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一门技术当是不用学历的我才上到六年级 我不怕战斗工作苦只要学得

孩子需要经历些什么才会明白学业的重要性?
从小父母对我用尽了心思,我就是不想读,走上社会我才发现原来读书比工作轻松多了。现在,我有了孩子,我希望他活得不要像我这么辛苦,我琢磨了很久,觉得一个情商智商都偏低的父母,孩子的人生想过得舒适些,读书几乎是唯一的道路,我希望能有办法把孩子引导到爱学习这条路上。希望各位大神能帮帮忙!谢谢! 。。。。。。。。。。。。。。。。。。。。。。。。。。。。。 。。。。。。。。。。。。。。。。。。。。。。。。。。。。。。。。。。。。。。。。 。。。。。。看了各位大神的回答,非常精彩,大有收获,基本方向是氛围引 导,言传身教,亲身体验,激发天性。我想说说我现在的看法,或许 读书真的不是唯一的出路,读好书也不一定有好的出路。努力读书只能在概率上在物质上比别人过得好一点。但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吗?为什么总是 要等到成年才后悔,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懂事早,因为他们在本应 天马行空的年纪明白了未来人生的沉重,小小年纪就背上了沉重 的精神枷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观念深入骨髓。我们不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我想玩的年纪我为什么要用功读书,我为什么要为未来牺牲现在的快乐和自由,我做不到!或许太过于深谋远虑算不上是健康的人生态度, 因为他会让人失去活在当下的踏实,每个人天生有他自己的生存模式,如果一个人连当下都活不好 还能指望什么未来呢?与其让孩子明白生存不易,不如父母自己加把劲,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做他想做,无论结局如何,父母永远站在他的身后。跪求各位大神补刀! 希望大家多探讨广义的知识学习,从一些非功利的角度讨论这个话题。从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角度,更偏向于个人感受的角度进行探讨。人是有一种自我改造与提升的内在动力的,如何形成自我驱动形成正反馈,未来的长期目标是什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些应该是更正面更积极持久的动力。
1917 个回答
我15岁在纽约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心理压力非常大,再加上身边认识的所有的朋友(大概4,5个)非常“有默契”地一起选择了退学(我特么也不知道为啥认识的全是不爱学习的),选择提早步入社会,一度也在考虑加入他们。他们之间有的人是真的完全不是读书的材料,有些人是因为觉得社会比学校更精彩。我两个都不是,我承认我的一部分思想确实受了他们的影响,看到有些人在外面找了份搬家的工作,时不时拿点工资回来请客吃饭,日子似乎过得也挺不错的嘛。但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当时我刚移民到美国没多久,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非常不适应,汉堡太难吃,外国同学太难融入,对完全陌生的学校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排斥。当时我有一整个学期都在思想挣扎,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就是长期旷课,各种科目不及格,整个人的状态都非常低迷,也因此老师时不时就要跟我爹举行小型会议进行沟通。虽然我没有明说退学的想法,但我爹肯定知道我遇到了瓶颈。勉强混完那个学期,到了暑假,有一天我爹突然跟我说,这个暑假你不能回国,不能在家呆着玩,你得出去打工了。我听完就懵了,我才15岁你让我一个人出去打工?哪个地方敢收一个未成年童工?你别说,还真有。哪儿呢?中餐馆。可一个15岁乳臭未干的小子能干什么呢?打杂。我问我爹,咱们家缺钱吗?他说不缺。我又问,那我为什么要去打这种工?那都是非法移民不入流的人干的活。我爹说我知道,但你得去。我不想去。说,你不讲道理,凭什么。我爹说,凭我是你爹。接下来我爹就带着我去唐人街的介绍所,谎称我已经18。不久就找到了一份新手打杂的工作,月薪1500美元,在离纽约4个多小时的马里兰州的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抱着上坟的心情坐上了前往我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长途巴士。接下来的日子简直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餐馆的老板极其苛刻,什么脏话累活都扔给我(废话,干的就是打杂的),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洗碗,拖地,剁菜,搬饮料,以及频繁地炒饭,有一段时间我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在炒饭。中餐馆大多是小本经营,自然要做到每个员工都“物尽其用”,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会压榨你身上的所有劳动力。此外,我当然还要听命于其他店员的指使,哪里垃圾该倒了哪里厕所堵了,他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得屁颠屁颠地去解决。店里打工的人大多来自市井,偷渡来美后没有其他的技能,只能找一个卖力气的地方混口饭吃。他们大多没有多少文化,没有绿卡,不会英文,但我是新来的,而且职位最低,自然没有地位。到了晚上下了班一群人合住在一个房间里,完全没有隐私。他们睡觉打呼,这对睡眠极浅的我来说又是一种折磨,常常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第二天起来干活根本没精神又要被人骂。空闲的时候想起学校的环境,心里似乎隐隐地开始想念。在外地打工最要命的是一个星期才休息一天,根本来不及回纽约,于是就要一个人孤独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呆着直到暑假结束。有天晚上收工后我一边洗澡一边回想自己的“人生”,我他妈一个有身份,会英文,前途一片光明的未来国家栋梁,为什么要沦落至此被一群连身份都没有的粗人颐指气使?!转念一想,不就吃点苦吗,我一大老爷们有什么忍不了的?又一想我平白无故为什么要在这看人脸色累死累活?又想起自己孤身一人在外无依无靠,一时之间悲愤交加,竟然开始嚎啕大哭,收都收不住。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晚上,收工后老板把我叫住,把工资递给我,让我明天就不用上班了。我又懵了:我被炒了?老板接着说,你干不了这活,这不是你该呆的地方,我早看出来了。我又悲又喜。悲的是原来我心高气傲其实连打杂的活都干不好,喜的是终于要脱离苦海了。手捧着沉甸甸还带有浓浓油烟气息的工资,我坐上了回纽约的长途巴士。打开窗,闻着帝国之州弥漫着的自由空气,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摊开双手一看,以前从来没干过粗活,现在因为打杂手上全是裂开烂掉后重新长出来粉红的新皮,连指纹都磨没了,就我这手现在去犯罪都不用戴手套的。摸出工资数了数,将近2000美元,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血汗钱。回到家一阵忐忑,以为我爹要把我收拾一顿,说了整个暑假都得打工这才过了一半就灰溜溜回来了。没想到他不但没有责怪,语气似乎还颇为赞赏地来了句,“嗯,比我预料中坚持得久”。我正懵的时候,他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顿让我心惊肉跳的话:不是每个人都得循规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去公司当上班族的。只不过如果不走这条相对轻松稳定的路,那摆在大多数人眼前的选择就只有干粗活苦活累活。可是干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干得了,有的人就干不了。有的人没有条件也没有选择,只能干粗活,那没什么好说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条件和机会却任性地放弃错过了,将来可是要后悔莫及的。当然,要是有人天赋异禀3岁识谱5岁编曲或者18岁就能打NBA那这些话不适用他。否则,好好读书拿个大学毕业证至少能保证你将来生活的底线不会太低,这不会让你吃亏的。我现在当然知道自己属于干不了粗活又不会识谱更打不了NBA的那类人了。新学期开始后我就再也不忧郁了,什么汉堡难吃同学难相处,都他妈惯的。经历过这么一场磨难,从此以后我是吃嘛嘛香,睡哪哪甜,看同学们个个可爱纯真,老师们个个慈眉善目。把高中落下的课补上后又顺利上完了大学,遇到挫折想放弃的时候就在脑海里回想当时打工的痛苦经历就能咬着牙坚持下去,直到现在当了个相对来说还满轻松的小白领。