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直走在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底线的句子的轨道上永远不变?

1、再亲密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2、感谢时不要只说「谢谢」。用表情包、微信红包、小礼物、请客吃饭等形式去表达你的谢意,别人以后会更愿意帮你。3、善于从细节读出别人的真实想法。如果你讲话滔滔不绝,别人却总是看表、喝水、双手交叉,很可能是你在自嗨。4、别和层次不同的人纠缠。比如一个人和猪吵架:如果赢了只能证明他比猪还厉害,打个平手他就跟猪一样,输了连猪都不如。5、「你在干嘛?」、「周末有空吗?」,都是「我很想你」的意思。6、你越跟别人客气,别人就越跟你不客气。不卑不亢,主动提出自己的要求,反而会获得别人的尊重。7、学会低调。不要混得稍微好一点,就想人尽皆知,朋友圈里晒车晒大餐,你吸引到一拨羡慕崇拜的眼光,同时,还有一拨人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在想着怎么打压你,排挤你。8、让别人帮你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能让关系升温。刚进入一个新环境,彼此都不认识,为了打破尴尬,你可以向身边人借笔、请教、问地址,这些事情都很细小,但却能给助人者带来很好的「自我认同感」,顺其自然就会对求助者产生好感。9、可以待人礼貌,但不要一副看起来「好欺负」的样子。来者不拒的帮忙、卑躬屈膝的姿态、毫无底线的跪舔,都会让你的生活一地鸡毛。10、不管你手机是安卓还是苹果,双击屏幕都能解锁一个快捷功能(顺便送我一个小爱心~)。11、获得好印象的最快方法是「夸赞」。俗套的夸赞是男的叫帅哥,女的叫美女,别人会觉得你跟托尼老师没啥区别。高级的夸赞是「借物喻人」,比如:你像桌上的米兰一样可爱,这首优美的曲子很符合你的气质。这样说能让她一眼就记住你。12、不事后补刀。不要说“当初听我的”、“我就说嘛”这类风凉话,虽然说出来很爽,但无疑是给当事人的伤口撒盐,要么安慰ta,要么给ta提供帮助。13、不要去接同事讨论的闲言碎语。有些是为了钓鱼而设的套,如果你去接话,就成了那条鱼。14、不要老想着接触有钱人,把时间用来提升自己,你能做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社会含金量就越高,在富人眼里就是香饽饽。成功从来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的自律。坚持自律的这几年,是我成长最快的爆发期,自律不仅让我拥有了人人称赞的好身材,也让我时刻保持清醒,做事有条有理,工作效率飙升。永远记得,只有拼过的人生,才有底气说无憾。如果你斗志满满,却总因拖延犯懒而翻车,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黛西巫巫」,我把这几年积累的,也获得了28万人认可的高效自律经验分享给你,认真看完并实践,相信你会有不小的改变~15、工作号不要设置三天可见,它是展示你生活的窗口,有些领导喜欢观察员工的朋友圈,也是印象分的一部分,私人号随意。16、在你困难时借你钱的人,还钱时最好表示一下,要么补贴点当利息,要么请对方吃顿饭,要知道,他本可以不借的。17、语气不肯定,就是拒绝。饭桌上说“要不我来买单吧?”的人,一定在等别人买单。真正想请客的人,中途就已经去结账了。同样的意思还有:要不我送你回家吧、要不住两天再走吧。18、出来社会后靠的是自己,不要再去想过去和原生家庭。没有人能把你怎么了,也没有人有能力能影响你一生。愚者耗费半生去谴责别人,勇者每一天都在为自己负责。19、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你以为别人过得不好,但在他眼里,你过得可能不如他。20、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看到这里的人已经不多了,证明想改变的决心比一般人强,双击屏幕+收藏,给自己一点动力,也给答主一个鼓励~21、在公众场合不评价他人。你以为无关紧要的事,有可能成为你们之间的导火线。22、别人帮了你忙,尽量给予实质性的感谢。给他带个早餐、发个红包、点份外卖,都是轻而易举的,但效果比一声「谢谢」要大100倍。23、颜值高确实更容易获得更多机会,但如果能在别人单靠颜值获利时,你却以自身实力和财力取胜,会让你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欢迎。24、再有理的话,也要「包装」一下才能出口。道理是冷冰冰的,人是有感情的,我们说话要先照顾别人的感受,抚平他的情绪,他才能听得进你的话。25、一个男人说他爱你,有可能是真心喜欢你,也有可能是情场浪子的套路。怎么分辨是哪一种?可以看跟他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他过去的经历。26、一个自信的人,不会把厉害的亲戚挂在嘴边,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争气,就算别人帮忙也没用。27、内心真诚善良的人,不用刻意去研究为人处世,因为ta的价值观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28、能保持稳定情绪的人,内心通常都很强大。29、听别人的道理,穿适合自己的鞋子。不要见鞋就穿,跑不远还硌脚。真正从道理中受益的人,会把道理跟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不仅要理解内化,还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记录反思,最终提炼形成自己的「工作生活行为指南」,并因此获得丰硕的回报。30、看完一篇回答能及时点赞的人,其为人处世能力通常很强。另外,如果你想要更多成长干货和学习方法,欢迎你到我的公众号「黛西巫巫」找答案。里面有我最宝贵的私家逆袭经验,全都毫无保留分享给你,比如优质书单和阅读方法推荐,理财经验技巧分享,哑巴英语变成英语达人的秘诀、自律长达10年的独门诀窍、连续高效学习工作10个小时的专注技巧……我还会每天分享一篇优质成长干货,如果你不甘于平庸,我就在那边等你,陪你一起精进噢~青春期男生越早看越好的精华建议:对于青春期的男生有什么话说?推荐我一篇7万赞书单,认真读完必有收获:你最庆幸自己读过什么书?强烈推荐让你保持自信的超实用方法:怎样才能摆脱骨子里的不自信?}
这是第二部分的内容。涉及部分如题。尽管我对中哲没太大感受,仍感到这部分是相当精彩纷呈的。涉及庄子的部分笔者智慧有限,生怕出现疏忽造成严重后果,请允许我暂且略过。阅读这本书是在半个月前,去重庆前的一段时间。在写第二部分前,我想说一说那段时间的一些经历。我做事比较果断,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些都属于缺点),因此经历总是比较复杂。但关乎此书的只有三件事:1.一天下午,读到第一章,苏格拉底说,“人的天性是爱好智慧”。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又仍然存有良知的人总怀有强烈的羞耻感与罪恶感,比如说我。尽管早已时过境迁,黑暗的岁月变得模糊而遥远,这些罪恶感仍然从未离开一步。我常常想,当事人早已宽恕了我,要么就是已经遗忘,就像鲁迅文章中的风筝。世界给了我机会悔改,说明光明还没有放弃我,恶果尚未无法挽回,我也在努力的路上从未停止,看起来一切都颇有万象更新之感。那么,我羞耻的究竟是什么?那天下午,我突然明白这一切带来的不仅仅是走错的道路,为世界造成的影响,对我个人而言,更是由此弃绝了智慧,放弃了“人的天性”。智慧是最最最珍贵的宝物,它只会是理性灵魂的所有。意识到这一点后,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痛苦与自责,我热爱智慧,却彻底违背了内心最智慧的声音。