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所说的退步原来是向前是什么意思?

2022-12-17 11:29 来源: 无名之辈说文史
原标题:鉴真好书分享| 陈兵:人间佛教的累累硕果
人间佛教的
累累硕果
《星云大师全集》在大陆以简体字出版,是2019年中国佛教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我有幸获赠一部,粗略翻过,欢喜无量。《全集》第二十一册《佛教·人间佛教》是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表述,虽然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以前都拜读过,但重温一遍,颇多感触,深受启迪。
人间佛教自20世纪初由太虚大师等教界大德提倡以来,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它的实质,是因应现代时机,对明清传统佛教进行改革,让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佛教本怀、渐趋衰亡的佛教重振生机,成为太虚大师所说“以佛法的精神教化社会”的普世佛教,这实际上是实现佛教现代转型的问题。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纲宗,主张以人乘正法为基,重视现实人生的建设,弘扬“以大乘通佛乘”的“圆渐的大乘”菩萨道,在当时也有推行,但因为各种原因,影响有限,其人间佛教思想也较为粗略,不大成熟。
星云大师弘扬人间佛教,是出于对明清传统佛教弊病的深刻反省。他早年出家,对当时佛教的种种衰象感受很深,受太虚大师及其师志开上人的影响,立志改革佛教。他在台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以人间佛教思想为导,开辟佛光山道场,培养出上千名法将,使人间佛教的思想在弘法实践中趋于成熟,结出“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累累硕果。他不但是天才的佛教思想家,更是极善经营道场、培育僧才的杰出实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这种类型的高僧,在古代确实罕见。
《佛教·人间佛教》收录了星云大师关于人间佛教的几篇最重要的讲录:人间佛教的教证、蓝图、基本思想、事业及《如何建设人间佛教》《佛教的前途在哪里》,在这些讲录中,他以通俗晓畅的现代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人间佛教的方方面面。他引经据典,论证人间佛教是佛陀的原本思想,通过对《维摩经·佛道品》偈颂的现代诠释,描绘人间佛教理想的十大蓝图:眷属、朋友、饮食、衣服、居住、交通、教育、娱乐、资用、修行,包括了现代人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间佛教因为强调佛教的人间化,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少谈超出轮回、了生脱死、即身成佛,因而容易被矮化、庸俗化,误认为只是人乘正法加上慈善事业而已,缺乏佛法的核心——出世间。
星云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并非简单的人乘法,其精神实质,是在人间生活中具体实践大乘菩萨道,“要让佛教落实在人间,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上”。他这里说的佛教,是“把各传佛教全部融合、统摄、回归佛陀在人间示教利喜度化众生的本怀”,内容包括了五乘共法、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度四摄、因缘果报、禅净中道等诸乘诸宗佛法,而特别突出中国大乘佛法的菩萨道精神:
以观音的慈悲,给众生方便,为众生服务;以文殊的智慧,引导众生走出迷途,获得光明;以地藏的愿力,使佛法进入每个家庭里,传遍世界每个角落;以普贤的功能,契理契机,随顺众生,行难行能行之事。
以四大菩萨为榜样实修菩萨道,正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所提倡“圆渐的大乘”之本义。星云大师宗承临济,他虽然讲的都是平常人事,俗世生活,但平实的言句中经常透露出禅宗的气息,可以说,他讲人间佛教的精彩之处,是以禅宗的超越性智慧点化平凡的世俗生活。
比起太虚大师及许多祖师高僧,星云大师倡导、推行的人间佛教,具有其独特的性格:喜乐、进取、事业、大众。一反明清传统佛教的悲观、遁世、只管个人修行的性格,星云大师注重乐观、欢喜,提倡“给人欢喜”,建设生活乐趣、人间进取、财富丰足、慈悲道德、眷属和敬、大乘普济的人间佛教,兴办资生利众的慈善、文教、社会公益等事业,强调“度生重于度死、奉献重于祈求、生活重于生死、事业重于庙堂、大众重于个人、法乐重于欲乐”,佛法现代语言化、传教现代科技化、修行现代生活化、寺院现代学校化。不但这样主张,而且一一付诸实行,落实在僧俗徒众的生活中,真正树立起了人间佛教的鲜明形象。
《佛教·人间佛教》一书中更为宝贵、更具可读性的,是《我的人间佛教性格》和《人间佛教的人情味》两篇章。前者通过五十四个记事,讲星云大师自己如何从人间佛教的精神待人接物,处事度人,读起来犹如与大师促膝谈心,一个实践人间佛教的菩萨僧形象,跃然纸上。后者凡九十七个故事,除过几个经典上记载的佛陀在日常生活上教导弟子的事例,其他都是记载佛光山僧俗徒众实践人间佛教的感人故事,既可见人间佛教思想如何落实在佛弟子的生活中,结出慈悲智慧的心灵硕果,又可见星云大师充满人情味、感恩、慈悲等视众生的菩萨心肠。
我认为,众生的宗教需求、精神需求多种多样,因而佛法设有八万四千法门适应各种机宜,今日及未来社会的佛教,肯定是多元的,但不同的宗派、法门,都应该以人间佛教作为基础,可谓多元一体。而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其影响会极其深远。凝聚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智慧的《全集》,是文化宝藏,弥足珍贵。
本期推荐人:陈兵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要著作:《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佛教气功百问》、《佛教之道》、《佛教格言》、《新编佛教词典》、《生与死》、《重读释迦牟尼》、《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等。参编《中国道教史》《道藏提要》《道教手册》《诸子百家大词典》等。
鉴真好书简介
《星云大师全集》简体中文版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新星出版社编制印行。约4千万字,包括:经义、论丛、教科书、演讲集、文丛、传记、书信、日记、佛光山、年谱、影谱、附录等十二大类。星云大师在这些著述中,系统地阐述人间佛教的思想、学说、理论以及实践结果。内容丰富全面,包含大量的经典导读、学术论文、主题讲说、佛门掌故、丛林规范、倡议评论、偈语格言、艺文创作乃至编着的教科书等,处处论述人间佛教,在在闪耀人间佛教思想的智慧火花。
作者: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鉴真图书馆 阅览室索书号
B948-53/X602
《星云大师全集》收录了星云大师一生所有的中文图书著作,全集约4000万字,共分12大类,此前已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此次出版的《此岸彼岸——<星云大师全集>读后》是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名人包括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授赖永海、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等,共计百余人,对《星云大师全集》的读后感集合,每篇千余字,文章简洁,内容积极向上。
目 录
《星云大师全集》自序
王文章:大德本怀,以文化人
一、经义类
楼宇烈:读星云大师《六祖坛经》
李四龙:“安心”的金钥匙
李广良:般若、生活与自由
钱文忠:从“唯识”观照迷惘的心
广兴: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业
克能法师:通达如来真实要义
李利安:世界上美丽的人
雪梅:觉悟幸福之道
韩国茹:极高明而道中庸
陈剑锽:从娑婆世界走向人间净土
钱光胜:甘露洒心
董平:涵摄妙理,契合当代众生根机
邱高兴:恍悟自身佛法富贵人
程恭让:为当代佛教的佛理诠释困境探寻出路
二、论丛类
赖永海:读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佛陀本怀》
龚隽:和会中印章华梵
徐湖平:博观约取化人心
唐忠毛:从“心”出发的管理学
王颂:自力和他力的统一
净因法师:自利利他,僧伽的双重责任
三、教科书类
陈永革:教理通识教科书的智慧启迪
方广锠:法藏津梁
陈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张家成:何谓“佛弟子”?
