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旧部下副国防部长孙立人在哪里打败林彪

彭德怀对林彪叛逃:这样把他杀死我有意见_网易军事
彭德怀对林彪叛逃:这样把他杀死我有意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神秘莫测、功过鲜明的人物,当属林彪;最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事件,当属“九一三”事件。
资料图:日,彭德怀、周恩来等在先农坛体育场。本文摘自《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张聿温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神秘莫测、功过鲜明的人物,当属林彪;最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事件,当属“九一三”事件。日,一个使中国乃至世界瞠目结舌的日子。0时32分,一架编号为256的三叉戟飞机,在没有夜航灯光和一切通信保障、机组人员来不及上齐的情况下,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几乎与256号三叉戟飞机滑跑、起飞的同时,8341部队的追兵赶到,眼看已无法阻止飞机起飞,机场上枪声、呼喊声、汽车马达声,乱作一团。1时50分,256号三又戟飞机向西北方向飞行了一个多小时后,在中蒙边界414号界桩上空,突然进入蒙古方向,它越境了!2时25分,在茫茫夜色中传来一声巨响,256号三叉戟飞机坠落在蒙古温都尔汗,随即草原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事后查明,这架失事的飞机是中国二号人物林彪的座机。机上9名乘员全部丧生,其中包括“副统帅”、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林彪元帅,林彪的妻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成员、林彪办公室主任叶群,林彪和叶群的儿子、空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林立果。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九一三”事件的发生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林彪是权威日重的党的副主席,每天被全国人民敬祝为“永远健康”,其地位仅次于毛泽东,是上了党章的“接班人”,他怎么会“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呢?林彪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是毛泽东的“好学生”,被公认为“对毛主席最忠”、“跟毛主席最紧”、“毛泽东思想学得最好”、“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举得最高”,他怎么会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企图谋害毛泽东呢?林彪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是威名远扬的常胜将军,一生戎马倥偬,用兵如神,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他指挥了两个,挥师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他怎么会出此下策,以至满盘皆输、身败名裂呢?林彪事件的发生,当时在许多人看来简直难以置信。但是,这一切毕竟发生了。10年之后,即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一九七〇年至一九七一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机智地粉碎了这次叛变。”一锤定音。然而,围绕“九一三”事件的猜测、传闻乃至争论,却从未中断。而在个别问题、环节上的疑问和迷雾,也时时考验着人们的理智、良知和判断,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和好奇的心理……彭德怀和陈伯达的反应,具有另一面的代表性。1972年1月初,监禁中的彭德怀听专案组宣布了林彪反党事件,长期与世隔绝的他难以置信。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怎么会谋害毛主席?怎么成了可耻的叛徒,一下子从天上掉下来?党和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很长时间心神不定,烦躁不安。(王焰等编:《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736页)专案组叫他写揭发林彪问题的材料,他不解地说:“真没想到林彪这个事叫我帮助写材料。”7个多月后,专案组正式向他传达中发(1971)57号文件,谈林彪死的问题。他除了听到“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于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自取灭亡”,“三叉戟在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附近坠毁,林彪、叶群、林立果等全部烧死,成为死有余辜的叛徒、卖国贼”,还听到了上次口头传达没讲的一段话:“我们党经历了十次重大路线斗争,这就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以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王明、张国焘为代表的六次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同以高岗、饶漱石,彭德怀,刘少奇,林彪、陈伯达为代表的四次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这十次路线斗争证明,各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由于他们的阶级本性和两面作风,是很难改造过来的。”当天夜间,他对看管人员说:“打电话给周总理,我相信他是革命的。这样把林彪杀了我有意见,他死我不同意。叫周恩来总理来亲自参加这个审查。请打电话给周恩来总理、董副主席(董必武——作者注),叫他们来亲自审我,我不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主编:《彭德怀年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35~836页)
陈伯达虽然比彭德怀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情况多一些,也知道1970年的庐山会议上林彪并不痛快,但处于监禁中的他绝没有想到林彪事件的发生。据陈伯达儿子陈晓农介绍,陈伯达后来回忆当时情况时说:“十大公报点了林彪的名,我一无所知,还以为林彪也关在秦城监狱。到1980年审判时,给我看起诉书,我才知道林彪在1971年竟想谋害毛主席,乘飞机逃跑摔死了。我非常吃惊,这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倒就倒了,再怎么也不应该这样做嘛。”林彪出逃,是“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最重大、最惊人,也是最严酷的政治事件。事件的来龙去脉早已公布于众,事件的性质也早已有了定论:林彪出逃,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从理论到实践的失败。但也留下了层层迷雾和种种疑团,多年来为国内外所关注、猜测,各种说法不胫而走,甚至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把这些说法、猜测、质疑、争论汇集起来,加以分析和判断,对看清整个事件的真相是会有帮助的。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精谋善战DD林彪--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精谋善战DD林彪
