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读研究生和读研

为什么要考研,意义何在?上三年研究生好,还是工作三年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要考研,意义何在?上三年研究生好,还是工作三年好?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当初你是如何决定要考研还是找工作的?现在后悔吗? - 知乎2499被浏览613216分享邀请回答195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487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5 个回答被折叠()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在月薪 8000 元的工作和读研之间该怎么选择?
来源:互联网
这个问题应该归入“”系列,3000多赞的最高票答案,说“虽然10w收入只够塞牙缝,但应该鼓励就业(创业)”。驳斥其说法400多赞的第四高票回答,说“我们班毕业生一半以上年收入超过10w”。不讨论排名第二那个鸡汤回答了,第三高的答案更夸张,说他同学经过努力年收入过千万。显然大家根本就没认识到10w属于特别高的收入,这个岗位对一个非北航南航西工大,中档985大学飞行器设计本科生来说是难得的机会。排名比较高的答主,没有一个人问这个就业机会是否是通过家庭获得,他班级的整体就业情况,以及判断这个机会是否是一个偶然就业机会,然后依据这些信息给提问者提供建议。通过分析这个简单问题,显然大家并不认为年薪10w在对本科毕业学属于特别高的收入,这实际上就是知乎和整个社会错觉的一个缩影。在知乎上经常发声且吸引大量粉丝的大V,按纯收入划分,很少属于中产阶层,而是属于高收入阶层,因为这些人大部分年收入都过10w吧(月入8k)。知道10w是什么概念么。。。如下图,2012年(13年的统计实际是12年数据),收入10w应该归入高收入者了。如下图所示:如果12年你的家庭人均年收入超10w(只算18岁以上成员),那么这就比98%的中国家庭收入高了。所以按知乎的话语权,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98%中国家庭还归入“中产家庭”,那么这个问题有可能成立。。。并不只是知乎大V把自己错误归入了中层。如下图所示,实际上整个社会中只有4%的高收入者把自己归入上层,而74%的高收入者把自己归入中层。因此不只是知乎的舆论,而是整个社会的舆论可能都是上层以中层的名义发声,而错估了中国的真实问题。错估中国现状,会导致很多麻烦,比如很多“中层”抱怨中国财富分配情况。可如下图所示,实际上中国的财富分配情况比美国还要好。中国最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财富比率,实际上是比美国低的。过分强调社保及养老金,结果可能严重妨碍经济发展,这可能也是今年来以减少企业负担的原因,因为通过政府通过舆论征询政策意见,也许夸大了社会矛盾。再比如教育问题。实际上中国的教育改革重点根本不是城市中小学择校费问题,也不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然而舆论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却是这两项,导致的结果就是教育部强制推行美国式的按片入学制。可笑的是实际上根据李中清《无声的革命》一书,中国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比美国平等的,而教育部却依据民意把中国教育改的更加不公平了。再比如教育问题。实际上中国的教育改革重点根本不是城市中小学择校费问题,也不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然而舆论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却是这两项,导致的结果就是教育部强制推行美国式的按片入学制。可笑的是实际上根据李中清《无声的革命》一书,中国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比美国平等的,而教育部却依据民意把中国教育改的更加不公平了。那么按片上学对谁有利呢?显然是上层收入者。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购买、租赁学区房,使得孩子获得好的教育。同样,也只有上层收入者才关心孩子就学压力。对中下层收入家庭来说,他们孩子除了努力一条路,只有拼命的学才有机会,减少课业压力无疑是断了他们上进的路。所以你真以为知乎上很多舆论是中层发出的?实际上他们是中国的上层,他们关心雾霾、空气健康,而根本不关心中国还有10%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禁止烧秸秆带来的100元成本对这些农民来说以为着什么。不要以为只有权贵在吸血,有时候无知也吸血。(文中图表及数据主要来自李培林《努力形成撖榄型分配格局》一文。根据往年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增速(14%左右),15年的家庭人均收入应该正好在15w左右)
Persian Garfield:
去工作的offer 和 去读研的offer 可以比去工作的offer 和 去考研的option 不可比=============== 割一下 ===============这是原题↑这是原题↑窃以为分割线上面两行回答就是原题最严谨的答案。题主更新了几次,我正好也夹带几点私货吧:题主的情况还是涉及到风险控制的问题。如果题主放弃这个工作offer,那么“很可能”考上研,读完研究生之后“很可能”工作比现在找的还要好。因果顺序上的概率之间都是乘法关系,就看题主在自己心里怎么量化了。我是美国某1.5流学校硕士毕业,在硅谷一家大公司工作,去年组里一个我觉得非常优秀实习生转正了。他家里和自己都是很想去读研的,但本科毕业的时候通过实习拿到的这个offer真的很不错了,所以就选择接受这个offer。读研的事情如果将来真的认为有必要,先工作个半年一年再走也不晚,毕竟考研加读研也得要好几年呢。他虽然只有本科毕业,而且工作经历也才刚起步,但现在赚的薪水和我相差不大。如果题主的重点在于今后就彻底转方向了,那么这个究竟是不是题主心中最想要的职业发展方向,该问题甚至比薪资待遇重要得多。同样是个不可比的问题,因为概念都完全不同了。题主说的八卦,真心不是个事儿。“USC代博闻事件”不知道听说过没有,在咱们这儿反正比较出名的。当时对事主找暑期实习造成了很大影响,但心情收拾好,人品攒起来,男性最不怕的就是背叛,因为背叛让人清醒。后来事主在情感方面和事业方面都是全面碾压对方的情况。希望题主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并祝成功。
