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材料,国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盟关于战后对日安排签订了哪些条约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3162套总数:5724921套专访:3198部会员:338765位
当前位置:
& 【2013临沂二模】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 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13临沂二模】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 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00次
资料类型:模拟/摸底/预测
文档大小:826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3年高考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9.周朝国君宴请他国使臣时,宴席上的馔品和饮料的种类及摆放的位置都有规矩。宴席结束后,膳夫等人则将没有吃完的牛、羊、豚肉块盛装起来,一起送到来使下榻的宾馆。这些做法表明
A周王怠慢使臣B.周朝礼制规范
C倡导勤俭节约
D.中原文明高雅
10从中外朝的设立,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变化,说明中国古代中枢政治体制变迁的规律是
A内廷机构不断放大、外迁与疏远B.机构变动频繁,造成冗官冗政
C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斗争长期化D.皇权不受约束,君臣关系复杂
11“你们若有一条法律,如他邦的人所有,规定凡死刑案件不得一日里判决,必须经过好几天,那就能使你们相信”。这表明苏格拉底
A坚信法律正义
B.反对滥用民意
C强调依法履职
D.注重法律程序
1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抗战初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日
B.敌后战场连战连捷
C开展新生活运动
D.民主爱国运动兴起
13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中古时期的有很大分别。以下哪一项与这个说法相符?
A深刻表现社会现实
B有浓厚宗教色彩
C表达主题多是动物
D.颜色鲜艳和生动
14《货币》一书载:在英国黄金博物馆中你们可以看到一个国王手上拿着一个金蛋,相应的谚语就是:你需要牢牢掌握一种权力,但也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把手中的金蛋捏碎。这体现出A.国王掌握了裁决权
B.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D.是最富强的国家
15“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据此应给予正面评价的历史现象是
A明清禁海政策
B.义和团运动
C世界市场形成
D.斯大林模式
16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在致辞华盛顿的“八千字电报”中指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乔治·凯南的这段言论是
A阻止希特勒扩张
B.为“遏制战略”造势
C促成北约的建立
D.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28.(20分)华夷之辨是古代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其核心是把华夏民族及其居住地看成是文化的唯一载体,而其它地区和民族都是未开化的蛮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乾隆说:“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无所不有”和“立中外之大防”。
——《晚清大变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的外交指导思想和表现,并分析其影响。(7分)
魏源把美国奉为前所未有的典范,断言:“墨利加北洲以部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皆旷代所未闻。”进而提出:“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
——《海国图志》
(2)据材料二指出魏源表达的核心思想及其出发点,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其依据。(6分)
魏源提出了新的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圣人以天下为一家,四海皆兄弟,故怀柔远人、宾礼外国是王者之大度,旁咨风俗、广览地球是智士之旷识。彼株守一隅,自画封疆,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舟外之有地者,适如井蛙蜗国之识见,自小而已。”
——《海国图志》
(3)有人说:当时西方列强正虎视眈眈,恨不得一口把中国吞掉,此时谈什么“天下为一家,四海皆兄弟”,是为虎作伥。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7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9.(16分)美国与欧洲既有合作与结盟的一面,也有控制与反控制的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的最终作用是一体化而不是非一体化。虽然它造成东西方深刻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却为西方内部的一体化整合服务,同时促进第三世界融入第一世界,并且可能潜在地为冷战后形成单一的全球体系作出了贡献。”
——英国学者伊恩·克拉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举措对欧洲前途命运的影响。(6分)
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充分认识到欧洲问题的重要性,面对美苏在欧洲的争夺,欧洲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在他看来,法国可以充当欧洲共同体的领导。……他还多次提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认为从地图上看,苏联乌拉尔以西都属欧洲,应该建立一个“包括苏联在内的整体欧洲。”
——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表达了戴高乐怎样的态度?并做简要评价。(6分)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图示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日本和中国的先进人物都做出了回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兹欲行我国前所未有之变革,朕当身先率众誓于天地神明,以大定国是,立保全万民之道。尔等亦须本斯旨趣齐心致力!