因为有那段经历,我感觉自己对事物的容忍度提升了不少,如果要在公司搬个箱子移个桌子也会乐意帮忙绝不会摆出高姿态说“It's not my job”要等别人来做。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顺利完成了学业,我才能找到一份相对来说不错工作。我不敢想象当初要是自己真的辍学了,我的英文没有质的飞跃,我现在会在哪个餐馆打杂或是哪个菜市场宰鱼的情景,到那个时候可不是“体验人生”想什么时候喊停就喊停的事儿了。那种日子将会是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每天早上睁开眼到每个夜晚闭上眼的真实生活,而且这样的生活是没有尽头的。我当然不是说不屑这些工作低人一等,而是我清楚意识到了自己根本干不了除了稳稳当当上完学后当上班族以外的活。事实上我也确实享受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不齿这段打杂的经历,在同学朋友们面前从来不敢提起,心里似乎觉得干了什么丢人的事。但现在回头看,我非常庆幸自己的这段“惨痛”经历让我没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上弯路。当然,初到异国对身份的疑惑和对未来的焦虑并没有马上就被消除了。但我意识到了比解除迷茫更紧迫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真的退学后我要如何生存,之前只是在年轻的脑子里走马观灯一样想了一遍就以为看透了人生,现在有了切身体会,才知道人生不易。这其实也是美国的大多数第二代移民离开熟悉的母国后会面临的问题,是的新社会很难融入,英文也不好学,我见过太多不肯吃几年学习苦的“移二代”,他们到了社会上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以下几个行业:餐馆,超市,搬家,装修,菜市场。我有时候去菜市场买鱼的时候,在海鲜部看到跟我同龄但似乎一脸生活的风霜的杀鱼师傅,他的活动范围就是不到10米长仅容得下一个人行走的工作台,客人选好鱼后他的工作就是去鳞,掏出内脏,切成块,然后冲洗干净递给客人,每天面无表情地重复这种动作无数遍,这个10米长的工作台就是他的生活。我看着他手上的动作娴熟又机械情不自禁地走神:他在杀鱼的时候想的是什么,他为什么来美国,他想歇一歇的时候能不能跟店长请个假出门买一杯奶茶,他看着人来人往衣着时尚的客人的时候会不会很期待休息日的时候换下一身腥味的工作服………… 我不敢深想。我再重复一遍,我绝对不是说不屑这种工作,相反,我打心眼里敬佩杀鱼的师傅能处在这样的生活里日复一日还没有发疯,可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是个热爱自由视自由如命的人,哪怕仅仅是想一想自己处在这样的方寸之地都能让我感到绝望。我绝不能让自己今后的人生局限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这就是这件事情的全部意义。如果以后我生了个儿子说不想上学,我压根就不跟他讲道理,直接让他去体验一段他除了上学这条路以外他将可能要过的生活。如果他觉得自己干得高兴地很,那我没话说;如果他体验后觉得干不了,自然会跟当年的我一样乖乖滚回学校啃书本。他要是问为什么他非要去体验,我就告诉他:因为我是你爹。完。
觉得我在编故事的,不要看就好了,看完也不要在评论里说太假讨嫌咯,没人愿意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编的这么苦好吧?这是我在知乎上最喜欢的答案!因为很多人说给他们影响,我很开心,私信有看,谢谢大家关心。我心疼父母的苦难也心疼自己,可我也很感谢这些经历,很难想象那个没有经历过这些的我现在会是什么样的。现在家里情况属于中上等,父母身体健康我就很满意了。确实这样的经历并不是人人都能有,我相信忍别人所不能忍的人也会成别人所不能成,所以我对生活充满信心?( "? )????——————————————————补充回答。仔细看了问题,再从贪玩的孩子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学业很重要。因为好的学业让我玩的更嗨。我热爱这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于是我喜欢游玩山水,喜欢摄影,喜欢音乐,喜欢手帐,喜欢美食,喜欢香水彩妆与衣服,喜欢豪车名表与别墅。无论俗或雅,我都喜欢的太多太多。学业很重要,只因我想有足够的资本,为我喜欢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投上一票。我热爱我稍纵即逝的宝贵青春,于是我想寄情广阔天地,认识有趣的人,玩闹到老。学业很重要,因为它就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人生真的很玄妙,一纸录取通知书就决定了你的一生做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样的眼界,认识什么样的人。我高中在普通班里,高考时全班只有两个上一本的,我是其中之一,相比我在本地读书的同学,走出去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每年的同学聚会都让我很有感触,因为我发现人与人的差别越来越明显。我热爱并相信纯真的爱情,于是我寻寻觅觅。好的学业很重要,无论那个人是家缠万贯或是一无所有,我都更有底气站在喜欢的他面前,它让我更有勇气向他张开双臂,它让我能底气十足地对那个人说:不要紧,我爱你。学业其实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享受人生,维护坚持与选择的自由。接下来讲自己的经历。——————————————————————这个问题已经有这么人在答了,可是我还是很想来回答,甚至迫切到凌晨三点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电脑……今年大二,学生时代经历了一次彻彻底底的逆袭,才成为了今天的我。今年假期我担任家教的工作,辅导一位初中孩子英语,在第一次与他见面的时候谈起学习的重要性,饶是我如何苦口婆心,他都一脸淡然。这样的他让我想起初中时的我……从小家庭富裕,爸爸是做大生意的老板,从出生起(1995年)就住着一百六十平米的房子,装修的很很很豪华。从小受到的教育资源当然也比较好,四岁的时候妈妈送我学舞蹈,学英语,学费不便宜,一年1w多。我确实是学了不少东西,可是家里衣食无忧的状态让我觉得这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所以我一直都带着无所谓的态度。我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辛苦,因为我从小到大就不知道钱是什么,我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有这些东西,我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根本不学习,因为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我不懂我为什么要奋斗,我家的钱够我花一辈子了。所以我每天混日子,等着爸爸兑现送我去欧洲留学的承诺。可我没等到,很好笑。初中的我很爱玩,每天和一群高中的富二代混在一起,每天几乎都花个小一两百。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对钱的金额没什么概念,只管花,花完了就伸手要。可是当我又一次花完零花钱向我爸爸开口的时候,一向大方的父亲第一次面露难色。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家破产了。本来考上高中对我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找找关系塞点钱就好了。可是那时候爸爸欠了一屁股债,家里穷到连一顿饭都吃不起,根本拿不出那点钱。以前有钱到什么地步…我爸爸澳门赌一天输一百多万(手动再见)好不心疼,破了产之后穷到什么地步…我家连袋方便面都买不起。留学梦破碎,几乎要饿肚子,每天一起玩闹的朋友也因为我总是拒绝他们的饭局越走越远。为了能考上高中,我开始学习。最后我考上了,虽然分数不高,但是对于一个大家都觉得考不上高中的我来说已经是足够幸运了。这是我第一次小逆袭。上一次的努力只是为了考上高中的小折腾,我还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女同学,高一一年我又浑浑噩噩的虚度了。高一的我一直住校,高二开学时班主任叫来我妈妈说也许我走读更好一点,因为我太影响别人了= =。于是妈妈当天就在学校附近找了间小平房,我在学校上学,我妈妈一个人安排搬家,没几天我就搬了进去。说实在的,我嫌弃啊。我哪住过那样的地方……冬天学习冻得连手都伸不出,睡觉还穿棉衣。可看着妈妈每天一个人挑水煮饭的,我心里就很酸。她自己一分钱都不舍得花,却愿意帮我报最贵的补习班,和小时候一样。生活的有趣在于一切都偶然的很凑巧,正在我有些被我妈妈的良苦用心触动却迟迟没有做出行动的时候,我爸爸出事了……因为公司欠债,我爸作为代表被关押了,对方说拿不出钱就要判个几十年。正是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筹备过年的时候,我的爸爸在监狱里……那是我最崩溃的时候,那时候我才真的意识到钱的伟大。