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功能有哪些基本功能?

内容提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尽快实现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是社会各界的共识。本文通过从宏观背景(包括央地财政关系、政府投融资体制和地方国有企业冶理现代化)和微观机理(全融势能)两方面进行制度朔原,发现不同功能、区域和层级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市场化转型面临多重困难。结合实地调研和作者建立的融资平台数据库,本文以功能、层级和区域作为三个基本维度将全国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分成18类,并通过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三类要素进行标准化刻画。基于此,本文提出分步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的四个阶段目标、五大分类策略以及渐进转型的实现路径,并对转型过程中以及转型之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做了展望。上述研究结论为破解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难题提供了参考。


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14日至15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硬性要求。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虽然依法不属于政府债务,但由于其金额巨大、形式多样且风险关联复杂,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根据毛捷和徐军伟(2019a)对各类地方政府债务概念口径的系统梳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为债务主体,形成地方政府未来可能承担支出或担保责任的债务,是产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要方式。研究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明确分离地方政府信用与融资平台公司信用,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以下简称融资平台)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本质上是地方政府在各类制度变迁中为实现自身目标函数最大化而设立的市场法人主体(毛捷、徐军伟,2019b)。“十四五”时期,政府债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如何确定政府债务的最优规模和结构,对债务规模和结构的科学管理是财政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刘哲希等,2020)。那么,一个关键问题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否应计入地方政府债务整体规模?对于上述问题的讨论势必会产生不同意见和判断,从而影响甚至妨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科学决策。如果能尽快实现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因此,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关键,是实现地方财政治理现代化的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2020年5月11日)明确提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于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国内研究做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重要探讨。李扬(2016)认为,应通过地方公债治理模式转型实施战略性去杠杆,推进改革深水区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尤其是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我国应当建立地方政府公开透明的发债机制,允许符合资质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以便市场更好地发挥风险定价和监督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筹集资金的风险问题(张帆,2016;朱莹、王健,2018)。另外,还要积极发挥银行授信的积极引导作用,促进融资平台从银行贷款的依赖主体转向对融资成本敏感的市场主体(沈红波等,2018)。基于地方财政与金融的协同作用,实现公共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协同,有助于实现以结果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债券绩效管理,可有效遏制融资平台新增隐性债务(王泽彩、徐军伟,2020)。楼继伟(2019)明确指出,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及其相关债务、尽快实现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关键。徐鹏程(2017)认为融资平台在发展过程中蕴藏着巨大风险,转型发展会遇到种种困难,相关的风险与对策研究是当前经济、金融领域里的热门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李奇霖等(2017)基于业界实践,认为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面临巨大挑战,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综上,关于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已是社会各界共识,但融资平台持续举债的制度根源是什么?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目标又是什么?转型过程中,如何兼顾融资平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问题?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是什么?以上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作者构建的融资平台公司新名单数据库,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为重塑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之间关系提供参考,助力地方财政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本文可能的贡献包括:(1)研究融资平台转型的共性问题,深度挖掘、全面分析融资平台持续举债背后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对融资平台实现市场化转型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制度溯源;(2)分析融资平台转型的个性问题,以功能、层级和区域作为三个基本维度,将全国融资平台分成18类,并通过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三类要素对不同类型的融资平台进行标准化刻画;(3)基于上述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研究,提出分步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四个阶段目标,以及渐进转型的实现路径。本文余下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融资平台持续举债背后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第三部分为融资平台的多维综合分类和个性刻画;第四部分为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分步分类的原则与转型路径;最后为余论。

融资平台的产生及持续举债有其特定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基于分税制的央地财政关系、政府投融资体制与地方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央地财政关系是融资平台产生的制度基础;政府投融资体制决定了融资平台的工具属性;地方国有企业治理的“双轨制”为融资平台长期存在提供了现实空间。

1.央地财政关系、间接金融分权与融资平台的兴起

在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背景下,财政分权为融资平台举债融资创造了基础条件(毛捷等,2019)。中国式分权下,央地财政关系中不可避免存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和隐性担保等问题(马文涛、马草原,2018;郭玉清等,2016;姜子叶、胡育蓉,2016;王永钦等,2016;韩鹏飞、胡奕明,2015;周学东等,2014),为融资平台的产生和举债创造了制度基础。基于此,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动能禀赋,借助融资平台打造满足金融规则的金融资产端,以突破融资约束实现间接金融分权,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特定目标(毛捷、徐军伟,2019b)。换言之,在现有央地财政关系基础上,地方政府通过间接金融分权实现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以突破财政分权下的财力约束,是融资平台替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本质特征。

同时,已有研究(毛捷、徐军伟,2019b)还发现,为实现间接金融分权,地方政府势必严重依赖土地资产。杨继东等(2018)、张莉等(2018)、刘元春和陈金至(2020)认为融资平台举债通常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即“以地融资”。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200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号)。该法明确了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及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取得。2002年开始建立国有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地方政府可自行出让土地,独立完成招拍挂流程,并最终自主支配土地出让所得。上述“土地制度”为地方政府实现间接金融分权提供了制度性的资产支持。基于央地财政关系产生的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彭冲、陆铭,2019;冀云阳等,2019;常晨、陆铭,2017)以及官员晋升激励等(贾俊雪等,2017;罗党论、余国满,2015;缪小林、伏润民,2015)也是促进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举债的重要因素。

