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工作的希望和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我的图书馆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魏书生老师给青年教师的建议实际上是在宣传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历代先哲所提倡的,也是历代掌权者所认可的,因而可以说是主流的生活方式。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你不能用人情世故挤掉或代替专业研究,挤掉科学的存在空间,而这种排挤正是千年来儒家的思路。儒家几乎把一切的学问都归结为道德、人际关系,除了四书五经,好像就没有什么学问了,这正是我国近代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魏老师几乎完全继承了这个思路。此种思路必然会妨碍教育科学的进步。第二,如今不是古代了,人们已经不只一种活法了。作为青年教师,并不一定非照魏老师说的这种方式活着,其他活法,也有可能活得很好,甚至对教育的发展更为有利。我想试试介绍一下其他的活法。我的意思并不是让青年人变成愤青,也不是希望青年人与众人作对,我只是比较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而已,其中也会有点世故,但不是主要的。当然,我这是名副其实的“建议”。我既不是官员,也不是权威,官员的“建议”(在他管辖范围内)你是要执行的,“建议”不过是客气话,权威们的建议你是不便反对的,我的建议则是“人人得而批之”,而且完全可以不加理睬。感兴趣的青年朋友,听我慢慢道来。我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将来再加整理。
1、了解自己。
李开复说:“人应该有勇气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应该有胸怀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东西,应该有智慧来分辨哪些是自己能够改变的,哪些是自己无法改变的。”这话很有参考价值。我们从小到大总是反复被告知上方对我们有何要求,那是我们必须努力达到的,不管个人情况如何。李开复的话则是告诉我们还要了解自己的实力。这是一种自主性,一种自知之明。这很重要。人有自知之明,才能不放过自己能够攀登的最高峰,也不浪费精力去做无用功。我发现有些青年教师,能够做好的事情不去做,明明做不到的事情却勉力为之(美其名曰永不放弃),结果像有些考生那样,费了半天劲,难题没做出来,容易题没时间做了,结果可知。
但这种自知之明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得到的。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实力,那就试着来,经过成功失败的多次实践,逐渐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于是做事就心中有数了。
我建议青年教师每天都想想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可以记录下来。这实际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研究对象。
2、注意精力分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如果把它比作一个蛋糕,则这个蛋糕无法做大,只能在如何“切蛋糕”上做文章。班主任工作与教学,班级整体工作与个别生教育,备课与改作业,个别谈话与家访,领导交办的任务与自己的想法,工作与休息,教育别人的孩子与教育自己的孩子,所有这些,都要仔细盘算,看看分别使用多少精力,切下多大一块蛋糕为好。没有这种盘算,没有预案,就全成了“遭遇战”,穷于应付,失去了主动性。我建议青年教师经常把自己想到的事情写一项项在一张纸上,剪成小条,按轻重缓急重新分组排列。排一遍,心里就有数了。这是把自己的精力分配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3、在人际关系方面,少投入一些精力。
有人说,好人缘,好口碑,就会带来成绩和荣誉。我想问的是,好人缘好口碑能增加人的智慧,提高他的能力吗?这好像没有直接关系,好人缘而智商低的人我们见多了。如此说来,他的成绩和荣誉就可能有相当部分是靠智慧之外的因素获得的。这倒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是这正是我们很多“名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重要原因。鲁迅说过,中国人很多事办不好,是因为在人际关系方面耗费精力太多了(大意)。我想鲁迅这话至少还能适用100年。今日中国的情况也还是这样。人们为了搞好人际关系而屈就他人,向上级讨好,对同事演戏,参与无聊的应酬,做很多违心的事情,活得特别累。我建议青年教师少做点这类事。我上班来下班走,不搬弄是非,不拉帮结派,不与人争名夺利,对上不谄,对下不骄,好好做自己的工作不就行了吗?何必刻意追求什么“人缘”?这样,我占不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宜,可也没有“树倒猢狲散”的危险。我个人的经验,这种活法很是轻松快乐,而且对国家更为有利。人有两种。一种人吃“关系饭”,一种人吃“实力饭”,我赞成后一种人。吃关系饭毕竟只是暂时吃得香,长远看,可能变臭。而要提高自己的实力,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历史上为什么奴隶主比奴隶学者多?那就是因为奴隶主有更多空闲,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奴隶格外聪明。天天忙忙叨叨送往迎来,哪还有时间研究教育?连静下心来都难做到。校长难出教育家,这是个重要原因,他们在酒桌上的时间可能比看书的时间还要多。
当然,如果哪位青年教师有志于做官,我上面的话对他就不适用了,要做官,不搞人际关系是不行的。
4、少说话。
先贤也主张少说话,有道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我主张少说话不是这个原因,我主张少说话的原因是,多言影响思考。
我劝各位青年教师把自己的讲课、与学生的个别谈话、在教师业务学习会上的发言做几个录音,然后自己认真听一听。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废话、套话、陈词滥调不少,要是能压缩一下,节约出一部分时间,或可增加一些思考。人也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思考,但是更主要的思考方式是在心中说话,用“内部语言”自言自语,所以人在陷入沉思的时候一般是闭嘴的。反过来说,如果你嘴里在不停地说,说的又是老套语言,那你的大脑就无法分出精力去做真正的思考了——外部语言干扰了内部语言。另外,创造性再强的人,也不可能开口都是创新的内容,所以人只要多说话,就不可避免地要重复自己,这种事,当然越少越好。再说,老师太“贫”,学生也很烦。
有人也许会问,我看到学生问题,难道不能说话吗?能说,应该说,但要少搞无用的“讲道理”,说了几次不管事,就要改换办法,否则这类语言就会变成“例行公事”,教师则越来越远离思考。
沉默是金,表面沉默而脑子始终在转的人是最厉害的,轻易不开口,偶尔说几句,其语言往往更有分量,因为他是想好了才说的。这也是个精力分配的问题,他们把最主要的精力用在“生产性的语言”上了,而口若悬河的人,说的多是“消费性语言”。
但有些青年人表达的欲望实在强烈,不让他说话他难受,要憋死了,怎么办呢?我建议您在言谈内容上做点文章。您业余尽可以说笑话、聊家常、侃大山,而在工作中最好少言寡语。千万注意不要哇啦哇啦大谈您在大学学的那点“教育学”。那些东西,对于您,很可能只是死的知识(纸上谈兵),您不如多考虑如何在实践中激活它。没激活之前,最好闭嘴。这主要不是个谦虚不谦虚的问题,而是诚实态度和节约精力的问题。想用背书证明自己有真本事,那就把自己骗了。
当然,缄口不语并不意味着其人一定在思考,沉默也未必总是金。您的沉默到底含金量多大,可能只有您自己清楚。这种事可不能忽悠自己呀!
5、小时候“己所不欲”,长大后“勿施于人”
有一句流行语:屁股决定脑袋。意思是说,人的地位决定他的思想。比如您坐在公共汽车上,就会觉得“已经够挤了,别上人了。”然而你要是等车的,就会想:“车上那么宽松,怎么就关门走了?”有些人当老师的时候,总是埋怨校长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等他提拔成主任,埋怨教师的话就多起来了,替领导说话就多起来了。这就可见,人是很难避免偏见的,您的屁股总要坐在一个地方,而这,就可能影响你的头脑和眼睛。做教师也是这个道理。不少老师小时候对他的老师意见大极了,然而等他当了老师,其表现可能还不如他的老师,甚至迅速变成了他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老师。有一首歌颂教师的歌唱道:“长大了,我就成了你。”我听了莞尔而笑。是的,孩子长大,就克隆了他的老师。
跳出这种轮回,需要有记性(不要“好了疮疤忘了疼”),需要换位思考能力。我上学的时候,对老师意见最大的是压堂和没收东西不还。中学时,我爱打乒乓球,学校只有几个案子。老师下课晚了,我就抢不到案子了,愤愤不平。我还爱上课偷偷看课外书,老师没收我没办法,但他不还我我可惨了,因为我的书有的是跟别人借的,说好了如期奉还,违约失了人品,下回人家不借你了。这两种情况对我刺激比较大,刻骨铭心,记得我当时就发誓,我若当了老师,一定不学他们的样子。后来没想到我真的当了老师(我本来的志向是做文学家),我就一直践行自己的誓言。我从不压堂,即使没讲完,我也停下来,下课。万不得已时,会向学生提出请求:“我还有几句话,能不能说完呀?”学生当然总是宽宏大量地表示同意。至于上课没收东西,我是能不没收就不没收,实在屡教不改,只好收上来,放在讲台桌上,下课我一定让学生取走。有的学生忘了,不要了,我会提醒他“那是你的东西,我不要。”我这样做很得人心。但是我的初衷并不是做点“亲民”的姿态以收买人心,我是在还自己的良心债。愚以为,这可能属于比较真实的人文关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不能因为当了老师就“变脸”了,我不允许屁股指挥自己的脑袋。青年教师做到这一点可能比较容易一些,因为离学生身份还不远,老教师就比较难了,弄不好甚至官僚化了。官僚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失去了对下属的同情心。所以,老教师看到青年教师同情理解学生,往往会加以嘲笑,殊不知这正是青年教师的可贵之处,他们尚未麻木。
但是,我必须说明,理解学生,首先要分清是非。如果你当学生的时候对老师的要求属于无理要求,那么即使你当了老师,也不能允许学生这么做,不能无限制地宽容。现在有些专家提倡看问题的“学生视角”,这有必要,但是教师也不能处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教师常有理固然不对,学生总有理也不对。我们应该站在服从真理的立场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亮相”演说,不必“豪华”
开学了,青年教师可能会接新班,有的甚至是首次正式走上讲台,于是立刻遇到了一个问题:第一次对学生演说,我说什么?
