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大公司就一定比小公司好

创业公司要慎用大公司的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创业公司要慎用大公司的人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得死,只有平台才能永生!
我的图书馆
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得死,只有平台才能永生!
如果你的洞察力足够敏锐,你可以发现一个事实: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在拼命把自己变成平台!
其中,大公司的方式是裂变,小公司的方式是聚变。比如海尔的创客工厂就是在做平台,一个大工厂裂变成一个创客互联工厂.同时,滴滴和快的这合并也是做平台!这些垂直化的平台正在联合起来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而小米手机表面上是做手机,其实也是在做平台,为什么呢?
或许我们可以再从历史里寻找答案!
——水木然 微信:smr8700
公元1644年,也就是明崇祯十七年,女真铁骑在多尔衮的带领下第一次穿过当时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山海关进入中原并顺利占领北京的时候,几乎全体满洲人依然不太相信他们能够真正征服整个明朝,只是打算“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燕都;而大兵则或还守沈阳,或退保海山,可无后患。”多尔衮虽然没有采纳这种目光短浅的建议,严格按照皇太极的遗志立即从沈阳迁都北京,但雄才大略如他也不敢奢望能够进一步征服整个天下,其本人也亲口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
其实以当时他们的客观条件来说,满州人的想法是符合逻辑的。根据各种研究的估计,明朝当时的人口应该在一到两亿之间,而同时期整个女真部落在经过几十年兼并整合以后也不过大几十万的人口,这其中还包含了不少蒙古人和关外汉人,人口比例大致接近大陆和香港的比例。要知道,就在大约两年之前,明清双方在关外的那场赌国运的松锦之战里,清军投入了几乎全部的男丁出战也不过凑了十万余的部队而已。区区两年之后,要满清拿出军队去征服整个明朝疆域,不说打仗,就算把每个城市占领下来都分不出人手。从当时的情形看来,要满清征服整个明朝,就跟让墨西哥去征服全北美洲一样天方夜谭。
然而随后的形势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整个的局势呈现了几乎一边倒的状态,满清随后的西进和南下都比预料中的顺利,大量投降归顺的前明军队人数甚至超过了满清的人口数,他们成为了满清南下的急先锋和主力部队。虽然,南明的反抗一度也产生效果,使得战争在局部地区反复拉锯胶着,甚至一度有反败为胜的迹象。然而不断的内耗终于毁掉了南明最后一点实力。
1662年,吴三桂从缅甸抓获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并亲手用弓弦勒死以后,持续统治了300年幅员广阔的大明朝终于彻底地成为了历史。至此,满族的祖先们创造了一个人类文明史上的传奇和神话,他们只用了大约六十的时间,便以一个仅几十万人的连自己的文字都刚刚发明的小部落,征服当时人口是自己两三百倍的世界第一大的王朝,并由此又统治了近三百年。这是在人类近5000年的历史上也从未曾发生过的。
当然,满清末年所遭遇各种屈辱早已把这些武功给抹杀得一干二净了。在这里,我更想提出的是一个问题:明朝的覆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这个中国历史上汉人王朝里人口和疆域面积都是首屈一指的朝代,这个曾经有七下西洋的辉煌壮举的朝代,如何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被一个小小部落给欺凌到如此地步?这一切,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这一切,又究竟是为什么?
