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感动哭印度人一起的印度人是谁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31日报道,1963年,中印战争爆发几星期之后,一名叫王琦(音)中国军队勘测员进入印度后被俘虏。自那以后,王琦一直不能离开印度,他渴望和中国的家人团聚。BBC印地语记者Vineet Khare 遇到了他。  以下为BBC报道:  Tirodi村距离位于印度中部城市那格浦尔Nagpur最近的机场约有5小时的车程。  我来这里和王琦会面,他是一名中国勘测员,1963年进入印度,但是还没有回过中国。50多年来,他一直渴望回家和亲人团聚。  王琦已经80多岁了,头发灰白,身穿一件保暖背心,见面时他拥抱了我。我们将试着和他3000公里之外的家人进行视频通话。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 | 更多
  看了新闻,上面是这老人已经在印度成家了。。。还有一张全家福。。。还不错  
  历届总政主任出来走两步
  王琦和母亲遗照合影  
  我们一起去政府办公室,这是附近几公里内唯一有互联网的地方。  他满怀期待地注视着我拨4号,当他82岁的的哥哥王志远(音)的头像出现在屏幕上时,他的眼睛亮了。王志远此时在陕西省咸阳市的家中,坐在沙发上和弟弟通话。  这是两兄弟50多年后再次看到对方。这通电话打了17分钟。    王琦和哥哥视频通话
  王琦(观察者网注:印度名Raj Bahadur)的话带着强烈的印度口音,他对我说,“我认不出哥哥了,他看起来很老了。他说他活着就为了我。”他三个印度出生的孩子在旁边一起安慰他。  王琦的故事漫长而感伤。  他出生于陕西的一个农民家庭,有四个兄弟和两个姐妹。他当时学习测量,并在1960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王琦说,他的任务主要是为中国陆军修筑道路。1963年1月,他因为“错误地偏离”进入印度领土而被抓。  他说,“我走出营地闲逛,但后来迷路了。我累了,饿了。我看到一辆红十字车,向他们请求帮助。他们把我交给印度军队。”  印度官员称,王琦“侵入印度”,并向当局提供了关于他去向的“假背景和资料”。    王琦军装照
  接下来的七年里,他是在不同的监狱里度过的。 1969年,一个法院下令将他释放。  警察将他带去了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一个名叫Tirodi的遥远村庄。从那以后,他就没有被允许离开印度。  目前尚不清楚王琦是否是战俘。但他一直拒绝接受印度的官方文件或者公民身份,同样的,印度官方也不允许他回中国。他的家人说,王琦需要一份文件才能离开印度。  当地的高级官员Bharat Yadav 认为,王琦的情况有“缺陷”并“缺乏兴趣”。  他说,“我们没有怀疑他的行为,如果他想回去,我们会尽力帮他。”  中国大使馆的一名官员,2013年帮助王琦获得护照,承认他知道这件事。但给印度联邦内政部的去信仍在等待回复。  对于王琦而言,这是一个漫长而又激动人心的等待。  无论是语言、食物或是完全不同的社会,王琦都必须一步一步地去适应。  王琦说,“我开始是在面粉厂工作。晚上因为思念家人而痛哭,我想妈妈。”  “我反问我自己陷进什么东西里去了。”  1975年,王琦在“朋友的压力之下”,和一个名叫Sushila的当地女子结婚。    王琦1975年结婚照
  Sushila笑着说,“我因父母把我嫁给一个外国人而生气。我很难理解他的语言,我忍受了几个月,然后慢慢习惯了。”  王琦曾想做生意,但是没有合法的印度公民身份,这意味着当地的警察会上门找麻烦。  BB Singh是王琦多年的邻居,他说,“我记得王先生因为没有贿赂警察而被他们殴打。他是一个诚实的人。”  Jayanti Lal Waghela是王琦以前的邻居,他说,“王先生总是谈论他在中国的家。他的家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  王琦曾给家里写信,但是直到1980年代才收到第一封回信。他和亲人交换了家庭照片。    王琦中国兄弟们的照片
  他在2002年和母亲通电话,这是四十多年来第一次和母亲说话。  “她说他想看看我,因为感到来日无多了。我说我想回来,我给每一个能给我提供离境文书的人写信,但是事情没有变化。”  王琦的母亲2006年过世了。  2009年,王琦的侄子以游客的身份来到印度,见到了他。正是王琦的侄子帮助他得到了办理护照必须的文件。  现在仍不清楚王琦是否能去中国。如果王琦回中国,他还能回印度吗?  “我的家在这。我去哪里呢?”王琦一边说,一边逗他的孙女。  但是Sunshila有点担心,她说,“我希望他回来。”    王琦在印度的全家福  其实,我想知道他在印度属于哪个种姓
  “狗粮”拿去
  不知道就算啦,既然人家都和家里取得联系了,这么久了,中国没人管这个事吗?作为中国军人,不应该得到国家的关怀?
