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应什么叫做质因数数54的过程?


0.5储值
1.2元
1.5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源篮
开通轻享会员 资料下载8折份数下载不计价储值/现金享8折免费资料下载150份/周
9.9元 立即开通
开通轻享会员 本次下载免费份数下载不计价储值/现金享8折免费资料下载150份/周
立即开通
开通高级会员 本次消费3.4折开通得储值,储值永不过期储值下载资料低至3.4折免费资料下载150份/周
立即开通
进入网校通 编辑本资料网校通客户还可尊享20+权益定制个人工作台名校名师分享课超大云储存空间
立即体验
高级会员专属权益开通得储值,储值永不过期储值下载资料低至3.4折免费资料下载150份/周
立即续费
升级高级会员 下载低至3.4折开通得储值,储值永不过期储值下载资料低至3.4折免费资料下载150份/周
立即升级
轻享会员专属权益份数下载不计价储值/现金享8折免费资料下载150份/周开通轻享会员 本次下载免费份数下载不计价储值/现金享8折免费资料下载150份/周
立即开通
开通高级会员 本次消费3.4折开通得储值,储值永不过期储值下载资料低至3.4折免费资料下载150份/周
立即开通
}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了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1)。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7(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7(3)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4、4米的5(1)和1米的5(4)同样长。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3),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4)。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3(4)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3(1)合成的数,写作13(1),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18、一些特殊分数的值:2(1)=0.54(1)=0.254(3)=0.755(1)=0.25(2)=0.45(3)=0.65(4)=0.88(1)=0.1258(3)=0.3758(5)=0.6258(7)=0.87510(1)=0.116(1)=0.062516(3)=0.187516(5)=0.312520(1)=0.0525(1)=0.0450(1)=0.02100(1)=0.0119、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点概念总结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7.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8.小数的分类(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2)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9.
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10.简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1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
,方程才成立 。1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13.方程的同解原理:(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14.解方程: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16.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1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
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1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1)一般应用题;(2)和倍、差倍问题;(3)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5)比和比例应用题。19.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推导方法如图);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平行四边=ah20.三角形面积公式:S△=1/2_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1.梯形面积公式(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a+b)×h÷2(2)另一计算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扩展资料1.小数分类(1)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2)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3)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0.5656 ……(4)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0.03333……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2.循环节的表示方法小数化分数分成两类。一类:纯循环小数化分数,循环节做分子;连写几个九作分母,循环节有几位写几个九。另一类:混循环小数化分数(问题就是这类的),小数部分减去不循环的数字作分子;连写几个9再紧接着连写几个0作分母,循环节是几个数就写几个9,不循环(小数部分)的数是几个就写几个0。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组邻边的积乘以夹角的正弦值;4.三角形的面积(1)S△=1/2_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S△=1/2acsinB=1/2bcsinA=1/2absinC(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参见三角函数)(3)S△=abc/(4R) (R是外接圆半径)(4)S△=[(a+b+c)r]/2 (r是内切圆半径)(5)S△=c2sinAsinB/2sin(A+B)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a×b=c(a、b、c是不为0的整数),c是a和b的倍数,a和b是c的因数。找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2、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偶数:是2的.倍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能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4、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5、公因数、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的那个就叫它们的公因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公因数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主要内容数与代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图形与几何:空间与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统计与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理数据;实践与综合应用: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数学做计算题型时需要注意什么(1)认真读题,仔细审题;(2)在计算一般算式时,得数的末尾也应该写出单位名称,但不打括号。例:32千克×4=128千克;(3)应用题在算式中要在得数后加括号,填上单位名称。例:一筐苹果重5千克,8箱苹果重多少千克?5×8=40(千克)}
