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稳赚 pdf 下载》一书中的某个问题。

股票稳赚不赔的方法,不看就是你的损失_股市实战(gssz)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股票稳赚不赔的方法,不看就是你的损失
炒股有没有稳赚不赔的方法?当然有,那就是打新股!打新股,虽然中签几率很低,但每中一签,随随便便挣个几万不是问题。由于IPO高速发行,新股越来越频繁的发行,打新机会也越来越多。有小伙伴去年20万元左右的账户光靠打新的收益都有近50%,可谓是技术好不如运气好的典型案例。为什么你中不到新股首先是资金:多一个号多一份机会。 比如单个号的中签概率是0.02%,如果你有50个号那么你的概率就提升到了百分之一,一百个里面碰一个机会就大多了吧。其次是技巧:运气是不可控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要中新股那只能想方设法找技巧。如何配置市值,什么时间申购新股等等,这就需要我们下点功夫。怎样打新股中签率高?新技巧主要有两个方面:1. 如何配市值;2. 什么时间申购。上交所:优点:大盘股多,大盘股中签率也高,中签后是1000股基数大赚的多。缺点:新股数量比深交所少,大盘股中签后收益少,小资金在大盘股无优势。深交所:优点: 深圳的市值通用创业板,500股一个签号码多一倍,顶格申购小利于小资金。缺点:大盘股少,小盘股中签概率小。1、如何配市值最合理了解到了上交所和深交所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配市值了,在配市值前请先开通创业板,开通创业板就多了很多机会。资金15万以内,开通了创业板,全部配置深圳市值,因为深圳新股多于上海,且顶格申购数量小,利于小资金。资金15万以内,未开通创业板,全部配置上海,因为上海的新股多于深圳中小板,大盘股多几率大。资金15万-20万,开通了创业板,深圳10万,其余上海。资金15万-20万,未开通创业板,上海15万,其余深圳。资金20万-30万,上海深圳各半。资金30万以上,可以考虑分出一个账户。2、什么时候申购中签率高有人说中签跟申购时间没有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A股的投资者众多,申购新股是一个以毫秒计算的动作,因此肯定是大家申购最多的时间点,刷出来的号码越多,而在申购比较少的时间点,可能因为申购人数少,而是中签的盲点。有人说申购密集的时间点,竞争者也多。但是我想说到底是有签的时候很多人抢容易中,还是没有中签的时候就你一个人在容易中。就好比我们捞鱼,你是选择鱼多人也多的地方试试手气,还是选择可能没有鱼的地方傻等。经过研究,大家委托最密集的时间,中签最多的时间是:1)早上9点半-10点:这个时间段申购的人最多,很多人是早上9点上班,然后开盘后挂上就去忙了。(身边人这个时段中的比较多)2)然后是10:30附近,11点附近,11:30附近,13:00附近,13:30附近,14:00附近,14.30附近,也就是整点附近申购的比较多。有一点要提出来那就是越早申购的号码越短,可能错过末7位数,末8位数,末9位数。但是请相信7个数全部套上的可能比中六合彩差不多了。3、如何选择配市值的股票有人说专门配市值不可取,也有人专门配市值打新,各有各的道理。在此我推荐一个办法,首先按你的正常思路选股,然后用一部分仓位买入,而另外一部分则选择一个防御性的,底部的股票买入。2个股票共同配市值,这样既做好了防御为补仓储备了资金,又达到配市值的效果,一年下来只要能中一个新股,配市值部分的盈亏就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哪些要注意的1、中签后怎么操作?答:大部分券商而言,中签后是不需要任何操作的,只要你账户有足够的钱,如果没有请在第二天卖出一部分股票或者存入现金。为了谨慎期间,最好跟券商确认。2、融资账户可以申购新股吗?答:可以,但是要确保维保比例符合要求以及账户有足够资金(维保比例我的券商要求是大于1.3)3、为什么一个账户中了第一签以后更加容易中?答:因为他中签后资金更多配号更多了,或者他找到技巧了。4、我钱少能中签吗?答:我见过3万深圳市值中过签的,见过6万上海市值中过签的。并且一个是,一个是。5、我持有000和002开头的可以申购300开头的吗?答:6开头的只能申购6开头的,深圳的000,002, 300 开头的是通用市值,前提是你得开通创业板。6、基金和ETF可以算市值吗?答:不能。7、感觉我没有财运永远中不了。答: 我之前也怀疑,后来还是中签。有人很久都没有中后连续中2个。打新贵在坚持,目前证监会受理的IPO企业还有640多家排队哦!福利大大的。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在中国炒股,有没有稳赚不赔的定律及方法? - 知乎46被浏览17690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 个回答被折叠()& 个人简介
  乔尔·格林布拉特是Gotham资本公司的创始人和合伙经理人,自1985年这一私人投资公司成立以来,它的年均回报率达到了40%。他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客座教授,一家《财富》500强公司的前董事长,价值投资者俱乐部网站()的合作发起人,还是《你能成为股市天才》一书的作者。格林布拉特拥有理学学士学位,并从沃顿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 内容简介
  你能在两个小时之内从投资门外汉变身股市金手指吗?
  你能在两个小时之内洞穿股市奥秘,使投资回报翻番吗?
