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历任主席主席参选人协调会代表各有何背景

党的重要会议“会场布置”有啥讲究
    26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关注党的重要会议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即可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各级会议在会场布置上都有一个特点:会场主席台后会悬挂党徽,并在党徽两侧各布五面红旗。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对这种会场布置非常熟悉,但对于为何如此布置,以及会场布置的演变等细节问题却少有人知。哪些人的画像当过“背景墙”  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武汉国民政府的武装保护下在半公开的状态下召开的。在这种形势下,会议组织者有了布置会场的条件。这一特殊的历史形势使中共五大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布置会场并设置了会场背景的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共产党和武汉的国民政府仍然处于合作阶段,而且会议邀请了汪精卫等国民党要人。因此,在会场背景的布置上,中共五大会场特意突出了孙中山及国民党。会议的组织者在主席台背景墙中间悬挂了三幅人像,孙中山居中,马克思和列宁分居左右。在三幅人像的左侧悬挂着中国国民党的党旗,右侧则悬挂着印有CCP字母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月间,142名中共党员齐聚莫斯科,在这里秘密召开了中共六大。由于莫斯科的环境相对安全,使会议的组织者有条件布置会场。相比于此前中共五大的会场布置,中共六大会场的背景墙上撤掉了国民党的党旗和孙中山的画像,将中国共产党的党旗置于会场背景的中心位置,然后将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置于党旗的两侧。在六大之后,只要是有条件布置会场的会议,基本上都沿用了中共六大时会场背景布置的样式,在会场背后放置党旗和马克思、列宁的画像。但是,在1943年中共中央规定统一的党旗样式之前,党的会议多是党旗和军旗混用,而且旗帜标准不一、形态各异。再者,会场中虽然都会悬挂马克思、列宁画像和党旗,但三者之间的位置也没有规定,安放较为随意。如古田会议、赣南会议等。十面红旗装饰,经毛泽东点头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胜利到达陕北,并于此后逐步安顿下来。但是,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中央的许多会议只能在窑洞或庙宇中召开,会场比较简陋,基本没有任何布置。为改变这一局面,并筹备中共七大,中央决定在延安修建一所大型礼堂。在这一背景下,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建成并成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场所。在会场背景的布置上,该次会议改变了自中共六大以来马克思、列宁加党旗的固定搭配,更多地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元素。大会主席台背景墙放置了“马恩列斯”的侧面头像。背景墙的中央位置放置有巨型的毛泽东、朱德画像,并在画像两侧各斜插了三面党旗。在中共七大召开后,党的会议基本上沿袭了七大会场的背景布置样式。  195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建的人民大会堂落成使用。其中,在为大型会议召开而设计的大礼堂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会场布置式样:会场中央悬挂国徽,两侧各布五面红旗(共十面红旗)。在经过多次党政会议的检验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布置特别是十面红旗的设计评价极高。此后特别是1966年后,党的多次中央全会及九大、十大和十一大等全国代表大会都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上述会议借用了之前的会场布置式样,保留了两侧的十面红旗,只是把会场中央的国徽换成了毛泽东等领袖的画像。这一时期,领袖画像加十面红旗的搭配逐渐成为党的会议普遍的会场布置要素,一直延续到1978年。如今标配:党徽加十面红旗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选择之前常用的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而是选择了京西宾馆作为会场。在会场的布置上,此次会议一改常态,没有对会场进行任何布置。  在经历了几次没有会场布置的会议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会场布置上,十二大撤掉了会场中央的领袖画像,改挂镰刀锤头组成的巨大党徽,但两侧的十面红旗仍然保留。这一布置使十二大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悬挂正式党徽的全国代表大会,同时使其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党徽与十面红旗的搭配布置会场的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之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都沿用了这一布置式样,从未改变。  党的会议中会场的布置演变,是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小细节。通过对这一细节演变的观察,我们可以感受党的前进发展。一方面,会场布置的演变反映了党的逐步强大。另一方面,会场布置的演变也反映了党的成长与规范。  (摘自理论周刊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