我立刻痛下决心,要不惜一切走上正途,寻回我的智慧。当然,至于羞耻感的深渊最终是如何走出来的,这就是别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在一周后得到了老师同样的教导。2.焦虑的发作从半年一次慢慢发展为每天的日常,这个过程持续了12年,它给了我足够长的时间做好与它共存的准备,至少是在表面上。我想我做的还不错,应该很少有人会因为我个人的痛苦而遭到困扰。但我时常觉得自己的灵魂和身体还在,精神却已经死了。对周围喜怒哀乐的感知一天天变弱,“情绪”的概念慢慢被淡忘,我感到非常恐惧,就像禁闭室的大门一点点合拢,还是无期徒刑。阅读到第四章普罗米修斯与梵高时,我心中难过到了极点。和梵高的经历如出一辙,老鹰每天都在啄食我的肝脏,我时常感到生命力枯竭,对一切都充满了绝望。可第二天一早,“肝脏又长了出来”,又想到自己好歹带来了圣火,哪怕只有其中一个火星,尽量不去想束缚着躯体的锁链和如期而至的老鹰。或许有一天,普罗米修斯的力量可以挣脱锁链,或许老鹰不会再来,或许赫拉克勒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或许我的金苹果就藏在山地剥后面的地雷复。我渴望我的笑容终有一天可以交还给自己,幽默是因为世界的可爱而非欲盖弥彰。但如果否极不会泰来,至少还有人间的火种。3.在去往重庆前,我从上次读到的位置下载了几页电子书以待飞机上看。这很少见,由于上面提到焦虑的原因,我的睡眠少且极不规律(比如现在就是凌晨4点),很少会在飞机上阅读电子书,一般都是趁天光大亮,焦虑感没有大闹天宫时呼呼大睡。特别是飞机摇摇晃晃,极易入睡,此等机会可遇而不可求。登机后,我发觉下载的章节恰好是苏格拉底死后,本章最后,也是最令我动容的两节:“柏拉图这样的学生”“不能没有苏格拉底”。(或许读一下实体书的排版能一定程度上体会到这两个标题对我的震撼)。我当即掩面失声痛哭,没有任何想法,只觉得悲伤异常,掺杂着无端的牵挂。随后才慢慢有了思绪:柏拉图这样的学生,我又是怎样的学生?柏拉图和这个世界不能没有苏格拉底,我不能没有谁,而我又是谁的依赖?下飞机时,我又想到了这两个标题,还有苏格拉底死前的叮嘱:“从此往后,你们要按照你们所知最善的方式生活”。在廊桥感到重庆三月的风清冷异常,我站在航站楼看着一片片的瓷砖,心里没有来由的疼痛牵念极了。以下所思所想仍然仅代表我自己。仍然感恩本书作者傅老先生、我的老师三千、亲爱的伙伴们、精神支柱Lucius Annaeus Seneca、Hypatia、Alan Mathison Turing,以及天空中恒久闪耀的群星。六.西方伦理学伦理学侧重人与人之间的适当规范,如何尽到我的责任。伦理学主要研究什么是善恶,为什么要行善避恶。在伦理学的探讨中,我们特别要注意“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事实”无法直接推出价值判断。如“人都有人性”这一事实,无法推出“人性本善”的价值判断。如果我们没有把事实和价值判断深入辨析,很可能会出现以他人的价值倾向、评判标准作为自己的准则的情况,活在他人的判断当中。什么是道德判断?/怎么做道德判断?道德要求(善恶判断)具有以下四种特色:道德要求是命令。道德要求具有优先性,先于法律、政治、宗教的要求。无论具有何种背景,道德要求都应优先考虑。道德要求具有普遍性。是对人的普遍要求。道德要求涉及人类整体的安全与发展。而我们为什么要做道德判断?这是因为人的理性有限,人的同情心有限。很多人知道道德、付出的重要性,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屈服于欲望的满足。每个人在实现温饱后都会顾及别人,但人的同情心有限,连自己和身边的人都照料不好,如何顾及遥远贫苦的国度?由于人的理性和同情心都是有限的,人才需要做道德判断,惩恶扬善。人天生就有幸灾乐祸的倾向,天生就有作恶的可能性,道德判断可以约束人类自私自利的行为,勇于走上人生的正路。道德判断有四点特别需要注意,我也觉得这四点非常非常重要。有许多人“站在道德高地”,胡乱批判一通,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这四点需要注意:道德判断不可心存偏见。不能因为自己没有黑人朋友,就确信黑人的道德存在问题。古人认为女性的智慧比较低下,这也属于明显的偏见。道德判断不可掺杂个人情绪。小时候被又矮又胖的男同学坐在屁股底下欺负了一番,长大后觉得又矮又胖的就不是好人。童年时代的情感创伤非常需要我们关注关怀,但不可影响道德判断。道德判断不可采用实用的观点。最常见的:不可因为丁克、单身、同性恋等人群无法生育子女,没有实用效果,就断定其道德有问题、自私自利。“剩男”“剩女”的绰号被认为带有侮辱性,正是因为通过实用性来做普遍的道德判断不可取。道德判断不可依靠宗教权威。不能因为一个人信或不信宗教就断定其道德有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了两个著名观点:如果上帝不存在,人为何不能为所欲为?如果灵魂死后不能继续存在,人为何要有道德?这与康德的伦理学有直接关联。但是,伦理又哪里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呢?人是利己的吗?/使德行成为习惯西方伦理学以利己主义作为出发点,但利己与利他并不矛盾。一个人乐于助人、努力获取智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快乐,这也是利己的,同时也是非常正确的好事。我们希望自己天天快乐,更希望全小区、全市、全国、全世界、全宇宙都天天快乐,这样我才能更快乐。柏拉图的《对话录》提到一位城邦国王:吕底亚。他获取了一个可以使自己隐身的戒指,于是,他从忠厚守法的牧羊人摇身一变,竟借此能力设法谋杀了国王,自己取而代之。这使得我们思考:如果一个人做事不会被发现或者惩罚,人会不会为所欲为?利己如果朝这个方向发展,人要怎样生活?人性到底是什么?一个人可以利己,但如果利己以损害他人、抛弃道德为代价,则会出现巨大的问题。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强调,一个人快乐就是善,痛苦就是恶。如果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社会也可以变得更好,比如人人都希望赚钱努力工作,社会也会更加富裕。这样看来,人应该有道德,因为道德符合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但是,在人性原罪的导向下,利己极易发展为损害他人、抛弃道德的倾向。西方有个学说叫“效益论”,该派主张一件事情应该做,因为它对大家有正面的效果和利益。与其针锋相对的是康德的“义务论”,他认为不能考虑效果,而仅要考虑动机是否纯正。我们很容易会觉得义务论很高尚,效益论则有些俗气,但其实效益论反而被普遍接受。这是因为效益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行为本身无论对错,行为的价值与其增进的幸福成正比。这大大增加了人们获得的效益。问题在于,首先,很多人根本并不清楚什么才是“幸福”。花天酒地、寻花问柳是幸福吗?恐怕对很多人而言,答案是“那还用问”。其次,效益论忽略了行为本身应当具有其价值,而不仅仅全看结果,全凭计算。最后,不同时空条件下,同一行动可能具有相反的效果,使人不知何去何从。亚里士多德在德行方面也发表有自己的看法:1.没有任何道德是由我们的本性而在我们身上产生,即人绝对不会生下来就具有道德。2.凡是具有某种自然性质之物,都不能经过训练而得到不同性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的道德并非天生固有。人的道德亦非违反本性。道德之所以可以逐渐形成,是因为我们的本性适应道德。但只有经由训练,才可以使之完善。 时至如今,“德性论”仍然受到广泛肯定,它关注的焦点从“我们应该做什么事”转向“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亚氏认为应该考虑两点德行实践的智慧:1.