  对冲基金经理人、天才的投资大师乔尔·;格林布拉特将教给你如何去做。
  乔尔的投资公司在20多年间年均回报率达到了40%。他将告诉你,投资与专业背景及智力水平无关,任何年龄、身份的投资者都可以很容易地在投资中获得成功,只要你明白炒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坚定不移地套用“神奇公式”,并有足够的耐心长期持有被该公式选中的股票。
  开始投资永远没有太早或太晚之说。本书凝结了乔尔20多年的投资经验、现代价值投资原理的精华,只要你按照书中提到的简单步骤,套用“神奇公式”进行操作,你就能自动买进价低质优的公司股票,在风险极低的情况下获得相当可观的长期投资收益。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用来垫笔记本电脑的,因为他够薄。我一向对厚的书没有好感,因为现在的书废话太多了。我之所以能够花2小时看完一本厚厚的书,无非就是对废话一目十行。正好吃饭前没事,于是随手拿起这本书看看。想不到,这倒是一本很实在的股票书。
  对于股票书,我一直认为,99%都是骗子写的。特别是经历了好几本我特别推崇后来却发现作者锒铛入狱之后。乔尔·格林布拉特,也就是本书的作者,还没有入狱,但是书里面一直强调的所谓神奇公式,是我对这本书一直不感冒的理由。粗略看了之后(也是花了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我倒是感叹,这是一本不错的股票书。
  所以神奇公式,其实并不神奇,买进投资回报率高和收益率高的股票,就能够赚钱。就是这个公式。没有什么技巧,没有什么运气。当然,如果这本书是这样子说的,那么,倒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但是本书不仅仅这样子,它还分析了情绪不稳定的市场先生,分析了人性的贪婪,分析了买股票的心态。这才是这本是,或者说这个公式的可取之处。
  值得一读,神奇公式也值得一试,只是必须告诉自己,如果你贪婪,那么算了,这本书和其他所有书一样,是垃圾。
  本书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了投资的基本思想,从投资回报率和收益率的角度阐述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思路。作者的投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以下三点:1.以低价买入一家企业的股份是件好事。要想做到这一点,一种方法是购买相对于你的买入价格来说收益率高而不是低的企业。换句话说,高收益率要好于低收益率。2.买进一家好企业的股份要好于买进一家差企业的股份。要想做到这一点,一种方法是购买一只投资回报率高的股票,而不是买入一只投资回报率低的股票。换句话讲,高投资回报率的企业要好于低投资回报率的企业。3.综合以上两点,以低价买入好企业的股票是赚大钱的诀窍。书中神奇公式的名称有哗众取宠之嫌,股票估值方法要视公司而定,没什么固定的公式可用。投资方法很简单,但股市盈利却不容易。
  本书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作者引用了一个小故事,他儿子的同学——贾森的故事,其实贾森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六年级的孩子,为什么要讲他呢,因为贾森有着自己的生意,一个11岁的孩子能有什么生意呢?——在学校里买口香糖,是的,这就是他的生意,在外面只要25美分一包的口香糖,在学校里因为没有地方可买,竟然卖到了一片就需要25美分,而一包里面有5篇口香糖。
  这就是这本讲解股市的书开篇向我们讲的故事,连小孩子都爱看的投资股市的图书,本书运用故事引导你理解投资的技巧,而不是一味的只讲那些一般人看不懂的股市专业术语,相比较其它的一些股市书籍,本书的作者更加善于运用更好的办法来引导人们走向成功。
  美国乔尔.格林布拉特写的《股市稳赚》
  书中提出的神奇公式选股模式,其核心是:低价买入优质股票。神奇公式用两个指标:投资回报率和收益率,分别对所有的股票进行排名,然后同一个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名次加收益率的名次,得出一个新的名次---这就是神奇公式最后的排名。比如600519投资回报率排名第8,收益率排名第56,那么600519的最后综合排名就是8+56=64。综合排名越靠前,说明越值得投资。作者选用排名前20-30的股票做一个组合,持有一年,然后重新排名,调整投资组合。书中提供的17年的数据表明,根据神奇公式做这样的投资,年平均收益率远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可以高达2倍于市场(让人垂涎三尺啊)
  应该说神奇公式,是有价值投资理念在其中的。投资回报率,书中用没用净资产回报率(ROE)或者资产回报率(ROA),而用了
EBIT/(净流动资本+净固定资产),EBIT是指息税前收益,剔除了公司负债水平和税率的影响。收益率书中用了EBIT/EV,EV=企业价值=股本市值+净有息债务。
  有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搜集这样的指标排名,比较困难。如果自己进行排名,对我自己来说是非常麻烦的。我更愿意以ROE净资产收益率做投资回报率指标,再配合净利率,来做一个筛选,做一个组合。然后再用市赢率PE对组合拍序,最后得出神奇公式。在国内,这样做是比较简单的,2-3小时就可以搞定了。
  神奇公式用一个组合,来取得收益的平均值,是为了防止有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有短期不可持续性带来的风险。在中国,必须把比如非经常性收益,或者周期性行业景气高位,资产重组等等非持续经营带来的高投资回报率企业剔除。他们在神奇公式中占据靠前的名次是靠不住的。
  对我这样的个人价值投资者来说,神奇公式的作用,是给我带来一个初步筛选的工具。我可以利用改进型神奇公式,初步筛选出一组股票,然后从中精心研究,应该可以找到较好的投资目标。
  比如我用2007年三季报财务数据为依据,用净资产收益率&=15%
+ 每股收益&=0.3元 + 净利润率&=10%+ 资产负债率&=40% 这样的指标组合筛选出以下的一个组合,然后就可以在组合中寻找优质的投资目标了。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大家可以自己领会应用,用自己认为满意的指标去筛选。
  --------------------------------------
  自前年以来的中国股市大热,图书市场关于证券投资的书籍热卖,不经意间看到一本小书《股市稳赚》(The Litter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是由美国一个对冲基金经理人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撰写的。
  他在本书中列出了一个神奇公式,并提示大家,为了成功地利用神奇公式,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是:1、以低价买入优质股是有意义的;2、市场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认识什么是低价。利用神奇公式投资需要耐心。(如果你亏了钱,不是神奇公式的问题,是你的耐心还不够。按照他的公式,只要不是永远熊市,应该可以盈利,我也相信这个观点的。)
  作者的神奇公式围绕两个指标:
  1、投资回报率
EBIT/(净流动资本+净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是指税前经营收益与占用的有形资本的比值。作者反对使用ROE或者ROA,提倡避免因为税率和负债水平差异产生指标曲解;回避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认为要从占用的有形资产中扣除。
  2、收益率 EBIT/EV
收益率通过计算EBIT(税前经营收益)与EV(企业价值,股本市值+净有息债务)作者反对使用通常的P/E(价格/收益比值)或者EPS(收益/每股价格的比值)
  将目标公司的上述投资回报率和收益率全部计算出来,然后,将数据库中的所有公司按照投资回报率来排序,如果是1000家公司,最好的是1000分,最后一名就是1分;按照收益率来排序,最好的是1000分,最差的是1分,每个公司的最终分值就是两个数字相加。然后按照最后的分数来排序,挑选前十佳公司来投资。
  投资步骤:
  1、按照投资回报率和收益率合并后排序的公司5-7个公司,买入他们的股票。在第一年投入投资金额的20%到33%。
  2、每隔两三个月按照步骤一去投资买入;
  3、持有一种股票满一年后就将其卖出,不管是否盈利。用卖股票的钱和新增投资买入同等数量的神奇公司股票,替换已卖出的公司。
  4、重复上述步骤,坚持3年到5年。
  如果没有神奇公式的帮助,也可以使用ROA和PE来替代,但是ROA的最低设置标准为25%;同时排除公用事业和金融类股票;排除国外股票(美国市场)。
  作者最牛的声明:
  1、神奇公式只有从长期看才会见效(多长时间?)