2.政府投融资体制与融资平台的工具属性

融资平台成为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工具是由我国政府投融资体制决定的。一是2015年新《预算法》施行之前,地方政府不能通过举债完成政府投资,但借助融资平台举债又未受明确限制(毛捷、徐军伟,2019a)。二是项目建设的总投资由项目单位的自有资金(即资本金)和债务融资共同构成,关键是要求项目单位自筹一定比例的资本金,这关乎项目投资的起点和杠杆问题(徐军伟等,2020a)。《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明确规定:投资项目资本金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项目法人不承担这部分资金的任何利息和债务。项目资本金到位与否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实际启动,是决定投资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资本条件。融资平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自筹资金充实项目单位的资本金,而作为项目投资主体的项目单位一般也是该融资平台或其子公司。三是《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明确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代建制”方式,实施基础设施等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建设。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代建制”,通过设立融资平台,实现对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而“代建制”也逐渐成为融资平台最主要、最典型的经营模式。

综上,政府投融资体制中的法律包容、项目资本金的现实约束以及依托“代建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共同决定了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工具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3. 地方国有企业治理的“双轨制”与融资平台的长期存在

根据公司治理结构,融资平台属于地方国有企业的范畴,应纳入地方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但是,相较于作为一般市场主体的地方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一般地方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就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而言,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之间往往政企不分、职责不清,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实行直接管理,可以干预其经营管理或直接向配融资平台的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就企业的目标函数而言,一般地方国有企业以利润最大化或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融资平台则以完成政府投融资任务为目标。上述差异导致一般地方国有企业与融资平台在实际运营管理中存在某种“双轨制”:一是政府参与程度不一致,对一般地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主要是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融资活动干预较少,而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往往根据项目需要或融资需要给予相应的资产支持(或增信支持);二是一般地方国有企业的风险更多体现为企业风险,而融资平台发生风险时往往与当地政府呈现风险共同体的特征;三是两类企业面临的金融市场待遇有差异,金融机构更看重一般地方国有企业的企业信用,而融资平台被看重的主要是其背后的政府信用。这种“双轨制”为非市场化融资平台的长期存在提供了体制温床。

已有研究对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微观机理探讨不多。徐军伟等(2020b)提出了一种解释金融势能:融资平台存在来自地方政府的资产延伸和风险联保,导致其资产规模扩张与实际风险产生不对称(资产增长快而实际风险低),进而拥有相对于一般市场公司的金融势能优势。借助这种金融势能优势,融资平台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信用优势,能够持续吸引资金以实现其举债融资。因此,可以将不合理的金融势能优势理解为支撑融资平台快速发展和持续举债的微观机制。

融资平台的标准化债务——城投债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信用尺度效应,正是上述金融势能优势的作用结果。如果一家融资平台发行过城投债,至少可以说明以下三方面情况。(1)体现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利用金融规则打造金融资产端的基础条件和专业能力。已发行城投债,表明融资平台业务条件和财务状况较好,经过拥有资本市场业务资质的中介公司(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第三方评级机构等)全面梳理、专业审核和独立评定,以及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评议、规范辅导和优中选优(募投项目),并满足债券发行审核部门的要求;由于融资平台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能够达到上述条件、资质,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有效利用当地禀赋资源打造金融资产端的专业能力和投融资手段。(2)体现了当地政府对该融资平台的大力支持,即有明确的资产延伸和风险联保。举例而言,募投项目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完成相关手续(包括立项、可研批复、土地规划、工程规划、工程许可、环评、能评等);又如,2015年之前,以企业债方式发行的城投债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时,需要地方政府(地市级或县级政府)出具的关于同意发行企业债的决议或承诺函(或后续还款安排说明书等);再如,某些地方政府会在当地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之前对其进行资产或增信支持,包括资产注入(主要是土地)或项目注入等。(3)体现了当地政府和融资平台的责任共同担当,实际上是对风险联保的一种强化。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后,要求其每年在相应债券主管部门的网站披露审计报告、跟踪评级报告以及重大变更事项等,意味着当地政府和融资平台愿意将债务相关信息(含财务状况、公司经营情况、公司与当地政府资金关系、投融资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向社会公开,体现了地方政府的风险担当;一般市场公司进行信息披露是单纯的自身资产、财务、经营等企业信息的公开,不能体现当地政府的意志和风险担当。上述三方面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资产延伸和风险联保的专业能力和具体行为,是融资平台借助金融势能优势实现举债的重要体现。

综上,“城投债”三个字可以让业界机构和投资者对一家陌生的融资平台形成至少上述三方面判断,方便了市场对该公司信用水平的快速识别(包括条件准入、操作难易程度以及大致可做业务规模等),并为市场对该公司进行后续投资提供了执行便利(包括金融机构内部程序、监管报备和市场询价等)。换言之,如果某家融资平台发行过城投债,意味若该公司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资产质量、政府支持以及较高的金融市场认可度,可作为该公司后续融资甚至同一地区其他融资平台融资的信用尺度。因此,借助金融势能优势,“城投债”三个字将融资平台的信用优势进一步明示,以吸引各类应债资金,促使融资平台债务的持续扩张。

