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蜜云县空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新兵机务兵名单

房子比工作更难找,但他们依然选择来这奋斗打拼。
这一天几乎全村的老百姓都到他们家里道喜祝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文章提交者:机务兵13 加贴在陆军论坛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94年,我出生在了一个军人家庭里。
  我的父母并不是当兵的,但是我的太姥爷,姥爷,老舅都是军队出身。
  所以很自然的,我的哥哥,去当了武警,而我去了空军部队。
  下面我要讲述的就是我在部队发生的故事。
  12年年底,经过一系列的体检,终于如愿以偿收到入伍通知书,到部队后,仿佛已经和家人朋友处于两个世界,因为神经比较大的原因,我是到部队后才后知后觉,好像很久都不能见到家人和朋友了...
  最开始我到的是空军的一个训练基地,在那里度过新兵连以及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经过部队干部的训话,点验后,我被分到了15班,班长叫蒋楠,后来我们都叫他楠哥,他的梦想就是能考上军校做军官,他的梦想在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候,实现了。现在我们有时还会联系。
  我是第二个到班里的新兵,第一个新兵两天前就已经到了,他叫蔡阳光,江苏沭阳人。其他新兵在后面三天里陆陆续续才来齐,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晗初,长着娃娃脸的肌肉男,半夜到的部队,我们第二天吃饭时才发现多出来一个人..
  前面一个星期是学习叠被子时间,一个星期什么都没做,每天就是拿个小马扎来回来去擀被子,把被子擀薄才好叠成豆腐块,这个习惯一直陪伴我到现在,并且现在我用的还是部队的那床被子,被罩都洗的发白了,就是舍不得丢掉。好了继续说,总算把被子的事情搞定了,但是班长有时候还是抽风来个检查内务,被子不合格扔门外去,别的班还好,我们班最苦逼,因为我们班对面就是厕所..有次检查完内务,班长顺手就把阳光的被子扔厕所去了,捡回来一看,嗯,湿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训练,最开始是队列,然后到战术动作,枪械的拆装等等等等训练就不多说,因为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因为在训练基地的生活很简单,前面三个月,训练,吃饭,睡觉。后面四个月,上课,训练,吃饭,睡觉..我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值得一提的事情。什么?你想知道训练是什么样的?很简单就是把以前受过的所有苦乘以100就是我经历的。7个月很快过去,到了真正下连队的时候了,新兵连战友们也都比较伤感,也是那天我在部队喝了第一顿酒,一小罐的雪花..经过了彻夜的狂欢,第二天就被接兵的干部拉上了一辆绿皮火车。这里有必要提一下,那是第一次穿着军装出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有很多人都拍了照片,闪光灯咔咔咔好像明星一样,我们不能乱看,只能目视前方喊着1、2、3、4。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这个兵当的值了。你能想象吗,一队穿着蓝色军装,头顶着军徽,背着背包行囊而且嗓门极大的黑脸汉子踏踏踏的走在火车站的大理石路面上。
  我们的目的地是华中地区的一个航空兵团,这里才是这个故事真正开始的地方。也确定了我在部队的职业---机务兵。
  有的人可能不了解机务兵是做什么的,我解释一下,机务兵就是维护飞机的一个技术兵种,笼统的可以分为四个专业。机械,主要负责整个飞机的机械部分。军械,主要负责飞机航炮等具有攻击性武器的维护。特设,主要负责飞机的仪表部分和一小部分发动机发电机零件的维护。电子,主要是负责飞机的无线电部分。机务兵的责任重大,因为不但要保证飞机的安全,更是要对我们的飞行员兄弟生命安全负责。有句话形容的很好,一手托着战友的生命,一手托着国家的巨额财产,头顶着战斗的胜利。这样解释应该能懂我在部队从事的是怎么样的一个行业吧。虽然训练一定比不上陆军兄弟们,但是心理压力绝对是所有兵种里最大的。
  坐了30几个小时的硬座,下车后又蹲了大概两个小时的大解放才算是到了那个我怀念一辈子的地方,因为纪律我不能透露它的番号和名字,就算退伍了也不可以。我们暂且叫他雄鹰团吧。
  我们一共从训练基地来了30多个新兵,被分到4个机务中队。我被分到了三中队,全团最好的机务中队。
  因为工作比较繁忙的原因,中队为我们举行了很简单的欢迎仪式,每个人做了自我介绍,分配了带教的师傅,中队长就又带老兵们急匆匆的回机场继续维护飞机了。介绍下我的两个师傅,第一个师傅叫做韩维义,中尉军衔,特设师。对我很严格但也很照顾,在我不丢人的情况下我们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他只带了我半个月左右,就被借调到团里当干事,我就迎来了我的第二个师傅,苏勇苏老师。苏老师可不得了,三级军士长,特设技师。全团上下没有一个人不认识苏老师。
