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两委识贫工作研究讨论会家庭致贫原因怎么写写

村两委工作民主评议制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村两委工作民主评议制度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
泽州县农村支村两委交叉任职的调查与思考
日 16:07:06&&&&来源:《晋城工作》
】&&【】&&【】
  近期,我们结合泽州工作实际,对在农村推行的支、村两委交叉任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摸底,通过客观分析农村两委交叉任职在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逐步探索科学有效开展交叉任职的新途径。  一、交叉任职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泽州县农村支委成员共2133名,村委成员共2146名,其中:支村两委交叉任职606名,两委交叉职数占农村两委总职数的28.3%;支书、主任“一肩挑”250名,“一肩挑”职数占两主干总职数的39.9%;其他两委成员交叉任职356人,交叉职数占非主干两委成员总职数的23.5%。从统计数据中,可以集中反映出全县农村两委交叉任职的三个特点:1、在交叉形式上,“一肩挑”占主导。2008年换届之前,全县支书主任“一肩挑”195名,比例达到30.9%;换届之后,这一比例提高了近一成,达到了39.9%,而其它两委成员交叉比例仅23.5%。从数据的对比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县在推行两委交叉任职时更侧重于支书、主任“一肩挑”。2、在交叉力度上,各乡镇参差不齐。总体来看,经济基础较好的一类、二类乡镇,交叉比例相差不大,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南部山区乡镇,交叉比例却反差明显,对比悬殊。排在17个乡镇前三位的李寨、南岭、大箕,交叉比例分别达到了58.4%、39.4%和39.2%;而同样是南部山区乡镇的晋庙铺、犁川、山河,则排在了倒数第一、第三和第四,交叉比例分别仅为15.6%、21.6%和22%。3、在交叉分布上,小村和贫村交叉的多。总体而言,小村、贫村因为人口少、村情简单,交叉任职推行起来更容易,所以交叉的多;而大村、富村因为人口多、工作量大、党员群众思想不易统一,在推行上有一定难度,所以交叉的少。  为更详细地了解交叉任职的影响,我们还对40多个村的情况进行了书面抽样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两委交叉任职的成效主要体现为“两增两减”:  1、理顺关系,增强了党对农村的领导。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服从上级党委的领导,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更多地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而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主要负责处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本质上反映的是村民的局部利益。尽管国家利益与村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家族势力、派性斗争,或者上级党委、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与少数村既得利益不一致时,两者也会存在矛盾冲突,客观上会造成党对农村领导的弱化。而交叉任职的推行,充分整合了农村干部资源,两套班子,一套人马,从机制上较好地实现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使村级党组织在村级重大事务中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避免了有些村委会以村民自治为名拒不接受党组织领导的现象发生,确保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在农村更好地得到贯彻落实。如川底乡郭庄村共310户,910口人,共有3名支委、3名村委,除支书、主任外,其他成员全部交叉。前些年,该村依托煤炭资源,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但是,由于村务长期不公开,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很大。2006年,村办煤矿被整合,部分群众要求公布村和煤矿财务账目,由此产生不稳定因素,造成群体性越级上访不断,工作陷于瘫痪。2008年底支、村两委换届中,在两次支委选举失败后,乡党委积极引导,在征求多数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任命李软社为郭庄村支部书记,并本着实行交叉任职、增进两委团结的原则,将已连任多届、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党员村委委员梁变荣、李强吸收进了支部班子,使村里工作终于走上了正轨。新的两委班子在李软社的主持和带领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实行了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党群、干群关系渐趋融洽,村里发展日新月异,一跃跨入了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党建红旗村行列。  2、优中选优,增强了村级班子战斗力。推行两委交叉任职,尤其是“一肩挑”,要求当选之人必须是在村里有较高威望,“双带”能力较强,且真正愿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人”。这种人往往既能赢得党员和群众的双重信任,又能获得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在应对村级事务时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对上与对下的关系,能有效带动其他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容易形成工作上的合力。以老典型巴公镇山耳东村为例,该村共234户,965口人,在“一肩挑”党支部书记阎炉的长期带领下,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一方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推进转型发展,利用煤矿积累资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生态农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资源带村,生态建村”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引导村民解放思想,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该村荣获了山西省“省级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3、优化结构,减少了支村两委矛盾分歧。过去两委干部分设时,由于两委成员多,每个成员职责分工不同,工作中想块块的多,想全局的少,往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当涉及修路、办厂等村内重大事项决策时,大家七嘴八舌,意见不好统一,甚至会形成两委之间或两委成员之间的对立与摩擦,严重的还会引起纠纷,造成群众上访,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两委交叉任职的实行,可以有效减少意见分歧,更容易形成统一决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维护稳定局面。高都镇北上矿村共188户,760口人,是一个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的纯农山区村。以前,村里干部分歧严重,总也站不到一起,村干部频繁更换。全村23名党员,一半当过村里主干;5个支委,就有4个当过支书,村两委一年到头也不开几个会。2005年换届选举时,在镇党委的积极引导下,曾办过面粉厂、干过小高炉、开过饭店的张民政当选为“一肩挑”支书兼主任,他从理清旧账、稳定人心做起,从化解矛盾、完善制度抓起,使村里各种矛盾渐渐消除,村民思想也慢慢统一。在他带领下,全村认真开展环境整治、积极推进民生事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终于使村里出现了团结和睦、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新局面。