这个问题下
会有自己本身不打算读研的没考上研的或者读研中途辍学的人来劝你去工作会有正在读研的读完研的来劝你读研这是一个小马过河的问题 你最好还是结合自身情况 问问身边的人 父母老师长辈等 他们对你比较了解 网友的话只是隔靴搔痒
,非鸡汤。浙大土博 高校老师,目前自己创业。
我觉得每个人的情况有很大区别。我的很多学生和您一样,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我觉得两个选择都好,都没有问题。关键在于选择好了,就要全力以赴。
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硕士博士和出国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是眼界和自信。
学位其实不重要,在读书期间我的全力以赴让我有机会,能够站在一个行业的顶端看问题,让我在做各种决定的时候相对其它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在本行业内,我发现了创业的机会,博士毕业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目前起步阶段。
不敢说选择有多正确,可是我的方向从来都没有偏过,认真,努力。
人生很短,不能虚度光阴。
人生很长,晚一点享受又何妨。
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10W或100W的年薪,两种选择都没有意义。
如果不是,哪种选择,又有什么关系呢?
FourierWang:
当我10岁的时候,爸爸问我是想要一个游戏机还是想要一本三国演义。我开始犹豫了,我想着如果要了游戏机就再也拿不到那本珍藏版的三国演义。为此我还失眠了两天。最终我认真看完了三国演义写了篇读后感投稿得了几百块稿费买了个游戏机。当我15岁的时候,我暗恋好久的姑娘要转学走了。 我怕这一别就是一辈子,有种冲动去向她说出我日日夜夜的思念。为此我整整有半个学期心情低落。我没有表白。今年她大学毕业,将要来到我的城市工作。昨天我跟她说,明年如果还没找到男朋友,不如考虑一下我呢?当我20岁的时候,学校外面好多人都在创业,好像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一个方案都可以拿到上百万的天使投资。我又犹豫了,是自己创业,还是先找个公司锻炼技能。为此我大学的前两年内心都在苦苦挣扎。后来我告诉我自己,先做好一件事吧。现在我是一家A轮公司的一颗种子。人生这么长,兜兜转转,哪有这么多一转身就是一辈子的段子。世界这么大,光怪陆离,好多事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当我们看到了机会,我们就以为看到了人生。这么和平的年代里,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究其一生选择了很多条岔路口,走了好多转角,却是不过是在自己最大能力的活动半径内以不同方向画圆。生命确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嗯。---------------------------------------------------7月30日更新---------------------------------------------1.答主现在来了鹅厂搬砖;2.女神留在了自己的城市,没有得到结果。3.生活还要继续,上班去了。
最近重读台湾清华大学动机所彭明辉教授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彭明辉谈困境与抉择》,这本书自从高三以来对我影响都比较大,尤其是有时候目标不坚定、抵制不了诱惑或者难以抉择时都会读一读,心里就会安静得多。以下摘自彭教授的书:
常有学生满怀忧虑地问我:“老师,我很想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
“很好!这样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你念研究所时会比人更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得不甘不愿的。”
“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于这种对话的感概。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一边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
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劲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果实是“早上四颗下午三颗”,后来改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要改回到“朝四暮三”、先工作或先升学,其间差异就有如“朝四暮三”与“朝三暮四”,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得不知何所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或者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那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 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愈小,越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 到长远的将来,短视地盯着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长则八、九十,短则五、六 十年,先做那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完兵又工作后,再花一整年准备考研究所,又有什么了不起?
