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图第十二题,第二张一年级带图画的应用题横线的式子右侧,为什么被积函数中t没有了呢?

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除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这时没有剩余(即余数为0),表内除法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余数不为0),这是有余数的除法要研究的内容。  在除法计算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存在的。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鉴于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这种密切联系,以及考虑到通过操作和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本单元从三年级上册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相应地,具体内容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教材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是今后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的重要基础,因为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并且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此,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教学年段的调整,教材在编排的层次上有以下变化。首先,不断将有余数的除法与刚学习的表内除法的两种情况对比呈现,并借助大量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同时体会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关系。其次,将除法竖式的教学安排在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突出了引入除法竖式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为试商的教学作好准备。最后,单独编排试商的例题,突出试商的方法:求商时要想几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并且保证余数小于除数。同时,为保证试商的准确性和速度,教材在练习中还增加了单项练习,如练习十四第4题和第6题等。  2.教材编排特点  在教材内容的具体编排上,教材体现了如下的编排特点,从而使得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也体现了更科学的数学知识的结构。  (1)注重操作直观等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与表内除法单元借助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编排一致,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继续借助操作等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如,例1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操作来进行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又如,对于除法竖式的理解,也是借助操作,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竖式中的每个数所对应的操作中的具体对象,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另外,在解决问题的例6中,同样借助画图这一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题意,理解其中余数所代表的事物,进而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  为帮助学生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主要体现为下面4次对比。  第一次是例1中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第二次是例1、例2中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三次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对比。借助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与横式的对比,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第四次是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与表内除法的竖式的对比。借助操作,在对比中帮助学生继续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竖式中余数0的含义。  由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针对难点增加教学试商的例题,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本单元在求商的方法上的编排,与表内除法的试商是一致的:都是先通过操作分物得到商,然后再探索求商的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在本单元中,例1~例3中的商都是通过操作分物得出来的,从例4开始离开具体情境直接用竖式计算,这就必然要用到算法。这个算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在编排上,例4直接利用除法竖式,要求学生想乘法口诀,找出与除数相乘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的那个数,这个数即为商(通过余数小于除数加以判定)。这样的数学,既教给了学生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又为后面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了基础,因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等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就是多次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  (4)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并继续落实“四能”目标。  加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四能”的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修订后教材的一大特色。通过这样的编排,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教学思路。具体到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5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用“进一法”确定问题的答案;例6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在具体编排上,教材继续通过“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等提示,使学生经历审读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等全过程,并通过呈现不同思维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尊重学生的发展现实,允许学生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又可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此外,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教材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经验。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  三、教学建议  结合前面的阐述及本单元知识的特点,下面对教师教学提出一些总体的教学建议,供教师进行实际教学时参考。  (1)借助(几何)直观促进学生的理解。  几何直观是《标准(20xx)》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图想事,借图促思,据图说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期,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撑。而几何直观正好凭借其直观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形象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思考、探索,突破学习难点,揭示问题本质。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充分运用(几何)直观,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借直观帮助学生建立最基础的概念。例1~例3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这些例题的教学都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其次,在解决问题中注意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明白解题的缘由。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往往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学生理解题意的过程,实质上也包含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这些往往都需要借助直观。如例6中题目的呈现、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乃至最后对余数含义的说明,都借助了直观的手段。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借助直观,让学生学会利用图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以清晰地“看到”数量关系,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将操作、口算、竖式相互结合,实施“有来有回”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除法常常经历如下面左图的表征过程。