在新农村建设浪潮中,该村也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4、节约开支,减轻了村级组织运行成本。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山区乡镇财力紧张,很多村的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农村两委交叉任职后,村干部人数明显减少,村干部工资性支出和各项工作经费得到了节省,使农村基层政权的执政成本明显降低,农民负担得以减轻。而对于节省下来的钱,有些村又反过来用于提高在职村干部的工资,让真正干事的人得实惠,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李寨乡为例,该乡地处南部山区,共有25个行政村,经济基础较差,乡镇公共财政入不敷出,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2008年第八届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共选举产生村支委委员78名,村民委员会委员77名,支书、主任“一肩挑”的行政村有2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6%;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共45人,占两委干部总数的41%。全乡25个村,每年仅干部工资性支出就节省了10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集体负担。  二、两委交叉任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实践证明,农村两委交叉任职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是促进农村和谐的重要手段,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合理性、可行性,对促进农村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交叉任职也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在解决农村班子建设上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权力相对集中,易产生消极腐败现象。两委交叉任职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变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同时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和村委会的自治作用,客观上形成了权力的相对集中,加之少数支部书记仍然坚持长期形成的“家长”作风,一人说了算。同时,党政不分,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弱化了双方的监督职能,容易滋生权力腐败现象。  2、工作任务增大,易造成农村干部压力过大现象。一是实行两委交叉任职后,村干部减员不减事,原来的两项工作一人兼,如果只是任务增加而待遇不增加,势必会影响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工作量大,顾此失彼。每个干部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两个职务一人兼容易产生有所偏废的现象。“一肩挑”后的村支部书记置身于千头万绪的党务、村务工作中,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疲于应付,顾不上抓思想政治教育,后备干部培养、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工作,大大削减班子整体功能。  3、两委职数减少,易造成后备干部精神懈怠现象。两委交叉任职后,班子职数普遍比原来减少了2―3个,一些有能力、有头脑、“双带”能力强的农村优秀人才受职数限制进不了两委班子。同时,在少数村班子内部也面临着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新鲜力量匮乏;发展经济思路不多,创新能力不强等困惑,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据了解,因为进不了两委班子,全县有360多名有能力、有思路的村级后备干部,长期在外打工,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自己小家经济,不太关注村内事务,造成村级优秀人才的流失。  4、两委能力恐慌,有非党村委入党难的苗头。据统计,泽州县共有非党村委会成员563人,占全县村委会总人数的26.5%。而自2008年以来,全县共发展非党村委入党的仅占到非党村委成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分析非党村委成员被阻挡在党组织门外的原因,除了少数非党村委成员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外,不排除个别村支部书记,思想保守、心里恐慌,怕“培养苗子、丢了位子”,故意阻止优秀非党村委会成员入党的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消除交叉任职在推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农村两委关系更加协调有序,使农村经济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坚持分类指导,科学合理推进。交叉任职作为协调两委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在新一轮换届选举中应该继续加以推广。但在推行中,不能简单地搞一个模式,进行“一刀切”;更不能简单地为了交叉而交叉,单纯追求“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的比例。应该以妥善处理农村两委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从实际出发,因村而宜,分类指导,宜兼则兼,宜专则专,宜多则多,宜少则少,切实把握好实施的范围和交叉任职的比例。这就需要乡镇党委在换届前及早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实情,视情况而定。在此,我们初步概括为“三提倡三不宜”:“三提倡”,即:人口较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村情不复杂的村提倡交叉任职;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强,支部书记公道正派、威信度高,且民风淳朴,村情稳定的村提倡交叉任职;班子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村提倡交叉任职。“三不宜”,即:人口较多,经济基础好,工作量较大的村不宜交叉任职;党支部软弱涣散,党员素质相对较差,村内矛盾较多的村不宜交叉任职;支书、主任长期共事,配合默契,村情稳定的村不宜“一肩挑”。  2、完善监督体系,深化基层民主。要避免“一肩挑”过程中出现的“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关键是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完善监督体系。一是健全决策机制。深入推广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真正交给党员、交给群众,防止“一肩挑”干部损害村民的民主权利,限制村民的自治权。二是健全考评机制。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签订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标承诺书,明确其职责任务。每年年终,由乡镇党委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于村干部岗位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同时,组织党员群众对其综合表现进行民主评议,提高工作满意率。三是健全问责机制。由乡镇党委定期与“一肩挑”支部书记进行谈心谈话,对其工作决策上的失误和偏差给予纠正,并限期改正;对于已经造成重大损失或谈话后拒不改正,党员群众反映较大的,要坚决予以调整。  3、拓宽选人渠道,提高干部素质。推行农村两委交叉任职,一人身兼两职,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一是继续推行“两推一选”。