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奋斗的如何找合伙人一起创业?

本文阅读时间约10分钟作者丨伯格联合咨询师周巍从法律上说,合伙人通常是指以其资产进行合伙投资、参与合伙经营,依协议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或有限责任的自然人或法人。简单说,合伙人是一起共同经营的组织和个人,是合伙企业的主体。从事业和情感来说,合伙人就是你的事业搭档,具备了商业活动的一致行动人的利益团队。笔者认为,合伙人就是那些能够共识、共创、共担、共享的奋斗者和创业者。什么是“奋斗者”的标准,“创业者”和“奋斗者”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我们常常会认为,所谓的“奋斗者”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内部员工,内部员工可以通过合伙机制和成熟的实际条件,努力成为事业合伙人、股东合伙人,甚至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裂变创业而成为创业者。而与之相比较的“创业者”则是自己当老板,以自然人股东身份出现,以“5+2”及“白加黑”工作模式为标配,是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得最紧密、相关度最高的那些人,所有的选择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员工和初创人之间是雇佣关系——我做事,你给钱。所以不管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和今后怎么发展,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规定可以照常每月从公司拿固定收入,没有义务贡献自己的全部资源,更不会关心企业的明天会走向何方,和公司的利益并不完全捆绑,因此可以随时离开、随时选择新的出路。员工要想成为合伙人,所要具备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愿意与初创人一起承担风险,比如一起融资、贡献彼此的时间并且愿意把个人积累的资源投入到公司并最大化使用,另外合伙人可能在早期都无法获得收入。核心员工可以通过共识和规则成为合伙人,这时就需要“合伙人制度”进行制约。总之,合伙人与员工的区别有点像婚姻和恋爱的区别:谈恋爱不合适可以分开,但两个人真正决定结婚时,就需要包容彼此的缺点、欣赏优点,遇到困难一起担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者是奋斗者的更高阶段,因为前者承担更大的风险,奋斗者可以有退路,但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就注定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同时,创业时寻找合伙人,就像我们找朋友、初对象一样,都是需要制定一些标准的。只有遵循正确、合理的准则,创业者才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找到较为满意的合伙人,不仅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而且能够快速扩张经营规模、迅速赢得市场。就像永辉超市通过增量虚拟合伙模式,调动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成为国内大型超市前三甲;爱尔眼科通过城市合伙模式,把眼科医生变成合伙人,成为全球眼科行业第一名;温氏股份通过生态链合伙模式,把农户变成合伙人,成为创业板第一股。那么在创业时期,又改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合伙人呢?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到有创业梦想的人有效的找到与自己需求匹配的创业合伙人呢?靠谱的合伙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到方法论:1 求知欲望强大创业合伙人一定要有强大的求知欲望。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种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中。创业公司要想有质量的成长、有高速的成长和发展,就必须有一群热爱知识,渴望探寻真理的合伙人。创业初期,公司要想靠产品迅速打开市场缺口,进入消费人群,成为消费人群重点购买的产品,就需要有求知欲比较强的合伙人来做科研合伙人,他们能够在创业的过程中,用最前沿的知识,引领公司的产品研发设计与营销工作,推动公司平稳较快地发展,为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好基础。另外,求知欲比较强的合伙人,总是渴望获得新体验、新知识,总是希望团队中能有更多的成员主动学习、认真思考,逐步将所在的组织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对此,我们可以把有强大求职欲的合伙人看作是一种“燃烧型”人才,只要有他们在的地方,公司内部就会充满着乐观向上的动力与活力。