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 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要失败会失败

张维迎:林毅夫在产业政策问题上的四个错误
作者:张维迎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维迎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林毅夫在产业政策问题上的四个错误:
  (1)后发国家保持长时间持续增长很难说是奇迹。哈耶克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指出,缺少自由的国家可以利用自由国家发展起来的技术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增长。真正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这些落后国家之前没有发展。
  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经济增长奇迹应该是英国和美国。由于工业革命,英国从一个边陲岛国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引领者。美国则从一个南北战争之前80%以上人口都在农村的农业国家,在三十年后的189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中国的经济增长值得我们高兴。这说明,人只要有自由,就会有发展。中国过去30年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就,就是总体而言政府管的越来越少,虽然中间有所反复。目前之所以还有很多问题,是改革不彻底造成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目前弥漫着一种过度自信的气氛,一方面反对普世价值,另一方面期望把中国的经验变成普遍的规律用来指导其它国家。实际上,中国过去30多年在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并没有创造能对人类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的新技术。英国产业革命期间创造蒸汽机,带来了机械化;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30年里在电器以及汽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果我们不能够谦逊的对待成就,我们就可能走向反面。
  (2)发挥比较优势与强调政府作用存在矛盾。林毅夫教授的经济学说始终强调经济发展要利用比较优势;与此同时,林毅夫教授也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利用比较优势。这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也与历史上的经验不相容。理论上,最初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斯密和李嘉图等人以及后来强调分工带来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杨小凯教授都认为,市场是最有效发挥比较优势的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市场的作用被否定了。存在市场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比较优势。比如说,陕北缺水,农民不会自发选择种水稻。然而计划经济则可能要求农民在没有水的地方种水稻。
    (3)企业家精神与产业政策存在矛盾。社会进步和人类富有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来源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可惜地是,目前正规的经济增长模型都缺少企业家这个关键因素,因为他们假设所有人都同样聪明理性,这是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缺陷。诚然,企业家有可能判断错误,但是他们与常人不一样,一旦成功便可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好处。
  正是因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产业政策的负面作用才更加鲜明。四十年前,比尔盖茨预计未来将会是一个计算机的世界,所以他一头扎进了软件产业。产业政策能够取得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制定政策的政府官员比企业家更有能力去判断未来,然而这个前提是不成立的。政府官员的优势并不在于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未来,而在于能够在现有的官僚主义下循规蹈矩地做好本职工作。在体制层面上,也并没有相关的激励促使政府官员冒巨大的风险制定未来才能证明正确的产业政策。过去各国的产业政策大部分都失败了,就是因为产业政策在本质上与企业家精神是不相容的。
  在实际操作上,正确有效的产业政策的制定非常困难,不论是企业家还是科学家都难当大任。首先,企业家本身随着时代变化,过去成功的企业家也不是判断未来的最好人选。假如1990年美国任命比尔盖茨负责制定产业政策,那么互联网肯定会遭受重大的打击,因为当时比尔盖茨只在乎个人计算机,而不看好互联网。其次,即便由最前沿的科学家组成产业政策委员会,也只能看到某一个领域上的技术变化,而无法像企业家一样看到人类本身的需要。更不要说由政府官员制定的产业政策,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其无用甚至有害。比如,地方政府希望将光伏产业扶植成主导型产业,用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来招商引资,导致过度进入的潮涌现象。
  (4)重新思考战略与体制的关系。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从历史上看,最初主张推行计划经济的人并不是出于赶超的目的,而是基于防止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需要。一旦实施了计划经济,政府肯定要折腾。出于执政合法性的需要,政府不可能提出一个倒退的战略,所以只能赶超。一旦存在这种赶超战略,企业家精神就会遭遇打压,否定个人权利和市场的存在。
