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中国共产领导下的成就领导总编辑是谁

赵化勇_百度百科
赵化勇,男,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主席,原任,总编辑,高级编辑。江苏省市人,1968年毕业后参加工作,1972年在新闻系学习。1975年到从事编辑工作。先后在新闻部、专题部、社教部、经济部、文艺中心任职。赵化勇在担任台长以来,提出“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发展战略,目前形成了以综合频道为龙头、各个专业频道相互支撑的频道网络。 日卸任,由中宣部副部长出任央视台长。党组成员,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八届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2012年12月当选为第五届主席[1]
赵化勇个人经历
2.03安徽天长市跃进社插队、教师 
5.07新闻系学生
7.12 中央电视台新闻部地方组编辑
4.12 中央电视台专题部农业、民族组副组长
6.08 中央电视台专题部副主任
9.07 中央电视台社教部副主任(9.07中央讲师团白银分团团长)
2.08 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副主任、主任
3.03助理兼经济部主任
4.02 副台长
5.07 副台长兼文艺中心主任(7.01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9.01 副台长兼卫传中心主任
5.07 党组成员、台长、分党组书记、总编辑
6.11党组成员、台长、分党组书记、总编辑兼任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
9.05党组成员、台长、分党组书记、总编辑兼任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八届副主席
2009.05- 党组成员、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八届副主席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
卸去台长职务
日,通报央视新台址火灾处理结果,时任台长赵化勇被行政降级、。
2010年---至今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
日,担任主席。[2]
赵化勇荣誉成就
赵化勇,在担任台长以来,提出“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发展战略,形成了以综合频道为龙头、各个专业频道相互支撑的频道网络。
在赵化勇的带领之下,已经拥有开路频道18个,18个,1 个;赵化勇提出“品牌化”战略,致力于提升在全球范围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中央台连续3年入选“”,2005年排名341 位,2006年位居299位,2007年飙升到第71位;在电视节目“低俗化”、“泛娱乐化”趋势抬头的关键时刻,提出“绿色收视率”发展理念,坚守责任和品质,“绿化”荧屏。
赵化勇社会活动
上海电视节开幕晚会
日,第十三届上海电视节开幕晚会《我们在唱——30年》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晚会首次对三十年来中国纪录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电视节组委会主席、党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出席晚会。
晚会通过播放各个历史时期纪录片的经典镜头,邀请全国50位纪录片导演代表,回顾了中国纪录片在思想深度和技术水平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其中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老中青三代纪录片人表示,将薪火相传继续担负起历史纪录建立时代档案的责任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日,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会议选举勇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四届主席。 会议还选举、李京盛、、张晓爱、、周振天、胡玫、、唐国强、、黎瑞刚、为新一届中国视协副主席。中国视协第四届主席团推举为中国视协第四届名誉主席。
赵化勇在致词时表示,作为电视艺术工作者,要创作制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视艺术作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创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中央电视台党组讨论会
日,中央电视台分党组召开分析检查报告专题讨论会,赵化勇同志出席。他强调,中央电视台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手解决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优化频道,精办栏目;二是梳理同质化栏目,并提出调整方案;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大干部内部交流和跨中心干部交流力度;五是进一步加强员工在职培训;六是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改进对外宣传语态,按计划推进建立驻外记者站、开办多语种频道等。与会人员认为,分析检查报告经过两次修改后,内容比较全面,概括比较精练,查找问题比较准确,符合全台发展实际,集中反映了全台职工的智慧。
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
