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新公司,小企业,想找个成都联合办公场地的场地,有经验的推荐个?

联合办公风潮渐起 含西安优客工场将有七个场地开业
来源:赢商网
/rss/news/30/news_buying.xml
“2015年年末之前,SOHO中国计划将SOHO3Q中心的数量增加至11个,届时座位数量将达到约11000个。此外,我们也计划在未来数年将SOHO3Q业务向北京和上海以外的区域拓展,并且坚持把定价权交给市场。我们相信,SOHO3Q将成为公司主要的增长驱动力之一。”这是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对于SOHO3Q的未来展望,SOHO3Q的联合办公模式和毛大庆的优客工厂一样,都是借鉴于美国,正在国内引领联合办公的新风尚。在此之前的9月16日,成立仅五个月的优客工场宣布完成超过两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投汉富、歌斐资产共同领投,领投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于这种新兴办公模式的预期。据了解,至2015年底,含北京、上海、西安在内,优客工场还将有七个场地开业。优客工场宣布进入西安,已是今年7月底的事情,这是毛大庆作为万科集团外部合伙人与万科合作的第二个项目,此次合作可以进一步丰富西安创业生态圈。西安作为文化大城,正在稳步迈入第四轮创业热潮,这也是毛大庆选择西安的原因。不同城市对于联合办公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西安注重于文化产业的孵化,而就潘石屹的经验,北京基本上是互联网企业,而上海是时尚、创新、服装等企业,做果汁、做裤衩的,什么都有。SOHO中国敢在上海拿这么大的面积地做3Q,就是因为其潜在客户不限于互联网创业企业。第三产业为联合办公提供土壤对于联合办公的新模式,戴德梁行杭州及南京公司总经理汤耀光认为“我国正处于大众创业的风口,市场与政策利好;其次,从社会分工来看,第三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以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是这种新模式能生根发芽的土壤,“目前国内联合办公模式的使用者主要以创业创新型客户及短期租赁客户为主。自由撰稿、服装设计、创意设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行业都对联合办公青睐有佳;其主要运作模式主要是共享办公室,以及能够满足企业空间、资源、服务及社交需求的功能”。根据戴德梁行统计,2014年西安市写字楼全年净吸纳量为43,202平方米,同比大增166.00%,平均空置率也由2013年末的14.28%下降到12.00%。整个市场处于良性的发展态势,而甲级办公楼的需求和GDP紧密相关。外资企业,大型内资企业这类甲级写字楼主力客户群,整体布局是从代办处至销售型分公司,再到城市级分公司,最后到区域总部。而代办处到销售型分公司是没有甲级办公楼的需求,城市分公司升级到区域总部对于甲级办公楼需求,是以8到10倍进行增长。盈利并非仅局限于租金戴德梁行西安公司总经理张裕鹏认为就西安而言,传统的企业从创立到升为区域总部的时间需要更长,也可能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自有地块来解决办公问题。“总体来说,西安作为中西部的主要城市,外企和大型内资企业设立城市级分公司会很快。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助力下,西安作为西北五省的龙头城市,外企和大型内资企业设立城市级分公司纷纷进驻,这也是中长期,西安办公楼需求所面对的情况。”他还表示“此类办公场所的盈利模式,并非仅局限于租金带来的效益,通过对创业项目的优选,挖掘优质创业企业,引入或天使基金或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多赢局面。”据了解,优客工场的盈利模式主要靠办公室、办公座位的出租获取现金流,包含临时,短租,长租、基础增值服务,如会议室,IT维修服务等。另外,优客工场还为客户提供各种高级服务,如培训,传媒(市场推广),活动组织等,并建立起了会员体系,会员费(加入会员即可享受各种资源与福利)。与此同时,潘石屹也将SOHO3Q看作是公司主要的增长驱动力之一。
楼盘价格 :
|凤凰网会员团购优惠
区域商圈 :
凤凰房产杭州站
高端置业首选资讯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已于12月16日首开推出7、9号楼
已于12月18日首开14、17号楼
22000元/m?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房地产与互联网(6):联合办公直营 - 简书