  走出营地闲逛?确定吗?一个军人在边境紧张的时刻可以随便出去?一个军人得逛多久才不认识回来的方向?做为一个成年人,我表示还是让子弹先飞会吧。
  王琦说,他的任务主要是为中国陆军修筑道路。1963年1月,他因为“错误地偏离”进入印度领土而被抓。  他说,“我走出营地闲逛,但后来迷路了。我累了,饿了。我看到一辆红十字车,向他们请求帮助。他们把我交给印度军队。”
  史上最久的闲逛
  @偏执者只为极致
21:28:00  他在2002年和母亲通电话,这是四十多年来第一次和母亲说话。  “她说他想看看我,因为感到来日无多了。我说我想回来,我给每一个能给我提供离境文书的人写信,但是事情没有变化。”  王琦的母亲2006年过世了。  2009年,王琦的侄子以游客的身份来到印度,见到了他。正是王琦的侄子帮助他得到了办理护照必须的文件。  现在仍不清楚王琦是否能去中国。如果王琦回中国,他还能回印度吗?  “我的家在这。我去哪里呢?”王...  —————————————————  他的种姓应该跟他的妻子,而能找他这么个人的女性,种姓不会高。但是即使印度的婆罗门在中国人眼里也是低等人,和莆田人一个档次  
  @偏执者只为极致
21:30:00  不知道就算啦,既然人家都和家里取得联系了,这么久了,中国没人管这个事吗?作为中国军人,不应该得到国家的关怀?  —————————————————  不是说印度不许他离开?  
  国家对不起他。
  国家对不起他  
  让子弹再飞一会。
  可以找到当时的部队番号么?当时撤军时,如果有人“失踪”,应该有记录的吧?
  逛了几十年,求仁得仁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  ——  1962年就打完了,这人1963年被俘  文中所说的时间也很有趣:中印战争爆发几星期之后  就不说是仗打完了以后  嗯,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从楼主的资料都不是很理解他为什么留在印度,而且印度政府的人也反馈我们没约束他,想走走呗。 从人性角度分析,六七十年代,有叛逃台湾的,有叛逃韩国的,朝鲜战争也有中国战俘后来去台湾了的。这位咱们不能乱说,只有他自己知道真相。不过网上炒作是下策,想回家应该把腿就走,到新德里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即可。利比亚撤侨行动中,有工人撤离仓促没带身份证和护照的,在机场迎接的使馆人员当场补办手续,全世界都等到中国人都撤离了,才开始轰炸利比亚。所以应从其个人为何脱离军队营地分析。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也就算有错误,坦白从宽,都过了这么多年,别让网上写手帮忙瞎搞,搞不好成凤姐了。想回家就是抬腿的事。
  一个中国军人的印囧,一次五十年的迷途之旅,这背后一定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让子弹先飞一会吧!
  很多小道消息说当时打到印度了,这位英雄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吧  
  如果他真的在印度坐了七年牢,那他说的迷路被迫就很可能是真实的!  否则的话,他完全可以作为印度军方的证人指责中国而获得丰厚的狗粮!
  还给娶媳妇,说实话,印度对待他还是不错的。  想想志愿军回国的遭遇,你就知道了。
  正常的逻辑,如果他是叛逃,想必他不会愿意留在印度!即便他英语很好,也应该去印度的大城市!不过看这个介绍,他应该只是普通的勘测兵,想必不会有很好的英语!  如果是叛逃,后来也应该去台湾、香港、澳大利亚、美国或者欧洲!毕竟那里都有华人聚居区!  但他被留在一个印度人的居住区,除非他脑残,要不然想不出他叛逃为什么混成这个样!看介绍他也只是想回中国,这也印证他可能是迷路!  当然万事都有例外,但我相信这些内容,因为总体上没有大的漏洞!
  之前就有这类新闻了。但印度阿三扯jb蛋的附加政治条文,搞得中国这边想接人都没折,最后大使馆还得搞个旅游护照给接回来的。靠阿三脑子有问题吧!
  战争时期,独自一人,闲逛,迷路,看到红十字会求助,尼玛这是叛逃吧。战争时期怎么可能允许独自外出?雪域高原有啥可闲逛的?逛多远逛到迷路?看到不属于己方的车辆难道不是先隐蔽吗?太特么可疑了。
  @简单碾压复杂
10:47:45  战争时期,独自一人,闲逛,迷路,看到红十字会求助,尼玛这是叛逃吧。战争时期怎么可能允许独自外出?雪域高原有啥可闲逛的?逛多远逛到迷路?看到不属于己方的车辆难道不是先隐蔽吗?太特么可疑了。  -----------------------------  现在中国富裕了,想回国了。
  个人推测应该是叛逃,其实也没有太多复杂的背景,想想当时的条件,修路肯定是很艰苦的,估计当时受不了那个苦想当逃兵,结果逃到了印度了,而印度方呢以为是间谍所以就抓起来了,审了半天觉得没什么问题印度也就放了,当然即使他自由了当时是不敢回国的,只能在印度定居了,能娶上老婆算不错了!
  按文中自述,他是一个学习测量的参军三年的军人,当时在西藏修路,因为闲逛迷路到了印度。大家可以想想,一个学习测量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能会迷路?考虑一下当地的地理环境天气状况和海拔,请教一下去过西藏的驴友。恐怕不是闲逛那么简单吧?到底原因是什么,我没兴趣。只是希望大家多动点脑筋,不要别人写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虽然我不想说,但是这就是个逃兵!
  如果是逃兵,军方也应该追查!  当时这个人不见了,军方是什么结论?逃兵还是失踪?  以后这个人想回中国,军方不应该派人把他抓回来调查吗?
  描述的太潦草了,逃兵吧  
  幸好没回来不然乃个恐怖的时代,不说了
  如果是勘测员的话,可能是逃兵,战争时期能闲逛多远?
  五十年过去了,知道当时内情的战士们应该都死光了吧?这么多年,哪一天不能闲逛回来?
  呵呵 狗儿们这也能high?  