  2、神奇公式通常会连续几年不见效(投资者看到别人赚钱,就快疯了)
  3、大多数投资者不会坚持一个连续几年都不见成效的投资策略;(诡计啊)
  4、要想让神奇公式有效,就必须坚信他的作用。并且保持一个长期的投资眼光。(法&功一样的宣传啊)
  作者建议多选股票,基本上要达到20到30只股票,去降低神奇公式的风险。
  -------------------------------------------------------------------------------------
  roa——资产收益率
  Return On Assets,资产收益率,参见词条“总资产利润率”“资产收益率”
  其计算公式为:ROA=[Net income+(1-tax rate)(interest expense)+minority
interest in earnings]/average total assets
  计算公式
  资产收益率= 息税前净利润EBIT / 总资产总额Assets
  资产收益率指标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相关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是银行运用其全部资金获取利润能力的集中体现。
  另一计算公式:
  资产收益率ROA= 净利润率NPM & 资产利用率AU
  其中:
  净利润率NPM=税后净收入/营业总收入
  反映银行费用管理(或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资产利用率AU=营业总收入/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非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
  反映银行业务经营及获利能力。
美股年均复合回报率超过30%,A股年均复合收益率近18%,轻松战胜大盘。投资大师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教你如何成为股市大赢家。
乔尔&格林布拉特用他连续20年创下40%年回报率的投资经验,道出了成功投资的法则。更重要的是,他研究出一套简单的神奇公式,利用这个公式,可以持续地战胜大盘。
  A股投资者也可以做到,只要懂得利用神奇公式,就能容易地找到具有竞争力的公司,在超低价时投资。如同格林布拉特一般,持续打败大盘也并不是难事。
  《证券市场周刊》通过回溯检验,根据神奇公式构建的投资组合,在2000年5月至2009年11月之间,年均复合收益率达到17.55%,远超同期上证综指的5.29%。
  20年,从1000美元到83.67万美元,这是戈坦资本(Gotham
Capital)的投资奇迹,甚至比巴菲特也毫不逊色。而这一投资记录,是在几乎不动用杠杆的情况下创造的。
  “便宜买好生意是神奇公式的核心理念。” 作为当代最杰出的价值投资者之一,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管理的戈坦资本,在1985年至2005年这20年间,年复合投资回报率达到了40%,他如此评价他自己发明的神奇公式,认为神奇公式是戈坦资本投资流程的简化版。
  “神奇公式能够帮助不懂估值的投资人战胜大盘,而对于精通估值的投资人,神奇公式则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起点,他们的估值能力还能给神奇公式加分。”
  利用神奇公式,在美国的历史回溯检验数据显示,1988年至2004年这17年间,该策略的年复合回报率为30.8%,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复合回报率仅为12.4%。该神奇公式在A股市场依然有效,通过回溯检验,在2000年5月至2009年11月之间,该策略的年均复合收益率为17.55%,而同期上证综指为5.29%。
  神奇公式打败标普指数
  神奇公式将寻找好投资的流程简化成两部分:一是寻找好的生意;二是寻找便宜的股票。好的生意是指有形资本回报率(EBIT/
Tangible Capital,ROTC)高的公司;便宜的股票则是指息税前盈余/企业价值(EBIT/
EV)高的股票。其中,EBIT是指前四季度的息税前盈余。
  然后,神奇公式分别按照有形资本回报率、息税前盈余/企业价值高低,对在美国主要的证券交易所交易的3500家大公司(剔除了若干金融股与公用事业股)进行排名,排名结果从1到3500。
  最后,将每家公司的两个排名结果相加。数值较小的股票,就是神奇公式股票,即是神奇公式选择的最好投资标的。
  格林布拉特建议,投资者可以每隔2-3个月,根据神奇公式的最新结果,购入排名最好的5至7只股票,从而在9-10个月后,构建起一个包括25-3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每只股票持有一年后就可以卖出,在神奇公式的最新结果中选择新的取而代之。
  格林布拉特对上述投资策略进行了历史回溯检验,在美国1988年至2004年这17年间,该策略的年复合回报率为30.8%,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复合回报率仅为12.4%。
  也就是说,这个无需任何分析和思考构建起来的投资组合,长期表现远超大盘,当然也就击败了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要知道,绝大多数主动式基金的长期表现都要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差。
  或许,这就不难理解巴菲特会对此做出评价:“了不起!便宜买好生意,这看起来是不是太简单了?”
