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随迁农民工随迁子女定义子女入学,材料不全怎么办

合肥将取消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 今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就学
发布时间: 10:03:01 &&
来源:市场星报&&
资讯标签:&合肥 农民工子女 定点学校
核心提示:今年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所,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严惩乱分班、乱补课等违规办学现象……昨天,合肥市2014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该市今年将把减轻学生负担、学校...
  今年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所,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严惩乱分班、乱补课等违规办学现象&&昨天,合肥市2014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该市今年将把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均衡发展作为重点。
  坚决取缔学前教育机构C类看护点
  据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徐静平介绍,合肥市今年将继续加快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积极推进公建民营幼儿园发展,今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所,建立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和管理长效机制。
  同时,加强看护点的扶持和监管,坚决取缔C类看护点,保障幼儿安全;坚决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要关注0~3岁婴幼儿教育,各县、(市)区要积极创建早教基地。
  实施&一校一名合格音体美教师培训计划&
  徐静平表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仍是今年工作重点,今年合肥市教育局启动&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城乡结对合作工作,扩大结对合作学校至260所;加大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力度,实施&一校一名合格音体美教师培训计划&。
  针对合肥市很多所普通高中还存在着发展模式单一、千校一面以及单纯依赖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应试倾向&等问题,合肥市教育局今年将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在高中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鼓励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构建多样、开放、灵活、融合的普通高中教育模式。
  今年起取消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
  徐静平还表示,合肥市教育局今年将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益,以&一家人&的情感真诚关心困难群体,最大限度挖掘有空额学位的学校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并取消定点学校,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就学。
  同时,合肥市将提高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孤儿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建立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经费补助机制。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免作业本、免课本费范畴。
  庐阳区将首创公办&早教园&
  原合肥54中将成合肥17中南校区,庐阳区将首创公办&早教园&。昨天的会上,合肥市各区的教育今年也是亮点频现。合肥市蜀山区今年将加快建设蜀山高级中学,开工建设合肥望江路中学、蜀山初级中学、望岳中学,积极筹建青阳路小学、蜀麓苑小学。接收合肥市保利小学、南岗小学、惠民新村二期配套幼儿园;对原合肥54中校舍进行改造,作为合肥17中南校区;庐阳区将把学前教育向3岁以前延伸,首创公办&早教园&,新建万科&森林城45中分校和南门小学分校以及南国花园小学和煦园校区,新建宿州路幼儿园分园等4所幼儿园。
  另外,瑶海区今年将保障合肥市新铜小学、当涂路小学、马岗二小项目顺利推进,启动合肥市明皇路小学、铜陵新村幼儿园项目建设。
更多精彩资讯、优惠活动,请扫描合肥网官方微信(微信号:ahwehefei):
【温馨提示】手机用户如何扫描“合肥网”二维码:
1.长按(三秒以上)二维码图片
2.会出现“保存到手机”提示
3.用“扫一扫”功能,点击手机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择二维码”即可
责任编辑:李丹合肥115所中小学定点接收农民工子女【界首教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81贴子:
合肥115所中小学定点接收农民工子女收藏
7月20日起,合肥市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开始接受报名。今年合肥市区和三县共有115所学校作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今年的报名手续也进一步简化,只需提供四证即可就近入学。&&&& 据了解,办理入学手续分批进行,分别在7月20日、26日、30日以及8月5日、10日、16日、20日。办理时须提供的材料包括经商证明或务工证明、暂住证、户口簿和身份证。根据规定,进城务工农民在合肥市经商办企业的要出示工商执照,在合肥市务工的要出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相对稳定的劳动合同。经商、务工以及暂住时间都要求至少1年。需提供的户口簿应是适龄孩子户籍与父母的户籍在一起的户口簿。今年农民工子女入学点进一步扩大,不但每个区和三县都设有学校,学校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共有115所定点学校接收学生。只要提供四证,农民工子女即可和城区学生享受同等待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定点学校并非可以任意选择,家长要选择暂住证所在县区的学校办理报名手续,以保证学生就近入学。&&&& 办理地点&&&& 瑶海区在瑶海区教育局,可乘坐2路、15路、7路、154路、130路、302路公交车到铜陵北路站。&&&& 庐阳区在亳州路小学,可乘坐106路、131路、138路公交车到亳州路站。&&&& 蜀山区在蜀山区教育局,可乘坐8路、111路、13路公交车到望江路与潜山路交口西南。&&&& 包河区在包河区教育局,可乘坐14路、27路公交车到包河区政府办公区。&&&& 新站区在星火小学,可乘坐139路、121路公交车到新蚌埠路30中站。经开区在芙蓉小学,可乘坐616路、20路公交车到翠微路68中站。&&&& 高新区小学入学在兴园学校(乘坐158路公交车到银科路口站)和永和学校(乘坐605路公交车到创新示范区站);初中入学在二十中(乘坐605路公交车到蜀南庭苑站、801路公交车到动物园站)。&&&& 肥东县和长丰县报名点设在县教育局,肥西县设在上派镇中心学校。(胡冬雪 记者 张晓嵘)
教育加盟,教育市场前景广阔,无需旺铺,只需教学场地,课程不断研发,老师定期培训.一次投资,获利多年,总部一站式支持,让你轻松起步!
