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歌词的村庄吗?

中国最有钱的村庄,奢华世界第一!_全球都被震惊了-爱微帮
&& &&& 中国最有钱的村庄,奢华世界第一!
农村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经济落后的一种场面,不仅生活物质落后其经济更是无法赶超。但是以下这个村子,不仅不穷不落后,简直可以用“富可敌国、腰缠万贯”等这些特别高调的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壕了!&也许你曾听闻过这个牛逼村子的名字,但是你一定还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奢华!华西村。号称“天下第一村”,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区东。2005年,华西累计实现销售307.8亿元。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华西村的人均收入就高达8.5万元,而同期,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过3万元多点。2012年开始,华西村总收入524.5亿,华西村旗下华西集团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华西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当我们村还没有从穷乡僻壤“解放”出来的时候,华西村从2001年开始,就建成一个“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机场”的土豪乡村。当我们村的村民还在为土房房顶漏雨唉声叹气的时候,华西村的村民家家住进400—600多平方米的3层欧式独立别墅,一眼望去,大写的气派!别墅前后附还带游泳池的大花园,50平方米的超大客厅,30平方米的豪华主卧,书房、餐厅、健身房,都装饰得富丽堂皇。中央空调,卫星电视,背投彩电,按摩浴缸……应有尽有。  当我们村的村民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华西村就为村民们建了一个“世界公园”。将中外名胜聚集华西村,壮观程度可堪比影视城。村内建有克隆的山海关、长城等中国古代建筑精华,又有法国凯旋门、美国国会大厦及悉尼歌剧院等国外“山寨景点”。小编惊奇的发现,山寨“天安门”前方,还建了“金水桥”和“华表柱”。可谓“细节决定成败”。有钱就是任性啊!这些克隆景点不仅让华西人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华夏河山的美丽,也直接成为华西村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招牌。当我们村的村民还贫困潦倒的时候,华西村村民每户有100—1000多万元的资产,有1—3辆轿车。全村开豪车住别墅的理想生活,在这里真实上演。当我们村的村长还在开拖拉机满村乱逛的时候,华西村的村干部已经换上劳斯莱斯了。当我们村最高的除了山还是山的时候,华西村建起了村里最高的标志性大楼,这是在五年前由华西村共同出资1000万共同一起建造的,在这个国内最大的单体酒店,华西村里面有一座金牛,酒店开业之后,酒店的二楼在2000平方米是一个购物天堂。&当我们村的村民还要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走出来的时候,华西村人民就已经享受“吃喝玩乐买足不出村”的便利!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搞笑大奇葩,吐槽老专家,认真讲笑话,震惊到掉渣!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中戏2016级新生新生开学报到,软萌妹子主打清纯牌。
连续在14年间强奸、杀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落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中国贵州的崇山峻岭之间,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山村――中洞村,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后的穴居部落。
  山洞里住了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近百号村民,他们隐藏在这个山洞中,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据洞中生活的老人介绍,洞里的村民们是解放初期为躲避土匪而逃进来的,崎岖的山路和洞外的树木成为避难的天然屏障,一村的人就在这里安定下来,一住就是60年。
  洞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洞里的村民还维持着解放初期的生活习惯和水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外人很难理解的清贫却满足的生活。
  洞里的媳妇多是按照周代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从外村接来的,也有洞内通婚的习俗。
  洞中有人过世时,有鬼师唱着苗族古歌送他东去。
  洞内人们自己纺织纱布,推磨碾谷,每周走15公里的山路去集市买油、盐等生活用品。
  其余的日子在家里种田、放牛或养猪养鸡。
  农闲时,男人们围着篝火喝着自家酿的土酒,女人们则聚在一起谈论生活琐事。
  “中洞”苗寨还有一个洞中的小学,村里的孩子都在这里上课,甚至还有篮球场以供孩子锻炼。
  他们的穴居生活吸引了很多洞外的人来参观,还有电视剧剧组在这里取景。
  为了让这近百口村民从洞穴中搬出来,当地政府花了很多心思,甚至为他们在山下免费修建好新房,但是不知道穴居生活有什么魅力,村民们都不想走出洞穴。
  洞内的生活平实而艰辛,简单而美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虽然贫苦,但洞中的苗家人知足于此。
  但是洞里的孩子们有新鲜活泼的心灵,向往外面的世界,当知识让他们睁开了蒙昧的眼睛,他们的目光能越过父辈们的群山,以新的姿态走向外面的世界吗?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暖到心里的句子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六大无名古村落
本文转自环球人文地理
古村古镇,一般是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可供集中居住的建筑聚落群。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古镇,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但遗憾的是,它们要么因为现代工业的入侵,环境沦落,成为“有名无镇”的“行尸走肉”,要么被旅游业所破坏,原著民搬迁消失,街道成为“义乌小商品购买基地”……
本次策划中,我们发现的所谓“无名古村”并不是没有名字,而是没有名声在外。因为无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没有被外界的喧嚣所骚扰,或者说,因为无名,才有最为原生态的生活与镜像——这六座古村、古镇、古聚落正是如此。
这个叫来古的村落美丽而安静,它乖乖地待在神秘的来古冰川下。你若寻它,需爬坡、经湖、走山,待你疲劳至极终于看到它时,相信已经筋疲力尽——不过,这里的美景不会让你后悔。在这里,极少的村民会极简单的汉语,而当你真正走进他们的生命轨迹里,你便开始放不下了……
没有人知道这个四周都是冰川,叫做来古的村落究竟存在了多少年。来古村没有村志,它所隶属的然乌镇也没有这方面数据的显示,老村长更说不出来。
&&&&&&&&只知道若干年,两千年或者三千年前,这里是“珞巴人”的聚居地,有一天,一群粗犷魁梧的康巴人无意间打猎来到这里,逐渐地,珞巴人被赶走,争强好斗、能歌善舞的康巴人,展现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和征服欲望。
