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道教教义赌博不是正教

道教的“教”不是宗教,杨锦麟来解释
“‘道教’的‘教’不是宗教。”杨锦麟解释说。拙见「与思想者同行」丘祖西行·栖霞站的演讲结束后,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为大家阐释“道教”之“教”的真正含义,谈谈道教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
拙见:您昨天(7月5日)在访谈中提到过,08年您和任道长结缘后,同他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谈话,这次谈话给了您什么启示?
杨锦麟:那是一个机缘。碧霞祠千年落成时有一个盛典,也是任宗权道长引荐的,那时我跟任法融老道长第一次见面。他主要跟我谈泰山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时代意义。在中国的历史上,道家一般都是“老二哲学”,不强出头。太平盛世的时候他们修身养性,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匡扶正义、挺身而出。比如说姜太公,比如说诸葛亮,比如说刘伯温,历史上还有很多我们知道的,像张良,有很多都是那种军师型的。这些都是道士,道家的人士。他们能够在天下大乱,需要大治的时候挺身而出。所以这个对我很有启发。不强出头,就是韬光养晦,但是你要有本事才能韬光养晦。道家讲“不争是争”,不是说你什么都不争;“清静无为”不是说无所作为。“不争是争”是说你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本事,你才能不需要去像人们这样孜孜以求,但是需要你的时候你又能为国家,为民族,为苍生做事。我想这个对我是很有启发的。一个人要勇于担当,勇于认识,还要像我这样,六十几岁勇于折腾。
拙见: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就会有点远,您是资深媒体人,玩微博也很久了,有没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普及道家文化?
杨锦麟: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资格,因为我不是道门中人,我不是出家人,而且我对这个道家理论涉猎很少。我本俗人,六根不净,我还有很多思想杂念。所以这个东西让我来做阐释,我有点胆大妄为。我想说的是,道家的理论,比如《道德经》,这四千多字博大精深,它怎么能够让老百姓耳熟能详?其实中国的老百姓,在我们民族的基因和血液里,道文化已经无所不在,只是我们没有察觉。我们说“道教”的“教”,这个“教”不是“宗教”。“宗教”这个概念是西方的舶来品,我们中国传统意义的“教”是“教化”的“教”,是教化过程,是耳濡目染,是潜移默化,是深入浅出。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很远呢?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西方的东西吸收得比较快,我们的孩子可能不太喜欢喝凉茶,更喜欢喝可口可乐,我们有很多舶来的东西。舶来的东西不是说不好,但是我们不能邯郸学步,把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珍宝完全弃之不用,这很可惜。
拙见:就您个人来说,您觉得道家文化有什么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杨锦麟:修身、修心。先“修”好自己,你才能够去“治国平天下”。儒释道是相通的,所以我想,道家过度的神秘,它的仪轨给人一种迷信的感觉,但它确实是我们传统文化基因的保留。就这一点来讲,中国道教界的朋友,不要只修自己,要度苍生,你们要多多来努力,我们拙见和锦绣麒麟传媒可以积极配合。
拙见:您说的“度苍生”,具体应该怎么“度”呢?
杨锦麟:把自己度好,然后救人,我们昨天(7月5日)讲,丘祖他就是一个善良的老人,他去救人而已,如果他像西方或某些宗教的人那样,征服欲很强,他也许在救苍生的过程中就把道教传播到中亚五国。我们想想西域,特别是新疆这个地方,文明两千年,一千年的佛教,一千年的伊斯兰教,那是因为元代有一位蒙古的大将军在南疆,后来皈依了伊斯兰教,他用了“武力传教”这个概念。所以今天在喀什,除了艾迪噶尔那个清真寺,还有大量的清真寺里面有中国佛教的痕迹和西方传来佛教的痕迹。西域的三十六国,包括楼兰古国、于阗等等,过去在相当长的历史上都是佛教国家。所以我觉得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教化,确实有它的高深之处。比如说太上老君的《清静经》很长,其概念跟《心经》很接近,所以它必须要更本土化,更简约化,才能让老百姓知道,这种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无缝嫁接。这种文化并不神秘,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
拙见:您说到让大众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知道,道教和佛教是不一样的,佛教会有“佛祖割肉喂鹰”这样的传播方式,道教怎样传播比较好?
