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将介石从大陆去台湾没把台湾黄埔军校校的学生带走

黄埔军校开学92周年:影响国家时代的军校_网易军事
黄埔军校开学92周年:影响国家时代的军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黄埔军校:影响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军校)
黄埔军校:影响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军校网易军事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迟杰摘要:说起黄埔军校,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几乎从上世纪20年代后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和这所军校里走出的人有关。世界还从没有这样一所军校,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这样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脚步!6月16日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开学之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开始黄埔名将系列文章,向大家介绍黄埔军校出身的著名将领,本文为第一篇。图1:今天黄埔军校旧址大门。选址黄埔黄埔军校,这个称呼可以说是如雷灌耳,但却是个非正式的叫法。这所军校在1924年成立时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陆军军官学校”,在校门上的校名匾额上写的就是“陆军军官学校”。1925年2月改称“中国国民党党立陆军军官学校”,这个名称最早见于第一次东征时发布的《告东江人民书》。1926年又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而这几次校名的更迭,本质就是非常真实而微妙地体现了国共两党合作与斗争的不断变化情况——1925年改为“中国国民党党立陆军军官学校”,就是为了凸显国民党开始排共反共的端倪。1926年“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名称,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军校中的影响依旧很强,不仅取消了国民党党立的字样,而且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铜制校徽证章上就同时有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和共产党的“镰刀斧头”标志。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性质彻底结束,因此校名也就自然更改成“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等。图2:历史照片上的黄埔军校大门。而黄埔军校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军校最初在黄埔长洲岛上。但1930年军校从广州黄埔长洲岛迁往南京后,在历史上被称为南京本校。1937年抗战爆发后,由于南京沦陷,军校又撤至大后方的成都,直至1949年。这一阶段则被称为成都本校。1949年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全面失败,军校从成都迁往台湾凤山。尽管校址一变再变,但无论是在南京,还是成都,甚至在今天的台湾凤山,人们还是将这所军校统称为黄埔军校,可见黄埔军校这个从未出现在正式文件或公告上的非正式名称的影响力是何等巨大!其实,真正在黄埔长洲岛上的只不过6年时间,毕业的学员也不过6期共8107人。所以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狭义的黄埔军校或“小黄埔”,而此后的军校则称为广义的黄埔军校或“大黄埔”。小黄埔的6期,被视为正宗的黄埔军校。而这6期中的前4期共4971人,是国共合作的4期,被视为黄埔的精英中坚。在广义的黄埔中,在大陆的南京、成都本校共毕业17期共52438人,再加上12处分校的毕业生12.5万,总共有18万余人。图3:黄埔军校所在的长洲岛。黄埔军校之名完全是由地名而起,而军校最开始筹备时所选中的并不是黄埔长洲岛,1924年1月在筹建军校讨论校址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最初选定的“测绘局及西路讨贼军后方医院”,即现在的北教场路烈士陵园一带,广州人通称为“东山”。这一决议甚至还形成了书面文件,但没过多久孙中山就将校址改为黄埔长洲岛,之所以最后选中长洲岛,主要有两个考虑,第一是安全,因为当时在广东的大小军阀都各有打算,并不可靠,甚至随时可能突袭军校。据说当时滇军第三军军长范石生,就曾当面奚落蒋介石说:“你在黄埔办什么鸟学校,就你那几根‘吹火筒’,我只派一营人就可以缴你的械。”而孙中山知道只有海军是最忠诚可靠的,军校设在长洲岛,周围有海军驻泊,可以提供可靠的安全屏障。第二是节约,由于军校创建之初,真正可以说是草创,经费相当困难,而黄埔长洲岛上有广东陆军小学和广东水师学堂的旧址可以利用,只需稍加修葺就能作为军校校舍。2月13日起开始修缮校舍,至4月17日竣工。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孙中山在选择军校的校址时是否有风水堪舆的考虑,但一些精通风水的人士看过黄埔军校的校址之后,无不赞叹黄埔军校的选址在风水的角度绝对是上上之选。