦心经营多年,但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民众普遍认为,西方推介的多党制虽然在非洲落地生根,但水土不服,只开花不结果。多党制使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政治上陷入不同程度的混乱,经济上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倒退,频繁的大选不断消耗着他们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多党制夺去了这些国家昔日的安宁,每遇大选国内社会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动乱,国家的政治生活进入了一个怪圈。
多党制给战略地位重要的前南斯拉夫地区也带来了战争,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一分为七。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占前南斯拉夫总人口1/100的人丧生,1/10的人沦为难民,经济倒退20多年!
惨痛的教训再次告诫我们,多党制是西方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在这场游戏中西方国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他们可以随时向“不服从者”亮出黄牌或红牌,利用他们制定的规则来限制其他制度的国家进行公平竞争,为其他的优秀运动员制造障碍,对不顺从者,他们甚至可以找出上百条理由来,最终剥夺你的参赛资格。这种民主和自由制度不值得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去追求,它也不符合古老的中华文明传统,与人为善、与邻为伴的中国人接受不了这种制度。
二、西方国家多党制的实质
1. 建立无数个党派,客观上的事实是把一个完整的、团结的、和谐的社会分割成无数个政治利益团体或者民族团体。这些新成立的政治利益团体或者以区域划分,或者以民族划分,其最终结果是让这个社会形不成合力,让各个团体在政治主张上、经济发展模式上、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相互掣肘,相互攻击,相互反对,相互斗争。这样,整个社会不可避免地将出现政党林立、三心二意、争权夺利、互不服气、矛盾重重的局面。
全世界都知道泰国的黄衫军和红衫军事件,为了执政,他们组织各自的支持者公开对抗,街头斗争异常激烈,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社会的正常秩序被打乱,政党斗争变成了民众对立。最终的结局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缓慢。
通过大量的事实我们不难看出,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如果出现以民族为特点的政党,则不利于各个民族间的团结。如果形成以区域为特点的政党,则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2.多党制很容易使一些非法的政治组织合法化,让那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极端宗教主义分子、极端分裂主义分子摇身变为政治家,甚至成为一方领袖。多党制也为极端组织生存提供了保护和发展的空间。国外的势力则为这些“政治家们”出谋划策,包括提供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支持,成为他们可靠的后台。分裂分子达赖和热比娅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3.多党制易使个别人、极端组织的非法要求和非法主张合法化。他们以政党的形式在社会上出现,通过媒体广泛地宣传他们的主张。鼓动、蛊惑人心和欺骗不明真相者,并在社会中寻找支持者。
4.在多党制的国家里,政府更迭频繁,政府工作不可能有延续性。由于各个政党政见不同,在国家战略制定、长远经济规划等重大问题上,各个政党之间很难达成共识,会出现朝令夕改的局面,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路线图。这种局面对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而言,肯定是个灾难。
5.所谓政党竞争,实际上是为了争权夺利,相互揭老底,拼个你死我活。他们执政的目的不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是为了政党利益,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他们往往是为了执政而执政。为了能够上台执政,他们不惜借用国外的势力,寻求外部支持和干涉。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随时可以利用多党制介入一国内政。多党制是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最好的工具。中亚北非国家的动乱过程及其实质,以及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无不如此。
三、一个重要的启示
上述分析启示我们,引入西方多党制之日,往往是一个国家社会动荡不安甚至武装冲突之始。参照前南斯拉夫分裂时的具体数字比例,如果我们国家放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强行搞西方式的多党制,在一年内将会出现数万个政党,两年内可能发生武装冲突,冲突也许会持续10年之久,冲突中我国将会有1.3亿多的难民,1300多万平民百姓丧生。经济至少倒退20多年,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将被分裂为30多个小国。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蒸蒸日上和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将不复存在。一旦中华民族内讧了、分裂了,社会主义中国乱了,受苦的是谁?高兴的又是谁?对此,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知肚明!
