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政治处付主任和营政治教导员述职报告谁的权力大

战时政治处 保证有“高招”

——战地芭蕉坪纪实之十

我是作战训练出身,写党的工作和政治思想确有些力不从心之感,但不写又于心不忍呐!感谢张以明政委千里迢迢给我寄来《步兵第四一三团对越防御作战总结》手写原稿、《赴滇轮战准备阶段政治工作经验选编》,让我在撰稿过程中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事可论、有例可遵。

《步兵第四一三团对越防御作战总结》手写原稿

《步兵第四一三团党委对越防御作战总结》完成于1986年3月15日,正值陆军第67军轮战部队进入轮战末期。政委对这份团党委作战总结的要求是非常严肃、非常严格和非常严谨。可以说,达到了苛刻的上限。先后经历了七道关口,层层把关,才得予通过。

团长、政委、主任与参加战中政治思想工作会议的股长、各营政教、连、直属分队政指全体战友合影于芭蕉坪

政委亲自率先召开相关人员会议,讲意义,出思想,提要求。接着由组织部门牵头,多次组织作训等人员进行会商。尔后,正式召开司政后机关、各营分管干部会议,具体部署作战总结工作,分头展开全团总结;从班、排、连、营,自下而上,经各营党委讨论通过各营党委作战总结后上报;司政后机关、直属分队,自下而上,各股总结,经负责人审定,由作训股、组织股、战勤部门小综合,形成司政后机关作战总结初稿,分别经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后勤处长审定上报组织股,大综合成党委作战总结初稿;党委指定专门班子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核实、修正、补充、完善,形成上报稿;经政委、主任审核,提出整改意见,整改提高;送团党委成员每人一份审核修阅稿,提出意见建议,并人人签字确认;最后提交常委会集体讨论通过。

《赴滇轮战准备阶段政治工作经验选编》成稿于1986年4月,史料详实十分珍贵。认真阅读学习,结合413团轮战时期各个阶段政治思想工作威力,我得出肤浅认识,作出归纳提炼。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政治处首长、战友们包涵、谅解、指正。期盼大家以留言、撰文等形式,加以补充、完善、修正。

战时政治处是张以明政委抓好战时班子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政治保障的中坚力量。战时政治处在张政委的直接指挥下,政治处两位主任精心组织,贯彻首长意图不走样,结合战场实际,敢于突破创新。强堡垒、健建设、树典型、扬英模、严“六防”、创“四互”、论英雄、用好汉,为一线杀敌、作战胜利,保障有力,配合有方。

崔德润,1950年4月出生,1970年1月入伍,辽宁省沈阳市人。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团组织干事、师组织干事、团组织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转业返回故乡沈阳市,曾担任沈阳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沈阳市交警支队领导,副厅级退休。

政委张以明(右)、政治处崔德润主任(左)合影于芭蕉坪

张雪桃,1952年10月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人。战前,由陆军第46军教导队调任413团政治处副主任;战后,调任湖南省长沙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担任教授,长期从事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享受正师待遇退休。

两位政治处的首长军龄相近,年龄相仿,都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行家里手。崔主任一直在师、团政治部(处)从事组织工作,是138师公认的优秀政工干部。组织部门是党委政治工作综合部门,人材济济,“定大题 出重文”是其工作特色。从组织部门走出来的优秀人才,都能够在部队扛大梁,挑重担。张雪桃副主任在军教导队从事政治教育工作,对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很有研究,功底深厚。

部队轮战以前,我所在的司令部与政治处工作交流不多。基于此种原因,我与两位政治处首长只是认识却很少接触。部队奉命开赴云南前线,各部门高度集中。开进途中,我们同乘一辆专列一节车厢。到达云南文山平垻集结地域,我们同住一幢平房;进入芭蕉坪团基指坑道以后,我们同吃一锅饭,同喝一锅水,同打一场仗,同担一份责。近距离接触,让我对两位首长有了根本性的了解和认知。

战时政治处战友合影于芭蕉坪。一排左起:八号警卫员姜清军、越语翻译汤文明、干部股干事张鹤明、宣传股干事徐文浩、电影组放映员杨文。

二排左起:组织股干事王焕武、电影组组长林树森、政治处副主任张雪桃、政治处主任崔德润、政治处主任警卫员常恩满、宣传股干事窦廷红。

三排左起:干部股股长易家兴、保卫股干事郭相岭、保卫股股长吴利强、宣传股干事李清瑞、组织股干事袁崇信、组织股股长尚作为!(缺战时宣传股长许荣安、宣传干事陈志勇、组织干事陈永发、群联书记韩贵文和干事张立泽)

战时政治处是团党委的“秘书处”,是团的政治工作部,是一个团结、协作、奋进的战斗集体。全体成员在崔主任和张副主任的具体领导下,紧跟党委意图,一切为了打仗,高效运转;一切为了打胜仗,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服务和保证作用。