日,第六届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副台长恩高峰,台副总编、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等领导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总裁、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副总裁等陪同下,来到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仔细察看推介的影视剧目,详细了解市场销售情况。赵化勇看到公司重点推介剧目《》和纪录片《美丽中国》、《敦煌》和《瑜伽》的宣传资料时,关切地询问这些剧目的摄制进展和发行情况,他在听取了公司副总经理介绍的相关情况后,要求在主旋律和重大革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上要倾注更多的资源,应产出更多更好的、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赵化勇同时对中视传媒近几年来在影视剧制作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看好公司在影视剧摄制方面的发展潜力,表示央视将给予重点关注和必要的扶持,希望中视传媒背靠中央电视台,充分发挥影视制作方面的优势,努力抢占市场先机,要利用好国际影视节目展这个平台,不断提升中视传媒在业内的影响力。赵化勇同时指出,此次展会中视传媒的展台布局相对较小,影响力还不够大,他要求来年参加展会,要提前与主办方进行协调,力争让中视传媒有更大的展示面积和空间,以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为打造和提升市场影响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会见土耳其大使
日,赵化勇会见土耳其驻华大使拉费特· 阿克居纳伊博士。拉费特· 阿克居纳伊大使认为,中、土两国历史悠久,在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2008年正值中土建交30周年之际,希望通过双方电视机构的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赵化勇台长向大使介绍了中央电视台节目以及频道的发展情况,并指出,电视媒体应在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方面起到桥梁作用。为加强双方电视机构的实质性合作,赵化勇提出了举办电视周、交换摄制组、节目交换等具体合作方式并建议配合两国建交30周年举办有关报道活动 。
慰问受伤消防官兵
台长赵化勇到北京市朝阳医院看望慰问了在扑救北配楼大火中受伤的消防官兵。他走进病房逐一询问6名消防官兵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代表全体职工向英勇顽强、奋力扑火的消防官兵表示衷心感谢,向英勇牺牲的指导员表示崇高敬意。他说,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后,消防官兵及时赶赴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尽职尽责,迅速展开扑救行动,为保护国家财产和减少损失作出突出贡献,展现了消防官兵大无畏的精神,是人民的英雄。希望受伤的消防官兵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安心养伤,早日康复,康复之后到中央电视台做客。赵化勇同时向消防部队和北京市表示感谢。并表示,中央电视台将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后续事宜。指导员英勇牺牲后,派专人一直陪护在其家人身边。
赵化勇卸任CCTV台长
2009年5月,中央决定,任命为台长,免去赵化勇台长职务。据介绍,这次调整是因赵化勇已达到规定的任职年龄界限,属正常的干部新老交替。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中国名人演讲网总编辑拜访《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先生
您的位置: → 香港商报网 郭文贵 →
中国名人演讲网总编辑拜访《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先生
智慧长者人大骄傲亲切合影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1966年,人大历史系毕业后,他当过记者、下过农场、进过车间、执过教鞭。1983年,他以42岁的年龄成为深圳特区报的普通记者,而他的同学已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2000年,59岁的他被提拔为《深圳特区报》总编辑,并被“勒令”推迟退休两年。他采访过党和国家多位主要领导人,采访过绝大部分时任各省省委书记。1992年1月19日到23日,他全程跟随了邓小平同志在深圳5天的活动,并于当年3月26日在《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著名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该文真实记录了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时所做的重要谈话。《东方风来满眼春》的发表成为了新闻界在解放运动中的一件标志性事件,而他也最终成就了自己在中国新闻史上的传奇。2011年4月6日,在位于香港北角英皇道499号18楼的《香港商报》会议室,中国名人网总编辑思哲拜访了慕名已久的陈锡添先生。陈先生首先介绍了《香港商报》的基本情况。由周恩来总理提议,《香港商报》于1952年创办,与《大公报》、《文汇报》同为中联办主管,目前有员工340多人。除台湾、西藏外,在全国各省都设有办事处,在广东省各地市都有自办发行机构。1999年后,《香港商报》改制,不吃皇粮,但坚持“领导体制不变、发行渠道不变、我办报纸不变”的原则。《香港商报》每年举办1-2次香港中小企业论坛,每年举办“香港商界关注的十件大事”评选,还是全球商报联盟的发起单位。谈到与湖北的渊源,陈先生满含深情。1966年他大学毕业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湖北日报社,钟祥农场、咸宁县、二汽是他之后在湖北的轨迹,到1977年他调回广东时,他在湖北工作了 载点.网整理11个年头。作为《香港商报》的总编辑,他采访过湖北省和多个地级市的主要领导,对湖北的情况十分熟悉。他还是武汉大学兼职教授,为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发展付出过辛勤的汗水。在了解了中国名人演讲网的基本情况后,陈先生希望双方在香港中小企业论坛、全球商报联盟两个平台上加强合作,并加强双方的信息沟通。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陈先生的真诚、朴实、谦逊让大家深受感染,他不凡的人生经历让大家受益良多,他对《香港商报》前景的展望让大家深受鼓舞。原文来自:/NewsShow_2021.html名人演讲演讲演讲网论坛策划
中国名人演讲网总编辑拜访《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先生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三胡是谁_百度知道时代中华人物总策划/总编辑