长洲岛四面环水,扼珠江咽喉,是从狮子洋进入广州的门户,这种地形在风水学上被称为“水口罗星”,主大将屯军,在军事上更是大吉大利。长洲岛上的地势是北高南低,黄埔军校正位于长洲岛地势最高的北端,军校本部背靠扯旗山,面临珠江,坐南朝北,绝对是形胜之地。在军校正前方的珠江左右两侧,有娥眉沙和洪圣沙等小岛,有“左右砂”之相,在风水学上谓之“左青龙”、“右白虎”,也是大大的吉相。在江对岸,又有山形似蟹的蟹山作“案山”,有铜鼓山、牛山、将军山等山在远处作“朝山”。这些山与军校后靠的扯旗山呈现互相“对揖”之势,军校本部正处在众多山峰的“前呼后应”之中。风水学称:“前呼后应,大将登台”;又称:“旗鼓相当,武将兵权”。因此这种地形格局十分利于培养军事人才。图4:长洲岛的卫星地图,从风水角度看,绝对是处培养军事人才的宝地。开学之时黄埔军校的正式开学典礼是日举行的,之所以选择这天,并不是因为六六大顺的寓意,而是6月16日对于孙中山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特殊意义。两年前的这天,日,孙中山最信赖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倒戈,以重兵围攻总统府,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分路突围,先后脱险登上停泊在广州白鹅潭水域的“永丰舰”。也就是在这天晚上,怀孕的宋庆龄因为长途奔波与紧张而流产,失去了她和孙中山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孩子。这样的打击,对于孙中山来说,绝对是刻骨铭心的。也正是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彻底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军队,拉拢和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完全胜利。8月9日孙中山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开始了他新的建军道路——师从苏俄,联合中共,创建革命军。在上海,孙中山与李大钊、林伯渠、陈独秀等中共领导人及苏联特使越飞多次商谈,最后发表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通过这些会谈,孙中山确立了效仿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先创办军校,培养军官人才,作为建立革命军的基础。1923年2月,孙中山返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就正式邀请苏联派遣军事专家和政工干部到广州,协助建军。同时委派代表团赴苏考察建设军校和党务,这个“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由蒋介石任团长,成员有张太雷(中共党员,俄语翻译)、王登云、沈定一(中共党员)。由蒋介石担任团长,说明孙中山已经初步有意让蒋来创办这个军校,尽管此时蒋介石不过36岁,资历也不高,何以能担此重任?因为蒋介石毕业于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校的前身)和日本振武军校,是孙中山手下不多的几个懂军事的,再加上陈炯明叛变时又从上海兼程赶来随侍在侧,忠诚可鉴。又懂军事又忠诚,自然是办军校的最佳人选。图5: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时的蒋介石。在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建立陆军军官学校的提案。1月24日孙中山以军政府大元帅的名义下令筹建陆军军官学校,随即宣布成立军校筹备委员会(由蒋介石为委员长,王伯龄、李济深、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为委员),并聘请鲍罗廷(全名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Михаил&Бородин)为政治顾问,加伦(原名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Васили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Блюхер,1935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为军事顾问。图6:黄埔军校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元帅。2月6日,筹备处在珠江边的南堤2号正式开始筹建军校的工作。经过三个月的工作,军校于5月9日开课,6月16日举办开学典礼,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及军政府的军政要员胡汉民、汪精卫、谭延闿、林森、许崇智等莅临参加,这天开学典礼的安排非常紧凑,早晨7时40分孙中山一行抵达军校,校长蒋介石、校党代表廖仲恺率全校师生在校门前列队恭迎。孙中山到达军校后,先是分两批接见了全体教官和学生队长。8时50分,巡视教室和学生宿舍。9时30分开学典礼正式开始,孙中山致辞,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11时,全体人员由廖仲恺带领,向党旗、军校校旗和孙中山行三鞠躬礼,再由胡汉民代表孙中山宣读总理训词,汪精卫代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读贺词。开学典礼结束已是13时,孙中山与全校师生共进午餐。15时,军校师生举行阅兵式和分列式,接受孙中山的检阅。17时,孙中山离校返回广州。