  @lixk-01 11:40:03  虽然我不想说,但是这就是个逃兵!  -----------------------------  逃兵可以开除军纪,可以法办。但不能开除国籍。  一帮立志要做恐怖分子的家伙跑了,居然有人要抓回来。这个有可能是战俘的军人,居然没人管。  理学渣滓装逼成性啊。
  我觉得,如果政府愿意,分分钟就能让这位老兵回来。  
  @关中汉-01 09:41:09  从楼主的资料都不是很理解他为什么留在印度,而且印度政府的人也反馈我们没约束他,想走走呗。 从人性角度分析,六七十年代,有叛逃台湾的,有叛逃韩国的,朝鲜战争也有中国战俘后来去台湾了的。这位咱们不能乱说,只有他自己知道真相。不过网上炒作是下策,想回家应该把腿就走,到新德里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即可。利比亚撤侨行动中,有工人撤离仓促没带身份证和护照的,在机场迎接的使馆人员当场补办手续,全世界都等到中国人......  -----------------------------
  百分之百可以肯定,这个是个叛国逃兵!现在中国发达了比印度好了!加上他岁数大了,想能  够体面回国,编造一个无耻的故事!  一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测绘兵,居然能在自己的营房周围闲走就能迷路,而且还能走出国  境.这么离奇的故事,也只有网上一群白痴能够相信!  这几年这样的故事故事特多,都是因为缅甸那群逃兵得到国人同情有关!
  想不通的是阿三为什么要扣留他?他是高级人才?显然不是,是抹黑中国?又没见阿三在他身上大肆宣传。如果是战俘早就交换了,更没里有扣留他。  
  当年官方是宣传 没有被俘人员 ,但2000年 印度媒体披露 有2个中国士兵俘虏被关在精神病院,此事报道后被双方政府迅速解决了,没想到 现在又来一个
  幸亏当年没回来,不然被当作叛徒或逃兵都会说不清,还会连累家人。
  政府和军队当时干嘛去了,一个军人被印度扣留了50年  
  我觉着有点奇怪,一个搞测绘的,在营地外瞎逛,能逛出国境……而且这人是不能回来吗?看文章最后表述感觉是不想回来。让子弹飞一会吧。
  摆明叛逃  
  干测绘的,出去闲逛能迷路,呵呵!
  编这些,有意思吗  
  如果是叛变的呢?如果是逃兵呢?别他妈的整天犯圣母病,前几年媒体报道的所谓抗日老兵,哪个不是解放战争中对解放军和老百姓欠下一笔笔的血债,趁着当事人都死了没人知道真相后开始说自己是抗日英雄了!就和秦汉他爹一样!  搞测绘的竟然能迷路?我靠!  如果是叛变的呢?如果是逃兵呢?别他妈的整天犯圣母病,前几年媒体报道的所谓抗日老兵,哪个不是解放战争中对解放军和老百姓欠下一笔笔的血债,趁着当事人都死了没人知道真相后开始说自己是抗日英雄了!就和秦汉他爹一样!  搞测绘的竟然能迷路?我靠!  如果是叛变的呢?如果是逃兵呢?别他妈的整天犯圣母病,前几年媒体报道的所谓抗日老兵,哪个不是解放战争中对解放军和老百姓欠下一笔笔的血债,趁着当事人都死了没人知道真相后开始说自己是抗日英雄了!就和秦汉他爹一样!  搞测绘的竟然能迷路?我靠!
  @偏执者只为极致 8楼
21:28:00   他在2002年和母亲通电话,这是四十多年来第一次和母亲说话。   “她说他想看看我,因为感到来日无多了。我说我想回来,我给每一个能给我提供离境文书的人写信,但是事情没有变化。”   王琦的母亲2006年过世了。   2009年,王琦的侄子以游客的身份来到印度,见到了他。正是王琦的侄子帮助他得到了办理护照必须的文件。   现在仍不清楚王琦是否能去中国。如果王琦回中国,他还能回印度吗?   “我的家在这。我去哪里呢?”王...   —————————————————  @nbdyl
22:29:00  他的种姓应该跟他的妻子,而能找他这么个人的女性,种姓不会高。但是即使印度的婆罗门在中国人眼里也是低等人,和莆田人一个档次  —————————————————  莆田人什么了,莆田人什么啦!莆田人什么啦!我就不明白莆田人什么在你眼里就低人一等了。  
  就没人注意到邻居的那句“因为没有贿赂警察而遭到殴打吗”
  @等我有钱了2013
13:37:00  @关中汉-01 09:41:09   从楼主的资料都不是很理解他为什么留在印度,而且印度政府的人也反馈我们没约束他,想走走呗。 从人性角度分析,六七十年代,有叛逃台湾的,有叛逃韩国的,朝鲜战争也有中国战俘后来去台湾了的。这位咱们不能乱说,只有他自己知道真相。不过网上炒作是下策,想回家应该把腿就走,到新德里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即可。利比亚撤侨行动中,有工人撤离仓促没带身份证和护照...  —————————————————  是啊,情况很复杂,人性很复杂~  事情很难说~  
  印度官员称,王琦“侵入印度”,并向当局提供了关于他去向的“假背景和资料”。  ==================================================================  这个就是叛徒或逃兵的铁证!