  我非常尊敬苏老师,他有一个故事,真实的故事,苏老师有一个孩子叫傲博,苏老师在傲博出生前还有两个孩子,都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夭折了,第二个孩子去世的时候,苏老师正在维修一架出故障的战机,苏老师接到家里的电话后什么都没说,继续到机场维护那架第二天有飞行任务的飞机,知道细心的中队长发现后苏老师才说出实情,他说飞机明天还要上天,我就这么走了放心不下它。在他的坚持下第二天看见飞机安全的降落后才赶回家。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流泪的那天夜里他是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在那样的情况下还是坚持排除故障,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
  在苏老师的教导下,我第一次考试获得了满分,我们分队有三个新兵,两个满分,一个95分,是全中队分数最高的分队,很多老兵对我们都换了一个模样,不像刚开始一样那么疏远。开始大概有一个月吧,我们几个新兵都是在背规程和考试中度过的。规程有多厚?和新华字典差不多吧..凭着我这个技校毕业的脑袋愣是背下来了,我不想丢人。
  终于规程上的东西都算理解了,就可以和师傅去机场现场学习维护飞机了,很多在书上见过的机件也见到了真的,感觉理解的更深了,我的印象很深,苏老师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介绍飞机上那里需要注意不要伤到自己,机翼上的导弹挂架,很锋利,机腹的接收天线,座舱里的所有红色按钮,苏老师头上有个疤就是嗑在了接收天线上,留下了很大一块疤痕。
  各个型号的飞机都是有严格的检查规程的,从空速管,到前起落架舱,到右侧起落架舱,到发动机舱等等,每次检查就是把各个零件检查一遍是否牢靠,工作是否正常,有没有打上保险,各个仪表是否工作正常,其实机务兵的工作很枯燥,每天起床吃饭进机场要么修飞机,要么飞行完检查飞机,然后下班吃饭,睡觉。一般午饭都是在机场里吃的,机场风大,一口米饭半口沙。没有时间回去吃饭,我们等得了,战争等不了。
  94年,我出生在了一个军人家庭里。我的父母并不是当兵的,但是我的太姥爷,姥爷,老舅都是军队出身。
  所以很自然的,我的哥哥,去当了武警,而我去了空军部队。
  下面我要讲述的就是我在部队发生的故事。
  12年年底,经过一系列的体检,终于如愿以偿收到入伍通知书,到部队后,仿佛已经和家人朋友处于两个世界,因为神经比较大的原因,我是到部队后才后知后觉,好像很久都不能见到家人和朋友了...
  最开始我到的是空军的一个训练基地,在那里度过新兵连以及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经过部队干部的训话,点验后,我被分到了15班,班长叫蒋楠,后来我们都叫他楠哥,他的梦想就是能考上军校做军官,他的梦想在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候,实现了。现在我们有时还会联系。
  我是第二个到班里的新兵,第一个新兵两天前就已经到了,他叫蔡阳光,江苏沭阳人。其他新兵在后面三天里陆陆续续才来齐,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晗初,长着娃娃脸的肌肉男,半夜到的部队,我们第二天吃饭时才发现多出来一个人..
  前面一个星期是学习叠被子时间,一个星期什么都没做,每天就是拿个小马扎来回来去擀被子,把被子擀薄才好叠成豆腐块,这个习惯一直陪伴我到现在,并且现在我用的还是部队的那床被子,被罩都洗的发白了,就是舍不得丢掉。好了继续说,总算把被子的事情搞定了,但是班长有时候还是抽风来个检查内务,被子不合格扔门外去,别的班还好,我们班最苦逼,因为我们班对面就是厕所..有次检查完内务,班长顺手就把阳光的被子扔厕所去了,捡回来一看,嗯,湿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训练,最开始是队列,然后到战术动作,枪械的拆装等等等等训练就不多说,因为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因为在训练基地的生活很简单,前面三个月,训练,吃饭,睡觉。后面四个月,上课,训练,吃饭,睡觉..我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值得一提的事情。什么?你想知道训练是什么样的?很简单就是把以前受过的所有苦乘以100就是我经历的。7个月很快过去,到了真正下连队的时候了,新兵连战友们也都比较伤感,也是那天我在部队喝了第一顿酒,一小罐的雪花..经过了彻夜的狂欢,第二天就被接兵的干部拉上了一辆绿皮火车。这里有必要提一下,那是第一次穿着军装出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有很多人都拍了照片,闪光灯咔咔咔好像明星一样,我们不能乱看,只能目视前方喊着1、2、3、4。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这个兵当的值了。你能想象吗,一队穿着蓝色军装,头顶着军徽,背着背包行囊而且嗓门极大的黑脸汉子踏踏踏的走在火车站的大理石路面上。
  我们的目的地是华中地区的一个航空兵团,这里才是这个故事真正开始的地方。也确定了我在部队的职业---机务兵。
  有的人可能不了解机务兵是做什么的,我解释一下,机务兵就是维护飞机的一个技术兵种,笼统的可以分为四个专业。机械,主要负责整个飞机的机械部分。军械,主要负责飞机航炮等具有攻击性武器的维护。特设,主要负责飞机的仪表部分和一小部分发动机发电机零件的维护。电子,主要是负责飞机的无线电部分。机务兵的责任重大,因为不但要保证飞机的安全,更是要对我们的飞行员兄弟生命安全负责。有句话形容的很好,一手托着战友的生命,一手托着国家的巨额财产,头顶着战斗的胜利。这样解释应该能懂我在部队从事的是怎么样的一个行业吧。虽然训练一定比不上陆军兄弟们,但是心理压力绝对是所有兵种里最大的。
  坐了30几个小时的硬座,下车后又蹲了大概两个小时的大解放才算是到了那个我怀念一辈子的地方,因为纪律我不能透露它的番号和名字,就算退伍了也不可以。我们暂且叫他雄鹰团吧。
  我们一共从训练基地来了30多个新兵,被分到4个机务中队。我被分到了三中队,全团最好的机务中队。