这种表征是单向的、有去无回的,学生只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却没有经历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因此,当学生遇到竖式不会书写时,不能用具体的动作表征来支撑。笔算是“直观的算理,抽象的算法”,若不能沟通学具操作、口算与竖式表示的笔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能将直观的学具操作转化为头脑中的形象的表象操作,学生就难以真正掌握算法、理解算理。为此,建议在帮助学生理解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法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下面右图的表征过程。  在上面右图中,横框中所表示的是除法意义的语义表征、动作表征、符号表征,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斜框中所表示的是符号表征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竖框中则是本节课要建立的动作表征与另外两种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  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应建立分的过程(操作表征)、口算的过程、竖式的书写过程(符号表征)以及语言表达过程(语义表征)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学生在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降低学习难度,此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  (3)认真了解学生学习除法竖式前的知识基础。  正如前面在编排特点中所叙述的,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是学生对于平均分及表内除法的理解,因此,其掌握情况直接影响本单元的学习。为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通过复习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同时通过复习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直接的了解,确定好教学的起点。  尤其是在教学除法竖式时,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前测,了解学生对除法竖式都有多少了解,以确定教学时需要突破的“点”。比如,在教学前,我们曾通过如下题目对学生进行过前测。题目如下:有15枝花,一个花瓶插5枝,可以插几个花瓶?  调研时,要求学生分别通过操作、算式表达、写出心目中的竖式三种表征方式解决上面的问题。其中算式表达和写竖式两种表征方式的调研结果如下。  在算式表达方面,学生列出的横式有:15÷5=3(个),15-5-5-5=0。其中,第一个式子是一般的除法横式;第二个式子用的是减法,体现了逐次减的过程,虽然没有写出结果,但能看出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意义,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让学生用自己心目中的除法竖式表征时,学生列出了如下的除法竖式。  从上述几个竖式中可以看出,学生列竖式时明显受到了加、减法竖式的影响。第四个算式虽然出现了“”号,但从表达的形式上看,这位学生仅仅是见过除法竖式,但对这种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并没有理解。  从综合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解决需要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但基本上都不了解除法竖式。究其原因,这与除法竖式的特殊性有关。这也是除法竖式的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原因之一。教学时,应对此加以重点处理,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增加课时,以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真正地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也可以补充一些除法竖式形式演变的史料,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小学数学除法教案2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学数学除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  1.课件演示:  2.小结: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 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 67。5÷15 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 79。2÷6 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小学数学除法教案4  教学目标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较熟练地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难点: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练习  24÷3= 8÷4= 10÷2= 27÷3= 18÷6=  12÷2= 15÷5= 36÷6= 20÷4= 30÷5=  2、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 )七二十八 ( )九五十四 ( )八五十六  ( )八四十 ( )八二十四 ( )九七十二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32÷4= 想四( )三十二  二、新课  谈话引入: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阳光小学的同学们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  三、解决问题,掌握求商方法  (1)每行挂几面?  观察例1主题图,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56÷8)  你是怎样想出商的?(除数是8,想8的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如果把56面小旗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怎样解答?(56÷7=8)  比较56÷8=7 56÷7=8,你有什么发现?  (商和除数交换了位置,用的是同一句口诀七八五十六求商)  (2)每组几颗星星?  出示主题图中第二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做了49颗五角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几颗?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49÷7=7,除数是7,想7的口诀七七四十九,商是7)  (3)能摆几行?  出示主题图中第三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27÷9=3,除数是9,想9的口诀三九二十七,商是3. )  (4)小结,揭题  1、算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2、用到了7、8、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试一试  课本39页做一做第一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回忆计算过程,大家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熟练掌握  1、帮小猴子摘桃  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各组出9名同学,一人一题,直接写出得数,哪组算的又对又快,这组就可以帮小猴先摘到桃。  两组学生比赛,算完核对结果。  2、小鸟回家  依据小鸟口中的算式卡片,用打手势的方法判断,比如21÷7=3,这只小鸟住3号房子,你们就打3的手势。  3、3、4、5、6题做书上,集体订正。  四、学生谈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用7、8、9的口诀求商  56÷8=7 56÷7=8  (七)八五十六 七(八)五十六  49÷7=7 27÷9=3  (七)四十九 (三)九二十七小学数学除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谈话:刚刚开学,同学们都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请大家打开书第6页,我们一起看一看,小明他们几个人制订了什么样的读书计划?在制订计划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 探索算法  1. 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提问:从这幅插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女孩说:这本书共192页。小明说:我每天看32页。问题:小明几天可以看完?)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是怎么看书的,提问: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计划呢?让学生自己计划每天看的页数,为后面学习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提供数据。  提问:怎样列式解答上面的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9232)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每天看页这一条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小强要几天能够看完这一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其中最好包含需要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  2.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算理。  (1) 探索四舍法试商。  提问:怎样计算19232的商呢?先列出竖式。(板书竖式)  提问:19232与前面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  启发: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可以)应该把32看作多少?(可以看作30)  提问:为什么可以把32看作30来试商?(32比较接近30,所以,可以把32看作30)  教师在除数32上面用红粉笔板书:30。  再问:想一想19230应该商几?