杨锦麟:道教的传播比较古老,比较传统,道教在借助新媒体上是比较落后的。不像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在大量地使用新媒体,大量地用现代人所了解的、耳熟能详的传播方式,它做的比道教优秀,道教还是比较因循守旧,比较老态龙钟,它必须焕发它的青春活力。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如果道教还是像过去那样,修自己,比较内敛,不愿意强出头,也许这个宗教的传播难度就会比较大。
拙见:您对少林寺释永信的那种传播方式是否赞同?
杨锦麟:我曾经在少林寺呆了一个多礼拜,我拍了两集的节目,一集是讲俗家少林,一集是讲禅宗少林。俗家少林很市场化、商业化,这对少林寺来讲也是一个不得已之举。过去的寺院存在一种“寺院经济”,是有土地的,他们的土地在丰收后会用来赈灾,会济世安民。济世安民在中国的宗教里,无论对佛教还是道教而言,都是优良传统。1949年以后,没有了“寺院经济”的来源,现在几百号僧人,包括那些武僧,吃喝拉撒睡全部要由寺庙自己来解决。我们原来不懂,说释永信“毁誉参半”,其实这当中很多是周边的一些因素造成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觉得中国佛教的传播力强,是因为有人间佛教的实践。人间佛教实践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在台湾四大山头的佛教,它会加上现代企业管理,加上传播的信息化、媒体化,它当然会做得比较好,道教在这方面要后起直追。
寻道,问道,得道。一路上有阿光老师陪你,懂你!
寻道路上有寻道,寻道陪你去寻道!关注寻道,早日成道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邱祖垂训文》 (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邱祖垂训文》 (2)
你可能喜欢> 问题详情
我国现有五大宗教,分别是___。A、佛教、道教、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B、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我国现有五大宗教,分别是___。A、佛教、道教、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B、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和基督教C、藏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D、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___是调节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重要原则,是统一战线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A、民族政策B、港人治港C、民主协商D、一国两制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___,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A、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B、坚持宗教工作自由原则C、带领信教群众致富D、切实为信教群众半实事、办好事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___个少数民族。A、53B、54C、55D、564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___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的干部学院。A、无党派人士B、民族宗教界人士C、非公有制经济人士D、统战干部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古教正名.为古代道教正名.桑楚道人
我的图书馆
古教正名.为古代道教正名.桑楚道人
为古代道教正名 桑楚道人/文
近来看了不少国内外道教专家学者的著作,感叹千古道教为人所歪曲,强忍悲痛,作此驳文,微薄之力,不敢高希。但愿能正其视听,我心满足矣!
一、道教模仿佛教放生、素食
道教自古都是爱生、护生的宗教,早在《列子》中就记载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孟子》也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礼记·王制》中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除了祭祀和举行宴会,平时大都是不杀牲畜的。上古之时,人们都已经有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道教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后来被佛教发展,兴盛起来。
