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实施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为何存贷利率降低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货币的定义和职能随堂测验

1.2 货币的形态的变化随堂测验

1.3 货币制度随堂测验

1.4 金属货币制度随堂测验

1.5信用货币制度随堂测验

1.6国际货币制度随堂测验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章节测试

26、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 )

27、从币材方面考察,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货币。( )

28、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

29、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30、牙买加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 )

31、若其他条件不变,一国货币贬值将引起该国进口增加.()

32、虚金本位制是指本国货币虽然仍有含金量,但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本国在该国存有黄金并与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国家的外汇,然后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这样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货币制度。 ( )

33、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 ( )

34、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市场上的实际汇率则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不超过黄金输送点。 ( )

35、当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单元作业

1、货币的定义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的优缺点是什么?

7.1 信用货币的范围及层次划分随堂测验

7.2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随堂测验

7.3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随堂测验

7.4 货币供给模型及货币乘数随堂测验

第七章 货币供给 章节测试

26、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27、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证券,同样会使基础货币减少

28、货币乘数与现金漏损率成反比

29、货币乘数与超额准备率成正比

3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政府提供贷款或透支,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31、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2、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减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

33、商业银行现金漏损率上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下降

34、各国中央银行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35、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肯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无异于说,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第七章 货币供给 单元作业

1、你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为什么?

2、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8.1 通货膨胀上随堂测验

8.2 通货膨胀下随堂测验

第八章 通货膨胀 章节测试

26、使用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其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27、需求拉上说解释通货膨胀时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前提的

28、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9、所谓通货膨胀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30、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31、认为我国90年代的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膨胀引起的,对策主张包括压缩基建规模和调整投资结构

3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细分为预期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33、当通货紧缩出现之后,政府可采取治理的货币政策包括增加货币供给量和本币汇率贬值

34、通货膨胀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35、通货紧缩是反通货膨胀的手段和措施。

第八章 通货膨胀 单元作业

1、试述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2、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第九章 货币政策:目标、工具

9.1 货币政策的目标随堂测验

9.2 货币政策工具(一)随堂测验

9.3 货币政策工具(二)随堂测验

1、( )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地位和监督权力,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采用发出书面通告、指示或口头通知,甚至面谈等形式来通报行情、劝告它们自觉遵守金融政策法规,并劝导其采取各种措施以配合中央银行政策的实施。

9.4 货币政策工具(三)随堂测验

第九章 货币政策:目标、工具 章节测试

10、( )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地位和监督权力,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采用发出书面通告、指示或口头通知,甚至面谈等形式来通报行情、劝告它们自觉遵守金融政策法规,并劝导其采取各种措施以配合中央银行政策的实施。

26、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前提是物价较稳定,即通货膨胀率不高。两者之间是—致的,不会因经济周期的各阶段发生矛盾。 ( )

27、中央银行使用回购和逆回购协议方式,目的在于暂时性地调节市场证券价格和货币供应量,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 )

28、我国迄今为止一直实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 ( )

29、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三个标准,即中间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 )

30、我国有关金融法规明确提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利率、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 )

3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 )

32、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类的货币政策工具。 ( )

33、行动时滞在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中属于外部时滞。 ( )

34、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弱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

35、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能力强于对超额准备的控制。( )

36、货币政策时滞越短,越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

37、我国已经明确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 ( )

38、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

39、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

40、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

41、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

42、一般而言,存款的期限越短,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就越高。( )

43、一般而言,定期存款的准备率大多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 )

44、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45、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第九章 货币政策:目标、工具 单元作业

1、简介中央银行的正回购和逆回购。

2、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有哪些?

2.2 信用的形式随堂测验

1、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资形式。以下对银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2.3 计息方法随堂测验

2.4 利率的种类随堂测验

2、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 )。

2.5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随堂测验

第二章 利息与利率 章节测试

2、收益资本化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土地的价格,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
    A、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低,其价格越高
    B、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高,其价格越低
    C、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高,土地的价格越低
    D、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低,土地的价格越低

12、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资形式。以下对银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7、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 )。

26、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分配。( )

27、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终将取代商业信用。( )

28、通过办理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 )

29、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

30、银行存款如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银行有利。( )

31、由债务人开出、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金额支付给债权人的凭证被称为汇票。( )

32、在公定利率下,利率由中央银行制定( )

33、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问普遍存在“三角债”现象,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商业信用。( )

34、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因此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关系,有利于利率灵活有效地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

35、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违约风险相同,但期限不同的证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即在一个时点上因期限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利率组合。 ( )

第二章 利息与利率 单元作业(一)

1、利率变动受哪些重要因素的影响?

