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bim咨询公司司有前途吗

BIM咨询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建研院校园招聘
中国建研院
所属行业:
企业性质:私营/民营企业
企业规模:1000人以上
  岗位职责:主导BIM实施项目的计划、技术拆解、协调与指导。&  其它要求:  1.建筑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在校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高;  4.有实习、实践经历者优先。
中国建研院其他职位:
性质:私营/民营企业
规模:1000人以上
北京市 - 北京市 -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
相关公司推荐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校招信息国内咨询单位、政府、学校在BIM推广上有哪些问题?
核心提示:实在是不好意思各位,本来是想三天内更新的,但是确实有些事情耽搁了,大新闻也不是那么好搞的……下面言归正传,我们来聊聊咨询公司、政府和学校三方面在BIM方面的局限。上次我们讲到了施工单位、设计院和业主方的BIM应用局限,这次来聊聊咨询单位、政府和学校的BIM应用局限。
实在是不好意思各位,本来是想三天内更新的,但是确实有些事情耽搁了,大新闻也不是那么好搞的&&下面言归正传,我们来聊聊咨询公司、政府和学校三方面在BIM方面的局限。
上次我们讲到了施工单位、设计院和业主方的BIM应用局限,这次来聊聊咨询单位、政府和学校的BIM应用局限。
4、咨询单位:
这段时间咨询单位的发展非常快,不管是数量还是速度都超过了我的预期。这里也对咨询单位进行分类,现状和局限放到一起来讲。
(1)平台类咨询公司:这种如RIB、斯维尔、广联达、鲁班、蓝色星球、Autodesk、Bentley等。这类BIM公司都是自己开发软件或者搭建平台,各个公司也有其侧重点。对于这类公司,尤其是中国本土的企业,我觉得不应该说局限,相反应该是看到成绩和给予鼓励。
现在国内的很多BIM平台公司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如蓝色星球针对的是BIM+GIS,广联达针对是BIM+造价,斯维尔现在在尝试开发BIM教育方面的软件,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也正在努力的公司,我觉得对这种本土的BIM软件开发公司应该多多支持鼓励,我也希望有一天中国本土的BIM公司能走向世界,成为百年企业。
(2)非平台类咨询公司:这种公司经常做的事情是&建立BIM模型+BIM相关展示(漫游排程等)+软件培训(一般针对企业培训)&。这类公司局限可能要多些,有些也和施工单位存在的情况一样。
一是从数量上来说,这类公司现在是越来越多了,而且鱼龙混杂。这点估计大家感受也很深刻。
二是从技术深度来说,这类公司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缺少个性化开发&(有些公司有做,但是太少,而且开发的范围也很窄)。缺少个性化开发的结果就是,项目上能做的事太少了,除了建模、碰撞检测、排程、造价算量等这些常规的事之外几乎做不了其他的了。而对于BIM咨询公司来说,只是使用现有软件会导致项目同质化和行业同质化,最后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做了10年的和做了20年的也差不多,毕竟软件这东西用个几年大家都差不多,工程经验这么重要的东西也会被软件自身的功能所限制住,这是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
三是在软件应用层面上。其实大部分公司也没有很多,还是那些常见的,跟台湾中兴的比起来还是少了不少,当然买软件也涉及成本问题,但有时候软件确实可以为项目加分不少。
现在各级政府都想推广BIM,也出台了很多文件,甚至招标过程中都要求投标商做BIM。总之政府还是蛮看重BIM并希望推广他的。并且,从BIM的使用数量和比例上来说,政府的推动还是效果显著的。
政府的局限有四个方面。
一是规范本地化差。政府虽然自己出了一些BIM类的规范,或者是请了外面的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制定了一些行业规范标准,但问题在于,很多地方政府人员自己都不懂BIM是什么,甚至还没一些企业懂,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如何去做领头羊推动BIM应用?又如何评定做出来的标准规范是有用的?大家仔细看看这段时间出来的各地级政府标准规范,其主体依旧是抄(注意用词,是抄)住建部的文件,并没有更本地的标准规范结合起来。
二是BIM标准的市场化不足。这里的不足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价格上。我个人认为,政府可以推广BIM,我也非常支持政府推动BIM,而且我觉得像建模深度这种也确实需要规范一下,但是BIM咨询的价格应该交由市场去解决,哪怕现在乱了一点,但是经过市场的沉淀,最终将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价格。现在上海给的价格是10块一平方,但实际上几毛钱的建模费都出来了,虽然有低价中标恶意更改的情况,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同质化高,大家都能会建模。我觉得政府不应该给建模深度的价格标准,政府应该给的是规范合同、确保履约以及违约惩罚。怎么说呢?就是建模费及建模深度应该是双方共同决定的,政府可以给范文明确合同中需要哪些东西、做到什么深度,但是价格应该是由市场选择决定。如果有低价中标,那就确保合同内容无误、做的事情不少,想恶意更改就确保能按违约处罚等等。这样会更有利于规范这个市场。
三是培训不够。现在很多政府及企业都不太了解BIM的概念及应用情况(这点各位从我这种渣渣都能开专栏就可以看出&&),政府及企业间的互动培训也少了点,很多都是在编制规范时。我看了下从去年9月到现在,大部分的BIM有关的研讨会都是只有学界和企业界,缺少政府的人过去讲解推广其理念。去年9月的&工程建设行业BIM落地实务操作专题研讨会暨BIM技术深化应用成果展示会&,及今年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BIM技术深化应用专题研讨会&等,也少了政府相关官员的参与。
