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教教育和天主教和东正教教育的发展做出评价?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39年11月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1842年迁到香港。马利逊学堂的课程,有中文和英文、算术,还有代数、几何、生理学、地理、历史等。到1860年,天主教耶稣会在江南一带已建立天主教小学90所,设于五口的基督教新教小学就达50所,学生1000余人。19世纪末,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教会学校更加发展,到1899年增至2000所左右,学生达 4万人以上。1922年3月,蔡元培发表《关于教会教育的意见》,主张教育应从宗教中独立出来。广大教会学校师生加入了反帝爱国斗争,而且大批退学。杭州之江大学不得不暂行停办。广州岭南大学被国人收回,改为中山大学。1924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十届会议提出议案,要求外国人所办学校应一律呈报政府注册,遵守中国教育法规,并不得利用教学之便传播宗教。教育部也颁布了相应的规章。教会学校迫于形势,同意在中国注册,性质和私立学校等同,但实际上,旧中国政府是难以真正对教会学校行使管辖权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所有外资津贴的学校收回自办,在中国存在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教会学校于是消亡。

事实上,历史本身的跌宕起伏、轮回低转是常有的事,但历史的者如果用民族进化的眼光回视以往,则常常会铺展出一条环环相扣、步步向上的光明大道,以致让我们忘记历史本身的无情和曲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步入近代,中华传统的古典文明遇到了空前挑战,遭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全面冲击,在这大碰撞之下,中华传统文明发生嬗变,主动或被动着吸取了其他文明体系。中华文明在变法图强的历史大背景下发生了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状况,并评价其历史作用。(11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在文明碰撞和社会变迁之下晚清教育发展的特点。(14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主教和东正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