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道:“我当完兵又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所?”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两种可能: 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 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它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它。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无需感到遗憾。不是吗?”人生的路那么 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运:高中考两次,高一念两次,大学又考两次,甚至连机车驾照都考两次。毕业后,他告诉自己:我没有人脉,也没有学历,只能靠加倍的诚恳和努力。现在, 他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数千万。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不 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福祸如何,谁能全面知晓?我们 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
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说也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也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努力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所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后该得的不白少你一分,不该得的也不白多你一分。
好像是前年的时候,我在往艺术中心的路上碰到一位高中同学。他在南加大当电机系的副教授,被清华电机聘回来给短期课程。从高中时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愿上 台大电机后,四年都拿书卷奖,相信他在专业的研究上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学时,我们两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分居全学年第一、第二名。可是从高一起我就不曾 放弃过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书法、艺术、和哲学,而他却始终不曾分心去涉猎任何课外的知识,因此两个人在学术上的差距只会愈来愈远。反过来说,这十几二十年来我在人文领域所获得的满足,恐怕已远非他所能理解的了。我太太问过我,如果我肯全心专注于一个研究领域,是不是至少会赶上这位同学的成就?我不这样想,两个不同性情的人,注定要走两条不同的路。不该得的东西,我们注定是得不到的,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 一个大四的学生问我,他的能力是否适合往社会学的学术领域发展。我很诚实地回答:“不知道,至少要等你三十岁以后我才有机会知道,也许还得要等到你四十岁以后才知道。”其实知道不知道并不重要,人生最重要的是尽心做人,尽兴地活。至于成就,成也在天,不成也在天,就毋须为此挂虑了。PS:所以题主,任何人也帮不了你做决定,但是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不如Follow Your Heart。至于走哪条路,不过是“朝四暮三”和“朝三暮四”的区别。不是么?具体点说,如果你工作,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如若不满意,再读金融的研究生转行也不是不行;如若你现在对金融行业就十分期待,那么大可读研直接进入这一行业。出名要趁早,是不是就让很多人挂着“职业生涯与规划”的头衔告诉你这是对的那是好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
我本人是直升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工作5年了,计算机专业,现在30岁。此为背景。最近我找工作,发现我中意的工作都要求必须8年经验。如果我本科毕业,的确是8年了。我也自信可以满足职位的要求,但就是卡在工作年限上。让我觉得这三年的研究生读得相当不值。在找工作中,作为研究生有竞争力的地方,都在大型国企,企事业单位,会看中研究生背景。大部分500强外企、有竞争力的民企等,都不在乎研究生,只要本科就可以,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做什么。就我自己的经历看来,在工作中的前2年学到的东西比3年的读研学到的东西多得多,就找工作来讲,有价值的部分都是工作中学来的,研究生文凭就真的只是一个文凭。建议如果题主觉得offer不错,抛开工资不谈,觉得这个职位能学到东西能有长进,这个行业能有前景的情况下,先去工作。如果工作的好发展好,自然不必考虑考研的事情。如果工作得浑浑噩噩,可以再去读个在职的硕士,混个文凭即可。这样,既不浪费n年的工作经验,又有了一张纸作为背景,竞争力会不错。如果能让我再选一次的话,我会选择工作,而不是读研。另外,工作前两年的薪水不重要。我相信题主家庭希望你考研,一定家境不会差。不要担心前几年的薪水。如果你工作得力,学得快,日后涨起来会快得让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尽可能地投资自己,不要只顾眼前。我刚工作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前两年的薪水不重要,我没听。现在觉得,真是对的。