张文良:点亮心灵的智慧明灯
吴忠伟:无诤之法,并立之宗
夏德美:佛光普照三千界
心保和尚:佛法世法,不一不二
陈兵:人间佛教的累累硕果
魏道儒:令人欢喜赞叹的《佛学教科书》
温金玉:栖心修道,衲子家风
钱超尘:佛门亲家
杜保瑞:重现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证悟
纪硕鸣:金玉满堂,智慧满贯
李德民:永远的星云
任之:心地善良,家国天下
四、演讲集类
刘水明:妙语智言接踵至,忧悲苦恼随风散
王能宪:禅诗的意味
江迅:读书是星云大师生命中的重要资粮
王彬:佛光会,现代化“人间与实践”新模式
王守常:星云大师印象记
罗世平:发恒常心,成难能事
安虎生:佛教有我
段玉明:“四的”:人间佛教的精要解答
高文强:文学即佛学,书写亦修行
韩金科:佛手托两岸,雷音震五洲
田青:佛光普照,法音宣流-我与星云大师的佛乐因缘
曹照琴:环保与心保
刘传铭:不容易-北齐佛首回归的一声浩叹
五、文丛类
蒙曼:鸳鸯绣了从教看,“且”把金针度与人
郑欣淼:矻矻总是人间事
范翎:我是佛
董群:《星云禅话》的六大特色
麻天祥:人间、人生、人情、人伦、人心与人文-“佛教的福音书”解读
李丽:退步原来是向前
魏常海:点亮心灯
何燕生:一部“佛光百喻经”
张志清:读《星云大师全集·怀古慨今》随感
蒋元明:“1”和“0”的关系
刘敏君:利万物而不争
卓新平:人生如是自有缘
邢东风:修身养性、开启智慧的“无尽藏”
谭盾:从众生的角度礼赞慈悲
狄其安:诗以言志,诗以道志
李向平:人间佛教开启“生命权利”新时代
吴光正:从文学创作证悟菩提正道
濮存昕:真佛只说家常
刘国昌:《星云序跋》一书读后
六、传记类
易中天:佛教本该在人间
吕章申:一代名僧,功德圆满
萧灏东:一烛光燃千盏灯
叶小文:富有恒沙界,贵为人天师
邱永辉:从星云大师朝圣到人间佛教回传印度
李焯芬:真诚的告白,殷殷的叮嘱
任毓骏:践行恩师教诲,发扬光大佛教事业
七、书信类
刘爱成:再忙都要读书
裴勇:润物无声,行化无痕
李虎群:星光云水,照润众生
八、日记类
张静之:佛陀安住我心
冯文丹:去西方传法
成建华:解行并重,理事圆融
史江民:感受经典的力量
董岩: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
周广荣:“人间性”与星云大师的期刊编辑理念琐谈
尚荣:佛艺弘道,翰墨因缘
张雪松:世界佛学会考-给众生带来欢喜的考试
纪华传:谈圆融精神
龙达瑞:《佛光大藏经》在中国大藏经中的地位
李建欣:佛光山不拘一格的“师徒时间”
九、佛光山类
郑固固:随喜人间
邓子美:传奇史话徐徐铺展
李继武:一部划时代的佛门清规
十、年谱类
何建明:圆满的佛学人生
十一、影谱类
徐忆农:在这里,点亮心灵的灯光
张新鹰:大师心海的无尽意象
孙霞:数点梅花天地心,是则名为报佛恩
李自健:文化生命,缘源不绝
十二、附录类
彭明哲:入经藏之门径,了佛理之津梁
《星云大师全集》出版琐记
编者的话:启迪智慧的钥匙
鉴真图书阅览室欢迎您加入好书分享的行列
阅览室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鉴真路1号 鉴真图书馆阅览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包容的作文500字 包容的作文素材篇一
包容,是世界最好的原谅方式。在一家大公司,一位高级负责人因工作失误而让公司遭受巨大损失。董事长的接待让他知道包容的力量,他以此为巨大的内在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拼搏,最终为公司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不正是对“包容”最好的诠释吗?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来。包容,是永垂千古的奔流。是的,长江一直在流淌着,如此之长,横亘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然而,在时间上似乎更长,贯穿整个华夏的文明史。
在长江的上游,有刘备托孤的眼泪,也有李白迎风扬帆的身影。刘备和李白完全是两类人,一位是争逐天下的君主,一位则是周游天下的诗人。帝王将相自成其盖世伟业,遗世独立的诗人自成其千古奇文。
然而,长江以她的广博容纳了这一切。在清早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来刘备疲惫的马蹄。在这里军事与文辞相互交融,力与美相得益彰!在这里,我看到了华夏的宽容与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长江正因为有了如此广阔的胸襟,拥有包容的心田,才会有绵延不绝的奔流,才会有永垂千古的历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包容,是严冬绽放的谅解之花。有位男孩脾气十分坏,他父亲为了让他克制脾气,便给了他一包钉子对他说:“要发脾气时就钉一颗钉子”。随着口袋中钉子的逐渐减少,男孩终于明白脾气就像钉子,很容易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人是要有包容之心的,因此,小男孩渐渐学会了包容。当他拔下钉子的同时也学会了包容别人……包容,让犯错的人重获希望;包容,让宽容的人绽放光芒。包容,温暖人心、鼓励人们向上的一个小小的举动。
“月亮的脸上也有雀斑”。学会包容,是处世的需要,我们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我们要有学会包容的风度,我们要学会包容。
只有包容,才有大海的广阔;只有包容,才有长江的滚滚长流;只有包容,才有“将相和”的美谈;只有包容,才有我们和谐的社会。包容,是一门博大的学问。
包容的作文500字 包容的作文素材篇二
与友人聊天时说起,平时睡眠不太好,友人说读读禅悟类的书籍对催眠很有好处,并说尤以星云大师的作品深为世人推崇,于是向我推荐了《舍得》、《宽心》、《包容的智慧》等书。
《包容的智慧》是刘长乐先生与星云大师以对话的形式体现的,两位作者一位是传媒界的领军人物,一位是佛教界的宗师。他们以佛教为话题,以包容为主题,谈人生,谈社会,谈事业,谈处世;但他们并不是一味的宣传佛法的包容,而是大量的列举了儒家和道家的修身养性的理念,不仅让我们在窗前明月中看到了梅花,于暗香浮动处关照了明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的见证了他们的博学,见识了包容的智慧。
这是一本充满禅学味道的书,读完后的感受犹如温暖的春风习习扑面,智慧的清泉款款入心,将人置身于旷野之中,心胸开阔之感。它告诉我们包容虽然无法改变过去,却能够改变未来。《包容的智慧》对我启发最大、教育最深的是:面对都市的繁华、尘世的嘈杂,要想秉持自己的内心,点亮自己的心灯,让人生充满从容、淡定,就必须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
1、 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包容是一种比天空还要
宽阔的胸怀。我们要逐渐培养“大胸怀”,不断摒弃“小心眼”。蓝天包容每一片云彩,故天广无比;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故海角无涯;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故山高挺拔;“宰相肚里能撑船”,因为他有包容万人之心。是啊,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其实,包容的力量一切都源自人的心,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正像星云大师说的: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挫折,如果能够不只站在自我立
场出发,跳出“小”圈子,多为大众着想,融入“大”集体,多感恩,少抱怨,珍惜与品味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相信工作一定会更愉快,生活一定会更精彩。因为,人只要有了包容之心,就能驱散生活的痛苦和眼泪,就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
2、正确处理“进”与“退”的关系。包容是一种完美的生活智慧。小到个人家庭,大到集体、国家民族,都需要人们怀揣一颗包容之心去面对所有问题,学会妥协,懂得退让,因为“退步原来是向前”。
“容”是和谐国家的法宝。 中华56个民族,因为有“容”的智慧,大家互有你我,而又各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在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交往中,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百花齐放,共享繁荣,正是有容乃大、博众所长的结果。
“爱”是和睦家庭的基础。如有包容之心,当家庭成员产生摩擦时,就能学着退让,求同存异,家庭、夫妻、父母、子女也就能和谐相处。
“忍”是快乐团队的保证。忍是智慧,忍是担当,星云大师的禅意示意我们:“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世上没有废物。识人者智,
自知者明。只有了解自己的团队,明白自己的希求,“在冲突中学习”,看人所长,相互忍让,就能够打造一支快乐而有有战斗力的团队。
正所谓: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
3、正确处理“繁”与“简”的关系。包容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只有领略到了其中的滋味,才能真正地拥有那份广阔的心胸,那份坦然,那份自然。试着用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人,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或许某一天,你就会猛然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妙!说不定还拥有了“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好心态。
在多元的社会里 ,我们将与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人相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如果我们遇事互不相让,总揭人所短,斤斤计较,就会将简单事情复杂化,弄得时常不开心。但如果能怀着“虽然不沾身,芳馨已入心”的随喜心态,用平等铺路,无差别尊重,与人为善,尊重个性,立场互换,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就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彼此相处也就变得简单而愉悦。
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对我说,心地善良的人会越活越年轻,越老越漂亮,现在看来与“有容纳的气量,自有端庄的容颜;境随心生,容从心现”是有异曲同工之效的,正是“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让我们常修包容之德,常怀包容之心,常赠包容之爱,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从容!
包容的作文500字 包容的作文素材篇三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很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能包容别人,不能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其实,学会包容并不难。
朋友,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字眼,是什么让这两个陌生走到一起的,那就是包容。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印证了包容是系起朋友间亲密无间的纽带,包容是沟通的桥梁。
蔺相如,赵国的谋士,此人才华洋溢,正因为如此,引来了武将廉颇的不满,廉颇便在背后说他人的坏话,说一些有损他人形象的话。蔺相如看在眼里,他却假装充耳不闻,引来了很多人的赞赏。就这样,廉颇深受感动,觉悟自己真的错了,竟没想到蔺相如竟有如此大的度量。廉颇便登门负荆请罪,但蔺相如始终保持君子风范,能够很好的接待廉颇,告诉廉颇知道错误,能够及时改正就是好的。从此以后,两个人和好如初,亲密无间。赵国也因此在当时能够完全的保留下来。包容是沟通的桥梁,拉近两颗奔跑的心;包容是一座沟通的桥梁,它使丑陋的事物露出美丽的一面;包容是一座沟通的桥梁,它挽起多少人间的细节。
包容是什么?那么请看雨后晴空最没的事物,我想最美的一定是那天边的七色彩虹,发出最美的光,那就是包容的标志,象征。包容自古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有多少包容他人的例子,我记的不太清勒。但我只想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今天你包容他人了吗?