  印度人和中国人肤色五官差别不是挺大的吗  
  明明就是逃兵,如果是迷路,完全可以要求送回本国。
  @黄眉老怪
08:49:12  印度官员称,王琦“侵入印度”,并向当局提供了关于他去向的“假背景和资料”。  ==================================================================  这个就是叛徒或逃兵的铁证!  -----------------------------  美国官员说,大陆志愿兵“侵入朝鲜”,并向当局提供了关于他去向的“假背景和资料”。
  @黄眉老怪
08:49:12  印度官员称,王琦“侵入印度”,并向当局提供了关于他去向的“假背景和资料”。  ==================================================================  这个就是叛徒或逃兵的铁证!  -----------------------------  你这个理解很SB,被敌方逮着了自报真背景和身份那才是逃兵和叛徒,报假的恰说明想蒙混过关释放好逃回。
  你这个理解很SB,被敌方逮着了自报真背景和身份那才是逃兵和叛徒,报假的恰说明想蒙混过关争取释放好逃回,而且还被坐了七年牢,如果是叛徒会坐牢吗???逃兵不就是想换个国家生活吗?怎么报道里却说一直不愿意领受印度身份呢????  虽不确定他是怎么个人,但上面一片叛徒判断太简单了。
  文中明显是坐牢出来后他想回国但印度不允许,后来中国使馆能提供他回国的资料但印度却不给身份(因为之前他一直没领受印度身份),这样就没有正式护照,这样他回中国后就不能再回印度,而惦记自己的妻子孩子这是任何人的常理嘛。
  这不能算“工伤”,他是私自跑出去被抓的。如果是在国家行为中被抓的,就算。或许你会说要不是国家派他去那个地方,他也不会被抓。但国家派他去是让他乱跑吗?没乱跑的人家不好好回来了,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换在过去,不说他叛逃算他走运了。
  在印度安了家了,儿女成行,看儿子和女儿,明显像中国人,不是一般印度人那种给人脏脏的感觉。
  那些人说在高原闲逛不会迷路的都是SB,彭加木在罗布泊迷路失踪最后死亡怎么来的??
  中印边界大部分是荒漠地区,不象内地有树有山做参照物,西藏新疆发生多少起迷路死亡的??????一些宅猪键盘侠从没离开自己的猪窝就喜欢谈论户外的事可笑……
  王琦的遭遇与命运,无论如何不能说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也算最悠久的两个民族之间人员交往是正常的;也不能说两个国家的政府里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是负责而高效的。
  “我看到一辆红十字车,向他们请求帮助。他们把我交给印度军队”。  -------------------------------------------------  他看到了红十字车,说明他已经到了印军的后方
  不知道他有神马关系能够在25-6岁当上兵的?  
  “我看到一辆红十字车,向他们请求帮助。他们把我交给印度军队”。  他不求救就等饿死了,荒漠地区没路、没人、没水、没食物,向任何人求救是本能了
  1962年中印战争就结束了,1963年哪来的战俘?一个战士能在边境单独走出营区闲逛吗?现在也不允许呀,明显的叛逃。  
  有可能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比如去对方摸底。被抓住了当然不能说自己来干嘛的,而印度人怀疑他,不愿意放他回去,就一直扣下了。
  彭加木还是常年野外的地质工作者都能迷路而死,其他人就不能迷路????在西藏新疆驴死的还少吗?
  @断刀002
13:10:15  1962年中印战争就结束了,1963年哪来的战俘?一个战士能在边境单独走出营区闲逛吗?现在也不允许呀,明显的叛逃。  -----------------------------  荒漠地区的边防部队除了值岗的战士其他休息的可以到处走走寻找乐子的,比如找野菜野花野兔之类的常事,
  @断刀002
13:10:15  1962年中印战争就结束了,1963年哪来的战俘?一个战士能在边境单独走出营区闲逛吗?现在也不允许呀,明显的叛逃。  -----------------------------  你的知识就是渣,中印大仗是62年结束了,但小冲突持续到68年,67年还发生乃拉堆山口之战懂不?不懂去问你守门口的大爷老师
  测绘不小心越界了,不是因为战争  
  @狗一般的天蝎
14:12:29  测绘不小心越界了,不是因为战争  -----------------------------  中印本来就大部分没画界,只是越不越对方地盘而已,军事测绘一般是要深入对方地盘画地形的,现在有卫星拍和航拍就不用了。
  向老一辈人致敬,真不容易  
  若是逃兵不可能连公民身份都没有,在亚洲日本能够把遗落海外的士兵尸骨,请回靖国神社供奉,这其实值得我们学习,谁会尊重一个没用骨气的民族  
  @ty_Hans378
14:35:01  若是逃兵不可能连公民身份都没有,在亚洲日本能够把遗落海外的士兵尸骨,请回靖国神社供奉,这其实值得我们学习,谁会尊重一个没用骨气的民族  -----------------------------  没看报道是说他一直不接受印度公民身份证,没身份证就没护照,中国使馆可以接他回国,但他就没法再回去看妻儿孙子了,
  哥做过测绘兵,测过中越中哈边界,现在有卫星拍和航拍但老一辈测绘兵是要经常偷偷深入对方防区测地形的,虽然目前卫星飞机的拍照精度提高了,但要形成能战斗的1:500图还是要深入对方,测绘兵迷不迷路而被俘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贴里说这士兵没错的理由还是各种“可能”,总之就是国家的锅。
  @素质决定1