以上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既是融资平台持续举债融资的制度根源,也是推进其开展市场化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此外,譬如金融资金供给(庞晓波、李丹,2017;孙国峰、贾君怡,2015;吕健,2014)以及监管不力(刁伟涛,2017;杨灿明、鲁元平,2013)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放大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的刺激效应。

上述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是各类融资平台的共性问题,而基于功能、层级和区域的多维差异,融资平台又呈现出个性问题多样性和复杂性,为推进市场化转型带来巨大挑战。以下尝试对融资平台进行多维综合分类,并对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标准化刻画,以期减少其个性问题对市场化转型的阻碍或妨害。首先,借鉴徐军伟等(2020b)对融资平台的精准界定以及构建的融资平台新名单数据库,从功能、层级和区域三个维度,将全国融资平台分成18个类别。其次,在资源禀赋和动能禀赋(毛捷、徐军伟,2019a)的基础上,补充市场禀赋,利用上述三类禀赋,尝试标准化刻画18类融资平台的基本特征。最后,基于上述18类融资平台的各自特征,提炼归纳出四大类融资平台,以便统筹分析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一)基于功能、层级和区域的融资平台多维综合分类

基于对融资平台的科学界定,作者将融资平台的功能属性、所属层级以及所在区域作为三个基本维度,对其进行综合分类。其中,功能属性奠定了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政企交织的基本关系;所属层级表明资源禀赋的丰富程度以及地方政府发挥动能禀赋的可能范围;所在区域表征不同经济水平、区域文化以及各类非正式制度等对融资平台的差异化影响。

地方政府设立融资平台的初衷或者委托融资平台的事项职能主要是开展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城市更新、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工作(以下简称“三城两投”)。(1)城市建设方面,融资平台代表地方政府履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责任,进而衍生出融通社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和经营城市资产等职能;(2)城市运营方面,主要是指城市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包括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气、供热、垃圾处理和轨道交通等,是城市生产经营、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3)城市更新方面,主要是改善街道、公园、绿地和老旧小区等,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市容,既包括对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也包含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4)产业投资与金融投资方面,融资平台结合所在区域的禀赋特征,定位于某类产业的发展,利用行业政策和行业资源,发挥投融资功能,为本地区的行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进行资源整合。

基于以上“三城两投"的事项职能,可以将承担各类具体功能的融资平台划分为两类:一是纯粹融资平台,即主要为地方政府融通资金,不承担建设、运营和更新等具体工作,这类融资平台往往不具备市场化经营的能力,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债务偿还基本依赖地方政府的注资、补助补贴、土地出让金返还、财政资金周转以及借新还旧等;二是非纯粹融资平台,兼顾资金融通和建设、运营和更新等具体工作,具备一定的市场化经营能力。

根据融资平台的出资人或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可以将融资平台划分为省级(含副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及以下三个层级。根据徐军伟等(2020b)构建的已发行过城投债的融资平台新名单,截至2018年底,共有2571家已发债的融资平台。其中,省级(含副省级)融资平台为200家,占比为7.78%;地市级融资平台有1071家,占比为41.66%;地级市所属的区平台(含各类开发区)有744家,占比为28.94%,县级及以下(含县级市)融资平台有556家,占比为21.63%。可见,在发行过城投债的融资平台中,各层级的融资平台均占据不小的份额。

每个层级的政府基于自身禀赋资源设立融资平台,具有不同的诉求和期望,奠定了融资平台基本的业务模式和融资方式。省级(含副省级)融资平台的资产规模较大、业务布局多元,现金流以及可淜动的优质资源较多,外部评级以AAA为主。地级市融资平台数量多,但功能差异较大,区域异质性明显。县区级融资平台成立时间较晚,普遍具有资产规模较小、可运作资源少、受限条件多等不足,且存在公司治理相对不规范、综合运营能力较弱等问题,加上县区级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有限,导致这类融资平台在后续运营中困难较多。

整体而言,相比于省级(含副省级)融资平台,市县级融资平台数量更多,但掌握的资源较少,开展市场化业务的能力较弱,对地方政府运用动能禀赋帮助其实现举债融资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如果忽视层级维度存在的异质性,将无法准确把握融资平台的个性问题。

按照融资平台所属行政区域,将其分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个区域。由于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等显性方面,以及在区域文化、非正式制度等隐性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不同区域的融资平台在投融资和运作模式等方面也相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区域维度也是对融资平台进行个性刻画的一个重要视角。

综上,根据上述三个基本维度及其各自细分情况,并考虑到由于省级(含副省级)层面以及东部和中部的地级市层面几乎不存在纯粹融资平台,可以将全国的融资平台分为18类(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功能、层级和区域这三个基本维度对融资平台的个性问题进行抽象和提炼后仍有多达18个分类,足以反映融资平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资源禀赋、动能禀赋与市场禀赋