应该选择什么目的。2.如何达成这个目的。好吧,我们选择行善作为目的。那么,什么是善?你能分清善恶美丑吗?上为信仰,下为法律,中间的“道德”有巨大的发挥空间,甚至完全可能误入歧途。英雄在关键时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而圣人终生奉行高尚,拥有高贵品质。孔子的“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很好的诠释了德性论的观点,一生努力奋斗,不断追求智慧。经过累日累年甚至累世的修行,有德行和智慧的人自然去做的事都是应该做的,应该做的事都做的很自然,反观我们自身,自然去做的事都不太应该,一旦随心所欲,往往立刻逾矩。而应该去做的事都不太自然,看起来要很努力很勉强才能做的七七八八。亚氏建议,培养善良气质应该做到仁慈和公正。仁慈,不能心存恶意,公正,不可自欺欺人。康德迎向挑战康德是“义务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康德的时代,他面临着“理性论”与“经验论”的困境(最终倾向于独断论和怀疑论),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他一生始终关心四个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是什么?他的哲学开始慢慢向自身回归。首先,他提出了先验的方法。“先验”,就是先于经验,并且作为经验的基础者。康德抛出了这样的问题:1.外在事物的真相到底是什?我们不能主观以人类感官为标准。2.人类真的能认识外在事物吗?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们应当先回头审视自己的理性认知能力。康德在这里的看法非常高明且深刻, 他认为人在认识外在世界时,首先通过感性与外界接触。“感性”指感官能力,且拥有直观能力,直接掌握外在对象。感性之所以有直观能力,是因为它具有两个先天形式:时间和空间。我们把这两个形式加在混沌之上,才使它成为某一“对象”,延续存在。因此,人能够认识的永远是现象,而不是本体。由此推出三大不可知:自我不可知、世界不可知、上帝不可知。不过,康德认为虽然“自我”这一本体不可知,但人活于世仍然应该做出选择。康德在这里发挥了他的天才,摒弃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研究路线,开拓了道德形而上学。人活于世,以理性追求知识,最后发现自己只能认识现象,物自体不可知,自我不可知。但我们在做道德抉择时,仍然要如此行动,“宛如”(as if)自我存在一般。如果否认这一点,则究竟是谁在行动?道德也就无从谈起了。当一个人在决定行善避恶,从事道德行动时,人的意志发挥了巨大作用,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即理性在实践上(亦即道德上)的功能。义务论有三派。第一派以神的意志为最终标准,认为人行善是因为要服从神的意志,奉行神的命令是我的义务。第二派认为人有理性,人的理性要求行善是义务。第三派以在绝对公平条件下达成的社会契约为基础,为了大家的义务,去做该做的事。康德是基督徒,但属于第二派。有些人天资良好,睿智聪颖,果敢坚韧,拥有权力和财富,但这些都可以用于恶的目的,而不是本身即为善的。世界上唯一的、无条件的、自身可以称为善的,只有“善的意志”。每个人都有理性,当理性让自己完全出于义务行动时,这个行为就是善的。比如,我看到一个人摇摇晃晃走在路上,一个车开过来使他面临危险时,我出于善意救他,结果不小心摔倒了,反而把这个人推向公路酿成车祸。表面看来我的行为造成恶果,但内心完全出于善意。以康德的眼光看来,我非但没有过失,反而实践了道德行为。这凸显了康德哲学的特色,不看结果只看动机。义务论的观点看起来苛刻甚至不近人情,但令人非常坦荡。康德的一切观点都源于“先验理性”。康德认为,如果我要做一件事,就要允许任何人在同样条件下都可以这样做,否则表明这件事只符合我自己的行为准则,却不能成为普遍法则。那么,我就不应该做这件事。他的义务论是相当人文主义的观点,互相尊重,彼此平等。“你应如此行动,把每个人当做目的,而绝不仅仅把他当做手段来使用”。总的来说,康德的“义务论”基本观念就是:世界上唯一的、无条件的、自身可以称为善的,只有“善的意志”。当理性让自己的动机完全出于义务时,这个行为就是善的,而不考虑结果如何。康德的意志有两个特征:自我决定和尊重原则。人们可以萌生积极的同情的行动原则而不是被动做好事,把人类当做有理性的行为者,去尊重体谅他人,而不是当做手段。康德对人的尊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讨论过古希腊荷马史诗中“能够=应该=必然”的逻辑,衍生“强权就是公理”的思想。康德的义务论把它完全反转,变成“我应该,所以我能够”。这充分体现了人的特殊价值,人宝贵的理性和自由意志。七.存在主义的形成浪漫主义之后/绝望是致死之疾/勇敢的跃过去黑格尔后,思想界形成两派。左派将黑格尔“绝对唯心论”翻转为“辩证唯物论”,不再以“绝对精神”解释宇宙万物发展,而是倒过来以物质基础、经济条件作为人类思想发展的基础。右派继续追求精神层次表现。与其同时代并针锋相对的,是比他年轻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意志”,无尽的欲望和追求。人像钟摆,摆荡于欲望不得满足的痛苦与得以满足的无聊之间。叔本华为人生解脱提出了两个方案:美感默观、禁欲苦修。前者继承康德“无私趣”的审美,抛弃占有欲,化解生命意志,后者自我收敛,修德行善。这对尼采产生了重要影响。克尔凯是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首位代表。他受到良好教育,但很辛苦,从小患有抑郁症,后来经历宗教和道德的觉醒。他希望重返宗教的原始状态,宗教没有与政治产生冲突,人们作为公民善尽义务,作为信徒好好修炼。他强调面对上帝时,每个人都是个人。人们可以一起进教堂,但不能一起得救。要想得救,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否则,宗教就成为社会活动,与组织俱乐部、合唱团无别。他清醒意识到,人生在世俗冲击下产生的绝望是非常痛苦且繁多的。绝望有三种:不知道有自我。随俗浮沉,听从别人安排,很容易羡慕或者崇拜他人,梦想自己也能如此成功。把偶像看做依靠,把生命投向他。不愿意有自我。发现了自己与别人不同后,在找寻自我的道路上由于软弱选择了逃避。不能够有自我。发现自己获得的荣誉都是外在的、别人给的,与本质没有直接关联的虚无感。要避免绝望,必须为生命找到可靠基础。这可能的基础首先就是德行,其次就是对人生的信念。儒家讲“择善固执”,当“固执”需要用生命交换,还能坚持吗?我们是否相信永恒的力量,当我们发现身边曾经可靠的东西都是虚无,我们最终能把握什么?克氏的基本预设是,人生有三个层次:感性层次,道德层次,宗教层次。感性层次只求当下满足,今朝有酒今朝醉,外驰而不做反省。人们年少时常常是这样的状态,无法建立人与人的责任,只要快乐就去做,想要什么就去得到,难免面临绝望,这个阶段是我们必须要跃过去的。道德层次打破封闭世界,开始内求,寻找自我。这个阶段的问题是“自以为义”,相信自己是正义的,肯定道德的无上价值,但忽略了人的根本软弱,没有能力达到完全的道德要求。这个阶段仍需要超越。宗教层次的特点是“依他”,能否全身心的协调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又是一次“跃过去”的挑战。克氏认为,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信什么不重要,怎么信才重要。一个人是相信上帝,还是神佛、宇宙,这都是个人选择,选择信仰后能够真正改变个人生命才是关键,信仰的本质是选择成为自己。克氏毕生希望别人知道,人的生命与万物不同,个人的生命是独特的,个人的价值在于选择成为自己,可以真正的“存在”。尼采是另一位具有特色的哲学家。由于情感受挫,也针对女性发表了很多令人无法忍受的言论。