知乎首破一百赞!!!!!楼主非常开心!昨天毕业答辩顺利通过,感谢导师!!今天邀请了几个好友来拍我毕业照!我觉得把毕业照晒出来一下!哈哈!谢谢这几个好友从初中一直陪伴我到现在!你们是我最大的财富啦!-------------我是愉快的分割线----------------看到实验室的师弟赞了一下这个问题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关注。作为一个后天要毕业答辩,月底要毕业离开学校的研三学生,我想我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也是挺适合的。三年前我跟题主也有一样的疑问,就当做是给三年前的自己一个答复吧。回想到2011年的10月份,那时自己刚上大四,自己就读广东985,211的一所高校,学校在广东也算有名气,自己成绩排名也靠前,所以按照我自己的条件,我找工作拿到了几个不错的offer,也获得了保研的名额。可是由于自己天生有选择困难症,为了读研跟就业这两个问题困扰了非常久。还记得手上拿到的offer。一个是南航的飞行签派岗位,在大三下学期就拿到了,不过得大四去航天的学校去就读一年,一年之后成绩合格才可以入职南航当一个飞行签派人员。2011年暑假的7月份回了自己家乡的移动实习,按照实习那时表现不错,应该是可以顺利留下来在国企里面干活,过着月薪不高,不过也丰衣足食的日子,工作压力也不大,爸妈也很满意这个工作。在大四刚开始,自己也去找工作,印象找到了TP-Link的产品工程师,这个岗位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负责产品推广,生产,运营的工作,其实TP-LINK的工资在我2011年的时候给应届生里面是属于最高的,印象华为那时给应届生应该是税前8000的样子。在招聘季还找到了汕头电信的offer,印象做的是传输网管理岗位,个人觉得跟我在移动里面网络维护的岗位差不多。因为我在转专业班,周围的同学都是从各个学院转过来的,都是比较优秀。班里的同学找工作的拿到的offer也是深圳移动,华为,个别腾讯。大部分去的还是移动跟华为。我那时纠结很多问题。要不要去工作?工作的话要去哪个单位?要去哪个城市发展呢?去深圳还是回去潮汕地区?要不要读研?自己虽说成绩可以,但是明白自己只是死读书,读研适不适合自己?读研要发论文吗?自己不喜欢码代码,读研的话你能接受整天码代码的生活吗?读研的话,机会成本是三十万,三年现在毕业的时候,周围的同学起码也有了三十万的家底了,而自己什么都没有。读研的话,爸妈年纪很大,将近七十,他们能负担的起吗?(后来在我研一的时候,我爸生病了,因此爸妈在我研究生三年没有工作,只是靠着退休金过日子)非常多问题。记得当时在提交保研申请表之前跟我哥们聊了很久,记得他跟我说,听从自己的内心,不要考虑太多外部因素,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觉得涉及到读研跟工作这样的决策,其实还是需要自己的情绪系统所决定。其实理智告诉我是不要读研的,学历本科也够了,在家族中学历也最高了。然后爸妈年纪大,应该出来干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然后自己的情绪系统却告诉自己很想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有保研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觉得读出来学历更高点,可能在社会上竞争较大,然而你看我给自己读研的理由是多么站不住脚,这个社会告诉我们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学历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啊!钱多才有用啊!但是我最后听从了我的情绪系统,读研!后来我阅读《决策的智慧》一书,里面有提到我们大脑里面有一个器官叫做杏核仁,这是在我们人类作为动物很早之前就有的器官,在我们大脑表层褶皱还没进化出来之前,我们很多决策是由这个器官做决定的,属于我们的情绪系统,也可以理解为直觉吧。大脑表层褶皱是在人类近期才进化出来,是我们的理性系统,使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有时情绪系统跟理性系统之间的决策会有冲突,但是在这种选择工作,选择人生伴侣这些关键问题上,是需要情绪系统做出决策的,这样你才能会有幸福感。所以在纠结的时候,内心有个小声音告诉我是读研的,我也听从了它,现在研究生也即将毕业了。读研期间之前考虑的问题怎样呢,我一一回答之前自己纠结的问题。自己虽说成绩可以,但是明白自己只是死读书,读研适不适合自己?可能还是不适合。看论文,做研究,跑仿真,想创新点,其实还是挺折腾人的。读研要发论文吗?不需要,在实验室做的都是工程项目,帮老师跟企业干活,做了两三个项目,跑了一些仿真,提供给企业解决方案,也是挺有成就感的。然后还可以拿拿补贴。自己不喜欢码代码,读研的话你能接受整天码代码的生活吗?现在自己也不喜欢码代码,对枯燥的程序员生活还是很拒绝。跟周围研究生同学交流,有些同学就是为了码农而生,他们可以沉浸在这样的乐趣中,其实自己是羡慕的,每个人可以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读研更让我认识了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并且我自己也始终坚持这一点,不会因为大家都做码农而跟着去做。读研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我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弱势。读研的话,机会成本是三十万,三年现在毕业的时候,周围的同学起码也有了三十万的家底了,而自己什么都没有。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余额宝里面只有4000而已。可是我也找了一家不错的外企可以工作。工资在外人看来也是羡慕,而且性价比很高,我要感谢自己选择了读研这个机会。不然本科的学历我完全接触不到这样的offer,所以说读研也是有好处的,失去的机会成本说不定在未来几年也就可以赚回来了。读研的话,爸妈年纪很大,将近七十,他们能负担的起吗?(后来在我研一的时候,我爸生病了,因此爸妈在我研究生三年没有工作,只是靠着退休金过日子)爸妈靠着退休金生活的也很开心,读研期间自己帮导师干活可以拿补助,自己在学校靠成绩拿了挺多奖学金,自己的日子过得比本科还爽。研究生期间,认识很很多优秀的研究生同学,这些朋友是我读研最大的收获。这也是那时决定读研的一个原因。觉得可以上一个平台,跟更多优秀的人交流,一直也是自己交友的目标。大家毕业很多去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等等,大家都非常厉害。而周围那时可以读研但是选择去工作的同学呢?他们有的已经从国企辞职,自己创业。有的也已经从外企跳到了腾讯,年薪有三十万吧。其实大家混得都不错。说了那么多,建议题主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进行选择,让你自己的情绪系统做决定比较好。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希望对题主有帮助。在后天要毕业答辩的时候回答这样的问题,算是给过去的自己一个交代。谢谢2011年的自己!
