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是否就是刘湘微博的那支军阀部队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 &  川军,派系之一。与其它的地方派系不一样的地方是,川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川军内部的派系繁杂,、、、等人各据一方,其中较大者则为刘湘。&&& 川军为抗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抗战中伤亡的326万将士中有64万为川军将士,其中1939年到1945年间,全军阵亡的85万人中有26万川军。川军被俘人数是国民革命军地方军阀中最少的,整个抗战中共2.4万余人被俘。&&& 川军最为人所赞扬者,即为刘湘于1937年拜别四川乡亲,率领川军子弟徒步千里、出川抗日一去不复返的事迹。武备系时期 川军的来源  川军其来源可追溯到清末编练的四川第十七镇新军。1901年,清朝政府废除绿营制度,建立新军,规定全国各省共编练三十六镇(镇相当于后来的师)。四川因省区较大,兼控制康藏地区,决定编练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三个镇。四川不仅负担三个镇的全部经费,每年还要定额接济邻省:西藏一百万两,云南五十万两,贵州四十万两,甘肃、青海各三十万两。为了培养军事人材,四川先后派遣周道刚、徐孝刚、胡景伊、张毅、刘鸿逵、徐海清六人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同时,四川相继设立了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堂、官弁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讲武堂等,培养中下级军官。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夕,四川计划编练的三镇新军的任务并未完成,仅编成了第十七镇。  1911年武昌起义前,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四川人民是这场运动的主角。6月,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当场成立保路同志会,推选立宪党人蒲殿俊、罗伦为正副会长,各县保路同志会亦先后成立,很快发展至数十万人。至8月下旬,保路运动发展为罢课罢市和抗粮抗捐的群众斗争。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请愿群众,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同盟会会员乘机组织同志军,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当爆发以后,四川由于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加下革命党人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中心,以及会党众多,斗争分散,未能迅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革命政权。直到11月22日,重庆地区同盟会首领杨庶堪、张培爵、谢持联络新军军官夏之时、林绍泉、朱之洪等起义成功,才建立起蜀军政府。杨庶堪谦让都督,仅负顾问名义,由张培爵出任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川南、川北、川东相继发起起义。革命党人发动民军包围省会成都,因赵尔丰指挥清军顽抗,成都未能攻下。这时,立宪派首领蒲殿俊、罗伦等决定同赵尔丰以妥协谈判的方式实现成都和全川的独立。谈判结果:四川政权转交谘议局;赵尔丰交出政权后,仍带兵办理藏边事务,但暂不离成都,以备顾问;以蒲殿俊为军政府都督,以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为副都督并统领军队。11月27日,赵尔丰宣告四川地方自治,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  革命党人对蒲、赵妥协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甚为不满,重庆蜀军政府商议组织西征。而在成都,蒲殿俊和朱庆澜实际上也无力控制局面,新政权极其软弱无能。12月8日,蒲殿俊和在东校场阅兵,突然军队哗变,蒲殿俑和朱庆澜仓惶逃离成都,成都城中秩序大乱。这时,军政部长尹昌衡急脱身出城,驰往凤凰山找第六十三标标统周骏和营长宋学杲。周、宋即率部入城平乱。平乱后,由军官和士绅共推尹昌衡为都督,罗伦为副都督。  尹昌衡督川  因平乱有功,被推为都督后,立即着手组织军政府,各部门首脑由革命党人与立宪派分子分任之。军队重新加以编制。  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四川就出现了成、渝两个军政府并存。尹昌衡曾打算武力统一,蜀军政府也曾邀滇军入川帮助统一,后经各方调解协商,双方于日协定:以成都为政治中心,设四川军政府,以成、渝两处都督分任正副都督;重庆为重镇,设镇抚府。这样,四川宣告统一,尹昌衡出任四川军政府都督,张培爵任副都督,重庆镇抚府以夏之时为镇抚总长。  四川军政府成立后,4月,尹昌衡即改编川军为五个师:第一师师长周骏,第二师师长彭光烈,第三师师长孙兆鸾,第四师师长刘存厚,第五师师长熊克武。统归军团长胡景伊统辖。  尹昌衡、胡景伊以及除熊克武外的四个师长,都是四川武备学堂的教官或毕业生。武备生几乎控制了川军的各级领导权,开始形成了四川武备系。  1912年夏,因发生暴乱,危及四川,都督尹昌衡自请督师西征。准如所请,尹昌衡亲征藏边,平息了边境骚乱,驻扎在川西。1913年3月案发生,决定领导国民党人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由于尹昌衡加入了国民党,1913年6月,袁世凯解除了尹昌衡的川督职务,降任为川边经略使。 熊克武反袁  6月,胡景伊被袁世凯任为四川都督。其时,正处在二次革命酝酿和爆发之际,胡景伊秉承袁世凯的旨意,镇压四川的革命党人。首先,他企图编遣由革命党人组成的驻重庆的熊克武第五师。第五师是辛亥革命时在上海由川籍军校学生组建的蜀军演变而来,革命性较强。熊克武面临胡景伊的压迫,是否起兵反袁还犹豫不定,但重庆革命党人和第五师的旅团官兵群情忿怒,要求起兵,熊克武才最后下了起兵的决心。由于当时江西、、上海等地的讨袁战争败局已定,重庆革命党人决定西上讨胡。8月4日,在重庆宣布独立,重庆是二次革命最后宣布独立的重要地区。  战争开始后,两军在隆昌、一线展开血战。开始讨袁军节节胜利,几乎攻下泸州,但终因兵力不足,伤亡严重。