“如果我快些长大,如果我有很多钱,我就可以帮帮他了”每天晚上在被子里哭得昏天黑地的时候我都是这么想的。幸好在亲戚的东拼西凑下,我爸爸在除夕夜的时候被放出来,我才松了一口气。我很感谢这次幸好,如果没有这么幸好,可能我会内疚一辈子。那时候我才真正的觉得,我需要努力了,努力考个好大学,挣多多的钱,为的是有一天能能让父母享享清福,我希望这一天越快越好,一定要快。然后就是扎起头发不洗头不睡觉的奋斗一年,每天睡四个小时,只要是睁眼的时候没有一刻不在学习,市面上所有高考相关的练习册我都刷了个遍,因为我有些强迫症,给自己定下了每天一支黑色中性笔的规矩,因为心疼家里的钱我也不补课,纯自学,喜欢英语就背下来一整本新华社英语词典。就这样,当初差点考不上高中的我,高考高一本线四十分,也算是漂亮的逆袭了。现在上大学,偶尔我还是会放松,但是当我在虚度时光贪图享乐的时候,总会想起那句话:父母尚在苟且,你却诗和远方。半年见一次父母,更能体会到他们身上残酷的岁月痕迹,我就更加坚定加倍努力的决心,决心一定要快速成长起来。爸爸现在还在奋斗,在搞房地产。本来他一把年纪了,无需再折腾了,但他偏说还不够,他说自己花够了,可不够给我。我说我自己能挣钱,不需要他给我,他却说他只是希望我不要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而委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闯荡受什么欺负。大三本来学校里有出国留学的项目,家里现在也有能力支持我去,可是一想到一年不能回到他们身边,对于我这种在国内都活不明白的人,出国也只是浪费钱,我就没有这个想法了。我记得我高中为爸爸写过一篇作文,被当作范文读出来听哭了半个班的人。大概的意思就是我的书包坏了,爸爸带我去买书包,我想要个贵一点的,爸爸把兜子里的钱全部掏出来给我买了,好久以后我才知道,那段时间我爸爸落魄到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是我那个书包的钱。我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了,可从那以后我的肩上就更沉了,脚步也更坚定。在我的心里我老爸一直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像葡萄藤缠绕着的漂亮秋千,任意东西又踏实可靠。我的妈妈是个大美人,明眸皓齿,有着最甜的笑。而现在我看着他们,爸爸斑白的两鬓和写满愁绪的双眸,妈妈眼尾的沟壑和紧缩的眉头,是我不忍心想不忍心看的。我常在想也许岁月的痕迹会这么重,全都是因为他们的生命里出现了沉甸甸的我以及对我沉甸甸的爱。我也后悔自己没能早一点懂事,恨自己不能再快点长大,帮他们分担生活的愁苦。要经历什么才会明白学业的重要?来自好学生的嘲讽眼光,来自老师的不公待遇,来自父母苦口婆心的鞭笞?不,这些都不够深刻。真正刻骨铭心的是:美人迟暮,英雄末路,而我作为子女江郎才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真的很害怕这个。要经历的恐怕是时间的无情碾压,经历过了才懂得,为什么人生这条路上,风景这么美,大家却都走得这么快。大家都在追,追着前路人。嘿嘿,今年假期当家教挣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全部孝敬了父母,虽然不多,可这件事足够我幸福整个2016的了。惟愿青山不老,不要再为雪白头。以上。
知乎上985、211遍地,就读藤校的也有不少。大家从道理上已经说了很多,我就分享一下关于『如果真的放弃学业,人生会怎样』的真实案例,虽然有点自毁形象,但如果能在这种重大的人生抉择中给各位一些帮助,也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没上大学就跑出来,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因为一些缘由主动放弃学业,在这个选择上,我一直没有后悔过,但如果是身边的人,我都会规劝对方好好完成学业,尽可能的读个好大学,有条件出国一定要出去走走。在这个时代,放弃学业在社会上打拼,真的很难。如果说人生这场游戏分为简单、一般、困难、地狱模式的话,你放弃学业,前两个选项就不存在了。影响最大的就是工作方面。求职被拒是家常便饭,大多数在简历阶段就直接被排除掉,和大公司更是基本绝缘。在工作的初期阶段,就职的公司好坏对之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你在BAT工作三年出来,和在一个中小型公司工作三年出来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你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积累的资源、就业的选择面都要远超那些在小公司工作的人。如果你毕业后起薪是20W,只要你正常的工作,不出意外,你的年薪在未来一定会比起薪6W的人高——除非对方遇到非常好的机会,不然每年以差不多的增长速度,他永远都会被你碾压。很多人会讲,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学历会越来越不重要,在工作的前五年时间,学历影响都是很大的。比如你从事财务工作,做了三年发现自己不喜欢,想要转岗或者转行,这时候既有工作经验很难带给你突出的优势,你的学历背景依然会发挥作用。如果走职业经理人的路线,学历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想成为大中型企业的高管,学历的优劣也会成为制约因素(不然很多人也不需要花钱拿学位镀金了)。我在放弃学业时,也考虑过这方面的影响,觉得以后只要自己创业,还是可以避免这种影响的。然而,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可以靠着努力和勤奋白手起家的时代了,面对融资学历依然会成为重要障碍。很多时候我看着一些名校海归搞的创业项目,心里都很清楚投资人的钱打水漂了,但是那又怎样?人家有融资的能力,你没有。我见过几个不靠学历混饭吃的大牛,年少有为,不过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从事技术性工作,如编程、设计等。这类工种的好处就在于,你的能力是可以被量化的,比如程序员的代码写的好坏,放在全世界判定标准都是一致的,很清晰。对于非技术类岗位,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没有那么清晰。至于一些领域,学历影响更大,像是国企、学校、医院、各类事业单位等等。很多人在评估一个人能力的时候,都是通过看标签,你的履历存在劣势,很多时候就是比别人低一等,受到轻视、嘲笑那都是家常便饭。从概率上来讲,企业录用高学历人群进行人力评估的成本很低,因为高学历人群存在不稳定性因素较小,而低学历人群无论是评估成本还是不稳定因素都要高出很多。所以现实就是很残酷,你走了一条违背主流的路线,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有可能获得主流认可。你必须比付出更多,你得一直努力下去,不然分分钟都有可能掉队。说完工作方面,再说说人际关系。交朋友这点上没遇到什么障碍,一般没人在日常中提学历,我看上去还算像是个知识分子。但是提到『校友』真的是很遗憾,功利方面,在学校中有机会结交比你高一到两个社会层级的朋友,进入社会后这种机会是非常稀少的;非功利的方面,现代人一生当中的至交好友,很多都是在学生时代认识的,工作后身边大多数的人都是利益关系,不但难以交心,也缺乏学生时代那种长时间相处的共同经历。谈恋爱影响不大,但很多姑娘都坦诚:虽然在一起很开心,但如果真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是会犹豫。当然,如果能事业有成,可以消除学历方面对于婚恋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父母那关),但工作方面本来就存在劣势,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循环,也是难上加难。作为普通人,我们其实很难在某一个领域做出较大的成绩(比如得到主流社会公认的成就),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是平淡的学习工作,娶妻生子,养家糊口,并不适合剑走偏锋,人生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其中大多数都是个人无法把控的,比如时代背景、社会大环境、机遇等等,所以尽量提高自己能把握的部分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法。学业这个东西麻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不可逆』的,等你到了二十多岁,懂事了,知道重要了,你的『第一学历』也是一辈子都改变不了的。现在的年轻人,总想要着要『活的精彩,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但没几个能明白『想要活得精彩,你得有足够的资本』。永远要记住,在所有的投资当中,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平民家庭的孩子想要完成阶层跨越,最完美的方式就是早上学,努力读书,出国留学,玩命考个常青藤(当然了考上清华北大也很好很好),在学校多认识些校友(要是顺手骗个校花也是极好的),出来找个大公司踏踏实实待几年,有了一定人生积累,自己再去做点想做的事情。