战时政治处紧紧围绕着全团各轮战阶段军事计划与行动,把方向、定基调、立主题,适时政治保障,激发指战员们的高昂斗志,保障部队的团结稳定,为413团圆满完成轮战期间所有军事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战时政治处有效协调各级首长和广大政工干部,紧密结合作战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总结战时政治工作经验,创造出许多切合战场实际、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好措施,使政治工作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在作战中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经验,我简要概括为“坚持六项基本原则”:坚持狠抓以“五种精神”为主要内容教育,打牢部队报效祖国,甘愿献身的思想基础的基本原则;坚持狠抓以党支部和“三支队伍”为重点基层建设,打牢防御作战党组织基础的基本原则;坚持狠抓适合战场实际的政治工作新方法、新形式的基本原则;坚持狠抓军民共建共防的基本原则;坚持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活动,打牢官兵“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基础的基本原则,坚持各阶段、各时节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和个别人的工作,始终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统一的基本原则。

司令部负责作战指挥,政治处负责实时跟踪了解战况;司令部负责总结、提炼、推广、运用战术战法,政治处负责总结、宣扬英模事迹。我们两个部门因为一个共同目标并肩战斗,相互支持,源源不断地为一线作战部队提供动力。

政治处按照团党委的要求结合作战需要,组建了八个一线加强步兵连联合党支部,十一个二线连队党支部,将所有正式党员干部,选为党支部成员。做到“阵地有支部”“哨位有支委”“班组有党员”。按照阵地编成,组建起105个阵地党小组。吸收新党员666名,成立244个战斗小组。七个孤立突出的阵地,党员占比更多。新发展的党员50%以上荣立战功,是领导信任、战友依赖的战斗模范。7名同志被军、师评为优秀党员,139名同志被团评为优秀党员。

413团政委张以明(右二)与政治处主任崔德润(右一)、副主任张雪桃(右三)、组织股长尚作为(右四),一起研究战时基层建设等政治工作。合影于芭蕉坪坑道。

全团19个连队党支部中,达到一类标准的15个,达到二类标准的4个。13个党支部分别获得各级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其中二连、二炮连、七连、八连、100炮连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全团树立了十二名模范典型。他们是:

坚守前观,寻机歼敌的100炮连连长李学季,一等功臣。

善于管理,带兵有方的二连连长裴守义,二等功臣。

关心部队,以情带兵的六连指导员佟武,三等功臣。

热爱本职,以身作则的七连指导员崔兆鹏,二等功臣。

甘当配角,勇于负责的四连付连长黄隆军,二等功臣。

有勇有谋,靠前指挥的排长井元亮,一等功臣。

竭尽全力,保障一线的司务长张文忠,优秀党员。

顽强坚守,敢打敢拚的八连战士周西民,一等功臣。

两次参战,钢刀不倦的战斗骨干,七连付连长刘振林,二等功臣。

不计得失的老基层,105炮连连长董超,模范干部。

钻研业务,深入基层的机关干部窦廷红,三等功臣。

其中,李学季、佟武、崔兆鹏三名同志被师树立为典型。一营教导员徐纪舜坚持深入猫耳洞抓基层,被军评为优秀基层干部标兵。

这些英模人物从官兵中来,到官兵中去,是广大官兵熟悉的人。大家学习有目标,效仿有榜样,打好仗、立战功的热情与信心空前高涨。

我在撰写《战地芭蕉坪纪实》过程中,得到很多战友大力支持。政治处保卫股长吴利强、组织股长尚作为、宣传股长许荣安,用电子文档、实物邮寄等方式,给我提供了《战前步兵第四一三团干部花名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四一三团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立功集体、个人通报》《宣传股稿件原稿》《战地黄花》(步兵第四一三团政治处老山作战33周年纪念活动文集)。电影组长、《战地报》负责人林树森,耳膜手术,一出院亲自撰写文章,为本辑提供实战资料。珍品难得,情义无价;至真至诚,感人肺腑。

政委张以明(中)、宣传股长许荣安(左)、保卫股长吴利强(右)在八连阵地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活动教育

吴利强、尚作为是辽宁省辽阳市人,与我的老排长、战时特务连指导员张健同年同乡,堪称三兄弟。

许荣安战友是山东省沾化县人,与我同年入伍,同年担任股长。他年长我一岁,我们向东北老大哥学个范儿,当一会东北爷们吧,也认个“好兄弟”,我叫你老哥,你称我老弟吧,荣安,你说好吗?

林树森老兄早我一年入伍,同我班战友车文臣、侦察排长李春生都是同乡好友。我们同住一个团部大院,天天见面,很早熟悉。他多才多艺,好字、好画、好文全能,全团唯一,他为人忠厚,有事请他帮忙,他总是满口应承,说一不二。

我在金秋的江南向你们四位大哥拱手谢谢啦!

战时政治处文人荟萃,风釆照人。我在本辑写到战时政治处时,特地将《战地黄花》电子文档打印成册,方便学习品鉴,感觉两个字“了得”!她是一部老山作战政治思想工作的经典之作,高端、大气、味醇、韵美。

政治处主任崔德润(右)、副主任张雪桃(左)战地合影。

她是一部战时政治处战友团结、友爱、拚博的集体之作。崔主任、张副主任带头回忆,20位战友人人动笔,精心创作,字字真情切意,句句镌刻芳华,篇篇洋溢文釆,章章肩担道义。

她是一部战时政治处战友的青春旋律,闪耀着你们每一位战友的战斗风釆。让我动容,让我激荡,让我震憾,让我思念,让我幸福!

我真诚地建议战时政治处的首长们、战友们、弟兄们,将《战地黄花》文集在《军旅原创文学》平台上推介,让读者共赏,为我们的413团增光添彩!