2 优势互补所谓互补,主要概括为能力互补和性格互补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互补对于创业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能力互补,是找合伙人的主要目的,合伙人能通过自己的资源和经验来弥补初创者的短板。一个人不太可能面面俱到,每个合伙人都应该各司其职。性格互补,比如发散型思维的人,对于机械化的事务的处理意愿不是很强,而公司需要一个擅长处理机械化事务的角色去做运营和优化,因此合伙人的逻辑性和计划性应该要很强,性格也最好能相对稳健和保守。其实,许多创业团队都很羡慕《西游记》中的“取经人”团队,认为这是合伙创业中一个较为理想的团队。虽然每个取经人员都有各自的缺点,但是他们能够为了整体的利益,逐渐克服自身的缺陷,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性格和能力进行完美的互补,才做到了屡次战胜路上的各路妖魔鬼怪,最终求取真经。除了能力互补和性格互补以外,选择创业合伙人最好也考虑下管理风格互补、技能互补。对于管理风格而言,不同的人,其管理风格也会大相径庭。而团队中的成员所能接受的管理风格也各不相同。因此团队内部只有一种管理风格,团队管理就会缺乏灵活性,某些不喜欢这种管理风格的员工就会选择离职,从而导致团队人才流失,不利于团队的迅速扩张与发展。技能互补的人在同一团队中,能够保持团队的高效率运转。如果团队和合伙人都是技术大咖,不懂得运营,那么团队就可能出现产品技术含量高,但是销售却不好的状况;相反,如果团队中存在的都是擅长营销、偏向营销的人士,而缺乏核心的科技人才,那么产品就不能得到迭代升级,团队的发展自然也会被葬送。3 熟人or朋友?大部分人在选择创业合伙人时,会考虑优先选择和自己熟悉的人,如身边的朋友和同学,甚至是亲人一块创业,但是要重视和平衡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如何平衡好利益关系,另一个是如何避免创业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人际关系矛盾。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平衡,利益分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通过股权明确带头人。创业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各种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也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要想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就要先保证让带头大哥充分发挥出主心骨的作用,这里的带头大哥实际上就是公司的创始人,在做任何决策时都要慎重又慎重,只要已经拍板的决策,其它合伙人就应该是全力以赴的,这非常重要。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正面案例,就是腾讯的创业故事。早期创业合伙团队被称为腾讯5虎将,马化腾寻找的合伙人都是关系很密切的朋友,他在创业早期的时候就非常有远见,为了避免大家争权夺利,他一开始就和4个小伙伴约定清楚各自要发挥的特长和负责的工作方向,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歧,尤其是当公司处在快速发展、快速更新的阶段,很容易形成创始人和合伙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么马化腾是怎么做的呢?就是在前期把股权分配他们5个人一共凑了50万,马化腾占到47.5%的股份,张志东占了20%的股份,曾理清占到12.5%的股份,其他两个人各占10%,虽然主要资金是马化腾出的,但是他出于长远考虑,愿意把自己的股份降到50%以下。为什么呢?马化腾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考虑到避免垄断和独裁的局面出现。因为在相当多的创业公司中,合伙人的意见做不到常常统一,有点争论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但这对能有效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当年腾讯决定是否要做游戏这个业务问题上,几个合伙人都会因为有自己所在的立场,而想法不一致,随后再进行协商讨论,几个合伙人就是在这种动态发展当中来做决定。协商制也成为了腾讯的合伙人文化,大家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事做好,将自己的担心说出来,对事不对人。同时马化腾能拿出主要的资金占最大的股份,也是避免了团队没有主心骨、缺少核心决策人的现象,如果大家都是股权平分,那到底靠谁去做最后的决策呢?