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哪个书店有卖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书籍传统文化的书籍

在第十七届文博会贵州馆,“蓝花叙事”“祥纹银饰”两家贵阳企业展柜上的展品,从名字到样式都非常吸引人。

深入两个贵州民族文化品牌故事的背后,两位创始人同为贵阳人,她们分别讲述着一个媒体人和一个设计师对贵州民族文化,尤其是对非遗文化内涵的探寻、保护和创造之旅。她们热爱贵州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事业,去追寻民族文化里的美与真实,以及更远的精神世界。

蜡染为媒介 让世界认识贵州非遗

9月25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文博会贵州馆,由王小梅创立的“蓝花叙事”品牌展柜展示出一件件精美的蜡染绣品,其中比较特别的蜡染品“沃饕丝巾”“马蹄花百格丝巾”,以及书名为《蓝书叙事》的书籍吸引众多目光。

《蓝花叙事》是王小梅在2009年出版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版延续了她从大学以来的“蓝花梦”。王小梅介绍:蜡染――贵州苗族妇女称画蜡染为“画花”,把蜂蜡融化,用铜质蜡刀蘸在纯棉白布上作画。再用山野中采撷的蓝靛,配以石灰、酒,“养”好染料,放入染缸中浸染,“画花”处蜂蜡在热水中脱去,留下白花。蓝布和白花沉淀出时光中的美,谓之“蓝花”。

苗族妇女在蜡染“蓝花”中,几乎画出的每一个作品,都有民族神话故事,或是和神话相关的,是她们的“叙事”。

在王小梅看来,“蓝花”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更是贵州大山里常年守望和守艺的少数民族妇女群体,连接个体与族群、村落和社会,以此传递人生的仪式、生死观和天地观,是精美手工和精神世界的完美呈现。

王小梅遗憾没能亲自到深圳参会,因为这几天她在金华镇翁贡村的蓝花叙事馆为绣娘培训。

蓝花叙事馆建于2018年,距离观山湖城区半个多小时车程。蓝花叙事馆的墙壁上挂满照片,记录了王小梅对贵州苗族精神文化生活的观察和参与,每当参观者走到这些照片面前,她都能详细地说出当时的故事与经历,对里面所涉及的非遗艺术品如数家珍。

这一切经历都与王小梅的记者职业有关,1999年,她就职于《贵州日报》文艺部。怀着对蜡染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过去20年时间里,她收集到多种贵州省境内多民族传统非遗技艺物件,现藏有蜡染、刺绣、民俗物件等2000余件(套)。在这个过程中,王小梅持续写了300多万字有关文化遗产类的深度报道,并利用业余时间,以文化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季刀苗寨的女人实验戏剧”“手上的记忆――两个苗族妇女的生活世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一二期)”等致力于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活动。

王小梅常年行走村寨进行田野工作,系统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先后编著和翻译《手上的记忆:两个苗族妇女的生活世界》《蓝花叙事》《寨生》等20多部书籍。

蓝花叙事馆现在签约的手艺人达500人,他们立足传统手工艺不断推陈出新,推出重头产品“瑙壁哩

}

 要: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要形成双向统一,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成员生产生活中的融合共生,这是有着人性基础、时空环境基础和生命结构基础的,其内涵在于要以文明和谐为底蕴,促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统一;以富强平等为动力,增进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水平;以自由民主为形式,发挥社会成员的主动创新能力;以诚信友善为信念,孕育社会成员交往的合作品性;以敬业法治为规范,强化社会成员的敬畏守正自觉。因此,必须采取的路径是转变知识化教育倾向,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结构体系;转变无组织娱乐倾向,组建分层、有序、协调的多元文化活动平台;转变“民政”分离倾向,建设“上下畅通”的制度化执政队伍。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双向统一;教育;内涵;路径

民族地区发展是综合的,除了不断提升物质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之外,还要积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确保民族地区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协调统一。因此,在当前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培育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自觉,实现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融合,使其既能够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得以延续,又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科学和人文基础。

一、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基础

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成员文化认同自觉之形成,唯其通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延续民族文化精神和个性,并积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及价值,内化为社会成员自我生命能力品质,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更新和与时俱进,使之呈现一种和谐之态。此即为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意义所在。那么,民族地区社会成员文化认同自觉得以培育的基础何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能够在民族地区发展建设中融合统一?