作训股、组织股、战勤部门,是团机关司、政、后综合部门。全团党委工作总结,先由作训股、组织股、战勤参谋做出小综合军事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后勤工作后,再由组织股大综合,形成团党委工作总结。

我在轮战前以及到达云南省文山州平垻集结地域期间,一直担任作训内勤参谋,与组织股工作联系密切。从而,对组织股战友们的工作程序有所了解。能够进入组织股的战友,堪称百里挑一。他们的文字功底深厚、写作才能突出、工作作风严谨,真才实学令人佩服。

战时组织股合影。前左起王焕武、尚作为,后左起陈永发、袁崇信

我最先接触的组织股干事,是我的南京“小老乡”项素强。临战期间当上作训股长以后,交往更多的是尚作为股长。

我和尚股长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遇到事情只要点个头、招个手或者三言两语,彼此就能够心领神会。

他是一个严谨而不失幽默的人,自我评定忠于职守,上不愧党,下不愧兵,问心无愧。但在我的认知里面,他的敬业精神与实诚人品才是最牛的!

他做事实诚。他对首长忠心耿耿,对每一项工作一丝不苟,不怕重压,锲而不舍,勇于担当,不负众望。在芭蕉坪指挥坑道,素有“夜猫子”之称。他的一双眼睛,就是在轮战时期日夜赶写材料累坏的。

组织股长尚作为在23号阵地

战时组织股配备一名股长,三名干事。其中一名干事抽调到团前指工作,基指只剩下三个人。他们要起草撰写团首长各种动员报告、讲话稿件,阶段性总结报告;他们要深入防区,面对面釆访整理立功受奖人员、集体的先进事迹。他们完成的二等功以上的个人立功受奖材料、三等功以上的集体立功受奖材料多达250多份,审核修改三等功个人立功受奖材料、团嘉奖个人材料730多份,整理归纳火线入党申请书660多份;负责处理的十三位烈士的善后工作严谨细致,不留一丝遗憾。战中总结的《学习四十师党委,建设能打胜仗的领导班子》《培养三坚强党小组,打牢一线作战基础》《战场评功要处理好七个关系》《做好代职见习学员工作》《关心爱护老基层充分应有作用》等专题经验,分别被军师和成都军区采用转发。战场的团营党委会,火线组织整顿,重要事项报告等都要全程参与,事后归整材料上传下达。任务的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程,尚股长动情地和我说:“战场上我们没白没夜工作,都是为了保障一线打胜仗。我们机关人员不管付出了多少,都没有一线的战友贡献大。他们吃苦受罪最多,流血流汗也最多。那时我就把自己的工作标准定在和一线战友相比上,以他们为榜样用战斗的姿态干好每一项工作。战场上股里的工作虽然很忙很累,职责内外没少出力。但是,让我终身难忘的还是处理那十三位烈士的工作。

这十三位烈士,有十二位是在一线上献出生命的。他们的遗体没有一个完整的,有的头部有残缺,有的下肢被炸掉,有的胸部开裂,有的胸部腹部都被弹片撕裂……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全身。看到战友这么残酷地离去,我和烈士善后小组的同事们都心如刀绞,万分难过。大家都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惨景,有的人心里难免恐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和大家说,他们为了全局的胜利,也是为了我们献出了生命,我们就要以他们亲人的情感,为他们送好最后一程。

善后小组的战友们怀着对烈士的无限深情,不怕脏,不嫌累,精心在意地为每一位烈士洗澡,换装,装骨灰盒,清点登记每件遗物,填写烈士通知单,筹备追悼会,直到把每一位烈士移交给原籍民政局。所有的工作都充满了感情,严谨仔细,让他们走得安祥,走得有尊严,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烈士家属的认可”。

我与尚股长战后分别32年,只见过一次面。那是在两千零几年初夏,我到山东出差,特地绕道到老部队的原大单位驻地、老山战友最多的潍坊。在潍坊市我见到了张发奎团长、李荣权副政委、尚作为股长、许荣安股长、后勤处陈守信处长(战后)、作训股李良田、连兴旺、郎志明参谋,和战时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各营连好多战友。大家相拥相聚,热热闹闹开怀畅谈。

我到达潍坊的当天晚上,首长携夫人、几位股长,为我接风。席间得知原138师已经缩编成一个旅,下属的三个步兵团已经各自成为一个营,原413团景芝营房已经成为一座“空城”。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入万丈深渊,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表。

我当即提议,第二天晚上由我安排413团驻潍坊参战战友大聚会。团长马上下达命令,分工通知。我马上同下榻的宾馆总经理商量,精心准备聚会活动。潍坊是一座素有拥军传统的城市,人文底蕴丰厚。宾馆总经理特意安排工作人员,在大堂正厅拉上“热烈欢迎原四一三团战友们的光临”横幅标语。

第二天,参战战友们分别从东营、安丘、潍坊各区聚集酒店宴会厅,张以明政委时任东营军分区政委、市委常委,正巧市委常委召开“议军会议”,实在无法脱身,实为遗憾。庆幸的是苗见春参谋长特地从徐州赶来,我很是高兴!共有近60位战友参加聚会,火热的情谊点燃了我们这些经历过生死磨难的人心中激情。那个场景过去很多年,我却记忆犹新。