  其实此投资策略看似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一方面的难度来自于投资人的执行力,巴菲特常言,投资“简单但不容易”;而另一方面的难度来自于数据。
  & 神奇公式的A股战绩
  当年的价值投资者包括巴菲特本人,整日翻阅《穆迪手册》和《标准普尔投资指南》,就是为了计算每一家公司的每股净流动资产。当股价小于或等于每股净流动资产2/3时,考虑买入。这策略看起来更简单,却耗费了这些价值投资者大量的精力。
  神奇公式两个指标的计算要比每股净流动资产更为复杂,但幸好在今日有Compustat等这样成熟的数据库,包含了美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季报数据。
  也正是借助于Compustat数据库,格林布拉特才能够实时地计算出几千家公司的ROTC与EBIT/
EV。格林布拉特把计算结果放在自己公司的网站上,投资者只需访问该网站,并使用上面的插件工具,就可以“找到好的投资标的”。
  在A股市场,能够胜任此类投资策略的数据库或工具还没有出现。国内的数据库大多数是原始财务报表数据的简单罗列。即使有一些计算后的财务比率,也只能是一些中间状态,不能据此得到结论。
  为填补此空白,《证券市场周刊》将在官方网站()上推出相应的神奇公式插件,希冀给投资者带来便利。
  本刊还在A股市场上(不包含金融股)进行了历史回溯检验,发现该投资策略在中国依然有效。通过回溯检验,根据神奇公式构建的投资组合,在2000年5月至2009年11月之间,年均复合收益率为17.55%,而同期上证综指为5.29%。
  考虑到强周期性公司在行业景气阶段EBIT会急剧增大,以此EBIT计算出来的两个指标,可能不能准确体现“生意”的好坏和估值的高低。将强周期行业剔除后,重新进行了回溯检验,同期年均复合收益率则为17.61%。
  萃取高质量数据
  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归根结底是依靠ROTC和EBIT/
EV这两个财务指标定量地寻找投资标的。而定量分析的前提条件就是获取高质量的数据。
  “便宜买好生意”逻辑看起来很是清晰,但如果ROTC和EBIT/
EV这两个财务指标的数据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好生意”和“便宜”,那么,神奇公式不仅帮不了投资者,还很有可能误导投资人,让他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直接根据原始报表计算得出的财务数据,往往做不到高质量。
  例如,南京高科(600064.SH)采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得直接计算得出的EBIT/
EV对于判断“股票是否便宜”意义不大;同样,广州友谊(000987.SZ)截至2009年底总资产为22.56亿元,货币资金则达到17.52亿元,如果不对超额现金进行处理,计算出的ROTC也不能很好地表现生意的好坏。
  因此,如何合理地从原始报表中萃取出高质量的两个财务数据,也就成为重中之重。
  什么是好的生意
  神奇公式将ROTC的高低作为判断生意好坏的标准。格林布拉特表示,ROTC考察的是通过公司的商业模式,1美元的有形资本能创造出多少美元的盈余。计算ROTC的公式为:前四季度息税前盈余/(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付息债务+固定资产净值-超额现金)。
  格林布拉特认为,分子采用EBIT指标,在于剔除不同公司间的财务杠杆、实际所得税率之间的差异,从而能让ROTC指标更直接地体现“生意”的好坏。
  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我们在新会计准则中计算EBIT指标时,进行了如下的调整:
  剔除资产减值损失,由于很难在总体上确定经常性和偶然性资产减值,并且经常性资产减值数额一般较小,因此全额剔除;
  剔除营业外收支,尽管这部分收支常与主业有关,但往往不具有可持续性;
  剔除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以及由此产生的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常与主业相关,且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持续的。剔除它的原因在于,财报通常不披露联营合营企业的详细情况,从而导致没有充分的数据来计算ROTC;
  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式的分母为经营公司业务所需要的有形资产。格林布拉特认为,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是相关方提供给公司的无息资金,不应包括在分母中。
  此外,格林布拉特强调,由于超额现金对公司的运营起不了什么作用,因此,在计算ROTC时,分母应扣除超额现金,但他没有透露如何计算超额现金。
  计算超额现金就等同于探求,企业到底应该保有多少现金?为简便起见,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假设:企业营运需要保有的最低现金为Max(0,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现金),而剩余的现金则为超额现金。
  在此假设情形下,对美国上市企业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与格林布拉特公布数据的吻合。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将新准则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也作为现金来处理。同时,考虑到新准则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并且其租金收入出现在其他业务收入中,因此,在计算ROTC时,也不能忽略。
  综上所述,在新准则中,计算ROTC的公式就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超额现金+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短期债券+固定资产净值+投资性房地产)。
  在旧准则中,计算ROTC的公式可简单认为是:(营业收入+财务费用)/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超额现金+应付短期债券+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便宜股票的标准
  前四季度的息税前盈余/企业价值(EBIT/
EV)的高低是神奇公式判断股票是否便宜的标准。其中企业价值等于总市值加上付息债务净额。
  格林布拉特认为,股票的总市值只反映了购买公司所有者权益所需支付的成本,不能完整反映投资者投资于一家企业的总成本,它忽略了负债、现金及其它一些因素。
  债权人、优先股股东对公司资产享有优先求偿权,企业必须先偿还债务、支付优先股股息,然后才能支付普通股股息。因此,在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业务之前,股东无法从公司财务中分得一杯羹。所以,在计算总成本时,要将公司债务与市值相加。
  当然,在投资一家公司时,投资者在承担其债务的同时,同样也会获得超额现金,应该将超额现金从成本中减去。
  我们认为,在计算EV时,还必须扣除按市场价值计算的其他资产,并加上按市场价值计算的其他负债。因为不进行这样的操作,计算出的EBIT/
EV对于判断估值水平的高低意义就不大。
  新会计准则将一些此前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按照当期该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核算。按照这种方式核算的主要科目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
  此外,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还会引起延迟所得税负债。对市值中现值成分的调整自然也要涉及这一科目。
  因此,在新准则中,我们应扣除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持有到期投资,同时,加上了相对应的延迟所得税负债。持有到期投资尽管没有按市场价值计算,但其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接近,我们还是将其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做了相同的处理。
  我们没有扣除投资性房地产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依旧按成本模式计量。
  综上所述,在新准则中,计算EBIT/
EV的公式就转化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
(市值+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短期债券+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少数股东权益-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延迟所得税负债-超额现金)。
  而在旧准则中,计算EBIT/ EV的公式可简单认为是:(营业收入+财务费用)/
(市值+应付票据+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短期债券+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少数股东权益-超额现金)。
  构建投资组合
  《证券市场周刊》在进行历史回溯检验时,采用的数据来自于Wind数据库,而Wind数据库中的中报数据是从1998年开始的,季报数据则是从2001年开始的。因此,为拉长检验时间,我们的计算过程并没有使用季报数据,仅用了中报和年报的数据。
  进行上述调整,还有其他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季报数据未经审计;另一方面也是简便起见。
  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应在4月30日之前披露完年报,8月31日前披露完中报,因此,为避免在回溯检验中出现先验偏差,将买卖股票(剔除金融股)选择在5月、8月、11月和2月。其中,对5月和8月的指标进行计算时,使用的是上一财年年报的数据,而对于11月和2月,使用的则是上一期中报的数据。值得强调的是,EV中的市值,是指计算时点前一交易日的市值。
  如果在1999年5月初开始建仓,每隔3个月买进排名最高的3或6只股票,在9个月构建起一个包括12或24只股票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每只股票把持一年后卖出,在神奇公式的最新结果中选择另外一只来取代。
  长期表现战胜大盘
  按上述步骤进行完回溯检验后发现,神奇公式的长期表现远胜大盘。
  自2000年5月初至2009年11月初,根据神奇公式投资策略构建的12只和24只股票的投资组合,年平均复合收益率分别为15.77%和17.55%(未考虑印花税和手续费),而同期上证综指从1836.31点涨到2995.85点,年复合增长率为5.29%。
  2000年至2009年中,24只股票的投资组合10次中有7次击败大盘。或许在成熟投资者看来,这已相当不错,但在期望值往往过高的投资新手看来,这或许不够好。
  为此,格林布拉特再三强调,短期内神奇公式很可能跑不赢大盘,但长期能战胜大盘,投资者不能仅仅因为短期内没有战胜大盘,就放弃这个能长期战胜大盘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检验时间只是从2001年至2006年,神奇公式投资组合还不如上证综指。假如在2001年5月初投入100万元,那么到2006年末,神奇公式投资组合仅有143万元,而上证综指有145万元。
  再考虑到投资组合中很多股票均来自强周期性行业,很容易就产生一个疑问,是否只是因为近三年强周期性行业的股票表现突出,才让神奇公式长期表现超越大盘?
