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老兵最后几位抗战老兵的摄影肖像。

最后的抗战老兵
行动者、记录者与“最后的抔土人”
最后的2.6万个抗战老兵
&&新周刊&&第377期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今天,近2.6万名几乎被遗忘的抗战老兵正慢慢凋零,为了让他们不抱憾离世,一群志愿者、文化人、媒体人、慈善界人士为老兵养老送终,替国家还债。
  兔年寒冬,95岁的卿上先窝在湖南衡阳的一座道观里,两眼通红。
  他曾是一名“国军”重机枪手,1937年入伍,辗转河南、山西、广西对日作战,在开封用战友的尸体垒起掩体与日军血战,三次受伤,1949年返乡,无妻无子,鳏寡孤独,每月领10斤大米,看守道观20余年。
  有一天,卿上先摔倒在地昏厥过去,旁人为他穿上寿衣准备入殓,一群关爱老兵的志愿者闻讯赶来,发现他还有一口气,抬到医院,医院说没救了,志愿者们不信,找了名赤脚医生打了二十多天点滴,卿上先活了过来,每天靠喝一瓶志愿者送的“营养快线”维生。
  卿上先住道观的偏房,五米长,两米五宽,他用石头垒了个灶,生火做饭烤火取暖,烟苗熏黑了屋里的一切,也熏坏了他的眼睛。
  前来探望的《新周刊》杂志社社长孙冕,伫立在这间仅有几处瓦片裂缝漏下光线的黑房子里,心如刀绞,泪流满面。
如果说章东磐、邓康延、崔永元是成功的记录者,孙春龙则是一名高调的行动者。
  正是一群文化媒体人点燃了公众对抗战老兵的关注。
  2003年,追慕远征军的民间学者章东磐、孙敏、牛子、江汶、邓康延等人,从一幅意外发现的1944年滇西反攻时美军葬礼老照片开始,耗时3年,沿着当年远征军的反攻路线穿过怒江和高黎贡山,还远赴美国国家档案馆,拜访老兵家庭,终于找到美军少校梅姆瑞在中国的埋骨之处,也考证出远征军中一支代号“Y部队”的美军顾问团的前世今生。这就是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寻找少校》的诞生记。
  又三年,又一部纪录片《发现少校》诞生,深圳越众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康延带领团队以一本晾晒于网络的美国军官保存的军官照和中国军官签名联络簿为线索,讲述了一位历经大荣大辱依然健在的中国少校赵振英的故事。邓康延即将推出的下一部新作,是记录中国远征军的《重返野人山》,野人山号称死亡战地,“十万中国远征军,五万魂归野人山”。
  与此同时,持续进行十年滇西调查的民间学者章东磐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父亲的战场: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追溯国人长时间集体失忆的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历史。2010年,以章东磐为主的“国家记忆”出版团队,历时两个月,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扫描了23000多张美国照相部队所拍摄的中缅印战场照片,这些鲜为人知的照片经过精心编排后,有500多张在《国家记忆1》面世,有364张在《国家记忆2: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中面世,震撼人心。
  2002年那会儿,正在做《电影传奇》的崔永元迷上了口述历史,他让团队抢救式地采访了4000多位抗战亲历者,收集的影音资料超过10万小时,这些口述历史的人包括经历过国民党正面战场22次重大战役、参加过八路军和新四军重大战役的人。2010年,32集反映抗战背后个体感受和故事的纪录片《我的抗战》出炉。2012年,《我的抗战Ⅱ》推出,崔永元说:“我们不是煽动仇恨,也绝不希望简单地激起民族仇视和对立。我们想让大家知道,战争对人的残害到底有多严重,影响有多久。”
如果说章东磐、邓康延、崔永元是成功的记录者,孙春龙则是一名高调的行动者。
  孙春龙曾是《瞭望东方周刊》总编辑助理,2008年因持续关注、报道中国远征军老兵,并帮助30多名“老兵回家”,最终选择辞职投身于公益事业,2011年,他成为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发起“关怀老兵计划”、“老兵回家”、“献支菊花给英雄”、“两岸寻亲”等众多公益活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称自己是国内唯一一家关注抗战老兵的慈善基金会,并喊出“打造全球首个捐助人自治平台”的口号,还在淘宝上开设公益店,网民为老兵支付生活费、替“老兵回家”买爱心机票、送老兵关怀勋章,还可购买爱心小蜡烛、小兵雕塑、普洱茶和替老兵丧葬建碑,目前通过淘宝店募集的善款已超10万元。