生活中包容,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它使我们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用一善意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友爱的心灵渴望
包容,化解矛盾的法宝,隔阂见的催化急,生活中的三秒胶。包容,搭起够用的桥梁。树起远航的帆。
包容的作文500字 包容的作文素材篇四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比大地宽更宽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的是天空,比如天空更宽的是心灵。心灵的领域可一包容世间万物,一颗包容的心可以与人为善,化干戈为玉帛。
包容,就是指宽大有气魄,不斤斤计较或不追究。面对别人的善意指责、批评。只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不至于就能把彼此的痛苦减轻。这是一篇文章给我的启示,使我懂得了在人间除了生命以外,一颗包容的心也是值得珍贵。
记得有文章有记录一个包容故事的片段:
那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我在那一年的深秋,因为患了肺炎,住进医院,天天打点滴度日。就在住院的日子里,有一天早上,按管理照常打点滴,可是就在这天,来给他打点滴的是个实习生,毕竟是实习生,初来乍到,打点滴就没老手如此准啦!等一下,刺进去,没刺进血管,被迫拔出来,想想看,如果在场的是我,受到如此的折腾,还不怒发冲冠,可作者还是忍住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四次针才扎进血管,可他并没有怨言,一笑而过,而那实习生露出了笑容
由此可见一颗豁达包容的心灵是何等尊贵。
如果大家不相信,那么我们来举两个例子吧!在战国时期赵国力量十分强大,在赵国里有一个蔺相如的上卿和一名叫廉颇的大将军,廉颇一再阻碍蔺相如办事,使蔺相如十分难堪,可蔺相如却本着以和为贵的品质,一次又一次地包容宽恕了廉颇,廉颇一犯再犯,蔺相如却一直都没有生气,没有报复,终于感动了廉颇,一次廉颇背着荆条,来找蔺相如,恳切地求蔺相如原谅,蔺相如也没有摆架子,包容了廉颇。这就是一直广为流传的成语: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也很好地说明了包容的重要性,如果不是蔺相如的大度,能感动廉颇,能和好如初吗?不能。
看看古人,想想自己,有时为了一点矛盾就大发雷霆;和朋友有一点小摩擦就争的面红耳赤。争吵玩了,又有啥两样,总希望的到别人包容谅解自己,自己不去包容他人的人,就只懂得自私自利,找不到生活中快乐的一面。
为了快乐的真实一面,请有一颗包容的心吧!
包容的作文500字 包容的作文素材篇五
小雨心想:“我得让王老师理解我,让王老师知道事情的真相,让自己得到清白。”
小雨走到王老师的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敲了一下门,走进了办公室。小雨看见了王老师,心平气和地对王老师说:“王老师,今天的事您错怪我们了,我和小欣其实没搞小动作,我只是向小欣借一下橡皮,您不应该那样说我们。但我们也有错,我应该经过您的同意,再借东西。我在这里,向您说一声‘对不起’,也希望您能还我们一个清白。”
王老师听完了这句话,沉思了一会儿,温和地对小欣说:“你先回去吧!”
“铃……铃,铃”,又上课了。王老师走进了教室,对大家说:“方才上课时,我错怪了两名同学,我不应该说那样狠的话,在这里我向他们说一声‘对不起’,也希望他们能原谅。”
霎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地掌声,小雨和小欣笑了,王老师也开心地笑了。
看啊,这就是理解的力量。
理解别人,宽容别人,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能使别人与你“化敌为友”。
包容与理解还能使你心胸开阔,能够以宽容的心包容一切,以理解的心感动他人。时刻铭记他人、宽容他人,幸福就常在你身边。
}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夫妇一再的邀约,今天有缘和大家在这儿见面。我想利用三天的时间,和各位谈谈‘佛教与生活’的问题。
‘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不可以完全把它当学问来研究。佛教是一种宗教,应该把它融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因为人不能没有生活,而生活需要用佛法来指导。
在佛教界,我常看到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他们进入佛门几十年,可是却不能与佛法相应。譬如说,佛教讲慈悲,而他不慈悲;佛教讲忍耐,而他不忍耐。其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他不能把自己信奉的佛法,应用在生活中。我觉得在信仰的历程上,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所要讲的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如何运用佛法,用佛法指导生活。我谨提出三点来说明,那就是:
第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
第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
第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离开不了空间、时间、人间等三者的关系。什么叫做生活的空间呢?一只小鸟,到了傍晚时分,飞倦的时候,它要回到窝巢里栖止;一个人经过了整天的劳累工作,也需要有个温暖的家养息疲惫的身心。不论‘窝’也好,‘家’也好,这就是大家生活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没有安排妥当,则生活就不能舒适。历史上有不少的战争,起因都是为了争夺土地,即‘空间的争夺’,由此可知,空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如果对于‘空间’不能妥当处理,则人类的生活将是痛苦不堪,纠纷不息。
什么是‘生活的时间’呢?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人生几十寒暑,如白驹过隙,如过眼烟云。佛陀曾说:‘人命在呼吸间。’我们要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事业?古人也说:‘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学无止境,佛道遥远,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去充分发挥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忽视分秒的时间。
什么是‘生活的人间’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不容忽略的问题。人是群众动物,绝对不能离群独居,人与人在社会上有着极密切的关系,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和谐相处呢?诸如此事皆为古今圣哲所注意探讨的问题,今天我就针对这三个问题,逐项为各位分别阐明解说。
第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
(一)从心外的空间说到心内的空间
所谓心外的空间,是指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譬如我们居住的房舍、活动的场所,甚至于宇宙自然界,都是我们心外的空间。对于外在的空间,大家必须认识清楚各种情况,才能活动自如,才能运用得当。假如我们要从甲地到乙地去,应该先了解路线如何走,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应该准备些什么东西,以及各种安全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掌握清楚,那就可以享受愉快的旅行。所以我们对于心外的世界,只要多用点心去探求一些知识,小心谨慎的去了解、去适应,就能够得其所安。例如环游世界,甚者登陆月球,准备了解妥当以后,不论再大再远,都不是难事了。
最困难的是心内的空间,它是无形无相的,不可捉摸的,最令人不易了解的,一个人平常活动的心外世界,不论是君王诸侯或将相百官,不论有多大的权势威力或聪明才智,他们所能到达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尽管现在科学文明已发展至太空时代,美国人也已率先把人类送至月球。但是这个宇宙虚空之中,除了月球外,其他还有如恒河沙数般的星球,人类还不曾见闻过,更遑论登陆了。外在的虚空世界,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到达的,只不过如微尘般而已。‘拥有良田千顷,夜眠不过八尺。’佛法告诉我们:心内的空间,比心外的空间还大。经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对于心外的空间,不必去争执、占取,最要紧的是必须去体会心内的空间。
什么是心内的空间呢?就是要开扩我们的心胸。平常描写一个人心量大,就说:‘宰相肚内可行船’。佛教说一个人心内的空间之大,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容纳在我们的心中。不论什么人如果能把自己的心内空间放大的话,就能够如大海一般容纳百川,不拣巨细;如泰山一般承受土壤,不拣精粗。心内有了宽阔的空间,就能包容宇宙虚空。人事的纠纷,世俗的困扰,都能包容而不计较。甚至大千世界就是你的禅床,可以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慈惠法师的父亲张辉水居士,有人劝他出外去游览,他说:‘法界之大,都在我的心中,我还要到那里去玩呢?’他已经把握了心内的世界,大地山河都在他的胸襟之中,又何必再浪费草鞋钱出外旅行呢?
要获得心内的空间,佛教有许多经典都能给予我们很详细的指导,譬如《维摩诘经》中的‘不二法门’,就能开展我们心内的世界;《华严经》中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就能扩大我们心内的空间。所以一个 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心内的空间,也就可以同时获得心外的空间。
(二)从前进的空间说到回头的空间
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空间却更重要。平常在我们活动的空间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进,而不知道还有一个退后回头的空间。一般社会上的人,往往凭着一股勇气,在人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争取功名富贵,一旦碰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有的人知道回头,有的人却顽强得直往前冲,甚至于跌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教里,佛陀早就指示我们,人生有两个方向世界:一个是前进的世界,一个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够同时把握这两个世界,前进的时候前进,回头的时候回头,好比人有左右两只手,顺遂自如,人生便更能臻于完美。
在佛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偈,描写退步求全: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借着农夫弯腰插秧,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观照自己的本性,必须要退步低头,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唯有回头、放下、忍让的世界,才能使我们更逍遥自在。
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的襟怀,则何处没有光风霁月的空间?当一个人的人生遭遇到颓唐失意的时候,如果能记取‘回头是岸’的古训,则何处没有美丽光明的希望?