  为解答此疑问,我们将金融行业和强周期性行业全部剔除,重新进行了回溯检验。此处的强周期性行业是指证监会行业标准中的采掘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远洋运输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和非金属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
  剔除强周期性行业后,神奇公式的长期表现依旧远胜大盘。自2000年5月初至2009年11月初,年平均复合收益率为17.61%。而在战胜大盘的概率方面也不差:2000年至2009年,10次有8次战胜大盘。
  如果检验时间是从2001年至2006年,剔除强周期行业的神奇公式要强于大盘。如果在2001年5月初投入100万元,那么到2006年末,剔除了强周期行业神奇公式投资组合为175万元,而上证综指只有145万元。剔除强周期行业的神奇公式每年的年末净值从未低于过上证综指。
  回溯检验的结果表明,剔除了强周期行业的神奇公式和没有剔除的长期表现相当。这样的结果有利于帮助投资者走出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只有把握强周期性股票,才能获取高额回报。
  近几年,强周期性股票表现比较突出是形成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回溯检验结果中就可以看出:剔除了强周期行业的神奇公式近三年年平均复合收益率为38.6%,而没有剔除的则为48.9%,几乎高了10个点。
  但神奇公式的回溯结果表明,即使不在强周期行业上做任何投资,也能在长期取得满意的回报,并且由于年末净值一直高于大盘,持有过程更为安心。
  第二个误区是,对于强周期性股票,简单的估值指标完全无效。
  回溯检验的结果表明,EBIT/
EV这一指标对于判断强周期性股票组合是否便宜是有效的。本刊之前发表的《聂夫之道》(详见2009年第9期)也同样表明,市盈率对于判断强周期性股票组合是否便宜也是有效的。
  在此,我们要特别强调,回溯检验的结果并没有表明,对于判断单个强周期性股票是否便宜,EBIT/ EV是有效的。
  & 给神奇公式加分
  尽管神奇公式的回溯检验结果不错,但在此基础上还有更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首先,投资者可以对神奇公式计算出的结果进行仔细研究,特别考察排名高的公司是否名副其实。在投资可以直接排除掉一些有疑点的公司。
  例如可以考察:ROTC高是不是因为重大有形资产没有进行重估?计算ROTC用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是不是都是日常的经营活动带来的?当然需要琢磨还有EBIT和折旧、存货等会计方法。
  许多强周期性行业因为必须投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才能够经营,所以都具有较高的固定成本。汽车制造商、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以及航空公司均是这样的例子,这类公司往往具有大量的固定资产折旧和资本性支出。
  极高的固定成本在行业低潮时,可能导致会计数字的丑陋。因为销售额下降时,单位固定成本会很高。但随着行业变得景气,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更多的单位,单位固定成本下降,总利润率往往随着销售额一起上升,从而为利润增长添加双倍动力。结果,周期性行业公司的利润上升,数倍于销售增长。
  因此,强周期性行业的企业,在行业景气阶段EBIT往往急剧增长,可能导致ROTC和EBIT/EV这两个指标的数值较高,从而导致较高的排名。
  但要强调的是,在行业景气阶段计算出的ROTC和EBIT/EV,并不能准确体现生意的好坏和估值的高低。而在逻辑上来讲,这些强周期性行业企业的高固定成本属性,其实已和神奇公式的好生意标准不吻合,不符合神奇公式的逻辑体系。
  其实,回溯检验结果表明,不在强周期性行业上投资,一样能取得好成绩,而且持有过程对心理考验更小(年末净值始终高于上证综指的)。
  其次,要注重考察新增有形资本的回报率。
  格林布拉特是巴菲特的信徒。他用ROTC来判断生意好坏的做法,应该是得源于巴菲特的观点。
  巴菲特曾经写道:“当时老师告诉我要注意有形资产、避开价值对其商业信誉依赖性很大的公司。这种偏见虽然在经营中很少出错,却让我犯了许多重大的选择性错误。”
  “凯恩斯解决了我的问题。‘困难不在于创造新思想,而是摆脱思想的束缚。’我摆脱的时期很晚,这部分是因为教育我的这个老师的大部分思想曾经(现在仍然)是如此的有价值。最终,各种各样的商业经验使我现在极为钟爱那种拥有大量永久性商业信誉和能够以最少的有形资产经营的公司。”巴菲特补充道。
  巴菲特曾多次用他钟爱的喜诗糖果为例,来说明这个观点。
  1972年,喜诗糖果公司的盈余约为200万美元,账面上有800万美元的净有形资产,假设有一家经营情况比喜诗糖果公司差的钢铁厂,年度净利润为200万美元,净有形资产1800万美元(炼钢炉设备的成本较制造糖果设备的成本要来得高)。两个不同性质的企业,同样都在年度内赚取200万美元的净利。但不同的是,喜诗糖果公司以800万美元的净有形资产就创造出200万美元的净利,而钢铁厂却以1800万美元的净有形资产才创造出200万美元的利润。
  再把通货膨胀的因素加以考量,假定未来10年,产品价格、销售数量和利润会成长1亿美元,两家公司的净利都会变成400万美元。这是很容易实现的,因为消费者的薪水在10年内也会有所增加,只要公司以上涨后的价格,卖出同样数量的产品就可以达到。
  如果两家公司都计划更换生产设备,而生产设备的价格如同产品价格一般也上涨1倍,喜诗糖果公司要花费1600万美元买进新的机器设备来替换原有价值800万美元的旧设备,而钢铁厂则要花费3600万美元的资金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选择持有哪一家公司的股票?答案当然是喜诗糖果,因为钢铁厂更新设备要多花2000万美元,才能创造出喜诗糖果公司所能赚取的利润。
  格林布拉特用ROTC来寻找巴菲特式企业,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仔细审视计算出的ROTC是否是公司的真实写照,还能给神奇公式加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并没有投资所有有形资本回报率高的公司,而是在此类公司中精挑细选。他选择的公司往往能一直保持较高的有形资本回报率。
  因此,简单地讲,要寻找到巴菲特式企业,除了关注静态的ROTC,
还需关注动态的新增有形资本回报率。因为企业未来的有形资本回报率会逼近新增有形资本回报率。同时,只有对ROTC和新增有形资本回报率同时进行考察,神奇公式的逻辑体系才能算基本完备。
  再次,投资者还可以把计算的市场范围适当扩大。B股、H股和红筹股的股价可能更吻合神奇公式的逻辑和价值投资的精神。相信这样选股范围的扩大,会给投资人带来更多回报。
  & 神奇公式战胜基金
文章来源于《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订阅
  & 一个看似可笑的、简单的、机械的定量公式不仅能击败指数,而且比那些优秀的主动型基金表现得更好?