在上文多维综合分类后,如何对18类融资平台的各自特征进行标准化分析?毛捷和徐军伟(2019a)通过对融资平台举债典型事实的梳理,发现资源禀赋和动能禀赋是政府信用金融化的两类核心要素,二者组合使用是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进行举债的基础,也是各类金融机构设定融资平台相关业务准入门槛、授信额度、利率期限结构和审批效率等重要依据,因此可用于刻画融资平台的异质性特征。资源禀赋中的经济总量、综合财力等是融资平台能否举债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第三方资信公司对融资平台进行信用评级的重要指标(例如下文中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的评级方法);特色资源意味着融资平台可选择的行业,例如各类景区、矿产类融资平台。动能禀赋表示地方政府如何将政府信用赋予融资平台的具体行为,例如,在某融资平台C的信托举债融资中(毛捷、徐军伟,2019a),该融资平台所在地区的市财政局向信托公司出具承诺函,以及市人大出具将融资回购款列入市财政预算的人大决议书;东部某县级市A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土地资产并注入所属融资平台(毛捷、徐军伟,2019b),基于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与民生责任的刚性约束,一方面积极调动各类财政性资源,支持融资平台举债融资,另一方面强化了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形成实质上的风险共同体。

作者基于实地调研,认为在资源禀赋和动能禀赋的基础上,为更加全面反映融资平台的经营能力和市场化转型潜质,需要补充第三个维度——市场禀赋。市场禀赋,一是反映当地财力增长性和可预计性。区域市场化程度,尤其当地产业对政府投资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税源的稳定性和增长性以及当地财力增长的可持续性,能为有效实施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提供有利条件。二是反映融资平台市场化业务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营利性等。市场禀赋中的硬件方面决定了融资平台市场化业务和市场化融资的基础条件、业务方向和配套支持;软件方面决定了融资平台市场化运营的软约束,比如是否要执行市场化操作、执行相关操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市场化执行的力度和能力等。

仍以融资平台的标准化业务——城投债为例,发行城投债时需要第三方信用评级公司进行评级(私募债等少数城投债品种在实务中一般也需要主体评级),影响融资平台最终评级结果的主要因素正是上述三方面禀赋。以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为例,该评级机构对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进行信用评级时,除了分析融资平台自身情况外,还重点关注区域经济情况以及政府综合财政实力等。作者通过访谈发现其他评级公司关于城投债的评级方法都有类似做法。区域经济情况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前景等;政府综合财政实力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行政级别、政府财力结构以及稳定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及上级转移支付的占比和变动)、对转移支付的依赖性、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财政自给率以及财政实力增长潜力(例如当地前十大纳税企业情况等)。上述评级方法关注的内容对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等都有涉及,其中涉及市场禀赋的有:地理位置重在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情况,经济结构侧重当地产业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情况,当地前十大纳税企业情况和区域发展前景是市场环境的重要体现。

结合以上分析,作者认为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可以较充分地体现融资平台分别与地方政府、当地市场的互动关系。因此,作者借助上述三类禀赋,以综合刻画不同类别融资平台公司的典型特征。三类禀赋对应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的对应指标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资料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的内涵界定以及实际调研整理得到。

结合表1,根据毛捷和徐军伟(2019a,2019b),资源禀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经济总量禀赋,包括经济总量、综合财力、建设用地规模、土地价格、房地产市场、区域规划定位和城镇人口规模等;二是特色资源禀赋,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含矿产)、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工艺市场禀赋等。动能禀赋是指地方政府为创造举债融资所需的必要条件或有利条件,可调动的各类财政性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一是直接财政资源调动,包括债务资金偿还的预算安排、财政专项返还、财政补贴、政府回购、政府购买服务等;二是间接财政资源调动,包括资产注入、项目注入、财政担保(含所属平台公司的担保)和政府表态(包括去发行机构开展兑付恳谈)等。市场禀赋反映当地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优势,主要分为:一是市场硬件条件,包括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掌握的经营性业务、市场化融资情况,以及当地的交通便利程度、产业基础与结构等;二是市场软件条件,包括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的市场意识、市场管理能力和市场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当地的市场环境(包括市场人才储备情况)和市场独立性等。

(三)多维分类下的特征分析

根据上文划分的18类融资平台,以及三类禀赋的具体内容,作者梳理出每类融资平台的主要特征(见表2)。首先,分别从三类禀赋的视角看全国融资平台的总体特征。(1)资源禀赋方面:整体而言,东部好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和东北;层级越低,相应的资源禀赋也依次渐弱。(2)动能禀赋方面东部以及部分富裕中部区域,地方政府通过调动较少的动能禀赋即可实现利用融资平台打造满足市场规则的金融资产端,在发挥动能禀赋的广度和深度上相对谨慎,动能禀赋发挥偏稳健(但也存在个别明显激进的情况);而西部、东北和部分资源禀赋较弱中部区域,地方政府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调动更多的动能禀赋方可实现利用融资平台打造满足市场规则的金融资产端,动能禀赋发挥偏激进。(3)市场禀赋方面东部的硬件市场禀赋和软件市场禀赋都较好;东北的硬件一般,软件相对较差;西部的硬件较差,软件一般;中部的硬件和软件都一般。

