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航母飞机起飞手势的四个格子怎么来放飞机比较

百度贴吧——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萌新弱弱得问,美系航母各级得玩法。 第1页(共50贴)  
1楼. 如题。美航怎么玩耍? 2楼. 滞空!高质量鱼雷 找机会,数量不比日系,但质量是绝对的。玩的溜 秒杀啥的都不是事  3楼. 233  4楼. 4级按着打 5-7偷 8级装逼权确保 9 10级两队刷子雷爽就是了  5楼. 下个版本扫射加强,全灭整备时间两倍,多战斗机组日cv大流行,您还是看着办吧============================================听到了短促的呼吸声。把我刚才的妄想什么的给简单地吹散了,这就是现实吧。这样的现实对我来说,真的是十分的幸福。要是这样的时间一直下去就好了。也许我太幸福了吧。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这份时间能永远地持续下去。我祈祷着。 这算是亵渎吗。若真是这样的话,神你也太爱使坏了。我在渐渐变得稀薄的意识中如是想着。 坠落…。 …不断地在坠落…。 在那永无止境的黑暗之中…。 这么说来… 我的『梦』到底延向何方?  6楼. 美系1+8级,配置就用原始配置最好。9,10,用原始配置或者122都可以  7楼. 美航除了白板飞航控制以外都太极端,建议一直用白板飞控,远离201,202之流,要不你要拿302中途岛去打么另外多多利用贴脸刷子雷,一波雷上去是很疼的  8楼. 4~5很开心,后面吃饱屎,管够  9楼. 美航换线,或者专注玩兰丽,后面的全部都是屎  
参与本吧讨论请先
 &  & 
 02:15航母甲板布局运作的一些分析,欢迎讨论-海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337|回复: 181
航母甲板布局运作的一些分析,欢迎讨论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ddkk888 于
23:19 编辑
& & 从目前来看,我国航母已经进入设计制造阶段,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创新,不能拘泥于模仿。目前来看,我国选择6万吨级大中型航母作为起步,所以能够参考对象只有美俄两家。
& & 俄系航母我国有基辅号和瓦良格号,应该说摸得比较透彻,我国第一代舰载机也选用了苏33的仿制改进型号。可惜苏俄本身对于航母建造使用自身就存在很多缺陷,一直未达到成熟水准,有很多需要纠正的地方。
& & 美国航母的建造使用经验最丰富的国家,在全球首屈一指,前段时间放言我国改装后瓦良格不及其退役封存的小鹰号,话虽不好听确是事实。我国航母发展外面看是以俄系起步,骨子里却是美国的思路。
& & 航母设计有很多方面,今天想同同好探讨一下航母甲板布局及运作
1舰载机技术发展影响
& & 在讨论航母甲板布局演进之前,先分析一下舰载机技术发展对于航母作战模式以及甲板运作的影响。
& & 二战后,舰载机从螺旋桨升级到喷气式,因为喷气式飞机发动机试机时会向后喷出高温气流,因此二战中那种飞机堆成一团进行起飞前准备的模式不能沿用,这对于甲板上飞机的调度产生重大影响。
& & 此外舰载机大型化,武器搭载能力大幅提高,空空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普遍使用,战机的攻防能力大幅提高。以攻击任务而言,普遍采用精确制导以及防区外攻击武器,因此不需要以提高攻击机密度来保证攻击成功率。二战中那种动辄出动几十上百架战机攻击一个目标的情况很难再现了。而以制空任务而言,预警机加上超视距空空导弹的普遍应用,以及发射后不管的能力的出现,让战斗机拦截效率大幅提高,以较少的数量即可完成制空任务。
& & 这些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以前强调的航母需要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飞机这种能力变得不是那么重要,而持续不断起降飞机需求变得更重要一些。
& & 另外说一下航母大型化的边界,熟悉航母发展历史的同好应该都知道,二战结束后美国大型航母排水量有个爆发性增长阶段,从二战中的3-4万吨级,很快攀升至8-10万吨级,但在十万吨级这个级别上,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分析其原因,舰载机大型化是二战后航母体格大涨的推手,但现代航母降落跑道始终只有一条,回收能力没有同步提高,因而限制了舰载机数量,同时也限制航母吨位的增长。
2 美国航母甲板布局演进
