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经济的关系论文

管理毕业论文--5000字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资源等共享资源,下设CNKI、万方、维普、超星、图书馆资源等专题
【号外】 heart论坛学术交流
★★★★在我的个人中心有维普资讯的账号密码,需要的可以去那查找相关的论文期刊资料,如有不能使用的,麻烦提出,我尽快更新.
有人说我一直用类似的答案回答,但是我不得不这么做。学会自己搜索数据库对写论文是非常有帮助的,其实没有人会在网上真得写一篇论文出来,即使是收费的,也仅仅是东凑一点西拼一点而已,还不如自己去找呢!
您也可以去以下网站找资料,然后提问索取全文:
是个收费网站,而且很贵!!!!但是你可以去那里查资料然后问我要全文,因为CNKI的资料很全,有3400多万篇文章。
当然你在任何论文网站或数据库下载全文遇到收费时,都可以向我寻求帮助!
索取全文参看
搜索结果如:
1. 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次数:1次
赵滨 文献来自:统计教育
第02期
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关关系,但又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这是因为教育投资需要经过数年之后才能得到社会收益所致。60年代初期,英国的莫里斯和齐德曼曾对有学历的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英国教育的社会收益差别很大,那些已取得首次学位并向硕士和博士学位进取的人社?...
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
被引次数:9次
王宇 焦建玲 文献来自:管理科学
第01期
提高教育投入的回报率,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王宇$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3. 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
被引次数:17次
林勇 文献来自:教育发展研究
第06期
教育经济学导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2]林荣日.教育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
4. 论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被引次数:7次
张小兰 文献来自:生产力研究
第04期
论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张小兰$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循环经济;;市场经济 ...
5.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次数:12次
任永菊 文献来自:经济科学
第05期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任永菊$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外国直接投资 ...
6. 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次数:11次
俞培果 沈云 文献来自:经济学动态
第10期
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很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教育与经济增长可能因为以下三种原因发生联系:第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反映了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效应。教育包含大量的消费成分,如果对它的需求是高收人弹性的,收人增长很可能引起 ...
7. 试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被引次数:4次
朱益明 文献来自:职业技术教育
第04期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未曾明了的问题。一些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同样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如日本、德国与美国。而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格局又都不大相似。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联合国教 ...
8. 论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我国农业教育制度的反思
被引次数:11次
李伯川 文献来自:农业现代化研究
第03期
以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论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我国农业教育制度的反思@李伯川$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部 ...
9. 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及其它教育之间的关系
被引次数:4次
秦裕芳 文献来自:教育与现代化
第04期
探讨了它们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重点叙述“两课”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之间深沉而悠长的密切关系 ...
10. 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和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被引次数:3次
刘清秀 文献来自: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第05期
或是由于主管者对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楚 ,使职业教育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 ,或由于政府下放的办学自主权不够 ,使职业学校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政府这方面来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你是要那个级别的刊物呢?建议楼主还是找代里好点,听说 京都名师论文网 不错 可以去试试
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认识
          &#160...
这是不少中小学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些不听话的孩子甚至令他们伤透脑筋。为此,专家指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正确的方法加强对青少年心...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术性期刊发表文章都需要收取一定的版面费的,需要发表论文的可以与我联系,我们这里可以保证使你在更短的时间、以更优的价格、选择刊物的范围更广。(38...