是否存在一个看似可笑的、简单的、机械的定量公式不仅能击败指数,而且比那些优秀的主动型基金表现得更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可能确实有一个这样的公式。
  格雷厄姆的公式
  本杰明&格雷厄姆曾提出了一个原则简单的公式,可以让大多数投资者按照这个公式进行投资。这个公式包括两个要素,即,市盈率(P/E)在7倍以下,股本/资产比率在50%或者更高。
  格雷厄姆认为,选择一个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包括30只左右的股票组合,当股票取得了50%的收益,或者两三年后这只股票还没有实现这样的收益时,就以另外的符合这两个标准的股票取而代之。
  这样的组合能带来非常令人满意的收益率。格雷厄姆还允许第一个标准在一个非常低的利率环境下适当放宽——P/E到10倍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些因素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P/E比率表明投资者对一美元的年收入或利润愿意付出多少,基本上,格雷厄姆主张不要对1美元的收益支付超过10美元的价格。
  如果将P/E比率翻转,就会得到E/P,也就是所谓的“收益率”,这一比例可以用来比较股票和债券。虽然公司的所有收益通常不会像债券利息一样,以现金红利的形式派发给投资者,不过这个收益率和债券收益率比较仍然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拥有股票具有的风险,格雷厄姆希望这个收益率至少是债券收益率的两倍,他不会考虑任何收益率低于10%的股票。
  第二个因素,股本/资产比例为50%或者更高,强调的是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状况,而且这可以通过买房的例子来理解。如果一个房产的价值为30万美元,首付6万美元,贷款24万美元,则权益/资产比率为20%。股权/资产即使达到20%,也比格雷厄姆想要投资的一个股票含有的债务高得多。
  格雷厄姆表示,他回测过这个公式,证实投资者可以获得15%以上的年均回报,但他并没有提供关于如何使该公式有效背后的统计数据。金融学教授亨利&奥本海默根据格雷厄姆的公式,对从1974年到1980年的股票进行分析。奥本海默发现,投资者使用格雷厄姆的方法可以获得38%的收益,而美国股市年平均收益率为14%。
  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
  是否有一个同样简单的公式,而且有更长期限更有说服力的回测数据?格林布拉特写了一本书叫做《击败市场的小册子》,在其中他给了类似于格雷厄姆公式的投资神奇公式。
  事实上,格林布拉特曾表示,他总是很好奇于格雷厄姆的工作,格雷厄姆的公式解释明确了要对公司的收入支付低价格的总体思路。
  格林布拉特稍微修改了格雷厄姆的P/E或收益率的因素,替换为分析家称之为“息税前利润”的EBIT,就是支付利息和税金之前的公司利润,这是根据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债务的事实进行的调整。格林布拉特将公司股票价格替换为公司的企业价值,即其股权总市值(股票价格乘以总股份)加上其债务。事实上,息税前利润/企业价值已成为一个比传统的格雷厄姆收益率更广泛接受的衡量标准。
  格林布拉特的公式第二部分是投资资本收益率(ROIC),涉及一家公司的收入和其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息税前利润)和生成它们所需要的资金的比例。
  据格林布拉特的公式,如果你挑选30只左右的具有高投资资本收益的最佳股票组合,你就可以长期击败市场。
  从1988年到日,依据格林布拉特公式得到的股票组合的收益率是19.9%(不考虑税收、交易成本),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年收益率是9.4%。
  同期,美国业绩表现最突出的前三只基金分别为联邦考夫曼(KAUFX)、FPA资本(FPPTX)和富达逆向基金(FCNTX),年收益率分别为15.5%、14.6%和13.8%。
  & 为何能够击败基金
  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基金会被一个简单的公式击败?这可能是因为共同基金要保持流动性,投资者会随时投入资金,也可能会随时赎回,这对许多管理人员来说则很难处理了。关于交易费用的学术研究也表明,主动型基金管理者在交易不被赎回和基金资金流动干扰时,他们可以使基金增值。
  此外,共同基金的投资必然有引起其他投资者购买的效应,就像格林布拉特所说的那样,买入的股票相比于他们第一次购买时的价格已经不便宜。
  还有可能就是,许多优秀的共同基金规模过于庞大,不能方便地进出一些小市值的股票。对很多基金而言,买进小市值股票至一个有意义仓位上,必然会推动其价格上涨并破坏机会。格林布拉特的公式对规模最大的3500只、1000只股票进行了测试,对于前3500只股票,基金的介入对价格的影响更大。
  最后,格林布拉特也指出,神奇公式有用正是因为它并不总是能奏效。换句话说,它也会经历很多时期,甚至是多年的时间,业绩表现不佳。那些便宜的股票可能会更便宜,或者至少在低价位逗留很长时间,无论它最终是否会物有所值或者根本不会。这将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而放弃。但市场最终会承认利润的价值,低估的利润都是目前的机会,坚持公式的投资者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即,投资者需要耐心。像所有其他价值投资一样,它几乎肯定会在某些年低于市场表现,或在某一年出现重大损失,也就是说,它的魔力并不是像许多投资者想象的那样。事实上,格林布拉特的策略在2008年损失了36%,收益仅高出市场1个百分点。
  然而,即使投资者知道“投资中的要素”也不能或不会用简单的公式,而将会把投资做得比实际上复杂很多。这预示那些能长时期坚持使用简单公式的人将会表现很不错。
作者依据其25年专业投资及9年哥伦比亚商学院授课经验以及年化收益率40%的投资绩效得出两条确论:
  1.如果你真想在股市稳赚,大多数专业投资者和学者并不能帮助你。
  2.你只有一个选择:必须自己动手。
  确实,无论股评、市场消息、基金、私募还是某一本书,都不能许诺你不劳而获的稳赚无忧,如果仍存在此类幻想,结局有两种可能:
  1.幸福地当一回随机致富的傻瓜;
  2.为此幻想付出代价,或大或小。
  不幸的是,我们看到市场中大多数人落到了后一概率区间中。这意味着,要想避开后一区间,无论选股、选基金、选股评、选私募、选择一本股票书,你都要付出持续的精力去思考、验证、反思、总结。比如在6千点买基金,历史业绩再棒的基金也会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严重伤害你的资本;面对各种市场传闻没有取精拾萃的判断力,你很可能成为传闻制造者的埋单者;好的私募让你财务自由,坏的私募让你血本无归,而好坏需要你的辨识。“你只有一个选择:必须自己动手”——择股、择书、择人。