有意思。仅以我的专业建筑学来讲,我觉得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读研。首先,本科基本学不到什么,学到的东西太过基础,直接对接工作是有问题的,而大多数公司希望要的是即战型选手,以至于现在,很多公司直接排除本科生了;其次,读研期间,有导师、学长手把手的带,实际项目与学术两手抓,学习的深入、精确。理论体系和项目经验都在增长。本科直接工作的话有实际项目经验的积累,但缺乏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而这是在工作中难以补充学习的,而建立在学术理论之上的视野和观念,更是本科生难以达到的;第三,写过硕士论文,是对逻辑思维的极大锻炼,研究生的“研究”,是一种能力,带到实际工作中,本科毕业生是缺乏“文献”概念的;第四,读研期间,自主学习的空间巨大,如果愿意,你可以疯狂的成长。一旦工作,身心俱疲,失去学习的环境,自主学习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大多数说读研没有价值的,主要是这方面没做到,三年很快,一眨眼就荒废掉了。别信所谓的日后读研,脱产读书需要的魄力,不是一般人做的到的。钱?工作第二年,也就是工作的第一个整年度,40W。————————还有,读研期间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甚至是一些小我几届的本科生,他们强大得让我惊叹,这些人对我帮助很大,能和他们成为朋友是我的荣幸。我感谢读研这三年的时光。
已毕业的研究生奉劝楼主,处处都是坑,处处都是围城。如果楼主不是想进研究所之类的单位,就不用读研了……当你工作几十年之后,回过头来,你会发现,当初读研与否真的对你的影响微乎其微,真正决定你职业高度的是自己的性格,工作中学习到的东西!
我是来反驳的回答的。同样作为同济的学子,我对于其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表示强烈的抗议。不知道他的本科生在哪里就读,如果他仅仅是研究生在同济就读,就简单粗暴的对同济的研究生教育进行贬低是片面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同济的研究生多好,不是这样,同济作为一家优势专业和劣势专业差距巨大的学校,口碑往往呈现两极化,建筑土木等优势专业的学生和经管哲学方向的学生在同济的生活经历是天差地别的,就的回答来看,就读的研究生方向应该不会是同济的优势专业。但是我同意其部分评论,这些评论并不是针对同济,而是当下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楼主之所以在考研和就业之间犹豫不决,很大程度是因为1、10W的年薪并不高,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班本科生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同学,一半以上工资都要比这个高;2、楼主的考研并不理想,因此选择考研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就清楚了,楼主不是在比哪个选择更好,而是想知道哪个选择更不靠谱。既然如此,我给楼主的简易是,重点观察选择的研究生方向能否让你在今后三年有很大的提升。在此我可以给一些衡量标准:1、导师是否给力,比如说有工作室等等,能够给你提供一个平台在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半工作状态;2、是否有出国或交流机会,以及其他的校内外交流,甚至有没有可能拿到多个学位;3、该校的这个专业在全国竞争力如何,师资力量、基本设施等等;4、专业前景如何,是否在三年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已经自己是否喜欢。以我这个专业为例,学院的导师很多是业界翘楚,几乎个个都有工作室,研究生50%+的出国率(含交流),将近三分之一拿双学位,你觉得这种研究生和10W的年薪相比,你选哪个?而如果仅仅只是和本科一样,再上三年的学,导师天天看不到,最后稀里糊涂的写了论文拿了学历就走人,那你可真就是白瞎三年了。PS:请不要对我的专业妄加指责,说句难听的,即使你也是同济的学生,你对非本学院的其他专业的了解度不会高到哪里去,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情况,不要因为你不知道就简单粗暴的认为不存在。PPS:我没有任何轻视的意思,对于其成就我是佩服的,但是单纯的将其成就和研究生辍学划等号就有失偏颇了。你的成功是你的,你可以传播经验,但请不要一棒子打死,如果你觉得自己说的非常正确,那么请将读研与工作的得失论述清楚,不然如何服众呢?
