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行财政政策,2015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策和汇

我国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首先,我国经济从9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连续九年以两位数的增长,07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11.7%的增长速度.而今年由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已经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达6.5%.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明显出现.因此,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二,货币政策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有专家称,2008年利率将提高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同时,央行将把商业银行信贷年增速控制在13%内,以切段加剧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三,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政府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但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因此,下一步仍需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延续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民经济的一些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民生、改善生态、改善结构,为更好的发展积累能量,为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财政政策稳健就是政府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如果这样,就能够控制住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稳定物价水平,降低整个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研普华报道:
相关研究报告
  2014年的中国会怎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半个月后,传闻中的几项预期目标大抵可勾勒出明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的主导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权威专家分析,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通货膨胀控制以及进出口增长等几项指标的预期目标值有可能与2013年预定目标看齐或略有下调,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还将维持在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则可能在3.5%左右;而考虑到严峻的进出口形势,2014年外贸进出口目标增速可能低于2013年8%的目标。    同样的目标数据,内涵不同。按照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2014年重在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新年伊始,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发表在《求是》杂志的文章指出,当前7%-8%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合适的,既能给结构调整适度压力,又能为企业转型提供空间,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指出,2014年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成为政策导向。此前,权威财政专家透露,中央代发地方债的规模有望在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500亿至4000亿;2014年全年有望安排财政赤字1.35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    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权威专家分析,2014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有可能与2013年13%左右的水平看齐。    稳增长VS调结构:7.5%是最佳平衡点?    如何理解“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成为观察2014年宏观经济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王保安认为,首先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国民经济‘停车检修’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不能为调结构而调结构。”王保安指出,在这个意义上,稳增长是调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也要充分认识,我们需要的经济增长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要在不断优化与升级结构中实现增长。”在王保安看来,稳增长与调结构可实现内在辩证统一。    他认为,从当前的经济工作排序来看,应是调结构第一,稳增长第二。一切为了结构优化升级,稳增长是支撑条件。    GDP保持在7.5%左右的增速,或是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两个目标间的最佳平衡点。    中国(3.48,-0.07,-1.97%,实时行情)最新《2014年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分析,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外部环境转好、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消费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将继续“稳中向好”,这里的“稳”指的是,增长和就业保持稳定。中行预期2014年GDP增长将在7.6%左右。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王志浩也分析,2014年货币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尽管各地差别较大)、地方基建领域现金流紧缩、通胀压力温和上升等将是经济增长的消极因素。    货币供应VS通货膨胀:2013年M2难达标    货币供应与稳定物价二者之间的辩证存在,则影响未来货币政策导向、工具和手段运用。正如王保安所言,要正确处理稳定物价与扩大有效供给的关系。    “从短期看,稳定物价的主要方式是控制社会总需求,主要的手段是货币政策。但若过度追求稳定物价的目标,则可能使货币政策长期处于紧缩状态,可能伤害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扩大有效供给。”王保安指出。    2013年以来,中国物价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前11个月CPI累计上涨2.6%,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    中国银行上述报告认为,2014年预计CPI涨幅在3.3%左右,比2013年加快0.7个百分点,一则是翘尾因素有所增大,二是价格将持续上涨。但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中央银行而言,2013年预定的广义货币M213%的增长目标则很难实现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末,M2已达10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2014年,央行可能会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M2同比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状态,预计全年M2增速将在13.5%左右。”上述中行报告指出。
本文分享地址:
前9个月本市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其中租赁商4 …
今年以来,景县围绕“三产提升”发展战略,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拉动经 …
新一届政府的经济管理思路正对证券行业产生积极影响。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 …
日本国债周四(12月19日)走低,因为美联储(FED)决定从明年起削Q …
美国因素成为推动欧洲股市在本周后半周上演逆转行情的主要因素。20 …
我们试图以擅长捕捉空白、新兴市场商机的新加坡企业家的眼光解构重 …
昨日上午,随着一锤鸣锣,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简称“广 …
运营公司: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
邮编:518031 E-mail:
服务热线:(+86)6 06 96 56 29596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简称"") TM 旗下网站 传真:8
咨询QQ:918461您的位置: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文献综述——基于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