14:47:01  哥做过测绘兵,测过中越中哈边界,现在有卫星拍和航拍但老一辈测绘兵是要经常偷偷深入对方防区测地形的,虽然目前卫星飞机的拍照精度提高了,但要形成能战斗的1:500图还是要深入对方,测绘兵迷不迷路而被俘不是什么稀奇事,  -----------------------------  即使现在航拍技术很发达了,但要得到精确图还是要深入对方地盘立标,前几年不是有日本人到新疆测量被捕吗?其实是来立标,卫星拍图精度不够,地球是有曲率的,航片却是平面的,要修正就必须设基点推算修正,  所以,边境测绘兵比战斗部队还危险,
  我们不需要他们俩,他们不需要回来。  
  转载  《1962年中印战争的两中国战俘归国记》   00:13:46  如果不是偶尔读到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张讴的博客《中国战俘归国记》,我以为这两名在印度精神院里苦捱了四十一年的中国战俘的故事会永远地埋没下去;我以为十三年过去了,这个当初曾经我感慨万千的故事会在我的记忆中麻木直至彻底的遗忘。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  日中国建军节,印度媒体《印度快报》(Indian Express) 报道说:印度兰契市的中央精神病院里发现1962年时中印边界战争时的两名中国战俘,当时他们已经在这家精神病院里已经呆了整整38年。印度的记者到医院里采访了一个叫马胜龙和一个叫杨家仑的前中国士兵。但他们只会微笑和做手势,根本无法说清楚自己的情况,面对38年前的那场战争,他们看上去已经麻木。  报道说,根据精神病院的记录,两个中国战俘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于1962年12月分别被入这家精神病院。后来他们在精神病院还真得了轻微精神病。因为不懂英语和印度语,他们只能呆在同一个房间里相互交流,与外界则毫无联系,他们不知道当年指挥他们作战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已去世。整整38年,两人已经几乎说不出整句的话。  报道说,印度国防部和陆军对这两个战俘居然没有一点记录。这两个被中国和印度官方遗忘多年的士兵看来只能在这个精神病院里渡过他们一生了。  印度媒体的这个报道发表后在印度国内产生很大反响,让印度政府和军方都感到尴尬。中国驻印度大使馆迅速将此事报告给国内。国内也很吃惊,指示驻印度大使馆尽快核实两人的身份。  但一等又是三年。  2003年6月,经过驻印度大使馆长期的努力,加上中印两国总理在北京的会谈,印度终于决定释放这两名在精神病院里呆了41年的中国战俘。我们驻印度使馆将此释放的消息报告国内。那天我读到使馆这份报告时的感觉的是震惊。我第一次知道,41年了,我们居然还有两名战俘生活在印度的精神病院里。41年,人生最精彩、生命最亮丽的41年居然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而国内媒体对此一无所知。  多年来我们一直自豪地认为中印战争中没有被俘的中国士兵。那场战争中国打得太漂亮了。在那场中印边界战争中,我们消灭了印度军队三个旅,自己只阵亡了722人,我猜测这两位中国战俘很可能早就列入了阵亡名单。我们当时俘虏了近4000名印度官兵。当然,他们受到了中国的善待并全部谴送回国,其中有些人还去中国内地参观了一番才回印度。  1993年我作为译员第一次随团访问印度。有一天见到一位印度陆军准将,他说他上一次见到中国军人是30年前。我问他在哪里,他很诡异地笑了笑,不接我的话。我往前一数,应该是中印战争时期。  国内当时对新发现的战俘问题反应也比较很快,决定立即派员把这两名战俘接回国内安置。我们驻印度的使馆与印度方面迅速交涉,把我们的两名战俘马胜龙、杨家仑从契兰接到了使馆,然后安排他们回国。我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就是当时央视驻印度记者张讴写的个人博客,记录了两位中国战俘在驻印度大使馆的短暂生活、他对他们近距离的观察和感慨。  两位老人回国的那天,我当时的领导代表国防部去首都机场迎接他们。其中杨家仑行为言语都很正常,马胜龙的反应则有些迟缓。由于两名战俘都是四川人。我们要求成都军区派医疗组赴京接他们回四川,在他们老家的荣军院颐养天年。在机场贵宾室里看到穿军服的首长时,杨家仑向首长敬了个礼,马胜龙语言表述有困难,但他们一听到成都军区医疗组的乡音时都激动不已。  根据当时的形势,对这两位英雄归国一事并没有报道。美国的媒体《华盛顿时报》对此发过一篇报道,题为《1962年战争的两中国战俘被谴返》。这曾经让我倍感失望。我记得那天晚上和同事们一起吃饭,我曾经挺激动地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这事发生在美国,全美国都会系上黄丝带迎接他们英雄的归来,也许会有一个盛大的集会,总统会向他们授勋,好莱坞会很可能因此拍一部大片。  但是在当时,我们没有这样做,两位在异国他乡的精神病院里度过了41年的中国战士轻轻的来了,又轻轻地走了。1962年,马胜龙20岁,杨加仑24岁。两个年轻的生命走上了战场,不幸成为战俘,却不知道为什么被关进了精神病院,1963年他们真的得了精神病,可以想象他们在陌生、冷漠的环境中面临的孤独、恐惧和绝望,不得精神病才怪。即使他们后来康复了,他们依然无处可去,就像是被判处了终生监禁。如果没有媒体的报道,他们真的会被彻底地遗忘,在异国他乡的监狱般的环境中渡过余生。他们41年的岁月,曾经年轻的那段生命,在弹指一挥间,随风如烟般地飘散了。  他们经历过什么样的痛苦却无人知晓。他们故事被彻底忘却,这让我至今仍倍感遗憾。我一直以为这个故事会在人间消失,没想到记者张讴不仅早就把它记录了下来,还收进了他出版的书《行走在大神中间》,他记录的那段文字真实细腻,令我感动。  (张讴的博客链接:tv.cn/26.html)  但今天回首一想,好在他们终于回到祖国、回到了家乡、也许回到了亲人身边,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如果他们1962年被作战俘被谴返,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遭遇?  当年朝鲜战争的时候曾有过大批的志愿军战俘,他们一部分人选择去了台湾(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国民党军的战俘和起义部队成员)。