9月后,刘存厚部攻克资中、内江,王陵基部占领南充、定远、合川。与此同时,黔军黄毓成部占领綦江,逼近重庆,滇军叶荃部进至宜宾,陕军张钫部后临夔州。大本营重庆告急,吕超、余际唐率部还救,但熊克武等已于9月11日被迫撤退。9月12日,黔军占领重庆。对川军等杀戒大开,讨袁军或被杀,或逃亡,很快瓦解。四川讨袁之役失败,同时,整个二次革命战争也完全沉寂。陈宦图川  其后,准备复辟帝制,考虑到滇、黔两省会反对,特派自己的亲信参谋次长陈宦于1915年3月以会办四川军务、四川巡按使的身份赴四川坐镇。而胡景伊则被调到北京,从此失势。  1915年5月底,陈宦受袁世凯派遣,率伍祥祯、冯玉祥、李炳之三混成旅到达成都,后出任四川将军(都督改称将军)。控制了全部川军及全省政务。8月,帝制运动开始后,陈宦多次通电恳请袁世凯“迅择吉辰,举行大典”,是袁世凯称帝的积极支持者。同年底,蔡锷逃离北京回到云南,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1月,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中路主力军经贵州毕节入川,进攻纳溪、泸州。陈宦急令川南镇守使伍祥祯等部抗击护国军,同时急电袁世凯派兵增援。1月5日,袁世凯令、组织征滇军,入川进攻护国军,由第二路总司令张敬尧统一指挥入川的北洋军。  护国军入川以后,连战皆捷,1月21日击败伍祥祯旅,占领叙府,并向泸州进逼。1月31日,川军第四师师长刘存厚在纳溪宣布加入护国军,自任护国川军总司令,迎蔡锷军入纳溪。2、3月间,滇、川护国军与张敬尧、曹锟、陈宦的北洋军在泸州、纳溪一线展开连场血战。在战争的过程中,四川人纷纷组织起来,支援护国军,甚至拿起武器,直接参战。国民党籍的川军将领熊克武、但懋辛等组织四川义军,配合护国军作战。到3月中下旬,护国军攻克纳溪、江安、围张敬尧于泸州城内。在这种形势之下,四川将军陈宦不得不求蔡锷停战议和,以保住自己在四川的统治地位。5月22日,陈宦宣布四川独立,和袁世凯断绝关系。6月6日,袁世凯病死,护国战争结束,陈宦为川军及四川人民所迫,无法留任,只得率部出川,蔡锷出任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不久,蔡锷因病赴日本治疗,入川滇军总参谋长出任四川督军,入川黔军总司令戴戡为四川省长。这样,四川落入滇、黔军阀的控制之中。  刘存厚乱川  罗佩金秉承的旨意,尽力搜刮四川的财富,掠夺盐税,强令四川人民负担入川滇、黔军的军饷,由此,与四川军民矛盾日深。罗佩金又奉行“强滇弱川”的政策,扩充入川滇军,压制川军。1916年冬,罗佩金召开编遣会议,裁减川军,激起川军五师长联名通电控诉。1917年3月,罗佩金又以武力解散川军第四师,川军将领深感祸将及己,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乘机联络川军各部共谋驱罗。日,刘存厚率部围攻驻成都皇城之罗佩金部,刘罗之战爆发。4月24日,罗佩金战败退出成都,北京政府免去罗佩金四川督军职,由戴戡暂代。紧接着又爆发了刘存厚与戴戡的刘戴之战,结果黔军又被赶出成都遭歼灭,戴戡身亡。1917年7月,北京政府任命周道刚为四川督军。  周道刚出任四川督军不久,云南军阀借护法之名;发动了四川靖国战争,率滇黔联军进攻四川。12月3日,四川查办使吴光新战败撤出重庆,周道刚率残部败走永川、资中,从此脱离军界。12月8日,北洋政府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日,川滇黔靖国联军攻入成都,刘存厚等部退往陕南汉中地区。武备系日渐没落。 熊克武时期  2月25日,唐继尧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兼省长。赵又新任四川军务会办,王文华任重庆镇守使,顾品珍任叙泸镇守使,叶荃任夔万镇守使,熊克武实权不多。唐继尧为了牢固控制四川,并进一步向陕西、湖北扩张,于1918年9月以五省靖国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到重庆召开了联军会议,并抛出一份《川滇黔三省同盟计划书》。对这份实则“亡川”的同盟书,熊克武感到难以接受,拒绝在上面签字。  在1918年及1919年间,主政四川的,是以熊克武、杨庶堪为首的国民党势力。然而,四川国民党势力却又分裂为“九人团”和“实业团”两个派别。两派不断磨擦斗争,终于爆发了倒熊之战,实业团失败被逐出四川。  九人团是指四川国民党内以熊克武为首的派别。成员有熊克武、但懋辛、李蔚如、喻培棣、余际唐、张冲、吴秉均、刘光烈、龙光等九人。九人在早年均留学日本东京,因都是同学、同乡,过往甚密,遂被大家称为九人团,久而久之,形成派别。1917年熊克武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和1918年任四川督军时,任李蔚如为参谋长,但懋辛为第一师师长,喻培棣为第一旅旅长,余际唐为全川江防司令兼重庆镇守使,张冲为督军署警卫团长及第二混成旅旅长,为兵工厂兼造币厂厂长,为政务厅长,以此掌握四川的军、民、财大权。九人团在发展中,竭力排挤四川国民党另一派别——实业团,激起尖锐争斗。  实业团是指四川国民党内以谢持为首的派别。实业团成员主要来自同盟会中四川高等学堂和通省师范学校学生以及四川教育界同盟会党人。骨干人物有谢持、张培爵、夏之时、颜德基、黄复生、卢师谛等。辛亥革命后,这批人投身军政界,成为长衫子军人,占据要津,渐与熊克武、但懋辛为首的九人团发生矛盾。  熊克武出任四川督军后,利用整编军队之机,对实业团石青阳、吕超、卢师谛、颜德基、黄复生等部军民多所排挤,双方矛盾激化。另外,熊克武对孙中山任命杨庶堪为四川省长亦心感不满,熊、杨之间亦矛盾重重。实业团遂与杨庶堪联合,拥杨倒熊。其时,谢持在广州大元帅府任内务部长、秘书长等职,对此亦有表示支持。1920年春,实业团与杨庶堪联合滇黔军发动了倒熊之战。3月,唐继尧下令免去熊克武四川靖国军总司令职。5月,又任命吕超为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得刘湘等部的支持,与滇黔军及吕超等部展开连场激战,开始声势颇振,取得不少胜利。但到7月,熊部遭到全面反击,难以抵挡,熊克武宣布辞去四川督军职,于7月10日率部离开成都,退往川北阆中进行整编。7月18日,吕超率军入成都,通电就任川军总司令,实业团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熊克武退往阆中后,将部队进行整编,以但懋辛为第一军军长,刘湘为第二军军长,刘成勋为第三军军长。刘湘向熊克武建议,把刘存厚在汉中请回四川,合作驱逐滇黔军及吕超等部。熊克武表示同意,与刘存厚联络,刘亦应允。双方商定:在战事未决胜负之前,熊克武、刘存厚均不作四川督军,以刘湘为四川军前敌各军总司令,负责统一指挥。8月6日,刘存厚在汉中组织靖川军,自任总司令;率田颂尧、唐廷牧、张印本、赖心辉等部返川,熊、刘联合发动靖川之战。  8月下旬,刘湘指挥各部由阆中向三台地区战略开进:9月8日,川军攻占成都,、刘存厚两司令部相继入城。