我与尚股长此次重逢,一晃又过了十几年。我撰写《战地芭蕉坪纪实》以后,才正儿八经地和他电话联系。我初步谈了几点想法,认真、诚恳地请他提供战时史料给予支持。他不加思索地说:“沈老弟,没问题,我马上找。只要我有的,全给你!”他说到做到,马上翻箱倒柜清理老底,又是复印,又是录音,又是邮寄、又是微信传送。我得到了413团对越防御作战立功集体、个人通报文件,部分英模先进事迹,团临阵授旗赠言,英烈生前誓言录音等珍贵历史史料。这是保证我顺利完成《战地芭蕉坪纪实》创作的基础。

我对《战地芭蕉坪纪实》的创作,始终持谨慎态度。初稿完成以后,会发给原连队、原阵地的战友们审核。尚股长是通篇审核人之一,他总是认真仔细地帮助我逐段逐句审核。他视力不好,我的文章又长,他往往要分几次才能够审核完成。大到趋势导向,小到一组数字、一个错别字,他都认真予以纠正。他的实诚,几十年未改分毫。

他还是当年的组织股长,我还是当年的作训股长。除了容颜,其他的全都没有改变。35年前,我们一起走进芭蕉坪指挥坑道,紧密合作,夺取战斗的胜利;35年后,我们再一次因为“芭蕉坪”走到一起,再一次并肩战斗。谢谢你,高“尚”的你!谢谢你,人生大有“作为”的你!

荣安战友啊,我的老兄!你咋能这么能写呢?你邮寄来的那本厚厚的《战地稿件原稿》,我已经通读了十来遍。细细数来,共计336页、56个大小故事。“6”,是我最喜欢的数字。咱们打仗“六六顺”,生活“六六顺”,写“芭蕉坪”也“六六顺”。56个民族,56个战斗故事,象征着我军作战有强大的后盾;老山作战,全民关心,八方支援。56个战斗故事,全是一线连队、一线阵地、一线哨位、一线将士,有全团、政治处、你们股、你们同籍同年战友,更多的是一线光荣集体、英模个人。你咋这么能爬山呢?你跑了多少阵地、多少哨位?你釆访了多少官兵啊?怪不得在芭蕉坪指挥坑道里,我白天基本上看不到你踪影。每到晚上你就趴在小桌子上,点着蜡烛忙到深更半夜。你叼着烟喷云吐雾,把坑道顶端熏黑了一大片。你这杆“老烟枪”真行啊,身先士卒把413团700多个战地风釆推向全军、推向全国、推向历史、推向未来。

荣安啊,我们作训股、司令部战友,要感谢你们为一线指战员頑强坚守、奋勇杀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作训股和宣传股的战友们,哪里有战斗就往哪里冲的情景,我一直铭记在心。

宣传股长许荣安(左)、保卫股干部郭相岭(右)合影

三营7连“6.2”战斗结束当天,我们先后踏上7连前沿,相遇在25号、26号阵地。我们作训股察勘战场,总结战斗经验教训,你们宣传股了解英烈、功臣壮举。军政联手,将7连英雄抗敌的成功战法、将指战员们勇猛杀敌的大无畏精神,推向全团,激励全团。在413团掀起“一切服从一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战斗热情。

三营8连“6.9”战斗后,还是我们分别紧随张政委、苗参谋长、崔主任、王副参谋长、张雪桃副主任,再一次登上8连8号、12号、23号阵地,我们在23号阵地半山腰擦肩而过。我们总结8连前沿孤立突出阵地的反偷袭作战,开阔谷地的防控,阵地火力配置、步炮协同;你们釆访前沿堡垒作战先进事迹,又相继推向全团。

你们又以八连为典型,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活动,跟踪报导“省长与十六勇士”感人故事,唱响了全团,影响了战区,震动了山东人民,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老山作战,两军对垒,风起云涌,英雄辈出。你带领着宣传股战友重点报导三营,也从不忘一营、二营、炮营和团直团后的战友们。你们踏遍全团防区的主要阵地、主要哨位,把先进典型的英雄事迹镌刻进413团团史。一线勇士的战斗风釆、青春热血,在你们的笔下熠生辉。当年,激励着全团将士浴血奋战,如今,成为了全团将士永恒记忆。

你们踏遍一营阵地,爬上白石岩山顶,报导了一营“狙击步枪歼敌显威 冷枪冷炮首开战果”的对敌作战第一枪;班长乔凤忠“文能服众 武能畏敌”,破格提升为排长的先进事迹;设伏队前出炸毁敌军特工秘密抵近屯兵洞的动人故事;一营卫生员李远海“为了战友的生命 我愿搭上自己的小命”,连续抢救七名伤员等英雄壮举。

你和你的战友反复登上前往二营前沿阵地的两道 “V” 字型陡坡山梁,一个来回就是十多公里;登上1379高地、马家湾二营各阵地,总结二营各连坚守阵地、疏而不漏的点点滴滴;走访边民,报导“打仗不忘共建 共建不忘联防”,军民共同抗敌。八十年代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老山作战新篇章。

宣传股的战友们,你们宣传的事迹动人,你们自己的战地故事也动人,谢谢你们作出的卓越贡献!