那太好了,以后我要是去合肥打工的话,也可以把我家宝宝带着了,呵呵,真好啊
以后我要是去合肥打工的话,也可以把我家宝宝带着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差异研究
& &&摘 要: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解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聚焦于条件相似但“入学门槛”差异显著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了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策略和途径。“两为主”政策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受公办学校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但不断扩张的教育需求使得当地有限的公办学校容纳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流入地政府作为具体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不得不在城市资源承载力与贯彻国家政策精神之间寻找均衡点,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还面临诸多障碍和困境。本文搜集了各地有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政策文本,从中筛选出有关“入学门槛”的文本表述并建立数据库。基于对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总结了“入学门槛”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聚焦于同为外来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相似但“入学门槛”显著不同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探析了流入地设置高入门槛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更好地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寻找出路。
  一、“入学门槛”的地区差异分析
  截至2012年6月,笔者共搜集了117个地区的政策文本。文本时间跨度是2003年至2011年,发布机构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涵盖了除宁夏、内蒙、海南等地之外的28个省市。在政策文本中,属于长三角地区的有17个,珠三角地区有9个;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文件有10个,省会城市有17个,县(市、区)颁布文件有90个。非特别说明,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这117个政策文本。
  通过对各地政策文本的梳理,“入学门槛”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各流入地设置的“入学门槛”类型存在差异
  文本分析表明,几乎所有地区都设置了“入学门槛”。根据各地情况,流入地设置的“入学门槛”可分为三类:“积分制模式”、“优惠政策模式”和“材料准入模式”。
  “积分制模式”是按照一定标准计算积分,以此决定随迁子女是否有资格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积分制又可分为“积分制入学”和“积分制入户”两类。“积分制入学”是根据父母一方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职称、服务年限、计划生育、投资纳税、社会服务等项目计算积分,结合公立学校学位空缺情况按积分多少来确定入读公立学校的人选;“积分制入户”属于地方政府户籍改革新政,通过积分制取得本地户籍,从而自动消除户籍制度对享受城市福利的限制,满足入户条件者,其随迁子女可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优惠政策模式”是指只有享受当地优惠政策人员的子女才具有入读公办学校的资格,如部分地区规定企业高层人员、海外归国留学人员、高职或高学历人员等属于本地优惠政策人员的子女才能进入本地公办学校就读。“材料准入模式”,即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的完备程度决定随迁子女是否有资格在当地公办学校就读。从材料类型上看,主要包括暂住证、户口薄、居住证明、务工证明、社会保险证明、计划生育证明等十多种材料,不同地区所要求的入学材料涉及到其中的几项,只要提供完整的证明材料,流入地公办学校便有义务接收随迁子女。
  (二)珠三角地区“入学门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从上述三种模式不难看出,“积分制模式”及“优惠政策模式”的入学难度要远大于“材料准入模式”。从所搜集的117个政策文本看,三种模式的地区分布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除珠三角地区采取“积分制模式”和“优惠政策模式”外,其他地区均没有实行这两种方式。具体来讲,深圳只有享受本地优惠政策人员的子女才具有进入公办学校的资格,广州、东莞、佛山、珠海等地将其作为接收方式之一;东莞、佛山、珠海、中山等地主要采取“积分制入学”模式;广州、江门、肇庆等地主要采取“积分制入户”模式。
&此外,珠三角地区对不符合条件者进行了严格限制,这断绝了不符合条件者的融通之路。如深圳市在《贯彻〈深圳市暂住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深府办[2006]42号)中强调“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暂住人口子女就读规模无序增长……严把新生入学关,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招收不符合就读条件的学生……全市初中在3年内、小学在6年内,基本实现没有不符合就读条件的暂住人口子女在校就读”。在这种严格管理的情况下,珠三角地区普通农民工随迁子女几乎被排除在公办学校大门之外。据统计,2008年在东莞公办初中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占全市公办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只有16.63%。[1]
2010年,中山市火把开发区第一小学享受“积分制”的70多名外来工子女父母都是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并具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
2011年上半年广州市首批1000名积分入户名单中“都是精英,看不到农民工身影”。[3]&
  (三)长三角地区“入学门槛”相对偏低
  从我国几个经济比较发达、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对比情况看,相比北京、珠三角等地,长三角地区的入学门槛相对偏低。虽然北京文件规定“五证齐全”(包括暂住证、居住证明、务工就业证明、无监护证明及户口薄)的非京籍儿童具有入读公办学校的资格,但实际上面临的障碍重重。[4]