接着,川军与滇军赵又新、顾品珍部在成都近郊及龙泉山展开决战。双方激战十二昼夜。9月21日,滇军战败全部退出四川。10月上旬,刘湘指挥川军分三路直攻驻重庆的黔军。黔军抵抗,节节失败。10月15日,川军攻占重庆,黔军总司令王文华仓皇乘轮船只身逃往上海,残部由卢焘代总司令率领,逃回贵州。同时,实业团的势力亦遭到严重的挫败,战后,所有实业团高级军官一律被逐出四川,杨庶堪亦辞去省长职离川赴广州。  熊克武、刘存厚联合发动靖川之战胜利后,熊、刘之间的矛盾立即产生并尖锐,驱刘之战随之展开。这时,川军实力派刘湘等便成了关键人物。结果刘湘拥熊反刘,使熊克武在军力上压倒刘存厚。2月28日,熊克武、但懋辛、刘湘、刘成勋等联名通电,宣布刘存厚依附北洋军阀,违反民意,反对自治,应予驱逐。随即,熊克武命令但懋辛率第一军,刘湘率第二军,刘成勋率第三军,以刘湘为前敌各军总司令,分三路夹击成都,发动了驱刘之战。战争开始后,刘存厚部即节节败退,赖心辉部前线倒戈,邓锡侯、田颂尧、刘斌、唐廷牧四部离心,刘存厚自知无法抵抗,于3月20日通电下野,率护卫营离开成都,间道离川逃往陕南宁羌。刘湘、但懋辛督军追击刘存厚部在四川的残敌。这时,第一军第五师师长何光烈通电勒兵停战。前线各部通电响应,驱刘之战停息。刘存厚遗留在四川的部队被各军收编。 四川速成系的崛起  四川速成系是指川军中主要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出身的军人结成的派系,骨干人物有刘湘、杨森、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张斯可、徐孝刚、王陵基、乔毅夫、傅常、鲜英等。当时,武备系已经随刘存厚被逐出川趋于没落,第三军军长刘成勋虽是武备生,但却不用武备系而用第三军名义相号召。保定系和军官系(均在后面介绍)尚未形成强大势力,能与速成系抗衡的,只有熊克武的九人团。  驱逐刘存厚之后,1921年6月,川军各将领在重庆召开善后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刘湘被推举为四川各军总司令。6月24日,刘湘又被四川省议会和川军各将领选为四川省省长。第二军军长由杨森代理。此时的第二军,下辖三个师、四个混成旅、两个独立旅,实力与熊克武不相上下。  刘湘出任四川各军总司令和四川省省长不久,原鄂军总司令李书诚和鄂西总司令潘政道特致电川湘两省当局,请求出兵支援,协力驱逐直系军阀两湖巡阅使兼湖北督军王占元,以使湖北实行自治。湘督赵恒惕有机可乘,决定出兵。刘湘亦考虑若进占宜昌,即可获取一处问鼎中原的前哨要塞,于是决定出兵,川鄂战争爆发。8月中旬,刘湘自任援鄂军总司令,出动两师四混成旅,兵分两路攻鄂。唐式遵为第一路总指挥,由长江北岸东进;但懋辛为第二路总指挥,由长江南岸东进。北京政府免去王占元本兼各职,特任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另派肖耀南为湖北督军,对付川湘军。8月19日,川军攻占巴东,随即夺取姊归,进逼宜昌。9月初,川军两次猛攻宜昌,不克。吴佩孚攻下湖南岳州后,即回师西援,于9月14日赶赴宜昌,于9月22日解宜昌之危,随后收复鄂西。11月下旬,吴佩孚恐奉军南下和南军北进,遂与刘湘议和。 在川鄂战争中,川军并没有得到什么利益,但刘湘却与孙传芳勾结上,结拜为盟兄弟,订立攻守同盟的密约。同时,刘湘还与肖耀南拉上关系,在汉口设立了办事处,派乔毅夫为驻汉口代表。熊克武虽于日宣布辞去四川督军职,但仍控制第一军,一直企图东山再起,总揽四川军政大权。对刘湘实力的大增,熊克武深感威胁。早在驱刘之战后,熊克武、但懋辛就暗中支持刘湘的参谋长兼第二师师长陈能芳背叛刘湘,但陈能芳事泄被刘湘扣押。此时,熊克武获知刘湘与孙传芳结盟后,深感于己不利,便煽动川军各部联合与刘湘为敌。刘湘鉴于川军各部多已站在熊克武一方,只得采取以退为进的手法,于日通电辞去本兼各职,由王陵基代理总司令,向楚代理省长,而暗中,却在调兵遣将,准备与第一军作战。6月,刘湘电令汉口的乔毅夫速往宜昌与孙传达室芳密谈,请孙传芳即时派兵入川支援。但是,在刘湘尚未部署妥当的情况下,7月初,第二军军长杨森突然提前进攻驻忠县和万县的第一军一主力。于是,四川一、二军之战爆发。  7月12日,成都各军组织省联军,推第三军军长刘成勋为四川军总司令兼省长,推第三师师长邓锡侯,四川边防军司令赖心辉为正、副指挥,决定进攻重庆,支援第一军。战争初期,第一军实行有计划撤退,接连让出梁山、开县、绥定、渠县等。然后在渠县、蓬安县交界处集结精锐,与杨森决战,双方激战六日。8月1日,刘伯承率军冲破杨森部中央阵地,全军乘势猛攻,杨森大败,溃不成军。8月9日,省联军攻破重庆,杨森率残部退往夔府。败兵如惊弓之鸟,在黑夜中,一万多士兵竟被二百名追兵缴械。8月20日,杨森再退到湖北利川、宜昌,依附吴佩孚。此时,刘湘以在野之身,避居重庆王家沱义新纱厂。他通过大邑同乡刘成勋及第九师师长刘文辉等出面疏解,取得各方面同意,被允许率领随身卫队,由刘文辉派兵护送回到大邑县安仁镇老家暂作栖隐。 刘成勋短暂主政  一、二军之战后,第三军军长、川军总司令兼省长刘成勋主持四川军政。1922年10月,刘成勋在成都主持召开善后会议。第三师师长邓锡侯、第七师师长陈国栋自恃有功,要求升任军长。刘成勋、但懋辛及四川边防军军长赖心辉为巩固既有势力,不愿他人提升军长,与己抗衡,在会上提出废军长制和分期裁兵方案。邓锡侯、陈国栋及第二十一师师长田颂尧竭力反对,因第一、三、边军人多,遂获通过,这样双方结下仇怨。日,刘成勋以川军总司令名义通令全军裁兵。1月29日,刘成勋借口陈国栋擅自收编何金鳌部,电令解除陈国栋第七师师长职,派兵武力解决陈部。邓锡侯与陈国栋同为保定军校同学,又一起反对废军长制,唇亡齿寒,于是起兵援陈。2月10日,刘成勋下令讨伐陈、邓,但懋辛、赖心辉举兵响应,形成一、三、边军与三、七师之战。2月,邓锡侯、陈国栋挥师西上,围刘成勋于成都。后赖心辉边防军开到,邓、陈解围而退。一、三、边军推赖心辉为总指挥,率兵追击。邓、陈退至德阳,田颂尧率第二十一师支援。于是,形成一、三、边军与三、七、二十一师之战。邓、陈、田退至潼关,得到老长官刘存厚奉吴佩孚令,带来大批军火补充,士气转旺,在黑虎寨坚守七天七夜,赖心辉久攻不下,师疲而退。邓、陈、田乘机追击,至绵江、中江一带双方呈胶着状。3月下旬,邓锡侯突发奇兵,间道偷袭成都,围熊克武、刘成勋于孤立无援的空城。这时,第九师师长刘文辉率兵抵成都,双方协商,刘成勋等让成都与刘文辉,刘文辉网开一面,让刘成勋等部出城。3月30日,刘成勋通电辞职停战,率部撤离成都。4月2日,刘文辉入成都。4月5日,邓、陈、田部也开入成都。至此,这场四川军阀大混战宣告结束。四川讨贼之战  就在这时,直系军阀为武力统一中国,乘机动员直、豫、鄂、陕、甘五省兵力,组成援川军,以赵荣华任总司令,拥杨森回川,邓锡侯、陈国栋、田颂尧、刘存厚等川军呼应,拥护刘湘出山,并推举他为四川善后督办。1923年4月,孙中山回粤复任大元帅,兴师讨贼。孙中山说服熊克武,与四川国民党实业团联合讨贼,双方表示同意。6月,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刘成勋为川军总司令兼省长,赖心辉为前敌总指挥,统率一、三、边军与石青阳、吕超、颜德基等部。