四是整体规划宣传不够。我现在推测是(真的只有推测,我又不是其中委员啥的而且后来又跑到台湾去了&&),政府是想先让大家知道BIM的概念及好处(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的研讨会大部分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然后是制定BIM的模型标准和参考文本价格等(2014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再进一步是BIM数据及相关法规的制定(现在已经开始了)。从先阶段来看,政府推广的进度还是可以的,包括不久前出的那个《2014中国BIM报告》我看了觉得也还算真实,现在单就BIM应用的范围和数量来说中国确实可以,只不过深度还不够而已。而这种深度不够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自己整体规划的宣传不够。大家都是被政府牵着鼻子走,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该走多远。如果政府能多宣传一点自己的整体规划,多告诉大家BIM能应用到什么深度的话,那么我们的BIM推动会好得多。
不过中国的BIM推广必然要走自己的路。现在全球BIM推广最成功的是英国,但英国是中小企业占主导,方便培训,而且由于地方小、企业数目也绝对没我们多,所以也容易定指标。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企业也多,在这点上只有找到自己的路才可以。我思考的一些建议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给出,就算不对也请各位多多包涵。
这里的学校特指中国大陆的学校,港台的学校在BIM上整体还是走在我们前面的。
现在中国大陆的高校对BIM是越来越重视,各个学校也都相继开展了BIM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根据超星发现的统计,目前大陆高校对BIM科研贡献率最高的五所高校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以及重庆大学,当然其他高校也有做BIM相关的科研工作。而在教学层面,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设BIM导论及相关软件的课程,但是教学整体是滞后于科研的。
不过也能看到国内BIM在教学上的推广和努力,比方说今年马智亮教授的《高校BIM教学的方案编制》,以及即将于今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2015年第一届中国高校BIM技术推广和应用交流会》。我看了那个课程安排,除了清华的BIM教学我还不是很清楚外,其他我都能估计到大概内容,所以下面讲的一些局限估计在这次会议中也会有所体现和改变,不过到底能改变多少还得看参会的学校情况。等会议期间我再来写写我对BIM高校的建议,看看能猜中多少。
美国在BIM上的教学往往是将其作为一门课程跟本专业结合起来,研究部分交给实验室的多,而且他们对BIM的外延比较大,已经不仅仅是VDC了。我了解到的英国BIM教学研究情况是,顶尖的学校(如帝国理工等)一开始对BIM的反应不是很快,但一旦确定这玩意有前途后就发展十分迅速,现在英国是顶尖学校(如剑桥等)重视BIM方面的科研,一般点的学校(如萨尔福大学等)重视BIM方面的教学。
另这次从台北回来,佐治亚理工、台湾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等一些高校BIM中心的学生组建了&高校BIM联盟&,主要成员是学生,现在我们在尝试邀请香港、新加坡、欧洲及美国方面的学生加入(主要还是涉及交流平台的问题,所以进展有点慢,尽量争取一些非华人参与进来),如果有清华的BIM学子,诚邀加入,也欢迎同我联系。
高校的局限提现在四个方面。不过上文说了,我要猜猜会议对教学的改革,所以这里我就简单写,后面猜测的时候再详细写。
一是对概念教学的误解。感觉这点是通病,现在好多老师都只是把BIM当做是建模和管线碰撞,这样还怎么进行教学及相关科研?现在虽然有部分高校开设BIM导论一类的课程,但据我了解到其内容还是讲的是Little BIM,这会给学生以思想上局限。
二是对编程学习的忽视。BIM这种跟计算机高度结合的方向,编程功能还是少不了的。然而现在国内开设土木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除了清华等少量高校外)绝大部分还是不重视编程的。
三是对软件学习的缺失。现在大部分学生对BIM软件学习主要还是依赖于自学,没有很好将BIM软件的教学跟日常上课结合到一起。不过我相信这点会逐步得到改善。
四是对相应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忽略。BIM人才不仅仅要会软件,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能力,这点我在那个预测文章中再详细来写。
介绍完施工单位、设计院、业主方、咨询公司、政府以及学校的现状及局限,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家存在的一些通病。
一是对概念的认知有误。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建议各位看看我之前写的《我们来聊聊那个叫BIM的东西》。国内对BIM的认知更多是集中在VDC,有的甚至就把它当做是&建模+管线碰撞&,这样的认知会阻碍BIM的发展与推动。
二是应用深度不够。这点我觉得首先还是来自于认知错误,光是revit模型就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如抗震分析、绿色建筑指标的分析等,而不仅仅是管线碰撞、排程和算量算价,这个我在后续的文章中再提。
三是对编程开发的忽视。本来对BIM的概念认知就有误解,再加上大家的编程水平普遍低,这种情况下很难根据现场情况作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而市面上的Revit插件我看了一下,主流的插件都集中在&建模&和&展示&上,这种开发模式也会为BIM发展带来局限。