  讨论体制与战略的问题,实际是在讨论究竟政府是个人实现幸福的工具,还是个人是政府实现某种战略的工具的问题。如果个人可以成为实现政府实现某种战略的工具,那么实施国家战略存在合理性。反之,如果政府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工具,那么就应该保证更多的个人自由,促进市场体系建设,让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 相关阅读: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经济学家圈”,作者授权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意见参考。无论您是权威专家、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邮箱地址:,咨询电话:010-8。期待您的加入!)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梁山夫妻大办离婚庆典,两人亲自把喜字剪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还有产妇和6个月孕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文:沈奇、张玉香
  1、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与产能过剩。
  (1)2009年国务院发布《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规划目标到2011年粗钢产量5亿吨左右。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部分产品的进出口税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在中央预算内以贷款贴息形式支持钢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2)2013年钢铁被国务院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截至2015年底国内粗钢产能11.27亿吨,根据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将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50万钢铁企业员工面临失业)。
  2、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与骗取国家补贴。
  (1)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规划目标在2009年汽车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的基础上,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
  具体措施包括减征乘用车购置税,2009年安排50亿元汽车下乡财政补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10亿元。年安排100亿元作为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2)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340471辆和331092辆,日,财政部通报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其中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贵州万达以及河南少林共五家客车企业被点名,2015年苏州金龙以5.2亿元的违规补贴资金高居首位。
  3、2009年山西煤炭产业振兴规划和下滑的GDP
  (1)2009年山西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到2010年,煤炭生产能力9亿吨/年。到2015年生产能力9.6亿吨/年。”
  (2)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未来3至5年,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据中煤协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煤矿产能总规模为57亿吨,2015年全国煤炭销量为35.15亿吨。
  (3)2015年山西省GDP增长速度仅为3.1%,远低于全国GDP增长速度6.9%。
  4、09年的所谓产业振兴规划是导致今天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产能过剩的重要推手。到今天为止,为了建设这些过剩的产能,到底投入了多少财政资金、银行产生了多少不良贷款、财政无偿投入了多少矿产和土地资源,仍然是一笔糊涂账!类似的产业则还有长长的清单:船舶、风电、光伏、化肥、煤化工……
  5、过剩产业越来越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负面因素。
  6、产业政策存在的目的是熨平经济周期,可惜的是,我们的经济主管部门制定的产业政策反而成为扩大经济波动,乃至产生套取国家补贴等腐败的温床。财政则是先忙于为扩大产能买单,几年后又要为去产能买单。
  政府官员如何比市场中的企业家更能预测市场需求?
  7、张维迎、林毅夫二位先生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实质上是在争论是市场还是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早有定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起决定性作用”,倒是很多行政部门似乎忘掉了这一纲领。
  8、主管部门能否换种思路,把原本用于产业政策的财政投入作为企业和个人减税,变成实实在在的企业投资能力和个人消费能力。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蓝海资本旗下专业财经自媒体,专注于经济金融思考解读和企业管...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张维迎:我们大部分产业政策都是失败的
下一步改革究竟应该干什么?张维迎认为,就是像过去一样不断地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也就是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