至于素食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斋戒”礼仪。据周礼规定:有资格吃牛肉的是天子。诸侯平时只能吃羊肉,每月初一才能吃牛肉。大夫平日只能吃猪肉狗肉,每月初一才能吃羊肉。而百姓庶民呢?孟子说,五十者才可以衣帛,七十者才可以食肉。《大戴礼·易本命》称:“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捍,食谷者智惠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道教的修持是厌恶血食的。道经云:“真人体质清虚,不染秽恶,妖魅阴浊所聚,惟喜血食。”这种说法在上清派的典籍中尤为广泛。《黄庭内景经》云:“沐浴盛洁弃肥薰……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原始佛教僧人的行持是日中一食,托钵一家或七家,信家给什么吃什么,不捡荤素。但如果连讨七家皆不得供养,那就只有饿着了。纵观如今保持原始佛教之风的泰国、老挝、斯里兰卡等信奉小乘佛教的国家,那里的僧人也从没有非素不食的习惯。早期佛教虽然严格禁止杀生,要求淡泊修身,不贪图口腹之欲,但未严格禁止肉食。根据后秦时译出的《十诵律》中说:“我(指佛)听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既可食三净肉,说明并未绝对禁止佛教徒肉食。
中国佛教素食制度的始作俑者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他读了《大涅槃经》之后感触颇深,于是以佛教徒和皇帝的双重身份,接连颁布“断酒肉文”、“论酒肉敕”、“喝断肉律”、“禁牺牲文”等诏令。既用佛教戒律,又用强制的行政命令,禁止食用酒肉,甚至不许用畜禽作为传统的祭祀用品。上行而下效,文武百官和老百姓,无论自愿或不自愿,都风行素食。
综上所述,道教放生、素食是古有的制度,并非模仿佛教。
二、道教模仿佛教的大藏经创制了道藏
藏者,书籍贮藏之所。 汉 王充 《论衡·别通》:“ 周监二代,汉监周秦。然则兰台之官,国所监得失也。……令史虽微,典国道藏,通人所由进,犹博士之官,儒生所由兴也。” 汉代即已将“藏”用作藏书之库。道教藏经经目,最早已经著录于魏晋时期葛洪《抱朴子·遐览》中,后简寂先生陆修静重修《灵宝经目》,编成《三洞经书目录》,将道经订为三洞十二部,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敕修《开元道藏》一部,为中华道藏之始。直到公元十世纪,北宋开宝年间始以木版雕印佛经,世界上第一部佛教大藏经《开宝藏》方告问世。前者后者相差二百多年,难道是二百年前模仿二百年后吗?至于佛道二家的“三洞”与“三藏”,其区别在于,道教“三洞”是指洞真、洞玄、洞神三位教主所说的经教,“三藏”是指经、律、论三种经文类别,二者名称一字之差,含义实则风马牛不相及。
三、道教模仿佛教,树立了一系列神祇偶像
道教本就是多神教。道教认为,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一切万物都是大道一气所化,万物有神,万物有灵,不单大自然中有无数的神灵,人的身体中亦有无数的神灵,这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所造就。而原始小乘佛教只认定释迦牟尼佛一人是佛,而没有大乘佛教所描述的无量无边恒河沙数佛、菩萨等。
大道本无形,而应化则有相。设立神像乃是神道设教,是为了方面教化民众而设。至于神像的来历,源自于上古的祭礼,祭祀先祖是,要设“尸”位。《仪礼·特牲礼》注云:“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说文解字》亦称:“尸,神像也。象卧之形。”本义为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后来慢慢地演化为神像。道教沿用上古礼仪,立像供奉,以示上不忘祖宗之德,下教化世人以礼乐,又怎是模仿佛教而来呢?
四、道教模仿佛教而确立的世界演化过程的几个时期——即所谓宇宙浩劫
道教的宇宙演化为“先天五太”。即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分别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太易是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易纬乾凿度》云“太易,未见气也。”太初是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列子》云:“太初者,始见气也。”《太上老君开天经》认为,太初是道教创世纪中的第二个年代。太始是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即是《易经》所谓:“大明终始。”太素是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黄帝内经太素》云:“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极是阴阳微分的宇宙状态。《易经系辞》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据佛教《俱舍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二》、《立世阿毗昙论卷九》等载,即:成、住、坏、空。系佛教对于世界生灭变化之基本观点。于佛教之宇宙观中,一个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时期,称为四劫。此论与前者相较,更是大相庭径,又何来模仿呢??
五、道教模仿佛教仪节,建立起祈祷、礼拜、诵经、斋醮等一套完整的科仪
我中华自古礼仪之邦,上古之时,礼乐已经完备,道教素来敬天祀祖,沿而用之,有何不可?科者,教也;仪者,礼也。科仪是为教化于民而设,斋,《说文解字》云:“斋,戒洁也。”洁净身心为用;醮,《广雅》云:“醮,祭也。”祭祖祀神为用;诵经者,读圣人之书而已,古儒者尚不缺诵经,何况道士?祈祷礼拜、尊崇先王之道也。后学实在搞不清楚这些清清白白的国产货,怎么就成了模仿人家的东西了?
反过来看我国汉传佛教的礼仪,何尝不是我华夏古礼的翻版?殿堂格局、钟鼓鱼磬、诵经韵调、道场制度、甚至平日的吃穿行用,哪一样不是我华夏的东西?哪有客人到了主人家里,反而说主人拿了客人东西的道理啊!