&&&&&&&&“来古”最开始的意思是“山门”,后来演变为“世外桃源”——我更愿意称它为“山门之内的桃花源”,因为在这里,有我的睦居,有我最可爱的学生们……
冰川下的村庄
&&&&&&&&2012年年初,我来到西藏,辗转抵达这个叫来古村的地方,村里93户人家,散散地分布在各个角落,还有那山腰、山尖上,他们的房屋已摒弃了藏式房屋的传统特色,房子都是蓝色或粉色的屋顶,鲜艳的颜色成为“那里有村庄”的醒目标志之物。
&&&&&&&&来古村是一个坑洼之地,这里有夹着雪花的冰川之风,也丝毫不缺乏经过玻璃过滤后依然劲头十足的高原阳光。作为有着5个自然村的行政地,来古村在西藏再平凡不过——无论是它拥有的人口,还是它的整个生存业态。
&&&&&&&&村庄里地广人稀,家与家之间咫尺又遥远。来古镇一共93户人家,共593人,包括一个一直想将户口迁移出去,但却未能成行的叫“赤赤”的人——一个大妈告诉我,村子里的居民已经将他开除村籍了,因为他对雪山“不虔诚”。所有村民的资料统计起来,据今为止,来古村最高学历为初中,我曾经尝试着与初中毕业回来的学生交流,但他们说不出很完整的超过五个字的汉语。
&&&&&&&&来古村只有小学,小学中又只有一、二年级,三年级以后他们就要到镇上去上学。连着上两周课,连着休息4天,称之为“大星期”。我到来古村时,村里有7个初中生毕业回家,只有两个女学生考上昌都地区的高中,其中一个读了几天后就哭着回来了,说“学不会”,另外5个学生全部回到村子里,有两个跟着村里念经好的人的学念经,其他的三个不知道现在要干什么,将来要干什么,整日在村中闲溜达。
&&&&&&&&我的学生——也就是来古村全部正在读书的孩子,一共83个。你不要奇怪他们的皮肤都是黑黑的,换成你晒一个冬天的太阳,也会变成这样;你不要奇怪他们的手脚都是黑黑的,冰川上接下来的自来水真的很冷,换成你你也下不了狠心每天洗手洗脚;你不要奇怪他们的衣服都是黑黑的,学校没有大城市里的塑胶跑道、水泥看台,哪儿暖和他们就在哪儿坐,尽管地上还有猪屎和牛粪……
&&&&&&&&他们上学,真的很艰难,作为一个城市人想不到的艰难。
&&&&&&&&每天起床之后,如果天气太冷,我会来到操场上,带着那些冷得瑟瑟发抖的孩子们跑圈,一边跑一边背诵课文:“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孩子们嘴里哈着白气,跑得很开心,光溜溜的手,光溜溜的脚脖子,一双破旧的双星足球鞋,甚至很多孩子没穿袜子。从来古冰川上吹下来的风能够刺进骨髓。带着他们奔跑我很想流泪,只能大声地跟他们一起背课文,这样才能分心,才能止住即将从眼眶里滚落下来的泪水。
&&&&&&&&每天早上,孩子们起床之后会就着凉水洗脸刷牙。
&&&&&&&&水温很低,真的很低,我每天早上也这样刷牙洗脸,起码半小时,手都凉得彻骨。孩子们吃完早饭都会在教室里准备上早自习,哈着手,跺着脚御寒。胆子比较大的孩子,会敲开老师的宿舍,拿一个地上捡来的饮料瓶子,求老师灌一壶开水暖手——如果我以后的孩子也用这样的方式御寒,我恐怕会嚎啕大哭。
&&&&&&&&他们想学知识,他们想见识外面的世界,开水,只是他们的最低要求。
小村的生活学习态度
&&&&&&&&在来古村的每一个早晨,我几乎都是在孩子“莉莉老师”的叫声中惊醒的。因为爸爸妈妈要外出砍柴——由于要去很远的学那措地区,他们必须很早地起床,往往是有一个人站在村委会门口那深深的崖边,吹巨型海螺,随着巨型海螺发出浑厚悠长的集结号,大人们便出发了——而我的学生们,也跟着爸爸妈妈起得很早,所以他们会在凌晨来到学校,了结我的睡眠。
&&&&&&&&来古村的孩子们其实并不好学,他们甚至不习惯去教室里上课,总是跑在校园里,或者躲在学校外面,让他们进教室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无论他们在哪里,对于去教室的提议,总是完全否定的回答。
&&&&&&&&藏族孩子学汉语,极像我们学英语——更情愿写,而不愿意读;更情愿一直写那些“a、o、e”,而不愿意触及汉字。写汉字的笔画顺序,完全不是所谓的正确顺序,你教他们正确的顺序,他们说“哦,好”,但是再写的时候,依然是他们自己的顺序。对于刚刚学会的字,会跟着你非常正确读出来的,你再问他们,他们就又完全不知道了。
&&&&&&&&我知道,这都是区域决定的。他们想要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很多人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当他们听说我去了拉萨之后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缠着我给他们讲拉萨——一群西藏的孩子缠着一个北京人给他们讲拉萨,的确有些讽刺。他们不知道北京有多远,成都在哪里,上海是什么地方。因为教室没有投影仪,我只能在黑板上画一个中国地图,标注出他们想要问的任何地方。是的,我没能力带他们去看看北京,看看鸟巢……
&&&&&&&&对他们说,好好学习,有一天,老师回北京时,带他们一起走。孩子尼玛问,北京?坐拖拉机去么?
&&&&&&&&我说,不是。他问,摩托车么?我说,不是。我说,飞机,他茫然了,我说,火车,他更不懂了。我张开双臂,模拟飞机飞的样子,再用手从空中划一道,于是后来他一直在问我,莉莉老师,今天这样吗?他张开胳膊——我说,今天不这样。
&&&&&&&&他们最爱的是体育课,尽管凹凸不平的球场上经常会有猪粪、牛粪,甚至我带着孩子们跑圈的时候,会有一头母猪悠然自得地在上面觅食;孩子们跑步的时候,用“一窝蜂”来形容都已经太整齐——毕竟蜂群也是有纪律的;我曾经试图给他们讲解一切体育运动的规则,他们全部点头表示听懂了,但是转身就抱着足球跑,或者放下篮球踢。
&&&&&&&&但是你没办法生气,因为他们很可爱,尽管他们的名字很难记,但是我记住了很多,甚至从他们那里学会了很多藏文。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我现在的藏语水平突飞猛进,就像我皮肤的颜色向着古天乐甚至奥巴马的颜色突飞猛进一样。
&&&&&&&&每天下午放学后,我都会写日记。看到我拿来了电脑,他们开始凑过来,一句一个“莉莉老师”地叫。
&&&&&&&&尼玛指着电脑问,莉莉老师,电视么?我说,电脑。他疑惑地问,电脑?有电视么?然后他们会紧紧挨着我,看我不停地在那里“劈里啪啦”地敲着字。外面阳光透进来,每天这个时段是一天中的黄金时段,因为有阳光,一切因此温暖、安逸。
&&&&&&&&坐在阳光里,不需要看时间,只要你感受到了强烈的凉意,便知道太阳已经落到山那边去了。来古村没有夕阳,世界从很暖很暖的样子,会突然降到零下温度。好在我的教育很管用,孩子们总是会在日落前听话地回家,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好似突然放开了的烈马那样忙不迭地四散而去,而是顺顺的,三俩结伴地回去,毫无疑问,这样安全了许多……
睦邻与过客
&&&&&&&&在来古村,我结识了一帮热情的睦邻。
&&&&&&&&比如强巴次林的姑姑。某天她来找我,拿来了两颗用塑料包起来的白菜菜心。我推辞着说不要。但是她听不懂,她在那里说着什么我也听不懂,只知道她还是往我的手里送。老村长群培后来告诉我,如果村民送你东西,你尽量收下,你不要他们就会心生难过,或者自卑,会以为你看不上他们的东西。
&&&&&&&&我的睦邻不仅是人,还有动物。每天晚上,冰川的大风都会在村中肆虐。这个时候,躲在我不宽的宿舍里是最舒服的,好歹有灯,好歹有墙可以挡风。睡觉之前生一炉子火,床上插着电热毯。我通常会把一床毯子拿下来,裹着它们在炉边烤火,不管外面狂风暴雪——我的睦邻老鼠总是在这个时候来拜访,似乎村子里就我和它睡得很晚,我动一下,它也动一下,我有一个大动作,或者大声音,它也会有一个大动作或者大声音。有它陪伴,这个学校的夜晚一点都不害怕,反而增加了几分情趣。
&&&&&&&&早已被大家归入“来古村村民”的我,也多次以“本地人”的身份,接纳着过客。
&&&&&&&&中科院田师傅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人。他是来考察来古冰川的,他告诉我,如果规划终稿如期出台,三年之内,冰川下的来古村也会被规划入“然乌来古冰川国家公园”,那时,现在只有人、房屋以及牛马的村庄,会有柏油路、酒店、咖啡馆,还有直达冰川的桥梁。
&&&&&&&&那时的来古村,会被更多的人知道。
&&&&&&&&随着大部队撤退时,考察队将补给蔬菜都送给了村民,田师傅在兴奋的村民手里几乎是夺下了一包蔬菜,他对村民们说:“我得留下来一点,你们得给我留一点下来,我要给学校的老师,那小姑娘也要过冬”——另一个考察队员告诉我,田师傅从冰川二号营地回到村里的那一天,对他们说了一个晚上的我,说这要是我闺女,肯定早就给拽回去了,这是什么地?什么环境?