四是缺少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一个优秀的BIM人才,应该做到四点:&丰富的工程实务经验、BIM软件应用能力、将BIM作为协同平台的良好沟通协调能力、把BIM作为创新的工具&(摘自国立台湾大学康仕仲教授《BIM人才培育与市场多元需求》,我对康老师的观点深表赞同)。我们现在对BIM人才的培训多集中在&Little BIM概念+软件使用&上,作为咨询公司来说这种培训倒也正常,但是对一个企业来说,他们应该做的更多,具体我在后续文章会讲。
五是BIM的模型深度不够。这点上文也有提到,就不说开发,我们现在的模型深度都不够深,所以很多二维图纸上的问题都发现不了。
六是BIM介入流程未改变。现在对BIM的使用往往是在所有流程走完之后再加个revit建模然后管线碰撞之类的,这种流程也无法让BIM发挥更多的作用。后续文章我再讲。
现状和局限已经聊完了,下一篇国内BIM的发展,更新时间不敢确定了,敬请谅解。发展不打算讲很多很细的东西,我想更侧重分析BIM发展的阶段。然后进阶篇再给出实现的路径,当然也只是我自己的建议而已,如有不对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联系电话:, QQ:,
BIM俱乐部 版权所有新技术对造价咨询行业转型的影响
新技术对造价咨询行业转型的影响
发布时间: 14:10&&来源:本站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造价咨询行业起步晚发展快的现状,以近几年迅猛发展的BIM 建筑信息模型及云计算对整个行业的冲击为出发点,结合行业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以自身开办的公司为例,提出应对此种挑战的相应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BIM;云计算;造价咨询
我国造价咨询行业相比国外同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起初的手工绘图计算到电脑绘图算量,采用定额计价模式到目前的清单计价模式,经过了短短几十年的发展,造价咨询行业在不断的快速发展与完善。但目前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仍然与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当今社会越来越高的信息化水平,造价行业目前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属于初级阶段,水平不高,这种实际情况就在一定情况上很大的制约了我国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
BIM (即“建筑信息模型”)实际是一个可以共享目标项目信息的资源平台,BIM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来改进行业的工作效率,BIM为所有项目参与方提供了一个大家都可以利用的工程项目公共信息数据库,各个参与方可以从项目BIM模型中得到构件和部件信息,完成一系列各自负责的任务。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和其他设备。云计算服务通常提供通用的在线商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可存储在。
基于BIM技术的基础数据整体方案,与工程项目管理密切相关的基础数据包括:实物量数据、价格数据、消耗量指标数据、清单定额数据等。基于BIM技术的投资管理方案,是把原来分散在项目上和个人手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提供企业级和云计算的两种方案帮助企业建立企业级四大基础数据库,即企业大后台,总部、分公司、项目部等各部门使用的客户端最终成为一个个“小前端”,可通过互联网快速调取实时准确所需的基础数据。
BIM技术的应用贯穿项目全过程。设计阶段:方案比选、图纸问题、方案三维展示、限额设计(经济指标分析)。招投标阶段:标底测算、项目预算、资金计划。施工阶段:支付审核、资金计划、进度管理、建造阶段碰撞检查、方案模拟、资料管理、现场管理。结算阶段:结算审计、BIM竣工模型。运维阶段:设备集成管理、突发事件管理。
目前出现的BIM技术及云计算,对造价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更多发展的契机,BIM的出现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复工作,参建项目各方各取所需,整合资源共同发展成为了大势所趋,BIM技术对目前的造价咨询企业能提供一种成本管理的现代化方式,同时对汇集后的BIM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通过云处理及云计算能够搭建一个共享的数据平台,能大大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同时与设计院等进行数据对接还能最大化的减少目前大量的算量工作,这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及项目成本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技术的运用对造价咨询行业的影响及造价咨询公司如何转型成为当前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 工程咨询业存在问题
2.1 造价咨询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偏低