<div class="fixed-btn note-fixed-download" data-toggle="popover" data-placement="left" data-html="true" data-trigger="hover" data-content=''>
写了301967字,被639人关注,获得了1230个喜欢
房地产与互联网(6):联合办公直营
成立时间:2010年12月。
业务模型:为小型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地。目前在上海已经有5个场地,北京1个场地。
产品特点:地处市中心。
场地情况:
延平智阁:静安区昌平路990号8号楼
静安寺店:静安区华山路323弄2号
光源:静安区昌平路700号
鸣新-营地:徐汇区建国西路285号4楼
上海创客中心:静安区愚园东路28号3号楼1层
成立时间:2014年1月。
业务模型:精选地铁沿线高档住宅,从安全性、舒适度、配套完整等方面严格筛选楼盘。并邀请沪上知名设计师,度身打造现代白领公寓。室内统一配置品牌家电、家具、接入高速WiFi、更聘请专业管家定期保洁。
产品特点:白领合租、家电统配、定期保洁。最短租期1年,收取10%房屋管理费和首付服务费,实行单人单租。
融资情况:2014年2月,获得平安创投、IDG资本等数千万人民币投资。
成立时间:2010年,在美国的SOHU区开设了第一个办公地点,面积3000平方英尺。最早在旧金山和华盛顿。现在已经把业务拓展到奥斯丁、芝加哥、伦敦、阿姆斯特丹和特拉维夫等城市。
创始人:由Adam Neumann和Miguel McKelvey联手创建。
业务模型:WeWork倾向于在新建的开发区还有翻新或者萧条的街区开设办公点。因为在那些地方该公司能够以大约10%的主力租户折扣获得办公场地。
价格与服务:一张办公桌的月租为350美金,一间64平方英尺的办公室租金为每人650美金(但包括安保、前天、宽带、打印等服务)。WeWork每周会举行社交活动,帮助创业企业寻找开发人员。
差异化:WeWork不仅提供硬件场地,还提供增值服务。
融资情况:WeWork近日宣布完成一轮3.55亿美金的融资,领投的机构是高盛和T. Rowe Price Associates Inc,估值高达50亿美金。
竞争对手:是WeWork在纽约的高端市场竞争对手,由Joshua Abram和Alan Murray共同创建。该公司的纽约办公点拥有为会员准备的小型演播室和咖啡馆,并计划即将在洛杉矶办公点建立全方位服务的餐厅。但NeueHouse的发展更为缓慢和谨慎,计划在2020年前开设20个办公点。主要面向有多次创业经验的创业者和资深的专业人士。在加州经营着3个办公地点,只面向女性的创业者开放。Breather是将灵活的办公空间发挥到极致的初创公司,向常常奔波在外的会员提供以小时为单位的私人办公室租赁服务。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看看别人在思考什么,每天更新。
· 5693人关注
《房地产与互联网》是Stories旗下针对房地产互联网领域的项目研究专题。
· 168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淘汰不人性的办公物业?联合办公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产品__众创空间__创投新闻__爱帮网
淘汰不人性的办公物业?联合办公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产品
3W Coffice
来源:思达派 查看原文
近年来,无论是借着“双创”的浪潮还是搭着共享经济的快车,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诞生、繁盛。庞大的中小企业基数带来大量场地需求的同时,办公偏好也越来越多元。现有办公市场上存在的大量传统甲、乙级写字楼产品,单纯提供场地等硬件设施和基础物业,已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灵活工作场景和办公服务的需要。▌传统办公物业谋新图变的新思路当“双创”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在根据这一变化而不断优化。随着”互联网+“进程的深入,在地产领域,开始不断衍生出一些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更多颠覆式的新模式开始滋生潜长。共享经济、社群经济、联合办公等诸多元素,成为催生地产行业形态裂变的新生力量,激流中勇进的地产各方参与者都在思考自己转型、融合的路径与坐标。商办物业因服务企业级客户,其市场触觉和对存量消化上的阵痛更加敏感。对于很多树大根深的商办房地产企业来说,如果单纯依靠自身以“地产+互联网”的方式转型,可能会水土不服。正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于地产商而言,进入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更稳健且能获得最大边际效益的方式或许就是——优势基因互补。