& & 二战结束后,美国批量建造了多个级别的航母,斜角甲板的出现,让航母可以同时互不干扰的进行起飞和着舰作业,极大提高了航母飞行甲板运作效率,也因此对其甲板布局造成了重大影响。
美国是航母的建造和使用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但对于斜角甲板地运用上,也是需要实践来的学习的。
中途岛级设计源于二战,斜角甲板为后来改装,不可避免有很多限制
福莱斯特级在虽然建造中就加入斜角甲板布局,但因为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很多不足之处
企业号,小鹰级在设计中斜角甲板已经较为成熟,因此后期尼米兹级的甲板布局改动已经很少了,到了最新的福特级,其甲板布置方式又有了一些新变化。
& & 航空母舰甲板操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以斜角甲板为核心,弹射器,升降机以及舰岛的布置相互影响。
3 弹射器、升降机以及舰岛布局分析
& & 福莱斯特级是美国重型航母的探路者,虽然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四部弹射器和四部升降机的配置也是由此开始。
& & 美国航母弹射器普遍采用前二中二布局,从小鹰级开始,前部二号弹射器向右舷移动,尽量降低对着舰飞机的影响,其他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 & 升降机普遍采用左一右三布局,除了莱切斯特级左舷升降机在舰体中部以外,其他级别都布置在舰体后方;
& & 舰岛都布置于右舷,短小精干,中途岛级和莱切斯特级舰岛在一号和二号升降机之间,而后面的航母都在二号和三号升降机之间。
& & 在最新的福特级设计方案中,舰岛布置在右舷升降机减少到两部,而舰岛布置在升降机之后。这些细微调整,都是为了提高舰载机起降运作效率,后面会尝试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234144vws8uu93866f60zf.jpg (314.32 KB, 下载次数: 25)
22:46 上传
中途岛级和福莱斯特级差别是很大的
169aa2ac4e613d224a36d64d.jpg (290.72 KB, 下载次数: 9)
23:19 上传
企业号,小鹰级,尼米兹级在布局上的差别就很细微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ddkk888 于
23:28 编辑
4 甲板运作模式反思
& & 这篇文章耽搁了很多时间,其实大部分内容早就写完了,主要就是这个部分,其一段时间在贴子里的争论,给了我很多启发,原本这一部分的内容条理不清楚,概念模糊,争论中给了我新的思路,结论没有什么变化,但分析基本就推倒重来了。
& & 大家以前分析航母出动能力的时候,不影响着舰前提下的机位布置与数量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看了一些着舰的视频和照片后,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钻牛角尖了。从航母的角度而言,确实周围飞行的舰载机随时有可能提出着舰请求,但是从提出降落请求到着舰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这就给甲调整提供了条件。
我们可以把甲板上飞机的停放状态分为几种:
状态1:起飞跑道清空,降落甲板安全区完全清空,可随时起飞和降落载机,这是理想状态,也是大家讨论的最多的状态
状态2:起飞跑道清空,降落甲板安全区部分占用,可随时起飞载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假定3分钟)清空降落甲板安全区,进行降落操作,作业结束后可快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才是航母作业的常见状态,这个状态对于评估航母的起降能力最为有效。
状态3:极限起飞状态和降落状态,此时航母甲板作业,只考虑一种作业需求,会较长时间失去另一种作业能力,实际航母很少进入这种作业方式。
5 美俄航母运作能力对比
& & 前面已经分析了按照状态2评估航母起降作业能力的实用性,现在就分析一下美俄航母在这个状态下的表现。
& & 以前有个帖子中,大家争论老瓦、中途岛、福莱斯特、小鹰的作业效率,这里首先要指出一点:中途岛、福莱斯特、小鹰三级航母之间的作业效率是差异很大的,原因前面也说明了,中途岛级限于原始设计,确实调度起来不那么方便,而小鹰可谓常规航母集大成之作,性能非常优秀。
这里以小鹰为例来进行分析:
& & 按照美国常用甲板布局,保持四个弹射器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有四个停机准备区,分别是右舷舰岛前部区域(至少6架),右舷舰岛后部区域(至少6架),这两个停机区完全不影响飞机降落,此外还有斜角甲板右侧停机区,这个区域可以停放4-6架战机,如果需要进行降落作业时,将这些飞机向右舷短距移动即可,左舷停机区,这个区域位于四号升降机,可以停放4架战机,在降落操作时少许调整停机角度即可。利用上述四个停机区域,小鹰号可以一次出动超过24架飞机的攻击波,并且是四个弹射器同时运作。
& & 如果此时出现降落请求,当降落飞机数量低于4架时,甲板上可以提供一定中转空间,降落结束后即可恢复起飞作业;如果降落数量较多,则需要占用2号弹射器甲板空间,这里可以容纳8-10架飞机;如果降落数量达到20-24架,则需要将整个前甲板用于停机,此时仍可保证3、4号弹射器在降落结束后恢复起飞作业;如果降落数量达到30-36架,则必须将右舷前部停机位清理出来,当然降落20架飞机至少也需要20分钟,这个时间内可以将右舷部分飞机处理后装入机库了,因此3、4号弹射器仍可保留相当起飞能量。
& & 如果需要出动30架级别的攻击波,一个办法就是将1号跑道作为停机准备区,此时有3部弹射器可以工作,并且仍然保留有10架左右应急降落的空间。
222.jpg (145.46 KB, 下载次数: 13)
23:28 上传
& & 按照同样方法分析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我们会发现,因为舰宽较窄(70米),小鹰是77米,舰载机尺寸大,停机时只能使用右舷前后以及舰岛内侧停机,其一个波次最大出动量为15-16架,在降落数超过6架的情况下,前甲板就无法起飞战机。因此按照目前状态,库舰的最大起飞能力,最大起飞速度,应急降落能力都远低于小鹰级。小鹰级的航空作业能力可以达到库舰的1.5-1.8倍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ddkk888 于
22:29 编辑
6 福特级的改进
& & 福特级是美国最新一级航母,舰岛后移以后,斜角甲板右侧停机区的容量可以扩大到8架以上,而左舷甲板向舰尾加长,也可增加2-3个停机位,这样在在状态2的情况下,使用四部弹射器的最大出击量可以达到30-32架,起飞作业能力提升明显。
003.JPG (54.68 KB, 下载次数: 14)
22:29 上传
7 瓦舰短期改造思路
瓦舰目前正在测试中,应该还会在中国海军运作较长一段时间,通过上面分析,也得到了一些甲板改造的思路。
1调整舰岛处飞机摆放方式,以便有部分机位可以测试发动机
2二号起飞跑道向右舷移动,尽量减少对于斜角跑道干扰
3添加一条起飞跑道,位置同美国航母四号弹射器,斜角起飞跑道改为7度滑跃甲板
& & 还有一点,如果我国自建航母仍然要使用j15作为舰载机,可以考虑将机头雷达罩改为水平折叠式,降低长度。改变折叠机翼处挂架位置,使其在记忆着折叠状态也可进行大部分飞行准备工作。
& & 经过改进后,瓦舰的起飞速度以及调度灵活性有一定提高,但是限于甲板宽度,舰载机尺寸以及大舰岛设计,运作效率仍然远低于小鹰级
001.JPG (63.41 KB, 下载次数: 7)
22:29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好帖子。&&状态2,应该是航母用的较多的形式。
老瓦的问题是舰岛太大,停机区太小。&&
只有把舰岛缩小,降落跑道角度变大,再加上滑跃甲板一侧。这样可以停比较多的飞机。
楼主这个方式有点激进了,斜角甲板加滑跃如果液压系统失灵,滑跃甲板放不下。 飞机无法正常降落怎么办?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看了lz的帖子我越来越感觉英国的双舰岛就是个悲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瓦不要和小鹰比了,毕竟吨位还是差别太多
按照CV-43珊瑚海号(3条弹射器,3个起飞通道)的甲板操作,就差不多了。而且斜角甲板前端加滑越不现实,降落复飞安全隐患太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说实话&&老瓦的能力连福莱斯特都不如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font color="#83gundam 发表于
好帖子。&&状态2,应该是航母用的较多的形式。
老瓦的问题是舰岛太大,停机区太小。&&
7度的滑跃甲板,降落的时候不需要放下,直接固定就行了,对于复飞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总之,舰岛应该更靠后,靠外,甲板面积占用越小越好。
楼主帖子不错,支持一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pheonix 发表于
老瓦不要和小鹰比了,毕竟吨位还是差别太多
按照CV-43珊瑚海号(3条弹射器,3个起飞通道)的甲板操作,就 ...