馆藏&1069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重点整理_甜梦文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 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 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 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 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 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 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 进行侵略活动, 他们还宣扬 “种族优劣论” , “黄祸论” ,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 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 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 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 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 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 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 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 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 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 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 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 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 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 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 1840 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 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 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 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 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 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 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 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 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 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 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 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 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 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 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 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 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 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 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 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_是封建式的, 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 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 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 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 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 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 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 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 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 年至 1907 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 《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 、 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 ,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 ,获 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 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 ,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 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 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 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 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 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 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 中国谋求新的出路。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 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 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 的指导思想地位。 (3) 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 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 义方案产生了怀疑; 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 (2 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 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 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 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月开始从 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 年 8 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 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 1927 年以后中 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 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 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 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 、 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 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 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 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 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 1927 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 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 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 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 阵地。 2、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30 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 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 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 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 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 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 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 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 年 12 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 年 12 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 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 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 、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 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 洲,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约 20 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 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战争的性质上看, 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 20 世纪 30 年代展开的 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 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 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 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 失。 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 解放战争,是 20 世纪 中 国 和 人类 历 史 上 的 重 大 事 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 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 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 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 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 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 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 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 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 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 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 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 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 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 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 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 ,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 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 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 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 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 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 ,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 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 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 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 场上,特别是 1948 年 1 月 22 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 ,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 ,1949 年 9 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 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 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 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 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 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 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 的衷心拥护。 第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 主要的法宝。 ” 近纲复习材料――摘要汇总(上)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课程重点1、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 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 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 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 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 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另一个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六大基本特征、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均见书,兹不罗列)第一章 课程重点: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步步深入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从方式上看: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2、从阶段上看 (1)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开端。 (2)《马关条约》使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的新时期,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空前 加深。 (3)《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第二章 一、课程重点 1、太平天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基本概念 《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是平均地权) 《资政新篇》(核心是发展资本主义) (2)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①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② 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建立了政权,颂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及《资政新篇》, 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③ 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3)失败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主观上: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完整的改革方案、腐败现象、不团结) ② 指导思想的局限(以宗教发动群众、不能正确对待儒学) 教训-农民阶级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 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2、洋务运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1)基本概念 性质:是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实行的自救改革运动,既有进步性,也有落后保守性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意义-是中国现代化的最早启动,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刺激和促进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生;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 失败原因―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 教训-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摆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局部的枝 节改革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意义:(1)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原因―客观上:维新派势力的弱小,将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主观上:(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暴露了中国民主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才能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课程重点 1、从“三民主义”看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局限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目标:把排满与反对君主专制结合起来,把推翻清朝统治与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结合起来 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没有明确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 目标:以民主共和国代替封建专制制度 局限: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目标:避免社会贫富悬殊现象 局限: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2、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历史性巨变(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封建腐朽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 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原因 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原因) ① 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 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 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发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之一。 ③ 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客观上:帝国主义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革命 (2)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出路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不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的社会矛盾(不变) 革命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的和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以及这些条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中国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比之过 去更为严重,被瓜分的危险日益加深。 2、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欧洲大国走向衰落,美国和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日 益成为中国民族利益的最大威胁。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旧民主主义失 败后指明了新的革命道路。 4、在苏俄领导下,共产国际成立,积极开展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自身解放斗争;共产国际成 立后,立即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并与中国原有革命力量合作发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 亚、 非、 拉美人民在帝国主义压迫下和共产国际帮助下日益觉醒; 中国人民与其他被压迫民族一样觉醒, 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坚决、频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课程重点 一、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局限 性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意义:是一场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条件 局限:1、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 要性 2、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 二、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意义:(1)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 规模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 (2)爱国的青年在运动中起到先锋作用 (3)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继承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做到“四个统一”(江泽民):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三、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充分暴露出来 2、学习西方屡遭失败的事实,使得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疑问 3、十月革命的推动 4、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比资产阶级更强大的力量 四、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条件和影响 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革命发展的要求:(1)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2)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社会发展的要求:(1)一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奠定了阶级基础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3)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3)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课程重点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 1、大革命之后,共产党的城市起义相继失败,工作重点开始向农村转移。 2、实践上: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理论上:毛泽东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阐述土地革命、武装斗 争与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 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系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4、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开始复兴,根据地发展、红军力量壮大。 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路线形成过程 1、1928 年 12 月,《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和“土地国有化”的原则 2、1929 年 4 月,《兴国土地法》,变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和地主阶级的土地” 3、1930 年后,形成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 主阶级 三、20-30 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左”倾错误和原因 1、三次“左”倾错误 2、原因:(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浓厚的“左”倾情绪 (2)共产国际的错误影响和瞎指挥 (3)主要原因:全党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正确地 结合起来 近纲复习材料――摘要汇总(下)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基本内容 1、抗日战争的历史定位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 包括台湾、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性贡献。 2、基本特征: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国民党:片面;正面 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共产党:全面;敌后 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二、日本侵华的逐步深入 1、明治维新后,日本作为资源小国,把目标瞄准于中国的广大市场与资源 2、一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外侵略扩张 3、1927 年,日本召开侵华“东方会议”,“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1、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依据 抗战路线――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战略方针――持久抗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发展 (1)抗战之初提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以后,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 途妥协”,“坚持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总方针 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孤立顽固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 具体措施-政权建设: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共产党、左派非党员、中间派各三分之一) 经济建设:停止没收土地政策,减租减息 四、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击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的国家。中国抗战对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抗战后国民政府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1、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贪污腐化使人心尽失 2、为筹措内战经费,无限制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3、拒绝全国人民要和平、要民主、要自由的愿望,加强独裁统治二、民主党派的发展 1、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1)各民主党派成立时,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2)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推动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起积极作用 (3)抗战胜利后,作为“第三方面”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独裁政策,有力地支援了第二条战线的 斗争 (4)新中国成立前夕,同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人民政协,推动新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2、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和破产原因 主张:政治上-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经济上-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实行方法-和平改良的道路 破产原因:(1)在国共两党的生死搏斗中,不可能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2)国民党不容许中国走和平改良的道路,对民主党派进行迫害 3、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它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 种合作关系。在共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 而且对它们某些不妥的意见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它们进步,这使得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 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2) 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逐步转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 上,特别是 1948 年 1 月民盟公开表示与共产党携手合作,1949 年 1 月 22 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 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3) 中国共产党也邀请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 年 9 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 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三、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1、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增强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两个务必”) 2、正确的土地政策,调动了解放区人民的积极性 (《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 3、统一战线得到发展,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各民主党派纷纷宣告拥护共产党 4、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正确的战略战术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十大军事原则) 5、最根本的原因:坚持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分析 1、性质: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过渡性――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性质起决定作用,最终逐步过渡到社会 主义社会 2、基本特征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 (2)政治上: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 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文化上: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经济条件与政治条件的积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内在驱动力 3、基本矛盾与主要任务 基本矛盾:国际-新中国与帝国主义 国内-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主要任务: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2、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1)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第二大历史任务,首先是要实现工业化 (2)中国面临的两条工业化道路 (3)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原因) 3、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比较强大,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形式 性质-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 济 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 形式-初级: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的经销、代销 高级:公私合营 2、和平赎买的实现 邓小平: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 克思主义政策,同时,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也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基本历史线索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 主要任务:
反帝反封建 领导-资产阶级 领导-无产阶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 年新中国成立,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近代历史两大任务之一)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 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国民党残余势力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恢复国民经济
主要矛盾 国内: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 主要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完成三大改造 1956 年以后 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新中国与帝国主义 近纲复习材料――各章复习题(辨析、论述、材料分析)
20:05 | (分类:默认分类)第一章 一、辨析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所以也可以称中国社会是半殖 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错,P11)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被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 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所以,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 农民两个阶级的对抗。(错,P14) 二、论述题 1、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为什么落伍?落伍的表现和结果是什么?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直至扩张谈起,中国进 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2、根据近代中国的国庆特点分析阐述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历史任务?P15 三、材料题 通过三大条约某些内容的比较,分析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程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形成 过程。P18,19 第二章 一、辨析题 1、戊戌维新运动的宗旨是中体西用。(错,P41) 2、《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平均分配土地。(错,P35)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性?P38 2、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P42 3、为什么说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P36 三、材料题 通过材料比较三大运动在探索国家出路上的不断进步及其失败的原因。 第三章: 一、辨析题 1、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P52) 2、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所以,辛亥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错,史实和论 述相结合) 3、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错,P57)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P52 2、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P57 三、材料题 通过辛亥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分析,以及与中共三大纲领的比较说明资产阶级的目 标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原因。 第四章: 一、辨析题 1、1919 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属于无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了。 (错,P76) 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对,P88) 1)、是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奠定了阶级基础 2)、是十月革命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 3)、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建党提供了思想和干部 的准备 3、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P89、91 三、选择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言论,分析说明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理由。 第五章 一、辨析题 1、1928 年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科 学地阐释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立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标志 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错,P99) 2、遵义会议既解决了党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也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P105 二、论述题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其成功时间为我们留 下了什么启示和借鉴?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选取几个事件、文件 P99、100 2、分析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30 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P103 三、材料题 对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土地政策的变化 和逐渐成熟的过程。 