六、道教模仿佛教而建立各种寺院及出家制度
丛林一词,本是指茂盛之树林,道家藉以为栖身修炼之处。丛林的功用,最早可追溯到上古隐者所居住的森林、岩洞,因上古道家炼士,大多三三两两,结伴而居。老子西行至函谷关,于古楼观台设坛为尹喜真人讲学,此为道家立“观”之始。后来我祖汉天师于青城降魔战鬼,始建二十四治,广聚天下道众。魏晋之时,灵宝派、茅山上清派盛行,各处设有道馆,隋唐之时,皇家李氏尊老子为祖,各处大建老子行宫,道士栖居之地。而佛教丛林始建于唐朝马祖,丛林制度及称谓,除了少量印度译词如“维那”、“羯磨”等,又多仿自道教,如“方丈”、“监院”等,又模仿道教云水之称,如“挂单”、“过斋”等。其他诸如早晚上殿、斋醮法事、三元八节的庆贺等等,除了中国汉传佛教,恐怕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佛教国家有如此制度和生活。
出家者,古之真人,厌患尘嚣,污浊不可居,家亲牵缠不得自由,是以隐遁山林,有的精思至道,如广成子、壶丘子。有的仅仅是为了清静自守,如伯夷、叔齐。汉代严遵不愿与朝廷同流合污,遂隐遁山林;宰相张良尚有“愿从赤松子游”之志。魏晋之时,灵宝派、上清派宗师如葛仙翁、魏夫人,亦多舍弃俗缘,只身隐退山林而独修,以证道果。出家隐遁山林之圣贤,从古至今,代不乏人。何来道教丛林出家制度是宋元全真道祖师模仿佛教而来呢?
七、道教的五戒、八戒和十戒等也都基本上是模仿佛教
上古人心淳朴,纯善无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所以没有戒律之称。直到中古之时,大道废弃,仁义乃兴。文王划地为牢而民不敢越,后世奸盗流行,故周公立法律以规范,所以圣人制戒,乃是为了防非止恶,引人归善。戒律的前身是法律,法律禁止的,戒律也一定禁止。何况如道教归根五戒:杀盗淫妄酒是与儒礼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所配,上合天上五星,下合地上五行,内合人身五脏,道教的戒律完全是按照我国古代“天人感应”的理论所造。有人会问:“那道教为什么和佛教的戒律一摸一样呢?”看官,莫说佛教,就是基督教、伊. 斯. 兰教一样有相同的戒律,各国法律中一样有相同的规定,难道说中国的法律和印度的重合了,就证明是中国法律抄袭了印度法律吗?这是什么逻辑?
八、驳 道教模仿佛教“开光”
因为神像本是土木等五行之物所造,本无灵性,塑成之后,必须由高功法师开光启灵,将上界大道分灵引入神像体内,方才可以感应无边,代替大道高真享受万世香火。自古以来,开光之法为道教所秘传。开光所用的器物,如木梳、红布、镜子、毛笔、朱砂、以及银针、五色线等法物,每一件都必须由法师念咒,於其上书写符讳方才可以成为为神像开光的“圣物”。所以神像开光是与炼度亡魂的重要道教法事,不但需要书写大量的符扎文牒,还需要大量的法器法物,更重要的,需要主法法师深厚的内炼修为才能够为神像开光。
反观佛教立像之本,是佛陀灭后后人思念佛的德行,为了追思圣教,故立像而供奉,本无开光的说法,只是后来人看到道士开光拿着镜子和毛笔,于是一些僧人们也开始装模作样地为佛像“开光”,殊不知,镜子上要虚书“开镜符”,毛笔还要念咒敕化才行,这些都是道教秘传的“内含”之学。愚僧不知其内秘,就用笔沾着朱砂在佛像上到处乱点,点得佛像“七孔流血”,这样的“开光”怎能招福呢?这又让我想起了在佛教寺庙里居然也看到和尚学道教给善信们用表筒呈疏文,疏文上不落圣号,表筒上干干净净也不写神仙宫阙,盖上一个“佛法僧宝”的大印就焚化了。普通人写信还得写上地址、收件人姓名,这表文空白着就烧了,估计送信的功曹使者看了也头疼。
近代辽宁大悲寺主持妙祥法师说,佛教并不存在开光一事。现在很多寺院将开光变成一种敛财的方式,这些都是违背佛法的宗旨。如此看来,有些人恶人先告状,到底是谁在模仿谁呢?