——明治天皇《五条誓约》
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1)据材料一、二,说明两部文献的相同点。(3分)
(2)引用材料二相关语句,说明《定国是诏》的特点,并谈谈你的看法。(7分)
3.(10分)【】
针对欧洲大陆封建专制的现实,启蒙思想家提出了民主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在材料中孟德斯鸠表达了哪些思想?(6分)
(2)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核心是什么?它有何意义?(4分)
3.(10分)【】
为了更好地处理好战后相关问题,二战同盟国形成了一系列法律文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布《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
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第一条及第六条中均宣示“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
(1)根据上述材料,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关于战后对日安排签订了哪些条约?(2分)这些条约具有怎样的性质?(2分)
(2)按照上述条约,中国收回了哪些领土主权?(3分)日本是如何对待这些条约的?(3分)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必做部分】
28.(20分)(1)(7分)思想:天朝上国,万国来朝。(2分)表现:朝贡体系;闭关政策;海禁政策;禁止传播天主教。(3分)影响:拒绝与西方平等交往,丧失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良机;成为保守派自欺欺人和抗拒外来事物的主要借口。(2分)
(2)(6分)
思想:反对把西方文明之国视为夷狄,而称文明之邦;对华夷之辨进行了严肃的批判。(2分)出发点:师夷长技。(1分)史实:工业革命;民主政治;贸易发达;启蒙思想;科技发达;文化灿烂。(3分)
(3)(按下列层次赋分)
答案一:魏源的“一家”“兄弟”思想不但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扩张之际,直至今天乃至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3分)
答案二:“一家”“兄弟”思想看似不切实际,但它反对的是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愚昧思想,有利于冲破妄自尊大的思想桎梏,为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敞开大门;有利于帮助清朝统治者脱离以朝贡关系处理对外关系的覆辙,逐步学会建立现代外交,相比坚持华夷观念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独立。(7分)
29.(16分)
(1)美国发动的冷战促使西方内部加强协调和经济联系;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了西欧经济;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控制了西欧的防务体系。欧洲纳入了美国全球战略体系。(6分)(2)态度:建立独立自主的欧洲。(2分)评价:旨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实现东西方缓和,维护欧洲独立和法国大国地位;但是忽略了战后西欧各国国力削弱、无力单独制衡美国的现实困境。(4分)
(3)欧日经济迅速发展。(2分)影响: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欧洲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分)34.(10分)
(1)誓言变法;要求君臣同心;巩固统治。(3分)
(2)特点:以改革为主,适当照顾保守势力。引用:“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4分)看法:答案一:体现了维新派的软弱性(或光绪内心的巨大矛盾)。(3分)
答案二:光绪考虑到慈禧的制约以及保守的国情,做出的策略性让步。(3分)
3.(10分)
(1)思想:人人享有安全;自由不是每个人可以随心所欲;须由契约政府进行保护。(6分)
(2)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三权分立学说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言,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对西方各国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近现代宪政制度的根本原则。(2分)
3.(10分)
(1)条约:《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2分)性质: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必须遵守的国际法。(2分)
()收回了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及钓鱼岛等。(3分)日本曾公开承诺履行国际法文件,但实际上并未执行,不断挑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果。(3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山东省临沂市2016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最新资料】,2015年山东省文综试题,2016高三文综模拟试题,2016高三一模文综试题,高三文综试题,2016届高三文综试题,高三文综模拟试题,高三文综试题及答案,2015高三文综模拟试题,2016高三文综试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山东省临沂市2016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最新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A 条约。这次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 B 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C 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她过万寿节,从1892年开始,朝廷就开始组成以辅政王大臣为首的60庆典组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1)材料一、二、三中的A、B、C分别是哪三个不平等条约?(2)举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一例。(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原因有哪些?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A 条约。这次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 B 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C 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她过万寿节,从1892年开始,朝廷就开始组成以辅政王大臣为首的60庆典组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1)材料一、二、三中的A、B、C分别是哪三个不平等条约?(2)举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一例。(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原因有哪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A 条约。这次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 B 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C 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她过万寿节,从1892年开始,朝廷就开始组成以辅政王大臣为首的60庆典组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1)材料一、二、三中的A、B、C分别是哪三个不平等条约?(2)举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一例。(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原因有哪些?科目:最佳答案(1)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2) 黄海大战、平壤战役、威海卫战役等(3)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4发现相似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