第六章 一、辨析题 1、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对待中间势力的策略是有力、有理、有节。(错,P120) 2、抗战中,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是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 四军进行艰苦奋斗的结果。(错,P115)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对,P127-128) 二、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P126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P128,结合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不同作用。) 三、材料题 1、通过若干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演变。 2、通过以下材料分析日本侵华的由来已久和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第七章 一、辨析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了重庆谈判,以商谈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问题。(错, 和平与民主问题,P130-131) 2、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改革是没收地 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错,P121,126) 二、论述题 1、抗日战争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迅速走向崩溃?P136-138 2、试析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P140-143 三、材料题 1、通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论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中的内容,分析新民主 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任务。P144-146 2、通过若干材料说明中间路线的主张和破产的原因。P141 第八章 一、辨析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错,P1 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对, P162) 3、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错,P162)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161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时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164-168 3、试述和平赎买政策实现的原因及启示?P172-174 三、材料题 通过若干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P149 第九章 一、辨析题 1、整风运动的初衷就是为了抓右派。P182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全局性长期的左倾错误,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也要彻底 否定“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部历史。(错,P194) 二、论述题 1、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P192-195 第十章 一、辨析题 1、1979 年 3 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 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错,P206)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转折?P202 2、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原因。P227-23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政治路和基本策略。 从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开始,特别是 1935 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要独霸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从而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5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抛弃过 去的成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不久,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形成全国抗日 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2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通过《中央关於目前政治形势 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的战略方针。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 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论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的理论、路和策略,批判了党内 “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 1936 年 5 月,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 声明愿意与一切进攻红军的武装部队停战议和,一致抗日。8 月 25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书中国国 民党,提议国共两党结成抗日统一战。9 月 1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全党发出《中央关於逼蒋抗日问题 的指示》,主动调整抗日统一战政策,改变过去“抗日反蒋”的口号,确定“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与 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与当时在西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实现了停战,并结成 了共同抗日的同盟关系。同年 12 月 12 日爆发了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下,西安事变得到和 平解决,迫使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内战,从此初步形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新局面。1937 年 2 月中共中央致电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经过激烈 斗争,通过了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关於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决议案。“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将《中 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 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此,中国 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中的政治领导权; 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三三制” 政权,即在政权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 分子及其他分子(代表中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 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国民党当局 制造的反共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补充: 简答题 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 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 5 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 1840 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 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94 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 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5.列举 5 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 赵一曼 吉鸿昌 仁 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 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 年中国存在的 3 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冯玉祥 杨靖宇 李宗辨析题 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手段。 正确,他们一张先进的俗气和军事结束,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 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 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反映农民要求的非常切合实际的社会改造方案。 错,天朝田亩制度是当时天平天国的一种幻想但是的确变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的需求但是不切实际 3.辛亥革命的流产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彻底终结。 错,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 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人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 使中国发生了饿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国民党的军队始终消极抗战。 错,国名党军民积极抗战低于日军主力进攻,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5.“有了土地改革,就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正确,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 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6.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完全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我们无法超越这 个阶段。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精神成果丰富,我们次啊能完成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7.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剥削阶级被消灭,中国社会已经没有了阶级斗争。 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剥削阶级被消灭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 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目前的阶级斗争就是党和政府领导的广 大人民与部分极少数与人民政权为敌、或破坏人民利益的人的斗争。 论述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何明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保存下来的,是灵力了千 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的宝贵精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 中国和诠释节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 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现,是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的最高 体现。长征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近纲复习材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上篇)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 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 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 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 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 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 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 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 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 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 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 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 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 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 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 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 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 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 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 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 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 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 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 “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 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 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 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 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 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 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 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 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 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 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 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 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 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 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 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 1840 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 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 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 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 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 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 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 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 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 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 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 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 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 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 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 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 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 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 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 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 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_是封建式的, 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 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 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 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 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 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 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 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 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 年至 1907 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 《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 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 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 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 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 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 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 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 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 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 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近纲复习材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中篇) 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 响?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A、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发达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生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