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具体的吗?2024第六届中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与物流技术装备博览会与往届相比,出现哪些新变化?

2019年10月10日 10:21 深圳特区报   共谋模式技术创新 共商转型升级发展  第十四届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今日盛大开幕  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以下简称物博会)将于10日至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展会面积近7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参展商,国际参展企业及机构占总参展商数量30%以上,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预计将超过14万人次,同期还将举办70余场相关论坛与活动。  此前,物博会已连续举办十三届,无论展览面积、展位数量,还是参展国家、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都迅速增长,展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影响力持续增强,已经成为国内综合型国际物流展会和交通行业的盛会,为我国乃至国际交通物流行业共谋模式技术创新、共商转型升级发展大计搭建了一个开放交流、互联共赢的平台。据悉,2019物博会新添了许多亮点,将带来更多的精彩与惊喜。  亮点1  物博会正式更名 突出供应链的发展地位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深圳正是全国供应链企业最多的城市。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商务部同意,自今年6月起,展会名称从“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展会更名顺应了我市物流和供应链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发挥展会品牌引领作用,推动我市物流与供应链行业更加积极应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格局及规则调整,提升我市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物博会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展会,将以“供应链”开创现代物流业发展新局面。  亮点2  十四大展区覆盖全产业链 深刻诠释“供应链”  本届物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的1、6、7、9号馆举行,共设十四大展区,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展区、5G与云产业展区、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展区、港航展区、国际展区、航空展区、快递展区、智慧物流与智能仓储展区、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展区、物流包装及其他物流设备展区等。  本届物博会展区划分彰显科学性、专业性,更形象地展示出“供应链”在打通制造、流通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作用,充分显示了“供应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为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商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物博会期间精心打造的9号馆(产业供应链精品馆),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展区、跨境电商供应链展区、阿里1688跨境专供展区、5G与云产业展区、人工智能展区等展区,通过现场展现来自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先进技术产品与服务,展示供应链行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实现行业资源精准高效对接的能力,让更多企业深入了解供应链对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据悉,阿里跨境供应链、华为、佳能等国际企业将亮相本届展会。  亮点3  名企云集 展示中国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的“梦之队”  物博会作为国内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展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展区是最核心的、历史最悠久的核心展区。本届展会除了顺丰、怡亚通、东方嘉盛、越海全球、普路通、朗华、迅航星辰、华鹏飞、旗丰、有信达、利威、创捷、倍通、信利康、商贸通、华富洋、深圳中电等供应链老品牌企业以外,还有以华南城、乾龙物流、深国际、第一产业集团、综合信兴、外轮、上汽天地华宇、金运达、德坤、泛亚物流、极智佳、德纳通、路杰仕、凯东源、聚盟等综合物流服务企业以及阿里巴巴跨境供应链、广东港珠澳供应链、广盈供应链、捷地供应链、稳建供应链等一批迅速崛起的供应链行业企业,将在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展区集体亮相,共同展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亮点4  以“港”为媒 链动全球  港航展区,是物博会的重点核心展区之一,这里有世界顶级国际港口、航运及国际货代企业:荷兰鹿特丹港、荷兰Zwolle港、德国汉堡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比利时泽布鲁日港、西班牙瓦伦西亚港口管理局、西班牙巴塞罗那港、意大利热那亚港、意大利塔兰托港、波兰格但斯克港务局、波兰格丁尼亚港务局、拉脱维亚Freeport of Riga Authority、拉脱维亚Ventspils Free Port、印度Adani Port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招商局集团、招商蛇口游轮母港、盐田国际、盐田港集团、深圳港、引航站、深圳大铲湾码头、广西北部湾港集团、赫伯罗特、汉堡南美、达飞、地中海航运、现代商船、联合船代、中远、中外运、中海通、东方海外、长帆国际、大洋物流、海光物流、迅航星辰、华运、万海、富海通、华展、森邦、坤鑫、联盈国际、外轮等。  展会期间还举办泛太平洋海运亚洲大会(10月9日,深圳市洲际酒店西班牙宴会厅)、深圳国际港口链战略论坛(10月10日,深圳市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大宴会厅)、第四届铁水联运与跨境运输高峰论坛(10月11日,深圳会展中心2楼论坛G区)等港航界重量级国际论坛,全球顶级港航界巨头齐聚,与物博会一起,共同见证13年来深圳港与全球20多个国际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进一步打开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格局的发展历程。  