& 新主席产生,国民党何去何从
  日前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的选举结果揭晓,洪秀柱没能连任成功;吴敦义一举获得过半数的选票,即将在今年的8月份接下中国国民党主席一职。  近日来两岸媒体最引人注意的舆论倾向,就是无论是台湾的深蓝,或是部分大陆智库的看法,都对吴敦义的两岸政策深感疑虑。这些疑虑的出发点,我们能够理解,但是所考量的面向太少,而且准确度不足。  中国国民党内部向来有路线之争,吴敦义未来的施政方向如何,现在不能简单的下定论。在这一次的党主席选举中,不但本土派的党员选择了支持吴敦义,连带有黄复兴色彩(黄复兴寓意“炎黄子孙,复兴中华”)的许多深蓝老党员也一分为二,有相当一部分人把选票投给了吴敦义。  为什么是吴敦义  改变台湾当前的偏差意识形态,把两岸关系重新导入正规,绝对是最重要的事情。但现实的情况是,被民进党一路追杀的国民党,连党部职工的薪水都发不出来。眼前最要紧的事情是得先活下去,尽可能的多争取一点选票。洪秀柱的确令人钦佩,但是在台湾当前的政治局势现实考量下,多数的国民党员只能选择更具有战斗力的吴敦义;不过洪秀柱的路线,仍然是国民党最重要的资产。  自从孙中山创立中国国民党以来,除了两蒋在台时期是个例外,国民党就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中心思想;国民党内,什么想法,什么背景的人都有;从“黄复兴”党部的深蓝到“蓝皮绿骨”的假蓝都存在。许多国民党或民进党的地方民意代表或是县市长,心中根本没有蓝绿,要举哪一面旗帜,完全是根据当时他所身处的情境而定。就选举而言,选票最大,谁能把票开出来,就得用他,就不得不一定程度的考虑这一群人所关切的问题。这些都是选举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现实考量。  在当前的国民党内,吴敦义的政治智慧、行政资历、综合素质等,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这也是为什么坚定支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深蓝群体选择支持吴敦义的理由,其考量目的与本土派的党员基本一致,那就是短期内,更具备整合国民党各方势力,能够带领国民党走出泥沼,甚至是赢得胜选的人,只能是吴敦义。  国民党近年来在台湾的重要选举中败选的最大原因,并不是因为执政绩效不好,而是这二十几年来,拱手让民进党成功的营造出了反中浪潮而不自知。中国二字,被民进党操作为国民党最大的“负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要反中浪潮不能化解,国民党不管干什么,都有如顶着台风匍匐前进。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能够理解国民党员们的政治判断与投票考量;不过从中国国民党的中长程发展规划来看若是不能遏止台独和反中浪潮,重新建立一个以统一中国为目标的大格局政党,国民党将长期处于挨打局面,对内没有执政的可能,对外失去与大陆进一步合作的机会,最终必将被选票扫进历史的灰烬。  中国国民党一方面要即刻对未来三年内的选举进行布局,深刻理解,并且从更高的战略角度上,化解本土派民意代表所担忧的国民党不够本土化的疑虑。另一方面,则要全面启动宣传机器,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一分钟也不能停止的扫除反中浪潮。实际上,本土派所担心的问题,就是由去中国化所造成的,国民党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永远采取守势,最终一定会被逼到墙角,而再也没有闪躲腾挪的时间与空间。  新任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必须想方设法的让台湾同胞重新认识到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这一个事实。“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一件事,国民党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开大会讲、开地方党代会讲、开“中央党代会”讲,开全会讲,每次开会都必须讲;新任国民党主席必须有决心有魄力,要让这个党的成员均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国民党的长远发展目标,就是实现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动两岸关系向前  如何更好深化国共两党的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这是摆在新任国民党主席面前的重大课题。大陆与台湾不同,中国共产党有着独特的执政思维与治理逻辑。新任的国民党主席需要充分理解大陆的执政思路,甚至能够预判出大陆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要既为国民党,也为台湾,训练出一大批真正了解大陆的各个领域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给中国国民党主席当选人吴敦义的贺电中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挑战,切望两党以两岸同胞福祉为念,坚持‘九二共识’,坚定反对‘台独’,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之。”而吴敦义在回复习总书记的贺电中,也表明了:“……本人将带领全党同志承担重任,为两岸人民的生活福祉、权益保障、社会经济交流、文化传承创新、继续奋力向前……”。国共两党领导人之间的对话,就是在关切之余,也仍然是语带感情,怀抱期望。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多一些鼓励,多一点思考,看看我们如何通过合作,改变台湾的政治局势。  反中与台独是一体之两面。