云南唐继尧、贵州刘显世亦派兵入川助熊讨贼,形成南北大战。  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杨森率部沿长江入川,4月6日攻占重庆,继续率大军沿成渝大道直取成都。其他北军亦分别从陕、甘、黔入川。5月,杨森主力在资中县被讨贼军主力击溃,退回重庆。9月,讨贼军会集重庆,昼夜围攻,达一个多月,死伤惨重。10月16日,讨贼军攻克重庆,杨森退往万县。第二阶段战役开始后,讨贼军内部矛盾显露,追击不力。而吴佩孚调整部署,撤赵荣华职,任命黔军总司令袁祖铭为援川军总司令,任命刘湘为川康善后督办。吴佩孚又补充北军大量弹药,士气复振。11月,援川军攻梁山、垫江、长寿,讨贼军溃败,总指挥赖心辉差点被俘虏。12月14日,援川军又攻下重庆。日,杨森出奇兵直扑三台县熊克武总指挥部,熊克武缒 城逃脱。2月2日,杨森、刘湘围攻成都。2月9日,成都被攻破,刘成勋率残部退往川南及康定地区。刘湘、袁祖铭率部紧追熊克武残部。3月,熊克武率四川讨贼军残部离川入贵州,辗转赴广州。从此,第一军在四川势力瓦解。孙中山发动的四川讨贼之战亦告失败。  5月,北京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务督理,邓锡侯为四川省长,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刘湘为川滇边防督办。  刘湘的统一 统一之战  讨贼之战后,杨森被委任为四川军务督理,大权在握。于是,速成系分裂成刘湘的旧二军和杨森的新二军两个系统。对于杨森的后来居上,刘湘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暗中联络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等,形成“三刘一赖”的反杨联盟,并对杨森之王缵绪等部进行策反。3月,刘湘等又联名致电段祺瑞政府,要求调杨森赴京任职。杨森决定发动统一之战,以武力统一四川。  4月12日,杨森下达对赖心辉、刘成勋两部讨伐令,分兵五路,向赖心辉、刘成勋以及刘文辉、陈洪范、陈国栋等部进攻,连战告捷,很快就占领了七十二个县,其军队也扩充到十九个师又十二个混成旅。被击败的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等部退往重庆,依靠刘湘,联合邓锡侯以及黔军袁祖铭,组成川黔联军,共同倒杨。公推袁祖铭为联军总司令,邓锡侯任前敌总指挥,刘湘只任后勤总司令,居幕后操纵。7月1日,联军下达作战令。7月8日,杨森亦下达作战令,向联军进攻。7月中旬,两军在永川、大足、荣昌一带激战。开始,杨森获胜。后来,他急于寻找联军主力决战,因大意而使王兆奎师被邓锡侯部击溃。7月21日,联军全线发起进攻,杨森被迫退往沱江右岸。正当杨森调集兵力,准备反攻之际,7月31日,早已被刘湘收买去的杨森部主力师师长王缵绪背叛杨森投靠刘湘,通电停战,使杨军全线震动。8月4日,联军强渡沱江,全线推进,杨军溃败,逃往乐山。8月10日,联军攻克成都。杨森派人与联军谈判停战。联军一定要他交出全部兵权,只留一个营护送其至奉节。9月4日,杨森被迫通电将所部交由刘湘节制,自率残兵到宜宾。9月9日,杨森将曾逼他交出兵权的第三军军长李树勋伏杀,再逃往横江、万县。11月1日,杨森自奉节乘船往汉口,再投吴佩孚 联杨驱袁  刘湘联合黔军袁祖铭将杨森击败后,于9月在自流井召开善后会议。但在会议上,刘湘与袁祖铭因分赃不均,关系迅速恶化。当时,重庆由刘湘、袁祖铭合驻。刘湘有潘文华、鲜英、李雅材、兰文彬等师、旅,而袁祖铭亦有两师一警卫旅。日,袁祖铭返抵重庆,立即下令增调黔军四个团入城,在浮图关、两路口、磁器口等要地配置重兵,战争一触即发。而这时,刘湘正滞留成都,处理善会议未完事情。重庆各界深恐战祸再起,乃分推代表,向川、黔军呼吁和平。袁祖铭佯装接受民意,邀川军将领会商,达成协议,城内除留少数军警和警卫队外,所有川、黔军各部均于1月30日,移驻城外。但1月29日,刘湘部队正移驻时,袁祖铭突然策动鲜英师何金鳌部哗变投袁,鲜英仅率残部一营突围与兰文彬会合。1月30日,袁祖铭又派兵攻击刘湘部守城卫队,占领驻渝机关,收缴川军守卫部队枪械,追击已撤退至白市驿等地的兰文彬、鲜英师,将刘湘的主力部队全部逐出了重庆。这事,史称江巴事变(又称渝变)。江巴事变成为驱袁战争的导火线。  刘湘主力被袁祖铭逐出重庆以后,刘湘决定驱逐袁祖铭出川。但是,当时刘湘的部队被分别隔于上、下川东,无法集结,被迫又向在统一之战中战败赴汉投靠吴佩孚的杨森谋求合作。杨森亦想乘机再起,加上川军将领邓锡侯、田颂尧等因与刘湘分赃失和,亦欢迎他回川。于是,刘、杨在武汉签订了“丙寅公约”。公约规定:归还原来杨森所属的兵权,与刘湘合作收复重庆后,下川东则为他统治范围。  3月1日,杨森返回川东万县,召旧属六部来归,很快得八万余众。5月5日,川军兵分上川东、下川东两路,由刘湘、杨森分别统领、夹击重庆,刘文辉亦在川南发起进攻。5月18日,刘、杨联军兵临重庆。5月21日,川军进占重庆。袁祖铭于5月下旬和6月上旬率黔军全部离川返黔。  川军易帜  驱袁之战后,杨森控制了下川东各县,势力与刘湘不相上下,彼此都寻找吃掉对方,进而独统全川。然而,全国政治形势的发展,迫使川军将领要作出何去何从的抉择。1926年6月,广州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深入湖南,攻克长沙、岳阳,兵锋直指武汉,川省震动。慑于北伐军威力,四川军阀亦投机革命,派代表与北伐军联系。8月13日,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联名发出讨伐吴佩孚的通电。尽管如此,川军各部仍首鼠两端,坐观时变。当时,北伐军为了防止川军援助吴佩孚,派出了四川籍共产党员朱德、陈毅到杨森部做工作。9月初,中共四川省委负责人之一,原川军将领刘伯承领导泸顺起义,以武力迫使川军易帜。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声威大震,四川军阀见大势所趋,亦表示服从国民政府。11月,广东国民政府分别委任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军军长。12月,任命邓锡侯、田颂尧为第二十八、二十九军军长。至此,川军全部易帜(刘存厚于1929年7月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编第十五师师长),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归属国民政府统辖。  三足鼎立  川军虽然易帜,但其内部派别之争依然如故。除了刘湘的速成系,当时又已经形成了保定系和军官系。保定系是由川军中四川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陆军预备学校和这三校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的军人结成的派系。