】【】【】【】【】
  精于运筹,多谋善战;攻于心计,贯用机巧;深沉寡语,用心歹毒;残忍虚伪,阴险诡谲。  林彪(),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组成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1.在红军征战中迅速擢升  林彪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户地主家庭。少年时期沉稳内向,善动脑筋。随着“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各种进步思潮的兴起,林彪逐步接受了新的思想。他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只有十六岁。十八岁时南下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阀战争开始后,林彪奉命参战,北伐军打到武汉后,他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任排长。大革命失败之后,在血雨腥风的恶劣环境中,林彪选择了革命道路,他随本部参加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的队伍在南下途中失败,队伍多被打散。随后,林彪参加了湘南武装起义,并随着武装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成为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林彪初任工农红军第四军的营长、团长,因指挥作战有方,提升很快,到1929年春,红四军主力转战于赣南、闽西时,升任第一纵队司令员。随着红军的发展和编制的扩大,1930年6月,林彪升任红军第四军军长,时年二十三岁。  林彪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参加了中央红军的多次重大战役,在征战中其军事才能进步很快,到1932年3月,他升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的第一军团总指挥,后来改称为军团长。林彪在指挥作战时,善于打突击。当一切布置停当,基本条件具备之后,就组织几股部队来个猛打猛冲,这种方式屡屡奏效。尤其是对于国民党的杂牌军和地主武装,因其战斗力不强,官兵贪生怕死,遇到力量较强的部队一冲就乱,一乱就败。所以,林彪的突袭战术经常得手。他本人也随着胜仗的增多名声渐大并迅速提升。他任军团总指挥时年仅二十五岁。  林彪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其思想也发生过动摇。曾经发出过“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议论。对革命的前途持悲观态度。为此毛泽东专门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批评这种思想。尽管发生过动摇,但他还是在高级指挥员的位置上把武装斗争坚持了下来。  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到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林彪始终在第一线坚持指挥战争。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了红军长征。他率领的红一军团是长征的主力部队之一。  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改组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由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遵义会议后红军初战失利,再加上许多干部对红军绕着圈子走表示不理解,对比,林彪曾给中央写信,建议由彭德怀出来接替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此事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斥责。  林彪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从排长逐步升为军团长,并以此奠定了他一生的重要领导地位。  2.靠平型关战斗得以扬名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为了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党中央决定成立抗日红军大学,林彪出任校长兼政治委员。  全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林彪任一一五师师长,是三位师长中最年轻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以师为单位分头开赴抗日前线。一一五师奉命东渡黄河,到雁北地区阻击日军的进攻。  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之后,沿平汉、平绥、津浦铁路长驱直入。9月中旬,西进日军占据大同,其主力继续南下。进占蔚县、广灵、灵丘的日军第五师团主力企图夺取平型关。为了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军队作战,我八路军115师在林彪、聂荣臻的率领下,进驻平型关东南的上寨、下关地区,待机歼敌。  到达预定地点之后,林彪反复研究了雁北的地形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认为只能寻找有利地势打伏击战,不能找阵地战。经过对平型关一带的地形侦察,最后确定利用日军疯狂而轻敌的弱点,占据有利地势,设伏待敌,打较大规模的伏击战。  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由灵丘进占平型关北部的东跑池地区。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于二十三日命令我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一一五师接到命令后,林彪决定利用关沟至东河南镇之间公路修在山谷中间的有利地形设伏待敌。决心下定之后,部队于二十三日隐蔽进入平型关以东冉庄和东长城村待机。与此同时,派出骑兵营和独立团向灵丘方向活动,钳制日军,以便保障主力的翼侧安全。  9月24日,一一五师组织了营以上指挥员进行现场勘察,并作出了具体部署。是日夜晚,各部队冒大雨向指定位置开进。25日拂晓,部队全部进入设伏位置,完成了各项战斗准备。  9月25日晨,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携带大批辎重沿灵丘至平型关的公路开进,日军大摇大摆,根本不以为有中国军队敢于阻击。上午七时左右,日军全部进入一一五师设伏地区。指挥员当机立断发起进攻命令。一阵伏击的枪弹,给敌人大量杀伤。随后各团利用有利地势发起冲击。六八五团经激战歼敌一部。六八七团切断了日军的退路。六八六团第一、三营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日军虽遭突然打击,战斗力仍非常强大,还能组织起强大的火力进攻。