时代中华人物总策划/总编辑
江改银事迹刊中国新闻调查网&&
全文请点击
全文请点击&
中国新闻调查网
女&&法人、副会长兼秘书长&
工人日报副总编辑&
常务副会长& 人民日报社原国内政治部主任
副会长&&&&&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
副会长&&&&&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副署长
副会长&&&&&
中国青年报社 总编辑
副会长&&&&&
新华社原副总编辑
副会长&&&&&
人民公安报社&原社长
副会长&&&&&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副会长&&&&&
新华社高级编辑
副会长&&&&&
中国质量报社& 社长
副会长&&&&&
中宣部办公厅主任
副会长&&&&&
北京青年报社& 社长
副会长&&&&&
检察日报社&副社长
励&&&男 专职副秘书长中华新闻报原副社长
女&&副秘书长
吴良臣&&男&&中国新闻调查网总编辑
全文请点击
& 88200228830
【主要业绩】江改银198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在舟山83351部队政治部任新闻报道员时开始文学创作。1988年被分配到望江县二轻局县金属材料厂工作。1991年辞职下海经商,1995年高薪应聘到杭州大型企业-东冠集团总裁办工作,担任集团发展部文秘,企业报-《东冠报》编委。为弘扬雷池文化,追求文学梦想,实现人生价值,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乡创业。1997年在全国文明市场-雷池市场创办雷池书社,并成立《雷池文化》编辑部。走“以商养文,以文促商”之路。1998年被望江县工商局评为“先进工商户”。
2002年5月18日创办雷池文化报社,《雷池文化》报4开4版,由原普通版月刊发展成为今天彩色版周2刊。截至2009年11月,《雷池文化》出版288余期,没要政府一分钱。通过市场化运作,为企事业单位宣传搭建起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报网联动,影响广泛。赠阅总量达360万份,备受海内外读者关注。由于其拥有二十多年创作、编辑、出版、策划的经历。江改银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财经报》、《法制导刊》、《作家报》、《香港文学报》、《香港文艺报》、香港《东方文学》杂志等海内外10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3000余篇(首)。长篇纪实报道《惊二名船员深夜遭杀害;喜万里追踪六天破大案》被《法制导刊》刊发且产生轰动效应,并入选《1998中国刑事案例年鉴》和《世界学术文库》。1989年诗歌《卷尺》获中国首届微型文学作品大展三等奖,书法作品获安庆现代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出版哲理诗集《江改银哲理诗》。曾策划由望江县委宣传部举办被誉为望江史诗的大型画册《皖江之珠——望江画册》。2004、2006、2008
连续3届成功举办全国“雷池杯”精短文学作品大赛,并主编获奖作品集《雷池文化》【1-3集】,2009年汇编《雷池文化》报100期合订本-《雷池文化创刊号-100期合订本》和《雷池文化101期-200期合订本》,与被誉为大陆三毛、著名作家邱洁联袂主编香港《东方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全国文学作品大赛获奖作品集《走过四季》、《边缘人》、《当代诗人》。策划并主编的图书有:贵州望江籍作家何金坤言论集《尘世清言》,望江反贪局原局长何建平传记《平凡人生》,广西诗人李定璇大型诗集《我是一个多梦的人》,著名作家、6集电视连续剧《王步文》编剧、荣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的张仿散文集姊妹篇《故乡情》、《山水情》,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重庆办主任艺军诗集《国魂诗情》,杭州江南学院教授陈伟雄随笔集《艺术人生》,望江德高望重、醉心司法、情系百姓的徐达全先生文集《闪光人生》,内蒙古女作家曾宪菊评论集《谈古论今》,大型画册《神韵雷池.魅力望江》、《望江县中小学生艺术作品集锦》、《望江第一小学学生艺术作品选萃》和政府礼品书《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鸦滩》等数百部书籍。2009年12月26日,特为首届中国雷池文化节献上一份厚礼-大16开厚达500余页反映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发30年望江行政企事业单位辉煌成就的宏篇巨著-《雷池丰碑》,同时策划安徽省示范高中望江二中、望江中学,和安庆市示范小学望江第一小学等重点学校的校报校刊《望江二中》、《望江中学》、《小青林》,《望江二中教研》等报刊,在安徽青年报社举办的全省400家校报校刊评选中均获奖,获奖情况省市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2010年8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成功策划了第三届中华创新人物高峰论坛及颁奖盛典,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与国家领导人和代表合影留念。并独立运作了具有史诗般、空前震撼的专题片--《数中华人物还看今朝》,在业界受到高度评价,社会反响强烈。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时代精神,推进文明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最近被中国文化学会、文化人物杂志社、神州名人书画院评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
&【获得荣誉】江改银热心家乡文化建设,其业绩得到各级领导和同行的首肯。作品在全国各类文学作品大赛中获金奖、特等奖及其它奖项100余次。1995年艺术作品参加中国艺术界名人名作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优赏奖。1999年2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2002年荣获新世纪作家颁发的“中国十佳作家”称号。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由于业绩显著,多次受到安庆市人民政府,中共望江县委、望江县人民政府的通报表彰。