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查阅几篇类似的,然后自己拼凑一下。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抄的高不高了
答: 动物“死而复生”是梦想吗?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当前位置:
& 经济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关系、关系异化与关系演进
经济论文 → 经济学论文最新范文
········
经济论文 → 经济学论文排行榜
经济论文 → 经济学论文推荐范文
········
经济论文 → 经济学论文相关范文
········
经济论文 → 经济学论文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关系、关系异化与关系演进
查阅次数:317次
发布人:admin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关系、关系异化与关系演进内容摘要:华人社会中经济个体或群体之间先天承继和后天形成的关系并非与生俱来地具有降低经济不确定性、作为替代正式制度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的功能,当且仅当这种原初关系异化为工具性关系之后,这些功能才得以发挥并对华人社会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这种异化的充分条件则在于资源稀缺性和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制度漏洞的共同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并且,原初关系、工具性关系和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关系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而协同演进,从而为经济转型研究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分析视角和框架。[关键词]:关系;经济体制;制度漏洞;不确定性Guanxi, Guanxi alienation and its evolution in the changing economic systemsAbstracts: Guanxi among economic agents in Chinese society, which is formed by inheriting from ancestor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has not functions of decreasing economic uncertainty, serving as an inform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that may substitute formal institutions, and allocating resources. If and only if it is alienated to instrumental Guanxi, could these functions work and consequently impose a significant impact upon economic activities of Chinese society. The alienation, induced by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the infinity of demands and institutional burt, will not emerge in the absence of either factors. And original Guanxi, instrumental Guanxi, and marketbased Guanxi coevolve with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ystem, which will offer us a sketchy analytical perspective and framework to study economic transition. Keywords: Guanxi, Economic System, Institutional Burt, Uncertainty经济体制变迁中的关系、关系异化与关系演进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中国谚语引言自斯密(1776)《国富论》奠定古典经济学基础以降,主流经济学说的共同的逻辑起点是&理性人&、&经济人&和&匿名人&假设。他们将具体的、活生生的、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抽象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同质的理性人,从而构建了主流经济学的学术体系。正如新古典厂商理论将企业抽象为一个投入&产出的&黑匣子&一样,主流经济学也同样将经济行为人抽象为一个脱离具体社会关系的&机器人&。在那里,&人&的偏好完全相同,不存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于是人与人之间先天带来的和后天形成的社会关系也被他们漫不经心地但却又技术性地抽象掉了。尽管这种现在被称为&网络&或&关系&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一直被只关注层级制度(企业)与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的主流经济学排除在外[20],但现在却引起了社会学者与经济社会学者的极大关注。尤其在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中国及亚洲国家,他们的社会行为类型的基本特征在于关系取向(relational orientation)和关系支配性(relationship dominance)①,强调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关系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压倒性的影响。这种行为方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关系的角度,而非个体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和思考问题[21]。因此,建立在微观经济行为人最优化行为基础上的主流经济学在试图解释中国和亚洲等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现象时就难免捉襟见肘了。现代经济学所依赖的、睥睨其他社会学科的分析视角&&由企业内部层级制度安排与市场价格机制所形成的企业&价格二分法的固有视角就不免有其局限了。因此,只有拓展&匿名人&假设,将&关系&纳入经济分析框架中才能更好地解释华人社会的经济行为方式和经济现象。到目前为止,对华人社会中关系的研究基本是由社会学者或经济社会学者做出的。他们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关系的界定和基本内涵[5][8][14][15][25][26]、关系的功能[26][28][38]、关系是如何产生的[15][16]以及关系在职业搜寻过程中的作用[11][17][18][41]。但是,这些研究存在很多有待商榷之处。