那些一心向往祖国、毅然决然选择回国的战俘在回国后受到的却是歧视和迫害。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也有过被越南俘虏的中国战俘,他们回国过受到的是冷遇,在政审之后,被复员处理回家。  时代在进步,如今我们对战俘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懂得了人性。每一个曾经为国战斗的人都应该是国家英雄,如同这两位中国战俘。  他们是英雄吗?马胜龙和杨加仑并没有什么英雄的事迹,连他们是怎么被俘的都不知道,我只是通过印度的媒体知道他们在印度的精神病院里是怎么渡过的。  战争是残酷的,战士的生命在残酷的战争机器面前极其脆弱。但每一个鲜活生命后面都是一个鲜活的家庭。每一个为国家走上战场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即使他们战败成为俘虏。  黄继光、邱少云是为国牺牲的,他们本来就是英雄,本来就应该得到尊重,恰恰是那些不真实的、神化般的宣传才让他们在多年之后遭受质疑。  我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加尊重生命了。所有为国奋战过的人都应该是英雄,不管他们是否堵过枪眼,不管他们是否浴血奋战,不管他们是否放下了武器投降,只要他们没有当逃兵,没有叛变,我们应该尊重那些曾经平凡战斗的战士们。
  转载续1  生命是最宝贵的。  十三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两位老人目前是否还安好。  补充说明:两位老人接回国后,他们的家人并不愿意赡养他们,毕竟已经有41年的隔绝,隔代的亲情早已不在,为什么要凭遥远的亲情平添生活的负担。当地的民政部门也因为经费等原因不愿安置他们。最后经过总部机关反复协调,解决经费问题后,两位老人被安置进了当地的荣军院。他们荣军院里的生活怎么样就不知道了,但肯定不是我想象中的亲人团聚的美好场景。  曾经有“关爱老兵行动”的朋友想通过公安部门的户口系统寻找两位老人的下落,也没有找到。因为他们回国后未曾落户过。  他们的一生就是在没有身份中渡过的。  都说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中国战俘归国记》--- 张讴 中央电视台驻印度首席记者  马胜龙(左)与杨家仑(右)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里合影  日印度当地时间下午6点整,我站在新德里的帕拉姆机场出口处,忐忑地等待着两位中国老人的出现。这两位中国老人在印度兰契市中央精神病院里孤独生活了四十年。他们是怎样度过那漫长的日子呢?现在他们要返回中国了,他们此刻怀着何种心情呢?6点15分钟后,一位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外交官陪着一位老人走了过来。他挺胸抬头、目不斜视。在使馆人员的引导下,他快步走进了中国大使馆派出的专车。另一位行动迟缓,但是精神奕奕,他拄着拐杖慢慢走了过来。  从机场到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只有三十分钟的车程。在去使馆的路上,前去兰契市办理老人移交手续的中国外交官黄先生和霍先生介绍说,那位身体健壮、身材高大者叫马胜龙,行动迟缓、身材矮小者叫杨家仑。我仔细地打量他们,两个人表情淡然。杨家仑不时朝窗外望上一眼。新德里天气有些阴沉,周围的景物显得十分柔和。街上车辆不多,汽车很快就到了大使馆武官处。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华君铎大使和公使衔参赞郑清典先后与两位老人握手。华君铎大使动情地说,“你们回家了!”这句话令迎接的人唏嘘感叹。  两位老人来到了会客室,在场的人试图与他们交谈,他们已经四十多年没有与中国人交谈了。杨家仑难以适应这种场面,眼角有泪光,嗫嚅良久,只能说出一两个简单的字。华大使询问他老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杨家仑很吃力地想,断断续续地说,“老家在川西……家里有父母……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其他都不记得了。”大家推算了一下,倘若父母还健在的话,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马胜龙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吃饼干。他对问候没有准确反应,有几分歉意的茫然。华大使向杨家仑询问马胜龙的一些情况。杨家仑只是说,他是四川人,其他都不晓得了。曾经去中央精神病院迎接两位老人的黄先生说,马胜龙其实学东西很快。在飞机上,空中小姐给他简单比划了一下,他就知道如何使用安全带了。旁边一位印度人反复几次都没有系上,马胜龙竟然主动帮对方系上了。  使馆人员开始讨论两位老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一定要让两位老人吃上正宗的川菜。也有人建议,两位老人已经习惯了印度饮食,最好不要一下子吃太辣的饭菜。也有人提出做两碗可口的面条。人们对老人的呵护关怀之情溢于言表。最后华大使说,征求一下两位老人的意见吧。杨家仑只说了三个字:“吃米饭”。武官处的厨师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老人做了四菜一汤。吃饭前,从兰契陪同老人回来的霍先生根据印度医生的嘱托,把镇静药碾碎后掺和在马胜龙的米饭里,又在上面浇上一勺菜,压住药味。印度医生曾对中方陪同人员说,马胜龙患有精神分裂症,警惕性很高,从不肯吃药。杨家仑患有高血压和轻微的精神病,他可以自己服药。使馆人员给他们准备了筷子和勺子,但是两位老人已经不会用筷子了。一整天的劳顿让两位老人十分疲惫。晚饭不久,使馆人员就安排两位老人休息了。