亮点5  国外展团数量增加 国际化再创新高  抱团参展是国际参展企业的重要特点,今年有荷兰、比利时、波兰、拉脱维亚、意大利、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展团纷纷登陆2019物博会,其中意大利、美国-墨西哥是新增国家展团。  此外,还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挪威、瑞典、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印度、伊朗、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阿根廷、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参展企业及机构,占总参展商数量30%以上,国际化程度再创新高。  亮点6  5G赋能 物流技术智慧化  在5G的赋能下,物流技术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整个物流行业会随着人工智能的步伐加速推进,朝着无人化、数字化、高速化发展,从根本上提升行业效率。本届物博会的5G与云产业展区、智慧物流与智能仓储展区两大展区,将现场演绎以5G与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现代物流带来的深刻变革。  展会上,以华为、中国电信、佳能为代表的5G与云技术知名企业;货拉拉、快狗打车、掠食龙、安必快、中储智运、车夫网、物畅网、易代储、百运网、搜航网、友舱网、营口港融大数据、运个货、跨个境等数字技术赋能的物流信息平台;今天国际、杭叉、伟轮叉车、柳工叉车、广州力辰、华南新海、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小黄蜂、丰巢科技、欣视景、久通物联、南软科技、敏思达、航通北斗、普拉托、搜派、晶测光电、异方科技、美新特、捷储科技、精奥深、恒正通、硕天自动门、广州鸥达、远丰机电、固尔琦智能、萨博智能、金律科技、鸿顺捷、熵智科技、海任科技、智腾达等智慧物流与智能仓储企业,将使今年的物博会“智”在必得。(易东)
}
国内要闻1、每日优鲜回应“关停极速达业务”及“公司解散”传闻: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2、淘宝造物节2022首次登陆广州,将首次专为中小企业增设“创新创业大会”3、中国广电5G网络启动第二批九省试商用:已覆盖全国29省4、华为正式推出“Petal出行”:首款支持跨设备流转的HarmonyOS出行服务,已在北上广深等地开放5、京东物流与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供应链专委会联合发布“供应链脱碳行动”6、坐标北京昌平,小米创研中心和小米未来产业园项目建设规划公示7、助力行业低碳转型,腾讯云首度推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平台解决方案8、上海交大牵手淘宝成立媒体计算联合实验室,拟建立直播和UGC行业技术标准9、消博会上新,科大讯飞发布讯飞翻译机4.0、讯飞智能无线麦克风C1、讯飞智能助听器悦享版10、国产操作系统统信UOS家庭版21.3.1正式发布,平行世界新增支持B站、微信等多款安卓应用政务快讯1、国家反垄断局:我国已与美国、欧盟并列为全球三大反垄断司法辖区2、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上海市奉贤区等5地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3、国家能源局: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建,第二批正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4、交通运输部:将安排中央财政资金约50亿元,支持约10个城市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5、工信部:我国已初步建成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6、杭州市场监管局就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约谈美团、饿了么平台7、上海浦东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启动,预计撬动千亿社会资本参与引领区建设8、河南拟为网络安全立法:个人发布违法信息最高罚10万元9、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草案)》提交审议10、山东省2021年创建54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数量为全国最多科技通信1、中国电信:5G用户已达2.38亿,5G定制网全国地市点亮98%2、中兴通讯助力广州移动构建双层智能绿色网络,焕发羊城5G绿色新活力3、印尼运营商Telkomsel与华为签署5G City联合创新合作备忘录4、瞄准成像应用,锐思智芯发布全球首款融合视觉高端传感器ALPIX-Eiger5、台积电美国5nm芯片厂举行上梁典礼,预计2024年量产文娱影游1、2022年暑期档票房突破45亿元,《人生大事》继续领跑2、首届中国飞盘联赛(陕西·西安站)8月6日开战,第一名奖金25000元3、动画电影《超级英雄美猴王:齐天儿》宣布定档8月12日,语音包即将上线百度地图4、暴雪《暗黑破坏神:不朽》全球收入突破1亿美元,吸金速度最快的手游之一5、2022年上半年中国手游在美国收入排行:米哈游《原神》吸金1.4亿美元稳居第一金融财经1、央行营业管理部:2020年以来金融业向实体经济累计让利750亿元2、中国证券业协会:上半年9家券商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共计33.69亿元3、中国基金业协会:截至6月底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5.4万亿元,环比减少1.74%4、中国信保:上半年实现承保金额44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8%5、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发放863亿元贷款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住房地产1、招商蛇口:与招商平安资产签约,在困境房企纾困等领域合作意向金不超40亿元2、华南城出售第一亚太物业50%股权权益价值为27.66亿元3、碧桂园文商旅签约成都新津新悦广场项目,“碧乐时光”引入四川4、江河集团:上半年建筑装饰板块累计中标额121.43亿元,同比下滑5.56%5、淮北绿金产业投资向港交所二次递表,公司为具备国资背景的建筑材料供应商零售电商1、菜鸟正式推出国际快递快线产品,升级“端到端”履约服务2、天猫国际发布海外新品牌成长计划,3年孵化1000个海外新锐品牌3、麦德龙会员店武汉首店计划9月开业,且打造250平MINI版会员体验店4、宜家天津东丽商场光伏碳中和项目投入使用,系宜家全球首家能源友好型商场5、结束60多年历史:雪碧宣布永久放弃标志性绿瓶,改为透明塑料包装汽车出行1、小马智行宣布与三一重卡成立合资公司,年内开启自动驾驶卡车量产2、比亚迪宣布将参加2022年巴黎车展,预计第四季度在欧洲交付新能源乘用车产品3、东风猛士品牌首轮工程样车正式下线,将填补中国豪华新能源越野车市场空白4、飞步科技车路云应用落地南通港,自动驾驶集卡车队已实现编组作业5、德赛西威获TUV南德大中华区首个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认证教育培训1、新东方2022财年净亏损11.88亿美元,同比由盈转亏2、教育部:近5年各高校累计派出师生超17万人次深入乡村振兴一线3、云南:十年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逾28%,达53