我八路军对日军进行分割包围,多次打退日军突围。东跑池方向的日军回援被围,被六八五团打退。战斗进行到十三时左右,被一一五师围住的日军全部被歼。但驻守团城的国民党军队临阵脱逃,给东路池一带的被围日军留下了机会,使这部分日军得以突围逃走。  这次伏击战,由于部署周密,动员有力,指挥得当,所以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此战歼灭日军一千余人,缴获步枪一千余支,轻重机枪二十余支。掷弹筒二十九余具,火炮一门,战马五十三匹,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二百余辆。  平型关之战,是我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也是中国军民歼击日军规模较大的一次。此战之前,侵华日军并未遇到什么抵抗。他们把几十万华北国民党军队驱赶得望风而逃。所以,平型关大捷意义非常重大。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正是由于平型关战斗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此战在全国的舆论工具中成了重大新闻,被各报刊登载。林彪作为作战的指挥官在党内的影响更大,在全国也成了知名人物。  平型关大捷之后,林彪继续率一一五师战斗在抗日前线。日,林彪率部行军途经山西隰县时,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哨兵误伤。伤后护送延安休养治疗,冬天赴苏联就医,直到1942年初才回国。  3.在解放战争中显示才能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党从华北和华东抽调十余万军队和地方干部出关,扩展东北根据地。林彪受命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和中共东北局书记等职。就在我党向东北地区调集干部和军队的同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分海、陆、空三个层次向东北派遣军队。敌人在很短时间内就向东北调集了三十万全部美式装备的军队,后来军队数量增加到六十余万人。  中共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执行党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放弃大中城市,下到农村搞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政权,发动人民群众,壮大武装力量。在形成稳定格局之后,东北野战军从北向南展开进攻。通过“四保临江”扼制住了东北蒋军的进攻势头,又经过1947年的夏季和秋季攻势,开始大量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再经过1947年冬和1948年春两个强大攻势,国民党军队退守到长春、沈阳、锦州等大城市和十来个小城市。此时我东北野战军在数量上已超过了敌人。  在东北战场上,林彪较充分地显示出他的指挥才能。他总结出“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等战术原则。“一点两面”就是在进攻敌人时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得手之后迅速扩大战果,正面进攻与侧面迂回包围、分割、穿插相配合;“三三制”即每班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至四人,进攻时以小组为单位,队形疏散可减少伤亡,容易聚拢便于形成战斗力;“三猛”即猛打、猛冲、猛追。林彪把复杂的战术问题用几个字简练地概括,好学好记,便于推广,这些战术原则,在东北野战军中推广很普通,应用也很广泛。  林彪带兵只管打仗,别的事几乎不问。在指挥东北战场的各战役、战斗的过程中,林彪差不多终日倒骑着椅子面对墙上的地图,长时间不许别人打扰,一个人面朝地图观察和思考。林彪布置战役计算十分精确,可以说他精干运筹。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和讨论,而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想。一旦他开口布置任务,那就是命令,别人只能是听命和执行。他对战场兵力的计算可以精确到一个营甚至一个连。他不打无把握之仗,每仗都留有余地。在进攻时他要计算到有全胜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还要留出退路。在辽沈战役中打锦州,尽管毛泽东发了数十封电报,但在没有充分把握时林彪就是不下决心。有一次终于下了打锦州的决心,但当他听说敌人又增调五个师的兵力增援锦州时,又把部队撤了下来。  在林彪等东北野战军高级将领的指挥下,围困长春,迫使蒋军起义或投降,和平解放长春;强攻锦州,堵住东北蒋军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攻占沈阳,全歼东北蒋军。我东北野战军发动的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以伤亡六万九千余人的代价,换取了全歼东北敌军四十六万人和解放东北全境的重大胜利。  辽沈战役结束,林彪与罗荣桓率部入关。进驻华北之后,与聂荣臻等共同指挥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最难打的是天津。林彪调集东北野战军的三十四万人,由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莅临天津统一指挥。日发起总攻,激战二十九小时,全歼天津守军十三万人,解放天津。切断了傅作义的南逃之路,经过政治争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宣告胜利结束。以伤亡三万九千人的代价,获取了消灭和改编敌军五十二万人的重大胜利。至此,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使国民党军队驻华北主力基本丧尽。  平津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率领这支部队继续南下,一直打到中南地区,并在那里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  在解放战争的五年征战中,林彪指挥大兵团作战,其战争规模最大时可集结数十万人。在数十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战斗中,由于谋划准确,决策果断,指挥得力,再加上因新式整军运动鼓舞起指战员的高昂士气,几乎是每战必胜。  4.在篡权争斗中身败名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林彪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在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林彪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担任什么重要职务,工作也不很积极。虽然他在十位元帅中是最年轻的,但由于健康状况欠佳,一直比较消沉。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挨了整,林彪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就杀上前台。