&【中国企业家网】1月15日,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观察家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张维迎说,我们大部分的产业政策都是失败的。
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变革实际上就是怎么由职权经济变成产权经济,过去我们只是有了政府的职位才能行使政府的权利,现在不需要政府的职位也可以行使权利,如果有财富,有钱的话。
下一步改革究竟应该干什么?张维迎认为,就是像过去一样不断地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也就是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
以下为张维迎演讲实录:
题目我都没想好,你给我起的。刚才候司长讲得很好,我想强调一点,可能跟候司长的观点不完全一样。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担心的是什么?不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太少,而是太多。对于产业政策我稍微评论两句,我自己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们大部分的产业政策都是失败的
产业政策的好多思想建立在政府官员比企业家更有远见,更能预测未来,更能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更懂得市场规律。我们知道这个是不成立的,而我们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我们大部分的产业政策都是失败的,这个失败不是我评论,是我们好多在原来制订产业政策的官员退休下来之后,他们自己认为我们的政策是失败的。包括我们的汽车政策,至少在早期,假如我们允许中国的汽车更为自由地发展的话,好比我们中国民族品牌的汽车应该比现在强大得多。
我们有些政策是出于另外的一些体制障碍而建立起来的,这使我想到在80年代骑自行车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情况,快到修车铺的时候你的自行车轮胎经常被扎破了,因为这是修车铺的人给自己创造工作,因为在马路上撒一些钉子,你过去,自行车肯定扎破了,然后你一定要让他给你修。我说的意思,如果我们让市场可能更自由地发挥作用,让企业家更好的,特别是有一个更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的话,我们好多的错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现有的情况下,由于各种体制制度的约束,中国好多企业家他本身看的是比较近的,他不是看一个十年、二十年产业的规划,市场的趋势,而更可能看的是一两年的事情,这给我们本身的调整带来障碍。好多企业家都在揣摩国家的一些产业政策,但是我了解好多的产业政策最后可能容易变成什么?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更多的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包括新能源,我们鼓励新能源,但是有一些人用新能源的名义申请到好多国家的基金,但是这个基金申请到之后,他就转做其他事情,根本不会去做新能源,所以我们好多政策往往变成一个分配财富的机制。这使我讲到,我们这个社会要健康地发展,最重要的是怎么使大家有积极性创造财富,而不是分配财富?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这个论坛有一个中国道路,我想说各国都有各国的道路,但是人性从古到今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无论你在哪个国家,人性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一个好的制度,怎么把人性追求幸福,追求快乐的这种冲动变成为别人创造价值,给别人带来快乐这样一个问题。我最近出版的这本书《市场的逻辑》,我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公有制和私有制无本质区别
时间关系,我只能集中在一个问题,好多人说中国模式,中国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并没有实行像东欧的那种私有化,我们还坚持很多公有经济,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比它们更快。我又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误解,说明我们对什么叫私有,什么叫公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一般认为,好比一个国有经济或者公有经济,它的权利属于大家的,属于集体的,而私有经济权利属于个人的,这个是不对的。任何社会下,无论是什么样的所有制,权利都是个人的,行使权利的主体只能是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不能行使权利,只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灵魂,有思想的人才能行使这个权利。我们讲国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私人经济,它的最大区别在哪?最大区别就是说在公有制下,权利都是依附在职位上的,所以我定义为职权经济。好比说你有没有投资的权利?首先依赖于你在不在政府,即使你在政府也不是所有职位有投资的权利。而且我们知道,越是高的职位,他控制资源就越多,越是低的职位控制资源越少。在我们的计划经济下,不仅资源的配置依赖于职位,甚至生活资料的配置也依赖于职位。好比说你出差坐火车,谁能坐软卧,谁坐硬卧,谁坐硬座,这都有级别的。好比司局级干部坐软卧,处级干部只能坐硬卧,科级以下干部只能坐硬座。你家里能不能安电话,你能不能有车,你住多大的房子,全是根据职位来定的。甚至我们知道你能得到什么样的新闻,看什么样的报纸,也都是根据职位来定的,高级干部可以看好比大参考,普通人只能买小参考,获取信息的渠道都不一样,所有的权利都依赖于职位。在这种体制下,任何人要获得权利,甚至生存的权利,你第一努力的是什么?进入政府。第二,进入政府之后怎么找到最有权利的部门,在这个部门再一层一层怎么从下往上爬,走得越高权利越大,这个就是我们公有制的一个基本的特点。