将自身的部分资源重新盘活与规划时,引入有新兴办公运营服务经验的合作方,借力对方的”互联网+服务“基因,进行更踏实、落地的微创新,以实现传统商办物业的升级迭代。场景革命在地产转型中的映射,一方面,是满足用户需求基础上的产品升级,实现生活、工作、消费等诸多场景的边界消融;另一方面,则地产商与专业运营服务商之间关注各自核心逻辑下,创新合作模式的对接着陆。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地产商与服务运营商的合作与互补将愈加紧密。▌联合办公的核心在于匹配好用户需求2015&年被称为中国共享办公元年,新型共享空间迅速锁定市场,对日益复杂多元的办公市场需求进行灵活反馈,不仅获得政策及资本的肯定,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年轻办公人群的追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上广深的新兴空间面积接近 950,000&㎡,提供超过 10 万个工位。种类繁杂的联合办公行业参与者,各自基因不同,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既有地产基因的强品牌,如优客工场和 SOHO 3Q,也有科技为背景的梦想加,更有互联网基因的服务型企业,如 3W Coffice。3W&最早是以“互联网的圈子”而被业内人所熟知,又因一杯总理的“创业咖啡“而声名遍及全国。2016 年,当“合纵连横”开始成为联合办公行业的主旋律,3W 也完成了自身的业态升级。经过近一年的摸索,3W Coffice 模式(即 Coffee+Office+Service)最终确立,在咖啡调性的办公环境内,加载“传播+培训+基金+招聘”独家服务体系,联合数百家办公服务商,为广大成长型企业打造办公综合服务平台。3W&集团创始人许单单认为,“人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无论联合办公还是商业地产,价值整合和挖掘的重心还是要回归到对人的服务上”。3W Coffice 这种以服务见长的联合办公业务模式,逐渐引起地产商的关注。2016 年,绿地地产、远洋地产陆续与 3W Coffice 达成战略合作,3W 体系内长久积累的优质服务资源和用户资源得以导流,同时,3W Coffice 也通过以输出运营管理服务能力的方式,实现自身的规模化扩张。不管香格里拉管理的大楼,还是希尔顿持有的物业,在有了面向人的服务后才被称为五星级酒店,如果没有这些服务,这些建筑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空间和运营都只是手段,服务才是我们探索的核心。做空间就是做服务,将服务寓于整个运营体系内。”3W Coffice 总裁王斐琴在最近一次国际联合办公峰会上表示,”一个空间的设计内核和风格调性,绝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于它是否是从企业客户的使用角度出发,去思考入驻企业真正的需求。”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五年的公司来说,3W 可以实现集资源优势、价值创造、品牌影响力于一身,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 2011 年,创业氛围还没有那么浓厚,3W 已在踏实满足每一个创业者的需要,通过有效的用户需求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空间功能的用户体验。五年后,近百家的服务供应商悄然聚集,3W 成为数万创业者的理想栖息地。▌3W Coffice,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办公服务解决方案3W Coffice&将多年实践总结的服务体系打包,推出了 3 点“3W Coffice 一体化”的办公解决方案。虽然重点仍在给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但同时会给资源链上下游参与者带来相应的经济价值。这三点分别是:1.&基础办公解决方案包括空间租赁解决方案,或满足多工位需求的企业定制化的设计改造解决方案;办公基础设施使用及共享解决方案;公共休闲功能区的最高效解决方案等。从工位、网络、保洁、打印、智能会议室等基础细节,保证最舒服的椅子,流畅的无线网络,随时都是干净整洁的空间环境等等,身体力行去保证最基本的办公体验。2.&增值服务解决方案包括企业平时必备的基础性业务解决方案;非核心支持性业务解决方案;临时性核心业务需求解决方案;定制化打包的解决方案等。从种种财税法支持、云服务等技术支持、营销推广、运营支持、培训招聘等等入手,让企业将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不为杂事分心。除了百万级用户量的拉勾和精准直达的 3W 猎头可以为入驻企业提供招聘服务,3W 鹰学院定制化的培训服务。