数学《公约数》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公约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公约数》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18和2418和3624和36  二、新授。  1、教学例4。  例6:求18、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  (1)教师指出: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相同。  (2)引导学生仿照例3的做法去做。(用短除法)  (3)归纳出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公约数连乘。  2、试一试。  求最大公约数。  6、12和244、7和9  (1)学生用短除法计算。  (2)观察讨论得出:第1题由于其中小数6是另外两个数(12和24)的约数,所以6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第2题中三个数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  三、巩固练习。  P.53练一练。  四、课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么来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五、作业:《作业本》  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方法相同,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最后出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数学《公约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2)学会求几个数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求几个数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难点:判断互质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准备  1、指名板演  18和30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18的约数有:  30的约数有:  2、口答:  (1)什么叫做约数?  (2)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有约数2?哪些数有约数3?哪些数有约数5?  901117284108115  (3)说出下面每一个自然数的全部约数。  17151237  这几个自然数中哪几个是素数?为什么?(出示素数定义)  二、教学新知  1、教学新知。  出示例1(板演题上补充问题)教学。  (1)教师指出:1既是18的约数,又是30的约数,我们就说1是18和30的公有的约数。  (2)18和30公有的约数还有哪几个?(板书:18和30公有的约数有:1、2、3、6。)  (3)在这些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公有的约数是几?(板书:其中最大的一个公有约数是6。)  (4)出示P47图  (5)归纳:“公有的.约数”简称什么数?“最大的一个公有的约数”又简称为什么数?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结语。例如:18和30的公约数有1、2、3、6;18和最大公约书是6。  2、试一试。  (1)书P47“试一试”填在书上后讲评。紧接着讨论:约数、公约数、  教学过程  备 注  最大的公约数有什么区别?  (2)18和42这一组数里有没有公约数?2有没有公约数3?有没有公约数5?你是怎么想的?(根据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点来判断。)  (3)口答P49第3题。  3、出示例2教学。  (1)指一名学生板演,其它填在书上表格当中。  (2)这几组数的公约数有什么特点?  (3):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出示定义)例如,互质的两个数有四种情况。边讲边板书:  ①两个数都是素数。如5和11;  ②两个数都是合数。如9和16;  ③一个合数,一个素数。如30和29;  ④1和另一个自然数。如1和8。  4、练习、判断:  (1)指出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数是互质数。哪一组中的两个数不是互质数。为什么?  8和927和151和72和1513和54和24  (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①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是1。()  ②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末这两个数必定是互质数。()  ③如果两个数都是素数,那么这两个数必定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都是互质数。  ⑤两个自然数中有一个数是1,这两个必然是互质数。()  以上判断正误,要求说出理由。  (3)讨论:从以上的练习,可以知道,怎样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  三、巩固练习  P.48第1题、P49第2、6题。  四、教学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叫做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互质数?  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除刚才学过的方法以外,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作业本》  从约数着手,层层深入,得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中运用集合图,不但形象直观,而且渗透了集合。从公约数的个数上,引出互质数概念,并引导学生经过探索,得出互质数的组成方式。  课后反思:教学“求最大公约数”,课本共安排了三个例题及一个“做一做”,教学时,当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之后,让学生讨论质疑其它二例时,学生A就提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差。”教师问:“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说:首先肯定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接着又向学生指出:“是巧合呢,还是真有这样的规律存在呢?”学生为了验证,纷纷举例演算,就连平时较少开动脑筋的学生,也算得很起劲,更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孜孜以求,为学业成功更努力学习。数学《公约数》教案3  教学内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算理,学会求两个数的饿最大公约数的饿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互质数,举出一组互质数  2、写出36的约数,60的约数,36和60的公约数,36和60的最大公约数  二、教学新课  1、提出问题: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上面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很不方便,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2、教学例3  我们可以这样想:把36和60分别分解质因数,把他们的最大公约数12也分解质因数,观察以下,他们有什么联系?  观察、比较、议论:  (1)36和60的公有约数是几,全部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的积是多少?  (2)36和60的公有质因数与他们最大公约数12的质因数相比,有什么发现?  (3)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议论。  3、巩固练习  4、试一试求下面两题的最大公约数。  5、教学例4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2)引导学生探求观察思考  观察上面三组数和他们各自的最大公约数,发现什?  6、教学例5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2)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这些数的最大公约数  (3)教师学生共同  (4)练一练  (5)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三、布置作业  反思:我认为这几点我做的不好:  1、没有让学生真正懂得为什么两个数全部共有质因数连乘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在下面的练习中学生知识照搬照抄。缺乏灵活性。  2、对于有特点的两组数:互质数和约数关系时的教学缺乏举例,与学生的自我思考。数学《公约数》教案4  教学内容: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写出18、24、36的约数和他们的最大公约数  二、教学新课  1、提出课题  怎样求出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教学例3  求18、24、36的最大公约数  (18.24,36)=2×3=6  3、观察、比较、讨论  (1)求山歌书的最大公约数与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相同  (2)归纳: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公约数连乘起来。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求最大公约数6、12和244、7和9  2、练一练  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15、20和2524、36和60  14、21和289、15和24  5、6和728、56和70  8、16和48105、34和30  55、22和12115、16和30  四、归纳  五、布置作业  反思:对于这类数的教学缺乏指导  1、最小的数是另两个数的约数。  