如果我们追本溯源,这话还是要从头说起。让时光从1644年的惨烈光景中倒退276年回到公元1368年,那一年应该是中国历史屈指可数最值得庆祝的年份之一了。那一年,朱元璋的北伐队伍不费吹灰之力进驻了元朝大都,宣告这个蒙古帝国的正式覆灭。同年,朱元璋又在南京登基称帝,改元洪武,正式建立了大明。被蒙古人蹂躏了近百年的土地终于又一次回到汉人的手里,并且其领土的面积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其它汉族的朝代,明史中所说的“幅员之广,远迈汉唐”绝非虚言。战乱迅速平息之后,整个国家迎来的是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一时间全国上下河清海晏,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明朝在刚开国的几十年里就迅速达到了其辉煌的巅峰。
然而,也就是在这短暂的巅峰之后,整个国家却从此一路向下,逐渐地堕落,不仅在科技等方面逐步被西方欧洲国家所超越,政治崩溃加上经济破产,军事上更是被起义军和满清两面夹击而彻底击垮,最终因自身危机重重难以自拔而难逃覆亡的结局。而酿成这一切苦果的根因,其实在明朝建国之初,就已经深深埋下了。
如果要我来说,有明300年最大的危机是什么,那我只能回答:最大的危机其实就是一直以来明朝在其整个历史上都几乎没有遭遇什么真正的危机。纵观明朝近300年的历史,其实可以说明朝时一个很幸运的朝代,当时它的周边根本就没有一个能够直接威胁到它政权的势力存在。
北方的蒙古人早已不复当年成吉思汗的光辉,分裂割据的各个部落无一能够有实力和明朝一较高下。纵使明初横扫波斯而嚣张一时的瘸子帖木儿也死在了征明的路上,后来的也先或者俺答还有林丹都没有真正雄霸中原的实力,虽然300年来蒙古人不时纵马南下,但在明朝眼里始终不过是“抢食贼”而已,抢够便会回去的,大不了出让些河套地区的土地与他们,也就息事宁人了。
当时的西欧虽然逐渐摆脱黑暗中世纪开始了伟大的文艺复兴,但彼时欧洲人的实力还远未能够将战火烧到万里之外的东土,虽然欧洲人随着航海术的不断提升,在明朝中后期开始逐步蚕食着明朝周边的属国,甚至“租用”掉了澳门,但对于明朝而言都不能够真正威胁到它的政权;日本则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到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军事实力从未能够威胁到中国,即便偶尔丧心病狂一次,其侵略的部队也早被挡在朝鲜,没有机会能够把战火烧到中原的机会,而频发的倭寇也只能破坏些局部地区的安宁,对整个政权则更加没有什么影响;云贵等地的苗人虽然不时地造反,也很容易就天朝的大军平定,明朝出个王守仁就能轻松搞定一切;至于其它的那些国家则都是些番邦属国,在明朝君臣印象里,不过都是每年派些使者来在金殿上磕响头的蛮夷而已,连正眼都不屑一顾的。
于是乎,在这种长期貌似太平且安详的环境下,大明朝理所当然地得上了一种富贵病。现在来讲,我们通常管这种病叫“大公司病”。由于没有外来的威胁,明朝政局长期都一直处于一种奇怪的安定状态之中。虽然其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和军事上从一开始就隐患重重,但始终都没有得到过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改善。
由于没有遇到过威胁,所以问题似乎永远不会爆发,敷衍或者拖延的办法往往反而比正视和面对问题要来得更为有效,而制度改革的带来利益远远不及要消除利益集团的成本的时候,一切问题就都没有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反而慢慢地积累,等待爆发的一刻。就是这种病,明朝从建国之初就开始患上而且病得不轻,经过数百年积累之下终于要这个王朝的性命。
每个大公司都多多少少地患有这种毛病。这种病症在没有外来的巨大威胁出现的时候,往往表现不出严重的问题,反而会被其它繁荣的表象所掩盖,然而一旦外部环境改变而激化问题的时候,结果总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而这种变化在一开始都是那么的不起眼。
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款iPhone手机的时候,诺基亚正处于其业务的黄金时代,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高速增长无人可及。当时谁又能预料到这个庞大的手机帝国,在短短的五六年后就轰然倒塌了呢?陈旧的产品设计思路、缓慢的开发速度、落后的操作系统,这一切都成为诺基亚最终失败原因,然而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积累着,只是被其曾经光辉的商业成果给掩盖去了。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以后不久就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了一个以他朱姓一家的利益为核心的政治体系和军事制度。众所周知,明朝给予官员的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连之一都没有。一个一品大员的年收入换成现在的钞票也只有小几十万而已,底下的基层官员就更不用说了。而官员必须靠这些工资去养活一大家人以外,还要雇佣师爷跟班等整个一套班子,当然还有应付各种社交来往。几乎没有官员可以完全没有外财的情况下生存;也许海瑞做到了,不过代价是他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死的时候连出殡的费用都没有。连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都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