(一)民族文化认同之人性基础

民族文化认同是主体之于文化发展的价值判断和实践上的行动选择,其是社会成员在与他者他文化交往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发展做出的行为反应与调适;其“里”则是作为主体之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发展所持有的思维心理、价值意识以及意志情感。换言之,民族文化认同是社会主体人性外化之果,无论是向内对自我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否定,还是向外对他文化的吸收与拒斥,其中无疑蕴含着主体之于文化发展的态度,并由此折射人性状态,尤其是能够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生命能力和价值取向等。从这个角度而言,民族文化认同的重点不在于“界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之异同,虽然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弄清了自我文化的个性特征及与他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发展定位,但文化发展定位的宗旨目的离不开对人的生命生活关注,要从提升人性生命能力和境界层次视角来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设计,如此,文化发展才能朝着文明方向不断趋近,而这也恰恰是当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例如,人们常说的“人心”变坏了,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负面的社会现象,诸如诚信缺失、戾气深重、物欲横流,等等。正如美国哲学家赫舍尔所言:“对人的处境的最有价值的洞察,不是通过耐心的内省和全面的审视得到的,而是通过遇到巨大的挫折时的诧异和震惊得到的。彻底的反思之所以出现,通常是在意识到挫折,面临危机和自我觉醒时,而很少是处于人在取得光荣业绩时的欣喜。”[1]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不得不认真对待人性的发展问题,这既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也是民族地区社会走向文明的基础,只有社会成员具有健全饱满的人性,方能引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当前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可这种发展不应只是纯粹为了摆脱物质和经济贫困的发展,而是一种以文明为底蕴的积极发展,要让社会成员将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而逐渐凝聚到人性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得以传扬,且不断吸收时代精神以促发人性的丰满圆融,从而使其文化认同自觉化。所以,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要回归人性,注重通过改变或发展“人”来推动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具体来说,就是要把传统文化精神中诸如勤劳、节约、互助、诚信等品质寓于社会成员的自我生命中,同时又能够在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同时,将自由、法治、民主等现代文明精神融入人们的自我生产生活之中,成为一种习惯。

总之,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对象是社会成员主体,无论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其面向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融入自我人性并内化为一种生命生活的存在方式,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蒸蒸日上。

(二)民族文化认同之时空环境基础

民族文化认同是有着时空属性的,它绝非坚硬的对象实体,仅以“是与非”、“肯定与否定”、“对与错”一分为二的判决思维或观念来认识、理解民族文化是错误的。毕竟民族文化认同的宗旨目的在于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为了争夺与他文化之间“孰优孰劣”之名,如此只会使民族文化陷入僵化。无论怎样的“先进”或“发达”,如果没有抱着对自我民族文化的省思态度,认清自我民族文化的优缺点,进而通过学习对民族文化发展适时作出调整,就会导致自我文化远离时代精神和文明价值。可以说,民族文化认同自觉是立足于当下并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对文化发展的谋略、审思和定位,它既要继承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之作用于人的素质或能力的提升,使人们不会对文化发展只做一种“减法”运动,使无助于经济增长的文化事象日益颓败和消逝。如果只是“减法”,势必会导致依托和彰显于不同文化或多元文化中的社会主体素质能力变得“单一萎缩”而无弹性。虽然在物质丰富或技术便利层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上升,可这种上升往往是以牺牲了人的身心发展为代价的,从这一层面而言,“减法”式的文化发展无疑是一种倒退,尤其是一味地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无暇顾及文化建设的做法,已经被当下人们生活中存在的诸如健康疾病、环境污染、道德下滑等问题所证实是有弊病的,应当认真面对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更新提升民族文化发展的认同自觉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人依靠工具及人类体力或智力的替代物或衍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之际,人类与动植物相比就极大减少了依靠自身机体改变、能力发展来实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以,人类在得到其‘人为事物’的发展之际,人付出了以减低、退化自身的内在代价”[2]。因此,为了让人类社会以及文化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久远,并使身处其中的人们获得文化的润泽,当下民族文化在积极面向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就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浇铸在社会成员人格品质中。

通过培育社会成员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向认同,让社会成员在立足、审思自我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了解认识、接纳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和优点,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使民族文化发展呈现内容形式上的“多元并举”和价值精神上的“文明进步”之态,而身处其中的社会主体则在多元优秀文化的滋养下不断积聚、丰富、提升自我生命能力素质水平和道德价值人性境界,从而能够真正成为具有文化气息的时代公民。

总之,民族文化认同是有着时空生命的,从时间而言,其身上有着承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使命,需要将传统文化精神得以内聚于人们的生命中,将文化发展变成一条长河;从空间而言,其身上有着善于向一切文化学习的品质,并不断在与他文化交往过程中汲取营养,使自我变得更加文明强大,能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适应和调节,从而实现文化在交往、开放中的不断精进发展。