不仅接替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而且担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了全面抓住军权,他先后搞倒了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又诬陷并搞倒了总参谋长罗瑞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陈伯达、江青等人勾结,排斥异已,残害老干部。借助群众运动,有预谋有计划地迫害了一大批高级干部。  林彪在不择手段地迫害异已的同时,把自己的亲信和走卒安插到军队的要害部门。让黄永胜抓总参,邱会作任总后勤部部长,李作鹏去抓海军,吴法宪抓空军,再加上他的老婆叶群从中串连,结成反党集团并控制了军队的主要机关。他们的目的在于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随着鼓吹“天才”,高呼“万岁”等阴谋被毛泽东识破和设国家主席议案被毛泽东否决,林彪及其集团意识到靠和平手段夺权已难能实现,于是决心发动武装政变。日,林彪下达了杀害毛泽东的手令。阴谋败露后,林彪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于9月13日驾机出逃。逃跑途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九一三”事件)  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林彪党籍。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林彪为反革命集团的主犯。  林彪在抗日战争期间写了《抗日战争的经验》等文,批判了消极防御方针。在解放战争期间,总结出六个战术原则,对于部队的野战和攻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林彪年表  林彪原名育容,日生于湖北黄冈回龙山区林家大湾。  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改名林彪,入黄埔军校,在校转为共产党员。  1926年11月从第四期毕业后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任见习排长、排长,曾随部参加北伐战争中讨伐孙传劳和进军河南的战斗。随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在工农革命军(后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营长、团长。  1929年初,随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任第一纵队司令员。  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  1932年3月任第一军团总指挥(后改称军团长),率部作为红军主力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  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  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与聂荣臻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日行军路过山西隰县千客庄,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哨兵误伤,返回延安。  同年冬赴苏联就医。  1942年1月回国。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延安赴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  1946年1月,部队改称东北民主联军。&2月,指挥所部在辽宁彰武和法库之间的秀水河子歼灭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师一部。这是民主联军在东北反击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歼灭战,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1946年6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  1946年7月主持召开东北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由陈云起草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简称“七七决议”),强调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指挥在北满的民主联军进行三下江南&(指第二松花江以南)战役,和南满的民主联军组织的四保临江(在吉&林南部)战役南北呼应,使国民党军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陷入被动。  1947年后,与罗荣桓等指挥夏、秋、冬攻势,大量歼灭敌人,&迫使国民党军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互不相连的大城市中。  日至11月2日,在中央军委的指导下,与罗荣桓等指挥辽沈战役,解放全东北。  1948年11月,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等指挥平津战役,攻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  1949年春,指挥所部进军中南。  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12月改称中南局)书记、华中军区(12月改称中南军区)司令员。  至1950年&4月,指挥所部,在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的配合和华南游击队的策应下,先后进行了宜沙、湘赣、衡宝、广东、&广西、解放海南岛等战役,解放了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五省。  1951年任军委副主席。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1955年4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8年5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  1959年9月任国防部长,随即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常务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相勾结,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又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互相争斗。  日,在其妄图策划反革命政变、谋害毛泽东的阴谋败露后,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亡。  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反革命集团主犯。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权娟)
[] &[] &[]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排行榜
??????????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毛泽东试探:林彪当主席我当副主席好不好?