讲到‘退步’、‘回头’,让我举个例子更详尽的说明它的道理。水,在世间上是最普遍的,也最为人类所需要。观水的流势,当它从山峰上急泻而下的时候,气势澎湃;而当它在平地上缓缓流动,遇到岩石壁岸阻碍的时候,它一定转变方向,改道而流。
一个人在世间上为人处事,如果能像流水一样,随时知道应变,不必硬冲直撞,则定能无往不利,事事顺遂。
再者,有一些人,看到学佛的人便说:‘你们信仰佛教,不抽烟、喝酒,不打牌、跳舞,丝毫没有人生的享乐,这不是太消极了吗?’难道要抽烟、喝酒、打牌、跳舞,才算是积极的人生吗?其实,佛教徒是深深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不实,而从吃喝玩乐的声色犬马中回过头来,积极地从事修行办道、弘法利生等事业,这种人生能认为是消极的吗?如果大家能够真正体会回头的空间的意义,即从恩怨莽撞、虚荣奢靡中回头,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是前进、积极、幸福、
快乐的人生。
(三)从有相的空间说到无住的空间
这个世间形形色色、灯红酒绿,像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这些都是有相的空间。大家现在正生活于这个有相的空间中,追逐着人生种种的享乐,譬如世间上的金钱使我们迷失本性,爱情使我们神魂颠倒,名利地位使我们忘却安危,铤而走险,大家被五彩缤纷的世界所迷惑,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都是假相、都是不实在的,所以对它执迷不舍。《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事物,只不过是因缘和合、有条件的存在而已。今天大家有缘承受佛法,了解了这个道理,此后就可以从虚妄的、有相的空间里超脱出来,进入到无住的空间,那才是一个解脱的世界。
什么是无住的空间呢?无住的空间,并不是叫我们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不要睡觉;而是一样的吃饭、穿衣、睡觉,但是却不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所羁绊,也就是说住于生活之中,而不被生活所牵系。古德说:‘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这句话本来是说:农夫为了防止飞禽昆虫来啄食谷类,所以制造一个木头人,放在稻田中央,用来恐吓鸟儿昆虫;虽然鸟儿昆虫、稻田花草五彩缤纷,可是木头人却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意思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名利金钱之中,要修养到有如木头人一般,即使面对彩色缤纷的万花世界也不会动摇内心的境地,这就是无住的生活。
我们赞叹一个人品格高洁,说他远离俗尘,超然俊逸;但是一个住在红尘中,却不为氤氲所染的,才更是豪迈脱俗。池里的莲花所以为诗人雅士所歌咏赞赏,是因为它出于污泥而不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洪流之中,若能不随俗浮沉,固然难得;如果与世尘同流而能不合污,
则更是可贵。所以佛教认为:远离外境,潜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在闹市,而仍然能够不为外境所转移,才是上上乘。所以说:‘大隐隐于市’或‘热闹场中做道场’。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夫?那是因为参透有相空间的虚妄性,对于世间的一切,不会生起执着,而能过着无住的生活。
古来很多大德都有这种境界,譬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维摩诘居士的‘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一休和尚的‘背负女人,却能坦荡无碍’。一个人如果能体会无住 的空间,则何处不能自在逍遥呢?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又是何等的洒脱逍遥!
以上,我和各位讲解生活的空间,分为三方面叙述,即从认识心外的世界,然后再体会到心内的世界;从认识前进的半个世界,然后再回过头来认识退后的半个世界;在认识虚假有相的世界,然后进入到无住的世界。把整个空间的前后、内外、虚实都认识清楚之后,才能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而进入一个学佛者所要追求的、向往的更大空间。
第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
经云:‘人命在呼吸间。’此即说明一个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虽然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甚至天人可活几万岁的说法,但是以无始无终的阿僧祇劫来看,也不过如朝露般短暂而已。因此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要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以有限的时间,充实无限的生命;以有限的时间,发挥生命的价值。现在让我也从三方面来说明生活的时间。
(一)从零碎的时间说到一贯的时间B1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即使七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在一期的生命过程中,为了生活上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再分割成片片断断、零零碎碎。譬如:有时候要吃饭,有时候要睡觉;有时候要处理公务,有时候要办理家事。为了吃一餐饭,就要花几个小时去想菜单、
买菜、烹煮,即使不自己动手,上馆子吃饭,也要花时间走上一段路;为了想睡个觉,要打扫房间,要整理床铺,躺下来还要辗转反覆,久久才能成眠。吃饭、走路、睡觉,其实并不一定是自己心甘情愿要做的事,但却是一个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事。在我们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如果把每天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洗澡的时间全部扣除,剩下的还有多少呢?再者,人生虽然有数十寒暑,可是,要除去嗷嗷待哺、懵懂无知的幼年,和垂暮多病、心力交瘁的老年,真正能够发挥智慧、为人类贡献能力的时间,实在少得如海中水沤,太有限,太短暂了。
我常常鼓励人,不论是年轻的读书朋友,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大家要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用功或修行。譬如:在学院念书的人,吃罢早饭,还有十五分钟才上课,有些人就坐在那儿闲谈,打发时间,何不趁这机会背诵一课书,或者抄写一段笔记,为什么要白白把时间浪费呢?家庭主妇在厨房做菜,或者打扫房间,不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观想圣容吗?上班的公务员,更可以利用等车或乘车的时间,观想或念佛。古德曾勉励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或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当一个人于闲聊时,或因得意忘形,或因不用思考,往往一句话已经得罪了人而不自知,所以,利用闲谈的时间,多念佛号,多观圣容,不但可以免于造口业,还可以于无形中增进道业,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如果能常常这样用心,相信吃饭也好,走路也好,睡觉也好,办事也好,一定能够安心自如,并且也可以将零碎的时间连贯起来,这样,修心观想的功夫也就可以不至于间断。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忙碌的工业社会里,不能随时利用零碎的时间,那他一定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无所适从;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悠闲农耕社会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大家投身在这紧张繁忙的工业生活中。每个人必须拾缀零碎的时间用心思考,把握‘浮生半日闲’的片刻,可以去完成许多的心愿和事业。
十几年来,我在南部创建佛光山,时常有人问我:‘你没有学过建筑,怎么会建房子?你也没有读过师范,怎么会办教育?’我告诉他们说:‘不错,我没学过建筑,也没进过师范;但是,我从大陆到台湾,又从台湾到过国外,我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房子,每次我都在注意别人怎么建房子,并且我常设身处地想过:如果我是个建筑师,这栋房子应该如何设计?这块土地应该如何规划?如何使它更整齐美观?过去,当我还在学院求学时,我就想:假如我将来办教育,我将如何计划,如何实践理想?……由于过去的用心,所以一旦机缘成熟,不论创建道场、筹办学校,一切构想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假如要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只有说多利用零碎的时间,多用心思考而已。
常常看到很多人,不会利用时间,甚至于还嫌时间难以打发,譬如坐上车子,不是闲聊,就是闭目睡觉。因此,我常想:一个不会用心思考的人,不会争取时间、不会利用时间的人,要想他能有多大的成就,那是很不可能的事。根据佛法,就是上厕所、进浴室都可以念佛,因为念佛的人,心里的佛是不可以间断的,绵接零碎的时间,一贯我们向往佛道的心志,不论生活上、事务上、环境上如何转变,我们的心境要能不为动摇才是最重要的。
(二)从等待的时间说到创造的时间
俗语有云:‘韶光易逝,岁月荏苒。’光阴是无情的,如轻烟,如白云,当你稍不留意时,它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要及时努力,因为生命不能等待,等待只有让时光蹉跎。短暂的人生,应该要随时把握,充分利用,要有创造 力,不能因循苟且,要富于进取心,勇于向前,因为等待,只有让生命虚掷,让岁月空过。
过去四川有两个人,同时发愿欲朝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其中一人表示:让我筹妥资粮,备好船只,将顺江而下,朝礼普陀。另外一人,身无川资,沿门托钵,徒步而行。时隔多时,徒步者已朝拜过普陀山,再返回四川去;可是前一个人还未购妥船只,更遑论出发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凡事不需要等待,等待又等待,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时间容许你三等四拖的吗?所以,只要是对大众有利,对佛教有贡献的事,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努力去创造,不要等待机缘错失,造成终生憾事。尤其是一个年轻人,更应该珍惜英年大好时光,发愤图强,不要等到白发皤皤,才唉声慨叹‘空负少年时’。
所以聪明的人,不缅怀过去,不憧憬未来,及时把握现在,努力振作。
有一则寓意深长的故事说:有一位老耄长者,须发斑白,齿牙脱落,有人问他:‘老先生!你今年高寿?’
‘四岁。’老先生回答。
‘不要开玩笑了,您老人家须发全白,怎么只有四岁呢?依我看,大概七十几八十岁了吧!’