九、驳 道教模仿佛教斋日制定斋日。
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三元”、“五腊”、“四时”、“八节”等节日、节气,道教沿用了此制度。故每逢这些节日,所有的道教宫观都要修斋建醮,诵经行道,为天下黎民祈福。反观佛教节日,稍有些历史、地域常识的人都清楚,印度历法和中国历法完全不同,印度一年分为寒、热、雨三季,历法为“黑白月”。如中国佛教定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盘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小乘原始佛教各国则以公历五月月圆日为佛节日(Vai'sākha),认为佛诞生、成道、涅盘都在这一天。
那印度的佛陀诞辰怎么会确定在中国历法的节日呢?况且佛教许多菩萨们都是他方世界的圣贤,他方世界的历法怎么又能和中国历法相同呢?原来佛教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将某某高僧看作是佛菩萨的转世,如唐朝善导和尚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转世、寒山、拾得二僧被认为是文殊、普贤、近代有宣化上人、印光大师被认为是观音、势至菩萨的化身,在这些大师们圆寂的时候,被认为是“返本还原”、“归根复位”,于是就把他们圆寂的日子定为某佛、某菩萨的诞辰。反过来看这些佛菩萨诞辰,二月十五日是佛涅盘日,同时又是道教太上老君圣诞之辰,以上述“返本还原”、归根复位”的理论,我不说想必大家也已明白了。其他诸如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准提十斋日、地藏斋期、观音斋期等,都是早期佛教为了在中国立住脚跟,迎合当时统治者所制定的一系列经典和规定。而这些理论随着佛教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标志,已经很少人知道他本源于道教了。于是一些先入为主的人看到道教和佛教的斋日相同,就一口咬定是抄袭佛教,何其冤哉!
十、驳 道教抄袭佛经伪造道书
满清周安士居士在其大作《安士全书》中论述《道藏》一节说:“道教无所谓《藏》者,唯《道德经》乃为真耳。”后又举出一大堆道教“抄袭”佛教的证据,后学道浅,虽不敏,但也读过几本佛经道典。初期的佛教传扬不易,所以常依附于黄老道教而行,从早期佛教译经中出现的“无极”、“守中”、“清静”等,后渐渐改换道教词汇为用,如将“非常”改为“无常”、“本无”改为“真空”、“大有”改为“妙有”等等一系列换汤不换药的行为,都是不争的事实。其实很多人是先看的佛经,所以以为这些道理都是佛教来的,如果先看《道德经》、《庄子》、《淮南子》、《管子》、《吕氏春秋》等先秦子书,就会发现佛教里那些有用的东西,很多都是先秦道家里原来就有的。此外另有改换道经为佛经的如将《太上老君五厨经》改为《佛说三厨经》,将《太上老君安宅八阳妙经》改为《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佛说安宅神咒经》,《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改为《佛说七千佛神符经》,《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改为《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改为《大藏治病方》,天台智者和尚又将《太上玉轴六字气诀》改为《天台调气六字诀》,佛教密宗的准提法、秽迹金刚法等经典,同时借鉴了道教的符箓咒印等等,大藏经中,这类改头换面的佛经比比皆是。
佛道二教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吸收、融合,共同发展是必然的事,谈不上什么抄袭,何必一边捂着自己的遮羞布,一边拿着木棍要把人家一棒打死呢。
十一、 驳 道教模仿佛教施食
近来受海涛法师弘扬,佛教施食之风甚重,甚至许多在家善信也开始给鬼道众生施食。一些人看到道教也有施食科仪,遂认定又是道教抄袭佛教云云。
道教的施食科仪源自于上古的祭享之礼。《说文解字》云:“祭者,祀也。享,献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云:“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公羊传·桓公八年》注云:“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孟子》也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我国自古以来讲究追思祖德,慎终追远,所以祭礼和战事一样受到重视。道教沿而用之,东汉灵宝葛仙翁依照《度人经》旨,删订符图咒诀、经文诰章而成《斛食科仪》。《仪礼》称:“十斗曰斛。”乃是仙翁广施道力,将一匙之饭食变化为十斗乃至万斗之多,普济无量饿鬼幽魂,将祭祀先祖的礼仪扩大到饿鬼界的众生,充分展现出道教齐同慈爱的精神。
《艺文类聚》卷四称:“道经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对,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而佛藏中现存最早的关于焰口的经典是唐代沙门不空翻译的《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和《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并手印》等。不空译经之始大约晚于道教《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成书一百余年,因此,道教的玄都大献于玉京山,以清膳饮食使囚徒饿鬼俱饱满的仪式,至少要早于佛教焰口约一百余年。于是,难道又是一百年前的抄袭一百年后吗?
