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澄泥砚是石砚吗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古之文人以持文墨为生,多数爱砚成痴,将砚台视作安身立命之本。中国砚文化博大精深,更是有“武夫宝剑,文夫宝砚”之说。砚台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人文化的记忆。而澄泥砚作为四大名砚中唯一一种由泥合成的名砚,色彩多变,造型独特,在中国砚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成为一朵令人瞩目的奇葩,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推崇。它在唐代兴起,但至元代消失,数百年之后又在黄河岸边“重生”。
今天,华人头条河南频道“艺路有你”向全球推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王玲,看她在黄河岸边,三年呕心沥血,上百次的试验,上演了一段与黄河澄泥砚穿越百年的守护传奇……
【人物简介】王玲,女,1967年出生,原籍安徽太和县人,国家级“德艺双馨”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政协委员,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所长。
刀锋过后石面上的“三千细致”
非凡匠心黄河边的“人间繁华”
阳春三月的黄河,一片生机盎然。华人头条河南频道一行来到了位于黄河边上的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见到了王玲。走近这位国家级“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发现她是一个很朴实、又善良的女性。
在王玲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艺术研究所的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大型的泥塑、成版的砖雕、黄河澄泥砚等。其中,环室内的砖雕长廊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内容分别被展示出来。有一段长达数十几米的砖雕,形象地展现了《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场景。这幅作品从人物到背景,大到亭台楼阁,小到人物脸上的神态,均清晰可见。
红楼梦砖雕
据王玲介绍,雕刻红楼梦时采用了集高浮雕、浮雕、阴阳线刻于一体的雕刻手法,人物突出、背景写意的表现形式,细腻地再现了《红楼梦》的典雅风格。
“另外还有一幅耗时3年的《三国演义》砖雕,书中数十个故事情节,从人物的面部表情到砖雕的整体布局,都是我们翻看原著揣摩画图,雕刻出来的。”
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心酸,王玲告诉记者,通常一件大型砖雕作品完成,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才能完工。 “砖雕每大一点,工艺的复杂程度就要增加好几倍。雕刻和烧制中面临着变形、收缩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摔毁重做是常有的事情。”
王玲1967年出生于安徽太和县,自幼随父母学习雕刻、泥塑。1986年,王玲跟随丈夫张存生一同到黄河游览区工作,二人负责景区内的人文雕刻。面对滚滚黄河,他们十年如一日,从事泥塑、雕刻的工作。在他们看来,黄河边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手中“塑造”的却是一个繁华的世界。其间,两人创作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凝结了他们作为手工匠人的赤子情怀。
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1987年,齐白石的弟子、国家著名画家卢光照先生来到黄河岸边,王玲的丈夫张存生负责接待。卢光照先生得知张存生善塑泥塑后,感慨道:“说起黄河泥塑,我不禁想到了黄河澄泥砚。黄河澄泥砚在唐代曾被列为‘贡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制作工艺失传了。我收藏了众多的砚台,却独独少了一方澄泥砚……”
卢老的话,张存生、王玲夫妻记在心中。黄河澄泥砚产生于黄河边,如今二人守在黄河边,又有砖雕的烧制手法,为什么不能把“失传”的澄泥砚找回来呢?有了这个想法,夫妻二人便开始翻阅澄泥砚的相关资料,并咨询了很多书法家,试图还原澄泥砚面貌。
黄河澄泥砚
而复原澄泥砚,第一步找原料便犯了难。面对着滔滔黄河,和取之不尽的泥沙,找到适合制作澄泥砚的黄河泥却并不容易。王玲介绍,并非所有黄河泥都可以用作澄泥砚的原材料,澄泥砚所用的泥必须是黄河中下游的泥,水流越急的地方,泥就越细腻。于是他们就冒着生命危险在深水区挖掘泥沙。经过几个月挖掘,他们终于在距离黄河游览区七、八公里的地方找到了适合做砚的黄河泥。
找到泥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烧制。“澄泥砚取之于水,成之以火”。澄泥砚所用的泥沙,质地较软,难经高温烧制,而低温烧制的成品硬度又不够,所以烧制的火候成为关键。
开始,张存生、王玲夫妇按照烧制砖雕的技艺烧制,从窑里出来的砚基本都是青色,但是,历史上记载的澄泥砚多为黄色。后来,他们又为澄泥砚专门立窑。为了把澄泥砚尽快烧制出来,1988年春节,王玲夫妇还在加班加点的立窑。王玲说:“当时天下着雪,我搬砖,他立窑。当窑立好后,我们俩满怀希望把花费几个月的作品放进去,烧制了7天7夜,打开一看,却是一整窑的碎片。”面对一窑的碎片,张存生久久伫立不能言语,王玲也伤心地泪流满面。但是二人并没有气馁,他们百败不折地为心中的信念继续试炼。