我发现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此煞费苦心。我见过一些这类的演说。有的侧重拉拢感情,说好多煽情的话,和学生套近乎;有的侧重励志,说好多豪言壮语,鼓励学生往前冲;有的侧重发威风,话言话语里暗示学生,这是本人的“一亩三分地”,你既然给我当学生,对不起就得听我的,否则——;有的侧重宣布各种规矩,希望学生进这个班行为就中规中矩;也有的侧重展示自我,免不了把自己的才华和以前的业绩吹嘘一番……如此等等。
我发现这些演说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差不多都是教师自我中心。也就是说,教师说的话,虽然针对学生,但都是教师自己的想法。宣布的是教师的“政纲”,抒发的是教师的感情,至于学生新来这个班有哪些希望,哪些活的思想,教师很少顾及。教师是从自己出发,而不是从学生情况出发讲话的。第二,这些演说差不多都比较长,有点像“咏叹调”,引吭高歌,声情并茂。学生是否领情,学生是否感动,这些话学生是否早就听过好多遍,学生是否觉得老师啰嗦,不得而知。第三,教师显然对这类演说期望值甚高,甚至可能做过预演或试讲,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华丽,一看就是包装过的。语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能发表演说的老师多怀着这种期望:我这一通侃,反正要把你们侃晕,或者迷倒一片,或者吓倒一片,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我劝青年教师最好不要学这些榜样。这是一种浮躁。
亮相演说没有那么大作用,不要对它期望值过高。语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学生对老师的印象,主要靠长期浸染,而不是“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即使在恋爱这件事上,也属于极少数,多数人不会那么傻。因此初次见面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教师给予适当重视就可以了,不必太在意。事实上初次见面学生对教师印象太好未必是好事,以后若越来越失望,反而更糟。歌曰:冷水泡茶慢慢浓。这才是可持续发展。再说,首次见面就哇啦哇啦说一大篇,给学生的感觉也未必好。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老师在说套话(事实上我见到的这类演说都缺乏新意,远没有电视剧里的台词吸引人),低年级的孩子则会觉得这老师太贫,碰到这样的老师耳朵可倒霉了。
所以我建议青年教师们把这种演说搞得朴实一点,短一点。可以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本班和本年级的情况,也可以提点眼前必须注意的要求(不要太多)。这就行了。如果想多说一点,可以结合学生进入这个班的心态做一些工作。比如有的孩子害怕;有的孩子灰心;有的孩子想大干一场;有的孩子想“重新做人”,却担心老师翻他的旧账;有爱孩子一心想当班干部,不知这次有没有机会。教师可以谈谈这些,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班集体早日形成。如果新教师能力比较强,还可以索性把演说的时间大部分留给学生,让他们谈谈到新班的打算和困惑,那样效果可能更好。总之,教师要把这初次见面看做一个师生互相了解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宣传和贯彻我的意图”的讲坛和教师自我表演的机会。要让教育回归真诚、朴素的交流。
7、不要“引火烧身”
我在网上见到一位班主任对新生的“训话”,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老师非常讨厌所谓的新潮,所谓的非主流!你好好的中国人,干嘛把头发整成黄毛狗!你好好的头发,干嘛非东一块,西一块的挖成癞疮巴,明明是男孩子,在前面留一小搓毛,还要搞刘海!这不男不女的,你觉得美吗?
还有披金带银的,脖子上缀着铁链,手上抹着指甲油,像九阴白骨爪的,你都好好收拾掉,这是学校,不是妖精洞,你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如果你真舍不得这样的美,请你老人家回去,你打扮成牛魔王也没人会说你,总之,老师的班级永远不欢迎和接纳妖精!
我理解这位老师的道德义愤,但是这种讲法,恐怕不妥。情绪化,对学生不够尊重,人治的味道过浓,而且这样说对自己也不利。
关于学生的衣着打扮,学校往往有规定,作为班主任,向学生传达这些规定,适当讲讲道理就行了。既然是学校的规定,班主任加以贯彻,那就是题中应有之义,班主任没必要把此事都榄在自己身上。这位老师的发言给人的感觉是,你们为什么不能搞奇装异服?因为我讨厌,因为我觉得不美。美与不美,在我这个班,只能由我来判定。本来学生若对学校的某些规定持异议或者不满,他会冲着学校去,这么一来,学生如果有不满,可就全冲着训话老师来了。我把这种做法称之为“引火烧身”。于是我们可以判断,人治比法治更容易激起矛盾。你把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学生只好和你干了。我劝青年教师不要这么做。比如我的学生有发型不合格的,我会单独告诉他,你这样不行,不符合学校的规定,你必须改变,否则我只好按学校的要求执行纪律。这么做传达给学生的信息不是我讨厌你,不是我看着你不顺眼,而是你忽略了纪律,我是在执行公务,这是我的责任。如此,学生就不可能把满肚子愤怒朝我发泄,师生矛盾就不会激化。青年教师威信还不够。老教师即使说话难听,学生往往也只好忍了,青年教师这样说话,学生就可能顶你,造成麻烦。
这是狡猾吗?这是胆小怕事吗?不是。我举个例子。比如您驾车出行,不小心超速了。来了一位警察,给您敬个礼,说:“对不起,您违反了有关规定,请把驾照拿出来。”这是一种态度。换一位警察,拦住您的车,张嘴就说:“你找死啊!我就讨厌你这种人,好像世界上只有你敢飙车似的。”请问哪一种做法更符合现代人的风范?
8、好学生出身的老师,教育差生会遇到困难
我多次发现,跟差生顶牛顶得特别厉害的,甚至被差生施暴的,往往是优秀教师,而他们上学的时候,又多是听话的好学生、班干部。当然,我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这只是一种初步的印象。但我思考过,感觉这是比较合乎逻辑的。好学生守纪律,说话办事中规中矩,拿老师的指示当圣旨……。这是一种生存方式。一旦习惯了这样活着,就有可能以为别人也会这样生活,或者应该这样生活。所以这种学生一旦长大做了教师,他会很自然地以为他的学生都会像他当年那样上课,那样对待老师,起码是应该如此。一旦发现有些差生(问题生)言谈举止大差其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种教师就会惊诧莫名: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怎么可以这样?这种话也说得出口吗?这种事也做得出来?怎么脸皮这样厚?不可思议,匪夷所思,震惊,无奈,目瞪口呆。我在网上经常看到这类议论,我怀疑发这类议论的,就是好学生出身的老师。他们以自己为尺度和标准衡量学生,当然想不通。
各位青年教师!如果您当年上学时是老老实实的好学生,我劝你千万别把这个世界看得太美。有许多学生想法与您相差甚远,即使他们的想法完全错误,那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您先别生气,别震惊,才有可能静下心来研究他们,因势利导。您要是满脑子“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就会“硬管”,“加压”。差生久经考验,什么阵势没见过?您会碰钉子的。碰了钉子,您会出离愤怒,很可能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这就离出状况不远了。很危险。
上海有一位倡导“成功教育”的校长,差生出身,很有一套。人们评论道:“差生教育差生,效果惊人。”为什么?因为他是“过来人”,他了解差生的真实心理,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所以工作能做到点子上。好学生出身的教师属于“另一个阶层”,对差生心态很隔膜,其工作就容易沦为隔靴搔痒。我劝各位好学生出身的好老师们,深入差生,了解一下他们的爱和恨,他们的快乐和烦恼,他们的焦虑和苦衷。懂得了这些,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学点心理学可能也有用。而在这项基本功没有练好之前,我劝各位做差生的工作以一般管理和维持为主,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于向纵深发展。情况不清,不可盲目进攻。
9、把工作重心向前移
今天收到一个邮件,来信的是一位新上任的初一年级组长。该年级来了三个新生,小学同班,两个男生一个女生(我们称之为a、b、c好了)。两位男生a、b一直和女生c有矛盾,互相侮辱谩骂对方,三个学生家长也经常被叫到学校处理问题。没想到三个人到初中后都进入了同一所中学,有两个(a.c)还分到了一个班,可谓冤家路窄!这个班的班主任是刚分配来的大学生。开学第一周,a和c就经常发生口角。这位女生看似文静,但表现很差,开学初就经常迟到,上课看小说,不认真听讲,班主任和周围同学反映她经常说难听的话侮辱a,a也不示弱。这一天,c在纸条上辱骂b,a知道后转告了b,b找c问,有这事吗?c说有,结果b就踢了c屁股一下,c还了b一脚,就跑了。C回家立即告知父母,父母一同来到学校。班主任把女生开学初种种不良表现告知家长,家长不当回事,只说他踢我们孩子了,性质很恶劣,要求学校给处分。班主任应付不了,把另外两位家长也请来,结果三个家长一见面就像见了冤家似的。政教主任也从中协调,女生家长还是不依不饶。最后决定,三个孩子分别回家写保证,如若再犯,一定严惩。有趣的是,这几个孩子在年级组长办公室写事情经过,年级组长批评两个男生时,那个女生一直在那偷着笑。到政教处后,家长都来了,三个学生还在外面时不时聊天,尤其那个女生,和没事人一样。处理这件事,一直闹到晚上七点半,班主任和年级组长都唇焦口燥,筋疲力尽。这位年级组长问我:如果是您,会怎么处理?