(商6)  讲解:这个6是19230的商,是不是192 32的商呢,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说这是试商。现在用6和除数32相乘。请大家接着往下算,把计算过程写在书上。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计算过程展示给大家?(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谈话: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试商得出的6就是19232的商,说明试商正确。计算完成后,为了保证计算正确,我们还应该验算一下,下面请大家独立验算。  指名完成验算,并安排学生把例题中横式和答语补充完整。  谈话: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把除数32看作3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41,可以把它看作几十来试商?如果除数是53,可以把它看作几十来试商?如果除数是64呢?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几十几就看作几十,老师可暂时不纠正。  (2) 探索五入法试商。  利用学生提出的小强每天看39页这一条件,或教师自己提出这样的条件,让学生计算小强看这本书,需要几天才能看完。  谈话:大家独立计算,有问题可以与同桌商量。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注意帮助学困生。  反馈:你是怎样试商的?  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把39看作30来试商;把39看作40来试商。  讨论:为什么要把39看作40来试商?  提问:刚才我们把除数39看作4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57,看作几十来试商?68呢?76呢?  师生共同填写表格(表略)。  比较:通过计算19239,我们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和19232比一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不同点:把32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数来试商,把39看作比它大的整十数来试商。)  3. 归纳试商方法。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板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一)]  同桌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把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  三、 巩固运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你能接着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谈话:书上把这几题的将除数所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用的,以后我们解题时可以把它记在心里,不要写出来。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3. 完成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读题后,提问:每天从17:00播到17:32表示什么?  4. 拓展题。  出示:2565□  (1) 要使商是4,□内可以是什么数字?(2)要使商是5,□内可以是什么数字?(3) 能不能使商等于6?  四、 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题。小学数学除法教案6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在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设计意图: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  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特征”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器计算既能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作铺垫。)  3、启发学生把21.6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作准备。)  三、竖式计算  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促进知识的迁移。)  2、提出:“竖式计算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在竖式直接画去小数点后,按整数除法计算。最后,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讨论形成计算的方法,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联系。)  四、尝试运用  1、提出“按每千克2.5元计算,21.6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要求。请一名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2、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关注商8以后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丰富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3、提出“每千克小米2.5元,30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先讨论:把2.5扩大10倍后,30怎么办?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除数是一位小数的计算知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式发展的过程。)  五、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小学数学除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一、(课件出示: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二、复习:  (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每组5道)  56÷9
74÷8
25÷4
36÷8
41÷6  80÷9
63÷8
13÷7
27÷5
66÷7  学生练习  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横竖式都写),评出优胜组。  应用:指名学生板演第121页第4题,并根据这一题要学生了解列式及单位名称写的对不对,让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四、小测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要比除数小小学数学除法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课——开始上课之前,问大家几个问题:看看谁比较聪明,好不好?  第一,这学期到目前为止,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知识?(除法)  第二,除法呢,我们经常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平均分),对于平均分的问题,我们经常用哪些语言来说明呢?或者说是怎样的题目是平均分:  1、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几个;2、每几个为一份,能分成几份。  下面,我们来看这几道题目:  1、48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多少个?(除法算式是?)  2、36颗糖,每4个分一袋,能分几袋?(除法算式是?)  3、11朵花,每3朵摆一盘,( )  A、有剩余 B、正好分完  你知道摆了几盘吗?还剩下几朵?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道题完整的描述一遍呢?  11朵花,每3朵摆一盘,摆了3盘,剩余2朵。  二、观看图片,引出活动  (主题图)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  余数  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下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吗?(也就是说你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结合这道题组成一段话)  “余数”的来历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刚刚从猿猴转变成人,他们以打猎为生.可是猎物常常太少,他们必须把食物平均分开,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但是在分食物的时候,人们经常发现:每个人分到相同数量的食物以后,还会剩下一些,可是这些食物又不够再分一次,于是这就启发了后来的人们认识到数学除法运算中的余数。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小学数学除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0  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复习的第1—5题。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回顾乘法口诀并练习。  (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习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习第2题:同桌互动完成。  三、乘除法练习。  1、填一填——完成第3题  (1)学生们独立完成。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学生完成第4题的填空,然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5题上面4行。  (1)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错误评讲。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的计算,我们发现,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必须熟记口诀,用对口诀。  四、作业布置:第5题后面的两行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时:复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复习第6-11题。  