说完了世俗方面的感受,再说说我对于学习的理解。很多人把『学历』、『学习』这些不同的概念都混淆在了一起。其实并非一回事。学历本质上是你拥有的一种资源,学习则是一种能力。在整个学生时代,是否能获取『学习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则保证了你能享受到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足以改变你人生命运的极重要因素。再重复一遍。你享受的教育资源的多少,对你的整个人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哪怕你野鸡大学毕业,把你放到斯坦福回炉三年,只要一心向学,三年后出来你的能力和素质依旧完爆国内一线大学毕业生。如果你是个进不了BAT的程序员,如果有机会去google、微软等公司的核心项目组工作,几年后拉出来随便碾压国内的程序员。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前,你能学习到的除了庞大的知识量,其环境还会帮你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学习能力,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经验。没有人自己天天跑步跑进奥运会,再好的天赋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都是白搭。如果你从生下来就开始接受正确的教育与训练,你的未来几乎是注定要比很多人光明的。以前有个姑娘,曾经和我说过这样的话:小时候父母懂得不多,没人教,上学又没有得到相关的教育,等出来社会之后,只能靠自己东拼西凑的这学一点,那学一点。听起来很心酸,但这就是没有接受良好教育之后必然的结果,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相信很多工作后的同学们都有这种感悟,想再学习点什么,靠自学都会很吃力,学来学去也很难有较大的提高。当你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时,如果不想办法加以弥补,你未来的成长空间就会很有限。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周围的人没那么好学也过的挺好啊。我只能说,那是人家命好,你有没有那个命?小孩子能否意识到学业的重要性,其实最多的还是靠父母、学校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是因为过早的体验了生活的艰辛,知道读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我学生时代的学校环境到现在都觉得很恶心,讽刺的是被当时大多数老师讨厌差生,现在倒是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惜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将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给抹杀掉了。不过现在的教育环境肯定比我那时候要好很多,像是之前在群里和朋友聊天,大家一起从文化角度讨论ISIS的兴起,结果有个女高中生说这是他们的课后作业……当然,如果你没有身处在中国的发达地区,无法享受到让人不那么讨厌的教育环境,那我劝你还是接受现实更加玩命读书吧,你没做错什么,就是运气不好。如果身为父母没办法耳目渲染的影响孩子,就早点让他体验一下现实世界的残酷。休学一年,扔出去自生自灭,很快他就会去乖乖的去上学了。如果他真的能挺过去还觉得不错,那就让他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路吧,也许就是个像我这样的奇葩呢。
夏虫不可语冰。所以孩子永远不会真正的明白,学业有多重要。如果你试图和有些答案一样,给孩子讲故事……那作用约等于0。为什么那么肯定?因为大部分会问这个问题的父母,你们孩子会不会听你们的故事,你们会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愿意听长者讲故事吗?古语有云,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结论很明确。引导孩子向学的核心就两点:1. 让他体验下上长城,知道什么是克服困难以后的成就感。2. 让他体验下撞南墙,然后给他一粒后悔药。只要体验得到位,并且你家娃脑子没啥问题,那么他就会开始向学了。
十天后吐槽:
评论中有人说我秀优越感,我真不知道哪来的优越感。出生的时候大家都是光着屁股出来的,也不见得谁就高人一等,但后天的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环境千差万别,这就是不同的根源。
李子是我从小的朋友,长大后联系越来越少。除李子外,我还有很多从小长大的朋友,有些人不再联系,有些人虽在天涯海角,但一年中总是会想办法见一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路都是自己选的,是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环境的共同影响下选择的。要说家庭环境,我先说说我们两家的区别吧。在我小时候我家很穷,李子家在村里算是中等。我父母勤劳辛苦挣钱,李子父母出大力挣钱,他家比我家富。我买了很多书,即便是不吃零食也要买书。李子每次向父母提出买书得到的都是一顿训斥,不当吃不当喝,买书有什么用?我父母教育我要努力学习,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李子父母从小教育他进工厂做工一个月挣400就挺好。我父母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教我树立远大志向,不能为自己谋私利;李子父母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知不觉中就影响了孩子。我承认我父母做得不是特别好,但他们从不避讳他们的错误,然后教育我不要这样做错事;李子父母在家一言不合就打架,满村皆知。
李子不是个例,而是一类人的代表。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所有人人格平等,但职业永远不平等,因为你为从事这个职业付出的不一样。感谢点赞的各位,也感谢评论里支持我的各位。至于那些说我优越感的,你有言论自由,我也有拉黑你的自由。以下是原答案:
前几天在县城超市里偶遇儿时玩伴李子和他的一群工友。虽然他就住在我家胡同口上,但长大后真的没见几次面。我在外上学,他在外打工,即便是见了也没什么好说的。这次可能是他想在工友面前吹吹牛,就大声嚷嚷着和我聊天了。
李子比我小一岁,大约五六岁时我们就一起玩了,直到我上了初中他还在小学的时候,随着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接触的就越来越少了,因为他是那种在老师看来很“笨”的那种学生。后来我上高中了,听说他在当地某著名饭店里当了服务员,就是传菜的那种,一个月一千块钱工资,管饭,住家里。看到那些在包间里的女服务员,他也很羡慕,但是女服务员只能供厨师和顾客调戏,像他这种服务员调戏人家的话,会挨揍的。于是他暗暗发誓,绝对不要做一辈子传菜员!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过了半年,能和厨师谈笑风生了。但他还是一个传菜员。
等我考上了大学,听说他已经把县城周边几个大饭店都干遍了,每个饭店都有过他传菜的身影,而当时和他一起传菜的人,有的成了领班,有的成了厨师,也有的站到了包间里。这个时候他开始考虑转行了。
再次见到李子,已经是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我在县城某重点高中当老师,他在某知名连锁企业上班——送快递,送牛奶,送报纸。见面后也就是寒暄几句,因为我总是匆匆忙忙,虽然不是大人物,但我事也挺多,不是别人眼中“一周就上两节课工资还那么高”的那种教师之神。这次反正是假期,我有喘气的时间。在超市遇到李子,李子热情地请我吃饭,连他的那些工友一起。
饭桌上,他的工友得知我是老师,立马毕恭毕敬,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被老师责罚。李子是他们中间学历最高的,初中毕业,其他几个是初中肄业甚至没上完初中的。而我竟然考上了高中,竟然还上过大学,竟然还在一所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高中当老师,教育那些比他们厉害不知道多少倍的学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个都后悔自己当初没听老师的话,不好好学习,惹老师生气,等等等等。
