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执著于往生极乐世界还托梦吗算不算执著

索达吉堪布:过分执着财产是痛苦的根源
核心提示:顶有菩提佛塔,珠宝璎珞饰,天衣彩裙,极为庄严。双足下垂踏于莲花月轮上,表迅速降生度众,安住八大狮子所抬之宝座。索达吉堪布:过分执着财产是痛苦的根源五明佛学院教材《...
弥勒菩萨:梵名“梅纪利亚”,译作慈氏。藏名“姜木巴贡波”。经云:弥勒菩萨早释尊出世四十二劫,奉侍于思善佛,早已成佛,现住兜率内院,说法化行。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人寿八万岁时,将再降生于阎浮提。于龙华树下成道,开三大法会,济度一切在释尊出世时所没有济度的众生。所谓“龙华三会”,就是未来弥勒菩萨成佛降生,济世说法。弥勒菩萨,一头二臂身金色,两手结说法印,风空二指各拈龙华树花梗,梗茎各上绕至肩,而苞开齐耳际,右苞置千辐金轮,左苞置军持宝瓶。顶有菩提佛塔,珠宝璎珞饰,天衣彩裙,极为庄严。双足下垂踏于莲花月轮上,表迅速降生度众,安住八大狮子所抬之宝座。
索达吉堪布:过分执着财产是痛苦的根源
五明佛学院教材《前行广释》53课
再来看看怨憎会苦是怎样的情形:很多人非常执著自己的财产,为了防止它被怨敌打劫,因而白天守护、夜间巡逻。
比如说,近年来阿根廷社会治安恶化,人人自危,为防止强盗入室抢劫,许多人都在房子的围墙上安装了电网,感觉就像监狱一样。虽然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但形势逼人、迫于无奈,只能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汉地很多城市也是如此,为了保护财产、甚至生命,家家不得不装上防盗窗、防盗门,否则根本没有安全感。所以,深入思维便会了知,财产的本质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有了财产,痛苦自然而然就会降临。
华智仁波切讲的“怨憎会苦”,主要是阐述财产的过失。虽说从广义而言,遭遇任何麻烦、苦恼等不悦意对境,都是怨憎会苦,但此处着重讲的是财产。因为作为修行人理应知足少欲,而财产却能给自己带来极大障碍。
许多人为了养家糊口,一辈子忙忙碌碌,没有机会修行,可是到了最后,自己的财产会意想不到地落入仇人手中。譬如,白天土匪会明目张胆地抢夺,晚上盗贼偷偷摸摸地窃取,甚至自己所拥有的牛羊,也会被豺狼等猛兽吃掉,最终一无所有。
大城市里就更可怕了。据一则新闻报道:2009年12月,一女人准备在自助银行存款时,旁边突然出现一个男子,用枪对着她说:“把钱给我,不然就杀了你!”她一下子就懵了,在极度恐怖中,只好将身上的一万多块钱给了他。当时是晚上8点左右,那男子得了钱后,迅速就消失不见了。可见,现在的社会很不安全,许多人的金钱、房屋、车辆等财产,随时都可能被盗贼洗劫一空。
那天我家来了个老乡,他在色达某单位做门卫。他说最近一个月里,小小的色达县,就有十五家被盗。有的是门被撬了,有的是窗被毁了,多则被偷了七八万块钱,少则也丢了一些小东西。这些治安问题,足以说明现在人的贪心越来越大,道德素质日益下滑。即使人们想尽办法,安装各种防盗措施,但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贼以更先进的工具轻而易举就能攻破。
所以,现在的社会真的很可怕。不观察的话不觉得,但只要详细去观察,就会发现人们内在的悲心、利他心、知足少欲等精神财富越来越少,对外在的奢望、希求、恶意越来越厉害。这样一来,即使公安局等部门每年招的人再多,也无法力挽狂澜,甚至有时他们自己也贪污,变成了坏人。
相比之下,我们山里的修行人,除了简单的衣食以外,没有其他俗世的目标。也许在世人眼里,这种生活很痛苦,但实际上我们精神上的快乐,远远超过大城市里的大富翁。所以,道友们修行时要多反观自心:“在这个世间上,我活着的目标是什么?旁人的所作所为又是为了什么?我应当选择和坚持什么?……”用自己的智慧观察之后,相信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实,无论你拥有多少财产,都免不了遭受最初积累、中间守护、最后增长等无尽痛苦。诚如佛陀亲自授记的怙主龙猛所言:“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现在许多人日日夜夜绞尽脑汁,希望通过白手起家,有朝一日能变成富翁,这种愿望固然美好,可是真正成功的却屈指可数(积财);即使中间有了点财产,也要拼命去守护,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偷了(守财);光是守护还不够,还想在此基础赚更多的钱,并将其作为一生幸福的保证(增财)。因此,为了这些财产,人们始终非常辛苦,根本不了解它无有实义,是一切祸害、痛苦的根源。