“有个义乌老兵曾在文革时被吊起来打,他拿到纪念章就说:感谢毛主席,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有个广西老兵临死前死死咬住纪念章不放。”
  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之前,深圳、湖南、广西、云南、四川、南京、浙江、广东等地的关爱老兵志愿者早已通过论坛和QQ群开始寻找抗战老兵,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他们是“关爱抗战老兵网”、“湖南老兵之家”、“湖南黄埔后裔联谊会”、“互助抗日老兵论坛”、918爱国网、腾越论坛、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广西援助抗战老兵联盟……
  “关爱抗战老兵网”称自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援助抗战老兵群落,其公开资料称,他们至今发现了1300多名抗战老兵,为生活艰难的老兵筹款近800万元,“我们是2009年发起的,全国注册志愿者有4万多人,活跃的志愿者近1000人”,“关爱抗战老兵网”发起人之一、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益项目负责人周坚说。
  在志愿者的定义里,受援的“抗战老兵”指的是1931年至1945年在抗日战争中,被编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或其他军事单位担任战斗人员或从事文职、后勤、医疗工作,并实际参与了包括前线、后方及沦陷区对日伪直接或间接军事行动的中国军人。“他们不一定要拿过枪上战场,因为有人是在后方从事翻译、谍报、医疗工作。”周坚说,“有一个争议是,共产党的老兵算不算?最后折衷意见是,‘非民政福利覆盖的’老兵就是援助对象。”
  没有人说得清抗战老兵到底还剩多少人?“可能有2.6万人,”周坚根据某省年黄埔同学会的死亡数字变化推测,“每一天,都有老兵被发现,他们年龄在85岁以上,多数生活在农村,生活凄惨,在我们说话中,或许就有一个老兵在某个角落带着委屈死去。”
  “关爱抗战老兵网”关爱老兵的方式,物质上通常是送油、米、大衣、棉被、药品,并依据贫困等级提供一年2400元到5000元的生活资助;精神上通常是送挂历、记录老兵的抗战口述史,为老兵送自制的纪念章、勋章。“老兵更看重勋章,有一个老兵跟我说,你们送了这么多东西给我,都不如这个纪念章。”周坚说,“有个义乌老兵曾在文革时被吊起来打,他拿到纪念章就说:感谢毛主席,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有个广西老兵临死前死死咬住纪念章不放。有个江苏常州老兵收到纪念章嚎淘大哭。”
  “老兵并不需要怜悯”,持续3年拍摄了162位抗战老兵肖像的《潇湘晨报》摄影记者马金辉说,因为种种原因,很多老兵的抗战经历和英雄事迹未被承认,未被知晓,他们在走到人生最后一站时,最渴望的是获得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2010年年底,孙冕因为邓康延注意到了抗战老兵,他以个人微博、“关爱抗战老兵网”为平台,加入关爱老兵行列,发出“假如我不能让老兵安渡晚年,断我中指”的毒誓,跟着志愿者走访湖南、四川、广东、河南等地,实施“抗战老兵养老送终计划”、“送大衣暖冬过年”,带动韩红、陈坤、姚晨、何炅、谢娜、柯蓝、李健、吴京、朱哲琴、高圆圆等演艺明星,以及何勇、谭维维等八组摇滚乐队为抗战老兵捐款。“今年年底,大概可以募集到500万—1000万元。”
  在孙冕以及捐助者、志愿者的帮助下,卿上先的房子刷白了墙壁,修起了烟囱,凿了两扇窗户,卿上先洗干净了脸,显得容光焕发。
  “老兵走得越来越快,2008年走了一个,2009年走了9个,2010年走了44个,2011年走了50多个,2012年至今走了70多个。成都的志愿者马大姐跟我说:她是老兵最后的抔土人”。孙冕说,“我们都是老人最后的陪途人、送终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要善待原国民党抗战老兵_百度知道让历史告诉未来 抗战老兵照片引关注
  湖南日报记者 张斌 通讯员 田淼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9月3日,位于湖南烈士公园的《气壮山河》——湖南抗战图片展上,一群特殊的面孔受到市民们一致崇敬:“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英雄!”