2、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3.1 金融市场概述随堂测验

3.2 货币市场(一)随堂测验

3.3 货币市场(二)随堂测验

3.4 资本市场(一)随堂测验

3.5 资本市场(二)随堂测验

3.6 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市场随堂测验

第三章 金融市场 章节测试

1、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的业务被称做( )。

8、传统意义上的直接融资是指( )
    C、资金的最终需求者和资金的最终供给者之间的直接融通。
    D、资金的需求者和资金的供给者通过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而进行的资金融通。

26、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方法。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是按交易的标的物所作的划分。( )

27、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既是最大的资金供给者,也是最大的资金需求者。( )

28、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

29、政府既是货币市场上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交易主体,又是重要的监管者和调节者。( )

30、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

31、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

32、在下列债券中,按风险性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券。( )

3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资金融通的两种基本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占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

34、发行者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为外国债券()

35、“金边债券”是指中央政府债券()

第三章 单元作业(一)

1、为什么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要将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2、何谓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者有何主要区别?

4.1 商业银行概述随堂测验

4.2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随堂测验

4.3 商业银行的业务随堂测验

1、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的业务被称做( )。

4.4 巴塞尔协议随堂测验

4.5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随堂测验

4.6 其他金融机构随堂测验

第四章 商业银行 单元测验

26、商业银行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区别在于它是惟一能接受和创造活期存款的金融中介组织。( )

27、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中间业务的银行。( )

28、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经营体体制属于混业经营模式。( )

29、负债管理理论盛行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30、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

31、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赢利性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

32、债务人不履行约定义务所带来的风险称之为市场风险。( )

33、国际结算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通过银行结算体系和结算工具的运用,实现跨国资金清算与货币收付。( )

34、《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

35、负债管理理论盛行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

第四章 商业银行 单元作业

1、简述商业银行“三性原则”。

2、简述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区别的联系

5.1 中央银行随堂测验

5.2 中央银行职能随堂测验

5.3 货币发行与金融监管随堂测验

5.4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随堂测验

第五章 中央银行 章节测试

26、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负债一方。

27、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

28、中央银行国有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西方主要国家中中央银行为国有的有美、英、法等国。

29、工商企业一般不与中央银行发生业务关系。

30、由于中央银行处于超然地位的特点,所以它要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制约

31、避免金融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和矫正金融行为,金融行业内自律监管十分重要

3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会使信用规模呈扩张趋势

33、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其资金运用项目。

34、中央银行都是由商业银行逐渐转化而来的。

35、在比例准备制下,法律并不限制银行券的发行总额

第五章 中央银行 单元作业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

2、简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和资产负债业务

6.1 货币需求概述随堂测验

6.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随堂测验

6.3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随堂测验

第六章 货币需求 章节测试

26、马克思认为,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决定。( )

27、费雪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 )

28、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

29、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正相关。( )

30、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幅度小于利率的变动幅度。( )

31、在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 )

32、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重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

33、弗里德曼认为,恒久收入无法用实证方法得到证明。( )

34、在弗里德曼看来,恒久收入相对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则相对不稳定。( )

35、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即期收入作为代表性指标。( )

36、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时,财富、物价属于规模变量。( )

37、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主要是价格水平学说,将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直接联系起来。 ( )

3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以“恒久收入”来代替当前收人作为财富的代表。 ( )

39、弗里德曼的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在于:传统的数量说假设货币的流通速度y不变,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多变的。 ( )

40、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关系,货币供给是最重要的政策变量。 ( )

41、凯恩斯学派的传递机制主要是资产组合效应和财富效应,重视利率在传递机制中的作用。 ( )

42、货币学派反对将货币政策作为经济的微调工具,主张实行“单一规则”,即保证货币供给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增长率。()

43、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因素中,收入间隔期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正相关。( )

44、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财富结构中,如果非人力财富在财富总额中的占比较大,则货币需求较少。()

45、费雪的现金交易理论考虑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第六章 货币需求 单元作业

1、现金交易方程式与现金余额方程式的差异在哪里?

2、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银行学 期末测试 客观题

11、收益资本化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土地的价格,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
    A、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低,其价格越高;
    B、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高,其价格越低;
    C、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高,土地的价格越低
    D、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低,土地的价格越低

36、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

37、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终将取代商业信用。 ( )

38、通过办理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 )

39、银行存款如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银行有利。( )

40、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

41、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

42、债务人不履行约定义务所带来的风险称之为市场风险。( )

43、国际结算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通过银行结算体系和结算工具的运用,实现跨国资金清算与货币收付。( )

44、《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

45、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

46、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47、牙买加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 )

48、货币乘数与超额准备率成正比( )

4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政府提供贷款或透支,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

50、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三个标准,即中间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 )

51、若其他条件不变,一国货币贬值将引起该国进口增加.()

52、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

53、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因素中,收入间隔期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正相关。( )

54、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财富结构中,如果非人力财富在财富总额中的占比较大,则货币需求较少。()

55、费雪的现金交易理论考虑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货币银行学 期末测试 主观题

1、某公司拟发行票面金额为100 000美元、年贴现率为4%、期限为30天的商业票据。试计算该商业票据的发行价格。

2、某投资者在发行日购买了一种面额为1 0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6%、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在持有该债券2年后,该投资者欲出售此债券。在市场利率为4%时,试计算该债券的交易价格。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