(三)民族文化认同之生命结构基础

民族文化认同既然是为了促进文化的更好发展,实现文化发展在“自我”与“他者”之间互动调适,并最终达成文化个性的生成和文化发展的文明向上。那么,如何通过具体的文化实践来凸显民族文化认同的这一价值意义呢?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从作为文化认同主体的生命结构矛盾来加以阐述。上已述及的民族文化认同并非“铁板一块”,相反,是有着鲜活丰富的生命结构内涵的。因为文化认同是社会主体价值意识和思维心理的外部表现,它通过社会成员具体的社会生活与行动实践来体现,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体所面临的三大矛盾关系上,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关系。能否较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相依相生的互动和谐关系,往往能够反映社会主体文化认同自觉与否。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自然与人类休戚与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与包括自然在内的周遭环境相互作用之后所创造的,而这种创造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适应与调节的基础上,因而在民族文化当中有很多反映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内容。例如,对自然的心理敬畏和行为效法等,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活动、乡规民约来规范约束自我对自然环境的无度攫取和破坏。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断过度开采并受到人为破坏,自然环境不断向人类生存和健康提出挑战。其次,从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来看,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要处理好人类共有的“通性”与人自有的“个性”,其中,文化中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价值信仰等都与此相关。充满活力的文化系统是能够使人的“通性”与“个性”并行不悖[3]。但是,当前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是混乱无序的,尤其是金钱名利不断挑战着人们的精神价值、心灵信仰,使沟通合作、诚信友爱、宽容豁达等人的“通性”被边缘化,而建立在自由自律基础上的“个性”被过分放纵,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社会成员的生命和生活。基于此,民族文化认同要重视和深思社会主体生命结构的意义与圆融统一问题,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重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重,这样才能使人们在不断追逐物质经济提升生活水平的同时,焕发自我精神生命,并开创富足文明的美好人类文化生活和世界。

总之,当前民族文化认同要注重社会主体之生命结构基础,切实培育其对待自然、社会、自我生命的全面和谐态度,让传统文化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生命的底色,从而实现主体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内涵

民族文化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发展走向的自觉定位,它不仅仅停留于对自我文化和他文化优长与不足等的厘清、认定或决断上,更重要的是激发、孕育社会成员善于向一切美好事物学习的精神态度与行为自觉,使自我能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积极的适应和调节的关系。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作为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和时代普遍价值,二者在民族文化认同中融合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断激发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的生命力,进而促进民族文化发展迈向更文明的层次。

(一)以文明和谐为底蕴,促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统一

民族文化认同可分为“表”和“里”两个层面,所谓的“表”是对文化内容、活动的取舍和继承,并使其用之或存活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让社会成员深刻感受到具体文化实践的影响。无疑,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文化如同空气一样浸润着人们的身心发展,文明和谐的文化内容或活动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受到积极的熏陶作用,令其身心得以健全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体能够形成积极的价值意识和辩证的思维心理,做到对文化认识、评判、反思以及实践的自觉,此即文化认同之“里”。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以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将体现人性真善美的文化内容加以存养和汲取,不断促进民族地区的文明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当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是双重的,既有着好的一面,即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吃穿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也有坏的一面,那就是人们的本能欲望不断地放大,人心被金钱名利所捆绑而不能自拔,以致引发社会生活秩序的紊乱,如当前较为明显的留守现象中家庭亲情生活之割裂等问题。于此,民族文化认同势必要有所回应,人们在追求物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生命身心的健康,以确保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在文明渐进的进程中展开,而不是突飞猛进式地将一个个村庄卷入城镇化发展中,造成村落社会成员对农业、农村的厌恶逃避,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继而影响青少年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务必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参与到民族村落社会的建设中,用劳动去改变和提升自我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水平的同时,创造使自我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得以周全安顿的精神文化。