采取“两推一选”模式选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大多年富力强、威信较高、办事公道、双带能力强,不仅能得到党员的支持,而且能够获得多数群众的认可,应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村委会选举,提高两委交叉任职比例。二是提倡“跨村任职”和“企村兼职”。对于部分干部能力有限、发展动力不足的村,应加强人才流动,实现人才共享,通过“名人”支书跨村任职,或由当地龙头企业负责人兼任周边村党支部书记,以此来带动农村均衡发展。三是加大下派干部工作力度。对一些人才短缺或两委关系不协调、班子软弱涣散的村,可以从县直党政机关、综合部门及乡镇机关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到村里担任第一支书或党建指导员,指导协调村两委处理好相互关系,帮助村里培养优秀后备干部,推动村里各项事业发展。四是鼓励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选。当前泽州县在职大学生村干部共有452名,其中多数在农村已工作三年以上,对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已比较熟悉,加上大学生村干部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优势,使他们成为了当前农村后备干部的重要力量。在新一轮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应鼓励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选,破解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的难题。  4、优化发展环境,减少矛盾分歧。有些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一定程度上源于两委班子成员对村级事务管理和村里发展思路的意见不一致。解决这一问题,从小的方面讲,要通过积极引导,理顺两委成员情绪,统一工作思路;从大的角度来看,则要在创优发展环境,改变发展模式上下功夫。要形成区域化发展理念,通过大带小、强带弱、好带差等不同形式,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联建,形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改变以往村与村各自为战的局面。这样,既符合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又便于统一农村干部思想、消除意见分歧,减少矛盾冲突,增强工作合力。  5、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激励保障。推行两委交叉任职,对于任职干部而言,工作量加大,责任也更重,要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消除其畏难情绪,就应该从经济和政治上给予更多的激励帮扶。经济上,应适当加大对“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干部的补贴;政治上,对于成绩突出、群众口碑好、任职时间较长的“一肩挑”干部和交叉任职干部,可考虑在其任职达到一定期限后落实国家正式干部待遇,或者在公开选拔公务员和事业人员考试时适当给予加分。对于因职数减少而离职的干部,也应强化保障,适当落实待遇,做好妥善安置,防止新的不安定因素发生。
(作者系中共泽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编:政研室
【】&&&【】&&&【】&&&【
】&&&【】&&&【】
&&相关链接
晋城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晋城在线&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晋城市信息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晋城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 稿件来源:晋城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晋城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按作者意愿予以更正。做为一名农村两委成员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认识
做为一名农村两委成员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认识
做为一名农村两委成员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认识,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做为一名农村两委成员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认识“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扶贫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成绩辉煌。然而,扶贫工作越到后头,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有7000万的贫困人口,这些人大都分布在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难度加大,且贫困群众的诉求更加多元、丰富,不仅仅要温饱,而且要发展,所有这些都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长期在农村工作,数年专注于农村工作的研究,对扶贫工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和反思。一、几点疑问(一)底子到底清不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样工作,都要心中有底、胸中有数。扶贫工作也是如此,必须把底子弄清楚。到底有多少贫困户?贫困的标准是什么?贫困的根源是什么:没劳动力、没技术、没项目、没钱、没土地或因病、因残、因伤、因骗、因懒?具体到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一个农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究竟为什么难念,是主观上的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清晰、干活不努力、致富无门路,还是客观方面的山穷水尽要啥没啥。一个贫困户,几口人、几亩耕地、几亩林地?其中几亩水地、几亩旱地?几亩粮食、粮食每年收入多少?几棵树,几棵果木树,几棵经济林?打工挣多少钱,靠什么去打工?自家的果蔬粮烟猪羊牛鸡每年能挣多少钱?每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情往来各占比多大比例?多少人需要政策养老?残疾人、五保户、无劳动能力的占多少?多少人没有思路不会干?多少人缺项目、钱、技术?多少人是懒人,多少人是天灾人祸等等。农村有啥(资源),农业(农林牧副渔)干点啥,农民群众想些啥,想干啥?农村为什么留不住人?农民真的愿意进城吗?想进城的都是哪些人?所有这些,都要像解剖麻雀一样,一家一村搞清楚,一村一乡搞清楚,彻底弄清底子。(二)扶贫为啥没效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扶贫以来,扶贫对象变没变,方法对不对,扶了多年的贫,变化不小,但贫困户的变化并不大,为什么年年被扶年年贫?到底是贫困户有问题,还是村干部有问题,亦或是驻村干部有问题?扶贫工作中,贫困户做了那些努力,村干部发挥了什么作用,驻村队员住下没,干了啥?往往我们看到的是路通了、电架了,水到户了,房子刷新了,学校、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村部建起来了,究竟贫困户得没得到切实的实惠,得到了哪些实惠,是否找到了脱贫方法、掌握了一技之长、得到了项目支持?贫富是动态的,但脱贫的“金钥匙”在哪里,贫困群众的根源找到了吗,能不能打开,是一时脱贫还是一世脱贫,能持续永续脱贫、志向脱贫、精神脱贫吗?必须搞清楚。否则镜中花、水中月,走走形式、做做盆景,不会有长远作用。(三)扶贫责任谁来担。扶贫不精准,扶了多年贫,依然还是贫,责任到底是谁?过去,贫困有时候成了一种光荣,一种享受。很多地方哭着喊着抢着跑着要保持贫困的桂冠,一旦“摘帽”,很多项目国家不给了,税收不减免了,甚至有的县还恬不知耻地打出了争取获得xx级贫困县荣誉称号的口号。这里面充分暴露出个别地方政府的思想出了问题,观念出了问题。邦惟民本本固邦宁,守一方土,履一方责,保一方安,是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必须担起来。从上到下,不脱贫就摘帽,责任必须夯实,驻村队员承担帮扶责任,干不了、干不成、干不好,怎么办?(四)贫困群众啥作用。