6万吨是大型航母的下限,8万吨才是较为适合的吨位,从6万吨到8万吨,航空能力会提升很多,吨位在往上增加,能力就提升很少了.
我希望国妈是8万吨起步,否则很快就会成为鸡肋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斜角甲板的前端加装7度滑跃甲板会影响安全呢,要知道航母航行时首倾都可以有5-6度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航母临时轻甲板 于
00:41 编辑
ddkk888 发表于
7度的滑跃甲板,降落的时候不需要放下,直接固定就行了,对于复飞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有些问题需要楼主斟酌下:
一、滑跃甲板是曲面(剖面看是曲线),而斜角甲板是平面(剖面看是直线),相同的水平投影长度下,曲线(曲面)长于直线(平面),如何收放?即曲面与平面如何转换?
二、即便是解决了一的问题(估计不容易),收放机构是否过于复杂?可靠性如何?如可靠性不高,收不平,那么舰载机就无法着舰了,因为逃逸复飞存在危险。
三、可收放的滑跃甲板及其收放机构能承受海浪的砰击吗?或者说为了能承受海浪砰击,是否要付出很大的结构重量?由于这在左舷的外飘幅度较大的地方,是否会影响航母的稳性?
四、从楼主画的示意图看,蓝色的区域长度并不大,却要从0度过渡到7度,那么就可能会大于舰载机的离去角,舰载机在此处起飞会发生擦P股现象,不排除有机毁人亡的悲剧。
滑跃起飞的离去角01a.JPG (51.54 KB, 下载次数: 5)
23:28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航母临时轻甲板 于
23:38 编辑
ddkk888 发表于
6万吨是大型航母的下限,8万吨才是较为适合的吨位,从6万吨到8万吨,航空能力会提升很多,吨位在往上增加,能力 ...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斜角甲板的前端加装7度滑跃甲板会影响安全呢
-----------------------------------
舰载机着舰失败是需要逃逸复飞的,你知道舰载机什么地方拉起,提前拉起不就撞上你的斜角甲板前段的滑跃甲板了,这么高的速度撞上去,就是机毁人亡。
这与着舰时的航母纵摇无关。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航母临时轻甲板 发表于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斜角甲板的前端加装7度滑跃甲板会影响安全呢
-----------------------------------
那个区域我只是示意,角度只有七度,没有明白你的意思,
你可以认为是将舰首的滑跃甲板延轴线反时针移了约0度,跃升角降到7度,然后搬到斜角甲板那个位置
另外那时舰载机应该是放下了起落架,即便高度不足,轮子也会先接地的.
降落失败复飞应该是非出航母甲板区域才开始拉起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航母临时轻甲板 于
01:08 编辑
ddkk888 发表于
那个区域我只是示意,角度只有七度,没有明白你的意思,
你可以认为是将舰首的滑跃甲板延轴线反时针移了约 ...