(二)以富强平等为动力,增进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水平

民族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主体生命的觉悟觉醒,是其对自我人生、社会生活的积极反思与恰切定位,进而在行动实践中处理好各种发展关系和矛盾问题,而非拘囿于某一客观的“文化对象”的迷恋和崇拜上,而这恰恰又是当下社会成员民族文化认同中具有的明显痕迹或烙印。人们往往将文化或所谓的可观的、靓丽的能吸引人眼球的文化,包装成商品来兜售,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经济价值,这一现象在民族文化旅游市场中体现尤甚。民族文化往往以表演、陈列、物化的形态进入市场经济,且以市场规则来决断其价值大小而赢得能否得以开发利用的命运。在此思维心理左右和实践行动的选择下,民族文化认同变得蒙昧模糊甚至走样了。人们在赢得了物质经济的增长的同时,并没有真正地变得富强、富裕,反而变得脆弱许多。当下,人们都各自忙碌于物质经济的获取而停不下脚步,家庭成员之间、村落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都或被金钱所异化,而生命本应有的温情、闲暇等反而被遮蔽了。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有必要处理好物质经济与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在继续提升社会成员物质收入的过程中,切实对民族地区发展进行有效规划,特别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等,让富裕在社会成员身边发生,而不是被迫远离故乡去“淘金”。同时,民族地区物质经济发展要能够惠及每一个家庭,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诸如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好处。此外,民族文化认同在注重村落物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因为人们需要借助于健康高尚的文化娱乐来满足人性中对自我发展的需求。当前,民族地区村落社会中缺乏多元有益的积极文化娱乐活动,一些不良的诸如赌博等正在侵蚀人们的生活。所以,当前民族文化认同要让社会成员在以追求物质经济富裕为动力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其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化和健康性,这样才能确保其生命生活是幸福的、有质量的。

(三)以自由民主为形式,发挥社会成员主动创新能力

民族文化认同的目的在于形成社会主体对文化发展的自觉,使其能够对民族文化发展作出自我的理性抉择,即社会主体是文化认同的主位因素,只有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潜力,并激活他们的能力,民族文化发展才能迸发积极的动力。然而,实践中,民族文化认同往往是盲目的,社会成员的思维眼界往往被物质经济所遮蔽,人们一门心思都投向怎样才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算计上,这本无可厚非,也是当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可是,当前民族地区尤其是对于村落社会成员或家庭而言,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来实现致富,农村劳动力随着外流而减少,不少村落存在着农田荒芜现象,并日益凸显了人们对农业、农村在情感、价值上的“疏离感”。那何以致此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地区社会成员致富门路的单一而无多样的选择性,加之农产品价格低廉,较好或便捷的途径就是外出以劳力为主的打工,去挣取更多的收入。从长远看,此种格局是不利于民族地区自身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因为人们既不能安心、静心于留守故土,又不能在土地上有效激发和运用自我的聪明才智,民族地区发展中最为坚实的人力基础就会失去。此外,当前民族地区社会诸如村落的政治民主生活是“悬置”的,人们的公共生活总体上呈现了无组织的特征,即使有着村委会等基层行政组织,但还没有有效发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发展经济和文化的作用,村落社会家庭、成员生产生活“内卷化或原子化”倾向日益明显,人们各自忙于生计或金钱收入而“无暇交往”。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必须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让主体真正参与社会或村落建设的发展中。结合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表现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反思,通过主体之间协商、沟通,并取得一致认可的方式投入社会发展事务中,如此,既可以为村落社会发展探寻方向,也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成员的积极能动性,使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和交往实践基础之上。

(四)以诚信友善为信念,孕育社会成员的交往合作品性

民族文化认同“向外”是要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健康和谐,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而“向内”是要形成文化自觉的主体,且“向外”要统一于“向内”,以对文化发展有着理性认识和行动能力的社会主体为基础。然而,当下民族地区社会成员文化认同实践在处理“向内”和“向外”的关系上存在着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尤其反映在人们把民族文化当成客观实体来进行利用,或将之当成可以包装销售的旅游商品销售,或将其打造为旅游景观来吸引游客。我们不否认此种文化设计或改造活动的确增加了民族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也甚或是称之为一种“绿色产业”,但是,民族文化之魂是融于社会成员的生命生活之中的。当文化被束之高阁而仅仅成为观赏对象,则意味着其活力的丧失,而这也恰恰反映了现实中很多传统文化在重建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即难以让民族社会成员将恢复重建的文化项目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多的只能作为一种静态的景观存在,其功能作用更多地简化为一种赚钱的手段,最终造成民族文化发展的异化。另外,相较实践中民族文化认同“向外”所呈现的文化发展变异而言,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向内”层面的社会主体思维心理的虚浮化。例如,人们不再把“做好一个人”当成自我的基本价值准则,人们相互交往中追求和坚守的求真向善的美德和品质受到了冲击,甚至连诚信、友善等基本行为规范都变得稀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甚至可以不顾道德甚至法治的约束。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促使社会成员身心得以健全发展,当前民族文化认同一定要加强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即注重民族文化中互助协作的传统。例如,白族地区人生礼俗、农事生产、性别结社、班辈组织等文化活动中有着馈赠、换工等体现互助友善品质的形式内容,这些品质不应随着民族地区物质经济的增长而消失,而应当对之加以关注并使其得以发扬。同时,当前民族文化认同要培育社会成员的诚信友善品质,让与人为善、互信友爱的价值情感和行为习惯成为习惯,从而真正地将理解、宽容、诚信、友爱等品质化为一种生命自觉。