1921年熊克武发起驱逐刘存厚之战,邓锡侯、田颂尧、刘斌三个师战败退保宁,因三人为保定军校同学,又同为刘存厚部下,加上当时同处困境,利害一致,初步形成四川保定系。1925年在驱逐杨森之战中,保定生刘文辉崭露头角,跻身保定系首脑之列。之后,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同驻成都,形成保定系三首脑。川军易帜后,刘、邓、田三军在成都设立三军统率办事处,后改名三军联合办事处,刘文辉为处长,邓锡侯、田颂尧为副处长,实行省城之军政、民政、财政三统一,与驻重庆的刘湘速成系相对抗。  四川军官系是川军中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出身的军人结成的派系。由于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的毕业生比起保定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待遇明显差,使得四川军官学堂的毕业生以同学相号召,互相联系,彼此照应,初步形成军官系。军官系实际形成并具有相当实力是在1926年间。当时,军官生李家钰由川军第一师师长升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他与第十一师师长罗泽洲等在成都组织群益社,以联络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及蜀军将弁学堂速成队的同学,不断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军官学堂同学,两人成为军官系的首脑。李家钰驻遂宁,罗泽洲驻南充,并与驻万县的杨森合作,与成都的保定系、重庆的速成系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击破杨森  川军易帜后,内战不仅没有消除,而且还更激烈,先说杨森,在易帜之前,即已进行投机,出兵配合吴佩孚部作战,进攻鄂西,夺取了枝江、松滋、公安、石首等县,还想往东推进,结果被国民革命军击败,狼狈逃回万县。易帜之后,杨森感到四川各地已难插足,念念不忘再往鄂西发展。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蒋介石指使粤、桂、川、黔军阀兵分六路,会同两湖军阀会攻武汉。刘湘被任命为第五路总指挥,杨森被任命为第五路前敌总指挥。蒋介石私下对杨森许诺,攻下武汉后,汉阳兵工厂归杨森管辖。杨森见有机可图,自然积极卖命。  5月5日,杨森率四万五千人自万县东下,以范绍曾部为先锋。驻宜昌的夏斗寅部背叛武汉国民政府,乘机顺流而下,为杨军开路。5月21日,杨军占领武汉外围仙桃镇,夏斗寅部占领汀泗桥、贺胜桥,武汉震动。当时,武汉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已赴河南作战,留守武汉的叶挺部急赴前线,击溃夏斗寅师。同时,武汉国民政府急调唐生智第八军李云杰师包围进犯仙桃镇的杨森部。6月8日,李云杰部发起进攻,杨军大败而逃至潜江,立足未稳,又遭到追击。仙桃镇之战,杨森被歼七个团,其直辖第九师几乎全军覆灭。武汉国民政府又调动鄂北一带的部队截击西逃的杨军。杨森唯恐归路被截断,于6月24日率范绍曾、白驹等抢先上了福川轮,逃回四川。不及上船的残部或逃散或被歼,向成杰一师被湘军程潜部收编。  正当杨森准备退回万县时,发现刘湘已派兵进驻万县,将他拒于夔门之外。刘湘虽然接受蒋介石之命出任第五路军总指挥,但出兵攻打武汉国民政府的,却是杨森的部队,他自己没有受到损失。及至杨森溃败,他又企图占有杨森的驻地。正当杨森走投无路,进退为难的时候,邓锡侯、刘文辉等乘虚进袭重庆,刘湘见势不利,即让回万县给杨森,回师击退邓锡侯等的进袭。  11月,直系军阀头子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后,辗转入川,投靠杨森。杨森对吴佩孚倍加关照。此举遭到四川各界人士激烈反对和指责。蒋介石也甚为恼火,明令免除杨森本兼各职,由师长郭汝栋取代其第二十军军长之职。但杨森不肯交权,与部将的矛盾激化。  1928年1月,刘湘奉蒋介石命令,接收杨森所属各部。刘湘认为倒杨时机已到,但又不便出面,于是指使赖心辉、郭汝栋、范绍曾、吴行光,组织“四部倒杨”。2月,借范绍曾为父亲做六十大寿之机,四部在长寿举行倒杨秘密军事会议,组织“讨杨逮吴联军”,由赖心辉兼任总司令。4月,赖、郭、范、吴四部对万县形成战略包围,杨森退出根据地,将主力向开江转移。刘湘以为大功告成,即电告蒋介石邀功。但5月18日,倒杨联军在开江任市铺附近与杨森部决战,却惨遭败北。刘湘借四部倒杨的目的未能达到,但也坐收渔利,得到了范绍曾师的全部武装和江北一线的防地。  刘湘自易帜后,对外积极投靠蒋介石,对内则大力发展势力,不断分化和打击异己。他长期占领四川繁荣富庶之区重庆,控制长江,势力不断坐大。日,刘湘与保定系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三军长在资中县举行会议,就统一意志,裁编军队及组织省政府三大问题达成了协议,由刘湘出任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田颂尧等为委员。这次会议将川军其他各部屏之于外,激起各军怨恨。10月10日,杨森、刘存厚、赖心辉、郭汝栋、黄隐、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八部联合成立“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简称“八部同盟”,推杨森为主席,李家钰、陈书农为副主席。八部同盟决定联合向重庆刘湘进攻,发动了下川东之战。  刘湘闻讯后,即拉拢刘文辉,让刘文辉等牵制同盟各部,致使真正能向重庆进攻的仅得杨森、罗泽洲两部。杨、罗原计划联合同时进攻,不料罗泽洲为抢占重庆,于10月中旬率先出兵,以至孤军突进。10月17日,刘湘集结主力,亲自督战,在江北一碗水地区迎战罗泽洲,激战两日,罗部溃败。10月19日,刘湘挥师东下,截击来犯的杨森部。10月20日,刘湘在长寿铁山坪发起猛攻,杨森部大败,逃入李家钰防区。刘湘连克梁山、忠州、万县等二十三县,尽收杨森下川东防区,收编了杨森近三万人以及郭汝栋部,势力大振。  二刘争川  八部同盟在反刘湘的下川东之战失败后,深怨刘文辉支持刘湘,牵制李家钰等部不敢动作,导致战争失败,决心报复。同时,罗泽洲、杨森在下川东之战失去防地后,与李家钰部同处一隅,僧多粥少,也必须往外发展。1929年4月,李家钰、罗泽洲、杨森、黄隐四部在顺庆组织同盟军,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刘文辉的资中、内江防区,发动了上川东之战。4月16日,同盟军出动,由遂宁经宁至向资中、内江发起进攻。4月19日,两军交战,刘文辉部守将向传义先收缩兵力,后发制人。激战两天后,突然全军出击,同盟军败北,退出遂宁。 下川东、上川东之战,刘湘、刘文辉击败了八部同盟,势力大增,四川成了“二刘”天下。 