‘说来惭愧!我实际年龄虽然已经八十了,但那只是马齿徒增而已!因为我过去的人生,是在因循等待中,浑浑噩噩地过去的。真正有意义的岁数只有四岁,那是我信仰佛教,皈依佛教以后的日子。因为这四年来,我真正懂得去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是在为大众服务,我在布施助人中体会了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真谛,所以我认为像是只活了四年而已!’
有的人活在世界上,虽然寿命很长,却只是在等待中虚度,倒不如八十老翁四年的寿命来得更有价值。
时间的漏斗,是无影无踪的,常常在我们不经意中滴滴消逝;虽然如此,一个人只要处处留心,仍然可以利用时间创造不朽的生命。佛法所谓‘真空妙有’,即告诉我们在似无的‘空’中,可以生出‘万有 ’来。
譬如十几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荆棘满布,当时,曾经有人怪我,为什么好好的都市不要,却要跑到什么都没有的荒山做什么呢?可是,一股信心在支持着我,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们去做,绝没有不成功的,多年来,我们披荆斩棘,终于开辟出佛光山这座道场来。凡事不能等待,必须着手去做,只要大家将等待的时间改成创造,则腐朽也可以转成神奇。以自己的至诚、发心,在无声无息的时间里,创造出有益于大众的事业;在时间的齿轮里,走向永恒无尽
的目标。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依凭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而创造出来的,那四十八大愿,是在无量阿僧祇劫中完成。因此,我们不能等待,不能坐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应该要努力去修行,认真去创造,以自己的愿力,加上虔诚的勤修念佛,自然能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契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极乐净土。
(三)从短暂的时间说到永恒的时间
假如说人生只有几十年的岁月,那么这种人生未免太短暂、太乏味了;其实,人生所以有意义,乃在于它那永恒的生命。有人以为人一死亡,一切都完了,还有什么永恒可言。殊不知一期的生命虽然灭亡了,却又有一期的生命正在开始。依佛法解释,人是死不了的,死亡如同搬家一样,这一座房子古老破旧了,换一幢新房子;一个人的色身衰老了,再换另外一个身体。这个中间,就关系到一个人的善恶业报,譬如勤劳刻苦的人,积蓄了很多钱,他可以从破旧的房子搬到高楼洋房;可是,经常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人,只有从高楼搬到违章建筑的矮小房子。一个信佛的人,可以藉着平日做功德、行善业的力量,将来搬到极乐世界,住到黄金铺地、亭台楼阁皆是七宝所成的地方,这不是值得欣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对于佛教徒来说,并不可怕,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一种永恒的生命,永恒的快乐。
我们要如何才能获得这种快乐呢?主要的是如何从短暂的时间,证悟到永恒的生命?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发挥无限的价值?
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家,吃力地在庭院挖土种一株小桃树。一个年轻人路过这里,问道:
‘老先生!你年纪这么大了,还种这棵小树做什么呢?不要说将来你吃不到桃子,恐怕你连它长成都看不到呢!何必这么辛苦,浪费体力呢?’
老先生直起身来,一手挥着汗,一手捶着腰,面带严肃,声音沙哑的 说道:
‘年轻人!你不懂得生命的意义,我种这棵桃树,并不是为自己享受,虽然等它长成时,我已经死亡了,但是,我的儿子可以在这棵树的绿荫下乘凉,我的孙子后代,就可以享受累累的果实,你能说我种这棵 树没有用吗?’
年轻人听后,哑口无言,衷心感佩老者的人生哲学。古德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或说:‘前人铺路,后人走路。’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命虽然是短暂的数十寒暑,但是它的价值却是永恒、无限的。譬如燃烧一根木材,一根烧过了,再放下一根,一根一根地接着燃烧下去,这前面的一根并不就是后面的一根,但是,这后面一根的火,却是前面一根火的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恰如薪尽火传一样,一期又一期地绵延传递于永恒。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短暂的时间,去创造永恒的生命呢?儒家讲三不朽,即立功、立言、立德。有的人风云显赫,叱吒一时,留下英名让后人歌颂;有的人埋首著作,自成一家,藏诸名山让后人吟哦;有的人修持严谨,圆满一生,树立风范让后人景仰。
佛教则认为证悟法身,生命即能永远存在。因为法身尽一切时,遍一切处,无时无处不在。如佛陀虽然已于二千五百多年前进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却留在无尽的时间,遍布在无限的空间里。时至今日,大家仍然继承着他的生命,并且不断地在发挥着,这就是所谓生命的 永恒。
第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
人是群体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佛法在大众中求’。因此,一个人想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想在大众中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对于生活的人间,必须有一层透彻的认识与了解。关于这一点,我仍然 分为三部分和各位解说:
(一)从小我的人间说到大我的人间
一个人常常会感到有些不必要的烦恼,其原因是因为他不能和别人协调,处处只为自己着想,从来不去考虑别人。
这个世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不是属于某一个个人所有,因此,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很多人忧戚与共地生存着。既然大家共存于这个世间,那么彼此应该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大家和平相处,共同关心属于 大众的每一个问题。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人的享乐,其‘乐’是有限的。譬如说:一个人欣赏电视,不如很多人共同欣赏比较有情趣。再者,个人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并不影响于个人的快乐。如同一支蜡烛光,把它分传给很多支,每一支都亮了,并不影响第一支的光明,反而更增加空间的亮度。人生的幸福快乐亦然,个人的快乐是建筑在大众共同的快乐之上。一个家庭,父母子女围着用餐,父母的慈祥,子女的欢笑,和乐一团,即使饭桌上仅是粗茶淡饭,但是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独坐桌前,面对孤影,虽然吃的是珍馐美味,却有如嚼蜡根般枯燥。空荡的一幢房子,除了壁虎外,找不到第二个人影,每天孤寂无聊,即使装饰再华丽,设备再完善,生活其中,亦毫无情趣可言。由此可知,个人的独处,没有大众相处的快乐,把快乐分享别人,又可以从别人的快乐中增添自己的快乐。因此,一个人要得快乐,必须扩大小我,融自己于大我中,从大我中获得快乐

有首偈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道在那里?佛道在世间,佛道在大众身上。经云:‘诸法因缘生。’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要想求得佛法,必须了解这个道理,化私为公,化我为众。唯有化私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 活;唯有化我为众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几十年来,我个人即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一直很喜欢佛教文化事业,多年来,始终不曾离开文化岗位,自己写文章、出版书,以这些所得,曾经买过一幢精美的房子,住在里面,读书写作倒也逍遥自在。虽然如此,后来我还是把房子卖了,我一直希望能为佛教多贡献一
些,遂以所得一百五十万元买了一块荒山,开始创建佛光山。我将个人所有奉献给佛教,为佛教创办事业,教育人才,我的人生,虽然自己毫无拥有,但是,我心里却觉得非常富裕,我的生活也充满了法乐。
现在佛光山办有佛教学院,有不少佛教青年来研究佛学,从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与他们蓬勃的朝气中,我体验到佛教充满前途希望的快乐。每天接踵而至的善信男女,虔诚的来山朝圣、礼佛,从他们充满法喜的脸上,我感受到佛教深入人心,敦厚风俗的快乐。所以,一个人 要从小我中脱颖而出,化小我的人间为大我的人间,那他将会觉得这种无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生活更加快乐。
(二)从造作的人间说到忏悔的人间
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动作有善恶的行为;嘴上的说话,也有善言恶语;内心的意念,也有善恶的思想。这中间,普遍的与善业相应者微乎其微,与恶业相应者却比较多,因此,人与人相处时,要常常怀着忏悔惭愧的心。
在佛教里,‘忏悔’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其功德不可思议。譬如一个学生犯了过错,到训导处认错忏悔后,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健全的青年。一个出家人要经常忏悔,从忏悔中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恶业。‘忏悔’犹如菩萨的慈悲法水,藉此法水,能够洗涤无始以来的罪 愆,获得清净的佛道。
人生在世,虽仅数十寒暑,但是,为了事业,为了家庭,难免奔波劳累,甚或与人争执计较,这中间,身口意三者,不知造作了多少善业与恶业,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及时反省忏悔,则善业增长,恶业消除,仍然不失为堂堂正正的一个人。因此,佛经云:‘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无明烦恼生起现行,只要及时觉悟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如同陷入错误的泥淖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越陷越深,终于遭到灭顶。佛教中有梁皇宝忏、大悲忏、八十八佛忏悔文等,都是教人常行忏悔;每月的布萨,即教人发露忏悔,所有罪过,一经忏悔表露,则如同经过法水洗净,不会再遭遇旁人的责难与遗弃。
如上所述,大家了解了忏悔的意义与功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忏悔呢?除了佛教的布萨、拜愿以外,让我提供各位一个在人际间最行得通、最能够获得和谐的妙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牢牢记著「你是好人,我是坏人’的铭言。平常一个人,无论怎么样他总是处处要维护自己,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好人。三国时,曹操有一句话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自己不能吃亏,自己永远是对的,这是一般人的观念。可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却要处处为别人设想,大家都是好人,只有我是坏人。如果世间上每一个人都能有这种观念,相信这个世界是和谐的,人我之间绝对没有争执的情事。什么道理呢?举个例子说:
张三把电风扇打开了。李四不喜欢,开口大声说道:‘喂!不要只顾自己吹,想想别人已经感冒了,赶快关掉!’