.03%4、福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捐赠项目落地,助力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5、融合海洋教育和法治教育,全国首家青少年海洋法治教育基地在青岛揭牌医疗健康1、英诺特生物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A股体外诊断行业再添生力军2、义翘神州:拟出资2亿元参设私募股权基金,专注生命健康领域投资3、华东合成生物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华东医药加速领跑生物经济赛道4、安渡生物马里兰实验室焕新开业,进一步提升全球新药研发服务能力5、“天津惠民保”正式发布:医保个账余额可为全家缴费,最高300万元保障额度旅游民宿1、文旅部、中国关工委联合推出“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2、同程旅行联合百度地图上线“同程小站”,首批覆盖全国8座城市3、携程私家团上线“核酸无忧”服务,7月私家团订单量环比增长超3倍4、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发布“六重惊喜”暑期旅游产品5、三峡旅游:品牌输出首艘游轮引爆市场,“长江传奇2.0”正式开工区块链1、河南卫视将陆续发布“河大卫家族”系列数字藏品2、金色数藏与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贺州博物馆联合发行“夏日寻踪·遇见广西”数字藏品3、STEPVR旗下元宇宙登入门产品“国承1号”正式亮相,已实现量产交付4、香港科技大学拟在元宇宙中建立延展实境校园,建成后可以NFT形式发放文凭5、Meta二季度营收288亿美元,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亏损28亿美元国际视角1、苹果和谷歌在葡萄牙因30%的应用商店抽成遭集体诉讼,被索赔1亿欧元2、三星官方否认停止研发Exynos手机芯片,正制定加强SoC业务中长期计划3、Facebook母公司Meta季度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削减全年总支出预期4、高通宣布和三星专利许可协议延长7年,帮助Galaxy设备提供更好体验5、微软:Edge浏览器已内置磁盘缓存压缩技术,可节省空间占用且不降低系统性能融资收购1、智能驾驶高性能计算软件平台供应商「映驰科技」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由大陆集团和商汤国香资本联合领投,A轮投资方地平线持续追加投资,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2、智能驾驶平台软件开发商「零念科技」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由博华资本和深创投领投,三家老股东均持续超额跟投,万世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3、新能源汽车产品与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小电天体」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由魏桥创业集团与软银中国资本联合投资4、蜂窝物联网通信芯片研发商「智联安科技」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瑞芯投资、华泰宝利投资、东源资本、善金资本、老股东明裕创投跟投,山景资本担任独家FA5、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火石创造」完成亿元B轮融资,由新股东工信部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普华(杭州)基金、联东集团、老股东望美投资等联合投资6、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提供商「掌上车间」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奇绩创坛和湾区孵化器投资7、智能工厂服务提供商「芬能自动化」完成A+轮融资,由中芯聚源、元禾辰坤、中国华皓、豫博投资等投资,万创投行担任财务顾问8、柔性印刷电子材料及工艺解决方案提供商「哈深智材」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鼎锋明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9、半导体超声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商「珂纳医疗」完成近亿元B2轮融资,由乾融资本领投,华登国际继续跟投10、合成生物固氮技术开发平台「绿氮生物」完成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源码资本独家投资11、创新药与仿制药研发商「文韬药物」完成千万元A轮战略融资,由和达资本投资,泰山汇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12、呼吸感染临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源古纪」获得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由国科长三角资本、丹麓资本、汇聚新星基金投资,老股东丹麓资本持续追加投资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从毕业后到2024年入学之日,下同)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1年9月之前毕业);(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19年9月之前毕业);(3)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2年9月之前毕业)。培养方向1、全日制MBA2、非全日制MBA(目前有五个方向)一个是工商企业综合管理(不区分方向),还有四个特色方向:(1)企业数智化转型(2)中国管理模式(3)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4)供应链管理与商业分析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2年(授课时间为1.5年,半年论文写作和答辩),最长可延长至5年。修满规定学分,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报名方式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相结合的方式。1、 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一般是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进行网上报名。9月底通常会进行预报名,数据有效。