刘文辉虽然比刘湘小四岁,论辈份却是刘湘的嫡堂叔。在十年之间,刘文辉不断击败对手,所部发展到十二万之多,防地除西康十几个县外,在四川则据有上、下川南,上川东等六十余县,等于大半个四川,且多是富庶之区。  1930年11月,罗泽洲师内部哗变,罗泽洲被扣,罗部隶属邓锡侯第二十八军,邓早有去罗之心,即升陈鸿文为师长,到顺庆接管该师。1931年2月,罗泽洲逃到李家钰部,李、罗联合杨森,向顺庆进攻,企图以武力强迫陈鸿文交出该师,挑起了北道之战。结果,陈鸿文败退成都。3月,邓锡侯率兵进攻李、罗,刘文辉、田颂尧亦派兵助战。李家钰兵败,求刘湘援助,于是,刘湘出兵援李。5月间,在顺庆城周围,全川大小军阀队伍云集,形成互相对峙和牵制的局面,被迫罢战言和。  北道之战,李家钰退据营山、蓬安两县,实际已依附刘湘,军官系从此衰落。邓锡侯失去所属刘、罗两部队及其防地,势力大弱。而刘文辉乘势占有了乐至、安岳、遂宁、潼南、蓬溪、南充各县,势力大增,川中仅乘下刘湘、刘文辉两强了。  1932年春夏间,刘湘拟定了攻打刘文辉的“安川”计划。拉拢和收买川军将领,壮大自己的阵营。还利用刘文辉与田颂尧的矛盾,拉拢田颂尧反对刘文辉。继而又加紧与邓锡侯联络,致使田颂尧、邓锡侯都愿意站到刘湘一边,保定系分裂。1932年10月初,刘湘唆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李家钰和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罗泽洲,首先从南充下游李渡场向刘文辉部林云根部开火,但遭到第二十四军的反击,揭开了二刘大战的序幕。经过刘文辉田颂尧省门大战、二刘荣威之战中,刘文辉邓锡侯毗河之战。二刘岷江大战。刘文辉军全线动摇,土崩瓦解(参见川军二刘大战)。8月16日,刘文辉退至雅安。师长陈鸿文、旅长石肇武在邛崃被俘,石肇武被枪决。8月17日,刘文辉又撤离雅安,其所部夏首勋、林云根、张清平、冷寅东等被刘湘改编。刘湘见大局已定,也顾念叔侄之情分,不忍置刘文辉于绝路,便令各军停止追击。9月,两军媾和,刘湘同意将雅安、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名山、洪雅等县划给刘文辉,刘文辉总算能偏安西康一隅,有个立足之地。而刘湘,则占有川东、川南、川西地区八十余县,军队扩展至十余万人,登上了四川霸主宝座,为全川归于统一奠定了根基。至此,二刘大战宣告结束,而长达十七年的四川军阀混战亦告结束。  刘湘失败  二刘大战结束后,刘湘即在成都宣誓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奉蒋介石之命,先后对付入川的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10月,刘湘将川中各军编为六路,分别以邓锡侯、田颂尧、李家钰、杨森、王陵基、刘存厚出任一至六路总指挥,对红军各方面军展开围攻,然而,却遭到失败,刘湘先后将刘存厚、王陵基撤职查办。1934年间,刘湘又在南充设立四川“剿匪”总部前方军事委员会,推出“神仙”军师刘从云为委员长。结果被红军击溃二十多个旅。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自江西突围,开始长征。蒋介石想趁此机会派出中央军十个师到四川“援助”刘湘,电邀刘湘到南京面商机宜。刘湘到汉口时,即与从上海约来的邓汉祥密商,决定无论如何,要阻蒋介石派兵入川。10月20日,刘湘抵达南京。经过反复磋商努力,取消了蒋介石派兵入川的提议,达成了三项决定:一、仍由刘湘担任四川“剿匪”总司令,负计划、指挥全责,中央尽量补助饷款弹药;二、改组四川省政府,以刘湘为主席;三、组成南昌行营驻川参谋团,任命贺国光、杨吉辉为该团正副主任。12月10日,刘湘返加四川。1935年间,刘湘在蒋介石派去的参谋团的监督之下,积极参与了对红军的堵截和围追。  1935年5月,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形成了中央军控制四川的局面。6月,参谋团着手整顿川军,规定各军、师一律按现额缩减三分之一,军费减发三分之一。8月,参谋团又成立点验委员会,点验川军,核实名额。11月1日,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四川和西南各省的控制,改设军委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参谋团即行撤销。参谋团在四川近一年的活动,为蒋介石控制四川打下了基础。  面对蒋介石势力进入四川,控制和瓦解川军,刘湘深以为虑,不得不想办法对抗。首先,他在改组省政府时,尽量任用自己的亲信,如省府秘书长邓汉祥、财政厅长刘航琛、民政厅长甘绩镛、总参议钟体乾、川军参谋长傅常等,都是他的亲信幕僚。另外,刘湘还宣布废除近二十年的防区制,原防区内一切政权交给省府。在军队方面,刘湘仿效蒋介石组织黄埔同学会的方法,健全原先已有的松散组织武德学友会,作为团结、考核、控制军队的工具。同时,着手联络民主人士和共产党人,共同抵制蒋介石。冯玉祥系统的汪导予、李荫枫、高兴亚,共产党人郭秉毅、张曙时、黄子谷、罗世文、李一氓等先后到刘湘部工作。其后,刘湘在武德学友会的基础上,又组织核心组织“武德励进会”,自任会长。武德励进会对外保密,会员全为实职营长以上亲信军官。武德励进会在川军中每团设有小组,起着团结、监视、控制部队,防范蒋介石收买部队将领等作用。在川军缩编点验中,刘湘的第二十一、二十三、四十四军共九十六个团,缩编为六十个团,但刘湘将其余部队又纳入于省府保安部队,改成二十四个保安团,实力削弱甚微。  1937年日寇正策动大举侵华,全国抗战的呼声甚高,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刘湘认为,一致对外,可以转移蒋介石对准自己的矛头,决定改变拥蒋反共的方针,联共结友,参与抗战。这年春天,他派张斯可为代表赴广西,与中共代表及李宗仁、白崇禧签订了一个旨在“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川、桂、红协定》。此时的刘湘,激于民族义愤和对蒋介石排斥异己的不满,积极准备抗战,要让川中子弟为民族、为国家争光。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请缨抗战。同时通电全国,吁请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力主抗战。他表示:“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回成都后,按南京政府部署,蒋任刘湘为七战区司令长官,将川军编成第二十二、二十叁两个集团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副司令孙震,辖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七军,第二十叁集团军由刘湘自任总司令,唐式遵副之,辖二十一、二十叁军。