不过,我们更应当侧重他的精彩观点。影响他的因素很多,大抵包括以下几种:希腊悲剧。它启发尼采要对生命说“是”,肯定生命的一切能量,对自己负责。达尔文的进化论。尼采批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他认为低劣平庸者多数,会团结起来淘汰优胜者,规定约束杰出之人。进化论启发尼采提出标志性的“超人”观念。叔本华“求生存的意志”。更根本的是“求力量的意志”,指人的生命力在努力扩张自己的影响力。对基督教的强烈批判。他认为基督教推广“奴隶道德”,让人谦卑顺从等待恩赐。他要弘扬的是古希腊的“主人道德”,投桃报李,惩恶扬善。上帝死了/超人是大地的意义/精神的三种变化尼采宣称“上帝死了”,真正想表达的是:欧洲人的道德已腐化而趋于瓦解,欧洲人的道德原本奠基于宗教信仰之上,而尼采所在的年代宗教名存实亡,欧洲价值观瓦解,道德随之沦丧。“上帝死了”,因此需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上帝是怎么死的?尼采说:“是我们把上帝杀死的”。人们信仰上帝后,却把上帝关在教堂,自己过着世俗生活,甚至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恶,因为一些信徒利用忏悔为恶行留下后路。”“真正的基督徒只有一个,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尼采指的就是耶稣。尼采的超人思想更引人注目。“超人”不是Superman,而是overman,指的是拥有更完备理性的人,“带着基督心灵的罗马凯撒”。“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当超人诞生之际,我们才会理解,地球上的一切存在都只是为了让超人能够出现。这样的观点煞一看可怕且残忍,难道普通人的生命没有意义吗?并非如此。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为超人的。一个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拥有高贵的道德,靠近高尚和智慧,才能距离超人的目标越来越近。“超人”是相当复杂的观念。尼采的真正用意是,鼓励每个人不要虚度此生,要展现自己生命的特色,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发挥潜能,脱胎换骨。如果说叔本华的观念是“求生存的意志”,尼采则更接近“求力量的意志”,不断超越自我,扩充自我的影响力。不过,作为无神论者,尼采认为宇宙是封闭的系统,能量不灭,由此提出“永恒复现”的命运观。他的思想有内在的矛盾,一方面鼓励人们发挥身心潜能,让自己告别过去,一方面又指出在封闭世界中不会有别的可能性。如此一来,人们该何去何从?尼采提出,精神有三种变化。首先是成为骆驼,听别人对你说“你应该如何”,循规蹈矩但无需担负责任。其次是成为狮子,对自己说“我要如何”,承担起责任。最后是成为婴儿,就是肯定:“我是!”,充分肯定当下的刹那。忧患生智慧德国人雅思贝尔斯,非常坎坷,一生经历三大考验:先天性心脏病使其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受哲学系同事排挤,受纳粹迫害险些丧命。这使得他深刻体会到“界限状况”,即人生中碰到某个临界点,超过这些临界点,生命状态完全不同。他建构的存在哲学将世界定位,联系世界和人,随之针对人的自我不断提升,追求超越性的精神目标,达到超越的境界。他认为,人会受到四种界限状况:生理性的界限(老病死)人可以超越痛苦,但没人可以避免最后的死亡。心理上的界限(生离死别和罪恶)风平浪静生活中的苦痛与面对罪恶时人性的软弱。伦理上的界限(善恶报应)善恶报应与为何要行善的意义。灵性上的界限(人生意义)死亡带来的结局。对于这些问题,雅思贝尔斯提出了“密码”的观点。密码可以是任何东西,宗教、场景、亲情等等。雅思贝尔斯强调,“在解开密码的一刻,时间就连接上了永恒。”透过密码,人体验到了生命态度的转变,随着界限的到来,过去的困难迎刃而解,开始新的人生。七.存在主义的发展从时间看人/向死而生(第六章写了6k字,感觉没有位置给后面的章节了……)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助教,把现象学学的炉火纯青。他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如何达成?因为他掌握了最根本的问题:“存在本身”。我们平时说苹果存在,香蕉存在,这都不是存在主义的存在。存在主义的存在针对的是个人,强调“选择成为自己”。·老子的“道”在万物生灭变化中恒久不变,这就是“存在本身”。海德格尔也对老子心悦诚服,认为老子的思想非常精妙智慧,也感觉自己和老子很有默契。海德格尔晚年试着把《老子》翻译为德文版本,可惜没有完成。这里有个小插曲,海氏曾和肖师毅教授讨论、翻译过《老子》,最终不欢而散。海德格尔生气地说:“你不懂老子”,肖老师也生气的说:“你不懂中文”。为什么海德格尔不懂中文,却认为自己懂得老子呢?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语言是存在的居所”(Language is the house of Being)。中国也有很多人推崇西方哲学家们的思想乃至优秀的西方文化,真正的智慧不受时空和语言文字的制约,真正的智慧一说出口,就会得到人们的普遍感应。“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易经·系辞上传)。海德格尔与老子的呼应,再次说明人类的智慧超越时空。海德格尔的生活习惯挺像康德的,生活乏味枯燥淡泊名利(他自己肯定不这么觉得)。只是他多了个插曲,就是接受了纳粹任命出任了一年弗莱堡大学校长。次年,他发现纳粹伤天害理罪不容诛,立刻辞职却还是落了个把柄,饱受各界批评。他肯定人的本质是“挂念”,人的意识好像张开的网,始终要去捕捉什么东西,意识从一个焦点转移到另一个焦点,从不停歇。他的行文风格也挺像康德。这不是他个人的事儿,德国哲学家都喜欢发明新词,阅读黑格尔的著作还得先参照《黑格尔字典》。海德格尔就发明了个词叫“此在”(Dasein)。宇宙万物的存在只是“在那儿”,人的生命而是“此在”,此,代表在“这里”,“开放”。只有人可以凭借自由意志做出选择。海氏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Being and time)。这个题目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研究“存在本身”不能从存在的万物着手,而要从“提出存在的问题的存在者的存在状态”着手。而研究人的生命,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时间性”。他在著作中提到“此在的丧失”,即人丧失了自我。原因有三点:闲谈、好奇心和模棱两可。闲谈把焦点放在别人身上,容易忘记对自己的关怀。更何况许多言论完全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正如孔子所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好奇心把想要了解的东西放在了外界,总想了解别人的事情,很少反思自己今天过得如何。而模棱两可,指的是举棋不定不愿选择。可是,如果自己不改变,怎样选择的结果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动,不满意的始终不满意。海氏强调,每个人都是“此在”,由“此在”变成“存在”(eksistence,走出来)。他说,“人这个受造物对于世界要照顾,对于别人要关心,对于自己则常有忧虑”。这句话使我非常动容,他用精炼的词句表达了人对于世界、他人、自己的关系:对于世界、别人要秉持“万物本为一体”的观念去关心关爱,对于自己则要常常警觉自省,自己究竟是“存在”,还是“存而不在”。