3W 传播作为久经沙场的整合传播机构,在今年九月份推出了针对 3W Coffice 入驻企业的”品牌突围“独家传播增值服务,以”0 利润、0 服务费、0 隐形费用“已经推出就获得了全国各地有品牌传播需求的企业认可,目前已累计完成了和 5 个项目的合作。3.&商业社群解决方案或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包括企业组织社群话解决方案;企业在线社交解决方案;商业精英社交解决方案;甚至是商业活动定制化解决方案等。同时实现健身房、零食铺、阅读区、小剧场、胶囊公寓等生活娱乐设施的完善。笔者同时了解到一个细节:3W Coffice&在今年已将原来的“运营专员”岗,调整为“用户服务专员”,从和在驻企业接触的第一线打通最落地的服务反馈机制。北京中关村店的一位运营服务专员说道:“我们提供的一定是有温度的,在驻企业需要的团队。入驻进来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在平时的日常分享、各种体育活动组织中慢慢熟悉,都是很好的朋友。如果你的朋友需要你的帮忙,你自然会竭尽全力去上下沟通,寻找解决办法。”目前 3WCoffice 中关村店的入驻团队或企业,近60%都是直接慕名上访或老企业推荐而来。良好的口碑是对服务内容最好的肯定。与此同时,3W Coffice 首先在行业内确立了落地有效的标准化体系:从营建、装修、到服务;从管理、营销到合作,都进行了系统梳理,让后续的规模化有据可依,从目前 3WCoffice 完成的全国布局来看,其领先的连锁模式已出现雏形。结语联合办公做为一个新兴行业,风云变幻的同时也蕴藏无线生机。3W Coffice 作为服务运营商,其系统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优势开始显露端倪,轻资产模式、品牌输出形成加盟店等多种合作形式,也都是其未来的发力点。基于地产与服务的想象之门已经被打开,不同的参与主体所采取的不同特色的尝试路径,都是探寻地产行业全新升级转型的参照坐标。06:19:00 UTC
今年北京的冬天来得很早,而不少行业的洗牌期恐怕也提前了。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今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近3000家,除此之外还有2300多家众创空间,其数量之多让人惊讶。
在创业圈里,大家都在说2016年下半年起已进入资本寒冬下的“极寒”时期,新一轮的行业大清洗即将到来。近期,北京联合办公空间Mad Space宣布破产倒闭,这是继地库、孔雀机构、艾可士之后,今年以来倒下的第四家联合办公空间,再次引发了行业人士对联合办公空间发展现状和盈利模式的深度思考。其中,商业模式没有走通、运营管理不善、行业竞争激烈等现状则是倒闭频发的原因。
时间的钟摆很快划到了2016年下半年,随着马太效应逐渐凸显,一些企业在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面临倒闭困境,而另外一些企业刚加速扩张、快速布局,联合办公领域的新变化正在发生。
由此,针对联合办公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梳理,得出新一期的联合办公企业TOP15排行榜。登榜的十五家企业分别是:SOHO 3Q、优客工场、纳什空间、氪空间、方糖小镇、P2联合创业办公社、We+、梦想加、3W空间、侠客岛、酷窝COWORK、无界空间、思微、科技寺和Wedo联合创业社。
本次排行根据对联合办公企业最新运营情况的统计所得,衡量指标主要包括:空间数量和面积、服务优势、融资近况等方面。排行对象包括联合办公企业、具有较强的联合办公属性的孵化器、创业服务平台,但不包括深耕垂直领域的众创空间和专注投融资的孵化器等等,特此说明。
TOP 15:Wedo联合创业社
Wedo成立于2015年5月,创始人为蒋凌广。Wedo联合创业社并不是只做共享办公,还包括孵化器的职能,它将联合办公设为基础服务,用社区的理念来运营所有空间,简单来说,就是社区化的联合办公+孵化器。除此之外,Wedo也是薛蛮子新三板孵化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目前,Wedo所运营的空间总数为6间,集中在深圳、佛山两个地区。其中深圳的5个空间均分布在南山区,所运营的空间面积总计15000平米,共拥有1500个工位,为超过100家企业提供服务,入驻率为80%。
TOP 14:科技寺
科技寺即TechTemple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一家集联合创业空间+创业服务社区为一体的创业综合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创业生态系统,创始人是王灏。
在2015年6月,科技寺曾与美国WeWork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WeWork在亚洲的首家创业生态合作方,签署了长达10年的合作契约。2016年2月,科技寺还与无界空间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所有的增值服务资源全面开放,提供给会员使用,其线上社区也已打通。通过这种方式,科技寺正在逐步扩大它的影响力。