说实话,这顿饭我吃得挺害怕的,他们的喝酒方式我早有耳闻,不怕死,往死里喝,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而我曾经喝酒喝伤过一次,所以滴酒不沾,闻到那味就头疼。结果喝酒时却出乎我意料:一个黄头发小子端着酒杯对我说:“老师我敬您一杯,我先干了,您喝不喝随意。”说完一仰头干了。我一看没办法,也喝吧。皱着眉头,把酒杯端到嘴边,却怎么也喝不下去。小黄毛看出来了,说:“您是老师,不用喝。”在他们的意识里,是不是朋友,有没有交情,是否看得起自己,如果能说出“我干了您随意”的,说明交情相当深厚了;自己喝,对方可以不喝的,那就尊重大发了。
这群孩子,用自己的话说就是上学时太调皮,现在想来后悔了。从事着非常累的工作,拿着非常低的报酬,还时刻担心着被炒鱿鱼。从遇见我的时候开始,就沉默多,话语少,不知道该对我这样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说什么合适。
我的脚前几天扭到了,走路一瘸一拐,不知道的以为我是个残疾人。李子也问我这样还怎么上课,我说反正就站那么四十五分钟,怎么还坚持不下来?李子又问是不是如果我不能上课了,校长就辞退我?我说不可能,我的同事会替我上课,而且校长也无权处置我,因为有劳动合同。而且我的脚伤有医保,不花自己的钱。听到这的时候他们都沉默了。自己得小心,不能受伤,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是万一受伤了,即便是工伤,也会被炒鱿鱼,而且拿不到任何补偿。学历高了就是好,这么多优待条件。而且我就算是瘸了,依然独自出入各种公共场合,毫不掩饰自己的缺陷。而他们说如果自己瘸了,会躲在家里以免被人欺负。
我要的啤酒是8块钱一瓶的,他们喝的白就是某烂大街品牌的,几块钱一瓶。我说宁愿少喝点也要喝好的;他们说买便宜的可以多喝几瓶。身体健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名词,不到身体撑不住了他们不会在意这个问题。甚至他们会觉得太看重身体健康“不爷们”。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愁,只要现在有酒喝就行,干嘛为了一个遥远的名词去牺牲现在的快乐?这是他们眼中的快乐。我现在有自己的房子,我喜欢躺在沙发上读书,沉浸在书中与主人公同喜同悲,这种快乐是他们无法体会的,甚至以后他们的孩子都无法体会的,他们会教自己的孩子抽烟喝酒打麻将,或者用手机上的小游戏来哄孩子好让自己能安静地喝酒打麻将。如果孩子考试考不好,又会触动他们脆弱的神经,把孩子抓过来打一顿,再留下几滴恨铁不成钢的眼泪,然后舞照跳酒照喝孩子照样考不好。
离开饭店,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尽管我班里有五十多个可爱又好学的孩子,但在社会上我的同龄人中却有这么多认识不到自己问题所在并将把这些问题遗传给下一代的人。家庭教育不好,却要求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为教育从业者,我只能说我尽力,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坐在我的教室里的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他们能有一个更好的起飞平台。
深夜乱码,不喜勿喷。
谢邀。只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的一些体悟,答主思想还不成熟,阅历尚浅,望辩证看待。我同意你的观点,如果家境不算优秀,周边环境也并不优越,孩子在技艺方面没有远胜常人的天赋,而你又希望孩子能够跳出他长大的环境,过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读书确实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注意,以上条件必须全部满足。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以下是我的建议。题主和我的父母相似,因为自己没有做到走通读书这条路,成人后幡然悔悟,认为这条路相对而言比较顺当,而且前途光明,所以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通这条路。想法可以理解,拳拳父母心,不过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因为你自己没有真正走通过这条路,所以你不知道在走这条路上会发生什么。无法掌握细节。这会导致你的教育方针出现偏差。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从小成绩优异,甚至出国深造,海外就业的孩子,在“幸福感”这一点上,可能比不上你家楼下卖酱油的孩子。这一点务必谨记。请深入思考你希望带给孩子的,是什么。然后就是具体问题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不管父母多忙,在学业上多么一窍不通,也请体现出充分的责任感。在孩子早期识字时,您可以一笔一画地教他,陪他阅读各种小人书,按着他的手在书上写字,用玩具等教会他数数和计算,不厌其烦地教导,要有耐心。切不可烦躁和责骂,以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教育方式。尤其是,这个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比如给孩子讲一些比较复杂的长故事,然后让他复述故事情节。以及背诵简短的古诗词之类的,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在邻里的小孩之间举行比赛,激发孩子的动力和竞争意识。我的母亲在我三四岁时给我讲的睡前故事是小学初中的课文OTZ。。。虽然这个做法吧比较那啥,但是效果拔群,我在小学初中的学习中看到这些课文就有很强的熟悉感,背诵和分析课文意思都很轻松。当然,你要讲得生动和详细。当你的孩子上了小学,每一次发教科书的时候,你都可以当着孩子的面翻看一下他的书,一来你自己熟悉孩子在读的是什么,以后进行指导也比较方便,二来你这种行为无形之中也向他传达出重视学习,渴求知识的想法,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当孩子领了书从学校回来,你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读他的教科书的场景,一定会让他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心生暖意。他的作业,你可以让他先自己检查,然后你们再给他检查一遍,如果有他检查没出来的错误,你们可以不具伤害性地对他开玩笑,小孩子都很自尊,下次会做得更好。小学阶段的书想必还是不难,既然您都能上知乎来提问了,您的教育程度应该也完全能应付,所以我想上述方案应该可行。最主要的是时间,如果您一定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学霸,这些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几乎是必须的。付出才会有收获,如果您认为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一蹴而就,“孩子早点懂事,懂事后就可以不管”,那这个想法无疑是错误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付出。根据我个人经验,在四到六年级,是数学等科目逻辑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学校老师也会加以引导(前提是一定要选一个好的学校),您要做的,只是不断地鼓励,在他做出一道难题时给予由衷的赞美和欣慰,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尊重他的颓然放弃,给予宽容理解,不要强迫他死钻牛角尖,对培养思维毫无益处,让他多去发问,多去思考,牢牢记住经验教训,就可以了。不建议报太多兴趣班和辅导班,一般没有任何卵用(讲真),反而挤占孩子的课余休息时间。小孩子多爱玩,有目共睹,这样强制性的学习,反而会让他产生厌学心理。当然很多“优秀小学”会强制学生补习,很多老师也会明里暗里让学生去他家补习,这是大流,无法违抗,硬要追求个性您的孩子容易受排挤,所以在他周末补习结束后,您可以适当给予安慰和嘉奖。尽量身教,不要仅仅言传。孩子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其行为对孩子的指导意义是无以伦比的。就算您家孩子嘴上不说,当他长大以后,也会惊觉自己的行为模式在很多方面和父母高度一致,所以您的行为的合理性,极其重要。虽然让一个成年人自省实在太难,但也希望您能努力做到。您诚实,他必然不会虚伪;您不逃避责任和指责,他必然也有所担当;您理智不感情用事,他长大后也必然通彻明达;您热情对待邻里,真诚善良,他也必然与人交往令人如沐春风。不要说什么“我做不到但是我希望你做到”,太苍白。时时关注自己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力真的很可怕。阅读。这个能力对于想要追求卓越的人之关键,不用我多说。希望您家有一个很好的阅读环境,如果现在没有,那就去创造条件。不要读什么《知音》《瑞丽》《婚姻与家庭》那些杂志,那只适合您,您在孩子面前读这些,您的孩子拿着沉重的四大名著,他是爱不起来的。全家一起读!