2、当三个数中有两个数是互质数是,那么这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数学《公约数》教案5  教学内容:教材P/55-56页例1、例2、例3,完成“练一练”及P/58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意义。掌握特殊的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求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表象。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三种情况下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特殊的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请你回忆并说说有关约数的知识。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一人板演。  12的约数有:1、2、3、4、6、12  30的约数有:1、2、3、5、6、10、15、30  12和30的公约数有:1、2、3、6  其中最大的一个约数是:6  (3)教师用集合图表示:  12的约数30的约数  (4)请你做一回数学家,给上述12和30公有的约数及其最大的约数起一个名称。  板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5)完成P/56练一练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尝试。  (3)交流。  (4)把P/55的图填完整。  (5)观察、思考:你有没有发现2和3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有什么特别?  (公约数只有1,最大公约数也是1)  到书上找一找看,象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什么数?  你能再举一些这样的数吗?找一找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6)你发现了没有,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几?  3、教学例3。  (1)出示例7  (2)自己完成。  (3)看一看,想一想:6和12的最大公约数与6和12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才是比较小的那个数?  (4)请你举例验证。  (5)得出结论:如果较小的那个数是较大的那个数的约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较小的那个数。  4、完成P/56“练一练”第2题。  三、课内作业。P/58练习十第1、2、3、4、5  四、课内。  五、课外作业。  求出P/58练习十第2、3题中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数学《公约数》教案6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课本上第1题)  让学生先填在课本上再交流。  2、下面每一组数有没有公约数2、5或3?  12和3624和3272和8460和45  27和10857和8475和10518和24  先让学生同桌间讨论,再全班交流,提高学生运用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判断两个数的公约数的能力。  3、说出下面各组数的公约数。  6和109和1210和20xx和26  50和2516和2122和3318和24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道题,再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注意小结成倍数关系和互质数关系的两个数判断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4、下面各组哪些是互质数。  5和79和108和2190和15  24和131和3552和1317和34  学生先小组交流,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判断时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说是互质数或不是互质数?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引导他们正确思维。  二、综合练习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28和63135和45  40和3917和51  42和5660和48  学生先独立计算,三名同学板演,再全班汇报交流,讨论一下有没有特殊方法,可以怎么思考。  2、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12、30和4215、40和6030、20和50  每人选做两题,三名同学板演,再全班交流讨论。讨论时引导学生说说用短除法求以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可以求出最大公约数  三、发展练习  出示题目:老师家的厨房要铺正方形地砖(如下页右图),需选边长为几分泌(整数)的地砖,才能铺得即整齐又节约?  1、让学生通过计算,思考找出可以用的地砖的边长分别是什么,应该怎么铺(几行,每行几块),发现答案有多种,边长分别可以是1、2、3、6。  2、再问学生,如果想铺起来快一点,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3、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实1、2、3、6都是36、30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作业《作业本》  练习中第4题判定互质数是个难点,练习时让学生说说判断时是怎样想的,暴露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组成互质数的几种不同形式。  课后反思:  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总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想法在逐步完善着,学生个人对最大公约数算理的理解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在这里得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在不断增强;当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时,学生也在尽情地享受着交流成功的乐趣。如果学生能把学习当成一件“美差”去做,这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数学《公约数》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灵活运用简捷的方法。  (2)综合运用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能够根据不同,灵活运用简捷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练习  1、填空。(课本第67页第7题)  (1)9和27这两个数,()能被()整数,()是()的倍数,()是()的约数。  (2)20以内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数是(),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3)在4、9和16中,成互质数的两个数有()和();()和()。  (4)三个素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2,这三个素数是()、()和()。  (5)如果甲数=2×3×5,乙数=2×3×7,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  学生先填在书上,再集体交流讨论,注意让学生说说思考方法。  2、很快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1和49和65、10和20  16和1580和20年5、6和7  说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及理由。  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80和10015、8和30  25和330、60和75  19和388、9和10  让学生用短除法做,选做三题,交流时注意用短除法要注意的地方,同时让学生说说还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二、综合练习  1、你能用下面的一个或几个概念和一个或几个数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整数自然数整除约数倍数  奇数偶数合数素数质因数  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备 注  例2:2和8都是自然数,8能被2整除,8是2的倍数。  2、动脑筋:下面每组数中,你能找出不同类的数吗?  (1)1473.82345  (2)21216223647  (3)23792943  学生找出不同类的数并说明理由,教师要注意答案的开放性,学生的答案只要有理由,就应该肯定和鼓励.  