脱贫脱贫,脱的是贫困户的贫,老百姓日子过好了这才是地方政府最大的金杯银杯,而不是一味追求地方政府的脸面。因此,要明确贫困群众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最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路一改天地才宽。要反思我们这几十年的做法,农村的事、农民的事、农业的事,能否让农民自己当一回家、作一次主。很多政策朝令夕改,让老百姓无所适从。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不让农民进城,到让农民进城,再到让农民返乡创业;从新农村建设,到社区建设、城镇化再到美丽乡村建设,而今让农民进城,替开发商买房;政府让农民养羊,养猪,养鸡,养牛,养兔,种山楂、种苹果、种菜、种烟、种樱桃、种核桃、种花,却不去提供后续服务。土地从集体、分到户、规模经营、专业化(村)、确权、成片开发、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扶贫工作更是如此:对农民指手划脚、大包大揽、一厢情愿,按政府领导的意愿为农民设计、替农民考虑却不让农民参与、限制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要一步到位、整齐划一,一个模式,一刀切。结果是力没少出、汗没少流、钱没少花,越扶越贫,越扶懒汉越多,越扶越无志气,等靠要思想越扶越严重,越扶越扶不起来,贫困户的欲望越来越大,胃口越来越大,意见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精神扶贫、文化扶贫、思想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少,而物质扶贫却多。你给东西他换钱,你给牛羊他杀肉,你给现钱他赌博,甚至为了形象工程,为了好脱贫、快脱贫,个别单位有意识去扶持富人等。没有换位思考,没有真正站在贫困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明白扶贫是扶持脱贫,不是一步达到小康,更不是让贫困户去不劳而获白白去享受。如今,股市把一部分老百姓坑得家破人亡、饥寒交迫、焦头烂额,非法集资让一部分老百姓无家可归,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一部分人倾家荡产,再逼着让老百姓搬迁进城,不是让老百姓造反吗?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门清,这些底子不清,怎么去制定政策,不结合实际没有针对性而制定出的政策管用吗?怎么才能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与老百姓想法结合起来?二、精准扶贫如何“精准”习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的机构出台《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做了详尽规制。随后,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实施“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区域、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具体到“精准”,就要做好以下工作。(一)精准分类贫困户,扶真贫。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准确划定贫困家庭,制定具体精准的扶贫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确定精准扶贫户后,应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和举措,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一个帮扶措施,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经验,要对贫困户进行分类,分别施策。例如:A、无劳动能力绝对贫困户,即五保户、低保户、因病、因残、因天灾人祸等致贫,主要帮扶方式以慰问为主,尽量争取低保名额,落实医保,通过享受政府、社会的温暖关爱,保证其吃、穿、住、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B、有劳动能力的绝对贫困户,因教育负担过重、因缺技术、缺资金,并有强烈脱贫意愿的,做到项目入户帮扶工作重点;C、相对贫困户,贫困程度与一般村民相差较近或无强烈脱贫意愿的,仅进行一般性帮扶。帮扶措施分为:一般帮扶措施,以日常教育鼓励、帮扶日常农资(化肥等)为主,帮扶金额控制在500至1000元;针对性帮扶措施,分年度以主动申报为原则,实行竞争,优选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形成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用典型的力量带动后进,形成以点带面、共同致富的格局。(二)精准构建扶贫产业,真扶贫。吸取以往的教训,结合产业布局的特点,提出一县一产业、一镇一品种,一村一单位“的产业扶贫思路,解决过去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等问题。一是在产业的构建方面,应以“一县一产业”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提出“一镇一品”。在县级层面论证产业构成,提出产业布局,并在帮扶单位到位之前,形成产业项目储备。在乡镇级层面提出产业的相关品种构建;以县为单位进行全面统筹,县里对产业基地建设进行规划实施,集全县帮扶单位之力对建设资金缺口进行支持,并进行产品市场推广,乡里对产业发展下游农产品进行规划种植,村的产业建设以县、乡的统一产业规划为依据,防止盲目行径而缺乏科学论证。二是在产业的实施方面,应明确地方政府和帮扶单位的职责,地方政府确定扶贫产业,同时负责产业的推进实施;帮扶单位应集中力量落实建设资金缺口,协助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实施。由此,对产业扶贫建设的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考核的主体是地方政府,以此促使地方政府真正重视扶贫产业建设,不要将其流于帮扶过程的一种形式。三是产业扶贫建设考核方面,既要对帮扶过程中的建设进行考核,也要对帮扶结束后扶贫产业的维持及发展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下一轮扶贫对象的确定依据。只有这样,每一轮扶贫后,县、乡、村才有可能留下一个好的、能持续发展的扶贫产业,真正起到脱贫致富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三)精准建设基础设施,贫真扶。对于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立项难、盖章难、资金难等问题,推行县主要领导扶贫定点联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县级层面的扶贫工作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简称为扶贫双到的“双定联系制度”),加强县级领导对扶贫工作的关注,以此来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定点联系制度让每个贫困村驻村工作组都有对应的县领导联系,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让县主要领导能定期听取帮扶单位的工作汇报,协调扶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帮扶单位按计划推进扶贫工作的现场督促。通过“双定联系制度”,驻村工作组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施监督所发现的问题等都有了反馈的途径,新的想法和建议能得以及时沟通;县领导也能主动发现困难、找出问题,并进行全面协调,为扶贫开发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只有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的统筹协调机制,同时在扶贫考核体系中得以体现,才是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遇到问题的有效途径。(四)精准扶贫责任考核,促脱贫。扶贫考核制度是扶贫帮扶工作的指挥棒,不断的完善扶贫考核体系是制度建设的一剂良方。