私有制是怎样的经济?私有制的权利是依附于财产,你有财产,最简单一点现在财产的通用标准就是钱,你有钱了,你就有了权利了。好比你有钱了,你可以投资,买股票,可以买债券,办工厂,甚至办银行,你可以用钱买汽车,你爱买多的汽车买多大的汽车,也可以买大房子,你可以住好医院,可以吃更好的饭,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财产基础上的。争取职位最好的办法不是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怎么想办法把竞争对手闹下去。所以在公有制下人们也在竞争,而竞争是破坏力的竞争,怎么把别人拉下来然后自己上去。这样我们都很忙,但是我们忙但不创造财富。你要能够获得钱,你得生产东西,卖东西,你卖东西最终谁说了算?是消费者说了算。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给客户创造剩余的竞争,哪个企业给消费者留的剩余多,哪个企业就有市场。所以我们看到,私有制的竞争是创造财富的竞争,是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竞争,由此导致了好多新的发明创造,技术的进步。企业家他又能够使自己拥有这种权利,他只有去创造,而他创造的成就只有在他未来的判断比别人更正确的时候,他才能够成功。
中国的企业家聚在一块讨论更多的是什么?是政策,因为他能不能赚钱,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他对市场的判断,而依赖于他对政策的判断。如果政策本身带着好多钱的话,即使他知道这个政策错了,但是只要争取到这个政策的优惠他就有了财富。
所以这两种体制下人的本质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人的行为方式,变化的是不是为这个社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改革三十年只是从职权经济变成产权经济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变革实际上就是怎么由职权经济变成产权经济,过去我们只是有了政府的职位才能行使政府的权利,现在不需要政府的职位也可以行使权利,如果有财富,有钱的话。这个变化一开始从农村开始,原来农民进不了政府,他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证。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后给了农民自由,农民即使不进入政府,也可以搞投机倒把,所以出现了好多万元户,变得富有了。接下来城市,好多原来城市进不了政府,进不了国有企业,生活也很困难。
现在有钱的人能过上至少跟县委书记差不多的生活,甚至可能市委书记,你有车我的车比你还好。我在好多方面可以享受到和有权人一样的生活。这样也就是说,中国最聪明的人没有必要一定要进入政府才能够享受,一定进入政府才能够调动资源,通过我们做企业,通过给消费者带来快乐,带来价值,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我们国家发展的动力就发生了整体的变化。全世界的发展都是这样一个道理,什么时候我们能够聪明人又能够为别人创造财富,为消费者创造财富,什么时候这个地方的经济就可以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体制使得这些人不是在想办法通过为别人创造财富而获得幸福,而是通过怎么掠夺别人的财富获得幸福,这个经济一定就是停止的。中国今天仍然有好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大家看到腐败,腐败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其实很简单,我们既有职权经济,又有产权经济,这样的话有一些人他获得财富了,甚至包括企业家,不一定是通过创造财富,而是想办法通过收买有职权的人,收买控制资源人手中的权利来获得资源。好比说我通过关系获得一块很便宜的土地,我一倒手就赚很多钱,这个致富的过程可能比好多做制造业的人快得多。这今天仍然是中国一个严重的问题,由此导致我们看,现在越来越多原来搞制造业的人转向搞房地产或者搞其他的一些非制造业产业,这对中国未来好还是坏?我觉得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由此看来下一步改革究竟应该干什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像过去一样不断地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也就是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腐败问题不可能解决。最严重的是,使好多优秀企业家把他们的精力和时间用来通过政府关系,政府的政策,包括我们的产业政策来给自己积累财富,而不是通过为消费者,为社会创造价值来积累财富。这样的话,我们这个经济可能就面临着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当然我们看到,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们都在总结经验。我们过去讲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有时候经验总结错的时候可能走向相反。这次金融危机,好多人总结的经验为什么发生金融危机?是由于市场失灵了,这样的话我们就进一步增加政府的权利,而我们实际的政策,无论我们的投资政策,我们的产业政策,等等,都是在继续增大政府权利的方向发展。我们想像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导致的后果是不仅现有的资源的分配在扭曲,最严重的是企业家的能力,企业家的行为方式会发生很重要的变化。如果我们的企业家,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好好想在怎么讨好老百姓,怎么使得消费者感到快乐,而是想着怎么讨好有权的政府官员,怎么使得政府官员感到幸福快乐,这是一个中国的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家资源的巨大的浪费。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取得的成就究竟来自什么地方?未来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如果对过去的经验总结错了,我们以为中国的道路就是由于有政府强烈的干预,由于有我们国家的大的企业,我们才有了今天,那我说这个经验总结完完全全错了,经验总结本身没有关系,但是经验总结错了就指向我们未来一个非常不乐观,甚至具有破坏性的这样一个方向去了。
谢谢大家。
图片推荐123
热点文章热评文章
原创战略联盟: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产业政策失败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