所以做决策的时候,合伙人要彼此互相倾听意见,但是一旦决策做出来了,所有不同的声音都必须停止,这就是腾讯的合伙人制度。即使有2名马化腾的大学同学是腾讯五虎将的成员,但亲兄弟要明算账,大家能力互补,各管一摊,遇到分歧协商解决,最后团队商议的决定由团队带头大哥来拍板,这可以看作是腾讯成功的关键。4 合伙矛盾创业合伙人之间产生矛盾,最关键的是不要太快下结论。很多没必要的误会的发生,是导致许多公司分崩离析的关键原因,而这些误会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妥善的解决,所以尽量不要让矛盾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第二,修补关系要尽快。合伙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或者不健康,将会对公司造成负面的伤害。尽管合伙人之间可能会有矛盾爆发,但之后要记得你的创业路程还很长、需要彼此的帮扶,所以修补关系的事情宜早不宜迟。第三,真谈不拢就快刀斩乱麻、好聚好散,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和平分手的合伙人走了之后,还能处处维护原公司的名誉和利益。而撕破脸皮、闹得人尽皆知的分手,不但折了自己的名声,而且还会损害公司的利益。5 写在最后最后总结一下,要想寻找匹配度高的创业合伙人,要时时关注 4个点:第一,兔子要吃窝边草,但是你得谈钱不伤感情。一开始就要将利润合理分配好,团队里一定要有能拍板的领导者,合伙人在能力资源方面得互补。第二,和资深靠谱的猎头来建立联系,资深靠谱的猎头有较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寻找合伙人的经验,所以他们很有可能提供找到合适合伙人的渠道。第三,多参加一些行业社交活动,参加一些业界的聚会,扩宽跟行业人士互动交流的渠道,说不定就能够碰到未来创业的合伙人了。之前谈到过,创业和结婚是一个道理,创业无非就是找一个或者几个愿意跟你一起冒险的人。结婚就是找一个愿意和你面对生活各种困难的人。创业合伙人间的关系是关乎到公司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环节。过来人都会觉得,不能轻视合伙人间逐渐萌生的紧张关系,这是必须立即重视的问题。新公司夭折的首要原因就是合伙人们闹崩了。选合伙人是创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也必须予以最高的重视。}

真格基金创始人
丘吉尔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于是很多创业者相信独行侠主义,信奉自己的人生哲学。但回头看那些短命的企业,却往往正是因为在创业初期没有合适的团队结伴而行,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投资人说很认同徐总关于合伙人的观点,也希望此文能对创业者在管理、人才观上有所思考。
很多人感叹新东方的成功,羡慕阿里巴巴的地位,惊讶小米的爆发力,但鲜有人意识到这点——如果背后没有联合创始人无论高峰还是低谷的不离不弃,很难说企业会有现在的辉煌。 对于初创团队而言,合伙人比商业模式重要得多。
我认为初创企业的合伙人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超过你想做的市场方向。
我最喜爱的演员罗宾威廉姆斯说过,“这个人不知道是谁,这个人显然是一个奋斗者”。你能否找到马云做合伙人是非常重要的。
创业第一件事是要找合伙人,联合创始人比你的商业方向更加重要。这一点,一般人理解不了。我在多年的工作、创业、投资的过程中遇到过无穷无尽的经验智慧,让我明白了这点。
01
为什么要找合伙人?
创业为了什么?当然为了成功。
但在创业路上还应该收获合作伙伴、知己朋友、兄弟情谊。这是跟金钱与成功同等重要的东西。你的生命会因此感到更加充实,更加骄傲。
我在新东方的时候经常出差,一到外地我就感到空虚。当时我的太太孩子在加拿大,父母姐妹都在江苏,北京就是俞敏洪、王强这些共同创业、合作打拼的兄弟们。北京有新东方,也有新东方的学生,有需要我、也有我需要的那些人。
多年以后,我和王强创办真格基金,跟王强一起再次创业。我跟王强也经常会有观点的冲撞。 我会收到王强的信,对我提出批评,犹如我当年进场给老俞写信批评他那样。这些信都是关于真格基金的价值观、原则、战略的讨论和争论。
有这样的合作者以及互相批评的文化,创业者和他的团队才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战略方向,保持旗帜鲜明的价值观,保持激流勇进的战斗力,去打天下。
合伙人的重要性我讲过很多,但是我希望讲得再深一点。
曾经有一位海外顶级公司的顶级科学家来到我这里融资。他已经得到国内同样行业顶级公司的战略投资,他说徐老师你的品牌好,给我一笔钱,我就启动了。
这家公司是一个2B的公司,没有合伙人,创始人拿着100%的股份。他是一位纯科学家,不是那种市场营销管理的角色。
我说你得找一个CEO。他说徐老师,我正在找。这时候我说,我说我告诉你,你绝对找不到。他说我给他30%的股份,我说你找不到,他说我给他70%,我说你也找不到。
为什么?因为找合伙人,其实比找对象还难。你们都是创业者,想一想,你是跟自己合伙人在一起的时间长,还是跟配偶在一起的时间长?