然而,底层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一方面发行大量的学习资料教育官员清廉节俭,比如在《醒贪简要录》就仔细给大家计算一份官员的俸禄里要花费百姓多少的劳动;另一方面,他又是用尽各种残酷手段惩罚那些被揭露的贪官,甚至不惜想出剥皮揎草之类的酷刑吓唬官员,仅洪武一朝最大的贪污案--郭恒案中,朱元璋一口气把处死的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员就达数百人,而地方官员被牵连下狱致死者更达到数万人之多。朱元璋作为帝国的缔造者和总指挥者,总不喜欢反省自身建立制度的缺陷,而喜一味地把所有问题的原因推卸给底下官员,进而粗暴采用各种酷刑对应,但却几乎毫无效果。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然而,朱元璋对待自己朱姓子孙却完全是另一套做法。明朝开国功劳最大的六个勋臣都是只有在死掉以后才享受到封王的哀荣,且子孙承袭都要降级;而朱元璋自己的26个儿子,除一个当太子,一个一出生就死了,其他无一例外都封了王,哪怕有一个只活到三岁的也封了王,而且还都是一字王。而且这还不算,有明300年里,只要是朱家的子孙,从一生出来开始就白白享受国家的财政供养,不需要也不可以从事任何工作,而且是生多少孩子拿多少补贴。那些历代皇帝的直系子孙则可以享受更多,直接会有封地并享用整个封地的税收福利。
以万历儿子福王为例,他在封地的时候,万历一下就打算给他四万顷良田的税收作为福利,后经过群臣反对才降为两万顷。一般的朱氏子孙也有“宗禄”供养,所有支出都由地方财政解决。随时间推移,朱氏一族的人口飞速增长,到了明朝中后期,宗禄问题已经成为拖累明朝财政的巨大包袱,甚至成为了和国家边防等同的重要大事,所谓“外之边防,内之宗藩”是也。根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嘉靖末年就有御史林润言:“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於宗籓禄廪。天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诸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明朝当时上亿的农业人口辛苦耕作也实在是架不住这帮寄生虫胡吃海嚼的了,可以说明朝的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这个蛀虫群体给活活拖垮了的。
更可怕的是,明朝的主要税收却都来自于最底层的农民。权贵阶层和土豪们一方面不断兼并土地,另一方面却通过“飞洒诡寄”等手段将本该自己承当的税务进一步转嫁到穷人头上。当明朝末年,由于小冰河的现象导致西北农业绝收的时候,大量实在活不下去的农民终于开始起义了,其中就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人,他叫李自成。而且朝廷为了镇压流寇,又进一步提高税赋,导致更过的农民破产,终于把造反变成了一个几乎全民运动了。于是乎,明朝的气数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
明朝虽然完蛋了,但这种现象和问题却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这其实就是很多大机构大公司里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公。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故事,某某大公司的一个部门里,一个空降的外籍高管的工资可能占了整个部门所有人力成本的一大半,然而这个高管对公司业务几乎没有任何贡献,甚至这个高管根本就是放在那里等退休的了。
在大公司里,公司业务的运行更多是依赖公司的整体资源和制度流程的时候,每个个人的贡献往往都显得微不足道,这就给利益分配不公带来了机会。反正个人对公司的成败影响极小,那么加薪升职的机会给予谁活不给予谁都是一般的结果,往往努力工作的员工反而不如那些和老板关系好的员工混的好;而宏观上看,整个公司的大部分利益更是被占总人数极少部分的小集团所瓜分了。于是乎,原本用来提升效率的各种体系和制度反而变成了扼杀积极性和效率的枷锁。
这样的大公司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其自身的历史积累依然可以把业务推进下去,然后它本质上却仿佛一辆满载的方向盘失灵的大卡车,只是依靠惯性在高速公路上飞奔,却很难通过任何一个急弯。当年在walkman时代风生水起的索尼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被内部KPI制度消磨掉了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后,在MP3时代被苹果的iPod打得落花流水。