自2013年成立以来,科技寺已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开设了8家创业服务空间,总面积16000平米,所提供的工位数量超过1600个,服务于300家企业,举办活动超400场,累计参与规模达4万人。
TOP 13:思微
思微是一家专注于为各类办公人群提供最具情怀的共享办公空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英文名为SimplyWork,目的是打造最贴心有爱的创业社区,端木杨为创始人兼总裁。
日,思微SimplyWork宣布获IDG资本、华住酒店集团及万科商产3000万A轮融资。据悉,这是万科在股权投资方面的第一起投资案例,并打算在最新定位城市配套服务商的规划和发展中,与思微展开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合作。如今思微已在深圳开设8家空间,总面积为22000平方米,包括2320个工位,为超300家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入驻率约为90%。
TOP 12:无界空间
无界空间是一个以线下的联合创业办公空间为载体,为早期创业者提供创业及生活、社交等全方面服务的线上线下创业者社区。它成立于2015年2月,创始人是万柳朔。
无界空间目前已获三轮融资。其中在日,它与优客工场达成股权战略合作关系。优客工场以股权合作的方式参与无界空间A轮融资,据悉,双方表示将独立运营,以互补的形式共同发力联合办公空间。而此前,无界空间也曾与科技寺达成合作。
在联合办公企业当中,无界空间的规模不大,目前运营空间的总数为9个,在北京和天津有所布局,其面积为21800平方米,工位数量3040个,入驻团队超过200家,其公关负责人告诉亿欧,无界旗下运营超过四个月的空间入驻率均在80%左右。
TOP 11:酷窝COWORK
酷窝是一家提供人性化与智能化结合的共享办公空间服务、创意设计的工作空间和社交平台,创始人兼CEO莫万奎此前拥有多年运营商业地产的经验。酷窝致力于打造基于联合办公的价值共享平台,不止提供工位与服务,更为入驻者带来人脉、资源、信息、知识的联合共享。
2015年3月成立以来,酷窝的城市布局和空间拓展较快,目前已拓展至北上广深、天津、乌鲁木齐等6个城市,面积最小的有200平方米,最大的超过3000平方米,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企业数量约200家,入驻率处于80%-90%之间,优势在于注重租赁的灵活和用户的深层次需求。酷窝专注于重塑人们的工作方式,曾在开业后三个月分别实现空间满租和盈利。
TOP 10:侠客岛
侠客岛联合办公室是以联合办公型众创空间为主体,集众创空间、科技传媒、孵化服务、创业投资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侠客岛的优势在于对“大数据”的应用,其自主研发的线上系统“岛里”能够为侠客岛的所有空间项目提供信息化管理工具,实现空间资产的线上运行与管理,并为企业资源的交换提供交互平台。
侠客岛媒体负责人告诉亿欧,其对外的10万平的空间总面积包含运营的园区,园区不只是联合办公,还有其他创业项目。目前侠客岛已经覆盖成都、重庆、 北京、上海等地,入驻孵化企业超过200家,产业链关联企业超过2000家,能够提供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SaaS、 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多个垂直行业孵化解决方案。
TOP 9:3W空间
3W成立于2011年8月,它是一个采用众筹模式开设,集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业基金、品牌推广、人才招聘于一体的创业生态体系,创始人许单单,他是拉勾网创始人、董事长,同时也是3W模式——创业服务生态系统缔造者,合作伙伴为王斐琴。
3W最早从国内第一家众筹咖啡馆起步,2016年正式转型3W空间,依托自身品牌、资源及运营优势,聚焦空间产品升级,旨在全力打造成长型企业的轻办公生活。目前,3W已经在北上广深、杭州、厦门、武汉、成都、重庆、太原等十个城市,创建并运营了14个办公社区,总面积达4万平米,提供5000余个工位,3W相关负责人告诉亿欧,目前还有2个空间正在装修,预计年底前正式营业。
TOP 8:梦想加
梦想加(梦想+)成立于2015年5月,由王晓鲁、温梦飞、李文磊联合创办,总部在北京。它是一家通过技术手段为房地产、孵化器等企业提供智能化技术解决方案与专业运营方案的互联网公司,为创业者提供更舒适的办公环境和更好的联合办公条件。
梦想加目前开设的空间数是13个,到年底将达到16个,总面积大约40000平米,其媒体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位数量在年底16个空间全开了之后可达到6000个。目前,梦想加的城市运营集中在北京,平均入驻率为85%。