目前,每年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成效进行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帮扶单位,乡、村及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没纳入考核之列或考核项目较为简单,考核结果无法做到背靠背、面对面,地方政府的党政主要领导,乡镇、村两委班子均没有成为脱贫考核的主要责任人,扶贫的好坏、脱贫的成败与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多年的扶贫经验告诉我们,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需要多方合力。2015 年10月16日,习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这为我们扶贫的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应将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帮扶单位都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考核主体应进行分类,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县、乡、村)应作为脱贫考核的责任主体,帮扶单位应作为脱贫考核的帮扶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考核推动扶贫工作开展,以考评促进扶贫工作成效。从而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并进行合理分解,分解到不同的考核主体身上,既要有针对单一主体的考核指标,也要有针对多个主体的考核指标(选取不同权重)。县的考核分数由各镇、村考核分数叠加而成,并以此作为下一轮扶贫的依据。村级财务、政务主动公开应作为考核村的一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使主动公开成为常态,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扶贫工作组对村级财务、政务进行监督,同时对到村的扶贫资金能否合规使用进行监督,以此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五)精准脱贫退出机制,真脱贫。5月10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贫困退出将分级实施,包括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的退出,标准有所不同。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有保障。贫困村和贫困县的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中部地区贫困村、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即可退出。贫困户退出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提出,在村内公示,贫困村退出要在乡镇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才可退出。贫困县退出则需要经过市、省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核查后,经过国务院扶贫领导开发小组批准才可退出。对此,下一步我们要认真研究,脱贫这是硬杠杠,但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县乡村户个体情况,脱贫一户,退出一户;脱贫一村,退出一村,确保按期实现目标任务。三、精准扶贫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区分城乡市农。农村和城市不同,农民和市民的素质不同,解决农村的问题要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实事求是。急于求成不行,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不行,牛不喝水强按头不行;输血不如造血,要从人性的角度来了解目前农村的状况和农民的想法。政府提供平台,要让贫困农民自我发展,为老百姓着想,不要老盯着老百姓口袋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钱,异想天开地通过农民进城买房来减少农民数量,并且要减少政府的债务、化解社会矛盾、解决财政缺口、承担政府失误、化解房地产危机。要引导治懒,组织农民从政策制度层面扶贫,让农民有积极性、自己想干、愿意干,不干不行。《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上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清静之道来治理国家,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不妄为,顺其自然,遵循客观规律,不要有形式主义、政绩主义。自化,即自我化育。自富,即自然富足;自朴,即自然纯朴;自正,即自然走清静之道、正道。先贤两千多年前的理念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二要扶持脱贫信心。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扶信心是扶贫的关键。要把贫困农民自己主动脱贫的信心“扶”起来、把“内因”激活起来,脱贫的腰杆才会硬起来,脱贫的办法才会多起来。“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让群众重拾生活信心和脱贫信心,关键要加强教育、引导,变贫困农民“要我脱贫”的被动督促为“我想脱贫”、“我要脱贫”的迫切愿望,才会“人穷志不穷”,从而激发强大内生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不是铺桥修路、修塘建房或引进项目。仅仅依靠技术支撑和项目发展无疑是缘木求鱼,关键是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认识上凝聚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激发贫困户锐意进取、脱贫致富的斗志,真正唤起贫困户对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切实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在全社会凝聚起脱贫攻坚的信心合力。只要有信心,铁杵都能磨成针。只要在全社会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扶贫工作就一定能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实现。三要慎重易地搬迁。金窝银窝不如穷窝。祖祖辈辈住惯了农村、习惯了农活、侍候惯了庄稼,一下子背井离乡、搬离故土,在感情上、心理上难以割舍。再说,新地方、新环境,能不能适应,有没有挣钱的门路,有没有挣钱的本事,这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大问题。因此,易地搬迁要慎重,要针对那种确实人均耕地面积小、土地贫瘠、交通落后、居住偏僻、消息闭塞、环境恶劣、缺乏水源、人数不多、易地搬迁的成本小于扶贫支持的代价等地区,在算清感情帐、经济账、发展账后方能决定是否实施易地搬迁。同时,对旧村落,要客观评价,是保护、开发还是让其自然消失,都要去统筹考虑。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很快,很有成效,客观评估:道路网络已经形成,但后期管理问题很多;养、种、游、观、采摘、农家乐、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生态园、观光园等亮点已经星罗棋布,但投资过大,后劲不足,业主难以挣到钱;新型社区、新农村住宅小区、新型城镇化试点、以及搬迁移民、易地搬迁等安置房建设试点不少,但空置很多,农民得到实惠的不多。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既要构建项目工程,如农业产业化、特殊种植、养殖、乡村游、乡村休闲、度假养老、土地开发,又要构建农村传统文化,对庙宇、寺院、祠堂、古建筑、地坑院、古门楼、石刻砖雕木雕、古树、遗址遗迹、剪纸、庙会、集市、传统名吃、传统手工艺等即要开发又要保护,充分焕发其生机和活力,更要发挥那些传统文化的绵绵传承价值。对农民们来说,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相比就是一种转型。在新的建设中,过去的村落是解体?是重构?农民们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未来的农村,到城镇化率达到60%----70%后,有钱的、有地位的,有品位的城里人有可能会倒流到农村去,那时的农村未必就不是富人的天堂,城市也可能会成为穷人拼打的场所。四要落实以人为本。扶贫扶贫,说白了,关键是人扶,目的是扶人,必须以人为本,围绕人去做文章、下功夫。