我是这样答复的:
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节点。1,别让三个孩子打起来,2,打起来也别告诉家长,3,家长知道了也别来学校闹。我建议您在上游做文章,这位女孩的家长,不要对她抱太大希望。
先说第一个节点。我怀疑这几个孩子闹意见有游戏的性质,甚至有可能是前青春期的症状,实际上他们是用这种方式满足自己接触异性的心理需求。您最好让班主任仔细调查一下,这几个人中谁挑事最积极。如果是某个男生,要批评和警告他。也有可能是这个女生,我看有点像她(学生称这种女生为“贱骨头”)。如果是这样,要告诉她,你这样会毁掉自己的女孩形象,以后男生就都不敢理你了,或许她能有所收敛。关于第二个节点,要了解谁最爱告家长,然后告诉他们,小事告家长,同学会说你是长不大的小屁孩,说你没出息。班主任也要在班上进行“你们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了”的教育。总之争取把事情消弥在开头,若弄到家长来学校闹事,那就被动了。
我把这个案例写进《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是想告诉青年教师,要把工作重点向前移,力争在事情没有闹大的时候解决掉。这就必须研究它的性质和发生机制、流程,找到几个能够刹车的关键点。可以想象,下次若再出现类似事情,家长只能闹得更欢,即使给了某个学生处分,问题也难以去根。其实明智的家长这么点事是不必介入的,但是你无法要求家长都是明白人,所以解决这种问题必须在上游做文章。班主任是青年教师,他恐怕没有处理这种事的经验。这不怕。遇到事情先做初步处理,必要时向领导求援,暂时把它平息下来,是当务之急,但当务之急不等于工作的重点。千万不要到此为止,否则下次还得重来一遍。新教师后面要做的是不断反思这件事,顺流而上,追根溯源,在上游做文章,力争不让这个节目重演。
10、重视细节要适度
近年有一句流行语: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人都相信这句话。愚以为这句话不可机械理解,也不可绝对化,事实上细节只在少数情况下决定成败,在多数情况与成败没有什么关系。有时候,注重细节反而有害。
我国古代有个著名的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相马圣手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九方皋,说此人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秦穆公于是派九方皋去寻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复秦穆公,说找到了。秦穆公问他:“什么样的马呀?”九方皋回答:“母马,毛色纯黄。”等马牵来,秦穆公一看,是一匹公马,且毛色纯黑,完全对不上号。秦穆公很不高兴,对伯乐说:“你推荐的这是什么人呀,连马的毛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没想到伯乐却说:“九方皋相马的本事已经达到了如此境界了吗?超过我千百倍了!九方皋看到的只是马的内在素质,至于它的毛色是黄是黑,是公是母,是完全可以不予考虑的。”经鉴定,这果然是一匹无与伦比的千里马。(见《列子·说符》)
这个故事几乎是专门与“细节决定成败”的理论唱反调的。我想,两种意见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问题在于具体情况。比如一位将军,上战场之前吃的那顿饭,用的什么颜色的筷子,这个细节对于这场战斗的成败就毫无影响。但是,如果这筷子的颜色恰好使他想起了亡妻,因而情绪不稳,方寸大乱,指挥失误,打了败仗。如此筷子颜色这个不起眼的细节就有了决定成败的意义了。可见,并不是哪个细节都能决定成败,决定成败的,是那种与战略问题、关键环节相关联的细节。
回到教育上来。比如上一则谈到的三个孩子打架,家长卷进来,其中有个细节,我就觉得很重要。本来三位家长都像仇人似的,三个孩子也是老冤家了,处理他们打架的时候,他们却还能若无其事地聊天。这不合逻辑。我因此猜测,这三位的打架,可能有游戏心态,或者干脆就是“有这爱好”,这就有可能是用此种特殊方式与异性“套近乎”。此细节就可能是通向他们心灵的一个线索,不可放过。我的经验,出教师意料之外的细节,往往都比较重要。
不重视细节是一种缺点,过分注重细节也是一种缺点。这两种缺点,在教师中,哪一种是主要危险呢?据我观察,后者一般是主要危险。我们很多教师的工作太细碎了,常常被细节淹没。这可能与学校女老师多也有关系,女性思维比较注重细节,不怎么善于“抓大放小”。这同时也是个精力分配问题,过分注重细节的人,往往也就没有精力关注战略问题了。我们赞扬智者,有时会说他们“大事不糊涂”,弦外之音就是“小事糊涂点没关系”。人考虑关键问题比较多,用在琐碎细节上的功夫自然少了。我劝青年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搞得太细碎,要学会对于大事情进行战略性思考,学会高瞻远瞩。有了这种眼光和见识,才能真正捕捉到“含金量”高的细节,否则就只能在所谓“精细化管理”的漩涡中打转了。
11、多问为什么,少问怎么办
我说过,老师们向我提出的问题,90%以上问的都是“怎么办”,很少有问“为什么”的,这种情况很可怕。这说明多数教师已经习惯性地把自己定位成执行者和操作者了(像护士而不像医生)。这种思维定势首先来源于我们从小受到的灌输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最不喜欢的就是学生问“为什么”。其次来源于学校过分强势的行政管理。我们的教育行政人员实际上是把教师单纯当成下属来领导的,我怎么说你怎么做就是了。这种管理最不喜欢的也是问“为什么”。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质疑能力了,我们想的只是“怎么去做”,提问也就只会这个问法了。可是客观世界常常让我们碰钉子,有许多困惑,而我们既然已经不习惯用质疑和探究的方式回应这些困惑了,就只好用牢骚、埋怨来释放心理能量。所以,越是缺乏质疑和探究风气的地方,越是盛行牢骚,这是合乎逻辑的。
我劝青年教师少发牢骚,多思考,多问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出越奇,你要是不去探究他问题的根源和性质,很难找到对策。同样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原因就五花八门,你只有经过诊断才能对症下药。想当年的学生,我不管你什么原因,反正你不注意听讲,我就采用老套的管理模式,批评你,让你写保证书,通知你家长,问题往往也就“解决”了。如今这样做常常不能解决问题,于是“诊断”就提到日程上来了。所谓诊断,就是探究其原因。我不是说每件事、每个学生都需要诊断,那个工作量是教师无法承受的。我是说,如果你碰到一个学生,用一般套路解决不了,就先别问“怎么办”了,要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才有希望解决他的问题。
有些突发事件是来不及探究原因的,这时候当然首当其冲的是“怎么办”。青年教师要准备一些预案,以便及时把突发事件平息下来。但是,凡属突发事件,息事宁人都只是初步工作,重点在后面。事后要研究为什么会出这种事,矛盾是怎么积累到今日的,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以便今后预防。只问“怎么办”是短期行为,追问“为什么”才能可持续发展。别人告诉你“怎么办”提高不了你的专业素质,自己学会探究,才是真本领。“怎么办”是“鱼”,“为什么”才是“渔”。
有些教师可能会问,我都把事情办成功了,还用追问“为什么”吗?更得问了。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谈。
有的老师说,我已经知道为什么了,没有用处啊!比如我认定某学生爱打架是因为他单亲家庭,这有什么用?可是你并无真正搞清“为什么”。单亲的孩子那么多,为什么别的孩子不打架?这样问下去,你才可能找到“这一个”学生犯错误的独特原因,这才叫诊断。
诊断其实就是研究,诊断能力当然不是一时半会能提高的。但是青年教师如果养成刨根问底的探究习惯,假以时日,你肯定会越来越聪明,而且你会发现你工作越来越轻松。学校里如果有志同道合者,几个人经常凑一块探讨争论,提高更快。但如果周围并无此种气氛,大家只相信某些传统的或流行的套路,一些自动化的动作,或者只习惯“领导怎么说我怎么做”,那你最好悄悄研究,或上网与人讨论,而不要张扬,以免招来误解,增加自己的麻烦。&&& 12、努力确认因果关系
我们差不多都有类似的经验:听名师介绍经验,很是激动,而且学了一些招数,兴致勃勃拿来用在自己的班,效果很不理想,甚至根本不灵。这是怎么回事?一般的解释是——具体情况不同,照搬是不行的。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想,或有其他原因。名师的做法与他的成果很可能并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他总结的原因可能只是一个标签而已。
比如某名师介绍说,他有个学生表现如何如何不好(这方面的叙述一般都具体生动),然后教师就给予百倍的师爱,然后这个孩子就进步了。给人的感觉,爱是这个学生转变的关键。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这个孩子即使真的进步了,促使他进步的真正原因也不一定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我就曾经问过一个这样的孩子,他告诉我,给他触动最大的并不是老师的爱,而是已经退学的一个好朋友说的一席悔恨的话。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行为无论成功失败,其原因都可能很复杂,教师如果加以主观的简单化认定,那可能一点都不科学,别人找你说的办,自然无法得到希望的结果。所以我们总结经验的时候,务必十分谨慎,多加质疑和论证,尽可能使我们得出的结论经得起他人的检验,以免人家说我们是大忽悠。教育界有许多事实上的大忽悠,并非本人道德品质有问题,他们很可能是大好人。他们的问题在于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样,即使他们满心真诚,也可能在事实上忽悠了别人。教育如此,教学也是如此,某个学生成绩进步或退步了,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重视不重视,努力不努力,是否注意听讲这样单项的原因,要很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其间的因果关系。在下是语文教师。学生作文写得好,我从来不敢说那是我教的。这一点都不是谦虚,这是科学态度。除非他本人拿出实例证明他的写作在何处得益于我的教学,否则我就不能往自己脸上乱贴金。语言这东西,不上语文课也照样能学好。
教育不是自然科学,教育即使算是科学,也是最软的科学,教育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最难确定的。正因为如此,教育界才会盛产大忽悠(亩产量很高)。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寄希望于青年教师,希望你们在教育科学性方面前进一步,希望你们中少一点大忽悠中忽悠小忽悠。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希望你们在教育教学行为及其结果的因果关系上,认真一点,多点怀疑,多点论证,把本来难以科学的教育尽量推得离科学近一点。这叫做“知难而进”,中国需要这样的教育者。
我可以提出点思路青年教师参考。要确定事情的因果关系,可以扩大研究面,用研究术语来说就是增加“样本”。比如我把想研究的一种教育方式或教学方法用在几十上百个学生身上,大多数得到了同类结果,那我就可以说,这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还有一个办法是控制条件。比如我打算研究“背后表扬”的作用,我就选择10个学生进行背后表扬,再选择另外10个情况类似的学生进行当面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哪种方法效果更好,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准确性就稍高一些。第三个办法是询问本人。某个学生进步了,我可以假设多种原因,让他自己说一说,哪个对,哪个不对,哪个最重要,哪个次要。这也很有参考价值。千万不可自己一拍脑门就把因果关系认定了,那绝对是反科学的。
13、试试改一改“习惯动作”
如果你注意观察周围老师的教育行为,如果你仔细体察自己的教育行为,你会发现大家都常常反复使用同样的做法(包括语言)应对类似的情境。比如学生上课说话,教师会用某种办法制止;学生吵架,教师会用某种程序解决;班里丢了东西,教师会用某种方式在全班训话。如此等等。这些做法都已经程式化了,自动化了,我把它称之为“习惯动作”。