19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州市党部联合在军校操场设宴宴请军校全体师生,席间汪精卫和孙科分别代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广州市党部致辞,军校学生代表和将介石致答词。20时,宾主尽兴而散。图7:日,孙中山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整个开学典礼程序繁多,可以说每个环节都足以留名青史,但多年后,很多第一期学员记忆犹新的不外两件事:一是出席典礼的宋庆龄短发黑裙,仪态极其优雅。二是胡汉民宣读总理训词,一口广东客家官话“三味煮鸡,萝卜大葱……”让众多学员尤其是北方学员如坠云里雾里,最后看到了总理训词的文告,才明白原来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在此后很长时间里,“三味煮鸡,萝卜大葱”一直是学员们在开饭时的笑谈之资。图7-1:开学典礼上的廖仲恺、蒋介石、孙中山和宋庆龄(左起)。提到黄埔军校的创办,就不能不谈到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援助,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苏联的援助,黄埔军校和以后成立的校军根本不可能发展。军校尚在筹备阶段,苏联就应孙中山的请求派来了由切列潘诺夫为组长的军事顾问小组。军校成立后,苏联又派来由加伦带领的40多名军事专家协助军校的教学。经费上,军校创办之初相当困难,如无苏联提供的开办费10万卢布,军校的正常教学几乎无法为继。此后尽管名义上军校的经费由粤军总司令部军需处拨发,但整个广东军政府的经费都十分有限,军校经费异常困难。筹集经费的工作主要是由“黄埔慈母”之称的廖仲恺负责,为了解决经费,廖仲恺不得不经常求助于当时把持广州的滇桂系军阀,甚至要等候在滇系军阀杨希闵的鸦片床前,等到杨抽足了大烟才能领到款项。就这样还经常难以保证,为此廖仲恺不得不借贷甚至是典当自家的财物来解决军校的经费。好在年底,苏联又拨付45万卢布才得以渡过难关。加上后来组建校军的费用,苏联前后总共拨付黄埔军校的资金高达250万卢布。图8:为筹建军校呕心沥血的孙中山和廖仲恺。军校成立之初,孙中山同意发给军校粤造毛瑟步枪300支,但最后只落实了30支,连分发给为军校站岗的卫兵都勉强。又是苏联于1924年10月派“沃罗夫斯基”号商船驶抵黄埔岛,运来了8000支步枪和400万发子弹——几乎可以装备1个师,而此时的黄埔军校全部师生最多不过1个营!——此后又先后六次送来大批武器装备,计有步枪51000支、机枪1090挺、子弹57400万发、火炮26门、炮弹1000发。如果没有这些武器装备,日后由黄埔军校师生组成的校军何以成军?以黄埔军校师生为骨干编成的校军随后于1925年两次东征陈炯明,在2月的第一次东征中克淡水,战棉湖,以一当十,初露锋芒,首树军威。在10月的第二次东征中,更是奋勇争先,一举攻占了历史上从未被攻破的惠州城,彻底铲除了陈炯明的势力,也算是为孙中山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到黄埔去“到黄埔去!”这句响亮的口号在20年代是最鼓舞人心的口号,一大批人中精英就这样汇聚到了黄埔。尽管各地有志青年报名非常踊跃,但是除了广州地区可以公开招生外,其他地方由于是在军阀统治下,所以只能采取秘密招生。为了保证学员政治可靠,要求每名学员都必须要有两名担保人。对各地学员的招生,便委托出席国民党一大的各省代表回原籍后代为物色选拔。由于当时国民党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组织,因此中共在秘密招生中起了很大作用。如负责湖南长沙秘密招生的就是何叔衡,而在上海进行秘密招生的则是毛泽东和恽代英。由毛泽东推荐担保的就有5人,其中蒋先云是招生考试第一名,毕业考试同样也是第一名。军校筹委会决定在全国18个省市进行招生,初步拟定招生324人,其中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14省每省12人,计168人;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察哈尔5省各10人,计50人;湘、粤、滇、豫、桂军每军各15人,计75人;国民党先烈遗孤20人;机动名额9人。另外还计划招收备取生30至50人。3月1日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入学试验委员会,负责主持入学考试工作。蒋介石为入学试验委员会委员长,因其回乡而暂由李济深代理,委员有王柏龄、邓演达、彭素民、严重、钱大钧、胡树林、张家瑞、宋荣昌、简作桢9人。报考黄埔军校至少要经过三关,先是各省初试,合格后再到大地区(如上海、重庆)进行复试,最后是在黄埔军校进行总考试。在军队中也是如此,先在各自部队进行初试,合格者才送到军校进行复试。至3月27日,报考总人数已达1200余人,远远超过预期的324人。还有不少人托关系走门道,一时间各种关系的推荐信满天飞,已至于军校试验委员会不得不于4月7日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刊登启事,谢绝各方推荐信函,声明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图9:黄埔军校学生宿舍。3月27日,黄埔军校以广东大学、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为考场,举行最后一关的入学考试。考试内容有作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分笔试和口试两种。参加考试的有1200多人,考试整整进行了3天,1200人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学及专科学校毕业生,在当时情况下绝对是社会的青年才俊,平均素质比较高。4月28日发榜时,就是因为优秀者太多,不得不超过了原定招收400人的限额,共录取正取生350人(也有360人和372人的说法)、备取生120人(也有117人或100人的说法),总共470人。