大三学生有话要说。2013年寒假,大三上学期跑去杭州某IT企业实习,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感谢建聪、感谢乐叔、感谢光裕。大三很躁动,很想看看外边的世界。自己在学校呆烦躁了,和辅导员请了假,独身一人跑到杭州面试。Hr很漂亮,很友好,喜欢我的“冲动”。实习是乐叔带着我,乐叔1米85,留个小辫,穿个万斯,人很闷骚。设计师骨子里都这样。UI小组,4、5个人,忙着一个公司的视觉,闲着、也累着。公司洗脑,建聪天马行空,讲着互联网当今的格局,互联网2.0时代,还有第一次听说的“飞猪说”,一股新鲜的互联网思维注入了我的脑海。我喜欢理论,因为理论是争辩的依据,没有理由的争辩是蛮力,是无知的表现。我喜欢这家公司。我认识了好多人,可能以后他们不会很牛逼,可能他们会一直在这个公司走下去。第一次有人夸我banner做得好的双喜,还有小兰姐姐,在年会上为我加油助威的那群人,他们很有活力,我喜欢他们。这是一家初创公司,几次大难不死,建聪说是运气,其实我感觉是他们,一群有活力的年轻人。爱,已经成为一种自由。乐叔,原淘宝出身,人身上有一种特别的魅力。这就是我的老大。他没什么学历,UI组在他的带领下井然有序。他在我做图的时候会给我拿香蕉,说可以防辐射。他是一个四川人。一次让我做20个字的banner,20个字排了一天,我想哭但没哭,乐叔没有骂我。我想被骂,我是一个工业设计的学生,一个工科生,一个学数理化的理科生。我想做产品经理,我不想做美工。我想有自己的产品线,我想做一个决策层的人。很烦躁,乐叔让我回去休息,今天不适合做设计。我回去了,看了乐叔一眼,他带着铁三角的耳机,蹲在地上,看着屏幕边缘碎了的苹果电脑,做着他的设计。一次运营那边来闹,说要改,和文案不一样,那个UI组的小姑娘改了3次,不想改了。运营那边吧吧吧吧说了一通,乐叔杵在那里,也不和她争辩。事后我说,要是我我早火了,乐叔说要是发脾气能解决问题,那就没有问题了。第二天,建聪让两人进行了和解。建聪,33,为什么记得这么清,他说在三十要有自己的上市公司,耽误了三年。等钱赚够了,就去快活了。他周末加班,我在做学校的作业,待在公司蹭无线网。他见到我,我很羞赧,不敢对视,毕竟是老大。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当我向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也这么拼过,小伙子就是应该累一点,年轻人有作为!加油!我走的时候,去建聪的小办公室,想向他说声再见,嗯…老板再见。叫建聪就好了,再见。光裕,浙大研究生,研一,坐我旁边。本不觉得他有多牛,人很懒散,做事不细致,切图标注的时候总会错一点,ps也没我用的好,很多技能他都不会,我觉得研究生和本科生差不多,而且是浙大的研究生,不过如此。他喜欢各种理科男都喜欢的东西,单车、单反、耳机,甚至游戏。他可以一个学期剪两次头。他总是穿着一身阿迪,而且是套装,他很喜欢运动,我觉得是,但他说他喜欢舒适。浙江理工毕业,考研考上的,很厉害。浙大工业设计研究生招的人很少。我觉得自己应该出来工作了,读了3年研究生出来不也就那样么?况且我还能多积累一下经验。我把我的想法和我家人、学弟学妹说。公司工作又不累,还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想早一点步入社会,开始我的下一段人生。也许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嗯,是结束了。我的实习结束了,我回到学校,准备健身、出游、考驾照,大三下学期的生活满满当当。乐叔还问我什么时候归队,我说快了,应该5.1就回去。我和我爸在寒假的时候争辩过,要不要考研,我准备了10页的材料,他找我妈当帮手,很显然,他没有理论依据,输掉了。我觉得我下一步应该就是做作品集、找工作。没有其他的可能了。大三是躁动的,躁动的内心充满了对外界事物的追逐。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思考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趋利避害。但当一个人会思考了,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它会让你感到空虚,感到自身的孱弱、渺小。是否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还是只要不求甚解。我开始研究耳机、开始研究单反,知乎和quora成为解锁后经常要点击的应用,鲜果联播一天不看感觉到一种负罪感,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职高和大学有什么区别?本科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我反问自己。考研真的是因为自己彷徨?没有计划好下一步怎么走?我买了新东方的乱序单词,翻出了藏在柜子里的马克笔,到公教区找了个座位。我没有贴上考研占座的字条,因为我知道知识是不需要位置的,它就在那里。我考研是因为对未知的沉迷,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有人说在公司工作不是也有自己的时间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学校是用来学习的地方,就如我不会在宿舍里做作业,因为它是睡觉的地方。我只是一名大三学生,没有各种令人羡慕的事迹,我想为自己奋斗下去,为了一种可能,一种未知。(如果考研考不上,我就好好学了一次英语、哲学方面有了一些提升,本来我也喜欢哲学)
记于4月10号,加油!