习惯动作自有其道理,自有其正面作用。正是这些习惯动作,支撑着教师的日常工作。然而这些习惯动作是一把双刃剑,它再帮助教师的同时也束缚着教师的思想,抵制改革和创新。因此,我建议青年教师在保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不时对这些习惯动作搞点“挑战”,偏不这么做,看看结果如何。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算小小的科学实验。
多年前,我有个同事,遇到了一个很难缠的学生(初中)。他使出了浑身解数,没有效果。筋疲力尽、江郎才尽之后,他只好偃旗息鼓,什么也不做了,无论这个孩子如何挑衅,他死活不回应。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绷不住了,对同学说:“这个老师,说什么也不理我。我真拿他没办法。”教师万没想到“无所作为”反而有了作为。这是很值得重视的经验,实际上这是教师改变了“习惯动作”的结果。但他的这种改变是被动的,其效果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青年教师把被动改变转化成主动的改变,有意的实验。比如我每次遇到一类事情都要当众表扬,我就偏不表扬一回,看看会有何结果;每次批评某类现象我第一句话都是这样说,今天我就试试偏不这样说,看看到底会如何。有人会问:这不是成心和自己作对吗?不是。这不是和自己作对,而是和自己的习惯动作作对,其目的恰好是“超越自我”。我当年做中学教师的时候,仅用这种方法,就学到了很多东西。别人的新鲜做法,也可以拿来试试,但更主要的是靠自己动脑筋。
但是请注意,你千万不要以为你一改变就肯定有好的结果,那可未必。很可能你换了方法事情更糟了,但这不也是收获吗?谁要是以为科学实验必定每次成功,那他未免太外行了。不要怕失败,科研成果从来都是失败堆积而成的。有人可能会说,我承受不起失败。你要是完全没有承受力,你当然可以不搞这些实验,但是你全靠习惯动作,也并不能保证远离失败,而且我基本上可以保证你的专业水平会停滞不前,失败是早晚的事。当然,为了避免大的挫折,这类实验最好在局部进行,逐步推进,不具备相当条件,不要轻易搞大的动作。如果你们学校整个气氛比较保守沉闷,这种事连说不要说,自己默默探索就是了。别忘了做记录,无论成功失败都要详细记录在案。这种记录,在专业方面比很多文学性的所谓“随笔”要重要得多。
14、思路的横向展开
教育活动,思维缺席,造成这种情况不只是因为教师把自己定位成了操作者,不只是因为教师失去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缺乏思维能力,不知道往哪儿想,思路展不开,无法启动头脑这部超级计算机。就好像人被施了定身魔法,心里想走,动弹不得。比如说某教师遇到了一个问题,你告诉他,应该分析研究,应该思考,应该多问“为什么”,他完全同意,然而还是茫然:“怎么思考呀?”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多次。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遇事如何展开思路,如何启动思维。
我一条一条说,先说思路的横向展开。
比如你的班很沉闷,学生上课不爱发言。你很着急,想研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从哪儿想起?你可以横向询问一下各科教师对你这个班的反映。如果老师们纷纷说你的班确实死板,那是一回事;如果有的老师说他没感觉这个班死板,那是另一回事;如果理科老师都说这个班死板而文科老师不这么认为,那是又一回事。你还可以观察一下,这个班学生课间是否沉闷。如果他们下课也很蔫,那是一回事;如果他们下课很欢实,那是另一回事。这样横向一展开,你的脑筋就动起来了。
再比如有个问题生课上喜欢接下茬,招致教师不满。你想找到其原因,加以解决。你怎么思考?你可以调查一下,他是不是在哪门课都接下茬。如果哪门都如此,那这个孩子可能有非常强的表现欲,或许是心理问题;如果只在某门课上如此,那就另一样了,或许会涉及到师生关系问题。还有,你可以调查一下这个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果他日常就油嘴滑舌,或者每日絮絮不止,那是一回事;如果他平日话并不多,那是另一回事。你的思路这样横向一展开,你的头脑就“开放搞活”了,你不但有了思考的路子,而且可以找到继续思考的材料。研究,就这样开始了。
15、思路的纵向展开
横向展开是空间的展开,纵向展开是在时间上展开,主要是回顾历史。语曰: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他的未来。
我们还以上面的两个例子为抓手来谈。
你的班很沉闷,学生上课不爱发言。你很着急,想研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从哪儿想起?你可以纵向展开思路,调查一下这个班上学期、去年、前年是否如此。如果原来也差不多是这样,那可能这就是本班班风,这种情况要加以改变是很困难的,不如适应它。如果原来并不如此,则可以到学生中去调查一下,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了。搞清楚情况,再拿出对策。如果这是一个新生班,可怎么办?那当然没有办法调查其历史了。但是可以用问卷形式进行个人调查,问学生你过去在班里是否爱发言,你们那个班是否沉闷。如果多数学生,声称他们原来就不爱发言,那新班级很可能会形成比较沉闷的班风,班主任就不要对改变这一点期望值太高;如果事情并非如此,那很可能是新到一个学校,学生还没放开。这种情况教师做点工作,甚至等一等,情况也许就会改观。
有个问题生课上喜欢接下茬,招致教师不满。你想找到其原因,加以解决。你怎么思考?也可以进行纵向思考,向本人询问,或者找熟悉他的教师、同学询问。如果这个人向来如此,那可能是他的个性,这很难改变,想办法让他收敛一些就是了;如果原来没这毛病,那就要查清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的。这可能与师生关系有关,也可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关(例如他这是表现某些人看的),需要进一步调查。搞清情况,再出手干预。
总之一个班级也好,一个学生也好(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现在必定是其过去之合乎逻辑的发展,孤立地看其眼前的表现,你可能百思不得其解,看看其历史,你可能就什么都明白了。明白了你才能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这种思路,往大了说,就是所谓“历史感”。没有历史感的分析,很难不浅薄。
16、思路的假说式展开
遇到一件事,想知其所以然,有时也可以不从分析入手,而直接作假设(就是科研上的所谓“假说”),然后进行验证。
我们还以上面的两个例子为抓手来谈。
你的班很沉闷,学生上课不爱发言。你很着急,想研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从哪儿想起?你可以直接假设形成这种状况可能的几种原因。比如(1)多数学生性格如此,(2)想说胆小,(3)教师民主作风不好,学生答错了遭到教师嘲笑,挫兴不发言了,(4)学生普遍成绩不好,失去了信心,没心思发言。如此等等。然后进行验证。一般用先排除法。比如事实上任课教师民主作风都还好,那么第(3)条可以排除;该班学生成绩在年级中等水平,那么第(4)条可以排除;多数学生课下比较健谈,那么第(1)条可以考虑排除。剩下的只有第(2)条了,这个可能性比较大。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到学生中去调查,是不是上课想发言而怕说错,或者紧张,然后加以解决。如果发现不是这么回事,那可能这几种假设都错了,需要再做新的假设,或者有些假设排除错了,要重新审视。
有个问题生课上喜欢接下茬,招致教师不满。你想找到其原因,加以解决。你怎么思考?这也可以直接作假设。比如(1)表现欲,(2)早恋症状,出风头给异性看,(3)聪明外溢,(4)有意捣乱。然后进行推理验证。如果是表现欲,那一般应该一贯如此,如果以前他不这样,那就可以排除;如果是早恋症状,他接下茬时应该眼睛往他心仪的那个异性那边瞟,这是稍加留心就能看出来的,若无此种表情,这一条也可以考虑排除;如果是思维敏捷聪明外溢,那当然不会只表现在接下茬方面,是很容易鉴别的;有意捣乱会有敌意,这是可以从他和其他同学的表情看出来的。
总之,做了假设,下一步你就必须验证,就启动了思维,等于发动机点火。有些老师问:我怎么假设不出来呀?我想不出好几种原因,您是怎么能想出来的?这就靠经验和学习了,要积累。青年教师经验较少,可以从书本上借鉴一些解释。开始遇到一件事,可能你只能做出一两种假设,以后越来想法越多,就证明你的专业水平提高了。这类假设,我劝青年教师记录下来。今年的假设,明年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参考,有新的假设可以补充进去,逐渐形成个人的专业知识体系,那你就厉害了。
17、思路的分解式展开
前面说的几种展开思路的方法都是向外展开,这里说的展开思路方式是向内挖掘,在事情内部把思路展开。
我们还以上面的两个例子为抓手来谈。
你的班很沉闷,学生上课不爱发言。你很着急,想研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从哪儿想起?你就可以用口头询问或问卷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调查,了解一下这个班的学生对上课发言有几类反应,每一类各占多少人。掌握细致情况之后,办法可能就有了。
有个问题生课上喜欢接下茬,招致教师不满。你想找到其原因,加以解决。你怎么思考?也可以用分解式的办法展开思路。比如,记录一下他一周内接下茬的所有案例,然后加以分解,就可知道他最喜欢什么时机接下茬,哪些时间段是他接下茬的高峰和低谷,哪些课是他接下茬的“重灾区”。于是你的对策也就有了针对性。比如这个学生总是在教师讲简单问题的时候逞能接下茬,成了规律,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讲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时,估计他不敢接下茬的时候,“主动出击”,不用等你接下茬,我来提问你,给你表现自我的机会。其结果是给他话茬他接不上,比较难堪,估计下次他接下茬的气焰就会有所收敛,教师则完全可以不动声色。
昨天恰好一位老师来帖谈到了这种分解式的展开思路方法,请看我们的对话:
这个学期,我教初一一个班的英语。这个班42个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其它老师也是这么反映。可见本性如此了。上课问很简单的题目也没人回答,就比如我说,别人问你,Good morning ,你会怎么应答?都没几个人回答。最多是三,五个学生回答。于是,我就做了个调查。本性不爱作声的学生(16个),没注意听老师问题的学生(6),太简单不想回答的(6),不知道答案的(6个)。我又调查本性不爱作声的学生中,知道答案而不回答的(6),那就是还有10个是不知道答案的,这么一加起来,就有16个不知道答案,还有10个不听课。这么说起来,这样的课很没有效果了。
关键是我怎么适应这些学生。有时我都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在听讲,眼睛好像也呆呆的。也不知他们是懂还是不懂。一个人唱戏,感觉真不好。如何设计教案?怎样的教学方法适合他们?他们是喜欢自己学的时间多一些,还是老师讲的时间多?还得去学生中调查才知道。
我很赞成您的这种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这是一种科学态度。调查研究的结果或许令人不快,但是它可以使人清醒。知道了学生的真实情况,讲课就更有针对性,可以节约很多精力,可以少生很多闲气。我注意到您的调查结果只涉及到34人,其他那8个人怎么回事,建议了解一下。调查研究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要经常调查。
英语教学我是外行,但我可以出点思路您参考。如果您班的情况确实如您调查的这样,那么可以考虑搞分层教学甚至像复式班那样的教学。把学生分成高中低三类。当您给中等学生讲课时(比如10分钟),可以给优秀生和听不懂的学生另安排事情做,他们不必听课。同样,您给差生补课,可能从字母开始,这种内容其他同学也可以不听。给优秀生讲的内容就可以深一些,不必迁就和等待其他学生,他们也可以不听。作业当然也要分层,这种情况留同样的作业,完全是形式主义。
但是您这样做,有的领导可能不理解。这种领导,只有一刀切他才放心。您把调查报告给他们看,事实胜于雄辩,也许可以说服他们。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18、思路在反例中展开