(五)以敬业法治为规范,强化社会成员敬畏守正自觉

民族文化认同是历时连续性的,它要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结合现实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任务,积极汲取时代精神,对民族文化发展加以开拓创新,以实现自我文化发展水平的累积式上升,即当下民族文化无论发展得怎样,如果不对其进行性质和水平上的分析,让文化依然按其“自身所是”呈现或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那么,但其所呈现的文化发展状态到底是不是更文明呢?是不是更彰显了人性真善美呢?这是民族文化认同必须要思考的。所以,当前民族文化认同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道路上,必须注重“文化成人”或“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促使社会成员积极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并通过学习获取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成为新时代身心素质能力健全发展的社会主体。换言之,民族文化认同在汲取时代文化内容的过程中,不是要让社会成员因为物质生活向好而使人变坏了,不能因物质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使自我生命生活放纵起来,丢了诸如敬业勤恳、节约有度的良好品质。在众多民族地区,农闲时节甚至长年有不少人游荡于村落,有的还由于收入不稳定,又贪图悠闲轻松的生活,这些行为就会对村落社会生活构成一种隐性的威胁,也会成为当下蔓延至民族地区村落中的违法犯罪的根源,它们或显或隐地成为民族地区目前不少家庭生活和谐的巨大障碍。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有着很重要的任务,一是要让民族地区村落社会成员尊重其所从事的行业,如人们要能安心于农业生产或专心其所经营的行业,使其成为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一项事业来对待,而不是只是一种稻粱谋的手段,也即人们常说的热爱故土;二是要让民族地区村落社会成员有敬畏守法之心,坦坦荡荡做人,在不断进取中克服困难,通过自我的努力学习和勤劳付出而创造财富,以一种健康身心状态来经营美好生活。

三、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路径

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地区要健康和谐发展,一个迫切的问题在于要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统一,通过培养具有传统文化个性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体公民主动投入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和谐之中。那么,作为统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文化认同发展,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和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更好地走向自觉呢?

(一)转变知识化教育倾向,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结构体系

民族文化认同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民族文化认同即一种教育形式和过程,其目的在于使社会成员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自觉,即通过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形成社会成员理性的文化人生价值态度,承担传承与创新文化发展的重任。正如河清先生所言,文化的认同或民族的认同其实就是弄清自己。作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认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由内向外的认同,而是一个民族自己的内部反思,找准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现在的主体精神是什么,在这样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4]。因此,在强化民族文化认同过程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教育,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很难在民族地区扎根生长,即使诸如各种下乡活动、宣讲团等,仍然难以真正起到将之“化民成俗”的功效。因为这些活动发挥的作用在于让人们有了对外界更多的想象,但不能够真正因之生发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忧患或改革意识,更不可能由此提升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水平,其原因在于,文娱活动、宣讲活动虽有价值作用,但却难以真正成为化育人心的教育形式或内容。众所周知,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所培养的人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主体,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的关系,积极适应上述关系构成的文化世界,并对其不断加以调适,才能使主体和文化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相生的关系。当然,这样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而不只是由学校教育全权代表,还应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一切有利于不同行业、年龄、性别的社会成员提升自我人性的“活的教育”,包括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从而构成的终身化、学习化结构体系,这是十分有必要的。前已述及,当前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在孕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文化下乡或宣讲活动是有价值作用的,但是从教育视角来看,其意义还是不全面的,它所发挥的功能更多的是偏向于理论认知和非连续性的。例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横幅标语化,或辅之以歌咏比赛、文体娱乐、重走革命路等形式来展开宣传活动,在初始阶段,能够让人们在内容认知上较快地熟悉了解,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就不会产生内化于心的积极作用,毕竟走马观花式的宣传与春风化雨、融价值精神于社会成员生命生活中去的连续式、渐进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是相悖的。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要让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延续和生长,需要构建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改变以往人们将教育当成一种独立于生命、生活之外的客体去追逐的倾向,只是以商品交换的目的去对待教育,把教育变成一个旁观的对象,而不是将之视为和内化为自身生命、生存、生活的存在方式与组成部分,如此,自然难以引发人们思想态度、思维价值的有效转变。这是因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每个公民的人格品质,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等同于标签化的“肖像”,而是渗透和体现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所以,在强化民族文化认同进程中,在实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要转变以往“知识化”的倾向,构建以健全人格培养为中心,在结构内容上以探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为导向,在形式类型上以终身化、多元性为表现的教育体系,方能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在教育中活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实践。