终于,1991年5月,历经3年时间,131次的试验后,在泥与火的淬炼中,“黄河澄泥砚”终于重新“问世”。他们研制出来的澄泥砚,质坚如石、耐磨持久;发墨快,发墨性强且不渗水;色彩纯正、大方。黄河澄泥砚一经问世后,专家、学者都给与其高度评价。成为诸多收藏家争相收藏的作品。张存生、王玲夫妇完成了对黄河澄泥砚跨越百年的守护。
“山花奖”奖杯
2003年黄河金沙泥艺术系列工艺品被列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首批重点抢救项目,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2007年黄河澄泥砚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玲的作品《九龙回观砚》《黄河岸边是我家》《八仙如意砚》三次荣获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她还被授予“徳艺双馨民间文艺家”的荣誉称号。
发展至今,黄河澄泥砚已经拥有一套完备的生产流程。一方小小的砚台需要经过选泥、采泥、澄泥、过滤杂质、晾晒过滤、和泥、制作初型、雕刻砚槽、精雕花纹、整体精雕、阴干、干刻、打磨、抛光、装窑、烧窑、成品抛光18道繁复的工序才能完成。
“黄河是我的根,是我的灵魂”
“道以成器,而器以载道”是中国古代形成特有的哲学意境,器物诉说着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而文房中一枚小小的砚台,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王玲夫妇制陶器于物化,作学问于内心,在深挖黄河古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作新,更新观念而不失传统,将“泥与火”凝聚成最为简单的语言形式,由黄河走向世界,促进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进行更广泛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王玲开发了黄河泥的文创产品——黄河金沙泥茶具。她认为,陶艺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物以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而茶具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们民族茶文化的源远流长。黄河金沙茶具选用黄河中下游沉积的含有多种矿物质的泥沙,经过澄清、成型、球磨、雕刻,然后高温烧制而成,其造型独特,色泽厚重,拙朴、深邃、大气的风格可谓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文化与艺术的拥抱,很得世人称道。“为什么叫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就是因为黄河深处的沙土含有金黄色的颗沙粒,烧制出来后看着就像是黄金颗粒一样。”王玲说。
王玲的作品被人称之为“中原一绝”,王玲所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国内国际大奖80余项,曾多次携作品出国举办展览,进行文化交流。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四套、十套、上海卫视、河南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中国艺术报》《河南日报》《香港商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荣誉的增多,也意味着肩上的责任越重,王玲不但积极培养学生传承技艺,还解决了200余名残疾人员的就业,并负责他们的吃住。
36年光阴,从不满20岁的青葱少女,到如今天命之年,弹指一挥间。对王玲来说,36年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曾经一起奋斗的丈夫张存生在1999年因病离开了自己;女儿也已经嫁人;曾经的学生已经出师……唯一不变的就是背后的滔滔黄河。王玲说:“黄河就是我的灵魂,离开了黄河,我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只有守住黄河,心里才踏实。”
(内容节选中华网河南频道)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艺路有你】点泥成金 黄河澄泥砚非遗传承人——王玲》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卡罗莱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砚台,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历史上,砚台见证了太多的起伏,无论是传世名作,还是不起眼的家书,它都是安静地待在书桌一角,宠辱不惊。而实际上,砚台不仅仅被当作文房四宝,与其他三种文房用具相比,砚台有着坚固耐用、可传百世而不朽的特质,也被历代名人墨客视为珍藏之选。
  漫长的历程中,砚台逐渐形成了以产地和材质为区别的四大名砚,其中作为中原文化结晶的黄河澄泥砚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跻身四大名砚之列。随着书写大环境的改变,重出江湖的黄河澄泥砚,该怎样恢复历史的荣光?