诗歌,哲学,历史,心理学,名人传记,古时的史书和经典著作,优秀的书籍,您自己找也行,鼓励孩子自己去书店挑也行。当然,这些书小学高年级之前看都太早了。适合比较小的孩子看的书有,这也不须我多说了。不推荐带孩子去大书店儿童区一待待一天,那里的书没什么太大价值,而且一帮小孩呆在一起,吵吵闹闹看不进去不说,读的多是漫画类童话类书籍,打发时间而已。(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有知友说漫画书对于较小的孩子来讲也有意义)最好的是,要么是一个足够格调,人也不多的环境优雅的书屋,要么就是你们一家,灯火下慢慢阅读。书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您的孩子要是从小喜欢读书,他在再差的环境,在再落魄的境遇,也很难变坏。这一条几乎可以解决所有青春期堕落,遇到挫折萎靡,被损友带坏的情况。关注孩子的情感。中国很多父母在这方面做得都非常非常差,包括我的父母。直接给你结果:您的孩子将成为不苟言笑只会学习奋斗拼搏的机器。你培养出了成绩那么优秀的孩子,但是他不快乐。那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少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当然也不要带着他去你们的麻将馆酒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同辈欺凌的情况,发现他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情绪低沉,一定要尽快弄清楚原因,鼓励他不要害怕。可以和老师交流,甚至讨好老师,只要能解决这些受欺负的现象,只要能让孩子得到老师的重视。小学阶段,一个学生如果长期被老师表扬的话,他在同龄人之间是会有威信的,较不容易受到欺凌。所以有时讨好老师,虽是无奈之举,可也是必须之事。欺凌现象严重,安抚好孩子情绪,转班!转学!一定、一定要用”正常的方式“来表达您对您孩子的爱,别信什么”打是亲骂是爱“”我虽然这么说你但我都是为了你好“,人都是注重感受的,您给您孩子带来成吨负能量,您说得再在理,他也不会认的。希望您对这条足够重视,稍有不慎,您的孩子可能就会因这一条而被毁掉。当然,和言传身教那条相呼应的是,你们夫妻有正常的人际交流,您的孩子才会有正常的人际关系。你们夫妻对邻里不闻不问,或是虚情假意,两面三刀,你们的孩子长成啥样也不须我多说。骄傲与虚荣。好了,现在你大概得到了一个积极进取,成绩优异的孩子,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邻里的称赞。然后你就要面对一个问题,小孩子,容易飘飘然。而您的孩子很可能并不会在您面前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心理是存在的。这种时候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引导了。我在这方面实在没什么经验,只能靠猜测。告诉他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不仅仅是去交往成绩优异的朋友,有些同学虽然成绩差一点但是仍有闪光之处。告诉他楼下买菜的张大妈虽然自己不识字,但是总是帮助大家;告诉他街角修鞋的李鞋匠虽然是个跛子,但是一直在资助贫寒的上不起学的学生。告诉他你的成绩只是一方面,切不可因此丢了谦卑和善良。告诉他谁都有自己会的和不会的东西,别为自己不会而悲伤,也不要为自己会而过度骄傲。欣赏别人。反省自己。大概就是这样吧,这已经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您的孩子大概自己都会走了。我自己离结婚生子还太远了,写了这么多真是切身体会到培养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需要极大的智慧,和精力。当然,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我能给他创造的条件,让他足够有选择的权利。我会详细告诉他学习好的利弊,学习不好的利弊,然后让他自己选择。只要不后悔。这也是我的父母,自我记事以来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一条。如果题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再补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初三,重点班,农村的孩子站一下,哗哗哗一半;高三,全市顶尖的48人一个班, 农村的孩子站一下,加我也就八个人;如果去的的清北浙大复旦之类,这个比例还会使劲儿缩小;公平这玩意儿从来只给强者!从小萦绕耳边的一句话就是:学习是唯一的出路!至理名言!2、高一,地点日照一中,初级班信息竞赛培训:省队队员扒拉扒拉讲着,使劲儿打起精神还是昏昏欲睡。第一排身高只有我一半的小孩扒拉扒拉对答如流……我明白了,从小到大优秀惯了的我也不过是井底一只青蛙而已!高二,华北电力,清北学堂培训:有个老师叫吴佳俊,继马家姐妹后闹得沸沸扬扬的学神事件主角。还看了NOI国家队队长去加拿大参赛的总结和感想。我明白了,有些差距是从小就落下的。我初中刚学会上Q的时候,人家可能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pascal,C,C++了。高三,教室,清华高材,班主任得意门生:一个人对高考、学习以及人生的理解竟然可以那么深刻透彻,处处浸透着哲学的味道。(网上还可以查到,孙振宇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我明白了,差距两个字怎么写。也明白,束缚你的不是出身,而是有没有一双往上看的眼。学习就是让你有一双看得见天空的眼睛!3、倪一宁:《你们真的不明白》写这篇日志是为一张图片和一条微博以及一段对话:一条是我的高中同学文科状元的,他拍了考试前教室的照片,并加了一句:本年度中国新生代考神们挤挤一堂准备考试。另一条是他的直系学姐八月长安的,她说:大二时有天晚上听到一个同学打电话。我们院的学生大多是一路“优秀”上来的,然而再优秀,有排名的地方就有倒数。经过一年级的不信命,很多人渐渐学会了认怂,然而我能听出电话另一边父母的困惑。多年经验告诉他们自家孩子但凡努力了就能拿第一。同学只是疲惫地重复,你们不明白,你们真的不明白。至于对话,是我和浙江省出来的一个竞赛大神的。他跟我说起高中准备竞赛时的艰辛,提起一堆书名,他说到其中一本时,我随口插了一句:“嗯,我知道,我爸编的。”当天晚上大神坚持要请我吃饭,并且在明知我嗜辣的情况下坚持给我点了三份甜点,报复之心一览无余。吃饭途中他问我,你爸爸的工作,给你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我当然可以理解这样的疑惑,爸爸自己搞了那么多年物理竞赛,却几乎以强硬的姿态,把我推上了学文的道路,在应该学奥数做鸡兔同笼问题的年纪,我被关在书房里,一个人汗涔涔地练颜体。我很仔细地想了想,认真地回答他,最大的影响或许是,他比别的家长更明白,天赋,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和生来的不公想比,社会的那些不平事,根本算不了什么。就像有的人周一吃鸡公煲周二吃麻辣烫周三吃水煮鱼皮肤仍然光洁,有的人哪怕一天一个苹果都拯救不了痘痘一样,就像同样是致远班的学生有人打DOTA的过程中解出了一道数分,有人每天在图书馆窝到十点仍然要面对不及格的试卷一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哪有为什么。来交大以后我发现,跟大一大二的学生最容易找的共同话题就是高考——包括高三甚至整个高中岁月。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高中时光多么嶙峋,但至少从侧面说明,高考——直到此刻都还笼罩着他们的人生,或者说,它作为前十八九年的主旋律,没法一时切换,只能反反复复地单曲循环。就像我许多的同学都转发类似于“原班人马回高三”的状态,当然我能理解同学深情云云,但私下里总觉得,他们是希望回到高三,那种得心应手的状态,那种解出一道题就能获得满足感的状态,那种盲目地相信“熬过高三什么都会好的”状态,那种以为世界真的可以凭借一张卷子创造的状态,那种因为面前只有一条路而走得格外笃定的状态,那种做错了不过擦掉考砸了不过重来的状态,那种大学永远也没有办法给你的状态。大学的可恶之处或许在于,它看似给你提供了种种可能,各色社团各类选修通识,但事实上又有一套评价体系限制着你的选择。或许更可恶之处在于,我们都变得实际而精明起来,知道结识什么样的人脉可以把未来的天堑变通途,也知道选什么样的课老师给分很水什么样的社团加入后可以有更多的资源,于是我们活得如履薄冰生怕翘掉的哪一节课会给未来抹上污点也生怕得罪的哪一个人会让日子变得寸步难行。——但其实你可以比你想象中更自由。只是自由从来也需要代价,你斟酌再三,还是选择了看起来最便捷的那条路。在这个看似被光棍节渲染的礼拜,底下暗潮汹涌的仍然是期中考试,一定会有学霸失落,当然也会有人奋起,但是有排名的地方就一定有倒数,总有一天,也会有人承认了自己的无能无力。所以有时候隐隐有些庆幸,我比他们更早地接受了某些既定的无能无力,譬如高三月考数学及格次数屈指可数,譬如每次订正时都忘了刘宏怎么讲的,譬如每天早上都得急急忙忙地请求援助,在那些对着一堆怪力乱神的图画和一群魁魅魍魉的数字发呆时,分针从我皮肤上趟过去,刻下的四个字叫:无能为力。