表2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多维综合分类(18类)

资料来源:作者结合融资平台新名单数据库(徐军伟等,2020b)、对23家代表性融资平台实地调研掌握的一手资料以及作者与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与评估中心联合攻关课题的相关成果整理得到。

然后,基于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的综合特征,从市场化转型的角度将18类融资平台做进一步提炼,归为以下四类情况。

其一,在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上都有明显优势的融资平台,原则上不存在市场化转型的问题或障碍(但不排除存在个案的小概率情况)。这类融资平台以省级融资平台和东部省份的部分地级市融资平台为主,典型如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省级平台)和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地市级平台)等。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特色资源等资源禀赋,此类融资平台可以依附的资源相对丰富;该类融资平台面对的市场更广泛,可调动的市场要素更丰富。因此,在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上都有明显优势的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相对容易实现。

其二,资源禀赋或者市场禀赋较好(包括一般)的融资平台普遍是非纯粹融资平台,具备市场化转型的能力和潜质。这类融资平台常见于东北、中部和西部省份的地级市融资平台,以及东部和中部省份的部分县区级及以下融资平台,具有代表性的如锦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地市级平台)、开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县区级平台)和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县区级平台)等。但须注意,个别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较好或一般的平台公司,由于动能禀赋激进,可能产生债务风险,比如江苏省镇江市的某些融资平台。

其三,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都较差的非纯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面临的困难较大。这类融资平台主要是东北和西部的县区级及以下融资平台,例如大洼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县区级平台)和牟定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县区级平台)。由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地方政府动能禀赋的依赖较大,这类融资平台潜在的债务风险也较大。

其四,资源禀赋具有明显劣势的融资平台不少也是纯粹融资平台,当地政府动能禀赋的发挥往往也较为激进,市场化转型十分困难。这类融资平台包括东北和西部省份某些地市级及以下融资平台,以及东部和中部某些县区级及以下融资平台,比如红河州红元投资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市级平台)和兰考县兴工财政投资有限公司(县区级平台)等。为弥补资源禀赋的不足,地方政府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动能禀赋以提升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在激进的动能禀赋把更多的财政性资源注入融资平台的同时,由于缺乏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的必要支撑,给当地财政、金融和经济等各方面引致风险。尽管上述融资平台也不乏提升市场禀赋的可能,但考虑其资源禀赋不足和动能禀赋激进,实施市场化转型的风险大、成本高。

十余年前,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就已提上B程(国发[2010]19号)。然而近年来不论是融资平台的城投债发行额还是有息债务余额,总体上仍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徐军伟等,2020b)。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依然借助融资平台大量举债,是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重要渠道。根据徐军伟等(2020b)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界定和梳理,截至2018年底,融资平台的有息债务余额为33.06万亿元,是构成地方隐性债务的主要部分。那么,融资平台迟迟未实现市场化转型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基于实地调研和已有研究成果认为,阻碍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对融资平台举债融资的深层机制认识尚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二是对我国不同功能、层级和区域融资平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精准、不够具体。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对融资平台举债融资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立体审视,尤其是缺乏对基于宏观背景的微观机制以及各类禀赋条件的中观特征的深入思考,因此不能在制度层面将宏观环境与微观机制进行统筹考虑,不能在个性层面对各类禀赋特征进行精准区分以便因情施策。前文不论是对融资平台举债融资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的共性问题分析,还是对融资平台多维综合分类和特征标准化刻画的个性问题分析,都是服务于如何顺利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思考。

既然要推进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那么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明确,一是什么是融资平台,或者说融资平台都包含哪些企业?二是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状态或结果才能称得上市场化转型成功?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借鉴徐军伟等(2020b)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精准界定,以明确需要进行市场化转型的具体对象,即融资平台新名单。对于第二个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主要有以下三类观点:一是若能够退出原银监会融资平台名单,就是转型成功;二是如果融资平台在发行城投债时以书面形式公开承诺不再承担政府投融资功能,即转型成功;三是对于已经认定的存量隐性债务,若融资平台已完成化解,则认为成功转型。作者认为,科学制定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目标,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要满足稳妥化解隐性债务的现实需求;二是正视融资平台面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实现市场化转型,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在明确上述两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融资平台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立体刻画,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地推进市场化转型。融资平台举债融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等共性问题,主要聚焦在制度层面,是一个长期问题,决定了分步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融资平台基于功能、层级和区域的多维度,意味着其禀赋条件和具体困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分步转型的基础上需要分类实施转型策略。在转型路径方面,融资平台面临的宏观环境具有一般性特征,更多需要中央政府牵头实施全面改善;对于微观机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具有较大自主性,可根据自身禀赋条件个性化实施转型策略。

图1  融资平台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与分步分类市场化转型的基本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本文逻辑关系整理得到。