2011年北京各区的拆迁波及到众多农民工随迁子女,导致“城市打工子弟如羊群般被放逐于城市的边缘地带”。[5]而长三角地区的各流入地政府更能够站在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受教育权的立场,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如台州市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的通知》(台教基[号)指出“任何学校都不得拒收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若有学额空余,允许其招收不符合条件的在台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08]3号),则提出了明确具体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的比例‘十一五’期间力争达到70%左右”。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长三角地区满足入学条件者便可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从入学条件看,主要采取“材料准入模式”,入学材料种类在5份及以下的地区占64.7%。相对宽容的入学环境使得当地的公办学校入学比例较高,做到了“以公办学校为主”。如2010年绍兴市85%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6]
2011年上海市共有47.05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其中约33.85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占71.9%。[7]。
  (四)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入学门槛”高于县(市、区)级城市
  在117份政策文本中有2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87个县(市、区)采取“材料准入模式”,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入学门槛”显著高于县(市、区)级城市。表1是各地规定的入学材料数量之差异对比,
  可以看出:要求随迁子女提交6份及以上证明材料的比例,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52.4%,县(市、区)为32.1%,前者比后者多出20个百分点;要求提供7份及以上的比例,省份城市及直辖市为28.6%,而县(市、区)为17.3%,前者比后者高11个百分点。可见,进入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要求提供的材料更多,更繁琐。
  二、产业结构对“入学门槛”设置的影响
  入学门槛的设置反映了流入地尖锐的义务教育供求矛盾。流入地面临着校舍、师资、土地、资金等资源的制约以及“教育洼地”的尴尬境地,这些因素促使流入地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随迁子女数量控制在公办学校容纳范围之内。农民工的集中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大中城市的资源紧张程度,使得大中城市的入学门槛相对较高。然而,为何珠三角地区的入学门槛显著偏高,同时又体现了鲜明的“纳优排劣”思想,而同为外来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长三角地区却能够采取较为宽容的政策?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找出影响流入地设置高门槛的深层次原因。
  (一)优化产业结构是影响“入学门槛”设置的主要因素
  政策文件及与政策相关的文本是政策行为的反映,文本的语义则是政策意图和政策过程尤为有效的客观凭证。[8]因此,政策的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和目的。从对珠三角地区的政策文本分析来看,体现了较为明显的以发展地区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为导向的思想。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目前执行的文件是广州市发改委、教育局等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外来工入户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穗发改社[2010]10号),该文件明确指出其发文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决策,将广州建设成为‘首善之区’,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在这种优化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下,当地经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着当地政府对随迁子女的接纳态度。广州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根据父母条件享受不同待遇:满足优秀外来工入户条件的可通过入户方式消除入学障碍;获得市级优秀称号的可优先申请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并享受同城待遇;满足基本条件的则只具有在本市申请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珠三角其他地区如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珠海市、江门市、肇庆市等地采取积分制模式,根据父母的综合素质确定入学人选,以此为契机吸引优秀人才,也是基于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而从长三角地区看,优化产业结构也是当地制定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一个重要考量。如浙江省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8]69号)提出“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增减、城市发展、产业升级和今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趋势等,以常住人口作为主要依据,编制中小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可见,优化产业结构也是长三角地区设置入学条件的一个考虑因素,但与珠三角地区因产业结构调整而排斥外来低素质农民工不同的是,长三角地区体现的是对农民工的吸纳和接受。
  (二)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两个三角洲对随迁子女的接纳程度受当地产业结构对农民工需求情况的影响,然而,产业结构因素在不同地区却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产业结构是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策抉择呢?&
  1.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相互制约的影响
  一般来讲,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主要取决于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而厂商技术采用与劳动力素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厂商技术决定了吸纳的劳动力素质状况,劳动力素质反过来对厂商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Acemoglu在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厂商的新技术采用之间的相互作用。[9]