最深层原因,乃源起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据时期的台湾同胞,受尽日本人的凌辱,中国国民党来了之后,又实施了长达近40年的戒严,早期移民台湾的闽客族群,有长达一百年的时间,根本没有机会,甚至是没有资格,参与台湾地区的治理与资源分配。这种愤怒与哀怨的情绪,经过代际的相传,被台湾的政客们所利用。  近30年来,大陆对台政策有很大的转变与调整;总体来说,对台工作是越做越好。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对台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两岸“一家亲”,两岸统一也是一个相互体谅、相互协助、相互融合、一家人逐渐团圆的渐进过程。国民党要有全力改变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整体印象与感情的决心与具体行动;也唯有如此,大陆的惠台措施,才能够成为国民党重新执政的重要助力。  大陆近年来逐步落实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各个层面的工作机会与生活上的便利,逐渐让同为中国人的台湾同胞,拥有与大陆同胞一样的平等机会,共同参与对祖国的治理,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果实。我们坚信,台湾同胞深植长达一百年以上的的心结,一定能够逐步化解。国民党本土派也必须认识到,回归两岸统一的正道,不但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其个人的政治前途,也是最好的选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掌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我们一定要紧紧的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为中国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文章得分:
{{scoreOption}}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三大难题困扰国民党主席选举
本报记者&&任成琦
日08:03&&来源:
  中国国民党从17日起一连两天办理党主席选举登记。参选人之中,前“立委”潘维刚选在17日上午登记,抢得头香。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吴敦义、国民党前副主席兼国光生技公司董事长詹启贤、前台北农产运销公司总经理韩国瑜、争取连任的现任主席洪秀柱和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等5个人都安排在18日登记。根据流程,登记结束后进行资格审查,4月21日公布审查结果。然后是数场电视政见会和地方政见说明会。由于史无前例有多达6人参选,各家围绕具体政见和“贿选”疑云等议题,你来我往已经开始彼此交火,战况空前激烈。
  二轮决胜&上演逆转剧情?
  根据规定,6人登记的同时,也要一并缴交党员联署,最低门坎为13322人。17日首先登记的潘维刚送出100870份联署书,18日吴敦义送出221891份、郝龙斌有108233份、詹启贤也有104359份、韩国瑜是57341份、洪秀柱则是128888份,总计6位参选人共缴交721582份联署书。
  据国民党统计数字,本次主席选举共有47.8万多名具有投票权的党员,会有超量联署的状况,可能是因为党员基于人情因素重复联署、不具投票权的党员也参加联署,或是直接将党员名册转录为联署书等多种可能性。
  对于超量的72万份联署书,国民党依照各地方党部人力,将联署书分配给各地党部,动员党工将联署书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查核,只要是重复联署都将汰除,但其他状况则从宽认定,要赶在本周五21日前,公布合格的主席候选人。
  国民党党主席选举自2005年以来,只要是二人以上竞争,始终呈现高动员力的黄复兴党部(“国军退除役人员”党部)与人数众多却相对松散的一般党员势力拉扯的态势。从去年中起至今年初,有意参选党主席阵营开始大量招募党员入党,希望洗掉原本的党员结构。这群约8万刚入党的“投票部队”,成为影响此次选举的一股新势力。他们特色鲜明,除少数对党主席候选人有归属感外,其实与个别党代表候选人渊源更深。
  有台媒表示,这次党主席选举因各阵营仍分票严重,优势候选人仍难以一轮投票或逾半支持过关,二轮投票恐在所难免。但因届时党代表早已选完,黄复兴与“本土”选票将再各自归队,对依靠党代表候选人复式动员的组织型党主席候选人,选情恐怕丕变。
  外界关注的两个大热门,争取连任的洪秀柱已经自4月6日领表后开始请假至5月20日;而吴敦义最新高调表示,“领头羊”该具备的各项条件,他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家给他一个机会。
  短兵相接&如何维护团结?
  据台媒报道,洪秀柱因请假参选,没有参加最近一次的国民党中常会,但仍“中枪”。&有中常委点名批评她在职期间表现荒腔走板,“占着茅坑不干什么”,并称如果这次党魁选举洪秀柱“不幸又当选”,“国民党就可以准备关门了”。&此前,洪秀柱和国民党中常委为了“党代表选举资格”应该是入党4个月还是1年,各执立场互不相让。
  骂洪戏码,反映出国民党内权争、内斗有多激烈。这两天大热的则是贿选议题,多个参选人互相指责,隔空打起了嘴仗。郝龙斌表示,这次选举从黑道入党、爆量大增的新党员到现在贿声贿影的传闻,都让这次选举“亲者痛、仇者快”。他率先提供新台币20万元检举奖金,希望一起帮国民党抓鬼。
  各参选人围绕多个议题远交近攻、短兵相接,仍有过去刀刀见骨的影子。有人说选举是君子之争,不信选后会有人弃党而去;也有人希望6位参选人签一个协定,允诺选后要“拥护党中央”、团结在新任党主席之下。
  有香港媒体指出,国民党即将在5月20日选出新任党主席,选后是维护新党魁保持团结,还是又一次闹分裂,将决定国民党未来的命运。
  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近日撰文认为,民进党执政不力,给了国民党再起机会。然而,外界看到的是国民党内仍然勇于内斗,没有人在乎国民党的未来。
  如果团结牌打不起来,无论谁当选,2020年“大选”中夺回执政权恐怕依旧是天方夜谭。
  “九二共识”&能否巩固深化?