就像爸爸比其他的家长更早地明白,有些东西,是努力也弥补不了的。有的学生做实验一遍就过,有的做到十二月里额头满是细密的汗,所以他在很多家长恨铁不成钢的电话里轻轻叹了口气:“不要怪他。”何韵诗有一首歌叫《少年维特》,当中有一句触目惊心:即使你早知,明天非更好。当一些分数给予优等生们的光环褪去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成功在他们中间也仍然是个小概率事件,大多数人都得面对平凡的甚至平庸的一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做的都是无用功,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已经意识到”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句混账话。功夫常常是会负有心人的,功夫负不负有心人本该没有那么重要,“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与不负来衡量的。莫言在写作之初大概也没指望能拿诺贝尔, 打算起手不凡写出鸿篇巨著来的人,大概永远都不会完成第一章节。换而言之,悦人不如悦己,不如别把成功当做责任,没有人要求你,你也不必那样要求自己,他们不明白,你肯定明白。4、你心中最向往的学校你往往考不上你心中最喜欢的工作你往往得不到你真正喜欢想要的没有一样是可以轻易得到的这就是努力的理由
因为初高中时期成绩好,很多长辈都很感慨我妈命好,孩子学习不用操心。我一直很奇怪,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学习本来就不是我妈的事情,又不用她承担后果,她为什么要操心。舅妈常感慨“生了省心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你看大姐多潇洒。”什么叫“生了省心的孩子”,难道所谓“省心”的特质是娘胎里自带的吗!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信息:你需要自己负责!好,我来说说作为一个“自觉”的孩子是怎样一种体验:首先,无论是学习还是任何事,我都很自然地认为要自!己!买!单!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大把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不懂。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成天骂政府、骂政策的人,其底层逻辑是“政府要对我的生活质量负责”。孩子不认真学习,是觉得我的幸福生活可以指望父母,他们会负责。骂学校、骂老师的,觉得老师应该对学习成绩负责。同样的班级里,有的学习好,有的学习差,又怎么会是老师的问题?难道老师上课时候捂着你的耳朵来着?父母之所以急于让孩子提高成绩,是对孩子前程的担忧,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而已,真到了买单的时候——谁的福谁享,谁的罪谁受。舅妈总是一脸愁云,快要被儿子气死了。舅妈的愤怒是担心。但是,这担心里面也包含着另外一层。她没有给孩子想清楚的空间。每天催促着孩子学学学,写作业盯着,写完挨个检查,时不时跟老师打电话,(敲黑板)这些举动都在想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来为你负责。家长以为,我要是放手不管了,那孩子更完蛋。实际上,任何人都不会平白无故毁掉自己的前程。舅妈以为孩子会“完蛋”,实则是对孩子没有最起码的信任,不相信孩子有对自己负责的愿望和能力。就像过度管控的政府会导致社会毫无生机,过度管控的父母也会让孩子失去生机。孩子是一个生命体,他在生长,要矫正,但不能捆绑。在逼仄的空间里生长出来的,只会是无能、扭曲的。脱离了捆绑之后,还是会滑回他本来的水平,而且此时生长能力也衰退殆尽了。那些高中时候成绩不错,进入大学浑浑噩噩的孩子,出了社会拿什么参与竞争!有人问经历怎样的事情才能让孩子认识到学业的重要性?我觉得答案很简单:无助。彻底的、让人绝望的无助。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彻彻底底的无助才能教会一个人一切靠自己。什么讲故事啊、灌鸡汤啊、树榜样啊,都没用。因为那些鸡汤、榜样与孩子没有建立起联系,在孩子心里,不过一句“关我屁事”。但是又有多少父母真的忍心让年幼的孩子陷入绝望和无助呢?(摊手)我的独立来自不太幸福的童年,寄居在别人家里,从小知道寄人篱下的滋味儿。在父母身边,不好好吃饭父母追在后面喂,在别人家,生怕错过饭点儿,怕吃不饱,也怕吃太多被嫌弃。不是没脾气,却从不发脾气,从不鲁莽任性,任何事情三思后行,再不开心都忍着——我说的不是现在,而是我四五岁时候。我从小极擅长看人脸色。后来读书,我爸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自己看着办吧”——知道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吗——要自己负责!那时候真的很无助!!!“妈,我想去补补数学。”“你自己去找吧”“妈,我不想上奥数班了,听不懂”“哦”“爸,你说我要不要学个二外,我们同学都说挺有用的……”“你自己看着办吧”“妈,我今天要不要穿秋裤?”“你觉得呢?”“妈,我感冒了”“多喝热水”我上学的时候,爹娘除了保证给我做饭洗衣服之外,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该干嘛干嘛,从来不记得陪我写作业,陪我上补习班。接送我上下学的次数屈指可数,一般都是因为顺路。吃完饭,我进书房,他俩去小公园遛弯,高中下了晚自习回来,他俩基本都睡了。有一次开家长会,我爸居然是喝多了去的,醉醺醺的开了一个家长会——到现在,我班主任都还老跟我提这个梗……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因缘,父母不是要当英雄,是要造时势,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好的成长环境”不是“你啥都不用管,搞好学习就行”,好的成长环境是在保护他健康安全的前提之下,让他尽量真实、全面、客观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我想谈的第二个问题:父母的自我修养1、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要说父母的名言之一就是“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种地、扫大街、放羊、喂猪……”不一而足,这句话看似苦口婆心,实则狗屁不通。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的孩子就算成绩差到一塌糊涂,也不可能去放羊喂猪扫大街,最差也就是比父母的社会层级略低一点点——所以这种没水平的话少说,越把孩子当傻子,孩子越不听话,因为在孩子看来,父母的水平太差,压根不想听你的。把孩子当作一个智力水平与自己相当的独立个体,诚恳地告诉他你所知道的、你所见到的。哪怕是不公平的、不干净的、残忍的,都告诉他,让他早早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然后,让他判断自己要做什么。与孩子相比,父母仅仅是经验更丰富,而不是智力水平更高。所以多分享经验,少秀智商。用佛家的话说,就是“起心动念”都要自省。你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念头,孩子眼中都洞若观火。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没有看不穿父母的孩子,真的!所以真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不断校正自己的思维,学会承认错误,才能培养出“懂事”的孩子。此时,你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我经验所及的范围只有这么多,这是我所了解的,获取幸福的方法,我希望你幸福,并且我尊重你的选择。2、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别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做父母最重要的是身教而非言传——这个大家都懂吧?孩子都是有样学样,一个对工作不认真、在事业上得过且过、说话不算数的家长,就不要期望培养出懂规矩、刻苦钻研的学霸娃了,因为孩子并没有感觉到你的认真和钻研。教育孩子之前,先改改自己。我有个无敌学霸的学姐,四年拿下法学和英语双学位,还保送研究生,n个社团的负责人,女高音绝美无敌!我问她怎样像她一样酷炫,她就说“我这也叫酷炫?我老爹才酷炫呢(崇拜脸),四十多岁的时候白天上班,晚上在家复习考博士,那么大岁数了,工作也不错,真不知道他怎么有那么大决心。我也想读博士,像他一样。(向往脸)”有样学样的典范。我姥爷家教很严格,家里六个子女都很出息。姥爷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很有威信,因为他就是说话算话,决心很硬的人。前几年查出肺不太好,医生建议戒烟,姥爷回家二话没说,抽了一辈子的烟一下子戒了,说不抽就不抽,他戒烟都看不出一点挣扎,云淡风轻地戒了。