海德格尔一针见血的指出,“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人遗忘了存在本身”。孤独是唯一的痛苦/为什么不重要马塞尔从小就有孤独的痛苦。我明白这种感觉,我也从小就在孤独中成长。马塞尔在孤独、战争和信仰方面的独特体验形成思想的出发点。对于孤独,他认为“人间只有一种痛苦,就是孤苦无依”。为了克服孤独,他终生都在思考解决之道。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参与了红十字会,每天负责回答失踪士兵家属的询问。他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使他不再局限于自我孤独的经验中。40岁时,马赛尔加入天主教,后期作品展现出了高尚的宗教情操。在马赛尔的时期,时代的特点也比较显著: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风潮、宗教信仰。他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人的存在有以下特色:在世界上存在。人和世界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割。同别人一起存在。一个人不可能独自存在,只有彼此友爱才能使一个人的生命不断成长。存在主义重视个人选择,但绝不能因此忽略了世界和他人。两组概念能够体现他的特色:是与有。前者是自己与他人的占有,头衔、身份、资产,后者则是内在。可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一点:“是”就是“有”。内在的越多,拥有的越多,可占有的越多,内在的往往越少。存在主义有句名言,“拥有就是脱离束缚”。脱离头衔、名利的束缚,拥有的是最深刻的“是”。问题与奥秘。问题是被预设答案,可以解决的,而奥秘中的很多是人类生活在世无法解决,只能思考并靠近的。“我与你”代表你我都是主体,都具有位格(person;persona),需要彼此平等互相尊重。谈到这方面个人修养,有个最简单的选择:“你要批评一个人时,要想象此人在场"。交谈、讲话不只是身体的互动,而是主体的互动。马赛尔认为每个“你”的背后都有“绝对的你”存在,我倘若对你做出一个承诺,那么我的承诺不仅是对你个人的承诺,也是对你背后的神性、上帝的一部分承诺。最讨厌伪善/人被判决为自由萨特的身世也同样悲惨,家族信仰天主教。不过,在去教堂礼拜的经历中,他发现很多信徒在教堂人模人样,一出教堂就开始吵架记仇,这让萨特对宗教很失望。正如克尔凯的批评:丹麦的基督教已变成一种高雅的人文主义,早已丧失了宗教的情操,在神明面前痛下决心,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勇气早已不复存在。萨特曾获取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了领奖,宣称的理由是“对于存在主义者,要选择成为自己,不能接受官方的荣誉”。面对记者,他公开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上帝已经死了”。萨特受到尼采影响的确明显,尼采提出超人观念,萨特则说“我们自己要成为上帝”,希望人们要意识到人有“绝对自由”。那么,人究竟有绝对自由吗?加缪是萨特的好友,参加地下抗德运动后成为地下刊物《战斗报》主编。两人曾在咖啡馆针对此事有过一段辩论。最后,加缪说,“萨特先生,如果人有绝对自由,请问你能否向纳粹检举我是抗德分子?”萨特沉吟良久,说道:“不行,我做不出这样的事”。加缪说,因此,人没有绝对自由。友情、道义、公平,都是比自由更重要的人性价值。最近很火的“厚大法考”主讲老师罗翔的观点非常精彩:“绝对的自由,必然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尽管作为公开课,他的观点没有触及太深,但罗老师显然已经考虑到了绝对自由背后的根本本质。在此种“萨特特色存在主义”下,萨特发现自己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真正实践起来有点难度。人会自欺欺人,也具有很多“坏的信念”。这些坏信念主要有三种:否定自己的自由,认为自己只能按照既定要求行动。萨特认为服从老师、家长,按部就班的生活完全是借口,这借口使你不敢改变自己,不敢做出重大选择。很多人也有一样的遭遇,也有控制欲强的亲人,结果却完全不同。信奉一种决定论。这就不用多说了,有点占星经验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信奉宿命论的人真多,以天生注定为借口不去选择其他可能性,自我安慰,轻松度日。该选择而不选择,把自己混同为无意识之物。习惯了一种生活模式,习惯了和一些人来往,习惯了做某些事。尽管心灵深处渴求成为自己,却以习惯作为借口,不愿做出任何改变。而萨特的朋友以及竞争对手加缪,他最可惜的事就是过世太早,年仅47岁就车祸去世了。他的思想非常深邃,不过,我们不妨先看看他的作品。加缪在28岁时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异乡人》。这部小说非常厉害,是探讨虚无的经典之作。这本书的主角叫莫尔索,它的剧情并不复杂。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妈妈死了,或许是昨天,我不清楚”。母亲死了,他内心一片茫然,照样饮酒作乐,周末与女友外出过夜。这充分表现了现代人的特色,日子循环往复,内心茫然而不知所归。莫尔索与朋友聚会,参与朋友与阿拉伯人的决斗。朋友把枪交给他,他觉得阿拉伯人手中的刀反射的阳光十分刺眼,气急败坏,便连开五枪。当时阿尔及利亚是法属领地,白人杀了阿拉伯人若有正当理由罪名不会太重。他觉得开不开枪、开一枪还是五枪都差不多,反正人最终都会死。多么典型、多么令人震惊的虚无主义!莫尔索被判了死刑,等待行刑期间来了一位牧师,希望他真心忏悔。莫尔索觉得忏悔与否也没什么区别,宗教信仰只是装饰品而已,事已至此,无所谓了。1947,加缪出版《鼠疫》,描写奥兰城鼠疫(黑死病)蔓延。在这里,我与作者傅老先生的观点出奇一致,关注到了同样的细节:奥兰城被隔离,城中人设法自救。当时,科学与宗教是势不两立的,但在鼠疫这场巨大灾难中,代表科学、救治身体的医生与代表宗教、救治灵魂的牧师第一次合作。医生握着牧师的手说:“就连上帝本身,如今也不能把我们分开了。”当人类面对共同的命运时,展现出的关怀与大爱是非常积极的人文主义情怀。加缪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年仅44岁。理由是他的文章“对现代人类良知的问题,实有极为清晰恳挚的阐明”。在我看来,诺奖实至名归。以荒谬为方法加缪对荒谬的阐释非常深刻。他认为,荒谬本身并不存在,是人类促成的。荒谬具有三种形态:荒谬是一种对质和遭遇(confrontation)。人希望理解一切,偏偏世界有些事是理性思维无法理解的,(一定程度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荒谬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人和人本应互相关爱理解,偏偏每个人都在揣测其他人,可这样反而无法了解对方的全部,一切都只是片面之见而已。荒谬来自对自我的隔阂。“认识你自己”。你真的认识自己吗?但是,究竟人生是不是荒谬的,荒谬到何种程度,加缪表示他自己在人生早年也整的不是特别清楚啊!加缪早期有一本书《快乐的死》,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们死了,但他们并不快乐”。究竟如何才能在离开时没有遗憾,充满欣慰与快乐,这是开放性命题,但加缪做出了他的探索:我的反抗。如果我们说一种东西是荒谬的,那么必然会有一个概念是“合理”的。说一样东西荒谬,本质是用反抗的形式肯定了另一面“合理”的情况。因此,“我反抗,所以我们存在”。我的自由。如果一切都是荒谬,人才有真正的自由,反之没有。譬如小说家在小说中的剧本规划比对更加实在的人生规划要天马行空的多。