这种思路展开方式也是向内的,就是说,如果你发现某个班级、某个学生有某种特点,总是如此,那你就可以仔细寻找一下它(他)有没有“不这样”的时候,寻找反例。这非常重要。反例有时甚至可以推翻“常例”,证明反例倒是本质,而常例只是表面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在学校逢人就说学习无用,上课一副懒散的样子,可是教师偶然发现他在家学习很刻苦。这是一种很有心计的学生,他的在校表现是烟雾弹,一种竞争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反例发现之。反例在多数情况下也许不会让我们改变对人和事物的基本看法,但却可以给解决问题提供很好的线索。这也很重要。比如一个学生明显地干什么事情都注意力不集中,教师不满足于这个“定论”,而是寻找反例,结果发现他画画的时候注意力能集中很长时间,几乎判若两人。这说明此人可能空间思维比较发达,于是就可以考虑把他学习困难的科目尽可能变成图画(这是可能的),如此他就可能提高注意力水平,提高成绩。正是反例,给我们提供了这个线索。
你的班很沉闷,学生上课不爱发言。你很着急,想研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从哪儿想起?你也可以寻找反例。估计一定会有某些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发言相对踊跃,你就要仔细研究一下为什么会这样。这些课堂的时间、地点、人物、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与其他课有什么不同。这往往可以给今后的改进措施指明方向。
有个问题生课上喜欢接下茬,招致教师不满。你想找到其原因,加以解决。你怎么思考?你也可以寻找反例。他一定会在某些课堂上不接下茬或很少接下茬,于是你就要仔细研究一下为什么会这样。这些课堂的时间、地点、人物、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有什么特点。这往往也可以给今后对他的引导指明方向。
反例在理论研究中也很重要。比如关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结论,如果你有寻找反例的习惯,马上就会发现反例众多,你就无法不怀疑这个结论的科学性。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教育“规律”都很容易找到反例,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规律都是比较“软”的规律,不是那种“铁的定律”。这样,人们再讨论教育的时候,就可以多一份谦逊和淡定,少一些“真理在手”的武断和“事与愿违”的焦虑。
以上谈了五种思路展开方式(横向展开,纵向展开,假说式展开,分解式展开,反例式展开)。我要说明的是,还有其他方式,这些方式并非全部,而且这几种方式也不在一个平面上,它们之间有交叉。各位青年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灵活运用。
19、学生议论其他老师,是你学习的好机会
青年教师要进步,自然需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但是要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其实很不容易,光看班级评比成绩和考试成绩是不够的,光听领导的评价也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倾听学生的声音。可是学生的声音要直接听到也不容易,我们的学生不易对老师敞开心扉,尤其不愿意提意见。怎么办呢?我个人有一个经验,可供青年教师参考,那就是随时注意学生对其他老师怎么议论,从中汲取营养。
学生几乎没有不议论教师的,这和教师议论校长、老百姓议论官员是同一个道理。尤其是当学生发现某个教师不爱传话,不爱搬弄是非,不会搞“官官相护”的时候,他们在你面前就会比较放松,于是你就可以得到很多通过其他途径得不到的有用信息。当年我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有一次偶然听一个同学说:“我喜欢张老师。”我很好奇,就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张老师写字大,我看得清楚。”原来这学生近视,个子又高,座位不能太靠前。我心里一动,第二天上课板书就加大了字号,当时就能感觉出有的学生很高兴。当然,这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种细节积累多了,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不一样了。在这个意义上,“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有道理。
不过,学生谈得更多的,还是对其他教师的不满。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很认真地听。我常常吃惊地发现,那些事情我也做过,而且我是一片好心,万没想到学生会这样评论。这种时候,抱怨“好心没有好报”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做法。良好愿望未必产生良好效果,明白这一点,对青年教师特别重要。年轻人热情很高,就怕碰钉子,碰了钉子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多数青年人有猛劲没有长劲,只有不断发现自己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才能保持自己的热情。不怕失败,就怕败得糊里糊涂。
当然,学生对教师的有些议论,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无礼的。这种情况,你可以适当做点工作,帮助解释一下,或者劝学生不要这样说话。但是要注意,这种工作不要给学生一种“老师向着老师”的感觉,否则以后当着你的面他们就什么也不说了,你就失去了这个信息渠道。更要注意的是,不可传话。如果被议论的老师是你的朋友而他比较虚心,学生的意见又确有道理,你可以委婉地转告他,否则就“哪儿说哪儿了”,只记在心上供自己参考就足够了。总之,倾听学生对其他教师的议论,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而不是要挑别人的刺,更不是要窥探人家的隐私,所以这种事一般是被动地倾听,而不要主动打听。经验告诉我们,一位教师私下打听另一位教师的事情,学生会对他留下不良印象。
20、人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先说学生的自信。有人说孩子的自信是大人夸出来的,这种教育理念被称为“赏识教育”。愚以为赏识教育很是片面。实际上最自信的孩子都是经常取得成功或者取得过较大成功(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的人,他人的赞誉,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或扩大了他们的自信,但毕竟是次要原因。赏识总要有个由头,总要有个抓手,夸张的赏识只能增加孩子的虚荣心,而“无中生有”的赏识,对于有自尊心的孩子则是一种侮辱,等于讽刺。矫情的、过分的称赞,实际上会造成了孩子的自卑感。为了平衡心中的自卑,他们往往不得不求助于虚张声势,吹牛。这类学生大有人在。他们可能正是“赏识教育”的受害者。教师的主观愿望或许是想“树立”他们的自信,客观效果却相反。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关键是帮他们取得大大小小的成功,让他们切实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这就要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而不是单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每个学生。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只成就了善考试者的自信,而挫伤了其他孩子的自信。我的成绩可能不如别人,但是我自能做成一些事情,甚至是高分生做不到的,这样我当然就找回自信了。人可以在某个领域不自信(比如我在酒量方面就不自信,我酒精过敏),而只要整体上有自信就行了。处处自信,匪夷所思。培养学生自信还有一点要注意,给学生的任务要适合他的能力,让他“跳一跳能够到”。太难了会挫伤他的自信,太小儿科了自信无从产生,设计如此情境,需要教师很费一番脑筋。可见,培养学生自信是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工作,以为只要不停地乱夸奖孩子,他就有自信了,这真是太好笑了。教育不是哄小孩,把成人关系中阿谀奉承那一套迁移到教育中来是不行的。
再说教师的自信。教师的教育自信、职业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一般认为,良好的业绩,获奖评优,领导的表扬,同事的称赞,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是教师自信心的来源。这当然不错,但愚以为,这是不够的,因为这些都是“输入型的自信”,靠的是外部评价,一旦外部评价有变,自信就可能动摇甚至崩溃。我见过很多这样的青年教师,受点挫折,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还有人主张“自我激励”,就是每天对自己说:“我很酷,我能行,我是最棒的。耶!”这属于阿Q精神的一个变种,有一定的作用,不可全盘否定,但毕竟显得漂浮。我把上述自信称之为“泡沫自信”。
各位青年朋友注意:要建立真正的自信,一定要有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要跟着环境跑。也就是说,我若切切实实感到今年我处理同样的问题比去年办法更高明了,而且更轻松了,切切实实感到以往我总是回避的问题如今敢于面对而且有办法了,或者我虽然打了败仗,但我得到了经验,下次再遇到此种情况取胜的把握更大了,则无论我是否被评为优秀教师,无论我是否先于他人取得了高级职称,我都很自信。因为我的实力增强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自信不自信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自知之明。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实力。超出实力太多的“自信”其实是“自欺”,远远低于实力的“自信”则是“自虐”,都是病态。与实力大致相当的自信才是有益的,其人的心态才是正常的。所以,我希望青年教师不要多想“自信不自信”的问题,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有了较强的自我评价能力,有了这种主体性,自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经常回视自我,而不是总揣摩他人的脸色,这种人才会有真正的自信。教师如此,学生也如此。
21、如何处理行政服从与学术独立之间的关系
1662年,英国科学家哈雷、雷恩、胡克等人建立了科学家社团,取名皇家学会,后来牛顿也成为会员。这个学会的座右铭是:“不要听从别人,而要亲自观察。”我想,如果这不是科学社团,如果哈雷、牛顿等人作为官员来发言,他们是不会提出这样的座右铭的。行政人员不服从上级,该部门就没法运转了。但是英国在17世纪中叶,毕竟出现了这样的团体,毕竟出现了这样的座右铭。那时我国正是清朝,康熙当政。据说康熙本人对新的科学知识还是挺感兴趣的,他还学过代数几何。但是,我们能想象清王朝出现英国那样的“皇家学会”吗?能想象康熙治下出现“不要听从别人,而要亲自观察”这样的座右铭吗?我觉得这不可能。说这种话,不啻要造反,那是大逆不道。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我国古代经常领先于世界而到近代落后了。我们上没有宽容的领导者,下缺少独立思考、研究科学的国民,一切都被行政化了,官员化了,而对于官员来说,服从上司是基本的品德。