  择股和捡苹果有相似之处。不同在于,当你自己动手捡苹果并为之支付一定价钱时,你很确定苹果在你吃下它之前不会在一夜之间变质。股票价值所代表的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则不那么稳定,为此,你在自己对股票价值的预估水平上打了一个折扣,作为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是用传说中的“安全边际”(体现在低市盈率里)抵消预测的不确定风险。而企业(股票)的价值则用企业的净有形资产收益率来确定——有形资产没什么价值,除非它能产生收益,而作者认为高ROTC含意着竞争优势的存在以及企业更有机会进行利润再投资从而使业绩增长。于是,价廉物美=低市盈率+高净有形资产收益率。由于短期来看市场先生是情绪化的,但长期来看(通常不超过3年),市场先生一定是理智的,它会给股票提供一个合理的价格,所以稳定地击败市场变得可靠。
  具体而言:
  物美率ROTC=ttm(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负债(即: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短期债券)-超额现金(即:现金-Max(0,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现金))+固定资产净值+投资性房地产)
  价廉率EBIT/EV=1/Enterprise
Multiple=(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
(市值+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短期债券+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少数股东权益-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延迟所得税负债-超额现金)
  根据“ROTC+
EBIT/EV”排名,每3个月买入前3-6只股票,滚动持有1年,依此往复。剔除强周期性行业如证监会行业标准中的采掘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远洋运输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和非金属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考察:ROTC高是不是因为重大有形资产没有进行重估?计算ROTC用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是不是都是日常的经营活动带来的?当然需要琢磨还有EBIT和折旧、存货等会计方法及新增有形资本的回报率。
  格林布拉特这一简洁有效的机械式投资方法对于没有条件成为专业投资者而又有投资需求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显得尤为珍贵而平易近人,书中对“物美”、“价廉”两个关乎投资的核心概念的论述也构成了专业价值投资者制定决策的基础。布拉特已经把他的经验与方法告诉你了,你该怎么办呢?没错,“自己动手”,验证并坚持运用它,享受这份布拉特馈赠给你的礼物。
十七年来,持有一个大约由30家高资本报酬率与高盈余报酬率搭配的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每年大约可以得到30.8%的报酬率。
  这十七年里,股市每年的的平均报酬率大约为12.3%。
  神奇公式首先针对美国主要证券交易所交易的3500家大公司(剔除了若干金融股与公用事业股),然后根据这些公司的资本报酬率排名,排名从1到3500名。
  这个公式紧接着根据相同的程序,利用盈余报酬率为3500名公司排名,盈余报酬率最高的公司排名第一,最低的排名第3500名。
  最后,神奇公式只是把两个排名相加起来,不是寻找资本报酬率最高或盈余报酬率最高的公司,而是寻找把这两个因素加起来表现最好的公司。
  合并排名最高的公司,就是两种因素排名加总最小的公司。
  下表为由大约30名排名最高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与市场指数及标准普尔500指数的17年的报酬率比较:
  年份  神奇公式  市场指数  标准普尔500
  1988  27.10%  & 24.80%   16.60%
  1989  44.60% &  18.00%   31.70%
  1990  1.70% &&
 -16.10%  -3.10%
  1991  70.60%&   45.60%   30.50%
  1992  32.40%&   11.40%   7.60%
  1993  17.20%  15.90%  10.10%
  1994  22.00%  -4.50%  1.30%
  1995  34.00%  29.10%  37.60%
  1996  17.30%  14.90%  23.00%
  1997  40.40%  16.80%  33.40%
  1998  25.50%  -2.00%  28.60%
  1999  53.00%  36.10%  21.00%
  2000  7.90%  -16.80%  -9.10%
  2001  69.60%  11.50%  -11.90%
  2002  -4.00%  24.20%  -22.10%
  2003  79.90%  68.80%  28.70%
  2004  19.30%  17.80%  10.90%
&&30.80%  12.30%  12.40%
  如果我们只从2500大公司中选择,而其中最小的公司市值至少为2亿美元。到2004年12月为止的十七年内,拥有一个由神奇公式选出的30只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可以创造23.7%的年报酬率。这段时间内,这种股票市场指数年报酬率为12.4%。神奇公式几乎是市场指数年报酬率的2倍。
  如果进一步计算,我们把范围缩小到1000大公司,也就是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拥有一个由神奇公式选出的30只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可以创造22.9%的年报酬率。这段时间内,这种股票市场指数年报酬率为11.7%,标准普尔500指数年报酬率为12.4%。神奇公式几乎也是市场指数年报酬率的2倍!