TOP 7:WE+
WE+联合办公空间于2015年5月成立,致力于打造互联、互通、互信、互助的社区空间,并建立大家在一起的社区概念,总部位于上海。WE+旨在打破传统办公观念,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创始人刘彦燊。他曾表示,WE+做的不止是空间,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人文科技资本的连接,这才是WE+的核心。
今年7月,WE+正式启动了融资计划。此前未融资的原因是股东方拥有的资金链条和丰富的资源,比如上实集团为上海最大的国企之一,实力雄厚,更拥有地产、医药等产业资源;另一位股东柯罗尼资本则是一家专业的私募地产基金管理公司。
借助资源与资金的结合,目前WE+已在全国9个城市打造了22个空间,投入使用的空间已有16个,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工位数量超过4000个,并与300家企业达成合作。
TOP 6:P2联合创业办公社
作为国内第一家本土联合办公企业,P2诞生于2009年7月,致力于为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空间服务和活动对接等服务,还为创业者打造便于沟通协作和资源分享的成熟社群,创始人郑健灵。
郑健灵曾表示,不参与投资,专注做空间平台,提供好的空间环境,是P2的特质所在。P2目前打造的是好的创业和闲暇空间,最适合1到30人左右的团队入驻。通过为入驻的创业团队打造资源共享的协作平台,搭建P2内部的空间社区,目前P2在上海、北京、宁波三地共运营空间20个,总面积3万平米,服务超过300支团队,拥有近万名注册会员。足记、周末去哪儿、小猪短租、魔方公寓、杏仁医生、简书、职业梦等创业团队都从P2联合创业办公社的空间中诞生。
TOP 5:方糖小镇
2015年4月成立的方糖小镇是以社群为基础的共享办公空间,为创业者、自由职业者及新兴行业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线上线下的共享办公服务,创始人万里江。
今年9月,方糖小镇获得近2亿元A轮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歌斐资产和华住酒店集团跟投。完成此轮融资后,方糖的估值超过10亿元,将主要发力移动办公业务和互联网公司办公室定制业务。目前,方糖在北京和上海运营了18个空间,总面积10万平方米,提供10000个工位,入驻率达90%。
TOP 4:氪空间
氪空间成立于2014年4月,CEO为钟澍。氪空间曾是36氪旗下的创业孵化器,目前已经拆分独立运营,业务包含孵化器和联合办公空间。据悉,其模式是利用既有的服务和资源优势,通过联合办公空间的形式进行线下布局,以承载和服务更多创业团队。11月2日,氪空间宣布完成A+轮融资。此次融资后,氪空间将致力于“办公空间分时租赁”业务,进一步提高办公空间的利用效率。
如今的氪空间往地产领域也走得很快,不仅限于众创空间模式。目前,氪空间在全国10个城市开放了28个社区,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天津、南京、杭州、苏州等10个城市,总面积10万平方米,现在的总工位数约有 13000个,据悉,超过50%的空间都会被装修成为公共空间,明年氪空间预计在全国将发展至60个社区。
TOP 3:纳什空间
纳什空间成立于2013年8月,是一家众创空间服务商,提供用户在线预约、办公采购等空间共享和生活服务,隶属于纳什空间创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剑。张剑曾表示,纳什空间不是传统的房地产经营商,而是致力于做一家未来办公的基础运营商。
2016年3月,纳什空间宣布与36Kr、氪空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氪空间以战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纳什空间的B轮融资,三方将在共享办公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同年7月纳什空间宣布获得2亿人民币B轮融资,并正式推出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的“超级工作室”,以独立、自由、高性价比的办公空间打入市场。
目前纳什的空间总面积达60万平方米,已进驻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等五大城市,总数量超过150家,入驻企业数量约1万家。据悉,纳什基于办公业态的创新产品比较多,除超级工作室以外,还包括space联合办公区、studio和移动工作站,综合入驻率在90%以上。
TOP 2:优客工场