曾有一个美国人叫富勒,他就是从零开始,积累了大量财富和资产。30岁时,他已挣了100万美元。但他觉得自己的事业才刚开始,下一步的目标是要成为千万富翁。然而,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他不但没有感到丝毫快乐,反而身体一天天垮下去了,家庭和婚姻也岌岌可危。于是他再再反思后,决定变卖家产,把所得收入捐给教堂、学校和慈善机构。而且他还跟妻子一起,为那些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目前,“人类家园”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为超过30万人提供了住房。富勒虽放弃了所有的财产,但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可见,世间人中也有看破今世的。不过他们的“看破”,并非完全明白了财产的实义,只不过在某些因缘的触动下,知道财富不会真正带来快乐,从而放弃了对它的追求。既然世间人尚能如此,我们作为修行人,就更不应该耽著财产了。(那天有个人说:“别人跟我讲钱的过失,我就是想不通。钱是真正的如意宝,有了它,吃饭也可以,坐车也可以……现在什么都要靠钱,所以钱是赐予一切悉地的如意宝!”)当然在佛教中,修行人的生活应不堕两边,既不堕于极其穷苦的边,也不堕于极其奢侈的边,这即是所谓的中道。因此,我们平时要经常发愿:“不生过富家,不转贫穷家,唯生中等家,恒常得出家。”
关于财富的过患,米拉日巴尊者还说:“财初自乐他羡慕,虽有许多不知足;中被吝啬结束缚,不舍用于善方面,乃为着魔之根源,自己积累他人用;最后财为送命魔,希求敌财刺痛心。应断轮回之诱饵,魔之财富我不求。”
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你会因财富而快乐,认为它可以满足一切,别人对你也极其羡慕:“啊,这个人有钱了,买房子、买车了!”(现在城市里的人,整天就这样互相攀比。)此时你纵然拥有再多钱财,对它的希求也不知餍足。
到了中间,因为有了一定的财富,就会被吝啬之结所束缚,舍不得用于上供下施,这些财富便成了着魔的根源,结果一旦怨敌等违缘出现,自己所积累的财产,全部会被他人享用。其实,稍微有点钱的人,有功德的善法做得很少,没意义的事情却做得很多。在他身边,总围绕着一大群人享用他的财物,贪心也一天比一天大,而他自己所享用的,反而少得可怜。
最后,因为贪得无厌,甚至希求敌人的财物,钱财反成了断送性命的恶魔。因此,我们应当斩断这一轮回的诱饵,不要去希求魔王的财富。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圆寂经过及教言
虚云老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宣化上人:守五戒能获得97种福报
宣化上人:《中国百年预言诗》
希阿荣博上师:放生
希阿荣博上师:排疑解惑的问与答
慈诚罗珠堪布:如何面对死亡
慈诚罗珠堪布:如何面对投生
索达吉堪布:一个女人和她的钻石项链
索达吉堪布:智慧人生 和谐社会
索达吉堪布:信仰、科技与法律
索达吉堪布:观修病苦思维因果
索达吉堪布:正视衰老修行相伴
索达吉堪布:密勒日巴尊者对老苦的阐述
索达吉堪布:从诸根衰减思维老苦
索达吉堪布:从入胎等过程认知人类的生苦
索达吉堪布:思维人类八种支分苦
索达吉堪布:一切快乐都离不开行苦本性
索达吉堪布:糌粑背后的罪业与修行
索达吉堪布:用菩提心摄持将行为转化成功德
索达吉堪布:人类三大根本苦行苦之理
索达吉堪布:人类三大根本苦之苦苦
索达吉堪布:观修旁生之苦成办自他二利
索达吉堪布:龙王与旁生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秉持因果正见善待动物
索达吉堪布:闻法的四种功德
索达吉堪布:梦露附体恶鬼害人的对治方法
索达吉堪布:布施恶鬼的偈颂和咒语
索达吉堪布:自杀堕入饿鬼道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待空游饿鬼等非人
索达吉堪布:见到本尊和明点后的修行
索达吉堪布:思维圣者教言打好前行基础
索达吉堪布:藏传佛教在中国的现代表述
索达吉堪布:伏藏授记的密意与缘起
索达吉堪布: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
索达吉堪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
索达吉堪布:特障恶鬼的因果及恐怖…
索达吉堪布: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索达吉堪布:莲师金刚七句略讲(第一课)
索达吉堪布:莲师金刚七句略讲(第四课)
索达吉堪布:上师瑜伽·祈祷莲师
索达吉堪布:禅宗与心灵救助
索达吉堪布:苏州科技学院佛学问答
索达吉堪布:博学与济世(东北财经经大学演讲)
索达吉堪布:佛说除恐灾患经讲说的饿鬼痛苦
索达吉堪布:大成就者游历饿鬼界的…
索达吉堪布:隐住饿鬼的分类和痛苦
索达吉堪布:恶鬼之苦、类别、业因
索达吉堪布:佛教的人间化不能离开佛经
索达吉堪布:孤独地狱的三则公案
索达吉堪布:杀生血肉供养罪过的事…
索达吉堪布:中国社会科学院佛学问…
索达吉堪布:心灵绿化与幸福人生
索达吉堪布:苏州科技学院佛学问答
索达吉堪布:藏传佛教把握意识的方法
索达吉堪布:苏州大学问答
索达吉堪布:探索内心科学的精髓
索达吉堪布:慈善离我们有多远
索达吉堪布:当代藏医药学者的历史使命
索达吉堪布:香港理工大学问答
索达吉堪布:怎样修学密法
索达吉堪布:如来藏思想
索达吉堪布:减轻压力的智慧
索达吉堪布: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