前面楼层我也谈到了,由于舰载机有离去角,即主轮与机尾连线与水平面的角度(特别是舰载预警机),即便是7度的滑跃角,但显然从0度过渡到7度,也要较长的距离过渡,换句话说,你新增在斜角甲板前段的滑跃甲板最前端(最高点),与斜角甲板平面有高差,还不小,这就是舰载机着舰危险所在。
舰载机着舰失败,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机轮没有触甲板就拉起,直接复飞。
另一种是机轮触甲板,但因尾钩没有钩上拦阻索,滑跑加速再拉起为逃逸复飞。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在你的斜角甲板前端的滑跃甲板前,舰载机就先拉起了,这样就很容易撞上斜角甲板前端的滑跃甲板的,撞上就可能机毁人亡。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好贴,够专业。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并非所有的舰载机逃逸复飞,都滑跑到斜角甲板前端,才拉起的,即你说的飞出甲板区域后才拉起。
有的会提前拉起,也就是触一下甲板滑跑很短一段就拉起,如蜻蜓点水一样。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chiefnation 于
06:05 编辑
LZ的分析没有考虑航母动力系统的能力
对于蒸汽弹射来说,不管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锅炉产生的蒸汽必须分成两部分使用,一部分给蒸汽弹射器,一部分给推进系统
尼米兹和小鹰的的蒸汽产生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5吨。弹射器的蒸汽消耗量根据弹射飞机的重量有一定变化,平均下来是每次弹射1吨左右
假如每小时弹射8架,那么分给推进系统的蒸汽就只有最大航速时蒸汽量的一半,此时航母的最大速度就会从30节(蒸汽全部提供给推进系统)降到只有20节,已经有可能无法为起飞和降落提供足够的甲板风了
假如蒸汽完全不提供给推进系统,只是用于弹射器,也就是航母原地不动地弹射,每小时的出动数量也不过是15架左右
而老瓦按照LZ的分析,也是每小时15-16架的出动量,而且推进系统还不受影响,可以全速航行机动,高下立判
福特级换了电磁弹射和全电推进,有可能短时间内集中全部电力用在弹射器上,但是每隔几分钟就这么集中一次恐怕还是会对推进系统有比较大的影响
总之要论每波出动能力,弹射未必就胜过滑跃
补充一下,LZ那个小鹰级24架还有福特级30-32架的分析还是有意义的,不过指的不是每波出动数量,而是甲板整备人员的工作频率:一次性准备好24架就可以休息3个小时再干活了,一次性准备好32架就可以休息4个小时再干活,而老瓦的甲板人员就得每个小时都准备16架——就应该算啥,幸福的烦恼?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航母临时轻甲板 发表于
有些问题需要楼主斟酌下:
一、滑跃甲板是曲面(剖面看是曲线),而斜角甲板是平面(剖面看是直线) ...
哦,你这个说法有道理,怕擦到尾钩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font color="#83gundam 发表于
哦,你这个说法有道理,怕擦到尾钩吧。
起飞不放尾钩的,这个倒不用担心。
是怕擦机尾。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ddkk888 发表于
6 福特级的改进
& & 福特级是美国最新一级航母,舰岛后移以后,斜角甲板右侧停机区的容量可以扩大到8架以上 ...
科普贴子啊,最近好少,LZ加油,多写点。
另,滑跃起飞也就解决最近10年的初步需求,以后估计会改装的。毕竟弹射的适用范围宽广多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在老瓦甲板上挖潜,总是临时性的,造大航母,搞大甲板才是长久之计.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chiefnation 发表于
LZ的分析没有考虑航母动力系统的能力
对于蒸汽弹射来说,不管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锅炉产生的蒸汽必须分 ...
尼米兹级和小鹰级怎么可能一小时才只能弹8架
弹射用的蒸汽虽然有部分泄露,但并不是全部放掉了,而是可以重新加热继续使用的,需要的蒸汽量远没有那么多
极端情况下C-13-1弹射器可以60秒弹射一架飞机,通常是3-4分钟一架,尼米兹级一小时可以起飞24-28架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航母临时轻甲板 发表于
起飞不放尾钩的,这个倒不用担心。
是怕擦机尾。
我是说复飞的时候,不可能钩不住马上就把钩子收起来吧,这对飞行员要求太高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福特级自动化程度提高,人员比尼米兹减少了一千多人,而飞行架次提高了25%,从一天160架次到设计的220架次。所以飞行甲板和指挥岛的新设计也是势在必行。
如果比较尼米兹和福特,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飞行甲板的配置和指挥岛的位址。尼米兹级四号蒸汽弹射器由于机翼与指挥岛距离太近,以至于不能发射全载的战斗机。而福特级的四个电磁弹射器没有任何限制,而且升降机从四个减少到三个。
一些人不明白为什么升降机减少反而效率更高,飞行架次提高。这是因为装弹、加油的地点改变了。尼米兹级繁忙的时候装弹、加油、降落、停机各种活动的路线交叉,造成如同城市中的交通堵塞,效率降低,而重新设计甲板后,加油和装弹都在一个“中心地点”进行,降低了“交通堵塞”的情况。装弹加油的效率提高,飞行架次也就相应提高。
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飞行指挥岛。指挥岛向后移动,是早期航母指挥岛的位址。这样就在飞行甲板上腾出一个装弹加油的“中心地带”。这样飞机在起飞前需要移动的次数也降低。飞机在飞行甲板上移动的次数降低,也就意味着需要的人数减少,“红马甲”走的路和次数也减少。尼米兹级上计算起飞所需要时间是从飞机降落到完成装弹加油的时间。福特级上新设计的运弹路线与飞行甲板上飞机的移动路线不再发生冲突,解决了“交通堵塞”的问题。
美国海军将领表示,战斗机重新装弹的时间从数小时甚至能够降低到数分钟。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笑脸男人 于
13:24 编辑
pheonix 发表于
尼米兹级和小鹰级怎么可能一小时才只能弹8架
弹射用的蒸汽虽然有部分泄露,但并不是全部放掉了,而是可 ...