2、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间由各报考点所在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网上确认时应当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和网上报名编号等材料或信息,由报名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然后缴纳报名费,并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3、学历认证考生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咨询网(http://www.chsi.com.cn),点击链接“学信档案”后实名注册用户并申请认证,打印《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若在线认证不成功,则需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考试及录取东北财经大学MBA入学考试分包括初试和复试。我校MBA不设提前面试流程考前十天左右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初试(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一般是12月底进行,考试科目有: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均可报考,满分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写作与逻辑,满分200分)两门科目,初试满分300分。(2023年东财MBA复试线同国家A线,为167分。)管理类联考辅导教材,可在网上书店自行购买。当年的教材一般出版较晚,可买前一年的教材,尽早开始复习。复试复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理论考试、管理学专业课、外语口语与听力、面试。政治理论一般考察近两年的时事政治热点,单独计算成绩,必须及格;(复试通告中会公布政治理论考试参考范围)管理学专业课参考书为高良谋教授主编的《管理学原理》,可能笔试,也可能以问答方式进行,占复试55%;口语是通过对答形式进行,听力可能是笔试也可能是通过对答形式进行,外语口语与听力占复试成绩25%;经初试和复试结合,我校计划招生人数,综合考察,择优录取。招生计划参考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148人。学费标准全日制共6.2万元,非全日制共13.8万元,分两年交齐。(以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为准)户口、档案与就业协议全日制MBA研究生为非定向就业,户口和档案转入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办理派遣相关手续;非全日制MBA为定向就业,须提供就业协议或在职证明。(本报考指南根据往年招生政策整理,仅供参考。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请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和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为准。)东北财经大学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东北财经大学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统领,着力突出学科群的战略地位和引领功能。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2%-5%行列;工商管理评估结果为A-, 进入全国5%-10%行列;统计学评估结果为A-, 进入全国5%-10%行列;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为B+,进入全国10%-20%行列。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来华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成果数量在全国财经高校中居于前列。在现有各学科中,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 类。东北财经大学是国内最早拥有硕士研究生(1981年)、博士研究生(1986年)培养资质的财经院校之一,“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下设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新闻传播学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翻译、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16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校工商管理、会计专业学位进入全国A类行列。东北财经大学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针,坚持科研精品化导向,紧密结合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及时追踪改革前沿和动态,积极服务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财政部共建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遵循“博学济世”校训,坚持立足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坚持“育人为本、学科引领、人才强校、质量优先、开放合作、特色发展”六大发展战略,东北财经大学正向着全面建设“国际知名、财经特色突出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工商管理学院简介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1994年5月,学院拥有完备的本、硕、博教育体系,现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治理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公司治理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工商管理硕士 (MBA)专业硕士学位点,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4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示范项目,工商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工商管理学院是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东北地区唯一院级入选单位,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 本土情怀、知行合一、鼎新进取的管理英才”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以科学研究为基石、引领人才博雅发展、提供优质社会服务的卓越商学院。学院1982年开始培养工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6年在工业经济专业开始培养企业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994年获得MBA教育试点权,是全国第二批17所MBA 试点院校之一,并于2000年获得全国MBA教育合格评估第2名。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遴选,我院在50余所院校中脱颖而出,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期获得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最早拥有企业管理博士点的单位之一。