&&&&&&&&田师傅留下的菜里竟然还有豆腐,虽然它被冻成硬的了,但对于我来说,这实在是难得的食材。炖上一锅红烧豆腐后,我又提了一些菜去了村委会,每次有这些意外收获的时候,都要送一点到村委会,也算是对他们平时照顾的答谢。
&&&&&&&&送菜时偶遇到了群培村长,与他聊了会天。问他说,村子有多少年了?他说,算不清楚了。我说想给来古村做一个村志,想后来人知道这个村子的历史,什么样的时间段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为什么?有什么样的后果。知道什么样的时间段,谁在执政这个村子。不同时间的执政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记载。群培说,可以,你看着编吧。
&&&&&&&&我无语,知道这个计划估计要暂时搁一搁了。
在神农架广袤的原始森林中,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小镇——木鱼镇。
&&&&&&&&四周环绕的原始森林,虽然掩盖了它的棱角,却也给了它丰富的自然资源。千百年来,当地人靠山吃山,既有会“架木为梯”绝技的药农,又有恪守狩猎之道,敢于和野猪对决的猎人;而神农氏留下的神农茶,传说还有“解千毒”的功效……
&&&&&&&&位于湖北省西部的神农架,是中国内陆罕有的没有被玷污的原始森林,总面积达1618平方公里,广大的林区囊括了3700余种植物,为1060余种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原生态环境。当然,这里不仅生活着金丝猴、白蛇等67种珍稀野生动物,据说还隐藏着许多相传千年的神秘生物,比如来自史前时代的“驴头狼”、隐没于茫茫林区中的“野人”……
&&&&&&&&木鱼镇,就这样静静地位于神农架林区中,从卫星图上看,这个小镇的旁边多是空白——这意味着,它的周边多是无人区。在这里可以触摸到来自远古洪荒的传奇:神农氏尝百草、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还有那被原住民挂在门上辟邪的被称作“吞口”的木雕面具,它一副凶相地看着森林深处,据说已有千年历史……
救命仙草金钗&&“架木为梯”的深山药农
&&&&&&&&在神农架林区,至今流传着关于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
&&&&&&&&原始无人区里尽是高山峭壁,以及莽莽丛林和清澈溪流,为中草药的生长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木鱼镇旁,就是以药材闻名世界的老君山和小当阳地区,部分区域里生长着超过100种的珍稀中草药。
&&&&&&&&这些药材效力各异,名字也很奇怪:过江龙、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支花……如果说昔日神农氏教会人们辨别草药是一项丰功伟绩的话,那么作为药农的神农架采药人,则无疑是神农氏精神在当今的延续——在木鱼镇街道上,有许多中草药店铺,里面的草药除了人工培育的常见品种,还会有一些野生珍稀草药,它们多半是靠药农在原始森林中攀爬峭壁,以生命和鲜血采摘换获的。
&&&&&&&&采药是木鱼镇的支柱行业。40岁的付先华是众多药农中的一个,从18岁出师开始,他采药已经有20多年了。
&&&&&&&&老付是相当传统的人,每次上山采药,都会按照先辈的教导精心准备:首先要准备两截坚硬的毛竹竹筒,戴在双手的手腕上,传说手上戴着毛竹筒进山,如果遇到野人,不仅能保护自己的手腕,还能趁着野人大意之时,抽出手来逃脱。
&&&&&&&&据说这还是被贬到这里14年的唐朝庐陵王李显提倡的,他当时就在神农架大九湖囤积兵马,准备东山再起,对抗自己的母后武则天。
&&&&&&&&除了一些补给品,必须要准备的还有一条20米左右的麻绳,绳子一头缠着红绸子,药农们管这个叫“红绳”,有大吉大利,保佑平安的意思。绳子是药农们采药的重要工具——所谓“架木为梯”,就全靠绳子打结来操作。相传神农氏当年就是以滕树皮为材料打结为梯,攀登山岩,这项手艺在药农手中代代相传,在木鱼镇,3岁小孩都会打“梯结”,被称为“神农架人的绝学”。
&&&&&&&&万事俱备后,老付便开始进山。采药的过程其实更多是寻觅和探索,这需要药农们既要有一副翻山越岭的好身手,又要有常人没有的细心和耐心。他们往往要深入到一般人不敢进入的深山,才能采到好的草药——老付经验丰富,往往只需要观察一眼,便知道什么环境会生长什么样的草药,什么贝母、扣子七、打破碗花、当归、珍珠香等,他都能信手拈来。
&&&&&&&&在老付的印象中,最珍贵和最难采的草药当属金钗,这种被誉为“救命仙草”的草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它的生长条件极端苛刻:不仅要求生长在深渊的悬崖峭壁上,悬崖下水面反射着阳光,往往刚好还能照到它生长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周围还得有神农飞鼠做邻居,因为金钗要依靠飞鼠的粪便——五灵脂作为自己的养料。
&&&&&&&&当地人管采金钗也叫“打金钗”,药农们找到这样的悬崖后,须放绳下崖,全程没有安全措施,完全依靠自己敏捷的身手和“架木为梯”的娴熟技术,一点点移动到金钗生长的崖边。传说中,飞鼠为了保护金钗,会咬断药农的绳子,有不少药农为了打金钗而摔死在悬崖下。“我运气好,曾经采到过七八株金钗呢!”老付说到这个传说时,呵呵一笑,脸上满是自豪,后来我偷偷打听了一下,那几株金钗,他都卖出了上万元的好价钱……
木鱼的狩猎之道&&最后的神农架猎人
&&&&&&&&在木鱼镇以北的小当阳地区,有一个祭祀神农的神农坛,这个依山而建的祭坛修得气势宏大,上面雕着图腾,柱上雕塑也是牛首,颇具来自远古的气息。
&&&&&&&&而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这座祭坛最初并不是祭祀神农氏的,而是神农架的猎人们祭拜天神的地方——神农架庞大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庞大的动物家族,狩猎,自然就成为古代神农架人的重要生产方式。
&&&&&&&&狩猎的历史在神农架延续了大概有上千年,对于他们而言,打猎获得的兽肉可以作为食物的补充,毛皮则能做衣服,或者拿去贩卖成为收入来源。过去的神农架人认为山狍野鹿、豺狼虎豹、野猪野兔,都是天神放养的家畜,只有祭天才能得到猎物。打猎之前,会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召集大家,然后到祭坛祭拜神灵——私自进山是不允许的,大家认为会惹怒神灵,遭来祸患。
&&&&&&&&居住在木鱼镇的何云清,曾是神农架老猎人中的一员,他的祖上三代都是猎人,对于狩猎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家里,何云清向我展示了猎人的工具:废弃的土铳、猎刀、牤筒、香签筒、子弹袋、牛卵子皮火药囊,这些都是行走神农架的猎人所必须具备的。
&&&&&&&&猎人往往都非常善于伪装,每个合格的猎人都要会搭棚子,何云清就从他爹那里学会了这门技艺——这门技艺要求就地取材,用草木枝搭成可容纳一人的棚子,猎人端着土铳蹲守在棚子里,往往一待就是三四天——大型猎物才可能到来。
&&&&&&&&为了提高成功率,神农架猎人往往还会一种利用树枝做陷阱的技巧:将大树的树枝强行弯下,用绳子一头拴在树枝上,另一头留一个活套绳圈卡在地上,若野兽路过踏进绳圈之中,就会踩松卡子,由于树枝的弹力作用,绳圈就会立即收缩并迅速将野兽吊在空中。
&&&&&&&&不过,猎人与野兽的对决,并不总是猎人以机智和忍耐而获胜,对决的两者经常会非死即伤——神农架中生活着不少猛兽,如金钱豹、熊、华南虎、野猪等,其中以野猪最难对付,自古就流传着“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谚语。猎人也多半忌讳招惹野猪,因为野猪常年在松树上蹭,皮毛经过松油的侵润,非常厚实,而且野猪非常记仇,你要是敢伤它,它就会发狂和你拼命。
&&&&&&&&何云清说,他曾在一次狩猎中就遇到了野猪,当时,年轻气盛的他不禁想挑战一下,于是便朝野猪开了枪,谁知道这一枪却并没有把野猪给打死,野猪立刻发疯一般的朝何云清冲过来,吓得他连正在二次上膛的铳都没来得及管,撒腿就跑,然后找到一棵大树,爬了上去。不过,那只野猪并没有善罢甘休,一直在下面大力地拱树,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才不甘地离去。
&&&&&&&&后来,何云清下树一看,发现那棵树居然被野猪拱去了半截,吓得他一阵后怕。
&&&&&&&&神农架猎人虽然狩猎各种野兽,但是他们千百年来却形成了良好的狩猎传统——绝不赶尽杀绝。围猎时,所有的猎物他们会挑出幼小的放生,而且他们尤其不会捕杀怀胎的野兽,谁如果猎取了这样的野兽,就会被看做是最无能的猎人。而且,神农架的猎人在春节期间是不出猎的,按照他们的俗话说就是:野兽也有三天年。