首先,在关系的界定和内涵层面,研究者或者仅侧重于从关系的某一功能角度界定其基本内涵[5][8][15][25][26],或者将关系简单地等同于社会资本[12][38];或者仅考虑了个体通过后天努力所建立起来的关系而忽略了其先天所带来的关系(如血缘关系)的基本性质(或者相反)[16]。因此,这些研究难以从本质上深入地界定关系,因而也就混淆了关系、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将华人社会中的关系与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等同起来。其次,在关系的功能层面,已有文献没有发现个体先天性的血缘和地缘等关系本身并不是与生俱来地具有资源配置和非正式制度等功能,而只是在它们异化为工具性关系之后才将这些潜在的功能现实化,由此也使他们难以揭示关系异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揭示出关系的活动空间;最后,已有文献对关系功能的考察仅侧重于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分析关系在职业搜寻过程中的作用[11][17][18][41],基本未涉及关系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基本功能,因而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在深入剖析华人社会中关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状态论与功能论的视角区分了原初关系、工具性关系与市场化关系,提出原初关系的异化现象。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在扼要回顾文献的基础上,考察原初关系的基本内涵及其本质;第二部分分析原初关系异化为工具性关系及其与社会资本形成之间的内在逻辑;第三部分着重考察制度漏洞和不确定性在关系异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市场化关系的基本特征;第四部分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各种类型的关系与经济体制变迁之间的动态演化,试图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最后总结全文。一、关系的功能观点与状态观点已有对华人社会中关系的界定大致有两种观点,即功能说和状态说。前者主要从关系的基本功能角度定义关系的内涵和本质,主要包括五种观点:流通渠道论认为,关系是&在具体的事件过程中关系主体间的信息和资源的流通渠道&[25];非正式制度论将关系视为正式制度的替代品,即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5][15];资源配置论认为关系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能够便利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26];而将关系作为一种弥补机制的观点则认为,关系是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一种补充性机制安排,它能够缓解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11];互动机制论从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的角度出发将关系界定为社会互动的过程,他们指出关系或许是人际间社会互动最重要的机制[8]。第二种观点状态说认为,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所具有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它是表象静态关系和内在动力关系的结合[14]。尽管关系的基本功能屈指可数①,但是,我们恐怕仍然难以找到一种囊括或涵盖其数方面基本功能的定义。无论采取哪一种功能观点的定义,都难免顾此失彼,从而使定义失去其普遍性。譬如,渠道论者忽视了关系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促进信息流动和充当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功能;制度论者则忽视了关系在促进信息流动、缓解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不能揭示基于市场化的契约关系所形成的关系的本质(譬如,关系银行业务[1][7][36]);而仅仅将关系视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则看不到关系在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补充正式制度功能的不足方面的作用;弥补机制论者恰好看到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化关系的基本功用,而没有看到华人社会中关系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非正式制度安排等主要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功能观点不能揭示华人社会中基于血缘、地缘和亲属等条件而形成的关系的本质,因为功能观点所言的关系并非本来意义上的原初关系,而是一种市场化的关系和异化了的工具性关系②。因此,仅从功能角度来定义关系,显然不能揭示不同类型关系的共同本质。这样,我们就必须摆脱功能观点的束缚,而从其他角度发掘关系的基本内涵。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其诞生至死亡的整个历程中,其关系的获得无非经由两个途径,一是先天承继,一则是后天自致[35]。对于前者,先天性的条件是由于个体本身的某种性质所赋予的;对于后者,则是个体行为者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而形成的。这样,我们就可从关系本源的角度进行基本的划分,从而清楚地看出,&关系&有两重本质涵义:一是个体或若干个体或群体,由于其某种与生俱来的性质所构成的与其他社会个体之间的状态;二是个体或群体之间在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前者是一种表象层面的静态关系(简称表象静态关系),后者则是一种内在层面的动态关系(简称内在动力关系[14])。表象静态关系的性质通常显露在现象层面,易为人们所观察或察觉。并且构成这种关系状态的性质是或&有&或&无&的,它没有形成的过程[14]。因此,不同主体之间有什么样的先天性质,就存在对应的表象静态关系。尤为重要的是,特定的性质包括先天性赋予和后天达成两个方面的性质,前者譬如父子关系,后者如婚姻关系等。内在动力关系也存在两个基本特性:一是不易察觉。人们往往难以观察到这种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这种关系状态及其特征取决于关系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权力关系、伦理关系以及在商业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等。值得指出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是表象静态关系和内在动力关系的某种结合状态[14]。二、原初关系向工具性关系的异化如果我们将研究视角仅仅固定在乡土社会中的血缘和地缘关系的伦理纲常与道德规范层面,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那么显然我们的视角还不够宽阔。我们也难以明了状态论和功能观点,将关系纳入经济学分析体系因此也无必要。