应该是根据一天弹射160架次平均下来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小鹰的蒸汽储备量可供航母连续弹射20分钟,期间航速会从32节降到24节,继续弹射就要借助甲板风的加大或飞机减载。如果停止弹射,等20分钟锅炉又可以产生足够的蒸汽开始下一轮弹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甲板调度的文这些日子也不少了.总的看来就是有宽度一切都好说.不过个人觉得如果没有吨位支持想在老瓦6W吨的水准上类似美国那样去苛求在降落时还能维持2个起飞位意义不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Kapartida 于
16:38 编辑
讨论嘛,我阐述一下自己的双层甲板设想。
P.jpg (162.99 KB, 下载次数: 9)
16:37 上传
C.jpg (50.48 KB, 下载次数: 5)
16:37 上传
T.jpg (90.53 KB, 下载次数: 5)
16:38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补给即时的前提下
持续作战滑越未必比弹射效率低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Kapartida 发表于
讨论嘛,我阐述一下自己的双层甲板设想。
不用谈了,早就被证明是不可行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瓦本身也就是试验性质的航母平台而已。但因为本身设计上的局限性,要想深挖,大改,可能性应该不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f22 发表于
不用谈了,早就被证明是不可行的
可以尝试一下嘛。
航母甲板调度最大受制的是飞机的降落,而双层甲板具有天然的优势。起降分离。
当然,双层甲板带来另外一些问题:
1.双层甲板割裂下层甲板的空间。导致左右前后不能直接联系,调度困难。(尝试解决办法:有限双侧甲板,让下层甲板可以通过后部以及前部的桥洞联通,不至于前后左右完全割裂)
2.飞机降落后回收困难。通过上层甲板的升降机回收。
3.舰桥变相降低高度,观通能力下降。
4.降落甲板升高,侧摇幅度增大,提高了飞机降落的难度。
当然也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不妨讨论一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Kapartida 发表于
可以尝试一下嘛。
航母甲板调度最大受制的是飞机的降落,而双层甲板具有天然的优势。起降分离。
当然, ...
历史的经验早就证明
好处都是YY的
坏处全是实在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Kapartida 发表于
可以尝试一下嘛。
航母甲板调度最大受制的是飞机的降落,而双层甲板具有天然的优势。起降分离。
当然, ...