(二)转变无组织娱乐倾向,组建分层有序协调的多元文化活动平台

众所周知,当前民族地区的物质经济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也因此带动了民族地区文化娱乐的兴盛,诸如融入了现代化元素的各种民族歌舞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成员劳作之余的重要生活内容。这些活动有利于愉悦人们的身心,它使民族社会成员有所兴趣爱好,特别是对中老年人而言,更是其获得生命存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重要实践形式,深受民族社会成员的喜爱。然而,民族地区社会成员文化娱乐活动本身还不健全,首先,当前盛行于民族地区的文化娱乐活动是自发的,其主体往往集中于中老年妇女,形式以模仿市场上出售的舞蹈光碟为主,并非以本民族传统舞蹈为主体,即人们参与其中的娱乐活动并未有意识地依托于本民族文化;其次,民族地区文化娱乐活动的无选择性,尤其在民族村落中,受制于时空环境,人们只能将空闲时间投入诸如现代广场舞及打麻将等内容上,其余时间则无所是从,缺乏其他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因此,应当对民族地区文化娱乐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和改造。首先,民族地区文化娱乐活动要从自发转变为有组织地进行,将文化娱乐主体投向更多的社会成员,而不仅仅是中老年妇女,并确立文化娱乐活动的价值导向,即除了放松身心之外凸显怡情益智的作用,使民族社会成员焕发精神活力;其次,民族文化娱乐活动内容要加以拓展,不能让社会成员的完整生命只面对单一的娱乐刺激,要充分发挥其人性中的对自由个性的追求,通过对感兴趣的娱乐活动的参与而提升其精神品性。总之,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必要组织民族文化娱乐活动,组建分层次、有序协调的多元文化活动平台,集身体锻炼、技能培训、情感陶冶于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注重其内容、形式的“真实性”,而不只是老年人打麻将和跳舞的场地,应当建设诸如图书、电子阅览室和强身健体的设施,让其身心、体脑得以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为社会持续发展进步打下基础,也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通过人的改变来认同和践行之。

(三)转变“民政”分离倾向,合建“上下畅通”的制度化执政队伍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只要人人本着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心态来与他人交往,就会营造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即民族文化认同所要达成的效果是普及化、民本化的,通过不同地域、阶层、职业的一个个主体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遵从,在民间形成文明和谐的生活风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社会成员思维意识与行为实践层面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存在着一种“民政分离的现象。

所谓的“民政”分离,是指在当前民族文化认同发展过程中,从理论宣传学习及其效果角度而言,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跃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成员工作生活中,人们借助于开会、视频观看、文件传阅等途径方式能够对其内容和意义进行了解,而在民间,尤其是民族地区村落社会的民众,无论是从认知还是实践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陌生的,即使乡镇村落中可能标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样的横幅,可对于村民而言,有不少人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他们往往不会去追问标语中写的是什么,即使追问也不会去深究其内涵意义,更遑论将其内化实践。

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要自觉化,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间土壤上生长起来,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作用于社会成员的身心发展,必须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使其成为一种风气,扎根于民间大众的生产生活中。所以,当前民族文化认同要突破“民政”分离的倾向,尤其要确保民族地区村落社会成员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并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机制。通过县乡镇诸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办公室”等,以村委会为定点,设置相应的文化建设窗口,聘请熟悉传统文化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作为兼职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县乡镇负责文化专员工作,并把这一活动在形式、内容、考核上加以组织并形成制度化,确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上下畅通的稳定化、连续性、有质量的执政队伍,切实促进民族地区的全面和谐发展。

[1]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13.

[2]张诗亚.回归位育——教育行思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

[3]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教育文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0.

}

我想大概知道有多少种舞,它们大概的原理,我最想了解拉丁、伦巴、街舞,其他有趣、高雅或时尚的舞也可推荐,谢谢,再推荐本讲舞蹈原理的专业书,要深入浅出的,多推荐几本,我想开阔视野,谢谢,我喜欢舞蹈,但我不小了,恐怕不能学了,我15,快16了,今年11.25就16,但我仍想学舞蹈知识,这是兴趣,请别拒绝我,谢谢,鞠躬。