对于不是小说家的人群,至少要创造生命价值,尊重自己的独一无二,不能盲目接受传统。我的热情。如果人生是荒谬的,那么人生可用量取代质,反之则不行。无论如何,都要尽量增加对生命的把握,让自己充满热情,避免昙花一现。但幸运的是,在走过了荒谬期-反抗期-自由期,加缪为自己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心理治疗新方法存在主义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认为,人应该不断发现并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应该不断设法回答“哲学三问”等根本问题。为此,需要经过六个步骤:培养自我觉察能力。人应该觉察到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达成一切目的,我们在自主选择的时候创造了自己的一部分安排,不能决定全部。了解自由与责任。萨特认为:“我就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今天的状态就是我过去的选择造成的。追求自我认同与建构人际关系。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自我。探索自己固然孤独,但不应忘记一切交流的前提都是自己先站稳位置,找准自己的定位。追寻生命的意义。同时,要努力创造新的意义。发现焦虑是生存的一种现象。自由与焦虑,如同自由与责任,是一体两面。觉察死亡与虚无。如果我们恐惧死亡,说明我们没有真正活过,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没有走完自己的路。如果该走的路已经到终点,何必担心死亡?九.中国哲学的起源任何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展处一套对宇宙、人生的理解。中国哲学更注重实用价值,关心如何安身立命。中国哲学属于“早熟的文明”,西哲不断推陈出新,学生把站在老师肩膀上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哲的重点却长期停留在汉代之前。这不是缺点,应辩证看待。先秦到汉代的重要思想归为六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基本观念是“天志”(天的意志),百姓要兼爱,一视同仁,普遍看待每个人。法家是单纯的“法治”,不牵涉民主,最终目的是富国强兵。名家专门研究名实关系与修辞辩论,因有些流于诡辩而无以为继。阴阳家提出天人感应和谶纬之学,谶是宗教式的预言,纬是对儒家经典解释比附。永恒的理想《尚书·洪范》:永恒哲学:指出古代国家建构与治理的基本原则,说明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争执的最高理想。儒家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都是此一传统的发展。《洪范》是对天子和官员的最高要求,说明领导者德行修养的要求和防范邪恶的警示。下面详细介绍《尚书·洪范》的九筹:五行。《洪范》排序是水、火、木、土、金。水火最为重要,民生所需。五行各有性质:火焚烧东西的味道是苦的,水向下流,百川归海,味道为咸。木上的果实是酸的,金冶炼的味道辛辣刺鼻,土生产的粮食味道甘甜。五行表现了对自然资源的感知和利用。最初的五行(1.2.)/政治架构(3.4.)/至高正义(5.)/分别对付善恶(6.)/人算不如天算(7.8.)/善恶报应(9.)敬用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古代政治基本原则是“上行下效”,作为官员要管好自己:容貌要恭敬端庄,说话要说到做到,眼睛要明辨是非,耳朵要善听意见,思考要理性通达。农用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八个政治部门,排序严格有序。食负责农业生产,民以食为天;二是财货流通;三是祭祀祖先,化解利益冲突得失成败,维护统一;四负责工程建设;五负责教导百姓;六负责社会治安;七是外交事务,礼尚往来;八是国防武力。协用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配合天时与节气,不同时节各有适宜之事。建用皇级:皇建其有极。天子代表绝对正义,西方人谈论上帝时觉得上帝是完美的代表,不能说它是什么,只能说不是什么,这里也用了这样的方法:天子“不要有偏差,不要有偏斜,要遵照正义;不要有自己的偏好,要遵守正道,;不要为非作歹,要遵照王的道路;不要结党,王道坦坦荡荡,不要偏私,王道平平正正;不要违反,不要倾斜,王道正直。”天子要成为百姓父母,对百姓仁爱照顾,才能得到百姓归往。乂用三德:治理社会,实现安定,要采取三种有效措施。这三种有效措施是“正直,刚克,柔克”。国泰民安时用正当、公平的方法治理。“刚克”分为两部分:对凶残暴虐之人以刚克刚,对容易退缩的人鼓励他勇往直前。对和顺的人柔顺对待,不能欺善怕恶。这种观点后来演变为“德治、礼治、法治、刑治”。用高尚的道德、制定礼仪规范教化百姓的同时,采取法治与刑罚措施。明用稽疑:在遇到疑惑时应该考虑四方面的意见:1.谋及乃心:天子身居高位,应高屋建瓴。2.谋及卿士:考虑卿士的专业视角。3.谋及庶人:古代小国寡民,可以询问百姓的看法。4.谋及卜筮:占卜一下问问吉凶。在荣格的观点中,占卜的结果是“有意义的偶然”念用庶征:是否有好的收成,有五方面的征兆:雨、旸、燠、寒、风。雨润万物,晴天干燥万物,温暖使万物生长,寒冷时万物得以完成,风鼓动万物使空气流动。如果君主统治有过失,则会出现“坏的征兆”,这也是天人合一的观点,用来作为决策的验证。向用五福,威用六极:现事可以看到的五种福报: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爱好的是德行”,第五福是“善终,安享天年”。六极代表六种恶报: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易经》很神奇《易经》确实很神奇,以至于我觉得用短短篇幅介绍它完全是在弄巧成拙。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对易经就推崇有加,“二进制”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发,阳爻代表1,阴爻代表0 。莱布尼茨关于二进制的论文里,副标题甚至提到了伏羲氏(《二进位算数的阐述——关于只用0和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1703,《皇家科学院院刊》)。易经最初的应用只论吉凶,不谈道义。后期才逐渐发现易经在道义上的阐述。《易经》希望领导者具备德行、能力、智慧的条件,内容涵盖了世间万物和整个社会的处境。《易经》包括,两部分,“经”内容很少,基本只有卦图、卦辞和爻辞,“传”是对经做的注解。唐代学者认为《易传》都是孔子所作,今天学者普遍认为不是孔子亲撰。儒家的《易传》属于义理范畴,不是研究预测未来,而是研究做人的道理和行事之道。这里可概括为两个基本概念:居安思危和乐天知命。居安思危:主动调整心态。《序卦传》认为各个卦象排列顺序有其道理,比如“9.风天小蓄”指的是小有积蓄,人在社会上奋斗到一定阶段,事业小有成就。随后的“10.天泽履”指穿鞋走路,引申为要十分遵守分寸和规矩。小有积蓄时最该遵守规矩。又如“14.火天大有”指大有积蓄,随后便是“15.地山谦”,提醒我们要把自己拥有的财富藏在地下,保持谦虚。明白物极必反。“11.地山泰”下面就是“12.天地否”,“23.山地剥”朝不保夕,“24.地雷复”重现生机。必须预为筹谋。“37.风火家人”描写家人相聚温暖,血浓于水,紧接着就是“38.火泽睽”,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保持忧患意识。“45.