教学三维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背乘法口诀。  2、完成第6题,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3、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组织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9题。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2、完成复习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选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算出每种船需要的只数,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3、学生讨论完成第11题,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四、找规律填数。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五、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复习第7题。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以下两点:  1.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全面的结构图,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地脉络。  2.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在第一部分中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根据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可以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对比复习。然后在小组内合作整理相关知识,把这部分内容梳理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这部分的知识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 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复习小数的乘、除法。(板书课题:小数的乘、除法)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打开教材看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内容,想一想,第一、三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哪些知识?(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师指导并归纳,将总结写在黑板上)  小组合作: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3.怎样验算小数乘法?  4.小数乘法的估算要注意些什么?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5.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  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回顾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系统地了解,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既梳理了小数乘、除法的内容,又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准备。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复习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4)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完成教材113页1题(1)中关于小数乘法部分的习题。  3.小数乘法的验算。  (1)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重新计算一遍,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同。  (2)完成教材115页2题中的三道乘法算式,要求验算。  (3)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4.积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除法性质:a÷b÷c=a÷(b×c)  (3)完成教材115页3题。  6.解决问题。(估算)  (1)小数乘法的估算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①要思考怎样估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②要考虑用于估算的两个数要接近于原数。  如:0.49×2.8≈0.5×3=1.5这些数与原数比较接近,计算就变得非常简便了。  (2)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①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  ②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二、复习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113页1题(1)中关于小数除法部分的习题。  5.求商的近似数。  (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2)完成教材116页5题。  6.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也随着扩大。  (3)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的例14及“做一做”题目,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商末尾补“0”的意义。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540÷6072÷18140÷2560÷8  720÷9303÷3217÷7320÷4  2、不用计算,讲出商是几位数。  3、改正下列各题中的错误。  先让学生讨论,找出各题的错误原因,再由三位同学板演订正,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重算。  二、新接。  1、引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  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同样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况。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4。7820÷23  (1)审题: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2)学生试做。两人板演。  (3)教师巡视,将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写在黑板上。  (4)结合竖式提问:  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个位上商“0”为什么一定要写?  教师指出:在计算过程中,除到破除数的十位商“4”,能除尽,被除数个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3、改题。如果例3的被除数是7830,该怎么办?  (1)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  (2)结合竖式讲评提问:  ①当十位上商“4”,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余数1与个位上的0移下来?(当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数十位上还有数,因此要把1移下来,再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10除以23,个位仍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时余数为10。)  ②商的末尾不补“0”行吗?为什么?(不补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验算的结果也就不对。)  ③怎样进行验算?(看除数与商的积、加上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巩固。完成第63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9180÷543749÷3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由学生独立练习。  四、。  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带0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两点:  1、试商前要先确定商是几位数。  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写0。  五、作业。练习十四的第6-10题。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3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表内乘、除法口算:  7385204  72987366  32463796  4342656  2.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  2.教学例6.【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6横式:59=  (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数与乘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向横式报告计算结果.  (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可互相讨论.  (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  ①先写被乘数5;  ②再写乘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③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  ④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  ⑤5乘以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十位上的4写在十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  ⑥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6)学生修正做错的题.  (7)反馈练习(101页做一做):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写积时注意什么?  3.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7挂图  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题意:把8个苹果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②明确属于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用除法计算.列式82=  (2)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哪不一样呢?  ①先写,表示是除法计算,被除数写在里,除数写在的左边,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照写.  ②8除以2商是4,把4对着被除数8写在的上面.同时注明4是商.教师讲明,每2个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8个,就把24的积写在被除数8的下面,表示从原来的8里分掉8个,8-8=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画一条横线,用被除数8减去24的积8,等于0,写在横线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逐步写.  板书:  ③引导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4.教学例8.【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8:,这个算式表示直接让我们求商.  (2)被除数是63,除数9,商应是几?(7),商应写在什么置?因为(7)是7个1,所以要把7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3)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9和7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63-63=0,画横线,在横线下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反馈练习.(101页例8下面的做一做)  教师指导做对重点步骤要强调.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后订正.教师要加强计算步骤及书写格式的指导,书写必须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发展.  1.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步骤及写法.强调积、商的对位.  65=84=279=  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方法、书写格式、特别防止积、商数位对错现象的发生.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看板书,总结今天学的新知识,再次强调重点、难点.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6396789  2.食堂运来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写出横式和竖式)  六、板书设计.  乘、除法竖式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口算.(尤其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具、学具准备:  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每捆10根,9根单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说得数,最后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  84 355 402  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  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动画口算除法(导入)(农村学校可口述情境):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2.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请学生口述列式并板书:  603、 602、606 、604(说明:604以后再学)  设问:以上各题结果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出示课题)  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 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①计算603=20可能有以下算法:  想法一: 3= =20  想法二: 203=60 所以 603=20  想法三: 20+20+20=60 所以 603=20  (以上题目汇报时,先后顺序不定.突出算法多样化.)  ②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③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 3= , 就是20.(教师用红笔标出,指名学生说几遍.)  (3)学生试算 602、 606,订正得数.  (4)引导学生初步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 6个十,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就是20.同样口算60除以2因为6个十除以2得3个十,所以602=30;口算60除以6因为6个十除以6得1个十,所以606=10.  (5)初步练习:804= 903= 802= (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6)教学读法: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  (7)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谁能用两种方法读出算式.  (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教师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8)提高练习:第30页的做一做.  402,让学生先用两种读法读出算式,再说一说口算方法.  5005、80002,让学生快速写出得数,并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便.鼓励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2.教学例2.  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先分的什么?(整捆的)每份分得几捆?(2捆)再分什么?(单根的)把单根的分成了几份?(3份)每份分得几根?(3根)分完后每份共有多少根(23根)  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6个十和9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 3= );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 + =23)就是所求的结果.结合讲解,可以把分小棒的过程做简单注释,然后列式计算.  在讲完之后,可再让两名同学把分小棒的过程叙述一遍.注意在教师引导下叙述,不必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小组汇报  问: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时应怎样想?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进行小结.  693=23 想: 3=  3=  + =23  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可直接让学生写在书上.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每道题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303 402 804  393 482 844  独立完成,观察每组上下两题寻找联系和区别.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单的讨论.  问:你有更快的方法口算吗?  明确:如303和393.算303只要算十位上33,然后在个位上添一个0就可以了;而393,要先算十位上的33=1,1写在商的十位上,再算个位上的93,3写在商的个位上,结果得13.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注意的问题.  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六、作业:  1. 602 5005 60003  822 963 777  2.(1)82除以2得多少? (2)3除900得多少?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5  一、 教学内容:P2~P3  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三、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五、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 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4) 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20 ÷ 5 = 4  4 ——商  除数 被除数  20 ——除数与商的积  0 ——余数  (5) 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 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小学数学除法教案】相关文章:小学数学除法教案08-05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2-17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案10-27小学数学《竖式除法》教案07-26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案12-15小学数学除法教案15篇12-17数学除法的验算教案07-18《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06-23《分数除法》数学教案12-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数学积分题要画图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