  • 《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西方舞蹈文化史》、《 舞蹈概论》都是不错的关于舞蹈产生、发展、形成各种流派的历史书籍。
      《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是由金秋编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这本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代舞蹈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共分六章:先秦时期的乐舞,论述了旧石器、新石器以及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舞蹈;秦汉时期的乐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隋、唐、五代时期的乐舞;宋辽金西夏元时期的乐舞;明清时期的乐舞。本书是舞蹈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试用教材,亦可作为舞蹈艺术工作者阅读参考用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西方舞蹈文化史》是1996年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索雷。是迄今为止仍是西方舞蹈文献中性、理论性及权威性最强,部头最大的史书,并在舞蹈的比较研究上具有示范意义。
      《舞蹈概论》是由约翰.马丁编写,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书从当代舞蹈等多视角出发,剖析了欧美舞蹈的历史脉络。作者自成-派的理论,一直得到西方舞蹈与哲学界的赞同和引用。

  • 1,《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 金秋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39.0 元
    这是一本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素质课教材,它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各朝各代舞蹈发展的概况,源远流长,内容丰富。

    2,《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 向开明 著 / 民族出版社 / / 32.0
    “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易学》的分支,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透过“太极”思维,《易学》将“一般知识学”或“科学”、“哲学”的崭新面貌,与现代各个学科展开会通。从“民俗学”、“气韵观”、“力学”的角度窥视和探索“太极文化”,它具有独特的思想观和气韵方式,而这种思想观及气韵方式与东亚舞蹈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联系。透过太极文化,我们了解到太极“气韵”和形成过程,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而阴阳、八卦之说,又是中国古典身韵建立其体系之思想观之一,特别是,直至现在的国旗仍用的是阴阳太极图和八卦图案。从“宗教学”、“文学“包括”美术、音乐学方面已有众多的研究和论述,而从“舞蹈学”的角度去认识太极文化还只是些单一方面的简论,更涉及不到与东亚舞蹈文化的系统性、综合性研究。

    3,《民间舞蹈-民俗文化》 李北达 /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13.0 / 平装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去,甚至到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民间舞蹈》,运用科学的方,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民间舞蹈风俗。

    4,《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 李北达 /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20.0 / 平装
    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舞蹈均深受中国文化的滋养,二者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分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断的分合中二者的“形”与“意”得以相互交融。本教材从无数的理论入手,通过对武术、舞蹈各层面的分析和比较,希望探寻双方相互补充和吸收的轨迹。教材的适用对象是从事舞蹈教育和表演专业的。
    李北达,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满族舞蹈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会员,北极光内市武协理论文史研究会研究员。于中央民族舞蹈系,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发表《美哉踏歌》、《倾城鼎沸闹秧歌》、《茶余饭后侃“奇观”》、《“球”的意识》、《试谈民俗和民间舞蹈》、《浅谈河北地秧歌和满族鞑子秧歌的异同》等文章。

    5,《舞蹈编导学》 金秋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3 / 平装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级规划教材。与同类书相比,本书充分结合了培养对象的特点和编舞工作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本书十分注重总结国内外编导创作经验,反映了当前舞蹈创作思想潮流和编创技法的最新成果,使学习者能够以开阔的视野,系统掌握舞蹈编导的理论基础和技法。本书可供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社会舞蹈教学和舞蹈爱好者使用。