这位同学,不要看到“咨询”两个字就太激动,我们IT业的咨询和他们华尔街的不是一回事。IT咨询其实就是软件开发外包,IT业的苦力罢了。
我作为过来人的看法:我觉得我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同济大学读研的时候辍学,现在看来,国内读研就是浪费时间,青春和钞票。所以我推荐你去工作。另外即使工作,10w(默认是人民币的话)在国内现在这样的物价,也只是砸牙缝,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来,我的补充 ====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有意思,今天特地多花点时间阐述阐述。1. 有人问我本科哪儿的,或者问我不是CMU的吗?我澄清我本科是同济计算机,当时一来土二没钱三没见过世面没有思想觉悟,所以兢兢业业读完了4年的本科,一点没有辍学想法,现在看来无疑是人生最大的一段浪费时间。别说跟之前的比尔盖茨或者现在我的老总Zuck比,就算跟组里一起做iOS的Grant Paul比,都只能说差距巨大。我本科读完后,去Google实习还有在网上一直做TopCoder,当时TopCoder光景好,财源滚滚,另外去Google实习收到kaifu的赐教,顿时开窍了,才下决心辍学同济研究生,去准备GRE和托福考试,在北京封闭读书半年,终于拿到CMU master的offer,远赴西域读书。当然,同样我当年翅膀未硬,思想不够成熟同时家底不厚,不敢辍学CMU,花了16个月拿到学位,终于于三年前进入Facebook的大门。为什么是Facebook,其实还是得益于Kaifu在Google TGIF上面的一句话:“以后如果Google会去崇拜哪个公司的话,这个公司不会是微软或者IBM,可能是Facebook(注意,他说的是可能)”。当时在场听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当耳边风;我10年初面试Facebook谈好offer,过了2年公司上市,而如今已是第三年中页,上市带来的收益超过周末其他公司里员工的十年收入。说明什么? 说明: 1) 机遇只属于准备好的人 2) 在自己的领域,好好向巨擘前辈取经,同时好好理解和执行,胜过自己埋头苦干好多年.2. 另外,我很奇怪为什么我的答案是112票,而第二名答案是136,我却排在前面?难道是因为不同人的票权重不一样吗? 如果是的话,那我高兴知乎又进步了!如果最后第二名的答案真正上升到第一,我像这是知乎的悲哀。第二个答案就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推崇的中庸之道,乍一看觉得有理,而且语言特别祥和,但是你仔细一读,寥寥几千字全是废话,其中心思想只需一句话“每个人不一样,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楼主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决定,要follow your heart!要努力!” 哈哈,和人民之报或者新闻联播真有一拼啊!同时用散文式行文和抒情似措辞一点缀,我顿时觉得自己穿越回高中,在考语文做阅读理解。我无奈同时悲愤“知乎这原本一块净土,现在渐渐被这种码字党和心里鸡汤党占领;写一些网上和电视上写烂的文字,动不动就说什么follow your heart。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现在知乎的用户返回度在下降,因为答案越来越不酷了 :( 就好像这个问题,我当然也可以说,题主自己的情况只有题主自己最清楚,旁边的人没人比你更加了解之类的,然后放两个心灵鸡汤“what does no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 再专业一点,比较一下读研和工作的利与弊,或者在分析一下两者的得与失等等;最后提主得到什么呢? 还是迷茫,不知道怎么决定,喝了一肚子鸡汤,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3. 最后还有一些人不同意我的答案(不同意很正常,每个人都可以言论和思想自由),然后变得愤怒,愤怒地写答案反驳,还有说我有损同济之类的,我真的觉得很幼稚。我没时间费口舌,只借用普京的一句话:“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Do have the faith in what you love:公众号:定期发布人肉翻墙去硅谷列强工作攻略 + 硅谷资讯
背景:本科保研后放弃保研工作,一年后年薪过10w,现在准备出国读书。支持工作。原因之后补充,手机无力…-------------------3/24更新----------------------个人经历,可能不适合答主我的本科专业是动物医学,保本校的研究生。 本科是准备出国的,但是父母说你不出国也可以,就在国内读读算了,饿不死就好。他们说出国没有意义,没必要帮你投入。我当时很生气,正好在某家培训机构兼职,转正后听说工资还可以,于是就去当了老师。放弃了研究生。这两年以来我除了攒到了一些钱以外,更多的是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我的局限和不足我并不喜欢在实验室里面做研究(当时环境不好,实验室脏乱差,那长了细菌的培养基的味道我现在都能想起来;而且实验室窗子上面有铁栏杆,每次我都会想起“铁窗泪”)我喜欢在人前做PRESENTATION(我好为人师,喜欢把我知道的告诉别人并且帮助别人,收获感谢的时候我会很满足)同时随着工作的进展,我也认识到当一名纯教师是靠不住的:1.时间会被课时占据,没有自己的生活,并且课时费也不高。(每天8小时全月不休息,一个月也就1.5W)2.讲课的内容趋向单一,万一环境大变,可能会被动归零。父母今年和他们的小伙伴们聚了聚后,发现我现在貌似还不算最啃老的,同时也认为我现在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出国读书这一块也开始松口了。于是我现在准备出去读书,丰富下人生经验,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多学习。今年25岁,觉得有点大了,不过我想应该还不晚。答主,我的情况跟你不太相同。在工作的考研之间,我选择工作,原因是反抗父母对我的安排,并且已经确定自己不是很喜欢本专业(←我是被调剂的)而通过工作,我找到了自己喜欢从事的行业。所以我觉得工作比盲目的考研更好,因为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国内的研究生教育确实非常扯蛋.但我认为如何选择还是得分行业看.我把选择分为五类: 出国顶级学校读研(一般指北美), 国内清华北大级别读研(这种学校经常能提供出国读书机会,而且本身教育质量也较高), 国内读研,国内工作.出国工作(出国工作这个这里不讨论,看个人兴趣).对于行业我简单分为三类:1.强理论的行业最好读研.而且最好出国读.比如微电子,医学,等等.