索达吉堪布:念修前行仪轨及禅修
索达吉堪布:山东理工大学演讲索达吉堪布:如何做到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学佛网
&索达吉堪布:如何做到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
发布:妙江&[ &]&& 日期: 15:22:00&&
  问:如何做到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只有藏传佛教才这样强调吗?  答: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观想阿弥陀佛、积累无量善根、发菩提心、一切善根为往生极乐世界而回向并发愿。  其实,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这是发菩提心;为了往生,一定要以七支供来积累善根,比如说供佛、磕头、转塔等,同时还要忏悔自相续中的罪障,否则的话,念佛法门虽然殊胜,但相续中有很多障碍也很难往生;还要经常观想极乐世界的刹土庄严,没有这样观想的话,想要往生的心也不可能发得起来;最后,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将所做的一切善根,不管是念《普贤行愿品》也好、念佛号也好,全部回向给众生,发愿往生。  在具足四种因的前提下,如果好好忆念阿弥陀佛、念诵佛号,这个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就会全部来到他的面前。  实际上,这种说法也不是藏传佛教的观点,只不过是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开显了佛经里的这些奥义而已。  ――《净土教言》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索达吉堪布:往生的两大障碍(一)-净土宗-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官方网站
当前所在简体中文版
&&&&&&&&&&&&&
索达吉堪布:往生的两大障碍(一)
来源:《藏传净土法》讲记
浏览量:1987
堪布索达吉仁波切
&&& 除了造五无间罪和舍法罪的人以外,只要对阿弥陀佛您深信不疑,并诚心发愿往生的一切众生,皆能如愿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会在此人临终或中阴时引导他往生彼刹,所以诚心诚意顶礼导师无量光佛。
&&& 可见,学净土宗的人闻思很重要。如果没有闻思,那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样,或他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和特点,就一无所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口里面念阿弥陀佛,但一旦生起恶分别念,就没办法对治。如果在闻思的时候知道佛的特征,也了知基本的佛教教义,那就会清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也会明白该生起信心、不该生起邪见等。所以我认为,修学净土的佛友一定要闻思。当然有关世间琐事的种种分别念一定要抛弃,而维护自己正见和信心的广闻博学却不可缺少。
  继续讲:暂时有两种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即造舍法罪及五无间罪者。然而并非是佛陀根本不慈悲摄受他们,最终这两种人也能如愿以偿往生极乐世界。但因为这两种人恶业深重,暂时无有成就所愿的机会。《佛说大阿弥陀经》中也宣说了此两种人不得往生极乐刹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教证讲得很清楚,乃至十念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但造五无间罪和谤法罪者除外。
  虽然汉文经论对往生极乐世界的两大障碍讲得非常清楚,但现在很多修学净土法门的道友并未引起重视。所以所有念佛人,皆应静下心来好好观察自己到底能不能往生,也即该具足的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是否具足,应排除的两大障碍是否排除。如果有这两大障碍,那即使你天天念佛也不可能往生,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藏传佛教任何高僧大德,在开极乐法会或给大家讲经说法时,都会特别强调不能有这两种障碍。尤其对谤法罪,很多高僧大德都要翻阅众多经典,并给大家再再宣讲,以前上师如意宝就专门为此传讲了《弥勒请问经》、《大乘研磨经》等大乘经典。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很容易造下这样的罪业。