  在我们研究的17年里,我们握有一个由30只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而选中的每一只股票都持有一年,上面针对3500大股票、2500大股票和1000大股票所做的每一种测试,都挑选出1500只不同的股票。把所有测试加在一起,就是神奇公式做过的4500次不同筛选的结果!因此很难说幸运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如果我们现在根据排名,把2500家公司分为十等分,结果如何?每一等分有250只股票。
  如果17年里,我们每个月都这样排名一次,结果如何?如果我们持有期为一年,再计算投资报酬率,会有什么结果?请见下表:
  组别 年报酬率
  1  17.90%
  2  15.60%
  3  14.80%
  4  14.20%
  5  14.10%
  6  12.70%
  7  11.30%
  8  10.10%
  9  5.20%
  10  2.50%
  真有意思,神奇公式不止适用30只股票而已,似乎还照次序适用。排名最好的股票表现最好,随着排名下降,报酬率跟着下降!排名最高的第一组年报酬率胜过排名最后第十组15%以上!
  但是…
  神奇公式在每12个月测试期间,平均有5个月表现不如大盘。以一整年为计算期间,神奇公式每四年有一年无法打败大盘。每6年为一单位的测试期间,神奇公式有一次连续2年表现不如大盘。神奇公式测试的表现优异17年间,甚至会有一段时间连续3年表现不如大盘!(年报酬率是以89.1、89.2的方式循环计算,到2004年底。整个期间一共评估了193个一年期间)
  神奇公式不是这么好,正是我们这么幸运的原因。这种公式不是随时都有效。事实上,公式可能经年累月都没有效,大部分人不会等这么久,因为他们的投资期间太短。如果一种策略在长期下有效(这表示有时候要花三年、四年,甚至五年,才能展现实力),大部分人都不会坚持下去。经过一、二年绩效不如市场指数的年份后,大部分人会寻找新策略――通常找到的是过去几年表现优异的策略。
  我们知道,能够赚到高资本报酬率的公司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能赚到高资本报酬率的公司会把利润投资在赚到高投资报酬率的机会上。也因为大部分的人和公司把钱投资下去,只能赚到一般的投资报酬率,所以这种机会相当特别。第二,我们刚才已经看到,赚到高资本报酬率的能力也有助于创造高盈余成长率。
  神奇公式排除了资本报酬率普通或差劲的公司,从资本报酬率很高的公司开始挑选。神奇公式找到好公司后会想办法用超低的价买下来!神奇公式只选出能同时赚到高盈余报酬率的公司――高盈余报酬率表示,跟买进价格相比,神奇公式只买赚很多钱的公司:用低于平均水准的价格买高于平均水准的公司。
  测试表明,神奇公式的成绩胜过大盘,风险却低于大盘指数。
  市场先生短期间的行为像情绪十分激动的人,可能以低廉或昂贵的价格买卖股票。长期的情形完全不同,市场德行会恢复正常。
  在很长的时间里,疯狂的市场先生其实是很理性的人。市场先生可能要花几星期、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才会恢复正常,但是,市场先生最后还是会付出合理的价格,买回我们的股票。
  长期而言,公司的价值会变成市场先生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神奇公式不挑选个股,而是同时挑选很多只股票。先看看整个股票投资组合,就会发现利用去年的盈余经常是估计未来盈余的好指标――当然,个别公司可能不是这样,但一般而言,去年的盈余经常是估计未来正常盈余很好的指标。
  神奇公式使用方法:
  1.利用资产报酬率作为筛选标准时,最低的资产报酬率(ROA)要订为25%。
  2.从选出的高资本报酬率股票中,再用最低PE筛选。
  3.剔除所有公用事业与金融股。剔除所有外国企业。
  4.如果一只股票的PE很低,例如低到5以下,可能表示前一年或所用的资料有些特别。你可能希望把这些股票剔除掉,也可能希望剔除上周才公布盈余的公司,这样应该有助于尽量减少错误或不合适宜的资料。
  5.列出公司名单后,买5至7名排名最好的公司。一开始时,只投入你第一年准备投资资金的20%~30%。
  6.每隔两、三月,重复第5步一次,到你把准备投资的资金全部投入为止。九至十个月后,你应该拥有一个由20至30只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
  7.持有一年后,卖掉股票,把卖股所得和任何额外的投资资金,购买由神奇公式新选出的同样多家公司,以取代卖掉的公司(参考第5步)。
  8.持续这种过程很多年。请记住,不管结果如何,你必须决心继续这样做三到五年,否则的话,你非常可能在神奇公式发挥功效前就放弃!
  神奇公式根据资本报酬率与盈余报酬率两个元素,为公司排名。这两个元素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评估,下面说明本书采用的评估方法:
资本报酬率:税前息前盈余/(净营运资金+净固定资产)。为研究简化起见,我们假定折旧与摊提费用大约等于维持资本支出所需资金。因此,我们假定EBITDA减掉维持资本支出等于税前息前盈余。我们以净营运资金加净固定资产(也就是所运用的有形资产),取代计算资产报酬率时所用的总资产。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厘清,实际上需要多少资本才能经营公司的业务。而我们采用的净营运资金,是因为公司必须融通应收帐款与存货所需资金(已经扣除经营业务时所不需要的多余现金),但是不必为应付帐款付出融资成本,因为应付帐款实际上是无息贷款(计算时,已经从经常负债中扣掉短期无息债务)。公司除了营运资本需求之外,也必须融通购买执行业务所需固定资产需要的资金,例如融通购买不动产、厂房与设备所需资金。然后把这些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成本,加上已经算出来的净运营资金的需求,就能得到所需要的有形资本估计值。计算有形资本时,并不计算无形资产,尤其是商誉。
  2. 盈余报酬率:税前息前盈余/企业价值
  计算盈余报酬率时,是把税前息前营业利润(税前息前盈余)除以企业价值(股东权益总市值加有息债务净额)所得到的比率。我们不用PE或E/P,原因有好几个。盈余报酬率背后的基本观念很简单,只是要判定企业的盈余中,有多少跟企业的采购价格有关。这样当我们比较盈余报酬率时,就可以把不同的公司,放在立足点平等的不同债务与税率水准上。PE或E/P会受到债务与税率水准的严重影响,税前息前盈余与企业价值之比比却不受影响。(Adapted
from &&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葛林布雷 :是Gotham
Capital创办人兼经营合伙人,他的投资公司从1985年成立以来,缔造了高达40%的年报酬率。他同时也是哥大商学院助理教授,一家名列财富五百强公司的前董事长、价值型投资俱乐部公司()共同创办人,著有《你能变成股市天才》(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稳赚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