科学家并没有与上级作对的爱好,他们所谓“不要听从别人”,主要指的是专业领域,学术方面。科学家也往往有行政职务,比如牛顿就担任过造币厂的总管,在这个岗位上,他肯定要服从上峰的决定,不能自行其是。问题在于,他除了行政工作之外,还有能够独立自主的活动空间,在那里,他可以不服从任何人,只服从真理。而遗憾的是,在我们国家,这种空间太狭小了。我们的行政干预太强势了,太细致入微了,个人独立空间太少了。这样搞了几千年,我们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什么都听上级的,行政上服从,专业上也讲服从。你看我们的学生,不就是这样吗?他们有多少能够独立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我相信很少有教师乐于向学生介绍“不要服从别人,而要亲自观察”这样的座右铭,他怕学生闹起来。而且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浸润已久,难于理解“不服从”的适用范围,一旦认同“不服从”的口号,他还真可能以为造反的时机到了。
教师情况也差不多。你会发现教师在专业领域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埋怨上级,埋怨专家。他的意思是:我是服从者,我是执行者,我照你说的那样讲课,照你说的那样管学生,我弄不好,不赖你赖谁?这样说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上级,如果你把什么都管得死死的,不给教师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则事情搞不好,他确实可以不负什么责任,责任在指挥者。科学家就绝不会把自己的研究失败归罪于任何人,因为他的研究从课题到研究方法都是自己决定的,怪不着别人。可见,没有独立性,就不会有真正的责任感。
行政压倒业务,管理挤掉独立空间,这在我们的学校是常态。于是多数教师一边享受着这种工作模式的“红利”(可以不动脑筋,可以推卸责任),一边又抱怨上级管得太多。我希望青年教师多少改变一点这种生存状态。首先要在思想上把行政服从与学术独立适当区别开来(注意,是“适当区别”,不是完全割裂,这二者是无法完全分开的),上级布置的任务,你得完成,但是为什么这么做,怎么个做法,你却可以有自己的理念。其次,要明白,和打工仔相比,教师的独立空间还是有一些的。公开课也许你不得不按教研员规定的模式讲,家常课你就自由多了,而只要你能保证考试成绩,一般领导乐得不管你。而且长远来看,未来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可能会扩大,甚至可能用法规的方式固定下来,那时你再推卸责任,就比较困难了。请记住,在专业问题上,你不要服从任何人,只应服从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和上级对着干。我知道,这样说好说,做起来很困难,但我相信青年人有智慧,能够逐渐掌握其中的艺术。
22、如何不让应试教育碾碎你的教育理想
青年人总是充满热情。在师范学校读了几本书,这种热情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温度。走上讲台之前,脑子里构想着美妙的蓝图:我要捧出一颗炽热的心给每一个学生,我要让我的课堂充满快乐,我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我民主,我科学,我倾听,我沟通,我善良,我宽容,我以身作则,我…… 然而真的踏进校门,他却发现眼前遮天蔽日的是一座熟悉的大山——考试。于是只好逼着学生挣分数。一年下来,他可能会发现自己脑中原来的蓝图变得暗淡模糊了,再过一年,他甚至会觉得那已是遥远的回忆,像儿时的游戏。他现实了,他成熟了,受了表扬,得了奖状。可是,当他一个人面对自我的时候,却难免有一丝惆怅:我怎么变成了我当初最不想变成的样子了?难道教育真的就只能是这个样子吗?听老教师说:“什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不都得考试吗?我看不出哪是素质教育,哪是应试教育。我就认得分。”他觉得这话有问题,可又说不出人家错在哪里。他想:或许再过几年,我也会以这种腔调跟新毕业的大学生说话吧?人生真的跳不出这个“周期律”吗?
我相信这是不少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疯狂的应试教育的巨轮不知碾碎了多少有志青年教师的教育理想。我很希望有些(“有些”就可以,我期望值不高)青年教师能够避免重蹈覆辙。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取消考试(那是不可能),也不在于考试改革(虽然这种改革很必要),而在于使教师明白,应试不止我们通常见到的这样一种姿态,现实主义也不止一种。你完全可以用另一种姿态进行应试训练。你无须躲避考试,但你可以超越它,俯视它,不做它的奴隶,而做它的主人。
不信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甲乙两位园丁分别承包了两片果园。园丁甲承包10年,园丁乙承包100年。园丁甲大干快上,不改良品种,不改良土壤,狂用化肥,猛施生长素,数年之内,产量剧增。不但大把挣钱,而且被誉为果树大王。然而,果树专家却指出,该程包区土壤正走向板结,水果的品种也在退化,口味一年不如一年。园丁甲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等问题严重的时候,他的承包合同也到期了。园丁乙就大不相同。他也施化肥,也用生长素,适可而止。他注重施有机肥,注重品种改良,注重技术改造,自己还学习大学的果树课程。结果是在数年之内,他的果园产量可观,经济效益也很好,只是没有园丁甲那么“火”。园丁乙也不着急,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会再活100年,现在要为子孙打好基础。两位都是现实主义者,却有高低文野之分。
2、小学一年级数学考试中有一道看图题,上面画着一些火柴,共分4份。前3份每份都有若干根火柴,第4份只画着1根火柴。问题是:“图上共有几堆火柴?”标准答案:“4堆。”同学也都是这么答的。有一小男孩却答道:“3堆+1根。”他认为1根不算“堆。”教师甲给这道题判错,理由是“从小就要训练孩子按标准答案答题,少出邪的,不然将来考不上好学校。”这当然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教师乙判对,理由是:“题目有缺点。孩子思维严密,难能可贵。”这也是一种现实主义态度,只不过侧重点是在思维能力上。长远来看,这对提高考试分数的好处更大。两种现实主义,自有高低文野之分。
3、有一个二年级小学生,数学课无论作业还是考试,都不爱用草稿纸,即使是大数的运算,他也用心算。心算的准确率当然不如写出来,所以他考试很少得满分,总是差那么几分。对这个问题也有两种态度。教师甲气愤地指责:“你能得100分为什么不得?太懒!以后必须用草稿纸写,听见了没有?”教师乙则说:“你的心算能力真强。希望你注意力再集中一点,尽量少出错。你也可以这样,平时作业用心算,考试的时候,没有把握的题,写出来。能得100分,为什么不得呢?”两位老师都是现实主义者,都希望孩子得100分。但教师甲是以牺牲孩子的优点为代价提高分数,而教师乙却是主要靠发杨孩子优点的办法提高孩子的分数。多用心算效率高,年级越高越明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显然教师乙的方法优于教师甲。两种现实主义,自有高低文野之分。
4、面临中考,两位语文老师都在帮学生准备作文,让学生写一些文章,筛选后,反复修改后背下来。到时候学生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叫做“带着作文进考场。”经验证明,是应考的一种窍门。两位教师都这样做。然而,教师甲平时并不重视作文,一个学期做不了二三次,只是拼命让学生做练习题;教师乙平时按量让学生写作文,考试前虽然也让学生背作文,却对学生说清楚:“这不是学习写作的正经路子,只是一种提高考试成绩的权宜之计。真正提高写作水平,还是要靠多读书多写文章。”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上只不过是短暂的同路人。他们只是在面临考试的一个短时间采取了相似的做法,其实指导思想并不相同。本来他们就不是走在一条路上,再往前走一点,他们又会分道杨镳。懂教育的老师,有时为了迅速提高成绩,也会做一些他们自己并不赞成的事,这是一种操作层面上的让步,但他们一定会向学生讲清是非,避免谬种流传。搞单纯应试教育的老师则站不了这么高,在他们眼里,考前背作文,“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不是临时措施。二位都很现实,都在抓分,但显然也有高低文野之分。
这几个例子都是我在1998年写的。我想通过这几个例子说明,“现实主义”不止一种,同是进行应试训练,教师的思路却可以大差其远。现在我想对青年教师们说:你完全可以在不放弃教育理想的前提下抓分数,你也完全可以在抓分数的同时把考试的负面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你做到这样,应试教育就无法碾碎你的教育理想了,更多的人做到这样,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就会一点点被“蚕食”,终有一天,会出现“有应试而无应试主义”的局面,而这,正是我的教育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恐怕100年也实现不了,但是我认为,每向这个理想前进一小步,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2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1999年8月,我在河北某城市主持了一个素质教育培训班,一箭三雕,在活动中同时培训教师、家长和孩子,共10天。培训班结束后,一位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说。:“在这次培训班上,我听到了许多以前我在学校里听不到的话。我以前在学校听到的许多学生的话都是假话。比如我放学把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留下来,劝他一定要完成作业。他保证说:‘老师,我明天一定完成作业!’结果第二天还是没交作业,他的保证只是为了过关。他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说:‘老师,我不爱写作业!’我再想别的办法。”
我很赞成这位老师的话。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我们只是迫使学生说老师爱听的话,那实际上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掩盖问题,远离问题。很多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写检查,写保证书,这些东西正面作用不大,负面作用却不小,这往往是一种“说假话”的单项练习,写一次,练习一次。有的孩子从小学一直写到高中,则他们说谎话的本领或许达到大师级了。有趣的是,很多教师明写检查没有用,还要这样做,为什么?因为他不会别的方法,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聊胜于无”而已。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在检查中“诚恳”认错,在保证书中信誓旦旦,至少眼前能使教师得点心理安慰,就是为了这点安慰,许多教师宁可让学生撒谎。这种教师是把学生的谎话当“安慰剂”药片来吃了。
真话常常比谎话难听,但是它的好处是使你无法欺骗自己,无法躲避问题。学生谎称自己下次保证完成作业,你就不必再动脑筋分析了,等着下次就行了。如果学生直说:“我不爱写作业。”你就只好进一步研究他为什么不爱写,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原因有多种,你要具体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可见,学生实话实说才能逼着教师动脑筋研究问题。青年教师如果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就一定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如何引导学生说真话?办法很简单,你耐心听下去,别急于批评就行了。学生看到说实话没有带来灾难,慢慢就敞开心扉了。尽量少让学生写那些劳什子检查和保证书,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的最大受害者其实是教师自己。我基本上敢保证,学生写的检查和保证书越多,教师的专业水平越低。教师专业水平低而求助于写检查写保证书,而老让学生写这类东西肯定会钝化教师的思维能力(命令学生写检查,无须教师有什么智慧),这是恶性循环。
24、你手里是否只有一把锤子?