你与合伙人,可能醒过来就通话,到了公司一直干到晚上精疲力尽才回家,回家可能就睡着了。一天24个小时,16个小时是和创业者合伙人在一起的,你事实上都是跟合伙人在一起,而不是和配偶在一起。
你和合伙人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超过了你和配偶的关系。
我告诉这个创始人,说你这么高的地位,100%的股份,你再找一个人,一定找不到。
因为他要找的这个人是你的CEO,跟你在一起的时间会超过你的配偶, 这么重要的人,你只能在工作生活中“碰到”,而不可能“找到”,即使能够“找到”,你们在一起磨合兼容的过程,也足以让一家初创公司大伤元气。
02
什么样的人才是好的合伙人?
这是《Good Will Hunting》里的一句话: 什么是你的心灵伴侣?那些可以跟你较劲的,那些能够毫无保留与你沟通的人,触动你心灵的人。
只有合伙人,才有这种意愿,才有这个资格,才有这种能力。只有这种人才能在最后,你失败的时候,他跟你一起反败为胜。否则,你百分之百的股份,我干嘛要跟你一起承担风险。
方法很简单,我要做一件事,已经有了两到三个人,不能太多。股份制,新东方的股份,我也可以讲一讲,老俞50,我和王强是10和10,我们在漫长的新东方的创业的长征当中,我经常说一句话,我为了我的10%而战。
当然,我是爱俞敏洪的。如果我们不是合伙人,如果新东方的利益不跟我们捆绑在一起,假如仅仅是为了新东方培养人才的理想,我早就去其他地方了。正是因为我们的利益捆绑,我们才能在每一个艰难时刻一起挺过来。
情怀是什么?情怀是理想。人不能说我这个值多少钱,明年又值多少钱,这个不够。新东方是为了人才的培养,基金是为了每一个在座朋友创业的梦多了一个可以找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情怀,当遇到利益纷争的时候,我们就会用更高的情怀,更高的利益、价值观、责任感,这能够化解许多矛盾。合伙人制度仅仅是利益捆绑还不够,还要有梦想的捆绑,还要有价值观。
我经常说两句话。 不要用兄弟情意来追求共同利益,这个不长久,一定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意。不能纯粹为了理想去追求事业,但你的事业一定要有伟大的理想。这样的合伙人制度才能长久。
一般来说70、30或者是80、20,或者是6、2、2,在中国应该有控制的,你一定要给你的合伙人1、2个或者是3个。
03
如何解决没有合伙人的问题?
如果你没有合伙人,没有一两个核心团队成员的话,最好不要成立公司。因为一开始就会注定这家创业公司的基因有问题。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先找人、再找钱。先有人,再有公司。
当你已经找到钱,再去找一个人的话,你已经是被市场定价的人。这时候对于随后加入的合伙人来说,你给他多少都是一种给予、施舍,而不是说两个人一起定价,一起寻找市场的承认。
第二,股权的分配要让合伙人觉得他是你的利益共同体。如果在一个公司里,老大拿着90%的股份,剩下三四个人,每个人一两个点,这家公司基本做不大。
因为这时候那三四个人的心态不是老二、老三,而只是“小二”、“小三”。他只跟着老大在一起往前走,而不是作为公司的主人。
有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你有这样的合作伙伴当然很棒,但这不是一个团队的最高境界,因为士为知己者死,依然是被雇佣的心态,依然是我在为你干活,就跟黑社会一样。
团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团队的最高境界是士为自己者死,不是知己,也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很简单,当你的二把手、三把手, 你的团队,把你的事业当成他的事业,把你的身家性命当做他的身家性命,这时候这个团队就会成为战无不胜的铁军,任何利益、任何诱惑都打不垮、任何威胁都无法撼动的团队。
早期在新东方创业时,我基本是每两个月飞一次加拿大看太太孩子,呆两周再回来。有一次因为什么危机,我的飞机刚刚落地温哥华,接到俞敏洪电话,我在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飞了回来。但那时候,我从没有觉得过累、不觉得烦,为什么?