很多从业人员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多的现场实践经验,但知识面狭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较弱,尤其是经济、商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不足,缺少项目经理、多语种人才、复合型人才,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国际工程咨询能力的人才更少之又少。全国经人事部及建设部认定的造价工程师,大多分布在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设计、施工和造价咨询等单位,而就职于咨询单位执业的造价工程师数量就相当有限。因此,出现部分咨询单位兼职、退休返聘人员比重过大,这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动性的隐性从业人员,这既不便于工程造价协会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又给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执业质量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2 &组织形式不尽合理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近几年才逐渐培育和发展起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原造价站人员改制而成;二是由建设银行系统的基建科改制而来;三是由社会上的概预算人员集资开办。多种经济性质并存,但仔细分析其组织形式大多数是有限责任形式,注册资金一般为几十万元。按照法律规定,这些单位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以注册资金为限,试想,一个以几十万元为限承担经济责任的单位,却从事着上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很显然权力与责任不匹配。正因如此,才使得一部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及从业人员,不顾业务质量,钻法律的空子,索取其本不应该得到的越额经济利益。
2.3 &缺乏必要的监督及约束机制
由于近年工程咨询业发展很快,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数量增长过快,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单位个人一味迎合委托方的意愿,有失咨询单位执业的独立、客观、公正之原则,以致发生法律纠纷。如果在执业过程中存在着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就不会直到发生法律纠纷时,才发现业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在强调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内部加强业务质量控制的同时,还应加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外部监管力度,特别要发挥工程造价协会的作用,加大行业协会的监管职能,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要从法制管理角度,加大管理,形成一个具有较高透明度的监管严厉的法制环境,使得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执业人员都不敢置业务质量于不顾。
2.4 &委托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直接影响执业质量
按常规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资料是委托方管理人员的责任,但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却经常发现委托方提供的咨询资料不真实、不全面,这一点在竣工结算审核时显得特别突出,而且直接影响咨询结果执业质量。
2.5 &造价咨询行业市场混乱,行不成有序竞争
集中表现在本行业行政色彩较浓,有的咨询单位为了抢占市场,利用盘根错节的行政权力承接业务,造成多数业务量被一两家垄断,难以形成合理竞争,同时也容易造成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有的造价咨询单位不惜利用行贿等方式承揽业务,而有的从业人员也利用手中的审查权力收受贿赂。
3 新技术应用现状与问题
我国建筑业项目管理引入BIM技术及云计算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上海应用较早也较广泛,各地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已开始尝试BIM技术及云计算,四川有部分设计单位在尝试,但项目全过程管理使用的较少。
目前BIM应用普遍处于非系统应用状态,设计单位为优化设计而用,施工单位为投标而用,咨询行业为计量而用,建设单位较少使用,基本未发挥主导作用,这种状态会造成大量的人力时间数据等浪费,BIM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效能难以充分发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BIM应用存在“三部统一、两不完备”问题,即系统不统一(软硬件及网络)、BIM标准不统一(建模标准、数据标准、应用标准)、BIM应用管理不统一、基础数据和构件不完备、国内软件开发不完备。上述问题不解决,BIM应用如同在制作珍珠,虽然获得了一定价值,但却无法形成佩戴项链一样的系统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大多数单位是在基本BIM阶段,其特点是以基本建模,三维模拟,碰撞检查为主。这会在很长时间将持续给我们的传统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但现在发达国家还非常强调的是拓展BIM,它的特点是BIM与其他新兴IT技术对接(如互联网、三维扫描、增强现实、虚拟现实、3D打印、谷歌探戈等),用于管理。最近更出现了智能BIM,与工业4.0呼应,用模型中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用以指导,甚至指挥人的行为。