  因为工作比较繁忙的原因,中队为我们举行了很简单的欢迎仪式,每个人做了自我介绍,分配了带教的师傅,中队长就又带老兵们急匆匆的回机场继续维护飞机了。介绍下我的两个师傅,第一个师傅叫做韩维义,中尉军衔,特设师。对我很严格但也很照顾,在我不丢人的情况下我们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他只带了我半个月左右,就被借调到团里当干事,我就迎来了我的第二个师傅,苏勇苏老师。苏老师可不得了,三级军士长,特设技师。全团上下没有一个人不认识苏老师。
  我非常尊敬苏老师,他有一个故事,真实的故事,苏老师有一个孩子叫傲博,苏老师在傲博出生前还有两个孩子,都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夭折了,第二个孩子去世的时候,苏老师正在维修一架出故障的战机,苏老师接到家里的电话后什么都没说,继续到机场维护那架第二天有飞行任务的飞机,知道细心的中队长发现后苏老师才说出实情,他说飞机明天还要上天,我就这么走了放心不下它。在他的坚持下第二天看见飞机安全的降落后才赶回家。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流泪的那天夜里他是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在那样的情况下还是坚持排除故障,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
  在苏老师的教导下,我第一次考试获得了满分,我们分队有三个新兵,两个满分,一个95分,是全中队分数最高的分队,很多老兵对我们都换了一个模样,不像刚开始一样那么疏远。开始大概有一个月吧,我们几个新兵都是在背规程和考试中度过的。规程有多厚?和新华字典差不多吧..凭着我这个技校毕业的脑袋愣是背下来了,我不想丢人。
  终于规程上的东西都算理解了,就可以和师傅去机场现场学习维护飞机了,很多在书上见过的机件也见到了真的,感觉理解的更深了,我的印象很深,苏老师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介绍飞机上那里需要注意不要伤到自己,机翼上的导弹挂架,很锋利,机腹的接收天线,座舱里的所有红色按钮,苏老师头上有个疤就是嗑在了接收天线上,留下了很大一块疤痕。
  各个型号的飞机都是有严格的检查规程的,从空速管,到前起落架舱,到右侧起落架舱,到发动机舱等等,每次检查就是把各个零件检查一遍是否牢靠,工作是否正常,有没有打上保险,各个仪表是否工作正常,其实机务兵的工作很枯燥,每天起床吃饭进机场要么修飞机,要么飞行完检查飞机,然后下班吃饭,睡觉。一般午饭都是在机场里吃的,机场风大,一口米饭半口沙。没有时间回去吃饭,我们等得了,战争等不了。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铁血军事由是中国最大的军事社区铁血军事网运营(www.ti...
19820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META name="publishdate" content="" />
可使用军网账号直接登录
礼赞!放飞战鹰的人:大国空军航空机务兵
纪录片《放飞》
创新讲述大国空军航空机务兵甘当天梯放飞战鹰故事
这个普通的手势,对机务兵和飞行员来说却有着独特的涵义:确认一切安全,可以起飞!
中国空军网(高艾知足)3月14日、15日,由空军政治部、装备部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放飞》(上、下集),作为央视开年首部军事题材纪录片,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播出。
该片从策划到完成历时半年多时间,聘请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有关专家参与,深入空军20多个部队,采访近30名老领导、基层机务官兵和有关专家学者,后期3次剪辑修改制作完成。首次以大国空军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空军机务部队成长历史、地位作用和发展未来,艺术阐释空军机务文化特征与内涵,同时注重对人文情怀的探求,是军事题材纪录片的一种全新尝试。
该片在主题思想上,以“学夏北浩精神、做夏北浩传人”为主线,系统梳理60多年来空军机务系统优良传统作风和先进典型事迹,带给观众对机务文化的思考与使命价值的传达;在叙述方式上,将历史事件、英模人物、装备发展、飞训演练等要素穿插结合,起承转合间带出一个个极具机务特色的故事,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简单说教套路;在表现手法上,通过亲历者追忆讲述、英模典型实地采访及图片视频资料展示等方式,艺术反映了空军机务部队牢记使命责任、甘于吃苦奉献、书写光荣历史的英雄业绩。
这些甘当天梯放飞战鹰的机务官兵,他们枕戈待旦、薪火相传,他们肩负光荣使命、默默无闻,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创下非凡的业绩。请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这个自信的群体。如果你是空军人,看完后,请为他们点赞;如果你是机务兵的家人,看完后,请把这份坚守与骄傲放大并传递。
重点新闻网群
主办:解放军报社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军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军机务兵新兵培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