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乌金曲达堪布简介:修行过程中为什么要远离恶友

达真堪布:应该远离恶友吗?--学佛网
&达真堪布:应该远离恶友吗?
发布:清净乃空&[ &]&& 日期: 8:22:00&&
达真堪布:应该远离恶友吗?在修行的道路上,如果跟恶友、恶知识在一起,贪嗔痴三毒会越来越增长,影响自己的闻思修行,因此要远离他们。若是方便或有条件,最好暂时身远离;假如没有这个缘分,实在无法离开,就要心远离。心远离就是说心不随他动,能够把握自己。这个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要这样做。比如说在一个家里,或在一个单位里暂时不能分开,就尽量把握自己的心,不受他的影响,不随他动。他令你起贪心、起嗔恨心的时候,你尽量地去对治,不要让自己起这些烦恼,这也是远离。
我们是大乘行者,不能舍弃众生。如果我们离开他们,算不算舍弃众生?不算。因为你现在没有能力感化他们、转变他们,这个时候最好先把握自己,暂时远离。远离的时候,我们不能舍弃他们。暂时因缘不具足,教化不了,转变不了他,但是心里要发誓发愿:等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一定要感化他、转变他。你有这样的想法,就不是舍弃他。暂时你没有能力直接转变他,但是你已经发愿了,这样就跟他结上善缘了,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摄受。我们现在是在因地,发愿很重要,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他们就能成为我们的眷属,然后我们就能教化他们、度化他们了。所以处处要结善缘、种善根,不能舍弃众生。
我们最好有感化他、转变他的能力,可以采用一些善巧方便的手段,那样就不用远离了。刚开始他实在不理解、不接受的时候,我们的心可以不随顺他,身可以随顺他,慢慢让他转变。但也不能总是硬碰硬,这样不起作用。当然也不能一味地随顺,自己要把握分寸,该随顺时随顺。有这样的善巧方便,是可以转变他的。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自己也知道没有定力,转变不了、怕受影响的时候,就要把握自己的心,尽量远离这种人。到登地的时候,才不会受他人的影响。所以大家要依止善知识,远离恶友,这个很重要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亲近恶友”和“恒顺众生”的区别
恒顺众生是一种菩萨行为,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不过,若是自己没有能力去影响他人,还是要尽量远离,先保持距离,否则容易被带坏了。有些人本来是很清净、很精进的,跟不好的人长久相处,自己也变得不清净、不精进了。还有一些人,本来是很有正知正见的,跟一些搞神通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开始变得疯疯癫癫的……这都是要特别注意的。有的人已经学佛了,但还总是跟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去那些不清净的地方。还说“恒顺众生”,这不叫恒顺众生。
  亲近善友是菩萨的一种行为,远离恶友也是菩萨的一种行为。有的人说,“我要度化他们,我要恒顺众生。”以你的能力,别说把他们度进来,恐怕连自己都搭进去了。我们是要恒顺众生,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这种道德底线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跨越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以恒顺众生。
  以前,一位阿罗汉去度化皇宫里的人,但他没有方便,没能成功。后来佛陀派文殊菩萨去,他到皇宫里和那些人吃喝玩乐,最后把他们都度化了。真正有修行、有能力的人可以恒顺,因为他不会被染污或者被影响,一定会把这个众生度进来。如果为了恒顺众生,连自己的道德底线都不坚守了;为了恒顺众生,连自己的信念都不要了,这不叫恒顺众生。
  当我们有一定的智慧与方便,在适当的时候去接触他们,度化他们,这是必须要做的。但前提是自己要能把握自己,再去帮助别人。如果你不能把握自己,不能保持自己相续的清净,却去帮助他人,这是不如法的。在能把握自己的基础上,再去帮助他人;自己的相续能够保持清净,再去利益他人,这才是如法的。“恒顺众生”和“亲近恶友”,二者是不同的,大家要弄明白,不要混在一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达真堪布:远离恶友,算不算舍弃众生?--学佛网
&达真堪布:远离恶友,算不算舍弃众生?