  在图片展中的“致敬老兵”部分,一个个有故事的抗战老兵肖像及其口述的抗战故事,吸引着大家驻足。
  “看,这个爷爷我在电视里看到了,还有那个爷爷。”循声望去,几个孩子正在老兵照片里寻找阅兵式里熟悉的面孔。
  “这边几张老兵照片都是我拍的。浏阳有43名健在的抗战老兵,年纪最大的103岁,最小的88岁。”在图片展现场,浏阳民革摄影家协会主席周利和指着照片说,自己4年多来前后拍了150多个老兵。这些年,在民革浏阳工委的领导下,当地民革党员一直关爱老兵,包括看望慰问、建立健康档案、送医送药等。
  正交谈间,一位老人推着轮椅走了过来。轮椅上,一位更加苍老的老人,胸前戴着国家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手指颤抖地指着芷江受降的老照片,双眼凝视,十分专注。
  记者上前打听,轮椅上的老人名叫任江浦,今年106岁,老家在岳阳,参加过长沙保卫战。推轮椅的正是老人的儿子,已经80多岁。因为任老腿脚不方便,平时家人推车带他下楼散步的机会不多。得知湖南日报社和长沙市委宣传部正在烈士公园里举办抗战图片展,任老不顾百岁高龄,当即要戴着纪念章前来观展。
  “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前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要记住老兵的面孔,记住老兵的名字,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人群中,不断投来赞扬之声。
( 08:59:30) ( 08:51:25) ( 08:48:27) ( 08:47:48)黑白照片中的他们或拄着拐棍,或倚墙而立,背景是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街舍、田地,他们是抗战老兵。“照片中,除了那些站立困难的老人,大部分老兵都是站立的形象,因为即便他们如今佝偻腰背,也曾经是民族的英雄。”44岁的自由摄影人李君放对中新社记者说。
“这张照片上的人叫付更吉,因战六级伤残。这张是张以令,他父亲是新四军,父亲被日本人枪杀后,他毅然参加抗日……”李君放向记者介绍这些老兵的经历和现状。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一组名为《最后的老兵》摄影作品于9月在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公开展览。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史料室的张松青说,“此次展览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师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抗日老兵,它背后更包含了摄影师对老兵的感情。”
据李君放介绍,他家里的三位爷爷都曾参军抗日,所以从小就对老兵很崇敬。李君放2011年开始拍摄,走过了革命老区石家庄平山县大大小小300多个村庄,为将近200名老兵拍摄了肖像照,如今还在继续。在拍摄过程中,李君放经常带些米油留给那些生活困难的老兵。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看他们。三年下来,李君放已为之投入十几万元。
老兵刘梦元的一段经历令李君放记忆最深刻:刘梦元当年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五团的一名战士,一次战斗中该部队打死一名日本军官。老人说,虽然在战场上中日是敌人,但面对死者,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于是该部队在衣食困窘的年代为其买了棺材装殓,并送归日军。交接时,日方感动不已。
李君放说,老兵们的经历,让他了解到战场的残酷,也了解了人性。
如今,出生于革命老区平山县的李君放越发感到时间紧迫。他说,这些老兵大都年近90甚至百岁,有时他找到了老兵所在村庄,可老兵却已过世。还有一些老兵,在他拍摄后一两个月就过世了。
抗日战争期间,平山县参军的青壮年有一万多人,他记得小时候的平山几乎村村都有老兵,他所在的村子就有十几位老兵。2011年他回到老家突然发现村里只有两位老兵了。
2012年底,李君放曾找到了抗战时期担任“平山团”司号员的刘增英老人,为他拍摄了一组照片。一个多月后,老人的家人说刘增英已经辞世。这让李君放遗憾不已,他说为刘增英拍摄的照片最少。
于是,李君放在曾经为刘增英拍照的地方再次按下快门。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是老兵已不在,只剩下一把空木椅。这就有了本次展览的最后一张照片。“这就是告诉我自己,也告诉世人,再不珍惜老兵就来不及了,最后只留下空空的遗憾。”李君放说。
更多善行资讯请访问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要下决心、出重拳,彻底清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我们的城市需要外在的美丽,更需要人性的温暖和关怀。家有捣蛋淘气包?还是可爱机灵鬼?家有萌宝,赶紧来秀秀吧!
关于《河北省出台建筑造价管理办法》发布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国民党抗战老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