严“六防”“创“四互”

战时保卫股长吴利强,是我的兄长级好战友、好哥们。他1953年出生,1973年1月入伍,辽宁省辽阳市人,满族。他在413团三营机枪连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是济南军区恢复陆军学院后,第一批选送深造培养的学员。军校毕业回到老部队,进入团政治处保卫股机关工作。接下来的三年时间,连提三职,先后担任三营炮连副指导员、通信连指导员、保卫股长。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军队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是出类拔萃的军队少数民族干部。转业回家乡,干得有声有色,成为了辽阳市区检察院主要领导。

我认识吴兄,还是1976年5月的事情,部队还在归昌营房,刚从东北吉林调防过来。我们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归国以后,一直驻守东北。因此,部队里面东北籍的干部多、不同军龄的老兵多。那时候部队培养、任用干部,是从优秀班长中直接提干。班长就是干部苗子,班长们的能力、水平、威信、表现没得说。

保卫股长吴利强(右一)在七连阵地前沿

1973年部队征兵,除了部分兵员来自河北邢台、四川大竹之外,大部分来自辽宁省的辽阳市、丹东市。我入伍那年,1973年入伍的老兵基本退伍。留下来的人除了干部以外,都是各连班长。我们特务连的班长,大部分是辽宁人,个别的是四川、湖南人。我所在的三排七班长关荣发、九班长张健,就是辽阳市人。出于对班长的敬重,凡是见到关班长、张班长的辽阳同乡,我都称呼“老班长”。

我刚刚分到战斗班,一个休息日,他来团部办事儿,特地来看望我的班长关荣发。经关班长介绍,我认识了高大英俊,满脸带笑的吴兄。我中规中矩地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老班长,您好”,他也很有礼貌地回礼,并同我握手问好。

我们的归昌营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归昌乡境内,属于鲁东南平原,鱼米之乡。归昌乡境内,有310国道、新沂至临沂国道十字相交。两条国道十字相交的西南部,有很大的一片46军农场。农场内部,路、河、渠、埂呈“井”字布局。防风沙的白杨树苍劲挺拔,显现出蓬勃生机。

沂蒙老区的五月很美,野花烂漫,绚丽芬芳。关班长带着我们在团部营区西边的小河南岸,时而练习射击瞄准,时而练习投弹、战术。训练间歇,全班战友席地而坐,关班长掏出烟袋,卷好烟卷,边吸烟吐着烟圈,边讲起他家乡的故事。关班长讲得最多的是家乡辽阳古城,古城的风貌特色我至今记忆犹新。

辽阳古城坐落在辽河平原腹地,古时候是关外第一府,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流淌着世世代代辽阳子弟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八百多年前的辽代白塔,六百多年前的护城河,四百多年前的清代都城,燕赵太子丹陨落的太子河。如今,日新月异的古城新貌,一个森林式的花园城市屹立在关外辽沈大地。三百三十八年前,清帝康熙在巡视辽阳时,写下了如下感慨:

辽阳古城,人文荟萃,文明传承,功底深厚,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我团1973年应征入伍的辽阳籍“老班长”精英很多,轮战期间已经走上一线连主官、营职岗位。个个英勇,人人担责,表现出色。辽阳参战“老班长”共有10名,5位在司政后机关,5位在一线营、连阵地,9人立功、1人荣获模范干部光荣称号,是一个光荣的战斗群体。

我与辽阳籍十位“老班长”,战前交往友好,战中配合密切,战后大部分保持联系。尚股长、吴股长、我的老排长张健相互联系紧密,几十年如一日。

二营副教导员李纯玉,是我任职三营8连副连长时期的指导员,我们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印象却很好。

一营副教导员董福家,战时提拔进入司令部担任协理员。记得1985年旱季的一天,天气晴朗。午饭后,苗参谋长带领我和军务股杨克股长,到一营指研究防御战法与阵地管理。一营班子可能已经知道因为战功突出,指挥班子要提拔调整。再加上那段时间战场相对平静,敌我双方炮击也不多见。工作研究完成,太阳还老高。一营的几位领导不知道从哪里买来一只边民饲养的大公鸡,烧了满满一大锅红烧鸡块。又从白石岩大桥北侧的边民小店里面,搬来战场上严禁的“硬饮料”。参谋长再三推辞,一营领导面红耳赤地较上真。参谋长一时心软,留了下来。大家围坐在一营指工事前面的帐篷里面准备“开饭”,参谋长祭出“新花招”——司令部与一营领导一对一较个劲比个赛,打一仗看看谁赢谁输。杨股长对一营于营长,我对一营副教导员董福家。那场“决斗”加深了感情,伤害了身体。被逼无奈,我在阵地上大“吃了”一顿饭。“罪状”告到政委那里,受到了大大的“表扬”。据政委说:“三年前,于副团长携老伴来东营看望我和老伴时,我还当着俩口子面又狠狠‘表扬’了他一顿。”于副团长说:“就这个事,三十多年批我三次了啊!”