所谓备取生,就是后备的,说白了就是有比较硬的后台关系,考试成绩还勉强可以的学员。图10:黄埔军校的校徽。在报考时,还有不少奇闻逸事。先说徐象谦(即徐向前)和白龙亭等5位山西同乡一起赴上海报考,他毕业于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当过两年小学教员,语文、政治考得不错,但数学几乎是白卷,勉强通过了初试。到广州考试时成绩仍不理想,徐象谦自以为必定落榜,岂料发榜时山西考生全部被录取——据说是孙中山特别关照,北方考生不多,且北伐在即,对北方考生格外放宽——徐向前后来成为解放军的十大元帅之一。如果说徐象谦是托了孙中山对北方考生的格外关照,那么浙江考生胡宗南则得到贵人廖仲恺的相助。根据军校《招生简章》的规定,要先对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听力等方面进行体检,教官立马就取消了不足1.6米身高的胡宗南的考试资格。这一结果,胡宗南自然难以接受,立即便与教官理论起来,声音越吵越响,终于惊动了在另一间屋子里的廖仲恺,廖仲恺了解情况后立即表态同意胡宗南参加考试,还特别写了条子“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也是可以录取的”,正是凭着这张条子,胡宗南得已参加了入学考试,最后被作为备取生录取。廖仲恺之所以如此帮助素昧平生的胡宗南,因为他自己和胡宗南一样,个子也很矮。郑洞国从湖南千里迢迢来到广州时,报名日期已过,正在懊悔之时,湖南同乡黄鳌赶紧说自己因为怕一次错过就报了两次名,就让郑洞国用第二个黄鳌的名字去考试。结果两人都考中了,更巧的是都编在第二队,每当点名时,两个黄鳌自然引得同学们大笑不止。郑洞国只好向校方报告实情,并请求重新单独进行入学考试,结果得到校方谅解,恢复郑洞国的真名。另一个在名字上搞小动作的是关麟征,关麟征原名关志道,真正的关麟征报名之后嫌路远而没有来,没报上名的关志道便用关麟征的名字来广州,考入黄埔军校,自此便干脆以关麟征为名,后来还当上了第二任的黄埔军校校长,最后一直当到陆军中将副司令。和关麟征一起来报考黄埔的陕西学员有11人,从陕西一路辗转到上海时,已经囊空如洗了,亏得陕西籍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仗义资助盘缠,还写了推荐信。一行人到达广州时,也是阮囊羞涩,只好在面摊上吃碗光面充饥,没钱点菜,只好就着醋下面,11个人每人一勺就把一壶醋给分光了,结果小气的店主非要付醋钱——要是他知道这11个人中间,后来就有1个解放军中将(阎揆要)和6个国民党军中将(杜聿明、关麟征、马励武、董钊、张耀明和何文鼎)的话,恐怕借他10个胆都不敢。图11: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第1期学员中除了这470人外,还有来自军长部长程潜主办的陆军讲武堂(也称湘军讲武堂)的158人,当时因为陆军讲武堂连个象样的宿舍也没有,教学内容更为陈腐,使学员们大为不满,最终闹得全体跳槽,和黄埔军校合并了事。也难怪程潜顶不住,看看那些学生的名字就知道了:陈赓、宋希濂、陈明仁、李默庵、左权、袁朴、邓文仪(其中陈赓和宋希濂是自己去黄埔报考的)……都是日后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啊!在这158人中,绝大多数为湖南人,这也就使第1期湖南籍学员达到192人,几乎占毕业生总数的30%,高居各省之首,也正应了无湘不成军的老话。考试入学的470人分为四队,正取生为第一、第二、第三队,备取生为第四队。由吴铁城主办的警备军讲武堂后来也并入黄埔军校,为第五队,但却算第二期。而陆军讲武堂的158人作为第六队,因为这批学员中老兵多,有实战经验,所以一并入黄埔军校就编入校军参加东征,因此被算作第一期,就这样黄埔军校第一期没有第五队而有第六队,最终合格毕业人数为645人(一说635人)。图12:蒋介石和黄埔军校第一期部分毕业生合影。
在第一期生中,情况各不相同,首先年龄相差悬殊,最大的是荣耀先,1874年生,50岁;最小的是谭煜麟、李隆光和刘璠三人,都是1908年生,16岁。其次学历各不相同,从小学到大学都有,甚至留学生都有2位: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的顾濬和留学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的宣侠父,这两人都是中共党员。特别是宣侠父,认为蒋介石指定各党小组长每周直接书面报告党内活动及工作情况的做法是违反孙中山“以党治军”的原则,最后愤而离校,临行前留言“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相当的潇洒,后来宣侠父任八路军少将高参,1938年在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除了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军官,有名的如中山舰事变主角李之龙,曾任鲍罗廷的英文翻译兼秘书,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破格录取。还有范汉杰,入学前就曾任江平舰舰长、桂军中校参谋、作战科长、第六路军司令等要职。为了进入黄埔,宁愿放弃已经到手的军衔官职,再当学生,毕业后再从少尉排长干起,最后官至陆军副总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正是因为基于这种报国情怀,大批热血投身黄埔军校,他们中的很多后来都成了著名的将领。
本文来源:网易军事
责任编辑:仝贺_NN495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视频:蒋介石1934年在黄埔军校建校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发送到手机 / 微信 / 朋友圈
请扫描下列二维码
嵌入代码:
*通用代码支持手机播放哦