因为新东方是我自己的事业,我不是在为俞敏洪干活,我在为自己干活。新东方一路过来这种时刻很多,我和俞敏洪固然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结,但最重要的心态,还是“士为自己者死”。三驾马车成为生命共同体。
对于一个创业企业来说,即使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更多,但真的要走得更远,走得更深,就一定要有这样的合伙人: 不是创始人给了你活路,给了你机会,而是说,这就是你的事业,这就是你的未来、梦想。
04
创业者怎么面对失败?
创业本身是个滔滔不绝、生生不息的追逐之旅,和生命的本质一样。
失败之于创业的意义,如同死亡之于生命的意义——你们想想,有多少哲学家是以生命的终结为出发点来寻求生命的价值?又有多少宗教是以“往生”为终极目的来阐述生存之道?
乔布斯就曾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在死亡面前,他才消除了一切喧嚣浮华,看清了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
1.反思失败是为了找到成功的意义
对于创业者来说,也只有定义失败、认识失败、反思失败,才能真正去谈论和把握成功。
现在最常见的对于失败的讨论,就是“已经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嬉笑怒骂中调侃失败的过往,谈笑间失败灰飞烟灭,一笑泯恩仇。
这是人性对于失败的恐惧感和羞耻感使然。但 失败的价值不需要成功来背书。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在创业成功之前、也就是失败之时就讨论失败,坦然、灿然地面对失败的结果,自信、自在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才算是真正获得了创业的勇气和智慧,我们才能真正拜失败为我们的“成功之母”。
刚才说到, 反思失败是为了找到创业的意义。那么,在风起云涌的创投浪潮里,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创业对于你们每个人,对于社会、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应该怎么样征服对于创业风险的恐惧,跨越对于创业失败的沮丧?
我先来讲一个故事:在直播崛起的时候,真格也投资了一家 20 多人的直播公司。有个朋友是一个传媒界大公司的高管,我鼓励他加入这家创业公司。
朋友听了我的提议,脸上显示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说小平,有没有搞错!我现在工作稳定,家庭幸福安逸,你让我放下“金饭碗”去这么小的一家创业公司,万一倒闭了怎么办?这不是存心坑我吗?
我对他说:这家公司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花椒、映客,成为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但它确实也有可能会垮掉,让你流离失所。但记住:从根本意义上,我让你去的不是这家公司,而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直播行业、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的变革,将产生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就业机会和财富机会。把我推荐的这家公司,当作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山门,你会为你的选择庆幸而骄傲。
后来,这个朋友还真的加入了这家创业公司。不久之后,这家公司果真没有如愿做成。但这位朋友告诉我,在他有意离开这家公司之时,直播行业的头部公司纷纷向他发出邀约,请他去做高管。
这个朋友在一家“失败”的创业公司,实现了人生的飞跃。他不是去企业捞金,而是把自己变成了纯金。他不是放弃了传统媒体的过去,而是拥有了新媒体的未来。
个案不足以说明一切。但我这个朋友的故事,代表了这个时代职场人才蜕变和升华的经典模式。
优步中国虽然在共享出行大战中败给了滴滴,但它却成了为共享行业培养顶尖人才的黄埔军校。
2.创业者是不会失败的?
我过去曾经说过,“创业者是不会失败的,只要他不放弃”。 这不完全准确,更为准确的是,公司可能会倒闭,但行业却基业长青。
之所以说创业者是不会失败的,是因为你创业,创的不止是自己的事业,而是一个行业,你自己的事业可能会失败,但你却获得了在全行业获得成功的优秀竞争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找合伙人一起创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