&&&&&&&&尽管恪守着这种带有“可持续发展”精神的传统,但神农架猎人们还是没有能够持续下去。1980年,神农架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实行“退耕还林,没收枪支,禁止狩猎”的政策,进山的公路上,到处都是“一支枪,两斤药,判你三年没话说”的宣传标语,何云清也从此金盆洗手,他笑说,只能“铁马冰河入梦来”了……
神秘香溪源&&“天下十四泉”与神农鲜茶
&&&&&&&&木鱼镇中有一条穿镇而过的小溪——香溪。它有东源和西源两个源头,西源就在木鱼镇北边的跳架沟中。在那里,暗河泉流聚集为一弯清亮碧绿的深潭,潭水穿林越谷后,最终汇流成这条流长68.5&&公里的溪流。流水清亮婉转,使这座深山小镇拥有了不少诗意。
&&&&&&&&木鱼人视香溪为母亲河。当地有这样一首打油诗:“昭君何以美,屈原何以伟,探得香溪源,自知其中味”——他们认为,香溪源的深潭是神农氏洗药的地方,所以香溪源的水是有神力的,所以香溪河才会孕育出王昭君这样的美人,以及屈原这样的伟人。
&&&&&&&&在溪边的野店里,可以吃到细嫩爽口的神农箭竹笋和当地著名的香菇炖土鸡,滋补又鲜美。不过,在木鱼镇最悠闲的时光,当属捧一杯刚炒制的木鱼新茶,沉浸在小镇的湿润与朦胧中。
&&&&&&&&54岁的茶农周衡说,他种了一辈子的茶,但从第一次见到香溪源开始,就肯定地认为:这里是中国最好的高山种茶地,没有之一。周衡说,香溪源700~1200米的山地海拔,以及朝日暮雨的气候,云雾缭绕的环境,都给茶树生长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家中有几亩茶园,不信你就来试试,品完估计你都不想喝其他茶了。”
&&&&&&&&“好茶也需好水泡,泡神农茶最好的水莫过于香溪源的水。”周衡对自己的茶叶充满了自信。手上的一本《茶经》告诉我,唐朝茶圣陆羽品评天下煎茶水时,就曾经将香溪水列为“天下第十四泉”,他认为这里的水不仅清澈甘甜,而且带有神奇的药香味儿,喝起来别有风味。“再来一杯,我这可是真正的神农水,神农茶”,周衡说着又为我倒上了一杯,杯中热气升腾,裹着茶香的白雾像一只翩跹起舞的蝴蝶。
&&&&&&&&周衡还介绍说,除了人工种植的茶,至今香溪源里还有不少野生茶树,传说都是当年“神农采药,为民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后留下来的,被称为“神农茶”,以前有不少采茶的人为此专门采野生茶。不过采神农茶相当辛苦,野生茶难寻不说,生长之地多半也险峻,所以许多人靠着采茶赚了点钱之后,都转行了。
在闽南渔民到达福建霞浦县三沙镇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终日只有海风吹起的波浪拍打海岸;渔民来到此地后,在小镇上建起了能抗台风的石厝,并用祖先的方式在滩涂上饲养海产品,一不小心,数百年时光就过去了。直到今日,这座无名小镇才为摄影师所发现,他们称此地是“中国东海最美的海滩”……
&&&&&&&&三沙古镇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地势险要,从唐到清,朝廷都在此设置军营。解放后,我国政府曾在此驻扎了一个团的守备部队——正是那时,我随当兵的父亲来到三沙,并在这座连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镇中,度过了难忘的16年时光。
&&&&&&&&随着时代发展,驻军被取消了,当我拿着相机回到曾经是营房的“老家”时,发现一切都变了:团部大礼堂已成为基督教堂,部队操场成了民房……不过,记忆中的宁静祥和依然存在:大海、滩涂、渔船,以及纵横交错的水街和各色的小木屋——它们成为了我摄影的重要元素,我明白,在我的内心深处,似乎一直流淌着对这片“东海最美海滩”的依恋。
深入骨髓的海耕文化
&&&&&&&&除了军人,我在三沙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渔民,张传贵就是其中之一。
&&&&&&&&老张一家人依靠养鱼排为生,虽然在岸上也有房子,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住在鱼排上的渔屋里,吃喝拉撒都在屋内解决。
&&&&&&&&每天早上4点多,当东海的第一缕晨光到达三沙之前,老张便起床干活——开始与运送饵料的商人洽谈业务。由于三沙鱼排养殖规模巨大,好的饵料往往供不应求,他必须得早早过去,才能买到靠谱的饵料来喂养他的鱼。饵料搞定之后,老张又忙活着走在网箱之间的窄木板上,将饵料逐一撒下,中间间或会接一些电话,大多是洽谈购鱼生意的。
&&&&&&&&等到他将所有的网箱都走遍的时候,夜色已悄然而至。这时他才有空歇一会儿,看看电视或者与老婆孩子拉拉家常。这是老张的日常生活,也是无数生活在三沙的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有了无数老张这样的渔民,才会有三沙这座古镇。史料记载,最早开发三沙的是闽南的渔民。
&&&&&&&&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间,一群漳浦的渔民无意间来到三沙,他们发现这里渔业资源丰富,便鼓起勇气与驻守士兵搭话,以渔货为交换,获得了捕鱼的许可。随后,他们在岸上搭简陋的木房作为落脚点,久而久之,有的渔民便直接定居在了这里。
&&&&&&&&古镇随着优质渔货声名四起,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渔民多由外地迁徙而来,三沙逐渐成为典型的移民小镇——几千人的小镇,却有姓氏六七十种,各种闽南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独特的三沙海耕文化:三沙人把闽南说成“下南”,吃饭叫“加买”,喝酒干杯叫“直杯”,每逢过年要敬妈祖、吃红糖花生红枣糕,扛台阁……
&&&&&&&&对于三沙人的热情,大海回馈的是海产:大小黄花鱼、带鱼、目鱼……而庞大的海涂,也成为了养殖海带、紫菜、牡蛎的绝佳场所。不过,所有海产中,我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小皓虾苗,吃起来醇厚可口,是我最难以忘怀的幼年美食。
&&&&&&&&《霞浦县志》记载:“虾苗以产小皓为佳,身独圆形,此外皆扁”,虾苗以小皓、松山两个渔村的最为出名。小皓虾苗之所以能闻名福建,一方面是三沙湾水浅浪静、溪流众多,浮游生物丰富,虾类自然生长得好;另一方面,渔民捕捞虾苗后,会用流传了几百年的制作方式烹饪虾苗——比如对小虾苗进行严格筛选,经过脱水、配料等工序加工,再以独特配方进行腌制,让虾苗吸取了“天地灵气”……用当地话说:“不美味都不行”。
摄影天堂&&中国东海最美的海滩
&&&&&&&&三沙镇的海岸线连绵不断,而且岸边多有丘陵,这让人们得以登高观海,也为摄影师们提供了众多独特视角。
&&&&&&&&当人们站在高处俯视,海面滩涂一览无余。三沙的滩涂面积辽阔,随着潮涨潮落,形成了绝美的风景线:海水湛蓝,岛礁、岩石、屿口遍布;水路曲折,小船舟楫连连,船影随风逐浪,港湾秀美如画。退潮时,渔民们劳作的场景更是宛如油画——海马在海涂上飞快滑行,壮美夕阳与拉网小调相得益彰……
&&&&&&&&每年的5月和9月是三沙滩涂最美的时节。不过要拍摄到稀有美景,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海岛摄影看起来很风光,其实挺遭罪,为了找一个好的摄影点,摄影师必须不断地上山下海,还经常需要乘船来回折腾。最好的拍摄时间是清晨和黄昏的片刻——还要受潮汐影响,你的动作必须够快,才能抢占到好时机。
&&&&&&&&为了拍摄到日出时朝霞洒满滩涂的景色,我曾在凌晨3点起床,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出门。这时天色尚黑,璀璨的星空下,微微有些带着咸湿味的海风,吹得人有些冷意。到达早就勘察好的拍摄点,忍受寂寞和海风静静地等候东方泛白。1个多小时后,当看到海天交接之际出现一缕红色,我的“禅机”才到了——迅速地调整好相机,按动快门,“咔嚓,咔嚓”的声音令我无比愉悦,是的,对于我而言,那一刻的快门声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黄昏也是拍摄的黄金时段。我为了拍摄三沙夕阳下的滩涂,在一座小山上爬上爬下多次,才最终选到一个满意的角度。支好脚架,剩下的任务是等太阳落山,夕照余热让我满脸汗水,直到太阳坠入海里,光线才开始变得柔和起来——等待多时的我像打机枪一样按着快门,透过镜头我看见,渔民三五成群,有的正在讨小海、走海马;有的正在浅水港湾中推网、围缣、放帘;有的正在划着小船去料理水中的紫菜和海带……
&&&&&&&&火热朝天的劳作景象都被我尽收在镜头里,我相信,这是三沙海天之间入镜的最美风景。
闽东小普陀&&台风中屹立的石厝
&&&&&&&&行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两边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居民屋:屋子从墙基到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屋顶也是用条石砌平的。三沙人管这种独特的房子叫“石厝”,闽南语里,“厝”就是家的意思,顾名思义,石厝就是用石头建造的家。