因为,问题在于,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不仅具有替代正式制度降低交易费用与经济不确定性的功能[5][15] [28],而且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23][26],通过关系能够攫取稀缺资源,如就业岗位等[2]。另外,关系还能促进信息流动和降低信息不对称[1][11][25]。而这些恰恰是功能观点视角中的关系,也恰恰正落入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然而,关系,尤其是表象静态关系(如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等)并非与生俱来就具备这些功能的。究其最本原的性质,它们只不过是经济个体之间的某种状态。父子关系最初显然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者降低交易成本的产物,而是人类繁衍的结果,是一种血缘的连结;孩提时代结交玩伴也并非出于获取稀缺资源或信息的目的,而是孩童长期玩耍的需要;同乡仅仅是因为地域的邻近罢了;师生关系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伴生物。但是,华人社会中个体缺少资金或寻求工作时,父亲、孩提时代的玩伴、同乡和师长无疑都是很好的帮助者。可见,华人社会中的关系最初是一种毫无功利性目的的&状态&(本文称之为原初关系),它们要么是血缘的相连,要么是地域、宗族的亲近,要么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熟稔等等。只有当拥有这些关系的经济主体运用它们以追求效用最大化时,关系才在经济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发生上述功能和作用。显然,原先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亲属关系以及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互动关系等一旦发挥上述基本功能时,它们的性质也就改变了。它们不再是原初的不带丝毫功利色彩与工具性目的的&纯朴&关系了,它们在经济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已经异化为一种追逐效用最大化的工具性手段或利益的交换机制。于是,我们把性质发生上述异化的原初关系称为工具性关系(这也是功能观点所考察的关系范畴)。因此,状态说实际上从关系的本源角度界定了其基本内涵,而关系的功能观点则是状态观下原初关系异化后的一种延拓。从此意义而言,状态说相对功能观而言更深入地揭示了关系的本初性质或特征。这样,循着这一思路,我们首先将华人乡土社会中的血缘关系(如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弟、姐妹和亲属关系等)、地缘关系(同乡、及同乡组织等)以及在日常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内在动力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业缘关系等)纳入到原初关系和工具性关系范畴里,而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所出现的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基于商业互动和商业往来所形成的旨在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化关系归入到市场化关系层面并纳入我们的分析框架中(应该指出,我们的社会经济中也出现了这种关系的萌芽[11])①。因此,结合既定的经济制度(下文将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把不同经济制度中起主要作用的关系划分为自然经济下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计划经济下和转型经济中异化了的原初关系&&工具性关系,以及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制度下的市场化关系(图1)。而在此诸种关系中,本文更为关注的是工具性关系。因为,利用工具性关系寻求职业升迁、攫取稀缺资源在华人社会中已司空见惯①,并且,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现象仍将持续并将产生重大影响[11]。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仅当原初关系异化为工具性关系之后,华人社会中的原初关系内在所具有的潜在的基本功能才得以显现②,从而使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资本。并且也只有当原初关系异化为工具性关系后,以个人为中心、由个人原子式的微观关系扩张、连接所形成的关系网络才能构成个人所拥有的无形的社会资本,从而使拥有工具性关系的个人才能够通过其社会资本进行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配置与获取。这样,在关系异化为工具性关系之后,由个人关系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就在工具性关系的使用与运用过程中形成了既定的社会资本。因此,并非任何的社会关系都是社会资本,只有在社会关系发生异化之后为经济个体所利用于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时,社会关系及其构成的关系网络才可能形成既定的社会资本[29][35]。因此,华人社会中原初关系向工具性关系的异化是其社会资本形成的前提。而经济主体利用社会资本以攫取稀缺资源的过程的实质就是社会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并且主要是经济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重新配置。因此,工具性关系确实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但它只不过是使既定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重新分配而已③。那么,&纯朴&的原初关系为什么会发生异化呢?在西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也同样普遍存在的血缘关系、亲属关系却为什么没有像华人社会中的关系一样发生显著的异化呢?为什么这种异化会发生在华人社会呢?它对华人社会的经济行为又有何影响呢?三、关系异化的条件与市场化关系1.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与转型经济下原初关系向工具性关系的异化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亲属关系等先天性的静态表象关系是&天赋&的或是由经济主体从上一代承继而来[35]。它们大概来自乡土中国,来自中国农民的艰苦与不确定的生活[16],而这种不确定性或许来自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不稳定和传统的心理上的不安全感[5]。从远古时代直至封建制度崩溃时期的乡土中国所特有的农业社会使安土重迁的农民世代地粘附于土地上,为了应对日常生活中经济的不确定性(如农业的歉收),乡土的中国只有依靠血缘和亲属关系以度过难关,并形成了&差序格局&的特征[16]。这个乡土的民族在有限的土地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地增长,虽然他们经常遭受饥荒。