张三不服气,顶了李四一句,说:‘你自己感冒,站到旁边去!别人热死了也不能吹吹风吗?’
‘我为什么要站到旁边去?’李四发火了。
两个人因此争执起来,一个要开,一个要关,吵得不可收拾。
再举个例子,甲从外面进门,刚坐下,一阵风吹来,门‘碰’一声关上了。
乙坐在里边看书,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弄得烦恼了,骂道:‘进来也不会随手关门吗?’
甲一听,反驳道:‘门本来就没关,你怪什么的?我怎么知道会刮风呢?’
‘……’乙不服气,两个人终于冲突起来。
让我们检讨一下上面两个例子。如果张三和李四都能稍为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相信两个人绝不会起争执的,譬如:张三得知李四感冒,赶快对不起,把电扇往旁边挪一挪不就没事了吗?
甲乙两个人的争执,如果在乙发怒时,甲适时地道一声‘对不起’,又有什么争执可起呢?
每个人先承认自己是坏人,凡事都是自己的错,勇于认错,勤于忏悔,则无明烦恼亦无从生起,人我相处,自能和谐,生活即可获得幸福快乐。
(三)从接受的人间说到报恩的人间
社会上一般的人,处处都在为争取自己的利益着想,只想获得,不能施予。有一则寓言说:
阎罗王对着两个小鬼说:‘让你们到人间投胎做人,一个一生布施东西给别人,一个一生从别人那里获得东西,你们愿意投胎做什么样的人?’
小鬼甲听说,赶快跪下来说道:‘阎王老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处得到东西的人。’
小鬼乙默默无言,听候阎罗王的安排。
阎罗王抚尺一振,宣判道:‘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间做乞丐,可以处处向人乞讨东西;小鬼乙投胎富裕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
两个小鬼愕住了半天,无言以对。
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当然,更遑论报恩了。
我们学佛的人,要学习佛佗的慈悲,要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对于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给别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唯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既然如此,我们要感恩什么呢?佛教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
除上述以外,我们要感念众生自旷劫以来供我所需之恩;感念宇宙自然界的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雨水供我洗涤,花草树木供我赏悦等等,一个人应该时时自忖:自己何功何德,而能生存于宇宙世间,接受种种供给,不虞匮乏?因此,每一个人都要抱持感恩的胸怀,感念世间种种的给予。如果,我们能时时以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即使只是树上小鸟的轻唱,路旁花朵的芬芳,也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古来的大德,他们都知道从感恩中去体证佛法,如印光大师二十一岁出家,在一个寺院里挂单当水头,每天烧热水供应全寺大众,柴火没有了,还要亲自上山砍伐。如果现在的人,一定会怨恨寺院的住持和执事太残忍了,分给我如此粗重的工作。但是印光大师却非常感谢地说:‘啊!你们对我太好了,你们给我的恩德实在是太大了。你们准许我挂单,并且给我学习的机会,我要感恩图报,把热水烧得更好!
印光大师带着感恩的心情,虽然做的是粗重的工作,却也能够逍遥自如。过去的人都是‘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如韩信接受漂母一饭,后以千金相报。可是,现代的人,你对他施以九十九分的恩惠,只有一分不如意,他就会永远记恨你。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则仇恨、嫉妒便会消失于无形,是非烦恼自然匿迹于无影,生活的人间自可获得和谐美满。
佛教常被人误解为太玄妙、太深奥、太迷信,似乎和人间生活脱离关系,其实,若真了解佛教,体悟佛教,他会觉得生活与佛教有着深刻不可分离的关系。今天,我从生活的空间、生活的时间、生活的人间来阐明佛教与生活的关系,希望诸位能够有所体悟,把生活和佛教紧紧连接在一起,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获得佛法的滋润,生活一定能够幸福快乐。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夫妇一再的邀约,今天有缘和大家在这儿见面。我想利用三天的时间,和各位谈谈‘佛教与生活’的问题。‘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不可以完全把它当学问来研究。佛教是一种宗教,应该把它融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因为人不能没有生活,而生活需要用佛法来指导。在佛教界,我常看到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他们进入佛门几十年,可是却不能与佛法相应。譬如说,佛教讲慈悲,而他不慈悲;佛教讲忍耐,而他不忍耐。其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他不能把自己信奉的佛法,应用在生活中。我觉得在信仰的历程上,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今天我所要讲的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如何运用佛法,用佛法指导生活。我谨提出三点来说明,那就是:第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第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第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离开不了空间、时间、人间等三者的关系。什么叫做生活的空间呢?一只小鸟,到了傍晚时分,飞倦的时候,它要回到窝巢里栖止;一个人经过了整天的劳累工作,也需要有个温暖的家养息疲惫的身心。不论‘窝’也好,‘家’也好,这就是大家生活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没有安排妥当,则生活就不能舒适。历史上有不少的战争,起因都是为了争夺土地,即‘空间的争夺’,由此可知,空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如果对于‘空间’不能妥当处理,则人类的生活将是痛苦不堪,纠纷不息。什么是‘生活的时间’呢?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人生几十寒暑,如白驹过隙,如过眼烟云。佛陀曾说:‘人命在呼吸间。’我们要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事业?古人也说:‘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学无止境,佛道遥远,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去充分发挥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忽视分秒的时间。什么是‘生活的人间’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不容忽略的问题。人是群众动物,绝对不能离群独居,人与人在社会上有着极密切的关系,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和谐相处呢?诸如此事皆为古今圣哲所注意探讨的问题,今天我就针对这三个问题,逐项为各位分别阐明解说。第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一)从心外的空间说到心内的空间所谓心外的空间,是指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譬如我们居住的房舍、活动的场所,甚至于宇宙自然界,都是我们心外的空间。对于外在的空间,大家必须认识清楚各种情况,才能活动自如,才能运用得当。假如我们要从甲地到乙地去,应该先了解路线如何走,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应该准备些什么东西,以及各种安全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掌握清楚,那就可以享受愉快的旅行。所以我们对于心外的世界,只要多用点心去探求一些知识,小心谨慎的去了解、去适应,就能够得其所安。例如环游世界,甚者登陆月球,准备了解妥当以后,不论再大再远,都不是难事了。最困难的是心内的空间,它是无形无相的,不可捉摸的,最令人不易了解的,一个人平常活动的心外世界,不论是君王诸侯或将相百官,不论有多大的权势威力或聪明才智,他们所能到达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尽管现在科学文明已发展至太空时代,美国人也已率先把人类送至月球。但是这个宇宙虚空之中,除了月球外,其他还有如恒河沙数般的星球,人类还不曾见闻过,更遑论登陆了。外在的虚空世界,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到达的,只不过如微尘般而已。‘拥有良田千顷,夜眠不过八尺。’佛法告诉我们:心内的空间,比心外的空间还大。经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对于心外的空间,不必去争执、占取,最要紧的是必须去体会心内的空间。什么是心内的空间呢?就是要开扩我们的心胸。平常描写一个人心量大,就说:‘宰相肚内可行船’。佛教说一个人心内的空间之大,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容纳在我们的心中。不论什么人如果能把自己的心内空间放大的话,就能够如大海一般容纳百川,不拣巨细;如泰山一般承受土壤,不拣精粗。心内有了宽阔的空间,就能包容宇宙虚空。人事的纠纷,世俗的困扰,都能包容而不计较。甚至大千世界就是你的禅床,可以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慈惠法师的父亲张辉水居士,有人劝他出外去游览,他说:‘法界之大,都在我的心中,我还要到那里去玩呢?’他已经把握了心内的世界,大地山河都在他的胸襟之中,又何必再浪费草鞋钱出外旅行呢?要获得心内的空间,佛教有许多经典都能给予我们很详细的指导,譬如《维摩诘经》中的‘不二法门’,就能开展我们心内的世界;《华严经》中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就能扩大我们心内的空间。所以一个