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你就会把一切都当成钉子。确实如此。许多老师惯于用某些简单化的办法来工作,其实是因为他们只会这样一些方法,不会其他方法。他们有时候也承认存在其他方法,但接着就说:“我的学生特殊,他们只吃这一套。”然后就继续挥舞他的锤子。当人们被某种习惯思维和习惯动作控制的时候,自己往往浑然不觉,他不会承认自己放不下手里的锤子,却总强调眼前满都是钉子。他学别人的经验时,姿态也很有趣:他手里拿着锤子,不换工具,却急于问别人如何挖土。人家告诉他怎么挖,他就拿锤子当铁锨用,自然挖不上来。于是他就说:“什么先进经验,不过如此!”或者说:“我们这里土质太硬,用人家的办法挖不上土来!”
因此,我劝青年教师经常回头审视一下自己手里握的是何种武器,经常检视一下口袋里有多少种备用的武器,自己是否使用过它们。据我所知,教师常用的影响学生的手段(武器)起码有10种以上。如1、规章制度,2、评比 3、批评 ,4、惩罚, 5、说服, 6、表扬,7、榜样 ,8、集体舆论,9、师爱 ,10、威信,11、心理检测和治疗,等等。何时用何种武器,哪个学生、哪种情况适用哪种武器,何时需要几种武器搭配适用,如何搭配,这里学问大极了,几乎奥妙无穷。这样思考问题,你才像一个教育专业人员,而不是一个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这还不算。经验告诉我们,即使你库中武器齐全,即使你知道何时该选用何种武器,即使你也善于把这些武器搭配使用,能打出“组合拳”,那也还有一个“武艺”高低的问题。同样耍大刀,你耍不过关云长;同样舞铜锤,你舞不过岳飞。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我用对了武器就一定能成功。批评这个武器每个教师都用(这是一把锤子),但真正用得好的并不多,我们常见的是乱砸一气。
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你会发现教育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辩证的事情,然后你再抬头四顾,则会发现人们往往把教育简单化、粗劣化到了惊人的程度,弄得它只剩下了干巴巴的几根筋。许多人就靠几个习惯动作,居然也能取得一些成绩,而且一直支撑到退休。你也许会问:何以能这样?我告诉你,这是因为他的工作对象是小孩。对于孩子,教师有些权力优势、年龄优势、知识优势、社会经验优势和身体优势,他其实主要是靠这些优势“压住”了孩子,如此而已。这样的老师往往一碰到特殊学生就技穷了,因为特殊学生的主要特点是不惧怕或不理睬这些优势,压不下去,需要智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问题生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试金石。所以我希望青年教师不要惧怕问题生,不要躲避问题生,而要把他们当成一面面镜子。他们能照出你手里挥舞的是何种武器,还能检测出你的武功水平,促使你提高专业水平。
25、不做“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
有一部电影,片名叫《都市里的村庄》,“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的说法就是套用这个片名造出来的。中小学教师应该属于脑力劳动者,可是据我几十年的观察,他们中的多数(甚至大多数),其工作主要靠的是拼体力,而不是动脑筋.说这些老师是“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并不冤枉。
这种工作方式对人的心灵是一种磨损,对体力则往往是透支,因为你本来不应该主要靠体力来工作的,你并没有体力劳动者那种体力,于是,你投入工作,就不是在发挥自己的强项,而是在拼命使用自己的弱项。或者换个比喻,你是一辆汽车,你不开发动机,却用马拉,结果把马累个半死,发动机也锈住了。
我想,中小教师活得这样累,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不能说“令人堪忧”,那不通),这是重要原因之一。有位网友任老师(小学教师),向我们介绍了她身边三位老教师的身体情况,看了让人心酸。这三位都将要退休了,仍然在拼命。一位孙大姐是因为长期血压高而不规律的吃药导致病变,不醒人事被送到医院,不得已被青年教师换下来。一位陈大姐,在课堂上批阅作业时,突然犯了心脏病,被学生及时发现,吃了速效救心丸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她平日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想做了。还有一位是韩大姐,从去年开始得了心机梗。任老师介绍的这三位老师,我虽然不敢断定她们都是“拼体力换质量”的,但我估计也差不多,因为这是风气,而且这种风气往往得到领导有意无意的提倡。我听过不少优秀班主任的报告,常常是说得惨惨戚戚,真的一副“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的样子,好像不把自己弄成重病号就不伟大似的。
各位青年教师,我想你们一定不希望自己将近退休时也弄成这个样子。如此不但自己受苦,也会给子女和社会增加很多麻烦。要避免此种命运,你们听听我的建议:
我希望你们不要盲目推崇“眼勤,腿勤,嘴勤,手勤”的格言,而要把“脑勤”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者。要多想,少说,想了再说,想清楚了再做。尽量少做不动脑筋的重复性动作。能不说的就不说,少说几句效果相同甚至效果更好,那就坚决不多说一句。学生能自己的做的事情,绝不越俎代庖,即使孩子暂时做不好,也要锻炼他们。教师只做那些战略性的工作,核心性质的工作,学生确实做不了的工作,把住大的关口就行了。要有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将风度,而不要像一介武夫,赤膊冲在第一线。有病就去看病,不要揣着病假条上课。班级如果离开你就乱了套,那恰好证明你在的时候那种秩序,含金量(自觉性)很低,这岂不是反思的好契机?某优秀教师晕倒在讲台前,无论上级怎么表扬他,你都不要学他那样晕倒,你可以敬佩他的精神,但不需要像他那样活法。新一代的教师,应该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生活丰富多彩,而不能总是一副惨兮兮需要他人同情的模样。总之你从一开头就要避免成为“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但是请你迈小步,而且不要张扬。一开始,你需要盯学生盯得稍紧一点,但一定要逐步放松,悄悄“偷懒”,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从事真正的脑力劳动。
26、到哪里去找时间?
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从事真正的脑力劳动,这话好说不好做。首当其冲就是个时间问题。中小学老师都很忙,几乎席不暇暖,几乎四脚朝天,能被动应付眼前的事情就不错了,哪还有时间提高自身素质?
其实时间是有的,老师们也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地抓时间。获得时间有两条路。一条是外部争夺,一条是内部挖潜。我感觉绝大部分教师习惯走第一条路。比如提高素质,他就希望领导安排他参加培训班,最好脱产。比如涉及学生时间分配,大家就争夺自习课,解着恨地多留自己这个学科的作业,争抢学生的课外时间。这条路差不多已经走到尽头了,导致不公平竞争,甚至已经造成了同事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应该提倡走第二条路,提高效率,内部挖潜。举点例子:
1、你可以试试逐渐把讲课时间减少一半,或三分之一。我觉得这不难做到。不信你可以把自己的课做些录音,事后听一听。你会发现那里有不少没必要的重复,还有题外话,车轱辘话,口头语等等,把这些东西都去掉,你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课也会变得眉目清爽,能减少学生厌学情绪。减少了讲课时间,课上就可以抽出时间来做练习,看课外书,做游戏,整个学科的面貌就会发生变化。就是让学生聊天,也比听老师罗嗦强,因为师生都可以得到精神的放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不能压缩讲课时间,是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这是一种现代的效率观念。要极其吝啬地使用语言。“物以希为贵”,说话罗嗦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而且降低教师威信。我曾问过一些老师讲课为什么一遍一遍没完,他们告诉我,多说几遍是生怕学生没听清。我想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事实上多数学生不需要这么罗嗦,少数学生多说几遍也没用,应该“换个方法说”,而且单跟他们说,不要让已经听明白的学生“陪绑”。
2、判作业。我主张死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判或者互相判,只有那些学生判不了的题才需要教师来判。什么题老师都一题一题判下去,没必要。
3、个别谈话。这也是很费时间的。我主张教师列个表,把可能需要谈话的事情都写出来,然后评审一下,哪些可以不谈,哪些可以让班干部跟他说一说,哪些估计谈了也没用,暂时放一放,哪些属于需要认真准备的长谈,等等。心中有数,就可以少浪费很多时间。目前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往往是应激的,被动的,而且说来说去总是那些套话,自然会浪费很多时间。
教师如果能把可以节约的时间都节约下来,你就会发现,即使你们领导还像以前一样“强化管理”,你也会显得比别人轻松。然后我就劝你喝一杯茶,发一会呆,脑子里不停地思考。如果学校允许,你也可以看几页书。不要小看这几页,你长期坚持,效果就很可观。当年我曾经用看学生自习的时间读了好几百篇古文,现在回忆起来,那种自习课,我学到的东西比学生还多。
还有就是假期。寒暑假那么长,你休息之余,难道就不能用点时间读读书,想想事吗?人只要真想学习,总能找到时间,并不需要加班加点开夜车,你就可以很从容地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一旦提高了自身的学养和能力,以后工作会更轻松,时间会更充裕,这才叫做可持续发展。
27、用大尺度衡量自己的工作效果
正要写一篇关于大尺度的建议,恰好coolcatcafe老师发来一个学画苹果的例子。谢谢!
