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用贷款信用卡人群金融消费观平台有哪些

大学生消费莫任性,网络贷款有陷阱! - 消费 - 大众生活报
大学生消费莫任性,网络贷款有陷阱!
网络贷款诈骗如今走进校园,诈骗案例时有发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德幸以28位同学之名,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最终绝望跳楼。去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大学生金融服务成了近年来P2P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之一。
&网络贷款&流行校园,究竟是学生的&福音&还是&陷阱&?冷静下来,我们还需要慎重思考。日前,专家表示,当前大学生强烈的消费需求为网络贷款平台提供了商机,学生在被便利性和低门槛吸引的同时却容易忽视潜在风险。
网络贷款缘何风靡校园
因背负巨额网络贷款而跳楼身亡原本只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个案。本报记者层2跨区域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互联网金融在许多高校十分普遍,且比较盛行,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更是赢得了众多大学生的青睐。
大学生小唐最近就给自己添置了一部新手机。由于钱不够,他采纳了商家建议,办理了分期付款,只付了300元就拿到了3000元的手机,剩下的2699元选择用贷款的形式支付。
然而,小唐后来发现,在自己的贷款合同中,他要连续12个月还款,每个月需要还款339元,这意味着他一共要还款4068元,比2699元的贷款本金多出1369元,利息和各种费用竟然超过本金的50%以上。
而小唐的个人消费贷款申请表显示,这笔贷款的月贷款利率为1.67%,月客户服务费率为1.79%,另外还有0.77%的月担保服务费率,这样每个月费率加一起是4.23%,乘以12个月,年费率高达50.76%。
2015年11月,郑州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楠注册成为&爱学贷&会员,并由此分期付款购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和一部平板电脑,为此她多付了将近600元的利息。根据协议,小楠要在12个月里每月还款800元,而她的生活费每月仅有1000元。
回忆起当初所作的决定,小楠说:&我考虑了整整一个星期,毕竟两样东西加起来已经破万了,而且要分一年还完,压力很大,但又很想买,便想着通过勤工俭学打工挣钱来还。&
得知情况后,小楠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一番后提前将她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打了过来。目前,手机的费用已经全部还完,平板电脑还差1000多元。
目前,网络小额贷款在大学中已经十分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满足日常消费需求,如购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如果消费金额超过生活费上限,愿意考虑用网贷的方式暂时缓解购买压力。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在分期购物平台上开通个人贷款支付业务较为容易,这使他们可以尽情&放纵&自己。
网络贷款有陷阱要小心
有媒体统计,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平台已达百余家,许多知名品牌也都投入到这块业务中。
记者梳理发现,学生贷款可选择的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满足大学生购物需求,比如趣分期、任分期等;二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比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里面提供的信贷服务。
这些网络借贷平台不仅在线上发布放贷信息,在线下也瞄准在校大学生。大四学生小李说,大一时,她就见到过网络借贷平台的推销,&满大街都是让扫二维码、送东西,扫出来的二维码都是借贷宝之类的&。
然而,网贷平台的&利率&实际上陷阱很多,有的已经不啻为高利贷。
据媒体报道,&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很多都远超目前银行信用卡分期费率。一旦逾期偿还欠款,需要支付的违约金不容小觑,高低相差数倍。&
记者发现,一旦逾期,&名校贷&会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天作为违约金,&趣分期&则要收取贷款金额的1%/天。还有少数小贷公司会收取贷款金额7%至8%作为违约金。不仅违约金吓人,有的平台还收取一定的押金和服务费,比如,明面上是每个月5%的利率,可还设置了5%的服务费。
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资金紧张,很容易还不上贷款。那么,这些平台真的不怕他们还不起吗?
事实上,在校大学生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又极端地依附于学校与家庭。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除非真的是学籍也不要了,不想毕业了,否则人是非常好找到的。&小楠告诉记者,一旦贷款公司威胁他们毕不了业,或者通过学校这个渠道去闹,学生就不得不就范了。
另外,家庭是学生提前消费的实际兜底者。据记者调查,尽管申请贷款的步骤简单,但是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必须要填的。&如此一来,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业被耽误,背着一个&老赖&的名声。&小楠说。
网络贷款进校园亟需加强监管
网络贷款虽然给在校学生的消费提供了便利,然而,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在校生,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就可能陷入连环债务之中。
事实上,网贷平台只是前几年大学生信用卡的&变身&。
2004年9月,金诚信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此后,工行、建行、招行、中信实业银行陆续跟进,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一时间火爆起来。
各种问题随之暴露出来。2009年,银监会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此后,各大银行纷纷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在信用卡退出校园视野几年之后,如此相似的网络贷款再次疯狂入侵,而这次提供贷款的不是银行而是众多网贷平台。从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获得了多轮天使投资。这些校园网贷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是学生身份,即可以申请信用贷款,通过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先消费,后还款。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网络贷款或许可以帮助想创业而缺少资金的同学实现梦想;而大部分同学则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谁也不会愿意轻易把钱交给你,背后一定会有陷阱。虽然校园网贷大多是信用贷款,与银行建立了某种合作关系,合同上也有还款方式、还款日期等约束,但这一贷款形式明显带有消费陷阱,逃不了诱导恶意消费的质疑。
那么,网贷平台到底由谁监管?据了解,借贷平台不属于金融机构,故目前并没有纳入银监局的监管范围。在此情况下,成立一家网贷平台几乎没有门槛,只需拿到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并在工信部备案即可。网络借贷平台实际上是&三无&: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
对此,高校学生处的负责人也表示,由于网络信贷平台进校园的途径难以禁绝,高校只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可这项工作难度不小。很多学生就像一个皮球,经过高中三年学习压力,到大学一旦放松,发生弹性形变,大量信息进入生活,有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儿。
相关研究学者认为,一方面,分期消费行业重在协同监管,需要通过公安、工商、工信以及金融办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来实现;另一方面,监管职责分散于各部门,导致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效果难以保证,一旦有风险和责任时,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河南一高校大四的学生小李向记者表示,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与经济匮乏的矛盾由来已久,然而,作为一名学生,消费还是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水平和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更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教育,倡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培养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网贷平台则应规范审批流程,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经营业务,要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一定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也要承担责任。
付建表示,各高校也应强化校园管理,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注意学生的言行,防患于未然。(本报记者 张亚沙)
① 大众生活报-大众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什么是消费金融信贷系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什么是消费金融信贷系统
上传于||文档简介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金​融​制​度​、​住​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有​力​地​扩​大​消​费​需​求​,​各​家​企​业​、​商​业​银​行​等​相​继​推​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各​种​消​费​信​贷​业​务​,​如​提​供​个​人​住​房​按​揭​信​贷​、​汽​车​消​费​贷​款​、​出​国​留​学​贷​款​等​。​为​配​合​消​费​信​贷​业​务​的​迅​速​增​长​,​新​创​易​金​融​软​件​开​发​中​心​,​开​发​了​一​套​统​一​的​消​费​信​贷​系​统​,​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