明朝的问题当然远不止这些。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事,很多大公司都往往把自己手里的大把专利作为自己一个很大优势和财富,甚至恨不得贴得满墙来加以炫耀。可以是我对此总不是特别以为然。事实上那些躺在自己技术成就和积累上的大公司很多都没有太好的下场,无线通讯的鼻祖摩托罗拉被收购了,掌握最先进集成电路工艺的英特尔正在为开拓新的市场苦苦探索,当年的朗讯和北电都销声匿迹了。最可怜的是柯达,这个曾近胶卷行业的霸主,却最后被自己发明的数码摄影技术给打垮了。事实就是如此的滑稽而又无情,哪些公司依靠自身的技术壁垒长期享受其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却也在这温暖舒适的条件里丧失了继续开拓的决心和欲望,并最总被自己的堕落和迟钝所拖累。
明朝其实就有一个闻名世界的保护壁垒—长城。虽然众所周知的是秦始皇造了长城,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朝修建的。长城在明朝又称为边墙,是明朝为了阻止漠北的蒙古人南下而修建的战略工事。在其近300年的历史里,明朝征服几乎从未停止过长城的修建,其总长度达到了六千余公里。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来说是一个极其惊人的工程,也同时给明朝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惜的是,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却似乎并没有给明朝带来他们期望的安稳。由于明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一向简单粗暴,导致北方的鞑靼、瓦剌以及建州女真经常入关骚扰。万里长城就像是一个破筛子一样,根本挡不住北来的胡骑,导致明朝北方土地被反复地蹂躏甚至被长期占领。而明朝自身的军事实力因为严重的制度缺陷在永乐以后一直孱弱败坏,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
明朝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应该是明英宗的“土木之变”了,一支由皇帝亲自率领的二十万的精锐部队(京营),在自己家的领土上被蒙古的两万多骑兵给杀到全军覆没,皇帝本人被活捉的下场。这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天大笑话,却在我们的历史上活生生地发生了。在满清从山海关入关之前,明朝首都北京城被敌军直接威胁到的就达三次之多,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长城几乎完全成了摆设。明朝早已灭亡,而巍巍长城却依然耸立。当无数游客登上长城感叹其雄伟气势的时候,如果也清楚地了解到这些历史真相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
取代明朝统治中国的清朝在其近300年的历史里几乎没有再对长城添加一砖一瓦,然而蒙古再没有机会用侵略的方式进入中原。清朝没有再依靠所谓长城护卫,而是组织军队把战场摆到了长城之外的土地,真正地击溃了敌人,进而把整个蒙古和新疆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所以说,丧失了冒险和进取精神而躺在所谓技术、专利和市场份额的壁垒后的大公司都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这世界上没有永不倒塌的堡垒,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一个大企业从兴盛走向衰亡,其原因总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压断其背脊的最后一根稻草总往往是一个能力平庸的最高决策者和效率极其低下的决策流程。就像当初称霸整个地球的恐龙们,虽然身躯巨大力量无穷,但大脑极小智力低下,而且庞大的身躯导致其神经反应的速度也极慢。大型恐龙的尾巴如果受伤,中枢神经系统要过好几秒钟才能感觉到,然后再用同样的时间做出反应。这直接导致其的适应能力低下,当地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恐龙的灭绝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明朝其实就是这么一头巨大的恐龙。从永乐皇帝朱棣死后,他的后代里人品优劣各有不同,但几乎没有出过什么真正有大才能的,能够乾纲独断,重整河山的人物,反倒是出了不少类似正德、嘉靖、万历和天启这样的活宝。完全是仗着家底殷实,明朝才好不容易熬了200多年。可惜的是,明朝在末年已经到了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却又迎来了另一个废物皇帝—崇祯,老天实在是太不开眼了。