有使馆人员陪伴在隔壁,时刻准备照料他们的起居生活。  华君铎大使夫妇和使馆主要领导与两位老人合影  第二天早上3点钟,杨家仑和马胜龙就摸索着从床上爬起来,非要到外面去散步。使馆人员赶快劝说,说天亮以后再到使馆去转一转,现在雾气太重,天又黑,什么也看不见。两位老人一直坐着等到了天亮。在使馆人员的陪同下,两位老人在武官处的院子里转悠。院子里的路灯水泥柱上有五角星图案。他们一直盯着五角星,目光久久不肯离开。  吃完早饭后,使馆人员带着两位老人在使馆里散步。大使馆有成片树林和菜地,空间十分开阔。此时正是使馆人员的上班时间,人们自动站在路旁,为两位老人的到来热烈鼓掌。马胜龙突然向周围的人们行了一个军礼,人们又热烈地鼓起掌来。有人把武官处黄副武官介绍给马胜龙,说这是你的上级,你应该给他敬个礼。马胜龙竟然没有多少反应,而是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人们这才意识到那个敬礼是一个下意识动作。人们陪着两位老人来到大使馆礼堂前面的草坪旁。一位使馆人员指着礼堂上高悬的国徽,对两位老人说,“这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两位老人都抬头凝视着这个图案。突然间,马胜龙又对着国徽敬了一个礼。杨家仑手柱拐杖,一直仰脸看着国徽,布满皱纹的嘴角有一丝抽搐。  印度医生曾经嘱咐迎接两位老人的使馆人员,不要让他们情绪激动,以免突发精神分裂症。于是,使馆人员连忙带领两位老人参观使馆里的菜地。杨家仑显得十分兴奋,他指着蔬菜架上一个长长的果实说,“丝瓜”。眼睛里流露出欣喜的神情。使馆人员给他摘了一个辣椒,杨家仑竟然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看来他还保留着四川人的饮食习惯。  回到房间后,使馆里的四川老乡纷纷前来探望,用四川话与他们话家常。使馆特意给腿有残疾的杨家仑买了一根高级拐杖,但是他坚持使用一根用树枝砍成的木棍。与昨天相比,杨家仑的话明显多了,回忆起了更多的过去。他说自己曾经在西藏部队服役,自己是班长,他还记得有一位好朋友是毛排长。马胜龙一直保持着挺拔的军人姿态,对电视里播放的中国节目很感兴趣,这也是两位老人四十年来第一次看到中国电视节目。马胜龙一直拿着遥控器,很快就学会了换频道。CCTV-6正在播出电视连续剧《烈火金刚》,两位老人看得十分认真。  明天早上两位老人就要返回祖国了。晚上9点半,使馆人员开始为他们整理行装。除了大使馆为他们准备的两个书包、两件衬衫和三包饼干外,我发现他们竟然两手空空,没有其他行李。他们表情十分平静,这种平静让我十分震惊。他们在印度生活的时间几乎等同于我的年龄。这四十年的时间,空空荡荡,却冰结了他们的所有情感和生活。两位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就这样被无声无息地磨蚀成了老人。四十年的光阴没有带给他们一件财物,也没有带给他们应有的天伦之乐。杨家伦手里拿着一根用树枝砍成的拐杖。这就是他四十年来的唯一财产。我从摄像机的取景器里望着这两位平静的老人,视线竟有几分模糊,这是我当记者二十多年来最难忘的场景。8月8日清晨,在使馆人员陪同下,两位老人乘坐东航MU564航班飞向了北京。中国国防部和外交部已经派人在北京国际机场迎候他们。
  转载续2  《印度快报》刊登的中国战俘被释放的消息  中方获得印度扣留有中国人的消息来自印度报纸的报道。日,《印度快报》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国,战俘们的遥远回忆》。这篇文章在印度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吸引了我的注意,报纸上刊登的中国老人照片让我十分震惊。我立刻向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汇报此事,大使馆也注意到了这则消息,并通报给了国内有关部门。国内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大使馆尽快核实两人身份,争取早日接他们回国。  作为CCTV驻新德里的记者,我决定去兰契市中央精神病院了解两位中国老人的情况。去中央精神病院采访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我向印度外交部外事司等有关部门递交了采访申请,多次向主管领导表达我的采访愿望,对方的答复永远是“正在研究”。虽然我是印度新闻局批准的驻印度记者,我担心自己过多介入可能带来外交上的麻烦,或者会使事件变得更加复杂,无助于问题早日解决,于是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方式。当我得知中印双方已经就此事开始协商后,我就一直关注印度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和进展。  没过几天,《印度快报》刊登了《比哈尔邦向中央政府送交中国战俘的报告》一文。该文章称,中国战俘事件让比哈尔邦政府和印度政府十分难堪。印度国防部和陆军司令部都没有关于这两个人的任何记录。中央内政部负责调查此事的人说,印度外交部和内政部的外国人管理局也没有这两个人的任何资料。内政部让比哈尔邦政府提交调查报告,并解释为什么中国战俘一直囚禁在精神病院里。兰契市副专员率领的调查组向中央政府提交了调查报告。印度内政部有消息说,这个报告将有助于印度与中国外交部门进行磋商。在确认了他们的身份后,立刻释放他们。  印度方面扣留中国战俘的消息也引起了国际传媒的关注。法新社在日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当两位中国人被关押在兰契市中央精神病院后,他们都慢慢患上精神病。印度军方情报人员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当新闻媒体披露这一事件后,一些印度党派和人士纷纷督促政府早日释放这两位中国人。兰契市的官员们说,印度政府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官僚机构,他们并非故意拖延。