  犹记得洪秀柱获2016“大选”党内提名后,勇敢提出“一中同表”,却被绿营和党内“本土派”的某些人士痛骂为“亲中卖台”。国民党内的“一中同表”与“一中各表”两条路线之争,渐渐台面化。
  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近日举办“党主席拟参选人政见发表座谈会”,除了洪秀柱,其余参选人悉数参加。两岸议题上,詹启贤、潘维刚、郝龙斌、吴敦义都认为只要继续维持目前蓝营的“九二共识”论述,大陆就会接受。吴敦义还指此为“定海神针”,可以继续促进两岸交流、和平发展,明显是打安全牌。多位参选人都没有直指问题核心,进一步论述“一中”,提问的“蓝委”也轻轻带过。只有民调在追赶中的韩国瑜质疑,岛内民众对“两岸一中”、“一中各表”、“一中同表”概念已经混淆。
  《中国时报》认为,许多国民党党员对于在两岸论述上强于民进党感到自满,认为靠金字招牌就可打倒民进党“台独”党纲。“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两岸关系急冻,陷入僵局,看起来才会如急流中的浮木般耀眼。但情势瞬息万变,不可能永远墨守成规。假使将来民、共两党跨出历史新局,愿意谈判出新的两岸论述,国民党又该如何因应?
  有岛内观察家认为,作为大党的党主席,必然要具备最高的视野,看台湾今后的政治走向。在统、“独”、维持现状的三岔路前,国民党的领导人要有定见,必须超越派系利益拟定蓝图。否则舵就掌不稳,问题丛生。具体而言,国民党新上台的掌舵人在两岸议题上,究竟是继续模糊维持现状,深化论述获得更多理解乃至认同,还是摇摆不定任由绿营继续攻击?将会是一大考验。
(责编:刘洁妍、杨牧)国民党主席选举吴敦义民调领跑 洪秀柱排第三_凤凰卫视
国民党主席选举吴敦义民调领跑 洪秀柱排第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要:国民党党主席选战进入最后一个月倒计时,六名参选人全部都通过了参选门槛,正式成为了候选人,马英九前副手吴敦义支持率达30%,排在首位。凤凰卫视4月21日《凤凰焦点关注》,以下为文字实录:国民党
核心提要:国民党党主席选战进入最后一个月倒计时,六名参选人全部都通过了参选门槛,正式成为了候选人,马英九前副手吴敦义支持率达30%,排在首位。凤凰卫视4月21日《凤凰焦点关注》,以下为文字实录:国民党党主席选战进入最后一个月倒计时,在经过两天审核各候选人的连署书后,国民党党中央21号宣布在从宽认定下六名参选人全部都通过了参选门槛,正式成为了候选人,并进行号次抽签。 &许永德(国民党选举监督委员会召集人):六位主席候选人连署的票数我们经过审查的结果都符合资格,我们都通过他们的资格,合乎抽签。随后各参选阵营各自派代表进行抽签,前立委潘维刚抽签到三号;马英九前副手吴敦义抽到六号;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为4号;前国民党副主席詹启贤为5号;前立委韩国瑜为2号;而最后抽签的洪秀柱阵营则抽到了1号。这次国民党党主席选举异常激烈,各参选人递交的连署书数量也相当惊人,累计共递交了约72万份连署书,不但超过参选门槛5倍,还远远超过了国民党约46.5万人有效党员的数量。因此岛内有声音质疑连署书数量存在灌水。而根据台湾最新的民调显示,目前六位参选人里吴敦义、郝龙斌和现在的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的支持率最高,其中吴敦义支持率达30%,排首位,选情最被看好。郝龙斌获17%支持排第二;洪秀柱获11%的支持排第三。另一方面也有29%的国民党党员认为吴敦义最有助于国民党的改革,这个比例郝龙斌为23%,而洪秀柱只有9%。《凤凰焦点关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主持人:李科夫首播时间:20:35-20:55回放时间:04:05&04:25 13:35&13:55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 & & & & & & &
[责任编辑:刘家豪 PV089]
责任编辑:刘家豪 PV08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1443912
播放数:1867771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副主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