2000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首批8家单位之一。2003年获批设立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企业管理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学科,2010年被确定为辽宁省冲击国家重点学科的重点资助学科。2016年工商管理学科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A类。201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学科评估结果为A-, 位列全国前5-10%。2018年我院MBA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得A-, 与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同位列前7%-15%。2023年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工商管理学科更上层楼,取得历史性突破。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6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前任和现任成员2人,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成员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11人。全部教师 具有博士学位,60%以上的教师拥有英美发达国家留学、访学和任教背景。近年来学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方面,学院教师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百 余篇,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管理科学学报》、 《南开管理评论》、 《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与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等期刊全文转载100余篇。科研项目方面,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纵向课题20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项,教育部重大决策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4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4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国际化方面,学院积极拓展与海内外大学和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并设立国际及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专门推动此项工作。学院与包括美国密西根大学、英国萨里大学、德国科隆应用科技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在内的世界四十多所知名商学院保持着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包括教师与学生互派交流项目、本科3+1项目、 MBA1+1双学位项目等。MBA教育中心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于1994年获得MBA教育试点权,是全国第二批17所MBA试点院校之一。1996年独立成立MBA教育中心,2002年更名为MBA学院,2015年与工商管理学院合并组建新工商管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是全校16个类别的专业硕士授权点中现今唯一保留的校级专业学位中心,全面负责MBA 和EMBA的招生录取与品牌管理、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与学籍管理、论文指导与学位管理、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等工作。截至2023年6月, MBA、EMBA已累计招收8600余人。东北财经大学MBA项目在2000年全国首次MBA教育合格评估中获得第2名,仅列清华大学之后。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得A-,与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同列前7%-15%,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长期位居全国先进行列。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简介东北财经大学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是东北财经大学正式批准的独立建制研究单位,也是东北财经大学两大学术高地之一。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从供应链的最顶层供应商到供应链的最终端消费者的所有与现代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数据流相关的现代经济管理行为与问题。目前,研究院已经形成了以国际顶级期刊杂志编辑、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为学科带头人,以常任轨和海外优秀博士为中心骨干,拥有高效行政服务与支持的研究团队。目前研究院已有研究人员15人,均毕业于985高校且拥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在2019-2020年,以研究院为主力的东北财经大学在管理学国际顶级期刊杂志(UTD24)供应链与运营管理领域文章发表排全国第七位。研究院于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供应链与互联网金融年会,也是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会秘书处单位,2019年成功举办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2020年举办全国供应链与运营管理教学短视频竞赛活动,2021年在线上成功举办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供应链与运 营管理分会第二届年会,2022年在线上成功举办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会第三届年会,2023年举办杉数科技实践驱动研究竞赛活动,在业界形成极好影响,提升了东北财经大学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知名度和品牌。研究院积极搭建科研平台与国际顶级学者对接,通过定期的内外部学术论坛帮助成员实现进步与飞跃。