方式一:扫一扫
支持各类二维码扫描软件
方式二:发一发
免费发送App到手机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看不清验证码不正确
该短信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式三:下一下
下载App观看
还有更多攻略和游戏礼包等着你
游戏新鲜报
其他本周上升视频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播放: 评论:
宝贝陪你玩
畅游视频网页游戏YOYO手游
完美游戏台
网络视听许可证您的位置:
蒋介石谋当黄埔军校校长始末(图)
发贴人:61.191.178.*发贴时间:【】[]
&& ()&& ()蒋介石谋当黄埔军校校长始末(组图)
日 07:27:48  来源:环球网
坐落在前清虎门、长洲要塞附近的黄埔岛,四面环水,隔绝城市,地当枢要,实为军事重地。&& ()&& ()&& ()&& ()&& ()&& ()&& () 孙中山认为该岛便于兴学习武,决定利用设在岛上的原广东陆军学校及海军学校的旧地,创建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通过军校训练出一批革命军人军校因该地得名,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校长,在当时的国民党内并非是特别显赫的职位,然而对蒋介石来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却是他政治生涯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契机正是以黄埔军校校长为跳板,蒋介石才得以飞黄腾达,走进权力的长廊,进而跃向权力的巅峰 黄埔军校初创时的蒋介石
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并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顺理成章,黄埔军校校长人选,开始也并非是蒋介石,而此位最终为蒋介石所得,是其处心积虑,耍弄各种手腕,经一波三折才获得的
赴苏俄考察
1922年8月下旬,***人李大钊自北京来到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的寓所,与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振兴中国的问题
此时的孙中山,终从陈炯明的叛变中省悟:单纯利用旧军人、旧军阀去打倒另一军阀的道路行不通,必须依靠工农大众,联合***,改造国民党,走新的道路,否则国民党将会在堕落中死亡
同月,孙中山通过李大钊,邀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由国民党主要人员出席的会议上,阐述发动群众运动和改组国民党的意见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派代表团去苏俄考察,以便建立一支新军
日,孙中山由上海回到,准备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当天在东郊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府,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府参谋长,命其速来就任
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任命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蒋介石为参谋长,计划取道闽南攻击潮汕,直捣陈炯明老巢惠州因此次军事出击行动流产,蒋介石便回其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逍遥去了蒋介石接到命电,却迟迟不归,直到4月20日才抵达就任然而,到任不足3个月,因为不称心,便于7月20日“愤而辞职”,离开苦战中的孙中山,回避香港
身居香港闹市的蒋介石,听到孙中山与苏俄代表协商已定,将组团赴苏俄考察的消息,怦然心动,遂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俄罗斯他按捺不住心头急迫,立即给大元帅府秘书长杨庶堪写信,毛遂自荐,表达自己急欲赴苏考察的强烈心愿:“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所能办者……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
国民党组团赴苏俄考察,主任代表即代表团团长的人选,最有资格的莫过于廖仲恺廖仲恺最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也是最受孙中山信赖的忠诚同志,实为孙中山左右的核心人物也许是廖仲恺要随时协助孙中山处理政务,实在难以脱身率团,也许是为了安抚蒋介石的情绪,孙中山最后答应由蒋介石为主任代表,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俄考察军事代表团成员为王登云、沈定一,以及***人张太雷
后来蒋介石得以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与被派赴苏俄考察有很大关系 日,蒋介石一行乘“神田丸”号轮船自上海出发至大连,乘火车由东北地区出境,经西伯利亚铁路,于9月2日下午1时抵达莫斯科,开始对苏俄新式军队进行实地考察
在苏考察期间,蒋介石代表孙中山跟苏俄政府交涉援助革命政府的一些事宜
同年11月29日,代表团循原路线回国 1910年,23岁的蒋介石在日本炮兵当二等兵
蒋介石于12月15日上午9时回到上海,随即去拜访了盟兄张静江,当天下午,给孙中山寄了一份《游俄报告书》后,便登船回奉化老家
