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第一年春联年去世,今年春联己经贴了怎么办

春节来了贴春联!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丨原创
发布时间:
春运大幕已经拉开,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在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开始为过年忙活了,赶上春运回家的大潮,急急忙忙置办年货,家家户户开始炸圆子,为过年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离过年越来越近。当然,最值得人们纪念的事情,大概就是贴春联了。这可是有深远历史的一件事。大家都熟悉王安石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看来,贴对联是宋代大概就有了。只是那个时候,我们还用“桃符”作为贴在门口的吉祥物,到了后来,应该说用纸写成的对联更加方便,于是就成为了大家都接受的风俗。当我们从市场上买到今年过年要换上的新春联时,不少朋友犯难了:究竟该怎么贴对联呢?哪一联是上联?哪一联是下联?究竟应该把上联贴在左边还是右边?这些问题的出现,当然反映着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代的缺失。如果正在读文章的你,也面对这些问题的话,那就记住下面几个原则。春联的上联下联,一般一开一合,上联下联互为因果关系。比如这一联:“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只有了“春回大地”的因,才有“日暖神州”的果,这是有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来。又如:“猴奋已教千户乐,鸡鸣又报万家春”,这个就很好说了。因为猴年先鸡年,猴年走了鸡年就来了,这个上下联就不会轻易分错。如果遇到特别难分上下联的对联,我们再抓一个最简单的原则:仄起平收。什么叫仄起平收呢?简单说来,我们要看对联最后一个字,以仄声(三四声)为上联最后一字的声音,平声(一二声)为下联最后一字的声音。这样读起来的对联,就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这是从先秦时期就奠定的文学传统。如果我们把上面两个对联的上下联调过来读一读,就可以发现,读出来是非常别扭的。细心分辨一下,上下联就可以分出来了。分出来上下联后,就应该贴春联了。怎么贴,这还要问吗?当然是用胶水、胶布了。当然,我说的不是这个。如果你把对联拿到手里,不知道上联下联都贴在哪里,那就应该继续读下去了:一般说来,上联是贴在左边的,下联是贴在右边的。因为中国过去的字全是从左往右写的。今天虽然我们不再从左向右的写字,但是在贴春联这种传统的事情上,一般还是按照传统的规矩来。那按照这种规矩看,许多朋友的对联其实是贴反了的。但是这种错误的习惯大家已经见得多了,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今天也不是太令人在意。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文化人,那就别在这件事上出错。其实贴对联这种有文化内涵的过年方式,是中国人难以舍弃的传统。趁着这个契机,如果能加强对国学的学习,再练练书法,通过自己的学识,写出一副有新意、适合自己家庭文化氛围的春联贴在门口,请亲戚邻居们欣赏点评,这样的春联就贴得更有意义了。本文为腾讯儒学频道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亲近儒家文化成就君子人格明德读经群:投稿或合作请联系:微信号:ruxue_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年的春联今年能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