目前研究院已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紧密把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同时研究院十分注重与企业行业合作,先后与爸爸的选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京东集团,沈阳机床集团、顺丰集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等探讨项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在人才梯队建设上,研究院采取“导师制”的科研组织方式,研究院聘请多名具有国际极高影响力的学者作为东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并通过东北财经大学高水平人才引进的方式面向全球招聘优秀的常任轨全职教师;同时聘请企业行业专家, 致力于打造一支能够比肩中国双一流大学、对中国现代供应链研究产生一定影响的一流人才团队。在人才培养上,研究院开 展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层次教育。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模式,借鉴国际一流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经验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研究前沿,开设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配合导师配备,全英文的教学模式,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体系,培养出最优秀的现代供应链管理领域人才。秉着“理论问题从企业中来,研究成果到企业中去”的思路,研究院通过与国内外学术界和工商界的密切合作,对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度研究,致力于推动学术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的转化。研究院既关注供应链传统领域的研究,如采购、生产、库存、运输和配送,重点研究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国际前沿学术问题,又聚焦新的研究领域,如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研究院还将以东北企业为研究对象,切实解决企业问题,开展企业咨询,开设企业培训课程,用知识指导企业发展,帮助东北企业走出困境,为振兴东北贡献力量。项目特色1.名企移动课堂,产教融合育人工商管理学院先后与科大讯飞、海尔集团、京东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大连商品交易所、阳光保险集团、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名企达成合作入联合开发产教融合移动课堂,将名企移动课堂与企业高管授课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走讲企业制企业家走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了解和学习优秀企业文化与前沿商业模式。此外,还有走进鞍钢-蒂森克虏伯、韩伟集团、大杨集团、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等本地名企及连海书院等文化机构的移动课堂。2.汇集全国优秀师资,凝练特色培养方向依托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及校友资源,汇集校内优势学科之精华,校内外优秀人才,凝练了一系列特色培养方向并打造了系列特色模块课程,如智能物联时代企业数智化转型、传统文化与中国管理模式、金融衍生品与企业风险管理。此外, 联合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开设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与商业分析特色方向。特色模块课程一般在假期以特训营方式集中授课,或在周末以集中选修的方式授课。3. 注重实战训练,强调多元互动MBA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元并重”,即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实战模拟并重;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四重互动”,即教学互动、学生互动、人机互动、校企互动等。4.灵活班型设计,方便在职学习在职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平时班、周末班和集中班。平时班上课时间为周二、周四晚上,周六全天;周末班上课时间为周六、周日;集中班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每1-2月集中3-4天如遇小长假集中天数适当延长。其余时间线上授课。5.丰富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MBA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丰富海外求学经历。|1+1双学位项目
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纽黑文大学合作, MBA 学生在国内和国外各学习一年,双方互认学分,可以获得东北财经大学MBA 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佛林特分校或美国纽黑文大学的MBA 学位证。|短期交换项目|与日本九州大学和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院合作开展短期交换项目。日本九州大学是日本原七个帝国大学之一,目前已成为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在日本以及世界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目前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展17年,双方互免学费和住宿费,为MBA 学员的学习交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俄罗斯唯一直属于俄罗斯联邦总统的教育机构,是俄罗斯联邦最顶级的政治经济学院,也是全球获得AACSB、Equis、AMBA三大认证为数不多进入前1%的商业学院。6.拥抱新技术革命,开展混合式教育积极拥抱新技术革命,开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推出混合式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提供预修前置课程和特色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网络学习和在线修读的需要。7.办学历史悠久,高端校友网络分布广泛东北财经大学与北京大学同时获得教育部第二批MBA办学资格,拥有近30年的MBA教育历史和办学经验。