孙中山对蒋介石此举很不满意这期间,苏联派驻的常设代表鲍罗廷早已到达,计划筹办军校已有了眉目,孙中山有意让蒋介石出任军校筹备委员长,可蒋偏偏不来孙中山于12月30日打电报给蒋介石:“兄此行责任至重,望速来粤报告一切,并详筹中俄合作办法”
军校招生、考试在即,但在仍见不到蒋介石的身影,孙中山火烧眉毛,便让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人连发6封电报催蒋南归
蒋介石接到电报,继续在溪口慈庵呆了两周,终日拂案焚香,绕茔抚树,直到日才回到了向孙中山复命1月24日,蒋介石受命为军校筹备委员长
此时,适逢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举行羊城内外,喜气洋洋,宣布创办黄埔军校的消息不胫而走,给这喜庆又添一重氛围
蒋介石虽然也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在165位抵粤代表中,备受冷落,大会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24人中没有蒋介石扮演的角色候补中央委员17人中,有***人林伯渠、***、张国焘、瞿秋白等,也没有他蒋介石的名字蒋介石也不是浙江省的代表,浙江代表6人,其中3人由孙中山指定,另3人则由该省党员选举产生
蒋介石心中闷闷不乐,他又想到孙中山只是委任他为军校筹备委员长,并没有明确宣布他即为军校校长,同时参与筹建的人中,有好几位功高资深的,叫谁当校长还很难说他一气之下,于日留书请辞,连照面都不打便“拂然而行”
孙中山看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转来蒋介石的辞呈,不觉一怔:唉,这个中正!去年派他赴苏俄考察,就指望他回来挑这副担子,可回来也不马上复命,本党改组刚刚完毕,这样随便如何可以?便提笔在蒋的辞呈上批了这样的几句话:“该委员长务须任劳任怨,勉为其难,从穷苦中去奋斗,百折不回,以贯彻革命党牺牲之主张所请辞职,碍难照准”
孙中山不准蒋介石辞职,而蒋介石也并不是真的要辞职,于是他便上演了一场讨价还价的闹剧
蒋介石撂挑子,还受其政治心态的支配:他极不赞成孙中山“联俄、联共”的政治主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就是要容共、联共,学习俄国人的方法,走俄国人的道路,孙中山态度很明确:“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正是在这个根本的原则问题上,蒋介石跟孙中山产生了分歧他在《游俄报告书》中就曾毫不讳言地表达:“俄党无诚信可言,与英、法、美、日这些帝国主义比起来,也不过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现在,令他难以容忍的是,***进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谭平山当上了组织部长、林伯渠当上了农民部长、***当上了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而他蒋介石却在改组后的国民党中央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和权力,只是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属的军事委员会中担任一个委员远离权力中心,其对孙中山心怀不满就可想而知了
蒋介石于日致函廖仲恺,抱怨廖“专以顺从”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露骨地批评廖“过信俄人”,说“俄党对中国之惟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为其正统,绝不信吾党可以与之始终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最后声称:“如仍以弟言为不足信而毫不省察,则将来恐亦不免堕落耳”
周恩来在上个世纪40年代也曾说过:“蒋介石开始办黄埔军校时,表面上赞成革命,但他的思想实际上是***反苏的,并不是真心诚意地与***合作”
此时,蒋介石似已看出,在苏俄扶助下的***,将是对他将来权力的严重威胁,他之所以未敢公开提出清党***,只是当时羽翼还未丰
讨价还价1926年5月,蒋介石和陈洁如在黄埔军校合影
当蒋介石带着娇妻陈洁如来到上海***路张静江公馆时,张静江显得非常讶异军校3月21日即将举行入学考试,而这个入学考试的委员长不在黄埔坐阵,却跑来上海他不解地问蒋:“介石,中山先生器重你,委托你办军校,也就是将本党之命脉交由你,责任重大,你理应尽力才是,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上海?你若手头吃紧,我可以再资助你一些”
“我个人倒不缺钱,”蒋介石愤愤不平、牢骚满腹道:“黄埔岛那个弹丸之地,一片荒凉,白手起家办军校谈何容易,今天去催粮、明天去借钱,滇军第三军军长范石生竟敢指着我的鼻子奚落我;还有,大本营那个禁烟督办杨西岩竟目中无人,胆敢拒绝拨付军校的开办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罢了,我还去当许崇智的参谋长,带兵打仗吧!”
“中山先生不是让你当军校筹备和入学考试委员长了吗?”
“静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常委打算让孙先生兼任校长,而孙先生属意程潜和许崇智,只让我和李济深为副校长,我实在不愿意给人家做嫁衣裳!”
蒋介石这句话总算让张静江明白他负气出走上海的真实意图,是在以退为进,给孙中山施加压力,是在要挟孙中山
“你回去,”张静江见自己盟弟受如此委屈,便一拍桌子:“我马上给孙大炮写信,校长之职非你莫属,我的话他不会不听,一定叫他让你当校长!” 辛亥革命后的约十年中,蒋介石的生涯介于游侠浪人和革命志士之间,图为此期间留影
“反正我已向***提出辞职了,先回奉化看看动静再说”
“对!”张静江怂恿道:“他不委任你为校长,你就不要出山!”