发布:悉以诸音而说法&[ &]&& 日期: 22:33:00&&
  在修行的道路上,如果跟恶友、恶知识在一起,贪嗔痴三毒会越来越增长,影响自己的闻思修行,因此要远离他们。若是方便或有条件,最好暂时身远离;假如没有这个缘分,实在无法离开,就要心远离。心远离就是说心不随他动,能够把握自己。这个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要这样做。比如说在一个家里,或在一个单位里暂时不能分开,就尽量把握自己的心,不受他的影响,不随他动。他令你起贪心、起嗔恨心的时候,你尽量地去对治,不要让自己起这些烦恼,这也是远离。    我们是大乘行者,不能舍弃众生。如果我们离开他们,算不算舍弃众生?不算。因为你现在没有能力感化他们、转变他们,这个时候最好先把握自己,暂时远离。远离的时候,我们不能舍弃他们。暂时因缘不具足,教化不了,转变不了他,但是心里要发誓发愿:等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一定要感化他、转变他。你有这样的想法,就不是舍弃他。暂时你没有能力直接转变他,但是你已经发愿了,这样就跟他结上善缘了,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摄受。我们现在是在因地,发愿很重要,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他们就能成为我们的眷属,然后我们就能教化他们、度化他们了。所以处处要结善缘、种善根,不能舍弃众生。    我们最好有感化他、转变他的能力,可以采用一些善巧方便的手段,那样就不用远离了。刚开始他实在不理解、不接受的时候,我们的心可以不随顺他,身可以随顺他,慢慢让他转变。但也不能总是硬碰硬,这样不起作用。当然也不能一味地随顺,自己要把握分寸,该随顺时随顺。有这样的善巧方便,是可以转变他的。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自己也知道没有定力,转变不了、怕受影响的时候,就要把握自己的心,尽量远离这种人。到登地的时候,才不会受他人的影响。所以大家要依止善知识,远离恶友,这个很重要。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应该远离恶友吗
在修行的道路上,如果跟恶友、恶知识在一起,贪嗔痴三毒会越来越增长,影响自己的闻思修行,因此要远离他们。若是方便或有条件,最好暂时身远离;假如没有这个缘分,实在无法离开,就要心远离。心远离就是说心不随他动,能够把握自己。这个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要这样做。比如说在一个家里,或在一个单位里暂时不能分开,就尽量把握自己的心,不受他的影响,不随他动。他令你起贪心、起嗔恨心的时候,你尽量地去对治,不要让自己起这些烦恼,这也是远离。
我们是大乘行者,不能舍弃众生。如果我们离开他们,算不算舍弃众生?不算。因为你现在没有能力感化他们、转变他们,这个时候最好先把握自己,暂时远离。远离的时候,我们不能舍弃他们。暂时因缘不具足,教化不了,转变不了他,但是心里要发誓发愿:等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一定要感化他、转变他。你有这样的想法,就不是舍弃他。暂时你没有能力直接转变他,但是你已经发愿了,这样就跟他结上善缘了,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摄受。我们现在是在因地,发愿很重要,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他们就能成为我们的眷属,然后我们就能教化他们、度化他们了。所以处处要结善缘、种善根,不能舍弃众生。
我们最好有感化他、转变他的能力,可以采用一些善巧方便的手段,那样就不用远离了。刚开始他实在不理解、不接受的时候,我们的心可以不随顺他,身可以随顺他,慢慢让他转变。但也不能总是硬碰硬,这样不起作用。当然也不能一味地随顺,自己要把握分寸,该随顺时随顺。有这样的善巧方便,是可以转变他的。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自己也知道没有定力,转变不了、怕受影响的时候,就要把握自己的心,尽量远离这种人。到登地的时候,才不会受他人的影响。所以大家要依止善知识,远离恶友,这个很重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达真堪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