一是要因县、乡、村、户、人而宜,鼓励满园争春百花齐放,谨防一刀切、一个模式;二是要充分尊重农民们的意愿,让人民群众热情、积极参与;三是要注重生态,保护自然,最大限度地保留农民心目中的绿水青山;四是统筹规划、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尽力盘活农村的有限资源;五是着力解决农民就业,打造可供支撑的朝阳产业,处理好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六是保证农民增收,要以富裕农民为前提,有了经济后盾其建设成果才能巩固;七是吸引高端人才加入,要有创新和活力,并以留住人为目的;八是建立科学、严谨、可操作性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突出农民自治,让农民有尊严、体面地去生活;九是重塑乡土文化之魂,延续、传承农耕文明的精华,让乡亲们有安全感和归宿感。五要推动社会扶贫。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地方党委政府要引导社会捐助扶贫资金到户到人,完善社会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扶贫攻坚的生动局面。除了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外,还要动员地方名人、社会贤达、企业家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通过名人效应、企业优势,取得扶贫的双赢效果。做为一名农村两委成员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不经意间自己已经到农村工作五六年,见识到基层农村的贫穷现状,一家几口人挤在低矮的阴雨天到处漏雨、晴天漏太阳的低矮土房子里,收入来源就是那几亩薄田,年平均收入不到2000元。农村的孩子到了适学年龄有很多失学,外出打工,造就了中国没有任何的专业技能,精神空虚,仅靠外出打工勉强为生的新生代农民,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农村社会贫困现状,国家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扶贫政策,经济上的扶持,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直接救济贫困户,甚至给予贫困户创业扶持贷款。但是理想总是与现实相去甚远,扶持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很好的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出现不力现象,而且还是群体变相失真,政策不是不好,而是有的时候执行不力甚至扭曲。走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还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政府政策很好,基层宣传不到位,老百姓有的不知道或知道但不清楚,扶贫贷款有的扶持到部分村干部手中,低保的名额有的分配不公,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低保的名额。这是基层扶贫工作出现的盲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制度规范。精神扶贫工作的缺失,农村本来物质上就贫乏,在精神上不给予有效扶持,农村何谈致富,走出贫困困境。有的人认为先物质富有,精神自然就会好,事实不然,物质上的富有,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丑陋现象,物质和精神扶持同样重要。农村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尽管农村现在经济状况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得到很大改观,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贫穷,要改变农村贫穷的现状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政策得力执行有序,政府出台良好政策,基层干部执行到位;二、物质和精神双重救济,让百姓认识到改变贫穷的方式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身改变很重要,这才是扶贫工作的初衷和中心。做为一名农村两委成员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认识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的近三年“访惠聚”工作,给新疆的南疆带来了新的气象。人心逐步得到凝聚、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针对2016年“访惠聚”工作,自治区党委提出了“三项重点工作”统领“六项任务”,推动了“访惠聚”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开展,其中“保障改善民生”是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因此,改善民生既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作,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南疆农村目前存在基础条件差、科学技术落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自身致富能力弱、贫困人员较多等现实问题,怎样迅速脱贫,是当前改善民生中一个突出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自治区党委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并强调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安排到村到户、富民安居房改造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使“精准扶贫”的目标已经深入民心,将逐年得到落实。在三个多月的住村工作中,我们通过走访调查,深深认识到,精准扶贫在于对困难户的精准识别,通过精准识别后,对困难家庭和人员怎样帮扶是目前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这个问题,住岳普湖县铁热木镇依勒提孜力克村工作组积极组织“村两委”、党员干部、妇女群体等进行座谈,工作组内部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受大家的启发,笔者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浮浅认识。追溯到春秋时代,《老子》中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意思是说,送人一条鱼,只能解决一时之饥,却不能解决长久之饥,如果要想永远有鱼吃,倒不如传授钓鱼的方法。后来,把这种理念拓展到了教育领域,主张传授给人现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八鱼”管理方法,也是来自这种理念,即一个好的企业家应该全面考虑员工的需求,激励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意识。授人以鱼:给员工提供应有的报酬;授人以渔:教给员工思路和方法;授人以欲:激励员工上进的欲望;授人以娱:使员工获得幸福指数;授人以愚:培养员工大智若愚的胸怀;授人以遇: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遇;授人以誉:褒奖员工应有的荣誉;授人以宇:让员工能乐享不惑此生。这种理念,既然能拓展到其他领域,笔者想也一定能用在“精准扶贫“方面。在“精准扶贫”中,授以资金和物资固然重要,但从长久来看,还是应通过自身努力,增强自己的“造血”功能,将“输血”变为“造血”,这才是脱贫的唯一出路。因此,在扶贫中,充分利用现有当地资源,引进科学技术,传授脱贫致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路。一、扶贫先扶志在扶贫工作中,“输血”固然重要,但“造血”更重要。要提高造血功能,更应该扶志气、送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习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性。南疆地区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已经削弱了很大一部分村民自我致富的锐气,渴望脱贫的意识较差,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在走访和交谈中,一提到“脱贫”问题,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缺乏“脱贫”信心。