    6,《 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李廷海 / / 中央民族 / 23.0 / 平装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动作为主要与众不同手段的艺术,但舞蹈绝不仅仅局限于人体动作本身。同任何艺术一样,舞蹈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产物,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浪漫行为。不同民族、不同人、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情感、不同形态、不同美感的舞蹈。当然,不同特点的舞蹈也会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美学观、不同文化心理以及不同的生活和情感轨迹。因此,研究民族舞蹈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特定的社会活动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自然,研究民族舞蹈艺术教育也不能离开变化中的社会和发展着的文化。
    该研究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他将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研究同社会文化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看待民族舞蹈文化和民族舞蹈教育,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民族舞蹈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和方法。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必须。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蕴藏着对文化艺术的巨大需求。如何办好中国民族舞蹈高等教育?中国民族舞蹈高等教育应该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样的思维去主导民族舞蹈教学?李廷海同志的这一研究很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简介 李廷海,朝鲜族。1986年于中央民族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同年留校工作至今。1997年至1999年,在中央民大在职学习“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到岐阜圣德学园公派留学,研修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等课程。自2001年9月,师从著名民族教育家哈经雄教授攻读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7月并获得法学博士。
    参与主持社科基金资助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之子课题;合作主持中央民族“十五”科研规划项目《西北生态环境及其传统生活文化对该地区少数民族长寿人影响成因关系的研究》等研究。
    发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教育——在日“人·朝鲜人”教育个案研究》、《现阶段中国舞蹈专业教育的若干思考》等数篇论文。
    7,《舞蹈资优教育的现况与展望》唐尔惠 / / 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 120.00
    8,《美国的舞蹈》 副标题: 美国文化丛书
    本书上卷讲述美国舞蹈概况,从古代舞到十九世纪的美国舞蹈历史中卷讲述美国舞蹈的改革。介绍了邓肯等九位舞蹈家的贡献;下卷讲述美国舞蹈的现状,介绍了现代舞、黑人舞蹈、地区芭蕾舞等。
    9,《舞蹈的基础》(日)花柳千代 /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90.0 / 平装 / 郭连友等
    舞蹈的基本介绍、上半身的基本动作、下半身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小道具的基本动作、应用编、编等。
    这是一部继承和发展传统舞蹈的精髓,致力于舞蹈的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超越各个流派的舞蹈理论著作。该书在具有广泛影响,至今已经再版了13次。在中国,该书是首次出版。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舞蹈的起源、历史、现状和各个流派的特点,传授了舞蹈中各个部位的基本动作要领,同时,还介绍了如何使用扇子、毛巾等小道具以及花柳本人独创的舞蹈动作。
    10,《说舞-舞蹈学研究文萃》 资华筠 /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5.0 / 平装
    吴晓邦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有余。对于他的研究,他的亲传和舞蹈界、文化界众多、学者已有不同视角进行过回忆与论述。本书是着重谈论教育思想研究方面的体会与思考,以表达对中国现、当代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一代宗师吴晓邦先生的缅怀与感念。

    11,《影响世界的中国乐舞》资华筠 /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16.0 / 平装
    本书包括:史籍中的唐乐舞;中化乐舞文化与交播简史;中国舞蹈文化传播漫说;中国文化对朝鲜乐舞文化的影响;古西域与中原乐舞交流及其相互影响等。
    21世纪,中国进入WTO的时代,舞蹈艺术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舞蹈艺术也必须以不断出新的产品占领艺术市场。怎样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呢?首先,就要求舞蹈者对时代、对社会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昆跟时代、反映时代。其次,要具备能够编创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些技能。过去,舞蹈界对编舞技法研究不够,即使研究了,也不够全面深刻。而且,有关编舞的书籍寥寥无几。于是,研究编舞法,翻译介绍编舞技法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江口隆哉先生从事现代舞研究,也是现代舞大师。但他著述的《舞蹈创作法》却是一部能够应用于创作各种舞蹈样式的实用性教材,或者说,是指导性的参考书。这本书可以成为广大编舞者、在校舞蹈、舞蹈研究者、舞蹈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13,《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 李雪梅 /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35.0 / 平装
    我们认为本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民间舞蹈生成的地域和社会环境及其对舞蹈产生的基础影响作用,准确把握舞蹈的深层文化内涵,再现和反映舞蹈真实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对保护传统舞蹈文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还是对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丰富。
    在本课题历经四年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讨论,青海玉树采风期间克服艰苦环境,跋山涉水于高原,寻经问典,走访民间,搜集,了解藏族舞蹈的文体本质,体验藏族民族的生存环境,参观赛马大会,使得我们对藏族文化及生成环境特点有了明确的感性认识,对藏族民间舞蹈有了本质的了解,对赋予这一切文化内涵的环境特征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一切让我们对藏族民间舞蹈的特征风格与其环境特征的认识统一起来,提高和深化了我们对藏族舞蹈的本质的认识,对传统舞蹈的根的认识,是除亲身经历外谁都不能给予的,它对我们藏族舞蹈的研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的实地采风学习帮助我们,同时也印证了我们的研究。
    本课题以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为主,涉及到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以及文化地理等相关舞蹈艺术和其他相关学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大家始终精诚合作,探讨切磋,研究学习,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平,为本书的完成奉献了智慧。
    14,《作为艺术的舞蹈:舞蹈美学引论》 郭勇健 /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1.00 / 平装
    16, 《湖南舞蹈论文选》

请推荐关于舞蹈产生、发展、形成各种流派的历史书籍。

我想大概知道有多少种舞,它们大概的原理,我最想了解拉丁、伦巴、街舞,其他有趣、高雅或时尚的舞也可推荐,谢谢,再推荐本讲舞蹈原理的专业书,要深入浅出的,多推荐几本,我想开阔视野,谢谢,我喜欢舞蹈,但我不小了,恐怕不能学了,我15,快16了,今年11.25就16,但我仍想学舞蹈知识,这是兴趣,请别拒绝我,谢谢,鞠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