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理财金选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收益吗?

今年的震荡行情为投资带来挑战,行业持续热议如何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继“蚂蚁理财金选”透明化改版后,9月28日,51家基金公司联合蚂蚁基金升级金选“金服务”体系,在投资者持有主动型基金的过程中,提供每年对基金经理的千次调研报告和每只基金的百次解读服务,更及时分析基金变化。同时,蚂蚁基金也升级了聚焦被动型基金的版块,透明呈现不同指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品方法,并提供配置、定投等投资策略。

据介绍,“金选金服务”融合了金选团队深度调研及基金公司专业陪伴的能力。此前,基于每年上千次的基金深度调研,“金选”会对基金进行动态追踪和解读,为用户提供调入调出分析、追踪调研解读、月度回顾及展望等全流程的服务。截至9月底,今年金选团队累计发起基金经理调研776人次。5月金选升级以来,共发出80份服务报告。

此次升级后,基金公司还将为持有人提供基金异动解读、月度解读、持有人信等百次解读报告,在不同节点通过平台的理财直播、支小宝等进行陪伴,及时解读基金、丰富服务形式。

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谢卫表示,资产配置和长期持有是提升投资获得感的重要方式,交银基金与蚂蚁基金一同提供长期投后服务,帮助持有人明晰风险,读懂持有产品,实现从买产品到懂配置、再到长期持有的行为转变。

市场持续波动,除了关注主动基金持有人的服务,被动基金的持有现状也受到行业关注。指数基金因为透明稳定等特点,当下更受投资者青睐。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国内指数基金规模约2.2万亿元(不含指数联接基金),较去年底增长近8%,超过同期公募基金整体增速。

为帮助投资者更全面认识指数基金、持续引导理性行为,蚂蚁基金对指数基金服务进行了改版。相较以往仅提供部分选基工具,改版后透明呈现不同指数基金类别与选品方法,清晰展示宽基、行业等指数的风险收益特点,配备估值、盈利能力等多维筛选的创新工具,辅助投资者筛选。同时,还提供“核心+卫星”配置、估值定投等策略,科普长期投资方法。

}

  7月20日,由蚂蚁推出的“蚂蚁金选”服务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运行情况报告。

  截至6月30日,“金选”共收录185只基金,包括150只偏金及35只偏金,在偏股基金中,均衡、成长等多元布局类型基金占比达7成,远超仅聚焦单个行业的基金数量。

  同时,自2019年1月上线以来,“金选”基金表现不错,“金选”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较全市场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高出21.19%,比指数高出76.81%,近3年,“金选”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也超出全市场偏股基金9.57%。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5月份,“蚂蚁理财金选”进行了改版,相较此前仅在数千只基金中标注哪些是“金选”基金,改版后的“金选”服务更能向投资者解释为何一只基金能成为“金选”基金。

  蚂蚁基金总经理林思思在20日的开放日活动上表示,“金选”改版两个多月来,投资者行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多投资者通过深入理解“金选”基金后,作出了更审慎、负责、理性的选择,“金选”基金投前平均浏览时长提升了234%;其次,“金选”的升级加速普及了大类配置理念。

  数据显示,近1年,“金选”交易用户中,33%的投资者会同时配置偏股基金和偏债基金,5月份以来,则有42%的交易用户达成股债配置。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投资者盈利概率也会更高,“金选”半年报也称,有股债配置的“金选”用户,其盈利用户比例较未做配置的用户高27%。

  林思思进一步表示:“我们看到投资者更愿意长期持有基金,‘金选’持有人平均持有基金超过了400天,比一年前提升了67%。”

  数据表明,持有“金选”偏股基金3年以上的用户,比持有3年内的用户盈利比例高53%。

  不过,林思思也提醒,“金选”是用户的投资参考之一,投资者仍然应该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做适合自己的决策。

(原标题:蚂蚁基金发布“金选”服务运行情况:基民平均持有基金超400天)

}

蚂蚁理财金选好不好用?

蚂蚁理财金选好不好用?


用得好就好用,金选筛选出180多只基金,比我们自己筛选更专业,还是可以信赖的,而且金选公布筛选准则,我们也可以学学,毕竟这种免费交给你实战的服务太少了,可要加以利用。而且金选有一个基金追踪功能,如果基金表现脱离标准,会被踢出名单,所以我们用金选选择基金后不能不闻不问,多关注追踪功能,免得影响收益。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