我见过多少人嚷嚷着戒烟,真能戒掉的人没几个,能戒的这么干脆彻底的,我姥爷独一份儿。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无关对错,只是选择。即便考上了世界名校,也未必能过好这一生。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面,写给儿子的信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没有哪一种人生道路是绝对正确的、值得过的,人生中有太多不可预计的因素,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人会有怎样的机遇,谁都不知道。好好学习无非只是增加些筹码罢了。但是这些筹码也未必是决定性的。我们念高中的时候,老师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高考是决定命运的考试”,实际呢?命运那么复杂,不是一件两件事就可以决定的。对于一个初高中学生来说,人生路还长,前途会是怎样没人知道。对我自己而言,我更崇尚体验型的人生,什么都试试,什么都看看,来世上走走看看,然后离开。好好学习,能够把我带进更丰富的世界,如此而已。社会固然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是幸福不排名、快乐不排名、善良不排名。父母究竟是希望孩子功成名就呢,还是希望孩子幸福快乐呢?还是隐隐然地相信,人只有功成名就才能幸福快乐呢?为父母者,要多反思自己的三观,然后再教育孩子。
谢邀。看到这个问题,五味杂陈。在知乎,答过回到高三会怎么样?怎么样,拼命学喽,第一学历不行,干的再好,学历比你高的升职加薪就是比你快。你下基层锻炼,人家被单位选拔培训,回来就是你领导。不服,不服也没办法,单位领导都擅长讲道理,一通道理下来哑口无言。答过为什么毕业聚会是成绩差的混的好?真是无奈,成绩差的混的差的不会来,成绩好混的好的不一定来。成绩中等的,家里条件不差的,一般都会走家里指导的路。成绩差的混的好的,投胎技术好,或者运气非常好,羡慕妒忌也没用。家里条件一般和比较差人家的孩子,学习真是最快风险最小的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了,要说例外,正是少才是例外啊。这个年代,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几百块钱资本,胆子大,就能发财了。非得赌创业,见过很多90后,还没接触社会呢,看几篇鸡汤就热血沸腾,拿着父母给的几十万一头扎进创业里,结果就是上网抱怨,觉得时代没给机会。就是改革开放到现在,也是大浪淘沙,成功者还是少啊。多少死在沙滩上的,根本不会出现在媒体上让你看见啊。如果我孩子和我说不想上学,我会选择一个暑假,让他去体验生活,看看凭他目前的学历,能挣到多少体力钱辛苦钱,然后在他全身臭汗的时候,带他去参观高档办公场所,然后让他自己想喽。我们提供土壤,你自己能长成树还是长成草,是你自己的选择。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第一次有这么多赞。很多评论我都看了,有一部分已经回复了,但可能也遗漏了一些,在此跟大家说声谢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的故事也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条件都太好太优越了,并不是说一定要去经历苦难才能明白学业的重要性。家长的教育以及平时的一些以身作则的表现都看在孩子眼中,我相信积极的、内在世界丰富的孩子能爱上学习,并明白学业的重要性。读书不能把它单纯的看成出路,读书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生活的趣味。若读书就是为了出路,那么对于很多条件好的孩子,他们就无法理解为何要这么努力去学习。------------------------------------------------------------------------------------------------------------------------------------------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故事。老家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乡镇。小时候家里条件还算可以,虽然不是挥金如土,但是在我们镇上,想吃的也能吃到,想穿的也能穿上,想玩的也能到手。父母都是做点小生意的,市场要往市里跑,经常会给我们带些新潮的东西回来,比起其他同龄的孩子,享受的要多很多。每天父母做生意回来,总是会当着我们和邻居家的孩子数钱,看到比较新的就给我们分,虽然都是几块几毛的小钱,但在二十多年前的农村,已经是很富裕了。那时候对金钱没什么概念,但是却从小成绩都很好,父母也很骄傲。可是突然的变故真的一下子让人生发生了变化。10岁那年妈妈去世了,对于还小的我们来说绝对是天大的打击,别人都有父母,而我们从此之后只有爸爸了。紧接着小舅把家里的钱偷走了,美其名曰给我们姐弟保管。但是到现在我们还没拿到过一个子儿,那时候老爸没出过远门,小舅一走了之,根本不知道去哪找他。小舅不是什么好人,据说经常进监狱,好像现在还在监狱里,家里人都懒得去过问他,巴不得离他越远越好。然后老爸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给我们找了个后妈,刚开始觉得人还不错,但是后来才发现,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接下来的几年都是在争吵中度过,弟弟比我小一岁,受不了家里的这样的环境,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而我成绩一落千丈,家里的情况让人根本无心学习,每天一回家就感觉进了地狱一样,无穷无尽的争吵,老爸过得不开心,每天必喝酒,喝酒必醉,然后就开始了世界大战。后妈是一个霸道的人,连奶奶也被她骂的完全抬不起头。我们只能装聋作哑,因为谁说话就要被后妈攻击,连发炮一样,攻击你的时候什么话都能说出来,不骂上几个小时是不会罢休的,甚至她还边骂边哭,好像是她受了委屈一样。偶尔和她有些小矛盾就别想进家门,别想吃饭。甚至会过分的跑到我们学校里,当着全班人说我各种不好,连我们老师也怕她了。所以对于家里的情况,我慢慢的开始装聋作哑,甚至不想回家,整天和一群连七八糟的朋友混。慢慢的成绩越来越差,升高中的时候,也只能上我们镇上的那个学校。本来以以往的成绩,进入市一二中是没多大问题的。高一,混过去的,150分的英语只能考30几分,数学只能靠四五十分,什么历史地理啊就只有二三十分。高二还是这么混着,选了理科,但是没有哪一科是及格的。某天无意中听后妈说,我们姐弟两是没出息的,弟弟已经去打工了,一两年下来没给家里寄一分钱,估计是跟着坏人废掉了。我成绩这么差,还天天和混混一起,以后也是个废人。。。还有一堆难听的话就不说了。然后开始反省思考:这样混下去有意思吗?一辈子要被后妈嘲笑,一辈子在她的淫威之下,人生还有意思吗?我们学校一年最多3个一本,十几个二本,我现在的成绩,三本都难,即使现在开始努力学。这样有意思吗?将来回老家当个小老师,还要天天与她一起生活,人生瞬间觉得好黑暗。我做了一个觉得,我要留级,从头来过。可是,后妈不同意,因为我们学校留级就相当于走读,是要付借读费的,后妈不想付这笔钱。然后又开始就这个问题和家里争吵。最后后妈放出一句话,他们只付该付的那部分,留不留级我自己决定,借读费自己想办法?在我们农村,这笔费用也不少的,亲戚都不会借给我,奶奶那个时候已经去世了,老爸完全没有话语权,没有人能帮我。只能去找以前玩的那些朋友,拼拼凑凑,总算弄到了这笔借读费,然后留级生的日子开始了。对于一个学渣来说,一下子要开始认真学习真的很难。而且,认真对待之后才发现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好多。留级的第一年是最痛苦的一年,一切都要从头来过。每天学到晚上11点后。但是成效也是显著的,第一个学期就考进了全班前三(PS:我们学校很差的,只有两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第二学期就进了全校前三。而学校为了鼓励大家学习,全校前三是有金钱奖励的,然后,还掉了以前借的钱。慢慢的发现,学习越来越轻松了。之后就是顺利的上了大学。----------------------------------------------------------------------------------------------------------------------------------------要说经历什么才能明白学业的重要性我想不是家长的苦口婆心,也不是老师的各种大道理。是需要自己经历一些不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去改变,想要离开现状之后的一种内在的改变。自己想要了,想明白了,就会去付诸行动。这个时候才会明白,也许学习才是你唯一的机会,学习才是你最后的机会,学习才是最简单能改变这一切的机会。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怕战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