确切地说,崇祯皇帝从态度上来讲还算是勤勉,然而性格和能力上的巨大缺陷使得他只能算作个庸君。如果换到相对安定的时代,他或许还可籍祖荫当个太平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也还不算差,可偏偏明朝到了他手里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彻底的烂摊子了。于是他不得不努力去应对,可惜他越努力却越是添乱,除了他执政初期干掉魏忠贤以外,他的其它工作几乎都没有起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如果不是让事情更糟的话。
杀袁崇焕算是一个最著名的例子,而他执政17年,内阁辅臣换了50个的著名故事更是反映了他措施无效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仅如此,他更是一个喜欢逃避责任的掌权者。当初边事糜烂的情况下,明朝曾近有和皇太极和谈的大好机会。和谈在当时看来是一个非常丢人的事情,但对于缓解明朝军事压力争取喘息时间却是大大有利的。崇祯偷偷偷摸摸地和兵部尚书陈新甲计划和满清和谈,却不料消息走漏。当反对派群起质问的时候,崇祯一股脑把责任推卸陈新甲,杀之了事。于是边事继续糜烂下去,另一方面也在没有大臣愿意为他全力工作了。
由于最高决策者的无能以及逃避责任,整个明朝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在这期间,不仅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因势坐大,关外的满清军队也不断侵扰内地。在山海关被吴三桂打开以前,皇太极的部队曾经五次绕道入关,除攻击北京城那次以外,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正真的抵抗。特别是崇祯9年的那一次,清军入关后共克12城,56战皆胜,获人畜17万9千8百,在如此情况下,明朝的兵部尚书亲自领军也不敢抵抗,这是尾随清军。当清军押送掠获的18万人畜从容出关的时候,为羞辱明朝,故意“俱艳饰乘骑,奏乐凯归”,还把大树的树皮砍掉,写上“各官免送”。整个过程持续了4天,而崇祯坐在北京城里依然毫无动作。当一个庞大的机构的最高领导层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整个机构就会像一口搁浅的鲸鱼一样,貌似身体强大,却连翻身都极其困难,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说起来好笑,崇祯最终还是下过“决心”要御驾亲征的。不过当他发出诏书说要“朕今亲率六师以往,国家重务悉委太子”的时候,李自成的部队都已经把北京的外城给攻破了。这离他后来的上吊自杀只相隔几个时辰了。
其实当李自成的军队直逼北京的时候,情况还不是那么糟糕。明朝还有机会南撤去陪都南京以保全半壁江山后伺机反扑的。然而,各种利益的斗争和扯皮再一次发挥了巨大作用,把明朝彻底地拉进了深渊。崇祯本意就想逃到南京保住一条命再说,然后再如此危机关头他还不敢独自下决定,为了保全面子希望大臣襄助。按照他的心思,最好大臣集体上书请求他移驾南京,这样他逃跑也有些面子。然后大臣们却各有各的的打算“帝欲大臣一言主之。大臣畏帝不敢言,虑驾行属其留守,或驾行后京师不能守,帝必罪主之者。遂无人决策。”
处于各自的立场,大臣们有的坚决要求皇帝坚守社稷,有的建议南下,也有的提出折中的办法先把太子送到南京执政,莫衷一是。崇祯个人的心思和大臣们的小算盘纠结在一处,互相扯皮,宝贵的时间终于在各种推诿拖延中消磨掉了。当李自成的部队占领北京后,崇祯的尸体和他几个儿子全部落到闯王的手里,城外早已准备好的槽船孤零零地飘在海上,再也等不来他的主人了。
由于崇祯的子嗣悉数落网没有能够逃到南京主政,这给后面南明的反扑造成巨大麻烦。没有了天下公认的法定继承人,一下子冒出了许多个南明的皇帝来,却没有统一的指挥。毫无悬念地,南明的力量继续在各种内部斗争中被消耗掉,终于被满清的军队逐一吃掉。明朝再无翻身机会。看到这里,当我们听说诺基亚的工程师抱怨他们写份PPT的时间都比别人开发一个产品的时间长的时候,也就不难理解会什么曾经这么辉煌的一个公司,在短短几年里,说完蛋就完蛋了。
平心而论,在长达六十年的明清对抗中,明朝并非没有机会能够一举解决辽东问题。其实建州女真的骑兵虽然勇猛,但满清一直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薄的人口。正如我前文所说,满清一直到入关,也才区区不到百万的人口,可用于作战的男丁不过十来万。可以说,明朝只要能够认真组织一场战役,彻底击溃满清一次就可以导致建州女真后面二十年缓不过劲来,而且很可能就因此被周边的蒙古或朝鲜给彻底吃掉。然而“奇葩”的明朝在这整整六十年里居然就真的一场胜利也没有,勉强称得上胜利的宁远和宁锦两次战役也仅仅是阻止了满清进攻的势头,虽然也狠狠挫了其进攻的锋芒,但未能给于其任何实质性的打击。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之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也是彻底暴露明朝军事实力纸老虎一面的一场战役。可以说,明朝两百多年来在军事制度上的各种积弊的综合爆发。当时明朝军队大约十万人,而女真则大约是六万人左右,人数上明朝具有一定优势,而且明朝拥有当时先进的各种火器。虽然满清占有地利,但从综合条件上看,明朝方面略有优势。