十二、驳 道教模仿佛教“皈依三宝”
有些人先入为主,佛教教人皈依三宝,看到道教也有“三宝”,就以为是道教抄袭佛教的。实际上道教三宝起源很早,并且有很多种说法,如天上三宝:日、月、星;人身三宝:精、气、神;法中三宝:雷、火、风;道中三宝:天、灵、神;持身三宝:慈、检、不敢为天下先,等等等等,究其本源,源自于上古“三一”之说。《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道德经》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家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太平经》云:“精学之士,务存神追,习用其书,守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为主”。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基督教也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说法,难不成也是抄袭佛教么?
由于“三一”本是由大道一气而化生,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其本体就是“道”,所以道教讲皈依三宝,乃是皈依教中三宝:道宝、经宝、师宝,皈依道宝,常侍天尊,永脱轮回,是教人心心向道,努力行持;皈依经宝,生生世世,得闻正法,是教人闻经悟道,焚修不懈,皈依师宝,学最上乘,不落邪见,是教人恭敬师尊,不迷真性。所以道教讲入道第一步即是皈依三宝。反过来看佛教三宝,佛、法、僧,是指皈依佛陀、经律论三藏典籍以及僧团,而不是某个僧人本人,虽与道教有些相似,但是还是有其根本区别的,所以也更谈不上是道教抄袭了佛教。
十三、 驳 道教抄袭佛教制定六道轮回
道教所谓轮回,即“五道轮转”之说。道教认为人应修性守道,清静寡欲,否则迷沦有欲,淆乱本真。不能返朴归根,与道同体,其神便入五道。据《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载: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四道者,神入薜荔(音壁离),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有人说五道中的薜荔和泥黎来自于梵语,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此二词到底是源于哪里。
《楚辞 九歌》中《山鬼》章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植物名实图考》:“木莲即薛荔,自江而南,皆曰木馒头。俗以其实中子浸汁为凉粉,以解暑。”因饿鬼多为饥渴所逼迫,其身常处焰火中,烦恼不堪,薜荔有清凉解渴之功效,仙真以薜荔果施与饿鬼,能消除其热恼。所以道教描绘的饿鬼形象多为身披薜荔树叶,这就是饿鬼道称“薜荔”的来历。
《书·尧典》云:“黎民于变时雍。”《尔雅》云:“黎,众也。”泥黎者,泥中之民也。《尚书·仲虺之诰》云:“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用来指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地狱就是这样一个环境,故道教有涂炭斋,专为济拔地狱极苦之众生,至今道教鬼道施食科仪中仍将泥土置于食器中与饭食混合之后施与众生。这也就是道教称地狱为“泥黎”的原因。
道教讲究万物生化,一切生物随其习气,皆在生死转化之中,这种转化,就是所谓轮回,轮回粗分为五道、六道,实际上何止此数,千千万万道轮回都不能穷尽,更谈何抄袭之说!?
十四、驳 道教模仿佛教净土宗念天尊往生净土
道教追求即生成道,很少将希望寄托于死后。但末世众生福缘浅薄,多不能刻苦修行,加上生活步伐渐渐加快,很多修持法门不适合居住在尘世间的慕道者。故而天尊慈悯众生,称此世界东方,有青华长乐净土,其世界中有太一救苦天尊,随方化号,循声救苦,若有众生皈命念诵天尊圣号,则可以消灾降福,一切如意,命终之后天尊前来接引,往生东极青华长乐净土,快乐无为,自由自在。有些先入为主的佛教徒,便认为是道教模仿佛教净土宗念佛往生的修持方法。其实称圣名的修持法门不单是道教独有,连基督教都有“以基督之名”的说法,更何况讲究内炼修持的道教,更不是单单用嘴巴念念就可以,她秉承我国上古阴阳五行的理论,结合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在特定的方位、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内炼方法,如叩齿、存神、掐诀、佩符等,再来念诵圣号,这样长期熏修,不但可以自身得道,还可以度化他人,远比净土宗的修持法要精微、高深的多,谈何道教来模仿佛教呢?若人说东方长乐世界是模仿西方极乐世界而设,试问,佛陀自己都讲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为什么在你的眼中就容不下一个东方长乐世界呢?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教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