二战日本海军试验过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f22 发表于
历史的经验早就证明
好处都是YY的
坏处全是实在的
老右大坏!既然说坏处,老右不妨把另外被证明不可克服的困难都列列,时代在进步,看看有没有可能解决。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Kapartida 发表于
老右大坏!既然说坏处,老右不妨把另外被证明不可克服的困难都列列,时代在进步,看看有没有可能解决。
随着时代进步,不可克服的变得更家不可克服,因为飞机更大了更大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 && &楼主的资料很详细。对MD的飞行甲板使用说明非常清楚。但那毕竞是目前人类航母建造、使用的最高水平,对于一个从未建造和使用过航母的TG来说真的有点好高骛远了。而TG现有HM同类型的只有毛子。所以我认为楼主还是多研究一下毛子的航母是使用的吧。
& & 如果TG想在十年内拥第一艘国妈,可能还真只能造个瓦2。但比起老瓦,瓦2可以适当的增加飞行甲板的宽度和长度。比如宽度一边增加一米达到73左右还是可行的,另外长度可以靠增加舰首和舰尾飞行甲板的外飘来实现。增长五米左右应该可以实现吧。这样瓦2长度可达到310米左右。还有舰岛的体积缩小3分之1左右,技术上TG应该可以办到。最后降落斜甲板斜角可以再增加1.5度左右(老瓦好像是7度吧,MD好像是11度),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增加降落斜角甲板两侧停机区的活动面积。
& & 如果这样建造出瓦2后。飞行甲板至少可多停2架中秋。对于飞行甲板作业也有不小的好处。更主要的是在老瓦的基础上改动较小,风险也小。对于一个从没有真正自己造航母的国家来说也是必由之路。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f22 发表于
随着时代进步,不可克服的变得更家不可克服,因为飞机更大了更大了。。。
可航母也变得大多了,至少比日本那会的大多了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ddkk888 发表于
<font color="#万吨是大型航母的下限,8万吨才是较为适合的吨位,从6万吨到8万吨,航空能力会提升很多,吨位在往上增加,能力 ...
看有效甲板尺寸和有效容积,不要单纯的看吨位。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任何系统工程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那么如何破局,首先就是要找到影响最大的项!
相对于这篇贴子的主题,其实我是在考虑另一方面,我们为什么要尽可能多的提高载机的数量和出动频率?航母在PLAN中的作用和MD是一样的?航母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作用是什么?等等等等……
应该说,MD的航母成功,是因为它满足了MD的要求,但是不是满足我们的要求呢?
以我国目前的海洋局面,不管从哪个方向前出,都会很快进入到对方陆基飞机的控制范围内(甚至刚出港就进入了),那么未来的PLAN航母编队将同时面对来自海陆空潜的全方位威胁,这时的航母作战方式是什么?我想,那应该是尽快放飞足够多的战斗机作制空防御,夺得防空圈内的制空权,然后出动反潜、电子对抗飞机对敌进行压制,同时整个编队快速驶出敌威胁区域,拉开了距离后再来打!
说到这里,再来谈谈解决之道!
首先说说瓦舰,就算是能载机80架,到了宫谷或者马六甲,能有多大作为?不管是出动效率还是作战能力肯定是满足不了这个环境下强行安全通过的要求,所以它对于PLAN来说,就是个拿来练手的大玩具,真证的出大洋作战,想来还是算了吧?所以那么MD的现有航母可以做到“绝对控制下的前出”吗?我觉得也够呛,前一段时间,MD航母进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那个紧张兮兮的鸟样,就说明,当距离足够近的时候,MD的办法其实也不多。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破局之法,我觉得最佳的途径应该是无人机,无人机首先可以做到长航时,那么在航母通过危险区的全过程中,无人机都可以起到电磁压制,攻击袭扰、主动防御的作用,再配合每个方向上一个小编队的战斗机(四机空优挂弹方式)提供保护,则可以基本做到建立以航母为中心的防空圈了,因为我可以先发打击可能对我构成一切威胁的敌陆地机场,反舰导弹阵地,而不用频繁起降战机!
由此带来的,就是真正的解决之道,由于无人机没有飞行员,不存在一切与飞行员有关的设备,它的体积必然比J15小得多(或同等体积,长得多的作战半径),同时由于没有飞行员,起飞和降落时,出现人为事故的机率大大降低(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甲板的利用率可以更高,第三,无人机的气动外形可以不考虑人的承受能力,尽可能的优化起飞降落性能……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优点。
那么航母的甲板布局带来的问题还重要吗?我觉得至少是不那么紧张了,所以解决航母作战效能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跨越式发展无人舰载机来实现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跟在MD的屁股后面来一级一级的提升航母性能,提升战机的能力才是事半功倍的解决之道!
也许有些歪楼了,这里要向LZ道歉,但或许大家都应该想想如何在无人舰载机成功上舰后,来提高作战效能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推荐 /1
加入我们的,一定要记住:只要努力,世界是您的,军事也是您的。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母 甲板飞机停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