3、猜一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七位数,排列如下:  ()最小的素数  ()7的最大约数  ()8的最小倍数  ()最小的自然数  ()最小的合数  ()最小的一位奇数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的数  三、课堂  师:本单元知识概念较多,同学们要注意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综合练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作业  1、课本上第9、10题中剩余题目各选一列。  2、《作业本》  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简捷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公约数》教案8  设计意图:在设计的时候我想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会咬文嚼字,比如书上是这样写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在品味这段话时,有些学生会注意到“一般”这两个字,从而提出“为什么一般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不用质因数去除行不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向别人求教、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自己得出答案,即不用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也行,也可用公有的合数去除,不过习惯上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就会觉得数学语言是非常严谨的,一字一句均需斟酌。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①12÷3=4,所以12能被4( )。4能( )12,12是3的( ),3是12的( )。②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是 ,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 )。③10的约数有( )。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一个数的约数,现在来看两个数的约数。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找出8、12的约数来。  (2)观察并回答。  ①有无相同的约数?各是几?  ②1、2、4是8和12的什么?  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几?知道叫什么吗?  (3)归纳并板书  ①8和12公有的约数是:1、2、4,其中最大的一个是4。  ②还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8 1 3  2 4 6 12  8 和12 的公约数  (4)抽象、概括。  ①你能说说什么是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吗?  ②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6页里有关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7页上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2.学习互质数的概念  (1)找出下列各组数的公约数来:5和7 8和9 12和25 1和9  (2)这几组数的.公约数有什么特点?  (3)这几组数中的两个数叫做什么?(看书67页)  (4)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质数是一个数,而互质数是两个数的关系)  3.学习例2  (1)出示例2并说明: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复习的第2题,我们已将18和30分解质因数(如后) 18=2×3×3 30=2×3×5  (3)观察、分析。  ①从18和30分解质因数的式子中,你能看出18和30各有哪些约数吗?  ②18和30的公约数就必须包含18和30公有的什么?  ③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有哪些?  ④18和30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是哪些?(1、2、3、6(2×3))  ⑤最大公约数6是怎样得出来的?  (4)归纳板书。  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6是这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的乘积。  (5)求最大公约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为了简便,我们把两个短除式合并成一个如: 18 30  让学生分组讨论合并后该怎样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数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再怎样做就可以求出最大公约数?  ④为什么不把商也连乘进去?  (6)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后点几名学生讲每步是怎样做的,最后集体订正。  (7)抽象概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①谁能说说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8页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四、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四的1、2、3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四的第4题。  2.做练习十四的12*题。  课后反思:教学"求最大公约数",课本共安排了三个例题及一个"做一做",教学时,当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之后,让学生讨论质疑其它二例时,学生A就提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差。"教师问:"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说:"按照课本的三个例题: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6;90和72的最大公约数是18;24、36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12;做一做40,60和80的最大公约数是20。"还真是呀!学生们很惊讶,教师了解到学生错误结论的由来,但不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首先肯定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精神,接着又向学生指出:"是巧合呢,还是真有这样的规律存在呢?"学生为了验证,纷纷举例演算,就连平时较少开动脑筋的学生,也算得很起劲。过了一会,小B第一个发现象36和28,90和68的最大公约数就不是它们的差。教师又及时把这一信息交给学生,学生的研究热情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下课了,大家的讨论还在继续着,并且乐此不疲。他们为了探求"规律",愉快地做了几十道求最大公约数的练习,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在教师创设的途径中,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孜孜以求,为学业成功更努力学习。数学《公约数》教案9  设计意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的全部劳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努力的方向。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包罗万象,既有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又有对学习情感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鞭策鼓励。这样的评价,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启发,便能让学生在被他人肯定的同时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从而把主动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这节课我在设计上注重这两点,来设计和展开教学。  教学要求 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求出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②什么是互质数?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回答后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2、求30和70的最大公约数?  3、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7和21 8和15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这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3  (1)求出下列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7和21 8和15 42和14 17和19  (2)观察结果:通过求这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先让学生讲,再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9页的结论。  (4)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做后由学生讲评,集体订正。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看哪几组数是第一种特殊情况,哪几组数是第二种特殊情况,再解答出来。  2.做练习十四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后再让学生讲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十四的第9题,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四的第8、10、11题。  2、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和思考题。  课后反思:有的数学问题比较复杂,光靠个人的学习,在短时间内达不到好的效果时,教学时,我让学生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小组中搭配上、中、下三类学生,由一位优等生任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如下问题:(1)、一个数的约数与这个数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2)、两个数的'公约数与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知道“最大公约数”一课最难理解的就是其算理,我也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无论是老师讲解还是学生看书,给学生的感觉大多是:太难懂了,算了吧!这时,何不让学生讨论讨论,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说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样,不仅保证了全班同学的全员参与,使每位同学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总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想法在逐步完善着,学生个人对最大公约数算理的理解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在这里得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在不断增强;当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时,学生也在尽情地享受着交流成功的乐趣。如果学生能把学习当成一件“美差”去做,这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数学《公约数》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说出什么是约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2.求18、20、27的约数  3.把18、20、27分解质因数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入: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数的约数了,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求两个数公有的约数.  (一)教学例1【演示课件 “最大公约数”】  8和12各有哪些约数,它们公有的约数有哪几个?最大的公有的约数是多少?  板书:8的全部约数:1、2、4、8  12的全部约数:1、2、3、4、6、12  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8和12公有的约数是:1、2、4  最大的公有的约数是:4.(教师板书)  1.总结概念:8和12公有的约数,叫做8和12的公约数.  1、2、4是8和12的公约数.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4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  2.阅读教材,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意义.  3.反馈练习:把15和18的约数、公约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二)教学互质数【演示课件“互质数”】  1.5和7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各是多少?7和9呢?  5的约数:1、5 7的约数:1、7  7的约数:1、7 9的约数:1、3、9  5和7的公约数:1 7和9的公约数:1  5和7的最大公约数:1 7和9的最大公约数:1  教师提问:有什么共同点?(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都是1)  教师点明: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学生讨论:8和9是不是互质数,为什么?  强调: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只要看这两个数的公约数是不是只有1.  3.分析: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不同?  (意义不同,质数是对一个数说的,互质数是对两个数的关系说的.)  4.反馈练习:学生举例说明互质的数.  (三)教学例2.  求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  1.用短除法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  2.教师提问:根据结果能否知道18和30的约数各有哪些?怎么想的?  明确: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求一个数的约数.  3.师生归纳:18和30的约数,要能整除18,又能整除30,就必须包含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是公约数中最大的,它就必须包含18和30全部公有的质因数2和3.2×3=6,所以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6.  4.教学求最大公约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启发:为了简便能不能边分解质因数边找公有的质因数?  (把两个短除式合并)  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5.反馈练习:求12和20的最大公约数.  6.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①学生讨论.  ②师生归纳: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  ③教师说明:做短除法时,除数通常是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并从最小的开始除起;也可以用一个合数去除,只要能够整除这两个数就行.  ④反馈练习:求36和54的最大公约数.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用什么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及相应概念,(板书:最大公约数)它是为以后学习约分做准备的,希望同学们知道知识间是有必然联系的.  四、随堂练习.【演示课件“练习”】  1.填空.  (1)(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 )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 )叫做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 )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 )为止,然后把( )连乘起来.  2.先把下面的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12=( )×( )×( )  30=( )×( )×( )  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 )×( )=( )  3.判断.  (1)3和5是互质数.( )  (2)6和8是互质数.( )  (3)1和6是互质数.( )  (4)1和44不是互质数.( )  (5)14和15不是互质数.( )  五、布置作业.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6和9 16和12 42和54 30和45  六、板书设计【数学《公约数》教案】相关文章:数学《公约数》教案02-08《公约数》数学教案02-04数学《公约数》教案10篇02-08数学《公约数》教案集锦10篇02-08五年级最大公约数的数学教案08-26五年级数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教案08-30数学的教案01-02数学大班教案10-24数学活动教案09-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做质因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