作训股刘杰参谋,是我的老大哥。我们共同工作时间很长,朝夕相处感情深笃。我还是新兵蛋子的时候,他已经当上尖兵连七连连长。我和他一同参加师田径比赛,竞争中惺惺相惜;我刚刚进入作训股的时候,一直是他陪着到营、连训练场;我当股长,他还是当作训参谋。他配合了三任股长,处处带头,风格高尚,在我心中永远是敬重有加的老大哥。

二营副营长李刚纯,是师作训科的老参谋。军事技术过硬,参谋业务熟练,待人热情,办事稳当。他带领二营连、排长第一批走上战场,进驻马家湾、1379高地阵地,担任二营前指指挥长。他合理配置兵力部署、周密组织防御预案、沉着指挥战斗,为稳定一方作出巨大贡献。

卫生队指导员牟玉才,我早在他担任汽车排长的时候就有工作上的配合。每次野营拉练、参加军事演习、执行各种军事行动,我们作训股都会事先同他协商车辆安排与分配。他执行命令一丝不苟,工作细致严谨,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参战以后,为了确保前沿阵地卫生防疫工作和伤员的及时抢救工作,他配合卫生队长随时待命。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做到了一声令下立即出动。

一连是抗日战争中“十四把刺刀见红”模范连,有着光荣的历史。连长唐勇带领一连坚守在一营防区最右翼,位于413团主要防御方向的三营结合部,位置重要,战斗频繁。全连作战勇敢,防御有方,指挥坚决,与三营八连、九连配合有力,确保了结合部稳定。

二营机枪连配属二营三个步兵连执行作战任务,分别布置在马家湾至1379高地一线前沿的诸多阵地。其中一部还被配属给团预备队步兵第5连,加强到7连26号阵地。二营机枪连指导员侯廷振全力配合连长,深入细致地做好全连指战员思想工作。深入各阵地,进驻猫耳洞,与前沿战友同甘共苦,甘当无名英雄。特别是他带感情和使命,认真做好了烈士的地方善后工作。

吴利强“老班长”,他是这个群体中的特殊一员。我俩认识早,交往密,了解深。我记得他保留着一本战前干部花名册,撰写《战地芭蕉坪纪实》的时候就与他频繁联络、请教。我知道他是满族人,却不知道他的“乌力图嘎”微信名字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这是他的满族名字,翻译成汉语就是吴利强。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满族同胞继承了先祖的尚武英勇的精神。

我俩自从建立微信后,我喜欢称他满族名,叫他“嘎哥”。战时的嘎哥,30岁刚刚出头,血气方刚,充满激情。作为一个满族的后代,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不畏艰险,担当重责,完美展现了满族男儿的风采与血性。

辽阳籍战友吴利强(右)、尚作为(左)芭蕉坪坑道口东北侧洗衣服

轮战期间,保卫股工作紧紧围绕着重点阶段、重点防区、重要首长、重点活动、重点连队、重点人、安全保卫、“六防四互” ,稳定军心、稳定部队、激发斗志展开。

驻守八里河东山11月时间,嘎哥跑遍了413团每一个阵地、每一个哨位。有的阵地和哨位,他跑了三、四次。他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战士的思想动态,分析、总结每个阶段的情况变化,为首长决策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他殚精竭虑做好各项工作,出色地履行了职责,确保不出现任何政治事故。

随着参战时间延长、前出阵地增多,他的身体在一天天地消瘦。在空乏其身的同时,也练就了筋骨与意志。

保卫股工作任务繁重,人员配备却只有两个,还有一位干部郭相岭。他们不等不靠,认真加努力,周详加仔细,不放过干部战士细微的思想动态和变化,配合营连及时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全团稳定军心,长期坚守,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奠定良好基础。他们的贡献,有目共睹。

任务一:保卫首长安全。作战期间,前沿战斗牵动着军师团首长的心。军师团首长为了掌握战情,鼓舞士气,频繁来到一线阵地视察。一线阵地除了经常遭到敌人的袭扰,还经常遭到敌人的炮击。保卫首长安全,责任重大。首长每次前往一线阵地视察,保卫股都要事先告知作战值班室配备侦察兵跟随保卫。我们内定特务连几名政治可靠、军事过硬,反应机敏的侦察兵执行保卫任务,吴股长严密组织精兵小组,模仿一线阵地,预先研究、部署紧急处置预案,确保首长视察安全。

任务二:重点人的转化工作。做好重点人的转化工作是稳定部队,提振士气,打好防御作战的重要内容,也是保卫股一项严谨、细致、高度机密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只有团长、政委、保卫股长详细掌握。师保卫科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保卫干部会议,听取情况,分析问题,研究转化对策。

我团轮战期间,先后有近二十人被列为重点人。这种现象的发生,首先是出于突然延长的防御作战时间。家庭问题、婚姻状况、干群关系、残酷的战斗、艰苦的生活等等,也成为其中因素。

保卫股全力配合各营连跟踪管理,建立603个“六防四互”(防逃跑、防私离部队、防自伤误伤、防武器丢失、防饮酒失态、防被抓变节、防腐化)(思想互助、战斗技术互助、作风纪律互助、生活体力互助)帮扶小组,设立多层交叉预防网,制定制度,明确责任,营造一人有问题,大家做工作;一人有困难,集体帮助的良好氛围。因人制宜采取针对性正面引导,化解矛盾,增添热情,激发斗志,转化思想,使其成为战斗中坚力量。重点人中有七人入党,六人当了战斗骨干,十一人荣立战功。

