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瓦工验收标准活,瓦工挣的多还是木工挣的多

瓦工月薪过万人员断档严重__新华网辽宁频道
瓦工月薪过万人员断档严重
现在如果你装修房子,自己找个好瓦工,一天400元工钱,已不再是稀奇的事。对于2008年才刚装修过自己旧房子的市民孙先生来说,那每平方米23元的镶砖费用还在脑中,可最近他找人装修自己的门市,要价已经达到了40元至45元。
建筑装修方面的人力费用一年年上涨已经成了常态。 3月26日,沈阳市装饰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锋告诉记者,以往虽然建筑装修方面的人员薪资也在上涨,但自2011年以来,上涨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一线的普通工每年都上涨10%左右,而有点技术含量的高级工种甚至以15%至20%的速度上涨。尽管这些人员工资已经日薪化,但由于年轻人接续不上,已经出现断层现象。
高级装修技工月薪过万
邢师傅来自朝阳,做了12年的瓦工,请他干活的人络绎不绝,有几家装修公司都排着队等他,但邢师傅说:“我还是愿意自己干,因为去装修公司,虽然活稳,但挣得相对少些。一些结构复杂的厨卫间镶瓷砖,我的要价是每平方米48元,根据不同情况,有的一天能镶10多平方米,有时候能镶20多平方米。 ”邢师傅今年42岁,他告诉记者,在他们这一行里,北方的师傅干不过南方的师傅,瓦工之间的差距不如木工相差得多,木工与油工几乎都认安徽、山东那边的人。记者问邢师傅,一年能挣到12万吗?邢师傅笑了笑,含蓄地说,装修也有淡旺季之分,旺季时忙,挣多些,淡季时就少些。
记者调查了解到,现在在沈阳,瓦工月收入超万元的不少,日薪300元以上的也占很多,木工也都在300元左右。油工基本上每平方米费用都在5至8元不等。据一家网站今年2月发布的《新蓝领职场薪情报告》显示,沈阳蓝领平均月薪2983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月薪2906元,其中月薪最高工种为室内装修,最高月薪可破万元。
做了10年装修设计师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装修的瓦工工薪远超过设计人员工资,像行业里的设计人员,基本上都是月薪在5000元至8000元不等,但瓦工们月薪过万的很多,工薪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一般的设计人员。
80%装修工来自外地
王哲是沈阳某装饰工程公司的总经理,3月27日,谈到装修行业里员工工薪的涨幅情况时,他说:“现在工程装修这一片,基本上是两头涨得比中间快,特别是从2010年下半年、2011年左右,工程装修员工日薪都翻倍地涨,像瓦工,在2010年,工装的,日薪不足200元,而现在基本上都超过300元。工装优秀的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也是涨得比较快,但总体上来说,主要是瓦工涨得最快。中间的也有涨幅,基本上在10%至20%之间。工资涨幅是一定会超过物价涨幅的。 ”
据了解,与一些行业不同,对于装修行业的人员来说,基本上,如果是工程装修的话,都要包吃包住,这样一来,水暖电工、力工、瓦工、木工、油工所挣的薪水都是纯挣的。在王哲的公司,这些一线的员工基本上都是南方人,大约占80%。
来自沈阳市装饰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沈阳装修行业的人员有80%来自外埠,施工队的班长等年薪在8万至10万元间,普通的一线装饰卖场的服务人员与一些工人基本上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工资年均涨幅在10%左右,而有点技术含量的瓦工、木工以及一些高级技师基本上都是15%至20%的涨幅。而这个工资涨幅在2008年至2010年时,最多时涨幅也仅仅在5%。
人力成本上涨压力持续
蓝领的装修工人薪水挣过白领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上涨对装修工人是好消息,但却给装修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一家家装公司的负责人韩先生告诉记者,沈阳家装市场上每年有进有出,倒闭的比进来的多。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力成本的上涨。韩先生告诉记者,80平方米的半包家装,现在他家开价是2.4万元,设计人员、水电工、瓦工、木工、油工这些人的费用占到65%至70%。剩下扣除沙石、水泥、钉子、下水管等材料费用,小房子,公司能挣5000元就不错了,一些小的装修公司负责人如果原来是瓦工出身的,甚至又都去做瓦工了,比自己办装修公司挣得多。
王哲给记者算了一下工装企业的人力成本,对于工装企业来说,成本由人力、材料以及机器等成本组成,由于瓦工等人力工资上涨,人力成本已经占到总成本的20%以上了,以往一般性的工程只占10%。这两年材料费也在上涨,这使得装修行业原来的纯利润10%以内的空间进一步缩小。现在每年倒闭的装修企业多,进来的少了,“这是一个洗牌的过程,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这种态势还将持续,优胜劣汰。 ”他这样定位。
沈阳目前有大大小小的装修企业2000多家,在沈阳市的《装修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里,在2015年前,经过市场洗牌,经营不好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装修公司会达到千家左右。这种过程会提升装修行业整体的质量,最后生存下来的企业质量会更好。
沈阳市装饰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锋建议,由于受房产调控政策影响,装修行业有所波动,但从长远看,人力成本的涨幅虽然有可能不会有近两年这样的幅度,但上涨的趋势是必然的,行业里的企业应该更注重控制管理成本,提高科技含量,多在售后服务与诚信经营方面下功夫。