蒋先将从川北出川的二十二集团军调往山西,划入阎锡山二战区,当由川江出川的二十叁集团到达汉口时,蒋又将其划归程潜第一战区,拱卫南京外围。当刘湘到达南京时,他第七战区防区何在,任务是什么都还不知道,手下的川军就全没了,刘湘完全失去了对川军的控制,不久就病死了。 川军出川  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队。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南京保卫战,川军二十一军防守南线,其中一四五师守广德,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阵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将军不愿做俘虏,举枪自戕殉国。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也在战斗中负重伤。二十二集团37年底编入李宗仁杂牌军战区,参加台儿庄战役,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一二二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一叁一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122师在王铭章的领导下,在滕县全军牺牲。最后在城中的三百余重伤员,在日军破城后能行动的都冲出去与之肉搏殉国,剩下已无力行动的伤员则含笑一起拉响是剩下的两箱手榴弹,以此殉城。此役,川军将士中没有出现一个被俘虏的,为川军赢得了全国的尊重。正是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曾挥泪而言:“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李家钰部第四十七军,长期在晋东南作战,后编为叁十六集团军,驻守河南,在豫中会战中,由国民党上层指挥不力,豫西各部在混乱中转移,叁十六集团军因是杂牌,奉命担任掩护,在转移途中,司令部直属队不幸与日军穿插分队遭遇,总司令李家钰当场中弹身亡,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之一。抗战中的川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 抗战开始  抗战开始后,刘湘抱病出征,川政交由第四十四军军长王缵绪处理。1938年1月,刘湘在汉口病故之后,王缵绪就想继承刘湘的军政职务并积极进行活动。蒋介石打算以重庆行营主任张群接任四川军政,但又担心四川的留守军人不满。后来,蒋介石听取了重庆行营参谋长贺国光的建议,让其实并不孚众望的王缵绪接任,以便随时可取代。3月,王缵绪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4月,代理四川省主席。为了进一步控制四川政局,蒋介石又于同年2月委任邓锡侯为重庆行营副主任兼川康绥靖公署主任。不久,邓锡侯从前线回到四川主持川康军务。  王缵绪志大才疏,威望不高,当上省主席不久,逼走了省政府高等顾问张澜。他借整顿吏治和财政,任用亲信,排斥异己,使得不仅刘文辉、邓锡侯的保定系军人反对,就连刘湘速成系的军人也对他不满。面对这种形势,王缵绪只有进一步投靠蒋介石,以保住自己的地位。1938年7月,邓锡侯、潘文华、王缵绪及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在成都一云南省主席龙云秘密签订了一个川康滇三省政治、军事、经济实行合作的盟约,以期相互支持,联合抵制蒋介石的宰割。事后,王缵绪全盘向蒋介石密电报告,使邓、潘、刘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策动川康军人反对王缵绪。日,邓锡侯等指使川康彭焕章、陈兰亭、刘树成、周成虎、谢德堪、杨晒轩、刘元瑭七师长倒王,发出通电,列举王缵绪十大罪状。同时,调动军队进逼省城。蒋介石乘此机会,以平息事态为由,劝王缵绪率部出川抗日,自兼四川省主席。到了1940年,蒋介石则把省主席职务交给了张群(兼成都行辕主任)。张群主政四川,意味着四川的政务完全由蒋介石中央所控制。留在四川而拥有一定实权的川军将领,则只有邓锡侯了。邓锡侯便成了川中军界第一号人物,被蒋介石任命为川康绥靖公署主任。  邓锡侯从抗日前线回川任职后,邓将四十五军留川的一师两旅编为九十五军,由黄隐任军长。除了策动川康七师长驱逐王缵绪外,对一切嫡系、非嫡系的部属都能以他所说的“公、诚、和、信”四个字来对待,因而威信大大提高。为了抗日大局,他还要常常调和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川康地区以及地方各实力派之间的矛盾。此外,在动员四川军民支援抗战以及争取美国、印度对四川的援助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从重庆还都南京。仍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1948的春,蒋介石裁撤了川康绥靖公署,邓锡侯出任四川省主席,统兵权被大大削弱。不久,蒋介石要邓锡侯从四川调运十万石军粮和加征十二万名壮丁以增援胡宗南打内战。邓锡侯对蒋介石苛刻征调不满,担心造成官逼民反的局面,于是婉言拒绝。蒋介石很恼怒,加上邓锡侯处理学运不力,便强迫邓锡侯辞职“养病”。4月,蒋介石任其亲信另一川军将领王陵基出任四川省主席。王陵基调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后,着手实施所谓“安川应变”计划。他自恃有蒋介石为靠山,一上任就着手打破省政府派系分赃的办法,独揽省政大权。接着,他利用兼省保安司令职权,以主要精力整顿、扩充保安团。后来,他将保安团扩充到近二十个团。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国民党的败局已定,但王陵基仍然叫嚣反共到底,誓不投降,并且打出“四川反共救国军”的旗号,在各县、市成立“自卫总队”。  与王陵基一样死心为蒋介石卖命的川军将领,还有重庆市市长兼卫戍司令杨森、重庆绥靖副主任兼川鄂边区绥靖主任孙震,以及王缵绪、唐式遵等。抗战后,原二十二集团军各军划归孙震指挥,一直在中原战场作战,淮海战役前交给侄儿孙元良,最终在淮海被歼。同时覆灭的还有王陵基的老部队72军和王缵绪的44军。杨森的20军交给侄孙杨汉域,曾经在藤县坚守对抗叶飞,王必成纵队,致使国军援军赶到,这两个纵队损失一半兵力才逃脱合围,在确山对抗了陈谢,陈唐两大兵团的围攻,在柳林截断了中野十纵的行军纵队,使其丢了一半的队伍,其战斗力受到了白崇禧、宋希濂宋希濂的一致好评,但最终覆灭了渡江之役,杨汉域战死。刘湘、唐式遵的老部队21军在上海战役后撤往台湾。  1949年春,蒋介石在三大战役和西北战场都遭到惨败,人民解放军又发起渡江战役后,为确保四川,特命胡宗南集团扼守川东北,宋希濂、罗广文兵团扼守鄂西北,孙元良兵团扼守川东大门,何绍周兵团扼守川南贵州,组成一道可谓坚固的西南防线。