Berman 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厂商选择与当地的劳动力禀赋不匹配的技术,就会面临效率损失。[10]
Acemoglu和Zilibotti等人则证实了工人技能与厂商技术之间不匹配造成的效率损失,能够解释很大一部分国家间的人均产出差异。[11]
  珠三角地区早期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来自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无技术劳动力,这类农民工大量地集聚在珠三角地区致使当地只能吸引低技能水平的厂商,双方相互制约,维持低水平平衡状态。这已成为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致命性瓶颈。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必须打破这种低水平平衡状态,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低技能、低学历的农民工转移出去,引进高素质劳动力,从而吸引具有高技能的厂商,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这种背景下,珠三角地区推行了“双转移”战略,即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西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以实现“腾笼换鸟”,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12]因此,低技能、低学历的农民工不是当地政府欢迎的对象,而是要转移出去的对象。优惠政策模式及积分制的诸多条款都表明了当地政府的思想:吸纳优秀人才、排斥低素质农民工。可以说,珠三角的入学政策是为了配合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与珠三角地区主要吸引港澳台低技术厂商相比,长三角地区吸引的主要是高技术含量的外资企业,据统计,2010年长三角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达506.21亿美元,而珠三角只有183.5亿美元,江苏省利用FDI比重在2003年首次超过广东省,并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13]根据劳动力素质和技术的互补性,长三角早期吸引了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外来工,而高技术的外资企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着外来工进行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外来劳动力的素质。近年来,浙江省、江苏省等地又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下达专项就业补助资金对跨省份外来农村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了外来农民工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中各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比重在增加,而从事低端职业的人员,如农林牧渔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中的建筑施工人员比重有所下降。[14]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促使长三角地区能够积极主动地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对随迁子女也能够采取较为宽容的政策。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影响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匹配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政府政策的抉择。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一致性的指标是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值占GDP比重结构之间不对称的程度。[15]其计算公式为:
  P=Li-Ci
  其中i表示产业类型,第一产业i=1,P表示产业结构偏离度,Li表示第i产业的就业比重,Ci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比重。
  其含义是P的绝对值越大,产业结构偏离程度就越大,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愈不对称,产业结构的效益愈低下。如果国民经济各产业都是开放的,产业间没有行政壁垒,即呈完全竞争状态,那么通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会使各产业的生产率逐步趋于一致,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也就逐渐趋于零。
  从地理区位看,长三角地区核心区是环太湖区域,即上海、苏南和浙北,珠三角地区位于广东省境内。鉴于难以搜集各县市数据,本文选择上海、江苏省、浙江省数据替代长三角地区,广东省替代珠三角地区。2010年各地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如下:上海市三大产业偏离度为3.2&#&#,总和为8.8;浙江省为11&#&#,总和为22;江苏省为12.6&#&#,总和为25.2;广东省为22.7&#&#,总和为41.4(如表2)。可见,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要远远大于其他地区,这意味着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加不对称,需要调整就业结构以适应产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着地区的产业战略,从而影响着当地政府接收农民工子女的积极性,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子女的排斥倾向正是基于对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调整的考虑。
  3.农民工集聚趋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在外来农民工素质和就业结构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这类农民工的集聚趋势则进一步加剧了珠三角地区的矛盾。在广东省3
667万流动人口中,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四市的流动人口高达2
474.5万人,占全省的86.2%。从事加工、服务等低端行业的流动人口有2
236万人,占总数的81.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约占2/3。
  [16]外来人口的集聚趋势不仅加剧了珠三角地区教育资源的紧张程度,而且因文化素质过低难以满足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考虑,珠三角地区将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作为一种筛选低素质农民工的工具,藉此契机设置高入学门槛将普通农民工逐离珠三角地区。