图1简明报告了融资平台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与其市场化转型的关系。左图的三角包含三类宏观环境(央地财政关系、政府投融资体制以及地方国有企业治理);左图中心的矩形表示融资平台举债融资的微观动力机制(即金融势能);左图中的圆形部分代表通过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刻画的18种类别(即中观类别特征)。右图直观表示了分步转型的四个阶段性目标(具体分步原则见下文),每一步左上角的大写字母组合代表该阶段的主要侧重因素。由图1右图可知:在每一阶段,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宏观环境侧重点有所差别;微观机理主要体现在转型的前三步,因为当实现第三步时,融资平台不再具有相对于一般市场公司的金融势能优势;而不同禀赋条件的类别特征贯穿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全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决定融资平台共性问题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较大改善,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为顺利实现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需要分步实施。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中央政府正式赋予省级政府举债权,是新时代央地财政关系的重要体现,也决定了地方政府不能再借助融资平台进行举债,所以融资平台转型的第一步是守住地方政府不再违规举债的底线。但是,2015年之后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产生的隐性债务与当地的政治信誉、金融信誉、财政信誉、民生责任和招商引资环境等公共责任及风险紧密相关(徐军伟等,2020b),需要融资平台借助我国投融资体制的逐步完善与政府建立新型契约关系以实现软着陆,即转型的第二步。随着我国地方国有企业管理的逐步规范,在实现前两步市场化转型的基础上,融资平台需要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以实现转型的第三步。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地方国有资本管理的现代化(中发[2015]22号和国办发[2017]36号等),为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指明了方向。同时,融资平台的个性问题也决定了其市场化转型处于不同的转型起点,省级平台以及部分市场禀赋好的东部地级市平台一般比较容易实现隐性债务软着陆,而西部县区级(含以下)融资平台能够守住不违规举债的底线尚且不易。

综上分析并结合图1,作者尝试将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目标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或目标:第一步,融资平台不再承担政府职能,并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第二步,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建立新型的市场契约关系;第三步,融资平台成长为各类市场主体认可的自负盈亏、独自承担责任的市场法人主体;第四步,融资平台成长为市场约束下的现代化地方国有企业。结合具体情况,如果融资平台能够实现第一步,就可以认为其转型基本成功;如果能继而实现第二和第三步,则可以认为阶段性转型成功;第四步是最终转型目标。

在明确分步转型目标的基础上,为精准科学推进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需要把握以下两方面。第一,处理好当下生存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是成功转型的关键。如果一味讨论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美好前景,而忽视当下的债务压力与风险,那么相关讨论与研究也往往只能是空中楼阁。当前的现实约束主要体现在,一旦融资平台将要发生债务违约风险,地方政府会充分发挥动能禀赋,调动各类财政性资源,平抑该风险并保障融资平台的正常运转。但是地方政府充当“救火队长”是被动的、不可持续的,也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容易引致后续更多的债务和风险。为此,关键是如何利用科学方法、借助市场机制完成当下存量债务的妥善化解与正常流转,确保不发生到期债务的兑付风险,确保不引致所在区域的财政金融风险。及时处理当前债务压力,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是融资平台保证生存的前提,也是推进市场化转型的前提。第二,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具体任务职责,协同聚力推进市场化转型。结合具体禀赋资源,在阶段性转型目标的指导下,明确转型责任主体,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任务清单,从微观机理着手,合理整合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尽快消除融资平台不合理的金融势能。

多维类别特征决定了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起点和难点,也相应决定了市场化转型的具体目标和策略。未雨绸缪,积极创新发挥资源禀赋,规范动能禀赋,积累、培育市场禀赋,使融资平台逐步转化、成长为现代化的地方国有企业。基于融资平台的类别特征,在上述分步目标的基础上实施分类策略,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第一,直接市场化一部分融资平台。在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上都具有明显优势的融资平台,一般是省级平台或东部地级市资质较好的融资平台,一方面通过规范动能禀赋,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的综合优势,坚决避免直接承担政府职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市场,鼓励市场化转型,布局比较优势产业,参照一般市场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国资管理,不干涉具体业务。第二,盘活一部分融资平台。一是在资源禀赋上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非纯粹融资平台,可针对其拥有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与其相适应的市场禀赋,同时坚决遏制过度淜用动能禀赋,分阶段与地方政府建立新型的市场契约关系。二是在市场禀赋上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非纯粹平台公司,在规范动能禀赋的助力下,积极与相关产业建立市场关系,加快融入与其比较优势对应的细分市场。第三,整合一部分融资平台。在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上都较差的非纯粹融资平台,可通过并入上级融资平台等,提升其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在规范动能禀赋的统一协调下,实现市场化转型。第四,关停一部分融资平台。在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上都具有明显劣势的融资平台,一般也是层级较低的纯粹融资平台,可以对其存量隐性债务逐步进行妥善化解,化解完毕后注销该类融资平台。第五,杜绝地方政府新设融资平台。在存量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坚决防止地方政府新设融资平台,守住地方政府不得借助企事业单位进行举债的底线思维。重点关注资源禀赋较差、动能禀赋激进或市场禀赋较差的区域。