来源:综合
毛泽东和林彪(资料图)
  本文摘自《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1970年春天,毛泽东提议筹备召开四届人大,在是否设立“国家主席”之职的问题上,他与林彪分歧凸现
  1970年3月的北京,春风拂面,暖意融融。又是一个桃红柳绿,迷人而清新的季节。
  不过那时候的北京城远没有今天繁华和喧闹,大马路上很少出现塞车与拥挤,清一色的灰色建筑和低矮房屋在人们视线里已习以为常。虽然“文革”的高温已经在“祖国河山一片红”中降下许多,可马路边那些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大幅宣传画依然给人眩目的色彩,硬邦邦的人物形象和火药味浓烈的大标语让这个古老历史都市充满了“文化大革命”偏激且昂扬的气息。
  人们驻足天安门城楼前,漫步天安门广场上,或者跻身在长安街滚滚自行车洪流之中,没有谁会去想象近在咫尺的人民大会堂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不会估量到它们会给明天的中国政坛带来什么影响....。。
  人民大会堂,这个象征中国政权的著名建筑物,正如其气势恢宏、庄重威严的建筑风格一样,一系列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孕育于此,诞生于此,也终结于此。
  1970年开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就在此召集了政治局会议。他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开始进行修改宪法和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政治局会议成立了两个小组,一个是由周恩来、张春桥、黄永胜、谢富治、汪东兴组成的四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事宜工作小组;再一个是由康生、张春桥、吴法宪、李作鹏、纪登奎组成的负责修改宪法的工作小组。
  毛泽东从1969年底外出到武汉长沙等地视察,至今未归。但他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依然集中在北京,并以他的绝对权威决定着中央的决策。
  九大以后,毛泽东认为“文化大革命”已进入“扫尾”阶段,政府工作和经济工作都应恢复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发动时期的一些做法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转变。那么在适当的时候就需要召开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64年底召开的,相距已有六个年头&&于是,日,远在长沙的毛泽东将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派回北京,传达他提议召开四届人大的意见。
  毛泽东此时提议召开四届人大,是他继召开九大之后,采取的又一个大的动作,也是他“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的政治步骤之一。
  这一年,毛泽东77岁,他的威望如同他的年龄一样成正比上升,身体状况却与年龄成反比下降,许多老年人的疾病开始显露,老年人的思维模式也开始“侵入”他的精神世界。尽管这些还是老人体征的初期阶段,但已在许多政要事务上初露端倪,包括“文革”运动的发动和推进&&
  筹备召开四届人大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如果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要设国家主席一职。而国家主席刘少奇已被“文革”的狂风暴雨打翻在地,于1969年11月在河南开封含冤离世。
  那么即将召开的四届人大,是毛主席重新担任国家主席,还是由他人来担任国家主席呢?这个问题让毛泽东颇为踌躇。也许是先前他和刘少奇“两个主席”不愉快的往事挥之不去,他自己既没有重新担任这个角色的愿望,又不放心把这个职位交给其他人――包括他“钦定”的接班人林彪。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难倒毛泽东。这位与众不同的杰出政治家,以他特有的方式为历史留下了别样的一笔。
  汪东兴飞抵北京,将毛泽东的意思带到了人民大会堂,带到政治局委员面前。汪东兴如是传达:要开四届人大,选举国家领导人,修改宪法,政治局要立即着手做准备工作。国家机构究竟设不设国家主席要考虑,要设国家主席由谁当好,现在看来要设主席只有林彪来当,但我的意见是不设为好。
  汪东兴传达完后不等大家讨论,便散会了。
  如此简单的几句话,大家可能一下子回不过味道。“但我的意见是不设为好。”这句至关重要也是最贴近毛泽东真实想法的一句话,但没有引起政治局委员们的足够重视。
  第二天即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正式开始了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
  很快修宪小组成员陈伯达与张春桥在起草宪法修改方案中,产生了分歧与争论。陈伯达主张应当放入有关国家主席的条文,张春桥则主张删去原有的有关国家主席的条文。
  毛泽东委托汪东兴带回北京的意见,却让远在苏州休养的林彪看到了希望。
  他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是毛泽东。1959年4月,当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会议举行时,毛泽东声言为了集中精力考虑一些重大问题,决定辞去国家主席职务,刘少奇当选为第二任国家主席。1964年12月下旬至1965年初,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又一次当选为国家主席。刘少奇1966年11月冤死开封,意味着国家主席就处于了空缺的状态。
  谁继任国家主席呢?