大多数村民认为自己一是没有特长,二是和外界交流中语言不通,不敢迈出自我脱贫致富的第一步,更谈不上树立“脱贫”的远大志向。由于没有志向,不想学,不敢想,听天由命的思想较为严重。如何激发村民们自我觉起,激发“脱贫”的锐志,是扶贫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首要“扶贫”的问题。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应引领好村民的“致富”志向,激发出村民们的内在动力,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措施,使村民们转变思想、增强斗志、增添活力、提高技能。应组织村民多走走、多看看、多思考,结合村民实际定思路、拿措施、促成效。培养村民们的自我“造血”功能。二、扶贫必扶智“扶智”就是要传授和培养其“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方法,摆脱贫困需要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一是扶智要从教育抓起。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也是走向永远富裕的重要方略。习总书记提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决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特别重视扶贫从教育抓起的工作。在2016年的住村工作中,积极与新疆师范大学对接,选派了15名助教老师到村小学执教,扶贫从孩子们抓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扶智”要从科学技术抓起。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通过走访了解,目前农村的科学普及率较低。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村民极少,缺少科技知识和指导。自认为农民应该以土地种植为主业,以靠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种田。但实际上,目前在土地利用上存在很多需要探索的问题:土地规划较不合理、种植结构需要动态科学调整,由于南疆严重缺水,而目前主要的灌溉方式还是大水漫灌,各户地块较小较乱,而不适应机械化作业。存在的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技术去解决;三是要从村民素质的培训抓起。农村的发展与否,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但推动发展的主体又是农民,这个群体的素质又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因此,应通过素质的培训,使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思考、会经营是非常关键的。目前的农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双语交流差、致富动机和能力弱等因素,只有提高内在的动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技能,才能有脱贫的希望。因此,要想尽快改变当前的现状,只有通过技能培训。培训要结合实际,根据需求进行,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根据当前的情况,在培训中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培训,要让农民掌握相应的科学技术。在技术培训中因材施培、因需施培、要和本地发展规划相适应,与农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摸准农民确实所需什么进行培训;二是创业方面的培训。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既缺创业能力,又缺创业技术,市场开发也是制约创业的瓶颈。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创业培训,提高农村年轻人自主创业的能力;三是培养农产品经营和市场接轨的农村人才,特别是要着重培养农村经纪人。产品很好,没有销路,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培养一批找销路的经营人才。掌握销售技术。三、选好致富领路人自治区党委在2016年“访惠聚”工作战略部署中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支部成员都是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支部是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主心骨。一个好的支部,应该有思路、有创新、办法多、点子好、老百姓信得过。工作中处处想着老百姓,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才能把百姓的心拢在一起,才能激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自我动力、互帮互助的集体合力、充分调动有效的智力。和农民打交道,你得带着感情,带着智慧,实打实地帮助他们。一切不从实际出发、好高骛远、只凭感觉瞎折腾,只能越来越穷,老百姓是折腾不起的。“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班子的好坏,支部书记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领头羊。选择好这个“领头羊”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好的支部书记,应该是党性强,靠得住;抓稳定,敢表现;能带富,办法多;懂政策,善服务;人品正,威信高。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公平公正处事,不搞小集团活动。应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带头走群众路线,结合实际地规划好乡村发展。一切崇尚科学,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带领村民真抓实干。作为一名好的支部书记,还应该把廉洁自律放在首位。对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属要严格要求,不能干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特别是在工作分配、农业补贴、经济扶贫、土地调配、水资源分配、产业扶植、庭院建设、富民安居房、贫困补贴等方面,涉及群众利益的,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处理,优先考虑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众。“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这杆秤,能称出他在百姓心里的分量,能量出他与百姓间的距离,能试出他与百姓真正的感情。失去百姓信任的“领头羊”,只能距“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越来越偏,越来越远。四、培养致富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是指在农业开发、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产业营销、劳务输出、工程建设、农机维修、餐饮经营、民族手工业、科技服务等领域能通过技能从事生产经营致富,并带动其他农民致富的能人。他们是带领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杰出人才,是农村致富“造血”的杰出代表,是推动农村生产力提高的有生力量。他们植根于农村、成长在农村、对农村非常了解、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他们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农民的示范作用大,带头效果好;他们有一种能吃苦的精神,既充满了生机,又充满了活力;他们率先致富、带领别人致富;他们勤劳、爱学习、爱科学;他们善经营,懂管理;他们有思维,人品好;他们立足自身发展,不等不靠;他们在百姓心中威信高,深深影响着广大村民的思想变革。是一种靠得住的脱贫致富的有生力量。通过走访调查,目前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较多,在工程领域、农业种植、庭院养殖、手工艺加工、商业经营等能人较多,目前他们各自为政,是一个不成规模的涣散体。