出国顶级学校读研&国内清华北大级别读研&国内读研&国内工作2.准备混皇粮的,比如国企.同上.3.强实践的行业 比如码农和创业.一般来说这么建议,假设是互联网行业.国外顶级高校&BAT级别以上的工作offer==国内清华北大级别研究生&国内读研.其实就是实在没有出路了,没有合适的工作了,就去考个研吧.互联网行业的工作一定要看准互联网的风头。同一个公司贫富差距也非常大。不过一般都比读研强。飞设我不了解.但我认为飞设同时属于行业1和行业2, 所以最好还是读研究生.但如果你想从事互联网行业,那完全没必要读研了。于是你现在的选择变成了想从事什么行业的问题。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11年毕业,在保研(你列的三所学校之一)和工作(互联网行业 当时是10+W/YEAR)之间选择了工作.是我最庆幸的选择,我本身运气较好,两年半下来年收入翻了N(9&N&6)倍。而同班继续读研的几位同学还在给老师打工,焦虑房价的问题。当然,人生和事业毕竟是一个长跑。是否适合抢跑三年,要考虑的因素还是很多的。
一个工学硕士/博士的学位可以提高你职业生涯的上限,这个上限的内涵包含但不限于一纸学历。但,你不一定能达到这个上限。若达不到,即与本科生无异,这就为什么有人后悔读研。你愿意去攻读一个硕士/博士学位一定程度上表明你仍对自己的专业怀有好奇心,更倾向于探索知识,毕竟创造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感受不同,就像听歌和写歌的感受不同一样。很多知友表示:本科毕业工作三年与零经验的硕士相比,工作三年的本科生更具价值,我虽不愿承认,但这是事实。但,通过我浅薄的观察,职业生涯可能在30~35岁时出现分水岭。30岁时,同是1988年出生的本科生与硕士生双双完成了经验的沉淀,排除很多难以预计的因素,此时双方的竞争力孰强孰弱是否应重新考虑?这就是一个硕士/博士学位所带来的上限,它的作用时隐时现,有时干脆不现。就像保洁阿姨夸他儿子的措辞一样:这小子有后劲儿。读研还是工作,怎么选,都是错。 读研本就是一份工作。一份没有收入,空间、时间自由,不断探索、不断满足自己好奇心,让自己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些未来你不会去思考的专业问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师长、同学真诚的探讨学术的工作。唯一不同的,是钱。以上。
你学校够ok,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国内读研收益对你来说很低的,基本是浪费三年。出来以后选项自然的就变少了,因为22岁和25的人心态区别很大,马上还得操心婚姻对象,房子,容易浮躁或者消沉。简单的说就是老了三岁,感觉玩不起了,越这样越被动。我也经常帮部门搜简历,本科和硕士是公司主力,简历信息录入内部人才库的时候会选学历,排序为:大专,学士,博士,硕士,双学士。我想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人资的一个态度,而且硕士在公司有充门面的嫌疑。你父母如果读书不如你多,没有一套比较可靠的职业人生规划能力和资源,那么就是刻舟求剑,在这块就不要参考他们的话,他们那一代人的学历稀缺,市场价格是有很大泡沫的,他们对你前途负不了责,也不用争辩什么,忽悠过去即可。非要国内读研的话也别读本校,往上一个档次去走,这样你的同学圈子水平才有可能维持。谈起读研,我流下悔恨的泪水…
看了上面几个大牛的回答,厚着脸皮答一下吧其实楼主的问题无非就是想问问“有过类似经验”的人,给你个明示,到底读研和工作哪一个对自己的未来更优?哪一个风险更小?或者说哪一个能实现结果最大化?其实,楼主考虑错了一个方向,真正决定你的未来的东西,不是选择某一条道路,而是你踏上这条道路之后所秉承的态度!是不是我说的太官方了?简单点吧!如果你去读研,你用心去读,你会优秀的!同样,如果你放弃读研去工作,你用心去工作,你也会优秀的!而且,这两种优秀,我相信你根本没有必要去比较!决定你的人生的,并不是选择本身,而是你是否努力,是否用心!每个行业都有翘楚,也都有卢瑟。。总是在纠结自己要怎么去选择,而不去想想该怎么样不让自己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你永远只是卢瑟!还有,永远不要相信别人的“经验”,因为那是属于别人的,就像你所面临的问题一样,你看看读研读博的,有很多的人很牛很牛;你看看辍学的,同样也有叱咤风云的人。。这种比较实在是难!但是这些人无疑有一点都相同,就是他们都足够的勤奋!足够的热爱自己的选择!最后,你想要什么,其实心里是有答案的,你只需要把它找出来而已!完毕
不会弹琴的红木偶:
当你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你就应该去工作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毕业工作还是读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