张静江、蒋介石都曾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两人义结金兰,换贴拜把,情深义笃,利害相关刚才张静江对蒋介石讲的那番话并非是口出狂言,他与孙中山的交谊确非寻常
早在1902年5月,孙中山赴欧美向华侨募捐革命经费,在轮船上邂逅浙江湖州四大富豪之一的张家公子张静江,他当时正赴法国出任清廷驻法国公使馆一等参赞孙中山见张静江虽也算朝廷命官,但官位不高,且尚年青,谈吐不俗,便将自己真实姓名和推翻清廷的革命主张相告经说服、引导,张静江愿意参加孙中山的组织,当即慷慨表示,愿以白银3万两相助,让孙中山凭其亲笔信到纽约通运公司找姚叔兰(张的妻舅)提取3万两白银,这在当时可算一笔惊人的数目孙中山到了美国,果然凭信取得白银3万两以后,张静江对孙中山继续疏财相助,孙中山对他虽说不上言听计从,却也十分重视
蒋介石原以为他这一走了之,可以使军校办不起来然而,在蒋负气出走后,孙中山即命廖仲恺代蒋职,继续筹办军校事宜同时,于2月29日亲自电陈蒋介石复职,内称:“军官学校以兄担任,故遂开办现在筹备既着手进行,经费亦有着落,军官及学生远方来者,逾数百人,多为慕兄主持校务,不应使热诚倾向者失望而去”
孙中山拍完电报,又于3月17日将禁烟督办杨西岩免职查办
按说,这已是给足了蒋介石的面子,他该回任了吧?可还是没有他私下里向人透露,本人的“行止不应以杨西岩免去而定”很明显,他只不过是借杨西岩不拨经费为发难之借口罢了
3月2日,蒋介石曾给孙中山写了一封长信,开首之言,不外是“知遇之隆,并世稀有”这类的奉承话,接下来笔锋一转,便端出陈其美(陈英士)
陈其美的确是孙中山的信徒,孙中山搞中华革命党,要党员摁手印向他个人效忠,连黄兴这样老资格的革命党人也拒绝,而陈其美则二话没说蒋介石正是由陈其美介绍并监誓而加入同盟会的辛亥年,蒋介石在杭州举事成功后赴沪,出任陈其美的沪军第五团团长,遂跟陈其美换贴拜把结为兄弟,这是蒋介石生平多次结拜异姓兄弟之第一遭后来,在孙中山最倒霉的时刻,在许多老朋友纷纷离他而去的时刻,经陈其美引荐,蒋介石才得以单独拜会孙中山,始与孙直接牵上线于是,他在信里用标榜自己与陈其美的关系,希冀打动孙中山他写道,自己与陈其美“万古交情,虽手足之亲,未足间其盟契;骨肉之挚,不能逾其思义,肝胆相照,可质天日”而盟兄对他“信之专爱之切而知之深也”接着便和盘托出他蒋介石侍奉孙中山于永丰舰的事
那是在陈炯明叛变后,蒋介石从上海赶到,冒险登上永丰舰,护卫孙中山,率海军与叛军对抗,深得孙的好感蒋介石颇有心计,不仅让人拍下了孙中山坐在藤椅上、自己身着戎装威武地站在孙中山身后的照片,而且事后还写了一本《孙大总统蒙难记》的书孙中山不仅为该书作序,称蒋介石“日侍予侧,而筹划多中,乐与予及海军将士共死生”,并且还对外国记者说:“蒋某此来,不啻增加两万援军也”这也就成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内崭露头角的一笔丰厚的政治资本这次他又旧事重提,说有几人能像他蒋某这样对先生忠心赤胆、生死与共呢?