因此,正是这种环境,诞生了中国的&关系&,它说明单靠家庭是不够的,必须把家庭形式的互助延伸到村落、单位和亲族。因此,自然经济下,原初关系是中国独有的表述家庭互助之延伸的方法[13][42]。这种原初关系尽管已经出现了异化的萌芽或征兆,但还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异化,它仅仅是家庭互助的延伸。但这种原初关系为什么到了近现代的中国会发生本质性的异化呢?这首先得归咎于计划经济中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35]①。自然经济条件下,乡土中国尽管也存在资源稀缺性和欲望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但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特征是一个自给自足、安贫乐道、安土重迁的社会,其欲望在儒家思想的禁锢下被压抑了数千年,从而使这一基本矛盾的影响难以生发出来(当然,我们不排除乡土中国通过暴力起义或革命以获得基本生存资料的手段)。并且,自然经济下关系之所以没有出现完全意义上的异化,之所以没有异化成为经济个体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其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自然经济下产权没有私有化,产权制度不明晰所致。因此,自然经济下乡土中国社会中的关系没有发生异化,而仅仅是一种互助合作的手段。在自然经济解体之后,计划经济的重要特征在于资本品和消费品等资源的严重短缺[37],并且经济个体的欲望也逐渐被释放出来。在采用票证制度和排队等配给手段配置稀缺资源的条件下,如果制度本身是完美无缺的,那么正式制度即可解决问题,关系仍然无从发挥作用,从而利用工具性关系就不可能获得稀缺资源。然而,控制经济(control economy)中,如果私人产权和自由签约受到了禁止或严重的管制,那么就会出现不同的制度安排去完成市场机制和计划手段所不能完成的功能。而在计划或控制经济中,这种制度并非计划本身,恰恰相反,它是既不同于市场机制,又不同于计划安排的一种&杂交的、非正式的交换关系&[37]。因此,资源的稀缺和欲望的无限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异化的基本前提,但非全部条件。因为,如果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度安排是完善的,那么即使关系发生异化也无助于经济主体获得短缺资源。因此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和制度方面的缺陷(制度漏洞或体制洞)是使工具性关系得以发挥作用的另一个条件,仅在理性人追求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是不一定产生关系异化现象的。我国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基本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这一大规模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是不完善的,制度本身也会因为不断的变迁而出现制度漏洞。更为要紧的是,在&隙缝经济&(niche economy)的文化里,正式机构常常不可靠,在一些移民迁入区正式机构甚至起着副作用,所以人们也有意识地不去健全它。这时,非正式的信任机制便长久地起着作用[20]。尤其是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目下关系这样一个重要的关键乃是社会全面改造,事属创举,立法工作还没有完全赶上社会的行动;或者社会虽已改造,也并不是所有支持的因素都全部在位,而做事的人也甚可能有因循旧习惯的趋向。&[24]然而,显而易见地是,在中国,法制的完善还有一个艰巨的过程。中国的法律还不够细致,往往给执法者留下巨大的解释空间,而导致随意性。执法过程的暗箱操作,对执法者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更始加强了这种随意性[26]。因此,不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还是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过程中,工具性关系都会在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这一矛盾驱使下,利用制度漏洞而发生作用,对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和经济体制中的制度漏洞是导致关系异化的充分条件。而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社会中血缘和地缘等关系之所以没有发生异化,原因之一即是,在这样一个由陌生人所构建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法律、制度非常完善,他们依赖宗教、制度和法律来解决彼此之间的信任问题,从而即使在资源稀缺和经济主体欲望无限这一矛盾之下,关系的异化也无从发生。因此,由于工具性关系而形成的关系网络所产生的社会资本不是给经济体制造成问题,而是由于经济体制本身出现了问题,经济行动者为了解决问题而使用的非正式机制。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之所以愈来愈大,就是因为转型经济中的体制间隙和漏洞比较多,需要通过非正式的关系渠道加以解决②。这样,合乎逻辑的结果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企业通过工具性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将会相应减弱[10]。2.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下的市场化关系国内学者在研究关系或关系网络时,常常忽略了另一种关系的存在。这种关系并非经济个体承继而来,而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彼此陌生的经济个体之间在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自致&而获得的。自Granovetter于1973年首次提出弱关系假设后,无论是西方社会学界还是国内社会学界均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有趣的是,国内学者或华裔学者似乎或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或根本没有注意到西方社会中的这种关系与华人社会中的关系的根本差异,从而不加任何区分地将两种关系等同起来,并进而导致了关系就等于社会资本的谬误。因此,本文首先要做出说明的是,西方社会中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华人社会中的关系。与华人社会不同,西方社会中的关系主要指陌生人之间如何建立并维持彼此之间的联系;而华人社会的关系则是发生在乡土社会中熟人之间的现象[16]。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设施比较完善,因而经济个体难以利用制度漏洞下的关系而获得稀缺资源。因此,尽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经济个体之间由于经济交易往来、企业等组织之间由于长期的业务往来,也会形成关系(例如,关系型银行业务(relationship banking)[1][7][36]和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等)。