&&&&&&&&居住在三沙的陈长春老人至今记得,1991年的那个夏天,台风艾美席卷三沙,不仅毁掉了滩涂上养殖用的竹竿和鱼排,还摧毁了不少木头渔屋——但他一家四口人躲在石厝内,平安地躲过了台风的侵袭。如今,他的大儿子因为养殖赚了钱,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想把老人接过去住,但老人与老伴铁了心依旧要住在石厝内——在老人看来,石厝就是最温馨与安全的避风港,不仅寄托着他们的回忆,还包含了那些一起历经风雨的患难真情。
&&&&&&&&三沙最大的一座石厝是天然形成的,叫作“留云洞”——石厝位于三沙镇旁的东壁山上,由一块巨石盖在两块石头上构成,它被视为“石厝之祖”,据说三沙镇最早的民居石厝就是仿照它建成的。因为曾经有人从海上眺望,见这里有祥云盘踞,“留云”之名因而得来。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讲的神话故事总离不开留云洞的碧云仙姑,如那“寻仙”与“幻尘庵”的传说。
&&&&&&&&我曾多次拜访留云洞,印象最深的是洞口的楹联:“幻里尚求真,水月镜花空色相;尘间难免俗,烟霞泉石托精神”——字迹苍劲,刻在布满侵蚀痕迹的石壁上,很有禅味。
&&&&&&&&大概是由于留云洞过于神奇,不少佛教信徒认为留云洞的存在让东璧山焕发了灵性,于是在此大兴土木,留云洞周围相继修建了留云禅寺、观音苑、弥勒园等建筑,信徒们还利用山上的石头雕塑了众多的佛像,这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因此被誉为“闽东小普陀”。
&&&&&&&&三沙许多渔民每逢要出海,或者出海归来之后,都会来这里祈福还愿。留云洞众多的参拜者中,也丝毫不乏名人足迹,譬如昔日一手遮天的陈立夫,就曾经到留云洞参拜,临走留下了“东海胜地,留云纪胜”的题刻。不过,我对于这种类似“到此一游”的题刻不太感兴趣,只喜欢那些书法大家的篆刻,如游寿的“龙沙获象骨,草原觅渔田”,郑乃珖的“流云听涛”,这些篆刻笔力雄厚又不失清雅,堪称石刻艺术珍品……
图释:近年来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三沙一级渔港,建成后的中心渔港,将有效利用水域面积可扩大到120万平方米,水深增至8米,不仅可为近千艘船只提供避风、停泊,而且对三沙的港口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
这里有西藏四大神山之一苯日神山,转山路上满是磕长头的人,一步一磕头往山顶上爬,他们手掌和膝盖有护具,用满头汗水书写艰辛与虔诚;水葬是藏族人的一种殡葬仪式,由逝者的亲属将逝者的遗体仔细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投入滔滔的雅鲁藏布江中,连骨头都要砸碎,任由雅江鱼吞食;这里从来不缺乏水果零食,学校操场上有一棵山楂树和几棵核桃树——唯一的缺点就是只能捡落到地上的吃。如果孩子们喜欢你,他们会帮你去捡,他们会用黑黑的手把山楂捏成一大坨给你,让你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从林芝地区行署八一镇出发,沿着318国道四川方向行走几公里之后,你会看见一个“珠江山庄”的牌子和一条小小的柏油公路。这时候,你不要被传说中的318国道继续吸引,请果断靠右行驶,在行进约40公里后,你即将进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聚落:米瑞乡。
&&&&&&&&这条路是徒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必经之路。之所以与这里结缘,是因为我是志愿去米瑞中心小学支教的老师——没有工资,没有补贴,每周十九节课,语文、英语、体育、科技、信息,一共五科。我来这里的时候正好是冬天,教室里和宿舍里冷得像冰窖,学校为孩子们配备了足够的棉被和毛毯,但是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暖气和热水房。所以每天中午如果有太阳,孩子们都会跑到露天坐着,享受那难得的温暖,尽管高原上的紫外线真的很强……
感悟苯日神山与神秘水葬
&&&&&&&&初进米瑞,学校后勤主任达瓦乔开着一辆我不知道品牌的皮卡车,到林芝八一镇接我。一路上,达瓦乔操着口音浓重的普通话跟我聊天,而我的藏语只有“扎西德勒”的水平,所以交流很是问题。事实上,达瓦乔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41岁的“老头子”,据说打得一手好酥油茶,可惜每次都是带着我到处打秋风,从没见他自己打过茶。
&&&&&&&&往返八一镇和米瑞乡的次数多了,我渐渐熟悉了这一路的景点:古桑王、古柏王、桃花林、达则寺、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交汇处,风景很好,学校的边次老师多次自豪地告诉我,曾经有一位摄影师在这里拍了一张照片,获得了国家级大奖。
&&&&&&&&但是外人多半不知道,这里是一个水葬场。多少年来,附近的藏人都在这里举行神圣庄严的水葬仪式。
&&&&&&&&2013年底,我收到了重庆网友捐助的一笔钱,跟副校长贡桑一起去八一镇给孩子们买电视机,路上正好遇见了一次水葬。贡桑淡淡地说:“看看吧,别拍照。”
&&&&&&&&水葬往往在江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举行。由逝者的亲属将逝者的遗体仔细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投入滔滔的雅鲁藏布江中,连骨头都要砸碎,任由雅江鱼吞食。我远远地看着,心中没有丝毫恐惧,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西藏人为什么不吃鱼。
&&&&&&&&米瑞乡很小,一条“CBD”街道全长不超过200米,左边依次是小学、派出所、政府、医院和农行(只能用存折),右边是一排商铺和餐馆,汉族人、藏族人、回族人都有。学校对面甜茶馆的藏族姑娘蛮漂亮,我经常牵着她2岁的儿子到处跑,以至于有些学生认为是我的儿子。
&&&&&&&&来到米瑞必须做的事情就是转山——我们学校背后就是一座,叫苯日神山,海拔4728米。它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据传当年佛苯相争时,最先出来反对佛教的苯教徒阿穷杰博,曾与佛教莲花生大师在这里比试法力。如今,那曲、林芝、阿里等地信奉苯教的藏民在农闲(其实也就是不采虫草的季节)时都会来转山,藏历新年前后,前来朝拜的人每天过万。
&&&&&&&&我对于这项活动很是好奇,某天终于说动了学校的两个藏族老师,将我带上了转山之路:早上4点半准时出发,摸黑走了1小时到达山峰脚下的村庄,在这里喝清茶吃烙饼——清茶也是咸的,补充盐分。
&&&&&&&&一般的转山者都会头天晚上到达这里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开始转山之旅。
&&&&&&&&上山的路,其实就是转山者多年来用脚开垦出来的小径,还有些甚至是山洪冲出的河道。我们走得很费劲,走到后来两条腿根本迈不起来,完全是用手和意志力支撑自己往上爬。当天,我在累到极点的时候,差点儿做了西藏第一个“跳山自尽”的支教老师。
&&&&&&&&太阳出来后气温高了很多,山脚下的村庄点缀在郁郁葱葱的树丛之中,极像王维笔下的田园美景。远处,崇山峻岭之间穿行着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在朝日的照射下散发着粼粼的金光,顺着江水往上看,念青唐古拉山山脉的座座雪山竟是如此的近,仿佛伸手可及。而我们身边的每一棵古树似乎都是风景,不论苍翠还是枯萎,总能激发你用相机构图的欲望。
&&&&&&&&我们去的时候不是转山旺季,一路上的藏民并不多,态度非常友好,问他们要酥油茶烙饼,从不会被拒绝,而且会友好地给你说“扎西德勒”。转山路上经幡不断,到了经幡开始成堆的地方,就能看见磕长头的人,一步一磕头往山顶上爬。手掌和膝盖有护具,满头的汗水能够看出他们的艰辛和虔诚。快到山顶的时候,我们还碰到一个唱山歌的藏族姑娘,声音高亢清亮,尽管听不懂歌词,但是仍然被深深震撼——坦白地说,这个声音,秒杀韩红和李娜(不是打网球的,也不是跳水的),曾为娱乐记者的我,一度琢磨着要不要当她的经纪人。
&&&&&&&&从山脚到山顶,我一共爬了7个小时,但最大的收获是,在山顶上看见了驰名中外的南迦巴瓦峰,但短短的半分钟之后,它就被云雾遮盖了。
校长与“明年”&&我的学校我的孩
&&&&&&&&学校校长次仁旺堆长得很像王志文,让同来支教的小女孩惊呼“好帅呀”。见面时,他挠着卷卷的头发递给我一支烟说:“我们这边不像你们内地,学校没有经费,买什么都要跟县教委申请,手续麻烦得很!”