4 新技术对造价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保证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必然要求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与之相适应。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最核心的要素是造价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项目管理的高级阶段是全过程整合、全要素整合的管理,这就需要在设计、招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建立一个信息协同的一体化平台。“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 工程造价行业亦需与时俱进,一体化的造价管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造价咨询企业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造价咨询企业而言,BIM及云技术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造价行业面临同行业竞争、代建制的潜在威胁、财务审计的替代威胁、人才竞争的困局以及委托方议价压迫。如果能借助BIM这一重大变革机会,将BIM技术与工程造价进行整合,形成以投资管理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造价行业从此会从简单的算量计价咨询服务变为委托方须叟不能离开的项目投资管理者,经分析,BIM技术咨询唯有造价咨询公司最有条件成功,因为BIM应用在建造阶段难点在于量与价的确定,而这正是造价咨询公司的长处。
5 新技术下对造价咨询行业发展的影响
5.1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公司办公方式的改变
改变企业管理模式,使之快捷快速与合理:网络技术工具可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企业管理也不列外,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管理模式将不得不做出改变,也可以说有了改变的可能。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应成立信息管理部门,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公司领导亲自参与信息化领导工作,每年应有适当预算经费,否则,信息化工作很难推进并取得成果。
&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企业现代管理形象:很多咨询企业不再通过纸面文件传送,通过电子文件可以更快送达每个人,即使是千里之外,也可以通过视频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会议,使分支机构在获得指令的同时增强了组合观念。
显著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员工学习效率:在共享的办公环境中,各级管理人员迅速处理技术问题,即时交换业务心得,办公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员工可以迅速获得公司积累的各类成果资料与数据,在网络上即时学习他人得到的成功经验。
5.2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造价咨询行业系统安全的影响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化初期往往忽视信息安全问题,当业务与管理纳入系统管理后,当数据量巨大时,安全危机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软件系统比硬件重要,数据不软件更重要。
建立信息安全制度必不可少:考虑病毒方法措施,网络运行保障,数据存取限制,系统修改审批流程,数据备份制度等。
注意数据备份方式方法:经办与验收分人负责,方法包括完全备份、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等。
5.3 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促进造价专业人才水平提升
BIM及云技术的应用,迫切需要一批既懂造价,又懂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又促进造价专业人员学习信息技术,新时代的造价工作者应是既懂工程技术经济,又懂管理和法律,并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业自律机制,即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咨询专业人员的行为受到自律以及外界的约束从而使工程造价咨询行为趋于规范,造价从业人员能自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5.4 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造价行业整合及转型
新技术(BIM及云技术)的应用,整体来讲,在BIM技术大潮来临的时候,对于工程造价行业及造价各方主体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对于中介咨询单位,BIM技术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的转变,要求更高,能力更强,对于中介咨询单位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借助BIM技术之势,明BIM应用之“道”,优BIM建设之“术”,在提升造价管理水平的同时,拓展BIM咨询业务、逐步向PMC项目管理咨询方向转型升级。
拓展工程造价咨询业的业务范围,把握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趋势和格局,向工程造价咨询价值链高端发展。
6 造价行业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应对策略及措施