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心内的空间,也就可以同时获得心外的空间。(二)从前进的空间说到回头的空间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空间却更重要。平常在我们活动的空间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进,而不知道还有一个退后回头的空间。一般社会上的人,往往凭着一股勇气,在人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争取功名富贵,一旦碰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有的人知道回头,有的人却顽强得直往前冲,甚至于跌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教里,佛陀早就指示我们,人生有两个方向世界:一个是前进的世界,一个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够同时把握这两个世界,前进的时候前进,回头的时候回头,好比人有左右两只手,顺遂自如,人生便更能臻于完美。在佛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偈,描写退步求全:‘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诗借着农夫弯腰插秧,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观照自己的本性,必须要退步低头,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唯有回头、放下、忍让的世界,才能使我们更逍遥自在。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的襟怀,则何处没有光风霁月的空间?当一个人的人生遭遇到颓唐失意的时候,如果能记取‘回头是岸’的古训,则何处没有美丽光明的希望?讲到‘退步’、‘回头’,让我举个例子更详尽的说明它的道理。水,在世间上是最普遍的,也最为人类所需要。观水的流势,当它从山峰上急泻而下的时候,气势澎湃;而当它在平地上缓缓流动,遇到岩石壁岸阻碍的时候,它一定转变方向,改道而流。一个人在世间上为人处事,如果能像流水一样,随时知道应变,不必硬冲直撞,则定能无往不利,事事顺遂。再者,有一些人,看到学佛的人便说:‘你们信仰佛教,不抽烟、喝酒,不打牌、跳舞,丝毫没有人生的享乐,这不是太消极了吗?’难道要抽烟、喝酒、打牌、跳舞,才算是积极的人生吗?其实,佛教徒是深深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不实,而从吃喝玩乐的声色犬马中回过头来,积极地从事修行办道、弘法利生等事业,这种人生能认为是消极的吗?如果大家能够真正体会回头的空间的意义,即从恩怨莽撞、虚荣奢靡中回头,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是前进、积极、幸福、
快乐的人生。(三)从有相的空间说到无住的空间这个世间形形色色、灯红酒绿,像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这些都是有相的空间。大家现在正生活于这个有相的空间中,追逐着人生种种的享乐,譬如世间上的金钱使我们迷失本性,爱情使我们神魂颠倒,名利地位使我们忘却安危,铤而走险,大家被五彩缤纷的世界所迷惑,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都是假相、都是不实在的,所以对它执迷不舍。《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事物,只不过是因缘和合、有条件的存在而已。今天大家有缘承受佛法,了解了这个道理,此后就可以从虚妄的、有相的空间里超脱出来,进入到无住的空间,那才是一个解脱的世界。什么是无住的空间呢?无住的空间,并不是叫我们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不要睡觉;而是一样的吃饭、穿衣、睡觉,但是却不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所羁绊,也就是说住于生活之中,而不被生活所牵系。古德说:‘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这句话本来是说:农夫为了防止飞禽昆虫来啄食谷类,所以制造一个木头人,放在稻田中央,用来恐吓鸟儿昆虫;虽然鸟儿昆虫、稻田花草五彩缤纷,可是木头人却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意思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名利金钱之中,要修养到有如木头人一般,即使面对彩色缤纷的万花世界也不会动摇内心的境地,这就是无住的生活。我们赞叹一个人品格高洁,说他远离俗尘,超然俊逸;但是一个住在红尘中,却不为氤氲所染的,才更是豪迈脱俗。池里的莲花所以为诗人雅士所歌咏赞赏,是因为它出于污泥而不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洪流之中,若能不随俗浮沉,固然难得;如果与世尘同流而能不合污,
则更是可贵。所以佛教认为:远离外境,潜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在闹市,而仍然能够不为外境所转移,才是上上乘。所以说:‘大隐隐于市’或‘热闹场中做道场’。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夫?那是因为参透有相空间的虚妄性,对于世间的一切,不会生起执着,而能过着无住的生活。古来很多大德都有这种境界,譬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维摩诘居士的‘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一休和尚的‘背负女人,却能坦荡无碍’。一个人如果能体会无住
的空间,则何处不能自在逍遥呢?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又是何等的洒脱逍遥!以上,我和各位讲解生活的空间,分为三方面叙述,即从认识心外的世界,然后再体会到心内的世界;从认识前进的半个世界,然后再回过头来认识退后的半个世界;在认识虚假有相的世界,然后进入到无住的世界。把整个空间的前后、内外、虚实都认识清楚之后,才能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而进入一个学佛者所要追求的、向往的更大空间。第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经云:‘人命在呼吸间。’此即说明一个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虽然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甚至天人可活几万岁的说法,但是以无始无终的阿僧祇劫来看,也不过如朝露般短暂而已。因此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要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以有限的时间,充实无限的生命;以有限的时间,发挥生命的价值。现在让我也从三方面来说明生活的时间。(一)从零碎的时间说到一贯的时间B1一个人活在世间上,即使七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在一期的生命过程中,为了生活上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再分割成片片断断、零零碎碎。譬如:有时候要吃饭,有时候要睡觉;有时候要处理公务,有时候要办理家事。为了吃一餐饭,就要花几个小时去想菜单、
买菜、烹煮,即使不自己动手,上馆子吃饭,也要花时间走上一段路;为了想睡个觉,要打扫房间,要整理床铺,躺下来还要辗转反覆,久久才能成眠。吃饭、走路、睡觉,其实并不一定是自己心甘情愿要做的事,但却是一个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事。在我们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如果把每天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洗澡的时间全部扣除,剩下的还有多少呢?再者,人生虽然有数十寒暑,可是,要除去嗷嗷待哺、懵懂无知的幼年,和垂暮多病、心力交瘁的老年,真正能够发挥智慧、为人类贡献能力的时间,实在少得如海中水沤,太有限,太短暂了。我常常鼓励人,不论是年轻的读书朋友,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大家要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用功或修行。譬如:在学院念书的人,吃罢早饭,还有十五分钟才上课,有些人就坐在那儿闲谈,打发时间,何不趁这机会背诵一课书,或者抄写一段笔记,为什么要白白把时间浪费呢?家庭主妇在厨房做菜,或者打扫房间,不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观想圣容吗?上班的公务员,更可以利用等车或乘车的时间,观想或念佛。古德曾勉励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或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当一个人于闲聊时,或因得意忘形,或因不用思考,往往一句话已经得罪了人而不自知,所以,利用闲谈的时间,多念佛号,多观圣容,不但可以免于造口业,还可以于无形中增进道业,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如果能常常这样用心,相信吃饭也好,走路也好,睡觉也好,办事也好,一定能够安心自如,并且也可以将零碎的时间连贯起来,这样,修心观想的功夫也就可以不至于间断。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忙碌的工业社会里,不能随时利用零碎的时间,那他一定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无所适从;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悠闲农耕社会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大家投身在这紧张繁忙的工业生活中。每个人必须拾缀零碎的时间用心思考,把握‘浮生半日闲’的片刻,可以去完成许多的心愿和事业。十几年来,我在南部创建佛光山,时常有人问我:‘你没有学过建筑,怎么会建房子?你也没有读过师范,怎么会办教育?’我告诉他们说:‘不错,我没学过建筑,也没进过师范;但是,我从大陆到台湾,又从台湾到过国外,我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房子,每次我都在注意别人怎么建房子,并且我常设身处地想过:如果我是个建筑师,这栋房子应该如何设计?这块土地应该如何规划?如何使它更整齐美观?过去,当我还在学院求学时,我就想:假如我将来办教育,我将如何计划,如何实践理想?……由于过去的用心,所以一旦机缘成熟,不论创建道场、筹办学校,一切构想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假如要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只有说多利用零碎的时间,多用心思考而已。常常看到很多人,不会利用时间,甚至于还嫌时间难以打发,譬如坐上车子,不是闲聊,就是闭目睡觉。因此,我常想:一个不会用心思考的人,不会争取时间、不会利用时间的人,要想他能有多大的成就,那是很不可能的事。根据佛法,就是上厕所、进浴室都可以念佛,因为念佛的人,心里的佛是不可以间断的,绵接零碎的时间,一贯我们向往佛道的心志,不论生活上、事务上、环境上如何转变,我们的心境要能不为动摇才是最重要的。
(二)从等待的时间说到创造的时间俗语有云:‘韶光易逝,岁月荏苒。’光阴是无情的,如轻烟,如白云,当你稍不留意时,它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要及时努力,因为生命不能等待,等待只有让时光蹉跎。短暂的人生,应该要随时把握,充分利用,要有创造