&&&&&&&&到了学校之后,我算明白校长的苦衷了。学校的大门很破旧,常年封闭,旁边留一个小门,还故意焊上一个一米高的铁梯子供人出入。我问为啥非要人为制造行走障碍。校长苦笑着说,你看这街上到处都是牛、猪,这是防它们的,要是蹿进校园弄伤了孩子怎么办?
&&&&&&&&学校的围墙很破旧,摇摇欲坠的。校长说,教委答应明年拨款给我们修围墙、修大门了,明年就好了,明年!
&&&&&&&&学校没有仓库,每个老师的家里就是仓库;学校没有浴室,一直在修,修了好久也没修完,孩子和老师都没办法洗澡。校长照例说,明年就好了,明年!
&&&&&&&&学校的足球场是草皮的,远远看上去很舒服,但是走近了就发现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根本没法踢球。校长内疚地对我说,明年就好了,明年!学生的床很短,老式的上下铺,只有1点5米长,高年级的孩子睡觉很困难。校长和我一起说,明年就好了,明年!
&&&&&&&&我也不知道这个明年,他说了几年了。
&&&&&&&&真正让我觉得心酸的是孩子们,他们穿得很破,除了脏兮兮的校服,就是一双可以穿一年四季的运动鞋。家里条件好点的,可以买城里孩子脚上那种正儿八经的运动鞋,厚的;条件不好的,就是一双双星或者三环的足球鞋,露在外面的脚踝黑得让人摇头,也冻得让人心痛。
&&&&&&&&他们有体育室,有别人捐献的体育器材,但是直到我来了,他们才有了专门的体育老师,结果因为差老师,我后来又被安排教语文和英语。他们有阅览室,别人捐助的几千册图书,今年来了三个小姑娘,教英语、音乐、美术,还兼职把图书归类了,他们才终于有了看书的地方。我知道他们想要老师,更想要可以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的老师,像爸爸妈妈一样看着他们成长,陪他们读完整个小学,不用每学期开学就惴惴不安地想着谁来给我们上课,老师凶不凶。但是我做不到,孩子们,我也需要工作,这学期支教完毕,我还要回重庆找一份养家糊口的事来做,我也有自己的孩子和父母需要照顾。
&&&&&&&&他们还想要一个崭新的校园,一个干干净净的大门,一个平平整整的足球场,一个不会倒下来的围墙,一个可以洗热水澡的浴室。有了这些,他们也能像内地的孩子一样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可可爱爱。但是我做不到,我的能力是有限的,我没有这么多钱。
&&&&&&&&我知道他们想要在冬天暖暖地学习和睡觉,不用两个人挤一个被窝,洗脸洗脚的时候不用担心水太凉,不用早上靠跑步来取暖,不用顶着超强的紫外线晒太阳。我甚至不敢给他们讲,在中国的淮河以北的城市里,房间里都是有暖气片的,冬天暖暖的,进屋就得脱衣服,我怕他们失望地问,格拉,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
&&&&&&&&但是我做不到,孩子们,我只能用我微薄的力量给你们求来烧开水的电炉子,只够你们喝和暖手……
&&&&&&&&一旦想到这些,我就想对孩子们说声对不起。
蹭饭的艺术&&别样的“山楂树之恋”
&&&&&&&&校长曾非常自豪地跟我说:“我们这个小村落,人与人之间绝对没有勾心斗角,你想去哪家蹭饭就去哪家蹭饭,没人会拒绝的。”我脸上堆着笑容,频频点头说:“哇,我就喜欢这样的环境了。”其实我心里边想:“每个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都是这么说的。”
&&&&&&&&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西藏的大部分人真的没这么多心眼,比如校长。当时见面的时候正是星期五晚上,我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溜走,《中国好声音》从开始到结束,我们都一直在聊天。我中途说了好几次“校长你也挺辛苦的早点休息吧我就不打扰你了”,结果校长一律回答:“我不累啊,没什么……”
&&&&&&&&我们所有的老师住在三排平房里面,相距不过5米。慢慢熟悉起来之后,我蹭吃蹭喝的本性就表现出来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我,而是住我隔壁的A老师。某天中午,我下课回到宿舍,正在做饭,突然发现A老师拎着一把菜刀杀气腾腾地冲出了自己的宿舍。
&&&&&&&&我心里一咯噔——这是要出大事的节奏啊。不声不响地跟过去,结果大出我的意料,A老师瞅见学校对面店铺的一位老乡正在做饭,直接冲进去说:“我来帮你切菜!”也不管人家答不答应,上手就切。切完了人家只好说:“就在这里吃吧……”毫不意外,A老师答应了,然后顺利解决一顿午饭。
&&&&&&&&随后,我又从福建公派来支教的B老师那里学了一招。他隔壁住着副校长,某天早上他看见副校长起来在厨房里忙活,就大喊了一声:“校长,要不要过来喝稀饭?”副校长礼貌地回答:“谢谢,我喝酥油茶吃藏粑!”B老师打蛇随棍上,立刻问了一句:“呀?好吃吗?”副校长继续礼貌地回答:“你过来尝尝?”B老师赶紧冲过去了。
&&&&&&&&我很喜欢吃藏餐,所以没事儿的时候就往副校长家里转,他在家的时候,我就正经地问:“校长有没有酥油茶?”副校长有就倒一碗给我,没有的时候就很惭愧地说:“今天没做,要不我给你现做一壶?”我一般是这样回答的:“哎呀不用不用,太麻烦了”——然后就去帮副校长生火了。副校长不在家的时候,我也悄悄溜进厨房,翻箱倒柜地找酥油茶,找到就自己动手喝两碗。我不知道副校长有没有发现,他橱柜里面的碗总是湿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米瑞从来都不缺乏零食,满街都是山楂树,不由得让我想起那部前年很火的《山楂树之恋》。学校操场上有一棵山楂树和几棵核桃树,山楂很面很甜,唯一的缺点就是只能捡落到地上的吃,而地上经常有猪粪和牛粪。如果孩子们喜欢你,他们会帮你去捡,用黑黑的手把山楂捏成一大坨给你,让你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直到来西藏之前,我都从来没见过活着的核桃,第一次发现核桃居然外面有果肉,里面的核才是平常吃的东西。秋季核桃成熟的季节,一个个核桃会自己往地上掉,一不留神就会砸着头,真的很痛。周末的早上起来,你可以拎着一个口袋自己去捡核桃,运气好的话,能够捡十多斤。
&&&&&&&&那天下午,校长抽着我给的“龙凤呈祥”牌香烟,站在操场上眯着眼睛看着核桃树,估摸着成熟得差不多了,就敲响学校的钟,召集所有的老师和孩子,一起打核桃。这是全校的狂欢节,我作为学校唯一的体育老师,爬到脚手架上,拿着跳高杆,校长在我脚下,核桃在我身边,很是风光了一下午……
在古镇遍地的西部,10个人中有8个都不曾知晓这座叫宁厂的小镇。但华夏五千年的史书,却从不曾忘记这个中国最早制盐地的过去,那“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传奇,至今仍在这座深山无名小镇中流传……
咆哮的长江水被三峡大坝拦腰截断,沿岸许多文物古迹就此作古——这可能是我终身遗憾的事情,因为我从未见识过未蓄水之前的三峡。
不过,从我见到宁厂古镇那一刻起,我心中的遗憾被冲淡了许多——它是三峡工程蓄水完毕之后依然保存完整的古镇,也是整个三峡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最为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镇。大巴山的森林为它提供了天然庇护,甚至在它隶属的重庆地区,10个重庆人有8个都不知道有这个千年小镇的存在。
宁厂的兴衰,与“盐”息息相关——宁厂的制盐历史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距今已有几千年。到了近代兴盛时,宁厂古镇曾千家舟楫,这里出产的盐通过大巴山盐道以及峡江水路到达周边六省,可谓是一条“黄金道”,有着“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赞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法制盐被淘汰,原本繁荣的小镇在无奈中沉寂,只剩下古老的青石板路、吊脚楼以及古建筑,述说着古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上古盐都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
从巫溪县城出发后,顺着大宁河一路蜿蜒前行,沿岸是峻峭挺拔的山峰,云遮雾绕,尽得“巫山云雨”的真传。转过巫峡的剪刀峰,向西进入后溪河,一排排古旧的房子开始映入眼帘——宁厂古镇到了。