  与之相比,长三角地区地域广阔,外来人口分布相对分散,缓和了教育资源的紧张程度。以上海为例,上海897.7万外来常住人口中,有79.4%的人口是农民工。
  [14]近年来,随着上海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之间的联动,城市布局的优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外来常住人口由市区向郊结合区扩散。据统计,与“五普”相比,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等地常住人口降幅分别为25.2%、24.4%和19.2%,而松江区等7个郊区的增幅均超过50%。[17]外来人口的分散布局缓和了长三角地区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
&&三、结论及建议&
  地区经济的发展需依靠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地方政府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程度与当地产业战略紧密相连。“两为主”政策能否得以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能否得到保障最终取决于外来农民工的素质和结构是否适合流入地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12]46号),其中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可见,产业结构仍是影响随迁子女接受义务后教育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立产业结构与农民工素质、农民工结构的互动机制,如何提升互动能力、互动效率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一,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从传统部门向新兴部门转移。为适应这一形势,需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打破低水平平衡状态。首先,建立联合会议制度,由专门部门统筹农民工培训工作,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状。其次,加大政府投入,将农民工培训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再次,建立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明确流入地政府投入责任。
  第二,消除户籍、社会保险等制度壁垒,促进农民工自由流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此,必须消除现有的户籍制度及附属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障碍,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近年来,不少地区如浙江、重庆、广东等地逐渐放开了本省农民工入户的限制,实现了区域内市民与农民同等待遇,为农民工入户提供了有益探索。建议将外省农民工纳入户籍改革范围,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第三,规范流入地政府合理设置入学门槛。公共政策的合理性要求必须反映公共政策本质的价值内涵,必须考虑公共政策实现的制约条件及动态适应性。[18]对于各地设置的“入学门槛”,我们不能一概加以指责,但必须建立在合理动机及正当考虑基础之上,应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产业结构的优化需采取合适的途径进行,不能以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作为达到目的手段,增加不平等的代际传递。鉴此,入学门槛的设置应以农民工随迁子女身份及流入地承载能力为两个主要考虑因素,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应坚持“无歧视、不繁琐”的原则。首先,中央政府应根据随迁子女的分布情况和城市承载力测量流入地政府的接收难度。其次,根据不同的接收难度规范流入地合理设置门槛。接收难度大的地区,可优先解决常住人口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以户口薄、一定年限的务工证明(劳动合同、营业执照或灵活就业证明之一)和一定年限的居住证明(暂住证、租房合同或房产证之一)为申请条件;接受难度不大的地区,则应取消这些条件的年限限制;其他无关的条件或要求应给予取消,以保障随迁子女具有均等的入学机会。
  参考文献:
腾讯教育.广东东莞督导评估制提升农民工子弟学校内涵[EB/OL].()[].
  http:∥/a/199.htm.
  [2] 宁波,冯媛. 外来工入户:城门多为白领开,农民工进城难[N].南方日报,.
  [3] 陈小璇. 积分入户未必能积分入学[N].羊城晚报,.
  [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Z]..
  [5] 庄庆鸿,徐霄桐.北京农民工子女就学生态:2012年他们在哪上学?[N].中国青年报,.
  [6] 柯进.流动人口子女如何融入城市[N].中国教育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1年加强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Z]..
  [8] 李钢,等.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9] Acemoglu,Daron. A Micro foundation for Social Increasing
Returns in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 111 (3):779-804.
  [10] Berman Eli, John Bound and Stephen Machin.Implications of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CXIII):.
  [11] Acemoglu, Daron and Zilibotti, Fabrizio.Producativity
Differenc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563.
  [12] 许德友,梁琦.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推拉力”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68.
朱军,顾为东,刘勇,史致远.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2,(6):65.
  [14] 上海市统计局.六普分析资料之三:外省来泸常住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R]..
汪栋,刘赞,刘欢欢.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9):95-96.
  [16] 王鹤,廖仕琪,黄轩.广东流动人口存在六大特征[N].广州日报,.
  [17] 上海市统计局.六普分析资料之二:上海人口分布呈现城市化发展和郊区化安居态势[R]..
曹锡环.哲学合理性理论在政策科学中的应用[J].江汉论坛,2001,(7):7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随迁子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