前沿步兵连有一位副班长,防御作战中期一度出现厌战情绪,思想波动很大,表现消极,成了这个连队的重点人。保卫股主动配合营连贴上去做工作,反复正面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吴股长对他像是弟兄,三天两头上阵地看望、打电话问候。这位副班长大为感动,主动剖析自己长期作战思想不坚定,吃不起大苦行为消极的根源。他主动和烈士比,和伤员比,比出了差距,比出了斗志。在班长生病住院治疗期间,他代理班长,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坚守在阵地最前沿,团结全班奋勇作战,创造战果,使全班由后进变先进。由于他的优秀表现,轮战期间提拔为干部。后来,更上层楼。他与吴股长参战几十年后重逢,反反复复感谢吴股长的引导与关心,让他的人生没有留下遗憾。

保卫股干部郭相岭(左)、宣传股长许荣安(中)、机要股长孙秀华(右)观看慰问团战地演出

任务三:抓好战场管理。战场管理是保卫股的一项重要职责。对重要部位、重要地域、重点目标的管理,更需要高度戒备。基指、前指、后指、过境交通要道、各级慰问团到我团进行慰问活动,都是保卫股工作重点。

芭蕉坪区域作为八里河东山方向前线综合指挥中心,在保卫股、军务股以及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之下,做到了戒备森严,纪律严明。芭蕉坪坑道的特殊通行证,就是他们的创意。

进入芭蕉坪坑道,必须持有《特别通行证》。规定:《特别通行证》发至全团副营以上干部;非基指人员进入坑道一律解交枪、械、弹;在严格保卫前提下,除了作战值班人员外,不准基指其他人员将机密文件带出坑道;不准基指人员在前沿阵地记录详细兵力部署;不准基指人员在芭蕉坪边防部队操场小群体聚集、长时停留、闲逛;不准在坑道外观望芭蕉坪地域遭敌炮击;天天变换夜间坑外行动口令;不准夜间在芭蕉坪串门走动。指定四名警卫人员严格检查,执行规定。坚守11个月,遭敌炮击几十次,芭蕉坪周边落弹上千发,我方人员毫发无损。

尊敬的嘎哥,他是轮战的功臣,是少数民族的模范代表,更是满族人响当当的“巴图鲁”!(满语:英雄、勇士)

小弟为你骄傲,为你喝彩!

我借着战时政治处篇章,导出“辽阳籍战友英雄群体”的战斗风釆,其目的是书写我团参战将士由不同籍贯的战斗群体组成。每一个籍贯的战斗群体,都有着相同的参战经历。涌现出众多英雄原形,感天动地。让我们共同颂扬不同籍贯战斗英雄群体,战斗英雄个人。让我们共同努力,纪录那段难忘的历史。

论“英雄” 用“好汉”

将聚兵魂!将凝兵心!战时干部工作,尤为重要。团党委高度重视轮战期间干部调配工作,干部股具体负责考察落实。

干部股易家兴(右)、干事张鹤明(左)合影

接到轮战命令后,干部股按照配齐配强营、连领导班子的要求,对营、连班子进行大模块调整。该转业的拟定转业;该留守的安排留守;该提拔的提拔;该充实的充实。按照上级党委提出的齐装满员要求,对调整后空缺的近30个干部岗位,请示上级在46军范围内给予调配补充。按实战要求,对营、连两级主官考察内定了代理人,形成二梯队队伍。

在坚守阵地的实战期间,以实战贡献、作用当作检验干部的唯一标准。团党委和政治处高度重视战时的干部教育、干部管理、干部整顿、干部讲评和干部的提拔使用调整工作,干部股扎实、认真、正派、负责的做好了每项工作,在战前,我团制定的《干部管理细则》(此《细则》曾被师转发)的基础上,又制定了《战时干部责任制》;健全了战时干部考核考评方式方法;树立了十二名干部先进典型,完善了激励机制;开展了火线考核任用干部的先行。

团党委要求干部人人为作战胜利负责,对战士生命负责,对单位历史负责。干部股制定《战时干部责任制》,下达军令状。对尽职尽责、贡献突出的干部,优先评功、优先提拔使用、荣立战功、评为师团优秀基层干部;对个别责任心不强,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干部,该罚则罚,该撤就撤,不姑息,不迁就。全团先后对2名干部降职处理,对1名干部撤职处理,对3名表现好、能力差的干部作了职务调整。

实战中期,干部股认真做好石家庄高级军事学院、北京军区卫戍区、军医学校来前线战地实习学员的接收安置工作。

作战后期做好部分68年以前入伍的老同志提前撤离战场,参与伤残官兵的善后工作以及留守处的工作,以迎接大部队凯旋。干部股还要准确无误地做好干部烈士、伤病员等一系列工作。

战时的军队干部工作打破常规,以能战、善战为使用标准。将各级,特别是一线阵地能够英勇作战、足智多谋、战功显著的指战员提拔或者越级提拔,充实到指挥员队伍中去,为全团作战的胜利奠定指挥基础。这些经过战火锻炼的指战员,以及战后选送一大批进入各类军校培养的干部战士,成为我军长期建设中名副其实的战斗骨干。

坚持军民共建联防,是战时政治处做好战时政治思想工作的六项基本原则之一。战时政治处始终把军民共建联防贯彻作战的全过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军民鱼水情,试看天下谁能敌?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在80年代的老山战场,我团发扬传统,群联、群防显示出强大力量。回顾历程,有四大特色。