清澈的后溪河贯穿了整个古镇,镇上的老房子也大多沿河而建,一般都采用竹木结构,临近河边的房子下面打着斜立的木桩,支撑着悬空的房屋,当地人称之为“吊脚楼”——这些房屋虽然看起来东倒西歪、破破烂烂,好像随时都会倒塌,但实际上坚固耐用,比镇上许多老人的年龄还老。
历史上,宁厂地区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古老的《山海经》记载,巫溪曾是巫咸古国的所在地,而巫咸古国的中心地就是宁厂一带。史学家考证,这里的人不从事纺织业却有衣服穿,不耕种庄稼却有粮食吃,过着逍遥的生活——而这一切,全因为他们有着那罕见的宝藏——盐。
宁厂古镇的白鹿盐泉,就是当年巫咸古国的“财政支柱”。关于白鹿盐泉的由来,宁厂当地流传着“白鹿引泉”的传说:一个袁姓猎人上山打猎发现了一头白鹿,他弯弓搭箭想将其射杀,谁知道白鹿却非常通灵,带着他在山中转了几天,最后竟然消失了。追逐的猎人又渴又饿,无意间他发现白鹿消失地有一口泉水,一喝发现是一口咸泉——后来,猎人回家带领族人到此制盐度日,生活越来越好,为了纪念那头以德报怨的白鹿,人们将盐泉命名为“白鹿盐泉”。
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的情况是:盐泉其实是地质运动的产物,在亿万年前,三峡地区还是一片海洋,由于地质变化,喜马拉雅山升起,巴蜀地区形成了内陆海,并不断浓缩、沉积,最终形成了这一地区盐泉的来源。
自从有了盐,这座小镇就开始了它长达数千年的繁荣:先秦时期的巴国,正因为盐,才得以兴盛强大与楚国抗衡;秦汉时期,朝廷在宁厂设有“盐府”,监管制盐;而地理学家考证,宁厂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发制盐工业的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上古盐都”。
鼎盛时期的宁厂古镇,后溪河边停满了各地前来的船只,镇上随处可见商贾,盐运码头更是“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白鹿盐泉里流出来的盐,通过大巴山内的川陕盐道和水路,被运送到四川、陕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换来无数的真金白银,有着“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说法……
龙头与龙池&&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实施地
&&&&&&&&刘德民,85岁,在宁厂生活50年。
&&&&&&&&作为曾经盐厂的盐工,刘老告诉我,以前的盐泉并非现在的空旷地,盐池上面都铺着铁板,铁板上开有大小均等的眼,一共约有70多个。这些铁板依次挡住盐池的出水口,泉水就从那些小眼里汩汩流出。然后各个盐灶的盐工就上去,按照分好的孔眼,在铁板那儿取卤熬盐。
&&&&&&&&“这是宋朝就开始的搞法。”刘老解释说,盐是朝廷重要的赋税来源。因此,很多人渴望靠盐致富,甚至为了争夺盐而大打出手。北宋淳化年间,由于宁厂参与熬盐的灶户越来越多,卤水一时间供不应求,各个灶户之间为了争夺卤水经常发生械斗,为此还死伤了不少人。为了平息争斗,宁厂盐业的管理者便在盐泉下面修建了卤池,在出口处设置了格挡的木板,每块木板上凿30个眼儿,并将这些孔眼按照一灶一眼的原则,分配给各个熬盐的灶户,让他们按照所得到的孔眼交税,承担盐泉的权利和责任,叫做“一股一份”。
&&&&&&&&“一股一份”方法的出现,保证了宁厂制盐的有序进行,这也是股份制在中国最早的实行。到了南宋时期,盐官在卤池上铸造了一个“龙头”,引卤水从“龙头”喷出到池子里,然后将木板换成了铁板——这个池子也因此有了“龙池”的名字。“一股一份”的方法一直实行了1000多年,到了民国十四年(1925年),政府还印发了卤水证券给灶户,让他们凭证上岗,而且可以自由出租、转让。
&&&&&&&&解放后,宁厂的盐场成为公社财产,原来的99家作坊全部合并为一个制盐工厂,所有的人都在里面劳作,宁厂也因此迎来又一个繁荣。上世纪70年代的宁厂,比当时的巫溪县城还要热闹,盐商们在镇上修起各种深宅大院,河边的盐运码头人声鼎沸,纤夫的号子声在峡谷中不断地回荡。“盐厂领导还和毛主席握过手呢!”刘老描述着那时的景象,语气中满是自豪和追忆。
&&&&&&&&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制盐逐渐开始取代古法制盐,熬盐用的煤炭价格也越来越高,由于宁厂的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越来越高,宁厂的盐业开始无可避免地衰落。1996年,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宁厂古镇最后一个盐灶的烟囱就此倒塌,亏损多年的大宁盐厂倒闭,一场持续了数千年的繁荣自此画上了句号。
&&&&&&&&“工厂停工了,人也就开始走了,只剩我们这些没本事重新开始的人。”刘老说这话时,语气中充满了惆怅。
小镇浮光&&光影记忆中的老宅与吊桥
&&&&&&&&原本热闹繁华的古镇开始安静下来,也逐渐隐没,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们的印象中。
&&&&&&&&宁厂古镇的街道是陈旧的,走在上面你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古老气息。街道两边都是老房子,从这些明清式样的老民居中,经常会发现秦家老宅、方家大院、向家老屋……这样的老宅子,无疑都是当年那些富商在这里修建的。还有一些大屋,是以前的盐仓,其中最大的一栋上面还留存着具有时代特色的红五星,它曾是古镇里最大的供销社。
&&&&&&&&阳光穿过老房子留下的阴影,只有时间慢慢地流淌。街道的转角,时常会碰到一群老人围成一圈晒太阳,闲适而慵懒。70多岁的胡晨明老人告诉笔者,1996年盐厂解散后,镇里的年轻人也大多出去打工,如今在镇里的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现在真正在镇上居住的不超过200人。
&&&&&&&&“以前盐厂的工人就有三四百人,夏天会有人到河里游泳、耍水,河岸边都是摇着蒲扇纳凉的,热闹得很,现在,也只有你们这些拍照的才对我们这破地方感兴趣。”老人说起以前的景象,无限感慨。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石波,是宁厂古镇的铁杆粉丝,他每年都会来这里数次,只为画出一张满意的后溪河油画。“古镇经历了沧桑巨变,唯一没有变过的大概便只有那条后溪河了”。石波还说,宁厂除了老屋,那河上的吊桥也颇具味道,小小的一座古镇,竟然同时拥有4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吊桥,它们横跨在后溪河上,走上去摇摇晃晃,让人有些胆战心惊,而山中起雾的时候,桥与河两边的建筑都隐没在雾中,显得飘逸出尘,恍若仙境……
周村古镇很小,但历史却很庞大:春秋时代,商人出身的管仲重农而不抑商,在齐国开渔盐之利,民间开始互市,以商立国的齐国最后居然也成就了霸业,名列“春秋五霸”之首——这一切,都是以周村为基础建成的,这座小镇功不可没;明末清初,周村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是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
&&&&&&&&外界对周村的了解大都来源于那部叫《大染坊》的电视剧,但当我真正穿行在周村的时候,我知道电视剧的想象并不是本色的周村:一座古镇,坐落在北方的天空下,被尘土覆盖着,被风雪遮蔽着,青灰色的城墙,勾嵌着白色石浆,一块块青石在阳光里闪耀着银子的光芒……至今,穿行在那些棋盘似的小巷中,仍然可以看见精美的丝绸、黝黑的茶叶、文人的手指和商人的面孔……
春秋烟云&&一个商埠的1904年
&&&&&&&&真正的周村已经消失了,今天的我们只能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在残存的古镇轮廓与史书中守望。