由于办事效率极低,这使得失踪中国人的自由之日遥遥无期。兰契市警察局局长也表示,“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也应该早日释放他们。这样脱离家庭和社会的生活真令人悲哀。”  华君铎大使夫妇与两位中国老人交谈  2001年以后,中国高层领导人先后访问印度,使得中印关系有所升温。也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负责交涉中国失踪人员的周刚大使离任,新任驻印度大使华君铎来到新德里后,很快就争取中国失踪人员尽早回国问题在大使馆里作了指示,“一定要把中国老人接回去,即使与印方谈判一百五十次也要把他们接回去。我们要让老人知道,祖国没有忘记他们。”华大使和中国外交官利用各种机会向印度官员提到中国老人的处境。印度官员得知本国依然关押着中国失踪人员后,感到十分尴尬,并允诺催促有关部门尽早拿出处理意见。大使馆人员也主动约见印度官员。在第九次商谈中,印方终于同意释放两位中国老人。日,印度方面正式通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表示可以派人去兰契市把中国老人接走。大使馆指定外交官黄先生和霍先生马上行动。第二天,两位外交官坐最早的航班就赶到了兰契市。印度内政部也派出了副处长阿南德一同前往。  中国外交官赶到精神病院后立刻向院长了解了两位老人的生活、病情和治疗情况。院长介绍说,马胜龙患有比较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杨家仑的病情较轻,服药后可以进行正常思维,只是在情绪低落时容易犯病,其症状是自言自语。为了保证两位老人的情绪安定,院方提供了两个星期的药物,主要是安神镇静药、降血压药和维生素片。在印方人员陪同下,两位中国外交官见到了中国老人,他们把从使馆带来的两件T恤衫交给了老人。两位老人抚摩T恤衫上的“龙”字。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双方开始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文件上写着:中央精神病院于日下午,把两位中国公民杨家仑和马胜龙移交给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人员。印度内政部副处长阿南德为交接见证人。双方交接人员都在上面签字后,各保存一份。随后,双方一起去接老人。两位老人已经换上了印方提供的旁遮普袍,静静地等待在病房里。这种长袍质地薄,透气性好。中国外交人员发现,两位老人都贴身穿上了他们带来的T恤衫,T恤衫上的“龙”字清晰地从旁遮普袍上透了出来。印度医生和护士一直把老人护送到了兰契市的机场。在中国外交官和印度官员的陪同下,两位老人乘坐IC810班机飞回了新德里。  《印度快报》在7月18日以《在兰契四十年后,中国战俘获得自由》为标题报道了这一消息:印度中央精神病治疗所里的克兰帕林病区的第一号房间今天空了。它的主人杨家仑(61岁)和马胜龙(65岁)在这里期盼了四十年后,终于获得了释放。兰契市副专员普拉迪普·库尔玛说,“他们终于获得自由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说,“由于需要核对和确认他们的身份记录与其他资料,竟然耗费了如此漫长时间。实在令人遗憾。”  摘自《行走在大神中间》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他其实是故意把这事闹大的吧……不是不能回国而是不敢回国吧…把事情闹大想看看国家对他的态度…  
  说实话这个人肯定不是什么英雄,但也不是啥叛徒
  @断刀002
15:20:31  想不通的是阿三为什么要扣留他?他是高级人才?显然不是,是抹黑中国?又没见阿三在他身上大肆宣传。如果是战俘早就交换了,更没里有扣留他。  -----------------------------  多用点脑子想想吧  
  @潜水员钾
23:22:07  编这些,有意思吗  -----------------------------  尤其是看到bbc报道,就更不可信了  
  毛主席教导你们,印度资产阶级是愚蠢和凶残的,印度普通人民还是善良的。
  @断刀002
15:20:31  想不通的是阿三为什么要扣留他?他是高级人才?显然不是,是抹黑中国?又没见阿三在他身上大肆宣传。如果是战俘早就交换了,更没里有扣留他。  -----------------------------  @楚汉传奇-02 17:21:08  多用点脑子想想吧  -----------------------------  抓起来做了七年牢,怎么能说没有扣留?  当年印度战败很丢人,中方把印度战俘都放了!但是16年前发现印度的精神病院关了两个中国兵,现在又报道一个中国兵!  我感觉是印度军方故意使坏,把抓到的中国兵隐瞒起来关押!
  @偏执者只为极致
21:25:00  接下来的七年里,他是在不同的监狱里度过的。 1969年,一个法院下令将他释放。  警察将他带去了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一个名叫Tirodi的遥远村庄。从那以后,他就没有被允许离开印度。  目前尚不清楚王琦是否是战俘。但他一直拒绝接受印度的官方文件或者公民身份,同样的,印度官方也不允许他回中国。他的家人说,王琦需要一份文件才能离开印度。  当地的高级官员Bharat Yadav 认为,王琦的...  —————————————————  当年叛逃的中国人都是偷听敌台,金钱美女诱骗过去的,过去后先已以偷越国境罪判处徒刑,出监狱后政府就给找一个老婆监视你,当然要给工作的,都是苦力工,举例,当年叛逃到苏联和蒙古的中国公民都是这样的处理程序。  
  一个人独自外出迷路是一定的,他曾说饿了渴了,说明他试图找回去的路找不到了。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老兵感动哭印度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