特色一:共战共防。在我团防御阵地浅近纵深内,有六个边民村寨。在马栗坡县人武部支持下,各村成立了民兵组织,在主要谷地隘口开设军民哨所,多次协同演练,对稳定部队防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1985年8月14日夜,一营三连白石岩北无名高地等4个阵地,同时遭敌偷袭。罗家岩民兵哨所得知消息后,主动前出支援,与部队一起粉碎了敌人阴谋。

特色二:帐篷小学。我团在芭蕉坪村、南洞村、苏家湾村开办了三个帐篷小学,使35名因战争而缀学的儿童重新得到学习的机会,并取得好成绩,受到驻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和成都军区的表彰。100炮连战士、帐篷小学教员柏峰被文化部和成都军区评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1986年,崔德润主任代表413团参加了成都军区在昆明召开的战时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了我们团针对战区特点创办帐蓬小学的经验。2007年建军70周年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系列片中,专门对当时“帐蓬小学”写了一笔,载入了我军史册。

特色三:尊重风俗。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各连开展“热爱边民 热爱人民”活动,成立63个为民服务组,坚持长期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深得驻地群体爱戴。

特色四:军地互动。全团战地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活动”;带动山东全省、全国各类学校、社团组织青年开展“战士在我心中”活动。全团共收到地方慰问信3万余封、慰问品(背心、鞋垫、毛巾)等2万8千余件,送给80年代最可爱的人。战地各级把每件慰问品、每封慰问信、每张优待通知书,都当作教育部队最好的活教材,启发指战员吸取杀敌报国的力量。全团指战员向地方政府、学校、团体等写汇报信6000余封,其中500多份被地方报纸电台刋用。军地互动,双向给力,一边鼓舞奋勇杀敌,多立战功;一边增添力量,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在赴滇参战的413团前沿阵地上,战士们争相传阅着一张腊纸手刻版的《抗敌报》,这张小报也被战士们誉为"战地挺进报",因是腊纸手刻版,滚刷油印的比较传统,在交通闭塞信息匮乏的老山前线,这无疑是难得的精神食粮,它刊载的内容简明扼要,信息量较大,又都是发生在战士身边的人和事,因此,倍受战士们的喜爱和欢迎。

《抗敌报》就两页,是8开纸对折而成,页面虽小但内容丰富,主版设有"阵地要闻"、“战地英雄谱"、"火线上的共产党员"、"阵地经验交流"等,副版设有"祖国在我心中"、"老山兰"、"战地家书"、"文体活动在前线"、"家乡喜讯"、"战地黄花”等专栏。抗敌报是周刊,有时根据战况需要还不定期加刊,参战期间共出版86期,每期油印200张,下发到机关和各营连排。

这张腊纸手刻《战地报》是在413团(老山前线称二团)党委倡导下,张以明政委亲自起报名,在时任团政治处主任崔德润,副主任张雪涛的亲自指导下,由宣传股股长徐荣安任主编,宣传干事窦庭红任校对,俱乐部主任兼电影组长林树森任执行编缉并负责手工蜡纸刻字、插图等,由电影放映员吴克亚、杨文负责油印下发。稿件来源除林树森带领电影组成员深入前沿阵地采访外,主要是由宣传股、组织股、保卫股提供稿件和各营连提供的素材信息编写而成,副刊有时也摘录一些报纸快讯。

413团有很多优秀征稿被《抗敌报》采用刊发后又被解放军报、云南日报、战旗报、文山周报等国家、省部、市级媒体选用刊发,如徐荣安撰写的《高福胜重伤不下火线战至牺牲》、《军人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谢凯为子请战传佳话》;吴利强撰写的《全国拥军模范赵趁妮猫耳洞里话真情》;窦庭红撰写的《战地"神眼"李学季》;郭相岭撰写的《帐蓬小学》;李清瑞撰写的《红星在碧波中闪光》;武景生撰写的《描绘当代军人形象启迪前线战士心灵》;林树森撰写的《寄自云南前线的信》、《欣慰的笑容》、《凝结军民情意的弹壳锦旗》、《到处都有母亲的爱》、《我爱老山兰》等。

100炮连战士阅读《抗敌报》

这张倍受赞誉的小报首创于413团开进云南省文山州平坝镇战前集训期间,首发日是1985年4月5日,也是138师参战部队中开办最早的战地快报,我团创办此报后宣传效果很好,对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都有裨益,师政治部在全文转发我团抗敌报几期后,于85年4月中旬前后也创办了战地《铁拳》快报。师部因有打字员,报纸是腊纸打字油印,比我团先进一些。如保留至今的《铁拳》增刊第六期,用6页的篇幅介绍"二团电影组长林树森研制成功六种反特工器材”的事迹报道,通过这篇报道我们可以一睹《铁拳》报的昔日芳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当年在南疆前线参与采编印刷《抗敌报》的战友们,现已多数步入老年,但回顾这段光荣历史,我们青春是无悔的!

战时政治处战友合影于芭蕉坪

沈顺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人。1958年6月出生,1976年2月入伍。原济南军区陆军第46军138师步兵第413团作训股股长,于1985年2月至1986年5月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于1988年10月转业回苏州吴江工作,先后担任乡镇,区政府机关部门主要领导。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 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

4. 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

7.【军旅原创文学】创刊号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

8.如果出现内容错行,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与编辑无关。了解更多平台内幕,敬请点击军旅原创文学公告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教导员述职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