一番表功之后,他便将话挑明了:“如吾党同志果能深知中正,专任不疑,使其冥心独运,布展菲材,则虽不能料敌如神,决胜千里,然进战退守,应变致方,自以为有一日之长,断不致临时纷乱,乃陷危境……”最后,他进一步要求:“先生不尝以英士之事先生者期诸中正乎,今敢还望先生以英士之信中正者而信之也”
蒋介石在信中答应孙中山于日内起程实际上,他是先应付过去,至于何时动身,还要等待火候 见好就收
蒋介石出走后,黄埔军校一应筹备事务,全摊在廖仲恺身上,但蒋介石挂着名,许多事情不经过他又不好决定,可他又迟迟不归廖仲恺最后也有些忍耐不住了,不得不于3月26日电蒋:“转介石兄,归否?请即复,俾得自决”言下之意,来与不来必须明白回话,不要说来而又不动身不来,这边即另行考虑
事实上,蒋介石自交辞呈后,粤沪两方不断地往奉化函电相催,说尽了好话,不断满足他的具体要求他的另一盟兄胡汉民曾两次致函蒋介石,劝他见好即收,再消极下去恐怕物极必反
至此,蒋介石也知道,军校不会因他辞职而不办,遂以婉转的文字给廖仲恺复电:“函电敬悉,弟必来粤勿念”并在电报中对校务做了一些安排
因尚未获悉孙中山是否决定委任其为校长的准确消息,所以蒋介石又拖了一些日子,孙中山实在等不及了,不得不命粤军总司令、蒋的盟兄许崇智去奉化找他,并交代说,无论什么理由,蒋必须立即返回显然,孙中山也生气了
许崇智绝非等闲之辈,其祖父曾为前清浙闽总督,他本人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清末就官至协统,资历比蒋介石深得多了这个“王孙公子”还是颇有智谋的,他摸准他的参谋长蒋介石的脾气,便来个请将不如激将
蒋介石见总司令、盟兄亲自到奉化,心头窃喜,但表面上仍是言不由衷地进行试探:“我宁愿一辈子辅佐你总司令镇守南关,黄埔那份差事让廖仲恺、程潜、李济深他们去逞能吧,要枪没枪,要钱没钱……”
未等蒋介石牢骚发完,许崇智便抢过话头:“你再在溪口雪窦山里呆下去就迷糊了,世上的事全不知晓了告诉你,孙先生已经跟苏俄要了几千条枪正由海路朝运呢,还有大批款项,四周军阀都红了眼你倒好,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把个聚宝盆拱手相让!”许崇智一本正经地警告蒋介石:“你要再不回军校,可就坐失良机!孙先生已经发话了,若你此次不跟我回去,校长一职将考虑他人!”
蒋介石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一双机警的眼睛盯住许的脸,内紧外松地淡淡一笑,问:“先生物色些什么人?”
许崇智品了口茶,不紧不慢地拍了一下胸脯:“不瞒你老弟说,在下就是一个,可我不能夺自家兄弟的位子!”
孙中山拟让许崇智出任军校校长,而许崇智又不愿干这份差事,蒋介石早有所闻,现在他所要急需知道的是还有些什么人在跟他争这个宝座
许崇智从蒋介石的脸上觉察到他已动心了,便漫不经心地放低声音说:“先生见我不肯干,又提出要破格提拔你司令部那个上校参谋陈翰誉来当”
“陈翰誉,他有什么资格当军校校长?”蒋介石愣着脸,几乎是拍着桌子吼道
许崇智接着说,“还有孙先生的卫士队大队长姚观顺也在跃跃欲试,先生也有意于他,他可是护驾有功之臣噢!”
“哼,姚观顺!”蒋介石从鼻子里轻蔑地哼了一声,说:“一个华侨,匹夫之勇,连讲武堂都未进过,哪里懂得办现代军校既然孙先生看不中我,我干脆再也不回了!”
“你看你,怎么这么讲?你不干,总得有人来干吧!”许崇智目光炯炯地盯着蒋介石的脸,见火候已到,便转换话头:“但先生对于你毕竟是偏爱的,本来就有意让你办校治军,再加上你那个盟兄张静江,又是写信又是拍电报,这么一鼓动,先生也就决定由你为军校校长了!”
“那李济深呢?”
“他只当个教练部主任,季陶兄当政治部主任!”
听到这里,蒋介石这才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此次罢职已大获全胜,禁不住脸上闪过一丝不易被人觉察的笑意
蒋介石是千呼万唤始南归,终于在日心满意足地回到,于26日到黄埔军校办公
5月3日,孙中山正式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并允诺给予他办军校在人事与财政上更多的权力廖仲恺亦于5月9日正式出任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代表,孙中山自兼军校***
在孙***、廖党代表之下,蒋介石名列第三直至次年,孙、廖相继辞世后,蒋才真正坐上黄埔军校第一把交椅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在苏俄大力支持下创办起来的,根本制度效法苏联著名***人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次年,即1925年3月升任政治部主任兼军法处处长),担任政治教官的***人还有恽代英、萧楚女、包惠僧、高语罕等人,另外还有苏联顾问和教官数十人
蒋介石虽然隐忧***势力的发展将是他的心头大患,但慑于***在黄埔军校的力量,同时也为了获得***和苏联的更大支持,以便使自己在国民党内能迅速崛起,所以上任初始,他一再声称自己对***绝无异义,是极为赞同的,并公开发表言论说:“我们要党成功、主义实现,一定要仿效俄国***的办法”、“三民主义之成功与***之发展,实相为用而不相悖”、“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中的一部分’、世界革命不能无***”、“国民党、***不可分,而应合”,甚至还当众诅咒发誓,愿“为国民革命、三民主义、***而死”
由于蒋介石表演得天衣无缝,确实迷惑了世人,一时间,黄埔军校被称为“红色黄埔”,蒋介石亦被誉为“红色将军”(薛颖杰)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蒋介石谋当黄埔军校校长始末(图)》&&&& 地址: .cn/Article/200712/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黄埔军校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