【领导关怀】江改银在办刊过程中承蒙中央、省、市、县有关领导的关怀与支持,钓鱼台国宾馆国礼书画大师王广德教授、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晓武、安徽省税务局原局长马千里、安徽省文化厅原厅长卞国福、安庆市副市长王强、袁方、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汪良发、望江县委书记张金华、县长王进等主要领导对《雷池文化》给予肯定并亲笔题词、发来贺电鼓励,使《雷池文化》成为望江乃至全国民间文坛极具影响力的媒体。
&【媒体报道】江改银事迹被《国家公务员》、《作家报》、《东海民兵》、《人民前线》、《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徽卫视、安庆电视台、望江电视台、《东方文学》杂志、《荷花》杂志、北京《雅海》杂志、和谐中国网、时代中国网、中华人物网等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
【传略收入】江改银传略被收入《望江年鉴》、《中国文学艺术家与文房四宝专家传集》、《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中华人物辞海》、《世界人物辞海》、《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世界优秀人才大典》、《21世纪人才库》等100余部典籍。
&&&&&&&&&&&&&&&&&&&&&&&&&&&&&&&&&&&&&&&&
----载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张惠卿(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总编辑)_百度百科
?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总编辑
(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总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张惠卿,笔名张颿、亚慧,日,中国老一辈杰出出版家,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总编辑。
张惠卿个人信息
张惠卿,(1924—)男,中国老一辈杰出出版家,资深编审、总编辑。
张惠卿人物简介
张惠卿,笔名张颿、亚慧,日出生于浙江省一个小手工业者的家庭。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失学。1937年年底,家乡被日寇侵占,全家逃难到上海求生。1939年去一家运输公司当学徒,三年后改在酒精厂当工人,在旧社会底层苦苦挣扎,靠上夜校和自学求取知识,并接触进步思想。年上海解放前,先后在上海文化补习学校、华俄夜校、上海人民新闻专科学校等习修英语、俄语、新闻等专业。1944年开始在党的领导下投身抗日革命斗争,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秘密工作,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
1949年6到华东新华书店编辑部工作,后转入编辑部。1953年3月奉调至北京,进入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先后曾担任总编室秘书、编辑、编辑组长、编辑室主任,1978年9月任副总编辑,1983年3月获编审职称,同年7月被任命为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主持人民出版社的全面工作。1988年11月退居二线。1993年至1997年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1998年10月离休,享受副部级待遇。
张惠卿主要成就
张惠卿先生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和政策水平,他曾几次参与国家制定出版工作的重大方针性文件的起草工作和出版社工作的规章条例。建国后参与了人民出版社各类马列原著(包括全集、选集、文稿、专题文集、单行本等)500多种,共计1亿4千多万册出版的全过程,对马列著作在中国的出版传播有突出贡献。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并在马列主义理论和国际共运史等方面的翻译和研究方面有深厚造诣。曾担任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现顾问),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现顾问),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
张惠卿主要著述
张惠卿先生一生兢业工作,潜心研究,著述颇丰。列举如下:
1. 《建国以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翻译和传播》《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
2.《列宁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翻译出版情况》广州纪念列宁逝世六十周年全国学术会上宣读并入 人民出版社《纪念列宁逝世六十周年》文集 (1984年)
3. 《列宁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和出版》 《人民日报》又经《新华文摘》转载(1984年) (1984年)
4.《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 人民出版社 《求精》第5期
5.《总编辑的由来和发展》
《出版发行研究》 (1990年)
6. 《试论我国出版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出版发行研究》(1991年)
7.《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
《出版企业管理概论》(1991年)
8. 《向社会主义迈进的保加利亚》 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1950年)(合译)
9. 《乔巴少元帅的生平事业》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1954年) (独译)
10. 《蒙古人民革命简史》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6年) (独译)
11. 《马克思生平事业年表》 三联书店 (1979年) (合译)
12. 《现时代的辩证法》 东方出版社 (1986年) (合译)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