  而这样的罪业极难忏悔,印光大师云:“以五逆罪大,谤法不信,此种罪障,岂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灭乎?”意即:这两种弥天大罪一定要通过强有力的对治或忏悔才能消除。所以我们只在口头上说“我要忏悔”,而在实际行动中什么都没有做的话,那也不行。《大乘方广总持经》中记载:“佛告文殊师利,我于往昔七年之中,昼夜六时忏悔身口及与意业所作重罪,从是已后乃得清净,经十劫已获得法忍。”所以造了这样罪业的人,一定要认真忏悔。为此上师如意宝要求: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一定要先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
  可能有人会想:佛经中说,念阿弥陀佛名号也能清净罪障,所以不用念金刚萨埵心咒。虽然念佛号也能清净罪业,但每位佛菩萨的发愿不同:在往生净土方面,阿弥陀佛的加持最殊胜;在生起大悲心方面,观世音菩萨最具加持力;在生起智慧方面,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大;而在忏除罪障方面,金刚萨埵的加持无与伦比。世间也是这样,虽然学理科的人也懂一些文科知识,学文科的人也懂一些理科知识,但毕竟他们的专业不同,在专业方面,非专业的人士就无法与之相比。所以一切欲往生者,皆应遵循法王的教言,认真念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而且无数修行人都在念诵金刚萨埵心咒,不可计数的人皆依此咒获得了成就,再加上它并非藏地个别人的发明,而是佛陀亲口宣说的妙法,所以大家今后再也不能排斥金刚萨埵法门。
  还有人有这样的怀疑:《无量寿经》说,造五逆罪和谤法罪的众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而《观经》却说,造作五逆十恶的众生,在临终地狱相现前时,若遇善知识劝慰而念佛,也能往生极乐世界,那这两部经的观点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无量寿经》的意思是,造五无间罪和谤法罪后,如果没有忏悔清净则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而《观经》的意思是,如果罪业忏悔清净则可往生。因为此时有地狱之苦紧逼,所以念佛之心极为猛切,故能灭滔天大罪。又因为此时无有不信,故不言谤法。密宗也认为,造这两种罪业的人,如果能趋入密宗的坛城接受灌顶,且依密法的加持清净罪障后,也有往生净土和解脱的机会。
  到底什么是舍法罪呢?有些稍微知道求学的人,根本未懂得了义不了义、所化众生根机差别的密要,而认为所有佛法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将显密宗派上下全部混为一谈,认为一者存在一切都需要存在、一者无有一切都不需要……,将正法转为非法而宣讲,被贪执自造宗派之观点所染污,以致将非法说为正法,令他人也造舍法罪。
  现在许多人都没有接受过佛教的正规教育,所以根本无法理解佛经的甚深密意,甚至有些法师也不懂,故一遇到经典中的不同说法就认为有矛盾,于是就随随便便毁谤。其实佛陀说法要观待众生的根机,所以不同说法并不矛盾。如果硬要认为,这一部经典是这样讲的,所以其他经典都必须这样,那就不合理。
  比如,部分一转法轮的经典说人我存在,而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则说万法皆空;一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相比,很多说法也不相同。就阿弥陀佛因地时于世自在王如来前的发愿而言,《无量寿经》和《大宝积经》是四十八愿,《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是二十四愿,《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是三十六愿,藏文《无量寿经》则讲四十九愿,而一些梵文版本则是四十六愿。有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最初是在这位佛陀前发菩提心的,另一些经中则说是在另一位佛前最初发心。就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住世的期限,其说法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却不能说谁对谁错。
  通达大乘佛法的人都明白,佛经有不同说法非常合理。比如,从成都到拉萨有两千五百公里,但这只是公路的里程,而航空里程并没有这么远。对一些人来说,张三是个好人,但对另外的人来讲,他却是个坏人。同一种食品,对部分众生来讲很好吃,但另外的众生却不喜欢吃。总之,对某个事物下的结论,在某种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在其他情况下就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同样的道理,因为佛陀是观待众生的根机而说法,所以就会有多种说法,就像小学生的课程与博士的课程不可能相同一样。而且佛是量士夫,所以他绝不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 对讲经说法的法师和居士而言,如果既懂得佛法的意义,又能给别人正确传讲,那就有很大的功德;如果自己根本不懂佛法,反而凭着分别念胡说八道,那就很危险。现在有些人胆子非常大,自己从来没有受过佛教的正规教育,连基本的佛教术语都不懂,但他却敢讲经说法,甚至有时候还敢故意乱讲。就我本人而言,无意中讲错了的情况确实有,但自己明明不懂,还要硬着头皮讲下去,甚至故意乱讲,这绝对不敢。