优客工场是一个主打创业的共享办公空间,致力于打造为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的加速器、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平台,在业内的名气较为响亮。除了有定期的讲座、论坛外,优客还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投融资对接、财务、法律方面的服务。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是知名地产人士,曾任万科企业集团高级副总裁,2015年3月辞职离开万科,4月成立了优客工场,优客在成立之初就备受瞩目,至今已获4轮融资,总金额超过8.2亿人民币。另一方面,优客获得关注的原因还包括其对标美国WeWork的模式。但毛大庆认为共享经济容易触碰到行业的天花板,因此会更关注企业入驻后的延伸性服务。
当下,优客正在为入驻优客工场的创业企业提供撮合式交易服务,并计划引进200种左右的撮合式交易服务,往撮合式交易平台的模式发展。他曾表示:“共享之后的衍生品最有价值,才是盈利的来源。”如今,优客工场的空间数量已达36家,覆盖了全国16个城市,工位数量约3万个,入驻企业860家,总体上看,入驻率都在80%左右。
TOP 1:SOHO 3Q
SOHO 3Q成立于2015年2月,是SOHO 中国旗下创新空间。创始人潘石屹和毛大庆均是知名地产人士,SOHO 3Q是在2012年SOHO中国以租代售营业利润急剧下降之后,潘石屹转型并寻求新发展所推出的突破口。
SOHO 3Q拥有以下特点:1)在空间上以桌子为单位出租,实现真正的联合办公模式;2)时间上租期灵活,以周为单位结算租金;3)租赁方式上采用O2O模式,从下单、租赁协议签订及租金支付、续租等办公空间租用的所有过程,都必须通过网站或APP完成,线下只提供参观服务,不接受订单。
2015 年,主要依托于SOHO 3Q的发展,SOHO中国新出租了28.78万平米物业,完成预期目标的128%,实现营业额约9.95亿元,为股东创造净利润约5.38亿元。目前,SOHO 3Q在全国布局了17个空间,工位数量为14573个,入驻率为70%,预计到今年底在北京、上海两地的座位数将达16000个。
从上述15家企业的排行榜可以看出,在联合办公行业中,其运营方式及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首先,地产人士转型做空间的创业者不在少数,比如开发商转型做地产运营商,可归类为资源驱动型。比如SOHO 3Q将本身持有物业转化为创新空间,既提高了出租率,又解决了去库存的问题,利润也较为可观。目前,大部分房企转型众创空间或联合办公的基本都是这一类型。
其次,部分空间开始往社群方向发展,即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对于入驻联合办公空间的企业来说,它们往往共用一个空间,共享多种基础服务和创新服务。不少联合办公企业采用建立社区的方式,通过社群组织定期开办线下活动,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空间“多点爱”。不过,这对于企业在社区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很高,如果没有专业优秀的运营团队,反而容易“弄巧成拙”。因此,团队的搭建对于联合办公空间来说尤为重要。
第三,部分联合办公空间附带孵化器性质,一方面增加了对创业企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则很难跨越专业性的壁垒。原因是孵化器的建立需要专业优质的团队,而联合办公本身的出发点并不在此,若贸然引进孵化器的角色,很可能会存在成长缓慢、很难实现市场化等问题。因此,联合办公空间在提供此类服务时,最好先掂掂自己的分量,如果依然只是承担二房东的角色,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当下,大多数联合办公企业的盈利依旧来源于租金,这也是行业一直存在的运营难题,不少人对联合办公的印象还停留在“二房东”的层面上。尽管已有部分企业作出了一些突破,比如设计社区、增加公共空间的占比以满足不同工作场景的需要等等,但是在服务本质上做出的努力还不够。
联合办公企业应当在最大程度提升空间使用率的同时,通过运营、咨询和服务来赚取利润,以增加配套服务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其次,入驻的企业本身需要具备可成长性,联合办公空间才能够通过提供多种高端增值服务获利,达到双赢的局面。
此外,企业还应当重视信息化管理工具的运用。未来联合办公行业很可能会从资源驱动型,向大数据驱动型和资本驱动型演变,如何突破单一的运营模式去寻求新一轮的获利点,并吸引更多企业的入驻,值得行业人士认真思考。不要让政策的向好和规模的快速扩张遮蔽了你的双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办理新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