但是,这种关系本身就是经济主体成本&收益权衡的产物,其根本目的则在于降低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1][7][36],而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稀缺资源(本文将此类关系称为市场化关系)。另外,西方社会中的市场化关系并没有像华人社会中的关系那样发生异化,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西方社会中的关系与生俱来地就是经济个体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其缔约双方由始至终地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工具性目的&&预期未来能够从另一方获得帮助、资源或信息等[1][7],其根本目的就是缓解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这样,我们就解决了这种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问题。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于是,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正式制度安排存在信息不畅通和信任难建的问题,个人和企业等经济行为人不得不通过各种非正式的联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传播是不对称的,这样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社会关系网络是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弥补机制而产生的[10]。应该指出,这种市场化关系与我国经济转型的实践并不截然对立。尽管在我国计划向市场的转型过程中,工具性关系的力量十分强大,但是,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和深化,建立在市场化契约基础上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关系也在我国转型经济体制下出现了萌芽。并且这种关系将会逐步取得压制性的主导地位,甚至可以预言其地位将愈加巩固[10][11][18]。因此,在我国转型经济时期,工具性关系与市场化关系将共同存在,并且后者的地位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加强。认识到这一点是尤其重要的,以前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之后,人们常常习惯于使用&计划&与&市场&的两分法,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工具性关系这一资源配置手段[37],忽视了资源配置手段的多样性。而这种被忽视了的&多样性&对于经济转型和市场化改革却是至为重要的。四、关系的动态演进与经济转型本文已经分析了自然经济中作为家庭互助延伸的原初关系和计划经济与转型经济条件下异化了的工具性关系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化关系。其中,工具性关系在计划经济和转型经济体制下都能够充当资源配置手段,从而使经济个体获得稀缺资源。如果从工具性关系这一功能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央计划经济和转型经济条件下,工具性关系非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能够代替正式制度起作用,而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它也是对计划手段、市场价格机制和企业内部层级制度等资源配置手段的替代和补充,并且在转型时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如前所述,它可能引导资源向配置效率高的经济行为人流动,也可能使资源向使用效率低的行为人流动,因此,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抑制着经济增长)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占有重要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中的那些最为重要的资源正是按照这两个基础,特别是血缘基础进行分配的。财产是依照血缘关系继承的,生产和消费也是以家庭进行分工协作的,合作的形式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和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交换基本上是以地缘为基础实现的。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形成了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权威性,形成了个人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依赖与效忠[32]。但是,在封建自然经济下,农业生产和乡土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单靠家庭维持生产经营是不够的,因而必须把家庭形式的互助延伸到村落、单位和亲族,从而形成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利用血缘、亲属和地缘关系而进行资源配置的&差序格局&②。即当需要经济支持和存在其他方面的需要时,首先是向嫡系的亲人,如父母和兄弟姐妹等求援,然后再向亲属,最后向同乡求助,这种形式的资源配置手段最终如同向水中丢一个石子而荡成的一个个圆,一圈一圈跌荡出去,形成所谓的差序格局[16]。因此,费孝通所谓的&差序格局&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社会中的稀缺资源进行配置的模式或格局。1949年建国之后,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因而1949年之后,稀缺资源配置制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就是,用社会主义的再分配经济体制或计划手段取代了过去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制度。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为配合&赶超战略&的实施,国家或政府垄断了社会中几乎所有重要的稀缺资源。国家与政府部门对稀缺资源的垄断和再分配,直接造成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能够支持传统的&差序格局&的资源被剥夺了;二是国家利用这些资源得以构筑一种新的组织框架,以重组社会。这种新的组织框架既是向社会成员进行稀缺资源再分配的机构,又是构造新型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基础[32]。因此,在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以血缘与地缘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基础瓦解了,而让位于以国家和政府计划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继此之后,1978年改革开放使我国开始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体制双轨进程。