泽地萃”,萃是聚集,人们聚集时容易争夺利益,此时不要忘记祭拜,意识到大家同根同源,不要斤斤计较。“59.风水涣”,人旅居在外,不要忘记自己的故乡。这不仅仅是对游子而言,更是对红尘旅者所说。乐天知命:以正向的心态面对遇到的客观事实,不要逃避或难过。要了解自己的遭遇和命运,了解这样的安排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有着怎样的因缘。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才知道自己有怎样的使命,对自我的探索可谓艰难。儒家非常强调“忧虑”,忧虑自己和世人。但《易经·系辞上传》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阴阳鼓动万物流动变化而不与圣人一起忧虑,它是最原本的本源。乐天知命不代表无忧无虑,而是意识到世事背后的意义,使人的生命永远存在提升的空间。至于周易占卜为何有效,荣格的“共时性原理”给出了他的答案。通常我们认为的偶然只是碰巧出现而已,但天下没有所谓的偶然,偶然只是尚未找到原因。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是历时性原理,而共时性原理则是遥相呼应的因果顺序。不过,我们仍然需要明白一点:天道无吉凶。人生不经历磨炼和考验,即便遇到好事也会失之交臂或逢吉化凶。最后,总结易经的教化,那就是:存自己以诚。待别人以谦。观万物以几。(精微)合天道以德。人生自强不息/永远向上提升中哲的第二个特征针对人的生命,即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价值必须要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呈现,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价值。人活于世,不能只是一种生物而已,一定要设法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儒家来说,人性向善,所以会反复强调人要设法行善,最后止于至善。以道家来说,人最重要的是具备觉悟的能力,应努力领悟智慧的真谛。德行和智慧无疑是最宝贵的价值。除此之外,人还有第三个特质:存在与价值向超越界开放。康德的观念中我们提到过超越界,老子的“道”、孔子的“天”就是典型的超越界的概念。综上,中国古代哲学的三种特质:1.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2.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3.存在和价值都向超越界开放,这意味着人生永无止境,永远可以朝更高目标迈进。十.儒家的风格/十一.道家的智慧自我要觉醒/没见过好人儒家的年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任何时代都可能会在天下大乱时出现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分为两种,两种都非常严重: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这是儒家要面对的问题:“要么善恶不分,要么分了也没用,社会无法惩恶扬善。”存在上的虚无主义。这是道家要面对的问题。“人固有一死,在战乱年代活着就是受苦,与其晚死不如早死。”其实按照西方哲学的一些(比较主流的)观点来说,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克服虚无主义的浪潮。不过儒家和道家一直做着属于他们的努力。一般来说,劝人行善会提出三个理由:社会规范、宗教信仰、启发良知。天下大乱时,社会规范反正是不靠谱了,宗教信仰间的斗争又此起彼伏,况且还有许多人不信宗教。那么就只能仰赖于唤醒个人良知,主动自发行善。为此,必须要让大家觉察到“自我”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使命: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前进和停止,全靠自己。人生在世最容易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人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全责。走上人生正途,全在一念之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克作能够解,能够自己做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人生征途。在儒家的观点中,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人人都应该成为君子。一个人成为君子,会影响别人也成为君子。君子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处于真诚而不断行善,在行善过程中提升人格而趋于完美。儒家对于君子等等特色有着不同的要求:“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君子泰而不骄”等等。但只要是儒家,就一定会对每个人都抱有希望,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君子。把“可能”换成“应该”,则代表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人只有两种选择,成为或不成为君子。选择不成为君子,意味着不是一个合格的人。而对于人的本性问题,孔子提出了“人有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孔子的观点绝不是简单的“人性本善”。“人性本善”源于理学家朱熹。天理(天地之性)、人欲(气质之性)的区分是朱熹的发明,不是孔孟的原创。放下这个不提,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说法也验证了他并非支持人性本善。因为倘若人性本善,应该“性相同”才对。孔子的志向很简单,“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堪称大同世界。他常常感慨自己没见过什么样的人。至少有七种人孔子没见过。其实,那个年代媒介不发达,孔子没见过不代表真的没有。但是,这七种人无疑表露了孔子对人性的理想与期待。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言行合一”的看重:“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里仁篇)爱好完美人格厌恶不完美人格的人。“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已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篇)有没有人会在某段时间致力于培养完美人格呢?真要这么做,我不曾见过力量不够的。“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篇)刚强的人。这个申枨也有欲望,怎么就刚强啦?“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篇、卫灵公篇)像好色那么爱好德行的人(……绝了)“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篇)犯错却不推卸责任的人。“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篇)为了走上人生正途不惜赴死的人。“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也,未见其人也。”