&&& 其实讲经说法并不那么容易,它需要一定的资格。我们学院在这方面非常严格,比如要选一位传讲因明的法师,首先他必须在因明班学习过,而且还要在因明班当过辅导员,另外因明班的堪布对他的水平也认可,这样他才能拥有传讲因明的资格。想获得传讲其他佛法的资格也是同样,可见传讲佛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在世间,非专业人士在讲专业问题时,专业人士一听就清楚他的错误所在。同样,有些人并没有正规闻思过佛法,只是大概看了一些佛经,就开始给别人传法,而真正了知佛法的人一听就知道:他又讲错了。有些人胆子真大,连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都解释不来,但他却敢传讲中观。有些人在讲净土法门时说:“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就是菩提心。”请问:菩提心的法相是什么?为自我解脱而希求往生是否是菩提心?所以讲经说法若不注意,表面上看来是在弘扬佛法,其实是在造谤法罪。但很多人却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往生。如果是真正的大圣者,因为菩萨可以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那我们也没有资格说;如果不是,可能就要引起注意。
&&& 律藏中云:“劣慧宣邪道,称为邪法师,彼法若正法,非法将如何?”如果以下劣的智慧宣说邪道,那这样的人就是邪师,如果他说的法是真理,那世间再也不会有非法了,就像粪土全是黄金,那哪里还会有粪土呢?所以,今后如果想讲经说法,自己首先要无误通达法义,否则不但自己会造下舍法罪,也会让其他众生造下舍法罪。以前我上学时,有一位老师教我们分数的加法,因为她自己也不懂数学,结果教成: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因为她教错了的缘故,所有学生也跟着错,这就叫“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末法时代很多人都很容易造下舍法罪,有些是无意中谤法,有些人是故意谤法,但无论如何,只要发现自己造了谤法罪,就要好好忏悔。法王如意宝年轻时,在辩论的过程中,显现上也造过谤法罪,所以上师晚年经常在僧众前忏悔,并一再强调不要诽谤正法,尤其临近圆寂那几年,他老人家一直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所以佛友们今后一定要重视。
  此外,自称只学密宗的那些人以此为借口说别解脱学处是声闻乘,视其为低劣的法门而舍弃,认为有些是贤妙之法等等,这些都属于谤法。本来显宗和密宗圆融无违,但有些人却取一舍一,他们说:“显宗别解脱戒最低劣,密宗最高。”这种说法并不合理。因为对小乘根机者来讲,小乘法是最高最好的法,所以我们就不能说它低劣。就像对小学生来讲,小学课本最好,而大学课本对他并无利益一样。但有些法师却偏偏说:“不要学密宗,只要念佛就可以了。”那请你想想:密宗是不是正法?如果它是正法,那你这样排斥密法是不是舍法罪?若是,你又怎能往生?
  月称论师云:“贪执己见嗔他见,此等皆为邪分别。”赞叹自宗、诋毁他宗,此乃谤法罪业。或者试探别人后妄加评价说这是智者、这是愚者,就算是极为愚痴之人,如若他仅了知一句法义,比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也是教法。所以,他直接诽谤某人而间接诋毁了正法,也成为舍法者。以这个标准衡量,可能很多人在评价别人时就造了谤法罪。而诽谤相续具有正法者的罪过又非常严重,《大乘方广总持经》云:“若有诽谤其法师者,即为谤佛等无有异。”故大家一定要慎言。
  本来,只有智者才能了知智者和愚者的差别,而自己愚昧无知,又怎么能辨别他人是智者还是愚者呢?人贵有自知自明,所以少言为妙!当然如果自己是智者,那就应留清白在人间。《入中论》云:“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若有解释真实义,他宗破坏亦无咎。”但是在自己一无所知时,就不应随随便便评论他人、他宗,否则很容易造下谤法罪。
&&& 总之,非常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很多人都能改邪归正,大家皆能远离谤法罪和五无间罪,而真正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因,若能如此而行,则无比圆满。
&&& (待续)索达吉堪布: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
问:以什么样的验相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了?