体制双轨的背后隐藏的则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多样性:国家和政府计划在逐步削弱的同时,但仍旧发挥着重大的资源配置功能;市场化进程为转型的经济体制带来了自由资本主义市场制度下的两种互为替代互为补充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市场价格机制和企业内部层级制度;而游移于政府计划和价格机制以及企业层级制度之间的则是工具性关系这一资源配置手段③。并且,在计划体制和转型时期,工具性关系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即同一阶层之间存在的因血缘、地缘、业缘、和亲属关系等而形成的横向工具性关系[32],和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的纵向工具性关系。这种纵向工具性关系在计划经济和转型经济时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庇护主义关系或权力关系[32],从而成为官员腐败,进而抑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随着经济体制的演进和关系的动态演化,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推进,政府计划将逐渐淡化为市场失灵时的补充或辅助手段,从而使计划这一资源配置方式逐渐淡化,&小政府、大市场&的资源配置格局将不断增强;同时,由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制度建设将逐步完善,体制洞将逐渐缩小,正式制度替代非正式制度的大规模制度变迁也将逐渐加强。并且,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必然逐步降低,从而导致工具性关系生存空间的逐渐萎缩,并将逐渐让位于作为市场失灵弥补机制的市场化关系。因此,经济转型的逐渐推进,或者说当经济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正式制度逐步完善时,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工具性关系的作用与功能将逐渐弱化或削弱[11](图1)。因此,从资源配置手段和机制的制度变迁过程看,我国经济转型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制度的转轨,即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二是政府计划这一资源配置手段逐渐向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机制和企业内部层级制安排的演化,即&小政府、大市场&的演化过程;三则是工具性关系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向作为弥补市场机制失灵手段的市场化关系变迁。图1 关系类型、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动态演进最后,正如本文已经分析的那样,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工具性关系所起的作用是至为重要的:工具性关系在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抑制经济的增长,而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工具性关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的。它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机制是:如果工具性关系使微观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即,使经济从原先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I逐渐向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O逼近,那么,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从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转型的量变积累;但是,如果工具性关系并未使资源配置发生上述变化,或者恰恰相反,使其配置遵循了相反的方向,那么转型的进程将受到极大的抑制。因此,从关系视角研究经济转型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如何使工具性关系向有利于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方向演进,抑制工具性关系的负面影响,并最终使工具性关系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实现其自身向市场化关系的变迁。五、结论与展望本文对关系的关注和考察并不仅仅是为了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关系的功用与本质,尽管社会学者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来研究这个命题,但是目前看来,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结论和分析框架。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展开对关系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将关系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仅可以补充、修正和拓展&经济人&和&匿名性&的基本假定,推进经济学的发展,而且显然可以利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以及其一致的分析框架[30]对关系做出统一的研究结论。尽管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区分了原初关系、工具性关系和市场化关系,并指出了原初关系的异化现象,从而将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概念与华人社会中的关系区分开来。并且,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原初关系异化与经济体制和制度漏洞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为转型经济研究提供一个粗略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框架。但是,本文很多观点仍然有失严谨,且颇有有待商榷之处。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工具性关系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体系并从经济个体效用最大化角度进行量化分析①,从而进一步探究工具性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对转型过程中工具性关系进行资源配置进行基本的经济福利分析,以研究工具性对经济转型的深刻影响则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Arnoud W. A. Boot. Relationship banking: what do we know? [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9, .2.Bian, Yanjie and Soon Ang. 