&&&&&&&&1904年,有两件事情改变了周村的命运:这一年的6月1日,尖锐的火车汽笛开始有规律地划破山东的天空,胶济铁路全线开通了,这条德国人铺设的铁路修建了6年,把青岛、济南与周村连接在一起,也把李鸿章、翁同龢、袁世凯、菲舍尔、锡乐巴等人的名字凿刻在了从柏林运来的铁轨上。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山东巡抚周馥联名直隶总督袁世凯上奏朝廷,请开济南、潍县及周村为商埠。在此前,被洋人的铁船火炮击碎的帝国早就开了许多的通商口岸,但周村的这次开埠意义非凡——在外国人的压力和要求下,通过条约来开放的口岸,叫“约开口岸”;由中国地方提出,清政府来批准,由中国人自己来开放的口岸,叫“自开口岸”。它们的不同在于,约开口岸受到条约国的种种限制,对中国人来讲,主权是受到损失的,而自开口岸是完全自主权,对国家是有大利的。
&&&&&&&&在那份发黄的奏折上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周村,为商贾荟萃之区,该处又为胶济铁路必经之道。胶关进口洋货、济南出口土货,必皆经由于此。”而开埠更是把周村的繁华推到了鼎盛:到了1921年,周村的票号、钱庄、银号业发展到了108家(当时山东全省也不过600余家),资本600万元,总额占全省一半还多……
&&&&&&&&周村最出名有两条大街:丝市街与银子街。曾几何时,丝绸、白银,白银、丝绸,如奔流不止的河水般在两条街汇聚。
&&&&&&&&丝市街,全长730米,一度是山东省蚕丝交易最繁盛的市场,没有之一。据说,那时小商贩进店联系业务,便可以享受一顿免费午餐,大客户则可以长期免费吃住;银子街是周村旱码头的“华尔街”,主要是一些经营银票业和典当行的商号聚居地,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主角原型山西商人乔致庸,就在这里做过“汇通天下”的雄梦——现实中的周村,乔家的大德通、大德恒都有分号。
&&&&&&&&除了上面的两条街道,周村街道无一列外的都以行业命名:绸市街、石灰市、棉花市街、鱼店街、油店街、油坊街、粮食市、水胶场、皮货市、水货市、铁器市、干草市、箔柴市、青菜市、米市、窑货市、木货市、小炭市、山果市、骡马市、蓝布市、腿带市、鞋袜市、估衣市、豆芽桥、大车馆、肴鸡门、东市场、西市场、羊坊胡同、水胡同、穿心店胡同、电话胡同……屈指数来,以专业市场命名的街道竟有36条以上,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大街古商城&&博物馆与民间记忆
&&&&&&&&大街牌坊是周村的另一个地标,牌坊上面的花纹已经陈旧,斑斑驳驳的色彩已看不出当年的艳丽。穿过大街牌坊,就走进了以建筑专家阮仪三命名的“中国商业街市博物馆群”。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丝绸博物馆、三益堂印刷展馆、商业文化展馆、花灯展馆、票号展馆、民俗展馆等,还有许多老字号的故居,整个博物馆群布局紧凑,浓缩了周村千年以来的历史。
&&&&&&&&但对于周村本地人来说,他们记忆中的大街不仅是博物馆,还充满了人间烟火味。
&&&&&&&&在当地孩子们的眼里,周村清晨青石板的街道上总是撒着清水,初夏的芙蓉树开满了粉色的小花,清甜的花香在清凉的空气中飘荡;每年一度的花灯节,全城出动,父亲把孩子扛在肩上,小孩子们手里拿着串冰糖葫芦;滂沱大雨时,下河街会被水淹没,水中时常飘来一只只西瓜、笸箩……
&&&&&&&&在周村,做工的、打杂的、跑腿的百姓们有一个好去处:到茶馆听说书。南下河街有青山茶园,说书场坐北朝南,能容一百多人。北下河街龙王庙西首有小戏园,能容三四百人,主要经营唱小戏和曲艺。连升茶园在河南桥西头,能容二百多人,在茶园东边有两个秫秸棚,后来改为谢家茶园。东门外路南有杨家茶园,路北东首有张家茶园……
&&&&&&&&诸多书社茶园里面,聚集着最优秀的民间艺人。比如刘浩三,自幼练武、保镖,后来改说评书,文化虽说不深,说书却称内行。他以说武侠小说为主,如《三侠剑》、《五老剑侠图》等。因为他是行武出身,讲述武打场面是他的独到之处。语言、身段,一招一式处处到位。加上他那高瘦的身躯,蓝色的眼睛,参白的胡须,透着域外高人的风气。在常住周村的说书艺人中,他的收入是比较多的,最高的时候一天挣的钱可买二亩地。通常收入往往一天大半面袋铜子,得由他徒弟扛着送回家。
&&&&&&&&曹桂兰,莱芜人,自幼学唱西河大鼓,和乐陵的徐连奎搭档,徐连奎弹单弦。主要书目有《杨家将》、《呼家将》等。
&&&&&&&&曹桂兰年青貌美,潇洒大方,书路是正宗的江湖口传派。塑造人物性格鲜明,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动听。因她平易近人,演唱不做作,收钱不刻薄,深受周村观众喜爱。
&&&&&&&&还有一个著名说书者:瞎子王子文,他自拉自唱,用腿打板,那个时候,许多人涌入兴隆桥边,听瞎子唱河南坠琴《薛刚反唐》,瞎子的板一打,众声轰鸣,叫好的一大片。
&&&&&&&&在大街上游走的贩夫走卒、卖香烟的、看万花筒的、拉洋车的、卖笑的青楼女子如今都消失在博物馆的墙壁上,这些三教九流的平民当初要想在大街生活,没有依靠是不行的,周村的下层摊贩有两个秘密的民间组织,一个是五仙坛会,他们崇拜的神仙竟然是黄鼬、刺猬、蛇、老鼠和狐狸;另一派叫青礼会,抗战时期周村沦陷后,他们在日本人支持下日渐坐大,民间的各种场所都有他们的势力存在,连书场和茶园里的茶水、水果、瓜子他们也要插手。
&&&&&&&&今天,当我漫步在周村,已经难以想象当年的闹市、人声和川流不息的马队,在大街,有一家店铺里,一位戴花镜的老人正仔细的在一个瓷盘上雕花,叮当的声音指引着我,他无视我的存在,只是用眼光跟随着那些流畅的线条。许多年前,他的祖先或许也是用这样专注的方式经营自己的生活。从大街出来,就像从梦中醒来一样,熟悉的现代城市生活竟然变的如此不真实……
秘密花园李家疃&&舌尖上的美丽乡愁
&&&&&&&&李家疃是周村的后花园,有人说,如果要看最原始的周村,就去这里。
&&&&&&&&李家疃与济南市的章丘接壤,是周村的西大门,现存的200多间老屋子,几乎每间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墙上的青砖和斑驳的粉壁安详庄严。19世纪初,李家疃有很多人到南方做绸缎、布匹生意,由于周村丝绸的质量和名声,他们买卖兴隆,财源亨通,而所赚银两大多用于在周村买土地、置房产。半截巷,过街楼和节孝牌坊相继被建立在这方土地上,见证光阴的故事。
&&&&&&&&李家疃隐藏着众多秘密的富人花园,最大的两处分别叫“南寺”和“怀隐园”,园内的假山池沼、奇花异石,所用材料大多由江南购运。两园之间矗立着许多明清四合院,风格端庄稳重、雕花精致细腻,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庭院深深锁闺怨”的诗句。每座院子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几进几出,称为“九连环”。周村县志记载,门庭森严的四合院都是豪门家族的居住地,巷道和门楼把建筑连接在一起,代表的是家族割舍不断的情义。
&&&&&&&&当然,李家疃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建筑遗迹,还有那关于味蕾与嗅觉的记忆。
&&&&&&&&比如那缕周村芝麻烧饼的香味。只有香、酥、薄,用胡饼炉烤制,才是正宗的周村烧饼。它的祖先是胡饼,胡人携饼东行到此,遇到当地卖焦饼的师傅,改良后成就了这段良缘。一个小小的饼,能读出一座古镇的历史——它的年龄几乎与古镇一样古老。
&&&&&&&&刚刚出炉的烧饼有巴掌大小,略略焦黄,正面一层密密的芝麻,背面布满了酥孔,捧在手里暖融融的。
&&&&&&&&芝麻与面粉烤熟之后的香气直钻鼻子,信手捧一叠,轻如树叶,入口嚼起来的声音,类似秋风吹过白杨树梢……
&&&&&&&&聊斋先生蒲松龄,一生除31岁时南游一年,其他时间都生活在家乡淄川及周村城西的毕尚书府,一生饮食不离民间——蒲松龄一生清苦,周村烧饼便是当年常食之物。他曾为烧饼写了篇《煎饼赋》,详细描述了烧饼的制作及特点。在他优美的描述下,那寒酸清苦的饮食也美妙了起来,烧饼不仅是果腹之物,似乎还形而上地成为一种精神意象。
&&&&&&&&再如那著名的“酥锅”。酥锅与节日相关:周村进入腊月后,人们往往先祭灶王爷,然后蒸年糕、花卷、豆包、馒头,最后的主角就是全家吃酥锅。酥锅容纳了田野的味道,湖的味道,还有海的味道——属于田园的白菜,属于湖水的白莲藕,属于海的海带、刀鱼,还有豆腐,猪脚,鸡肉,牛肉……正宗的酥锅,要熬制十几个小时,才能把这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小火炉上的砂锅,不仅煮出了流芳百年的美味,更煮出了一份平实的世间温情……(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