索达吉堪布答:有些往生并不一定有验相,比如在中阴时获得成就便没有验相,但显宗中很少提及这种现象。还有一种就是临终往生,这种往生的验相,一些大乘教典中说,会出现各种舍利。但法王如意宝曾说:“有舍利也不一定就是往生,即生做过很多善法的人,临终时也会出现舍利。”对此,乔美仁波切也持相同观点。假如一个人在临死时,对佛陀有不共的信心,一边虔诚地念佛,一边在诚信中往生。死了以后,头顶上出现一些黄水(开顶),外面出现彩虹、光、巨响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往生的验相。
问: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
索达吉堪布答:一般来讲都发过愿。即使有些没有发过,但以他自身的福德力、与上师之间的因缘力,再加上上师不可思议的悲愿及加持力,可强力将其超度至极乐世界。
问:有些众生罪业深重,这样能得到超度吗?
索达吉堪布答:要看这个上师。如果上师的加持力很大,那可以!
问:极乐世界有新生婴儿吗?
索达吉堪布答:有啊!刚往生的都是“新生婴儿”,但不会哭!《极乐愿文大疏》中说:他们由莲花苞中化生,身体无有大小、美丑等差别,一律具足金黄色,由头上顶髻等妙相随好严饰,并具足五眼六通。
问:不学空性,能否往生呢?
索达吉堪布答:如果信心具足,也可以往生。历史上不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公公,从来没有学过空性,但依靠念佛法门都往生了嘛!这主要是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的信心力有关。
问:凡夫选择极乐世界比较有把稳,即生成就者可否自由选择刹土?
索达吉堪布答:一般来讲,即生成就者选择哪个刹土都可以。但依发愿力的差别,各自趋往的刹土也会不同。
比如说,有些大圆满传承中的高僧大德,即生获得大圆满的果位后,也前往了极乐世界。而布玛莫扎,他成就以后,暂时依靠虹身安住于世间,并发愿:“贤劫千佛皆成佛之后,我才到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
所以,以不同的发愿力,圣者们所趋入的刹土也不相同。
问:一个人要往生,若有亲人拦阻,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答:进入中阴时,若有正见要往生,途中遇到有人来劝阻:“我是你的某某亲友,你不能去啊!”“你应该考虑我们的痛苦,回来啊!”此时应想:这是我往生的一种障碍,不能听他们的!然后就勇往直前。
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有一则比喻:往生极乐世界时,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应像从网中解脱出来的老鹰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向天空。
问:人在临死之前,还需要有哪些准备?
索达吉堪布答:如果有一些财产,则应尽量舍弃,比如用来供养僧众、供养三宝等;倘若实在来不及,就从内心里放弃,这也很重要!
有些阿弥陀佛的修法要诀中说:我们在临终时,里里外外的死相已经出现,自己也知道肯定活不了了,那时候不要执著任何财产,也不要执著这样那样的东西,假如来不及舍弃,就在心里想:“我从无始以来于轮回中一直流转,今生终于遇到了往生法,我一定要舍弃对眷属、财产的贪恋,唯一希求往生。”
这就是上师们的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言!临死时,我们很可能贪著“我的亲人”、“我的房屋”、“我的资具”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念头,就不可能真正往生。所以,不能贪恋任何事物,要全部放弃!
现在所学的教言,有些可能用在临终时,有些用在中阴时,不论是临终还是中阴,大家都要尽量忆念这些教言,并实际起用,这是相当重要的!
&&&&&&&&&&&&&&&&&&&&&&&&&&&&&&&&&&&&&&&&&&&&&&&&&&&&&&&&&&&&&&&&&&&&&&&&&&&&&&&&&&&&&&&&&&&&&&&&&&&&&&&&&&&&&&&&&&&&&&&&&&&
——《闲谈问答录》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往生到极乐世界的预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