  【起源】
  诞生就受到青睐
  黄河澄泥砚以千年沉淀的黄河渍泥为材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澄泥砚质地坚硬可与石材媲美,同时又“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对于书写来说,不损伤毛笔。这些优点,让它一诞生就受到青睐,在唐宋成为贡品,女皇帝武则天、大文学家苏东坡、书法家米芾等均钟爱澄泥砚。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澄泥砚传人李喜阳认为,澄泥砚的产生和发展很有可能与秦汉时期所用的砖瓦有关,“当时大家苦于寻找能够作为砚台的工具,而那时候随处可见的瓦片、砖块在无意间被利用了起来。”
  这个举动,让人们发现,好像用青砖来代替砚台效果也没什么区别。于是消息传开了,黄河澄泥砚应运而生。
  【传承】
  因工艺复杂曾断代
  以现在传承的工序来看,澄泥砚至少要经过30多道工序方可成型。而在古代,一切依靠人力和经验的年代,制作一方成品澄泥砚更为困难。曾有多篇文献记载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宋代苏易简曾著述称:作澄泥砚法,以瑾泥令入于水中?抵?,贮於瓮器内,然后别一瓮贮清水,夹布囊盛其泥而摆之,俟其至细去清水令其干,入黄丹团和溲如面……仅仅是前期准备,就要经过采泥、过滤、沉淀、制坯、烘干、雕刻等漫长的工序,其后才是烧制等后期作业。
  也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工序,澄泥砚依靠口耳相传和经验介绍的传承方法,到了清代曾一度失传。
  李喜阳介绍说,即使是作为澄泥砚的传承一脉,为了让文化瑰宝重见天日,当时也下了不少功夫。
  “我们也是依靠文献记载和祖上传下来的一些模糊的经验。”李喜阳说。
  “唯一的办法就是试,一遍遍地试。”李喜阳回忆说,烧制第一窑澄泥砚时,由于温度没有控制好,整个窑突然爆炸,一个成品也没有。而这样的失败,在以后的几年中经常出现。
  手工艺人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像古人那般一点一点朝着完美进发。几年之后,终于在一次开窑后,盛名已久的澄泥砚再次露出了真容。
  【创新】
  吸收其他名砚优点
  李喜阳接手后,想对澄泥砚做出些改变。
  “同行并非是冤家,也可以互相学习。当时广东的端砚受到追捧,我就多次去那里拜访端砚名家,想把端砚的优点结合到澄泥砚中。”李喜阳说,起初他想到的是,澄泥砚以质地坚硬媲美石材为特点,而他就把这种特点再次放大。
  2015年,李喜阳对古法工艺进行了改良,研制出“天然水纹砚”。李喜阳说,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澄泥砚可以发挥的空间就大多了。
  李喜阳拿出前一阵子刚刚烧成的一串手串,与市面上买的紫檀放在一起比较。澄泥手串表面的光泽丝毫不落下风,虽说是泥土材质,但在打孔处却看不见一丝裂痕。
  【推广】
  澄泥砚要回到使用中
  但李喜阳认为,黄河澄泥砚的难点在于推广。
  为此他在郑州专门设立了办事处,一心从事澄泥砚的推广工作。在他的设想中,推广黄河澄泥砚不应该单单强调材质或者工艺,而是一种文化的整体推送。
  “如果是表面的一些东西,不容易让人接受,有顾客会觉得,就这么一块儿泥巴,能卖这么贵?”李喜阳认为,黄河澄泥砚的材料随处可见,但成品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则是独特的。
  相比较欣赏价值,李喜阳更倾向于使用价值,“现在有一个误区,大家把澄泥砚做得很大,雕刻精美,但这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摆件的功能,买它的人并不会去使用。澄泥砚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这对它以后的发展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记者 吴涛
}
2018-10-11 10:53 来源: 正华视界
原标题:中原魅力工匠:“黄河澄泥砚”第七代传承人李喜阳
李喜阳,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澄泥砚”第七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南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手工艺品大师,河南李氏澄泥砚有限公司负责人。
澄泥砚作品曾获民间艺术“金鼎奖”、中国四大名砚精品展“金奖”、第八届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大赛“金奖”、中华砚文化联合会精品砚台评选“金奖”、 2016年,新华网对李喜阳先生进行专题报道。2016年,河南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原老字号》,拍摄李喜阳先生的澄泥砚传承经历。
2017中马传统工艺美术品“二等奖”等,入选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河南省文化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17博鳌亚洲论坛中国馆、2018郑州航展指定礼品等,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网、河南电视台、中国商报、河南日报、大河美术、河南商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并受到国家领导人贾庆林、解放军上将张文台、中国武警副司令员、中华砚文化联合会会长刘红军、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砚界收藏第一人陈国源等领导与专家学者的接见与肯定。
李喜阳在创作中。
作品《封侯挂印》
作品《老子出关》
2018第二届“中原魅力工匠”推选报名中,活动主办:中国搜索、河南省建设文化协会艺术家委员会、中国华中经济网 、遇见手艺
本届活动将设立“中原魅力工匠”、“中原魅力匠师”、“大匠师”奖项。
联系人:杨老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澄泥砚是石砚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