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J]. Social Forces, Mar. 1997, Vol. 75, Issue 3. 3.Eric W. K. Tsang. Can guanxi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9, Vol. 12. No. 2:6473.4.Mark 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5.Peter Ping Li, Guanxi as a special in formal institution in China: the critical implications of formalinformal interaction for geocentric theory building, Downloaded from http://www.faculty.fuqua.duke.edu/ciber/programs/pdf/ppl.pdf, 2002.6.Snejina Michailova and Verner Worm, Personal networking in Russia and China: Blat and Guanxi, Journal of European Management, Vol. 21, No. 4:3.7.Steven Ongena and David C. Smith. Banking relationships: a review. [C]. Forthcoming, in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Harker and S. A. Zenios, edito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8.Ying Fan, Questioning guanxi: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1 (.9.[俄]A&奥尔洛夫.王兴权译.经济发展有赖于人的因素[J].《国外社会科学》,2003,(4):3841.10.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11.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12.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a,(3):136146.13.边燕杰.中国城市中的关系资本与饮食社交: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J].《开放时代》,2004b,(2)93107.14.陈午晴.中国人关系的游戏意涵[J].《社会学研究》,1997,(2):103112.15.董志强.关系、法律与经济效率[J].《经济评论》,2001,(5):125128.16.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桂勇、顾东辉、朱国宏.社会关系网络对搜寻工作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02,(3):4551.18.桂勇、陆德梅、朱国宏.经济转型、关系强度与求职行为&&一项关于失业群体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4,(2):2133.19.郭毅、朱熹.国外社会资本与管理学研究新进展&&分析框架与应用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7):27.20.何梦笔.网络、文化与华人社会经济行为方式[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21.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J].《社会学研究》,1998,(5):3443.22.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79.23.胡雯、武常岐.关系网络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4,(2):3561.24.黄仁宇.关系千万重[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5.李继宏.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3,(3):4249.26.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J].《中国社会科学》,2001,(5):112124.27.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4(2):2128.28.刘世定.乡镇企业发展中对非正式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J].《改革》,1995,(2):6268。29.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J].《社会学研究》,1996,(4):5363. 30.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112.3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32.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5):2030.33.王询.中国经济学家应关注人际关系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0,(6):311.34.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社会学研究》,1999,(3):111.35.张海东、杨隽.转型期的社会关系资本化倾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5357.36.张璟、刘晓辉.关系型银行业务研究的新进展,载黄泰岩主编:国外经济热点前沿(第二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7.张军.制度、组织与中国的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58页.38.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9.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J].《社会学研究》,1999,(2):108118.40.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3,(4):2335.41.赵延东. 求职者的社会网络与就业保留工资&&以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3,(4):5160.42.钟独伟.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生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