力,不能因循苟且,要富于进取心,勇于向前,因为等待,只有让生命虚掷,让岁月空过。过去四川有两个人,同时发愿欲朝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其中一人表示:让我筹妥资粮,备好船只,将顺江而下,朝礼普陀。另外一人,身无川资,沿门托钵,徒步而行。时隔多时,徒步者已朝拜过普陀山,再返回四川去;可是前一个人还未购妥船只,更遑论出发了。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凡事不需要等待,等待又等待,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时间容许你三等四拖的吗?所以,只要是对大众有利,对佛教有贡献的事,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努力去创造,不要等待机缘错失,造成终生憾事。尤其是一个年轻人,更应该珍惜英年大好时光,发愤图强,不要等到白发皤皤,才唉声慨叹‘空负少年时’。所以聪明的人,不缅怀过去,不憧憬未来,及时把握现在,努力振作。有一则寓意深长的故事说:有一位老耄长者,须发斑白,齿牙脱落,有人问他:‘老先生!你今年高寿?’‘四岁。’老先生回答。‘不要开玩笑了,您老人家须发全白,怎么只有四岁呢?依我看,大概七十几八十岁了吧!’‘说来惭愧!我实际年龄虽然已经八十了,但那只是马齿徒增而已!因为我过去的人生,是在因循等待中,浑浑噩噩地过去的。真正有意义的岁数只有四岁,那是我信仰佛教,皈依佛教以后的日子。因为这四年来,我真正懂得去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是在为大众服务,我在布施助人中体会了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真谛,所以我认为像是只活了四年而已!’有的人活在世界上,虽然寿命很长,却只是在等待中虚度,倒不如八十老翁四年的寿命来得更有价值。时间的漏斗,是无影无踪的,常常在我们不经意中滴滴消逝;虽然如此,一个人只要处处留心,仍然可以利用时间创造不朽的生命。佛法所谓‘真空妙有’,即告诉我们在似无的‘空’中,可以生出‘万有
’来。譬如十几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荆棘满布,当时,曾经有人怪我,为什么好好的都市不要,却要跑到什么都没有的荒山做什么呢?可是,一股信心在支持着我,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们去做,绝没有不成功的,多年来,我们披荆斩棘,终于开辟出佛光山这座道场来。凡事不能等待,必须着手去做,只要大家将等待的时间改成创造,则腐朽也可以转成神奇。以自己的至诚、发心,在无声无息的时间里,创造出有益于大众的事业;在时间的齿轮里,走向永恒无尽
的目标。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依凭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而创造出来的,那四十八大愿,是在无量阿僧祇劫中完成。因此,我们不能等待,不能坐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应该要努力去修行,认真去创造,以自己的愿力,加上虔诚的勤修念佛,自然能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契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极乐净土。(三)从短暂的时间说到永恒的时间假如说人生只有几十年的岁月,那么这种人生未免太短暂、太乏味了;其实,人生所以有意义,乃在于它那永恒的生命。有人以为人一死亡,一切都完了,还有什么永恒可言。殊不知一期的生命虽然灭亡了,却又有一期的生命正在开始。依佛法解释,人是死不了的,死亡如同搬家一样,这一座房子古老破旧了,换一幢新房子;一个人的色身衰老了,再换另外一个身体。这个中间,就关系到一个人的善恶业报,譬如勤劳刻苦的人,积蓄了很多钱,他可以从破旧的房子搬到高楼洋房;可是,经常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人,只有从高楼搬到违章建筑的矮小房子。一个信佛的人,可以藉着平日做功德、行善业的力量,将来搬到极乐世界,住到黄金铺地、亭台楼阁皆是七宝所成的地方,这不是值得欣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对于佛教徒来说,并不可怕,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一种永恒的生命,永恒的快乐。我们要如何才能获得这种快乐呢?主要的是如何从短暂的时间,证悟到永恒的生命?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发挥无限的价值?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家,吃力地在庭院挖土种一株小桃树。一个年轻人路过这里,问道:‘老先生!你年纪这么大了,还种这棵小树做什么呢?不要说将来你吃不到桃子,恐怕你连它长成都看不到呢!何必这么辛苦,浪费体力呢?’老先生直起身来,一手挥着汗,一手捶着腰,面带严肃,声音沙哑的
说道:‘年轻人!你不懂得生命的意义,我种这棵桃树,并不是为自己享受,虽然等它长成时,我已经死亡了,但是,我的儿子可以在这棵树的绿荫下乘凉,我的孙子后代,就可以享受累累的果实,你能说我种这棵
树没有用吗?’年轻人听后,哑口无言,衷心感佩老者的人生哲学。古德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或说:‘前人铺路,后人走路。’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命虽然是短暂的数十寒暑,但是它的价值却是永恒、无限的。譬如燃烧一根木材,一根烧过了,再放下一根,一根一根地接着燃烧下去,这前面的一根并不就是后面的一根,但是,这后面一根的火,却是前面一根火的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恰如薪尽火传一样,一期又一期地绵延传递于永恒。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短暂的时间,去创造永恒的生命呢?儒家讲三不朽,即立功、立言、立德。有的人风云显赫,叱吒一时,留下英名让后人歌颂;有的人埋首著作,自成一家,藏诸名山让后人吟哦;有的人修持严谨,圆满一生,树立风范让后人景仰。佛教则认为证悟法身,生命即能永远存在。因为法身尽一切时,遍一切处,无时无处不在。如佛陀虽然已于二千五百多年前进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却留在无尽的时间,遍布在无限的空间里。时至今日,大家仍然继承着他的生命,并且不断地在发挥着,这就是所谓生命的
永恒。 第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人是群体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佛法在大众中求’。因此,一个人想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想在大众中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对于生活的人间,必须有一层透彻的认识与了解。关于这一点,我仍然
分为三部分和各位解说:(一)从小我的人间说到大我的人间一个人常常会感到有些不必要的烦恼,其原因是因为他不能和别人协调,处处只为自己着想,从来不去考虑别人。这个世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不是属于某一个个人所有,因此,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很多人忧戚与共地生存着。既然大家共存于这个世间,那么彼此应该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大家和平相处,共同关心属于
大众的每一个问题。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人的享乐,其‘乐’是有限的。譬如说:一个人欣赏电视,不如很多人共同欣赏比较有情趣。再者,个人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并不影响于个人的快乐。如同一支蜡烛光,把它分传给很多支,每一支都亮了,并不影响第一支的光明,反而更增加空间的亮度。人生的幸福快乐亦然,个人的快乐是建筑在大众共同的快乐之上。一个家庭,父母子女围着用餐,父母的慈祥,子女的欢笑,和乐一团,即使饭桌上仅是粗茶淡饭,但是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独坐桌前,面对孤影,虽然吃的是珍馐美味,却有如嚼蜡根般枯燥。空荡的一幢房子,除了壁虎外,找不到第二个人影,每天孤寂无聊,即使装饰再华丽,设备再完善,生活其中,亦毫无情趣可言。由此可知,个人的独处,没有大众相处的快乐,把快乐分享别人,又可以从别人的快乐中增添自己的快乐。因此,一个人要得快乐,必须扩大小我,融自己于大我中,从大我中获得快乐
。有首偈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道在那里?佛道在世间,佛道在大众身上。经云:‘诸法因缘生。’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要想求得佛法,必须了解这个道理,化私为公,化我为众。唯有化私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
活;唯有化我为众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几十年来,我个人即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一直很喜欢佛教文化事业,多年来,始终不曾离开文化岗位,自己写文章、出版书,以这些所得,曾经买过一幢精美的房子,住在里面,读书写作倒也逍遥自在。虽然如此,后来我还是把房子卖了,我一直希望能为佛教多贡献一
些,遂以所得一百五十万元买了一块荒山,开始创建佛光山。我将个人所有奉献给佛教,为佛教创办事业,教育人才,我的人生,虽然自己毫无拥有,但是,我心里却觉得非常富裕,我的生活也充满了法乐。现在佛光山办有佛教学院,有不少佛教青年来研究佛学,从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与他们蓬勃的朝气中,我体验到佛教充满前途希望的快乐。每天接踵而至的善信男女,虔诚的来山朝圣、礼佛,从他们充满法喜的脸上,我感受到佛教深入人心,敦厚风俗的快乐。所以,一个人
要从小我中脱颖而出,化小我的人间为大我的人间,那他将会觉得这种无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生活更加快乐。(二)从造作的人间说到忏悔的人间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动作有善恶的行为;嘴上的说话,也有善言恶语;内心的意念,也有善恶的思想。这中间,普遍的与善业相应者微乎其微,与恶业相应者却比较多,因此,人与人相处时,要常常怀着忏悔惭愧的心。在佛教里,‘忏悔’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其功德不可思议。譬如一个学生犯了过错,到训导处认错忏悔后,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健全的青年。一个出家人要经常忏悔,从忏悔中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恶业。‘忏悔’犹如菩萨的慈悲法水,藉此法水,能够洗涤无始以来的罪
愆,获得清净的佛道。人生在世,虽仅数十寒暑,但是,为了事业,为了家庭,难免奔波劳累,甚或与人争执计较,这中间,身口意三者,不知造作了多少善业与恶业,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及时反省忏悔,则善业增长,恶业消除,仍然不失为堂堂正正的一个人。因此,佛经云:‘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无明烦恼生起现行,只要及时觉悟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如同陷入错误的泥淖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越陷越深,终于遭到灭顶。佛教中有梁皇宝忏、大悲忏、八十八佛忏悔文等,都是教人常行忏悔;每月的布萨,即教人发露忏悔,所有罪过,一经忏悔表露,则如同经过法水洗净,不会再遭遇旁人的责难与遗弃。如上所述,大家了解了忏悔的意义与功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忏悔呢?除了佛教的布萨、拜愿以外,让我提供各位一个在人际间最行得通、最能够获得和谐的妙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云法师开示要把自己看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