  按照当时的政治形势,只有两人可担此任:要么毛泽东,要么就是林彪。
  毛泽东早在1958年就提出不当国家主席,如今年岁更大了,难道还会重新担任此职?如果毛泽东不当国家主席,则非他林彪莫属了!
  尽管在中共九大,林彪成为唯一的党的副主席,他的接班人的地位已明文载入党章,不过,这个副主席之职,还填不了林彪的权欲。他早就不满意自己在政府中的职位只是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这种与“接班人”地位不相称的状况。出任党的主席肯定是不现实的,那是非分之想,而担任国家主席却不是不可能的。这里不仅有刘少奇的先例,此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打算更换接班人的意图弄得林彪内心惶惶,对自己现有的第二把交椅没有安全感。
  据说,毛泽东在与林彪的一次谈话中先是说总理年龄大了,问他对周恩来的接班人有什么考虑,然后话锋一转,问林彪:我年纪大了,你身体也不好,你以后准备把班交给谁?见林彪不吭声,毛泽东又追问:你看小张(指张春桥)怎么样?弄得林彪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好一会林彪才反应过来,通过回答怎样才能防止出修正主义的问题,转弯抹角地表示:还是要靠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这些从小就跟着主席干革命的人,要防止小资产阶级掌权。
  林彪此时觉得只有通过设立国家主席,进而当上国家主席,才有可能进一步巩固和捍卫自己已经载入党章的接班人地位。
  3月9日林彪让叶群对在京的黄永胜、吴法宪说:“林副主席赞成设国家主席。”
  此话传进毛泽东耳朵里,但他没有理睬。
  林彪只得自己出面,让秘书给毛泽东秘书打电话:“林副主席建议,毛主席当国家主席。”
  毛泽东所答非问。让秘书回电苏州:“问候林彪同志好!”。
  什么意思?
  林彪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一种不受信任、大权旁落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时夫人叶群给他提了一个醒:怕是这次又和九大一样,要试探一下你吧?
  九大开幕式上,曾发生过这样一幕:推选大会主席时,坐在主席台上的毛泽东突然对着麦克风说:“我推举林彪同志当主席。”
  林彪就坐在他身边,一听此话,马上反应过来,站起来大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当主席。”
  毛泽东摇摇头,又说:“林彪同志当主席,我当副主席好不好?”
  林彪也连连摇头说:“不好,不好,毛主席当主席,大家同意请举手。”
  全场代表的情绪被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一番“谦让”调动起来,兴高采烈地一致举起手来拥护毛泽东担任党中央主席。
  这一次是不是试探呢?
  但是下面的日子证明这一次不是试探,
  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修改宪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写出《关于修改宪法问题的请示》,送呈毛泽东。毛泽东阅批了这一报告。
  3月17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的问题。
  4月初,毛泽东在审阅“两报一刊”编辑部文章时,写下一段意味深长的批语:“关于我的话,删掉了几段,都是些无用的,引起别人反感的东西。我曾讲过一百次,可是没有听,不知是何道理?请中央各同志研究一下。”
  毛泽东所指“无用”的东西和“引起别人反感”的话几乎全是林彪提出来“颂扬”毛泽东的原话。
  周恩来批示将毛泽东的批件先在中央政治局范围内传阅。林彪当然很快就看到了。
  林彪很是熟谙“善用兵者隐其形”的用兵之道,懂得在政治上如何掩蔽自己,既要撇清自身与设立国家主席的关系,又要试探毛泽东的真实想法。毛泽东这个带有很大指向性的批示并没打乱林彪的阵脚,他依然按照既定步骤“进军”――这一次他要来一次反试探!