6.1 造价企业加强自身信息化管理建设,包括软件及硬件建设
开发公司办公系统建设,办公系统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多种途径,包括软件采购委托开发及自行开发等三种,笔者公司于2013年开始投巨资开发OA办公系统,2014年办公系统投入使用,公司办公全部自动化,办公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造价业务板块的办公自动化,简化了许多手续。同时,流程化管理板块、业务管理板块正在深度开发。
投入资金采购软件,与软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通过强强联合,推动BIM算量工作,做到公司造价人员人手一套算量软件。
6.2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企业核心力
建立公司信息资源库,形成自身核心力,信息资源库包括价格信息、法规文件、各类范本文件、算法汇集、清单模板、标准图集、定额库、造价指标等,这些资源企业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由于数据量庞大,不断更新,人工管理难度很大,只有实现信息资源的建立积累更新和使用的数据库化和计算机化,才能得到有效、充分利用,才能逐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6.3 多渠道培养信息化建设需求人才,提升信息化技术利用
造价咨询行业多为小而全,需求人才多为需求招聘,人员不稳定,流动频繁,这样不利于企业发展,应多渠道汇集需要人才,做好储备人才。
方法一:通过企业加院校培训急需人才。培训BIM技术及云技术等新技术,BIM工程师是推动BIM发展的新生力量,一些软件公司如斯维尔与高校合作,如全国中、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大赛,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住建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力支持。大赛通过斯维尔BIM系列软件的应用,实现高校建筑类专业之间的BIM协同,增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届,赢得了全国建筑类院校的热烈响应与积极参与。企业可在大赛中找到自身需要的人才。
方法二:通过企业自身组建培训中心,初期学员为企业招聘新员工及公司内部继续教育员工,通过上岗培训,使其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目前多数企业采用此模式,但现在一些咨询企业已开始不满足企业内部员工培训,转向社会公开招生培训,培训合格人员可与企业签署合同,进入企业工作,这样企业不但解决了招聘人员难问题,还可以向社会培训并提供造价从业人员,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新员工进入企业也会更快适应公司环境。
方法三:企业更需要从企业基层员工中培养中坚力量。
积极培养造价从业员工对造价咨询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促进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
6.4 改变传统造价行业做法,树立适应新时期信息化造价行业新气象。
国外造价企业在工程价格管理中,主要发挥专业人员(造价工程师)的作用,一般不注重单位(咨询机构)的作用,造价工程师受聘于业主,收取一定费用,具有很大权力,但对业主所承担的责任也很大,对其所做的估算等成果文件也负经济责任,但国内咨询行业执业中,业主则相反,主要为行业及从业人员的无序竞争,行业协会已制定和发布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和《标准》,建立信用评价系统,并开展以企业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和执业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评价,并与资质资格审批联动,建立“褒扬守信,惩戒失信”的环境,为行业自律提供有力抓手,企业应顺时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应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应主动建立信息化系统管理部门,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公司领导亲自参与信息化领导工作,并每年配备适当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发展。
6.5 通过自身信息化的应用推动行业方法库等标准化建设,推动信息化发展。
工程造价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方法库,其包括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和工程造、价管理经验积累形成的统一标准等,是工程造价管理所有依据和应用的基本制度及方法。方法库的核心内容就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包括基础体系、管理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信息标准。行业主管部门已经高度重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举措,作为造价企业,应该领会改革精髓,推动行业发展。
行业数据标准化建设就是建立行业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有效的流通利用。信息化标准包括工程分类库、指标分类库、清单标准库、材料编码库、项目特征库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营业执照类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