王陵基亦与驻重庆的杨森,驻万县的孙震组成一条成、渝、万防线,妄图保住自己在四川的统治地位。  1949年4月,蒋介石将西南绥靖公署改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由张群出任长官。为了拉拢川军将领,他先后发表邓锡侯、潘文华、杨森、王缵绪、唐式遵为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并无什么实权,他们看到国民党统治的最后崩溃已是指日可待,不甘心为蒋介石集团殉葬,他们与西康省主席、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都接到中共周恩来等的电报,望刘、邓、潘等川军将领率部起义。此外,民革、民盟及原川军将领熊克武、但懋辛、吕超、钟体乾、鲜英等人士都在四川召集旧部,做策反工作。刘、邓、潘决心走起义的道路,他们三人经常秘密聚会,商量起义的准备工作。  1949年10月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西南战役。两个月的时间,蒋介石的西南防线便彻底崩溃。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仓惶逃往成都。为了作最后的顽抗,蒋介石派张群对刘、邓、潘进行安抚和拉拢,刘文辉等只作搪塞应付。12月7日,蒋介石在撤离大陆的前夕,又以召开紧急会议为名,邀请刘、邓、潘到自己住地北较场,准备将他们挟持到台湾。在此紧要关头,刘、邓、潘于当天上午逃出成都,到达新繁县龙桥。蒋介石又派王缵绪从成都赶往龙桥,劝刘、邓、潘回心转意,但遭到严辞拒绝,王缵绪无功而返。为防止蒋介石派飞机轰炸,刘、邓、潘又率部转移至彭县。  12月9日,、、在彭县龙兴寺总指挥总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参加彭县起义的川军将领还有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原川军保定系首领之一田颂尧,第九十五军军长黄隐,川湘鄂边区绥靖副主任陈兰亭以及四川省财政厅长、省银行董事长邓汉祥等。四川挺进军总司令范绍曾亦于同月在渠县通电起义。成都市冷寅东亦宣布起义。有叁十多个姨太太的范绍曾,却戒掉大烟,在家乡迎接解放,电视剧《傻儿师长》就是以他为原型写成的。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游击第一路剿匪总司令王缵绪,迫于形势,也于12月14日率部在成都起义。但王缵绪本人于起义后,以“年老”为词,拒绝参加人民政府安排的工作。1957年王缵绪潜赴深圳企图越境,被逮捕关押,1960年病死于监狱,是川军起义将领中最不光彩的一人。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游击第二路剿匪总司令唐式遵,本已退役在重庆办南林学院,最不甘寂寞,到西昌向蒋要了一个四川省主席的空衔(时四川全境已基本解放),表示“宁为文天祥,不做降将军,作为四川人,死也要死在四川”,结果果然于1950年被击毙。 四川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王陵基,负隅顽抗失败后,于12月25日化装成军医只身外逃,经乐山、宜宾,走到江安时被捕,成为级别最高的国民党被押战犯(上将省主席)。日获人民政府特赦。日在北京病逝。  逃往台湾  能够逃往台湾的川军高级将领,只有、杨森、等。三人均担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等闲职。刘存厚于1960年6月病逝。杨森于日病逝。孙震于日病逝。  随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彻底失败,川系军阀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抗战时期川军主要将领  【】(日-日),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四川广安市广安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和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一生追求洋气和新潮,他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的一名舵主。  【】()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四川大邑人,一级陆军上将。生于日。老家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他是当时四川近代一世枭雄,在战事中勇猛,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  【】()抗日烈士。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1937年出川抗战。1938年初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14日,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日-日),名厥卿,字弼臣,四川资阳县东乡(今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人,川军第145师师长。抗战中在广德、泗安和敌军作战,因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他深感指挥不灵,愤而自杀,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  【】(年5月21日)字其相,四川蒲江人,绰号李矮子,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抗战爆发后率两个师出川,转战山西,河南。1944年在担任第36集团军司令的时候,在豫中会战失败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队的袭击,壮烈殉国,这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在第一线督战,死战不退战死后第二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追赠上将。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军阀刘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