  因为他断定,毛泽东既然早在1959年66岁时便辞去国家主席之职,绝不会在1970年77岁时重任国家主席!他这个时候拼命推崇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那么就意味着推荐自己担任这一职务。
  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提议不设“国家主席”,林彪仍一意孤行敬请毛泽东“兼任”此职
  4月11日夜11时30分,林彪突然在苏州让秘书给中共中央政治局挂电话。
  电话的记录全文如下:
  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
  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可少设,关系都不大。
  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
  林彪这三条意见,第一条是假话,第三条是真话,第二条是无所谓的话,他确实是不愿意担任国家副主席!
  就在接到林彪电话的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给毛泽东递交请示报告。毛泽东对此作了批示:
  “我不再作此事,此议不妥。”
  算上上次汪东兴带回的大体意见,这次应该是毛泽东第二次否定关于设国家主席的意见。如果上次有些含糊其辞,那么这一次应该是毫不含糊的。
  可是,毛泽东没有想到,林彪这一提议随即得到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在京政治局大多数成员的赞成,而支持他本人的则寥寥无几。毛泽东越发不安,因为这种情势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林彪此举具有很大的蒙蔽性,同时也表明林彪在政治上羽翼渐丰,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量。
  恰在此时,国际风云四起,美国入侵越南的战火不断扩大,大有蔓延印度支那的态势,中国外交斡旋在即,毛泽东在接到林彪建议的第二天便急急忙忙从武汉赶回了北京。
  毛泽东一回北京就召开政治局会议,就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再次重申他不当国家主席,也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他还引用了历史上三国时期“劝进”的典故来敲打林彪及其党羽:“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毛泽东谈笑风生,而他的笑声中饱含着尖刻的讽喻。
  这是他第三次表示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做了周恩来的工作,几次和周单独谈话,坦明白己的态度。毛泽东认为说服了他,就能带动其他人。
  周恩来马上明白,原来他也忽略了“但我的意见是不设为好”这句话的深意。
  “不设”――这才是毛泽东最根本最真实的思想和意图!
  最后,毛泽东干脆挑明,建议在修改宪法时,直接删去在原宪法中的第二章第二节。让新的宪法中没有设国家主席的章节。
  没有了设国家主席的章节,“设”与“不设”就无从谈起。按理,设不设国家主席之争应该休矣。然而林彪,不服输不放弃。权欲在心中作祟,他不愿死心,仍然一意孤行,再三提议恳请毛泽东“兼任”国家主席。他固执地认为,毛泽东最后一定会谦让,会说:“请林彪同志任国家主席。”一旦有了这样“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林彪理所当然就达到了目的。
  对于林彪的内心,毛泽东看得一清二楚。特别是这几年,林彪利用自己接班人的地位,在党内军中拉帮结派,积极扩充势力,非但基本上掌握了军队,就连军委办事组成员几乎也是他战争年代四野麾下的人马。武有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打开他们的履历表就不难发现,“四大金刚”都是跟随林彪南征北战,一路冲杀过来的生死至交。文有党内著名的理论家陈伯达。理论上林彪得到鼎力相助。而林彪同妻子兼秘书叶群更像开了一个夫妻店。叶总是喜欢放大林彪的愿望和要求,如果林彪放个屁她马上能演绎成“急性肠炎”。林彪并不是一个喜欢出头露面的人,而她却能掌握好林彪必须出面的时刻。她和林彪的心腹们更是亲密无间、周旋尽至。因为有了叶群这个“润滑油”,林彪团伙越发显得紧密团结,他们铸成攻守同盟,里外抱成一团&&毛泽东不能坐视不管!
  恰好这时,江青团伙开始对林彪权势膨胀表示出明显的不满。特别是张春桥,每次讨论修改宪法,都和陈伯达吵得不可开交。
  而张春桥又被大家认为真正能体会毛泽东思想的人。
  应该说,毛泽东的种种举措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林彪,让他明显感到毛泽东对自己不再感冒,而且是很不感冒了。
  如果说,以前高调提出让毛主席“兼任”国家主席还有由衷的成分,那么从毛泽东第三次表明不设国家主席之后,林彪再次提议毛泽东“兼任”国家主席就是放的烟雾弹,言不由衷的背后是为捍卫他的接班人地位而在政治上展开的保卫战。
(责任编辑:UN848)
原标题:毛泽东试探:林彪当主席我当副主席好不好?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庐山会议林彪错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