(季氏篇)避世磨炼志节,又出世贯彻理想的人。对待家庭,孔子强调:对父母要尊敬,对父母要关爱,孝顺要合乎礼制,尽孝的方式要恰当,对父母要委婉劝谏。值得一提的是,儒家对于人际关系,只有子女对父母是底线,三纲五常是后人的创造发明。对待从政,孔子强调:读书做官就是要造福百姓,实现不了理想趁早辞职最好,不要贪恋官位。孔子本人任司寇期间表现也相当不错,自身端正,风动草偃,上行下效,严肃认真。颜渊曾经请教过孔子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的回答格局开阔:依循夏朝历法,戴周朝礼帽,别用郑国的歌曲,那是靡靡之音。远离小人,小人阿谀奉承非常危险。可见,他对政治的构想相当完整,熟稔文化精髓,做到酌情损益。鲁定公曾请教孔子: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孔子说:勉强说来的话,“为君难,为臣不易”。鲁定公又问:那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孔子说:勉强说来的话,“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当国君没啥开心的,就是我说话没人敢不听)孟子的一生比孔子稍微好过一些,他在人性论方面的阐发非常优秀。孟子强调,人心有四端,也是四种善:看见人受苦,心里不忍,这是仁。看见人作恶,心里可耻,这是义。看见前辈,心里谦让,这是礼。看见好坏,心里明辨,这是明。“心之四端”只是开端,“仁义礼智”才是善。更进一步,孟子谈到人生的六个境界,这是他思想中最为璀璨部分:可欲之谓善。这句话中“心”为大体,心所欲求的就是善。有诸己之谓信。真的实践了德行,才是真正的人。充实之谓美。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能行善,才是完美的人格。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人格光芒照亮黑暗角落,是“大人”。大而化之之谓圣。人格表现出的力量感化百姓,形成良俗。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与万物合而为一,与天地相融无间,人生是个奥秘,不要为自己设限。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总结儒家思想:对自己要约(约束),对别人要恕,对物质要俭,对神明要敬。而对道家来说,它与儒家的差异集中在三方面: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道”为中心。儒家把本源称为天,道家以道代替天。儒家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道家则认为是与道合一。这意味着,一切都有一个目的和本源,人生在世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进化净化,悟道觉醒。《老子》中的“道”,一度使许多西方哲学家非常震惊,似乎老子早已通晓西方争论千年的“存在本身”(Being):这样一个东西,诞生于天地之前,寂静无声,空虚无形,独立常存不改变,循环运动不止息,可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它的名字,勉强称为“道”,再勉强称为“大”。存在之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存在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有一个著名寓言故事。楚国国君楚恭王打猎丢了弓,最后却找不到。楚王说算了,弓毕竟还在楚国人手上,就不必太计较。这反映了许多人的心态:个人损失无所谓,只要别让外人拿走就成。孔子听说,就说:何必这么说,弓丢了,只要是人捡到就好,人人平等。最后,老子听说此事,就说:何必这么说。弓丢了,还存在就好了。猴子、蚂蚁捡到也是可以的呀。在道家看来,人的认知分为三个层次:区分之知,区分万物,但隐含分别心。避难之知,趋吉避凶,但这谈何容易。启明之知,最根本的启发觉悟、以更高的视角看待问题。在这个层次,万物平等,万物都有用。对于圣人的修炼方法,老子建议,“虚其心,实其腹”。随后,他提出了修养的六个阶段: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精神形体配合,持守住道,能不离开吗?(身心合一)。能像婴儿一样柔和不急躁吗?能观照心念洗涤杂念而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无为而治吗?感官的判断能收敛而保守吗?搞明白一切因缘后能不用智巧吗?前三点是个人修炼,后三点是圣人特色。我甚为动容。《老子》只有17章与政治明确相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好的统治者,下属只知道他的存在,其次是人民亲近赞誉他,再次是畏惧、侮辱他。谈到政治和管理的方法,67章提到“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像母亲一样慈爱,子民互相照顾。推广节俭,既不仇富又不奢侈。不可作威作福,不可高高在上给他人压力。《老子》有很多句子短小精悍,也广为人知: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的,一定很少守信。看事情很容易的,一定先遇到各种困难。这类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头脑发热、思考不周全的,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爱惜一定造成大的浪费,储存丰富必定造成大的损失。我想,这句话不仅仅针对物质和权势等世俗上的贪图,也在问我们自己:人活于世,过于固执的执着到底值得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傅老先生给的例子挺好玩:曹操将要会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形象丑陋,不能够威慑远方的国家,让一个叫崔季珪的帅哥代替。曹操就假扮卫士,站在帅哥旁边。见面完毕以后,曹操让间谍问匈奴使臣“这个魏王怎么样?”使臣回答“魏王风雅威望不同常人,但床边举着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因为魏王讲话前总要看捉刀人的脸色。”曹操听到之后,感觉计谋被识破,恼羞成怒,派人追杀这个使臣。我想,这可怜的使臣一定很后悔没有提前读一读老子的这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过别人的只能称为有力,胜过自己的是真的强者。而对于老子的思想,由浅入深也分为三个阶段:少则得,多则惑。不仅仅指少索取就能获得更多,多取反而迷惑,也说明了仅知道皮毛的人反而是最自负的,知道的越多,越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感到自己领悟到的还远远不够。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见微知著,世界是全息的,哪里都有全部的真理,哪里都有理型的影子。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句话道理浅显,但出现在最后一章。我想,它不但说明了给予越多收获越多的道理,也说明的世界的循环往复与归一。不断馈赠别人能量,世界的善意得以循环,回到自身的也就越多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底线的句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