然而对比一下军队的总指挥我们就能看出很大的问题。明军的总指挥居然一个文官,名叫杨镐。确切地说,杨镐应该算个好人,品德不错,然后他也仅仅是个好人而已,至少军事上是一个饭桶,其实早在援朝抗日的战争中杨镐就暴露出过能力问题,可偏偏万历皇帝还是喜欢他。这就是大公司病的一种特色,大公司在用人上更倾向于采用政治上可靠或者老板信任喜欢的人,而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往往仅凭借老板的信任而爬上高位,从而导致经营的巨大问题。杨镐无疑就是这种人的典型。
明军在出征之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其中还包括要杀牛祭旗。然而这却成了见证奇迹的时刻—由于武器的长期保养不良,军士的刀居然锈蚀不堪,三刀下去都没有把牛杀死。这滑稽的一幕被明人写进了笔记了,供后人一笑,然而这对于明朝来说却是怎样的一个悲剧?谁能相信这场军事行动花费了明朝九个月时间准备,耗资数百万两白银?
接下来的故事和本文关联不大,就不详细叙述了。努尔哈赤的部队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奔袭百里,血战数场,重创明军。明朝的四路军队被灭三路,还有一路未战先逃。这一战,满清损失5~6000人,而明军至少被灭6万,双发战损比为1:10。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甚至被写进很多军事教材。这可以说是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其实却是必然。随后的几十年里,满清对明朝军事上一面倒的压制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据说,当初“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在记着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我们可怜的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大军已经破城而入的时候,在自缢之前也留下了“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血书,足让人欷歔不已了。一东一西,距离相差万里,时间间隔数百年,却是殊途同归,历史总是不断重复上演同样的故事。
至死,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自身犯下的种种问题、不愿意去反省,把一切的责任都推卸给别人,或者客观条件上。所以诺基亚也好、大明朝也罢,他们的覆亡都是理所当然和在所难免了。如果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不承认和逃避就可以避免甚至解决的话,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问题了,可惜这世界上有欠债就有还钱,有压制就有反噬,一切一切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恰当的解决,最后都会从隐患成长为祸患,终于爆发为毁灭一切的灾难。所有抱着侥幸心态的人终于都会自尝苦果,绝无幸免。所谓天道好还,诚哉斯言。
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明朝还正因为在张居正的治理下经济政治有所恢复,仿佛正处于中兴的局面,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当时年青的努尔哈赤则遭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不幸,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在明朝军队的屠城中被杀害了。他当时所拥有的不过是祖上留下的13副铠甲和几十个志同道合的兄弟,他的部落甚至连文字都还没有。
如同很多的创业者一样,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开创天下的不归之路。由于最初实力的弱小,他在打天下一开始的许多年里都不得不亲冒矢石参加战斗,每一战都是生死之战,每一战都是性命相搏。每一战都是向死而生。他正因为几乎一无所有,所以才能够毫无羁绊地一往无前,纵马驰骋于旷野,迎接他的有隆隆的战鼓,有如刀的霜雪,也有绚烂的星空。当他挥舞钢刀冲向敌阵的时候,他绝不会想到,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和他的子孙竟会开创出一片怎样惊人的事业。
水木然点评:一滴水,怎么样才能永不消失?把它放入大海!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谁说大公司就一定比小公司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谁说大公司就一定比小公司好?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19:17:17 责任编辑:李志喜字体:
点击下方播放键,边听音乐边读文章嗨~又见面了!大家好,我是职场君。前段时间跟大家分享了面试拿offer的技巧:《谈一场不被拒绝的面试,场场拿Offer!》,恭喜很多小伙伴们已经收到了多家公司的offer,可是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要怎么去选择?“去大公司上班好,还是去小公司上班好?”“去大城市发展好,还是留在家乡发展好?”这是历来刚涉入职场的人们普遍纠结的两个问题。今天我们聊一聊大小公司的选择,第二个问题请参见《在大城市奋斗,你需要具备怎样的生存技能?》&&■&&&■&&■都说大公司意味着更广阔的平台、更完善的机制、能和更优秀的人共事,有着更为丰厚的福利待遇,所以很多人希望选择一家起步高、薪资多,福利好,机制健全,发展稳定的大公司。去到大公司工作之后,以后辞职跳槽的履历上也会增分不少,见识过的人物,接触过的项目都会让自己的视野更为开阔!也有很多人说,小公司意味着更精干的团队、更自由的工作环境、更催人奋进的员工激励机制、更多的挑战和提升的机会。所以也有不少人宁愿舍弃较高薪资的大公司而一头扎进小公司。小公司人员机制简单,多劳多得,能力强的人升职晋升速度飞快,在小公司里的磨炼可以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是冲着公司能带给自己的优势而选择的,那么我们也有可能因为这些优势忽略掉公司可能存在的问题。今天职场君分享学弟的真实经历,希望能帮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公司。学弟姓林,东北人,因长得高大健壮获得&大林&称号。他大学专业是电子商务,文笔不错,在校文学社任采编记者。他聪明勤奋,大学四年专业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十。按理说,这样优秀的毕业生,应该能顺风顺水地进行工作才对,可学弟大林却在短短2年时间内前后在大大小小4个公司任职,平均任职时间不足半年。&&■&&&■&&■大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长沙某电子商务公司,公司规模500人以上,待遇、福利都很不错,每年还有两次免费国内旅游。公司内部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晋升制度,3个月试用期,前一个月是接受公司文化和业务培训。前期他激情满满,但一个月之后他每天的工作无比简单重复,毫无含金量可言。每天总是打电话,帮忙查资料等,有时候会接待一下客户之类,但是仅仅是接待,谈业务等就没他什么事儿了。尽管部门经理认可他的能力,对他也不错,他还是在3个月后提出了离职,根本原因是看不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每天按部就班让他没有成就感,渐渐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辞去长沙的工作,大林来到了深圳。调整好状态后的大林意气风发,在南山一家创业型广告公司任职文案,尽管不是本行本专业,但凭着他良好的文笔和出色的口才打动了对方,并获得了高于第一份工作一倍的薪资。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好在,深圳是个相对公平的城市。大林所在的公司正在起步阶段,团队成员都很有干劲,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工作,包括大林在内。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为了一个方案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甚至好几次还通宵达旦,更不用提他们有上顿没下顿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大林很有成就感,认为年轻人,就是应该这样去奋斗,去拼搏,老板也很看好他,会议讨论方案也经常会采纳他的建议,并许诺他公司步入正轨后给予他期权并升职为主管。斗志满满的他不料却被一场潜伏已久的胃病折服,“浅表性胃炎”虽然不是很严重,却给他敲响了警钟,身体是自己的,要对自己负责。于是,大林工作半年后,公司一切步入正轨,他在接到晋升为部门主管通知时选择了离职。&&■&&&■&&■大林再次踏入求职大军,这次他没有着急选择公司,而是先在网上搜寻邀请他去面试的公司资料,对于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公司规模,薪资待遇,企业文化,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所有的问题都查了个遍,基本觉得OK的公司他才去面试。经过再三斟酌,最后他决定去深圳某知名旅游公司,尽管工资略低于上一家,但却是个大平台,可以接触到很多业内大咖,了解行业最新的资讯动态。公司制度严谨,办事流程清晰,责任到人,无需身兼数职。周末双休,很少加班,偶有加班也可以调休,每年有15天带薪假,可以选择公司一定额度内的免费旅游。他的主要工作是撰写旅游文案,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正合他口味。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一个选择,可是一年后大林还是辞职了,原因有三:一是公司制度太过刻板繁琐,从资料管理到招聘进程,从制服穿戴到考勤打卡,事无巨细一板一眼,毫无人性化可言。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波小额贷款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