说有三位老师教学生画苹果。第一位老师提着一篮苹果走进教室,让学生每人上去拿了一个,看,摸,闻,吃。然后布置作业,把苹果画下来,回去给爸爸妈妈看。学生凭印象画出苹果。第一次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才画得有点像苹果。第二位老师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然后把苹果放在讲台高处让学生画,学生边画边看。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就有点像苹果了。第三位老师拿着红白两支粉笔走进教室,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画苹果。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模仿。先看我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然后找出几个点来,连起一个弧形。上面再画一个苹果枝。最后,我们将外面的方形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大家看像不像苹果?很好,现在请大家拿出本子开始画。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的苹果。
这个案例来自一本书,《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老师》,原文说第一位老师是美国教师,第二位是日本教师,第三位是中国教师。我觉得这三种教师恐怕美国日本中国都会有,差别只是比例不同,而且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是哪国人,而在于谁的教育理念更正确。恐怕我们得承认,第一位老师的教育理念更正确。但是很显然,他的办法见效比较慢,这是一种“输在起点”的教育策略,和我们这里急赤白脸的“赢在起点”的思路正好相反。
这里就涉及到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了。教育是慢功还是急活?教育是慢功,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成长,而成长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有许多教师,总是这样责备学生:我昨天指出你的毛病来了,你也诚恳地承认了错误,今天你为什么还犯?你的觉悟哪里去了?你的诚信哪里去了?我的一片爱心被你扔到哪里去了?愚以为这样的想法是比较外行的。想立竿见影地纠正学生的某种旧习惯,或者想三天两早晨让学生建立某种新习惯,都是很可笑的,这不符合习惯本身的发展规律。据有人研究,一种新的习惯建立,需要100天左右,那么克服某种习惯,也同样需要一段时间,怎么能如此着急呢?他昨天犯了错误,挨了批评,心里也想改,无奈行为已经自动化了,很自然地就会重复,这时候你加大批评力度,只能使他沮丧、焦虑、灰心,甚至破罐破摔。这类情况很多。因此,我劝青年教师耐心一点,宽容一点,学会“轻轻推一推,耐心等一等”。你有点进步就好,积少成多,过一段时间回头看,进步可能就比较大了。切忌总嫌学生进步小,还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一盆冷水就把孩子的进步热情泼灭了。也就是说,看一个学生是否进步了,要用大尺度,不要用小尺度。我拿这个月和上个月比,而不轻易拿本周和上周比,更不轻易拿今天和昨天比。我昨天批评了你,今天又犯了,没关系,我提醒你一下,我不认为你是成心和我过不去,你有你的苦衷。一个月以后算总账,如果你整体上比上个月强,那就是成功。我的经验,这样大尺度衡量,不但教育的实效更好一些,而且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少生很多气。见错就管,一触即跳,气鼓气鼓越敲越鼓,一看不像个智者。
你也许会说:我可以不急,我可以大尺度衡量学生,可是校领导每天催命,动不动就拿评比说事,而评比是每天公布成绩的的,我有什么办法?这是领导的急功近利,这是他的浮躁,也是他的教育理念有毛病。但是只要你自己气定神闲,脸皮不要太薄,坚持自己的做法,到期末算总账的时候,可能你的成绩并不差。领导批评完你,就去批评别人了,他不会总跟你没完,除非对你有了成见。你先忍一忍。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到期末总结时,如果领导发现你的学生总的情况还不错(注意,尤其是学习成绩和竞赛成绩,要说得过去),他就不会再认定你的耐心宽容是“不负责任”了。据我观察,领导多是实用主义者,他们一般并没有清晰坚定的教育理念,你只要能出成绩,他不在乎你的理念是大尺度还是小尺度。
28、想清楚了的事情,就不要摇摆
许多青年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听到老教师或领导对自己有反映,赶紧调整自己的言行,然而又听到相反的反映,弄得自己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几乎无所措手足了。
比如你是个在学生中间爱说爱笑的青年教师,忽一日,一位老教师教导我说:“你这样,学生会登鼻子上脸的。不能给他们好脸!”于是你就竭力每天绷着脸,弄得自己的表情常常哭笑不得的样子。另一位老教师则问你:“你在学生面前,表情怎么显得不自然?”这时候你的表情当然更不自然了,你一定感觉自己的神经系统已经控制不了自己的面部肌肉了。再比如你本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讲课时很少笑容,你和学生都已习惯。忽一日领导教导你:“你应该搞微笑教学。”于是你只好竭力在课上挤出笑容来,结果学生就奇怪了:“我们老师这两天什么毛病?”这样,你会活得很累,你会发觉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你卖力演戏,总是不能得到掌声。
我青年时代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后来我才慢慢想通,众口难调,你不可能让人人满意,所以,只要你自己确实想清楚了的事情,你的言行有益于社会,且不伤害他人,你就只管做下去,不要摇摆。更重要的是,你不要以为只有舆论能影响你,事实上你也能反过来影响舆论,只要你坚定。戴高乐说过:“行动起来,批评就会消失。”这话有些道理。我是个从小爱看书的人,我看书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但是别人有时会看你不顺眼。放学后,有些老师总是在那里打扑克,噼里啪啦的甩牌声和大呼小叫声不绝于耳,我却在宿舍看书。于是就有风言风语,说我“有野心”。我毫不动摇,多年如一日,稳稳地坐在那里,读了一本又一本,于是这种议论渐渐消失了。我想他们是说累了,找别的谈资去了。这是我教书的时候。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被借调到县教育局的写作组参与写一本小说。我们那个写作组里面有人看见我总是找一些平常见不到的书来看,就酸溜溜地在我面前说:“我呀,只读一些别人都见过的书就行啦!”我对此也是装聋作哑,木头人一个。我想我能有今天这些研究成果,与我这种“麻木”有关。要是我当年谨遵这些风凉话行事,不但会浪费青春,阻碍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得不着好。你不看书,他们该说了:“你这么爱读书的人怎么和我们同流合污了!” 你还是一个恶心。摇来摆去,里外不是人。不如索性横下一条心:我就这样了,爱咋地咋地!你倒活了。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明晰坚定的做人原则,行动随流言飞语摇摆,实际上你就是自己心灵的“叛徒”。你背叛了自我,又不甘心,这种滋味是很难受的。如果你确实没发现自己有什么错误,你就不要背叛自己;如果你不想演戏,就不要化妆,素面朝天就好。
我希望青年教师不要误会,我不是在提倡顽固和傲慢。周围的反映,只要确有道理,我们一定要吸收,否则你就封闭了,封闭的心灵不会有进步的,但是要具体分析。有时候周围的议论质量很低,那你就不要为它们花费太多精力(但也可以做点妥协),让他们说去,走自己的路就是了。
29、争取每周说出一句“标志性语言”
我们听报告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校长要求你必须做记录。你记呀,记呀,完事全忘了。也有的时候,没要求你记,你也根本没有想记,可是报告人有的话,你却怎么也忘不了,遇见什么事就想起这句话来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一个报告能使你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一个或几个有用的观点,那就证明报告人有点水平,这种东西越多,报告人水平越高。强扭的瓜儿不甜,死记的东西爱忘。教师对学生讲话也是如此,总是强迫学生记住自己的话,生怕他们记不住,这说明教师对自己的水平缺乏信心。有个成语叫“耳提面命”,说的是一种诚恳教诲的态度。其实细想起来,教育弄到了必须“耳提之,面命之”的程度,已经够“杯具”了,说明被教育者很不情愿接受教导,只好揪着耳朵往下灌。
我留心过许多老师的日常用语,发现其主要特点是缺乏新意,枯燥无味,不但内容是老生常谈,用词造句也多属陈词滥调,学生听得烦死了,教师自己也提不起兴致,放唱片一般。这对于师生,都是精神折磨。其实即使是批评学生的话,如果您能说出点新词,学生精神也能为之一振。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语言弄得精辟一点,丰富一点,鲜活一点,幽默一点?每星期说出一句让学生难忘的话,说出一句能代表您水平的“标志性语言”,行不行?作不到,每月说一句,行不行?您可以经常到学生中去询问,看看您说的话有哪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托关系比较好的学生帮您私下询问。这也是一种专业水平的自我检测。
有些教师搜罗一些名人名言,通过自己的口所出来,给学生印象深刻,这也是个办法,但是一定要新颖,最好不是学生早已知道的。但最好您还是自创的,通过您自身的感悟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或者学习经验。如果您差不多每周都能给学生贡献一两句对他们确有启迪的话语,学生就不大可能木然地听您讲话了,因为他有收获。语言能力对于教师极其重要,简直可以说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可是我发现很少有教师在这上面下苦功夫、真功夫,其发言往往令人困倦甚至令人生厌。此事我一直很奇怪。
我这只是一个建议,我希望青年朋友不要像完成任务一样,每星期勉强造出一句格言来,那就成形式主义了。我的意思只是说,作为教师,我们说话,总要有点水平,而所谓“标志性语言”,往往能代表教师的语言水平。
30、善待你的“棱角”
关于给青年教师的建议,红河谷老师主张“青年教师,还是少一些清规戒律,保留一些棱角的好。”为此他提供了以下材料:年轻人能干点什么?
——牛顿,23岁发现万有引力,开始微积分的创立。24岁成为剑桥大学教授。
——伽利略,25岁被誉为当代的“阿基米德”,比萨大学教授。
——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
——瓦特,23岁开始研究蒸汽,29岁发明蒸汽机。
——马克思,23岁被称为德国最伟大的青年哲学家。
——恩格斯,21岁发表论文,30岁前和马克思完成马恩全集一至五卷。
——列宁,24岁发表《什么是人民之友》,29岁完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被称为俄国的“资本论”。
——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歌德,25岁发表《少年维特的烦恼》。
——席勒,24岁写成《阴谋与爱情》。
——狄更斯,24岁发表名著《匹克维克外传》。
——泰戈尔,24岁出版诗集。
——高尔基,24岁发表名著《马卡尔.楚特拉》。
——巴 金,24岁发表传世作《家》。
很振奋人心。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人较少保守思想,创造性强,确实应该敢想敢干,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不过红河谷老师的所谓“棱角”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且基于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人际关系上面去。事实上红河谷老师所举的各位名人,在人际关系上未必都是有棱有角的,至少我知道其中的歌德就是个滑头,伽利略则好汉不吃眼前亏(磨去棱角),巴金也不是很有锋芒的人物。我想,所谓有棱角(坚持自己的立场),可以体现在政治上、人际关系上,也可以体现在专业领域。最好自行抉择。
伟大人物是压不住的,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意志力,有惊人的才干,他们总会脱颖而出的。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不属于伟人,我们或者勇气不够,或者毅力不够,或者才能不够,这种情况下,如果急于展示锋芒,万一受挫,就可能一蹶不振,本来能发挥的潜能发反而发挥不来了。这类青年人我见过很多。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我作为过来人,还是诚心诚意劝青年人适当“藏锋”。语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人有枪打出头鸟的“集体无意识”,所以还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给家长的建议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