装修工人老龄化用工缺口达20%
装修高级技工尤其是瓦工的工资涨幅之快,原因有哪些呢?沈阳市装饰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锋告诉记者,对于需要体力支出的装饰装修行业,本应该是以青壮年轻人为主的,但现在在这个行业里,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却很少,70%的基本上是35岁以上的人,看到年轻的面庞几率很小。而建筑装饰装修的上游产业即建筑业,这种现象更加突出。据沈阳市装饰产业协会统计,目前沈阳市在这方面的用工缺口达到 20%,而每年上半年的用工紧缺情况更是很明显。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装修工人老龄化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身兼省建设教育协会副会长的王哲告诉记者,现在做装修的人,基本上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由于这是一个非常操心的工作,还非常累,很多做过这些工作的人,不愿意再让子女干,尽管给的薪水很高,但他们宁可让孩子当保安,一个月挣1000多元,也不肯让孩子吃苦,因而很少能看到 80后、90后的年轻人做装修,而在装修行业里,基本上每个工种,都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培养出“成手”。他呼吁,对于纯技术工人以及这些产业工人应该加以培养与引导,因为需求量仍在,而人员替补不足,有可能影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本报记者/张春红 摄/本报记者/万 重家装瓦工月入万元 却面临“断龄”危机
 来源:半岛晨报 
来源:半岛晨报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尽管房地产市场并不景气,但瓦工老赵的生意也没断流,月入万元也是平常。虽然收入高,但瓦工还是很紧俏。时下家中装修,想请一个瓦工一般至少要等三四天。近日,记者在装修市场走访时发现,一个瓦工的日工资已经突破500元,收入远超普通白领,而这样一个红火的职业却面临一个尴尬的难题:由于工作又脏又累,年轻人不愿意干,加上培养周期长,导致瓦工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代状态。目前,瓦工的年纪普遍已在40岁以上,这一职业正在遭遇“后继无人”的考验。月入两万元瓦工依然抢手相比电工、木工等家装工人,瓦工往往比较难雇到。市民王先生在装修的时候经打听找到一位瓦工,然而想要约这位瓦工贴砖得等到月末,而这还是因为冬天是装修的淡季。“家装瓦工本来就不多,好的瓦工就更少,生意好的时候,瓦工一个月挣两万元很正常。”工头老赵介绍。昨日上午,在西岗区一处高层内,瓦工张先生正对最后一间卧室进行贴砖。老张先撮了一锹和好的沙子,用抹子平整地铺在地面上;又舀了一壶调好的水泥,浇在了沙子上;随后,他起身将一块80厘米见方的地砖抬起,憋着一口气,弓着腰将地砖放到铺好的沙子上面,这块地砖足有30斤重。砌砖的时候粉尘很重,门窗都开着屋里也是“白茫茫”的,这样的粉尘对人体呼吸也会造成潜在威胁。瓦工是精细活儿,人多了反而容易出错,比如砖面花纹拼不上等问题,所以即使上百平的面积,张先生也是一个人完成。遇到大面积,老张就住在清水房里,“在水泥地上铺个纸壳子,两晚上就凑合过去了。”老张说。砌砖、吊线、铺沙子、浇水泥、量水平……老张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头的活儿,地砖之间的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均匀、花纹搭配协调,连跃层楼梯与地面的连接处都严丝合缝,孔洞尺寸规范,一丝毛茬都没有。“瓦工看似体力活,很多都是干的‘巧活’。”老张并不是给自己“戴高帽”,家装活必须细,还要有耐心,每两块砖之间如果贴得不平,就得起下来重贴,而且有的地砖本身质量就不好,表面都不是水平的,为了砖与砖之间平整,就要一块一块地试;厨房、卫生间贴在墙上的瓷砖贴起来更繁琐。有的瓦工常常干到一半就被业主“炒了”,原因就是贴的瓷砖不平整。培养周期长瓦工面临“青黄不接”老张回忆,当年学瓦工的时候跟师傅学了一年多,“30年前那时候都是小瓷砖,每家也就灶台贴半面墙,大部分还是砌墙的活多。现在的瓷砖越来越大,大的有一米见方的,越大的瓷砖越难铺,有的砖本身就‘瓢’贴起来那才费劲呢。”在各种职业等级的划分中,也有瓦工的一席之地,有少数技校设有瓦工培训课程,但更多的,还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古老方式,来培养更多的瓦工手艺人,除了必要的基本功外,通过实践来掌握更多的经验,是一个成手“瓦匠”的必经之路。5年前老张有一个徒弟,人比较笨,学了4年多才出徒,因为出徒以后活儿比较粗,总被业主挑出毛病来,就和工程队干起了工装,一样的劳动强度,不那么费心思。由于学徒时间长、工作累,瓦工学徒期间也是挣工资的,虽然没有师傅挣得多,一天也有一两百块钱。“带徒弟得看看他是不是这块料,能不能吃得了苦。”老张只带过3个徒弟,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弟弟,也学了一年多才出徒。现如今,早就没有人主动要和老张学瓦工了。从收入看,瓦工月入万八千比不少白领还高,但从业者却越来越少。多位瓦工都表示,“现在年轻人哪有会愿意干这个的,坐在电脑前多舒服。”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孙晓明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州木工 瓦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