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工商管理教育经验和广泛的校友网络,8600多名卓有成绩的校友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银行、证券、保险、贸易、IT、咨询服务和制造业等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方向智能物联时代企业数智化转型培养目标以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导师苗莉教授为模块课组负责人,整合华为、海尔、科大讯飞、金蝶、用友、伽蓝、大杨等一流企业的企业家校友资源与高级管理者,打造双师型(校内学术导师+校外创业导师) 团队,聚焦于智能物联时代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主题,凝聚中国数智化转型东财力量,贡献中国数智化 管理东财智慧,助力东北经济全面振兴新突破。本模块采取系列课程、名企实践教学基地、产教深度融合课堂的培养方式,紧跟智能制造、物联网、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重塑,通过多方位、立体式教学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掌握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创新创业的前沿实践,提升MBA 学生知行合一、鼎新进取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核心课程《海尔制:物联网时代的黑海战略与组织转型》《数字化时代的企业转型与组织重构》《数字化 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智能财务及其平台建设》《生态组织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SYB创新创业基础与实训》《企业家精神与创业传承》《技术创新与创业融资》等。传统文化与中国管理模式培养目标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中国管理思想领域具有丰富而悠久的学术积淀,老中青几代教师在中国管理哲学、中国组织理论、中国领导理论、中国管理思想史、中国家族企业治理与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等领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在《道德经》、《弟子规》、《贞观政要》等典籍的管理思想解读,以及明清晋商研究、鞍钢宪法研究、海尔模式研究、李锦记家族企业治理等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模块拟整合这些特色研究成果,汇集连海书院、龙英堂书院等文化团体力量,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管理模式特色培养方向,采取系列课程、名企实践教学基地、名企移动课堂的培养方式,培养 MBA 学生的本土情怀和中国智慧,立足中国国情和本土智慧提升MAB 学生在复杂环境下的价值判断 和科学决策能力。核心课程《有限理性突破、东西方文化分野与中国式管理》《儒学经典中的管理智慧》《道德经中的管理智 慧》《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管理》《海尔水式管理哲学》《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与治理》《东方营 销学》《书院文化与企业教育》《太极文化与企业修炼》《茶道与商道》等。金融衍生品与企业风险管理培养目标以东北财经大学杰出校友、中国期货行业协会前专职副会长李强博士为模块课程师资带头人,集结中国金融与期货行业资深专家打造师资团队。本方向采取课堂理论教学与名企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接杰出校友资源,围绕金融期货的理论及实务、个人及企业资产配置、企业风险管理等问题设置课程模块,提升MBA 学生对金融数据的敏感度、市场洞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积累实战经验,实现认识金融市场、使用金融工具、提升资本运作能力的目标。该方向的特色模块课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秉承知识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内容涵盖了期货期权最基本的原理与操作实务。二是体现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结合我国期货市场实践,突出了商品期货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三是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新需求,在本课程内容突出了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对金融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品的具体运用。四是秉承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与我国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内容接轨,有利于学习者的市场参与和衍生品人才建设。核心课程《期货期权基础》《商品期货与期权的应用》《金融期货与期权的应用》《期货期权投资分析与策略》《股权投资与公司融资》《金融交易策略与实训》《金融政策与市场分析》等。供应链管理与商业分析培养目标师资团队以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常任轨及海外优博全职教师为主体,联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杰青),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优青)等校外专家组成。本方向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据科学和商业分析技能,较系统地掌握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供应链行业背景并精通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实践等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性供应链优化方案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核心课程《大数据及其商业分析》《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技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营销分析》《智慧物流》等。校园生活通过举办课外教学、文化、体育等活动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博远跑团”和 “博观书社”,积极组织MBA 研究生参加亚太区商学院龙象海越野挑战赛、亚洲商学院沙 漠挑战赛、国际商学院演讲挑战赛、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案例大赛、创业大 赛、营销大赛等各种赛事,积极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MBA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MBA 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举办新年联谊会、趣味运动会及排球赛、篮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等赛事。学生画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