(二)渐进策略与实现路径

根据以上分析,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应遵循分步分类原则,不可能一破即立。由图1展示的转型阶段,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渐进实现路径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持续改善宏观环境,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微观机理。

第一,持续改善宏观环境。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持续改善融资平台举债融资背后的宏观环境。(1)央地财政关系方面。一是理顺政府事权、支出责任与债务负担的关系,化解财政纵向失衡;二是构建地方税收、公共产品供给与政府债务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财政横向均衡;三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摒除预算软约束和中央政府的隐性担保。(2)政府投融资体制方面。一是构建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二是对于融资平台公司,打造替代政府信用的市场化增信体系;三是积极尝试创新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一方面通过市场方式满足政府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强化市场约束、规范政府投资行为。(3)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地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创新企业体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充实市场化专业人才(徐鹏程,2017),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层级简明、资本充裕、资产优良、管理规范、风险可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当及时将融资平台公司纳入地方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共同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逐渐从双轨制转变为单轨制,废止融资平台长期存在的轨道。

第二,不断优化微观机理。在日常业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紧紧围绕“市场化”做文章,逐步破除阻碍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微观机理。(1)在缓冲当前到期债务方面,可以通过债务展期、借新还旧、债务置换和债务重组等(部分地区已经在开展上述业务),尤其关注西部和东北地区、县区级及以下层级的融资平台,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在严格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打破个别地区、个别融资平台的刚性兑付预期,促使政府信用回归市场信用(或企业信用),消除不合理的金融势能优势。可以先行尝试对东部地区地级市及以下层级的融资平台市场化相关的举债违约行为不实行政府干预救助。(3)对于所有增量项目、增量业务务必采取市场化方式经营、运作,逐步促使融资平台以市场法人的身份与政府建立市场契约关系。例如,积极把握专项债券的快速发展以及PPP模式的规范化,融资平台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专项债项目和规范的PPP项目中,发挥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长期积累的业务经验优势。(4)调动政府部门、融资平台以及金融机构等各方积极力量全力提升市场禀赋,优化有限的资源禀赋、尽快形成市场力量,并规范动能禀赋,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应有责任,不越界、守信用。(5)实现区域内协同,鼓励禀赋资源优质的融资平台与其他融资平台之间开展帮扶、并购或合作,以优质禀赋资源的市场化促进融资平台转型。

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推进地方财政治理现代化,融资平台尽快实现市场化转型,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一是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从微观层面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能够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转化为企业债务,为地方政府债券等显性债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尽快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概念的明确化与单一化,即不再区分所谓显性或隐性债务。二是以融资平台转型为具体抓手,进一步改善央地财政关系,形成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协调关系,完善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推动地方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三是在融资平台实现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也是各个地方政府渐进推进财政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成功是地方政府实现财政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但是,基于宏观环境和微观机理的分析,本文发现不同功能、层级和区域造成融资平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市场化转型面临多重困难。作者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构建的融资平台新名单数据库以及作者实地调研掌握的一手资料,以功能、层级和区域作为三个基本维度将融资平台分成18类,并通过资源禀赋、动能禀赋和市场禀赋三类要素对不同类型融资平台的特征进行标准化刻画。基于此,本文提出分步分类市场化转型的基本原则和渐进实现路径。

在融资平台逐步实现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还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虑。第一,融资平台当前仍会在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和城市运营等准公共或自然垄断领域有新增业务,在其实现市场化转型后是否会成为相关领域的垄断者?第二,借助市场业务转型,天然具有政府各类支持的融资平台如果顺利融入市场,是否会对一般市场公司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进而造成市场效率的损失?第三,在融资平台成功转型后,是否会衍生新的公共寻租或者市场寻租,甚至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为此,在渐进实施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履行分步分类原则,有底线、有弹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求成的“一刀切”。

}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融通交易活动的场所,又称长期资金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中长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

发行市场:一般指一级市场,本章中指证券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一级市场或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证券发行市场通常无固定场所,是一个无形的市场。

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证券进行转让的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流通市场一方面为股票持有者提供随时变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与发行市场的一次性行为不同,在流通市场上股票可以不断地进行交易。

公募发行:是指向广泛的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由于涉及众多投资者,为保障其合法权益,政府对公募发行控制极为严格,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流动性很强。

私募发行:是指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非公开发行或定向增发。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者,例如公司老股东或发行人机构自己的员工,与发行人有密切往来关系的企业等。发行人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但其发行能否成功仍与市场状况有直接关系。

直接发行:是指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自己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

间接发行:又称承销发行,指发行人不参与,而是委托给一或几家证券承销机构承销的一种方式。

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这是由经纪人,证券商组成的会员制组织。交易所需经过政府监管部门批准才能成立,并有一套具有法律效应的完备的组织章程和管理细则。交易所必须在指定场合公开营业,一切交易必须在场内公开作价成交,并向顾客每天公布交易的证券种类,证券行市,金额数量等情况。

隐性成本:主要是价差和信息成本。决定价差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影响证券流动性的因素,如证券质量,交易机制等。决定信息成本的因素主要是信息透明度。