由于缺乏正规培训、缺乏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市场开发和语言交流能力等,制约着农村自身“造血”功能的形成和发展。怎样通过资源组合和资源共享,加强技术培训,培养更多的“脱贫致富”带头人,通过他们的组织,以此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带动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是当前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住岳普湖县铁热木镇依勒提孜力克村第三批工作组和“村两委”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制定了致富带头人管理办法,成立了铁热木镇利民工程队,并对工程队进行了系统培训。目前,两个致富带头人,组织了120人的施工队伍,带动了农村青年就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五、走新型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条主线,以分散的现有农民资源为基础,以带动更多的农户走向富裕为根本目标,通过有效组织和管理,实行资源整合、集体合作的方式走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从农村目前的情况看,存在资源分散、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技术人员紧缺、系统培训弱、产品销售难、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这么多问题,靠分散的个体去解决、去发展几乎没有可能。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优势资源,进行长期指导、针对性培训、科学谋划、体系完善,采用现代管理方式,通过逐步推进,这些问题才有能力解决,脱贫事业才能发展壮大。在农村,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的整体技术素质较低,双语交流非常困难,相当一部分家庭缺乏致富能力,不敢走出去,缺乏自信心而贪图现状,没有进取心。这就需要有技术,敢于尝试的人去带动、去影响。因此,走合作化的道路可以互帮互学,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走合作化的道路,可以从矛盾突出的方面先入手。首先是土地种植合作化。目前,土地已分包到户,每户土地分散,每块土地由几户和十几户分种,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不利于大面积种植,不利于科学管理,直接影响着种植业的科学发展。如果把相邻的农户集约在一起,进行大面积种植和合作管理,实行科学种植、采用新技术灌溉,既节约了成本,又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可节约劳动力,将剩余劳动力又能从事其它方面的经营,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其次是民族手工业的合作化。集中优势办实体产业,形成加工、销售一条龙,这也是自身“造血”的一种好方法。走合作化的道路,可先采用自愿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逐步发展壮大。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户的实际需求,庭院经济在农村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他对加速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庭院经济是农民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庭院经济是以分散经营为特征,专业分工为标志,家庭剩余劳动力为主体,以户为小型团体,各尽其能为原则,多种化的商品生产、销售为目的,充分利用住宅空间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果林业、畜牧业、民族手工业为社会提供的经济体制。是解决农民温饱、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其特点为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灵活、管理方便,千家万户都可以实现。二是庭院经济可加速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向商品经济优势的转化。农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物质资源为发展农、林、牧、民族手工等庭院经济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不仅可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活跃市场、满足需求,促进生产向社会化、科学化、商品化转变,逐步走向规模经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调查走访中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在庭院经济建设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缺乏科学的庭院经济规划、庭院经济的普及率目前较低、品种单一、技术服务不够、市场占有率较弱、帮扶能力需要增强、认识深度还需要提高。由于存在以上许多问题,在农村,庭院经济还没有形成百姓“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应该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一是转变观念,把庭院经济当做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突破点来抓。庭院经济具有操作的简单性、广泛性和特色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发展庭院经济中,应具有多层次、多结构,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民族工艺和产品多样化相结合、产品经营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深加工相结合,走综合性发展、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由自发自给型向自觉的商品经济型转化。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庭院经济要根据自给的能力,因人而异、因户而异,不能搞统一的模式,应根据农户劳力、技术、资金及管理水平的不同,允许农民自己选择庭院经济的种类和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农户合理开发和拓展,逐步向区域化、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多样化、规模化迈进,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应给予最优惠的配套服务政策。三是抓典型、促效益。结合目前庭院经济技术较落后、发展水平低、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等现状,应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和集约化经营程度,促进庭院经济的平衡发展和综合发展。对现有能力,发展势头好的农户可重点指导,作为典型进行试点,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和普及,总结出一套庭院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进行推广借鉴。总之,扶贫工作是一项学问很深,难度很大的重要工作,对已经脱贫的农户还要防止各种因素的影响再次返贫。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调整扶贫的策略,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勤奋工作,勇于实践;始终坚持学习;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富有创新精神。应届.网校园会信息一网打尽,pincai.com
下页更精彩: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苦申请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