问:区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

答:货币市场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反之就是资本市场,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期限在一年以上。

答:(1)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分类,可分为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

(2)按融资形式分类,可分为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3)按权利与义务分类,可分为债权债务类金融工具和所有权类金融工具

(4)按是否与直接信用活动相关分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工具:指在一定的原生工具或基础性工具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其形式是载明买卖双方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和地点等内容的规范化或标准化合约与证券。

可转换债券:被赋予了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发行公司事先规定债权人可以选择有利时机,按发行时规定的条件把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等值普通股票。

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赋予持有人能够按照特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内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该上市公司普通股票的选择权凭证,简称权证。

期货:也称期货合约,交易的买卖对象或标的物由有组织的期货交易所统一规定,规定了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商品、金融产品或其他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权:也称选择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某种商品或资产的权利。作为衍生工具,期权是一种标准化合约,合约的持有人向签发人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拥有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事先约定的执行价格向签发人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权利。

看涨期权:赋予期权买方未来以约定价格购买标的资产权利的期权。

看跌期权:赋予期权买方未来以约定价格出售标的资产权利的期权。

双重期权:是指期权买方在一定时期内有权选择以预定的价格买进,也有权选择以该价格卖出约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期权合约,又称为选择期权。

互换:是交易双方通过签订合约形式在规定的时间调换货币或利率,或者货币与利率同时交换,达到规避管制、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套期保值:交易人在买进(卖出)实际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交易合同作为保值, 一种为避免或减少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的损失,而以期货交易临时替代实物交易的一种行为。

价格发现: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又一大功能,由于大部分衍生工具交易集中在有组织的交易场所内进行,市场参与主体较多,通过竞价方式形成市场价格,能够相对准确反映交易者对标的物的未来价格的预期。

对冲:指买进期货合约的人,在合约到期前会将合约卖掉,而卖出期货合约的人,在合约到期前会买进合约来平仓。

问:衍生工具的特征和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是跨期交易(合约标的物的实际交割、交收或清算都是在未来约定的时间进行)、杠杆效应(借助不到合约标的物市场价值5%—10%的保证金,或者支付一定比例的权益费而获得一定数量合约标的物在未来时间交易的权利)、高风险性和存续时间的短期性(存续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衍生工具的基本功能是为交易双方提供规避价格、利率、汇率等波动风险的套期保值机制,对交易标的物的未来价格的预先发现和为市场投机者提供投机套利工具。

问:分析期权与期货交易的共同点与差异,并说明各有什么优势。

答:共同点:都有转移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都可以套期保值和投资。期货的交易者和期权的卖方都需要缴保证金,两者均是现在约定条件而在将来进行交割;都存在着交易双方的相反预期;交割时都可以只做差额结算而均需交割证券实物;交易合同均可在市场上转让。

差异:(1)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

(2)买卖双方的盈亏结构(期权的签发人一般要承受比较大的风险,而持有人只承受损失期权费的风险;期货是风险与收益对称的)

(3)保证金(期货)与权利金(期权)

期权与期货各具优点与缺点。期权的好处在于风险限制特性,但却需要投资者付出权利金成本,流动性比较低,交易不会很活跃。而期货则是随机配对,增加了资金和交易的流动性。也可以说期权是建立在期货基础上的衍生产品,期货用途更为方便和广泛。

问:互换交易有哪些功能?互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互换具有保值(名词解释里的套期保值)、降低融资成本、财务结构调整(指国际型公司调整资产和负债,使资产、负债货币实现匹配)和规避管制(规避外汇管制,获得贷款)这四个功能。

基本原则:交易双方在互换中都获得了比之前更好的财务效益。

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它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运营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放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形成资金来源,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营资金并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收益。

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多是政府出资或以政府资本为主设立、由政府依法赋予其特殊职能、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业务经营目标主要是贯彻落实政府经济政策的金融组织。

商业性金融机构:是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问:请列举金融机构的几个基本功能

答: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是:便利支付结算,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转移与管理风险,创造信用与存款货币。

问:试比较金融机构与一般企业在经营上的异同点

答:共性是同样作为经济组织,二者都有特定经济目的和使命,具备企业的基本要素,如有一定的自有资本,向社会提供特定的商品(金融工具)和服务,必须依法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等。

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特殊的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

一般经济组织的经营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或普通劳务,经营内容主要是从事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经营内容主要是货币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金融活动。

(2)特殊的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

一般经济组织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其经营活动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融资关系,经济活动遵循信用原则,必须要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3)特殊的经营风险影响

一般经济组织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集中表现为商品是否产销对路,风险主要是商品滞销、亏损或资不抵债而破产,单个普通企业风险造成的损失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而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局限于某个金融机构本身。

问: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一般由哪几类构成?

答:国家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两类。

存款类金融机构是能够吸收存款并以存款作为其营运资金主要来源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储蓄银行、开发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是兼有部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期货类机构、黄金投融资机构、专业融资公司、信用服务机构。

问:请简要介绍中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概况

答: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具体参考课本298页的图)

第十二章存款类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中最具代表性和比重最大的机构。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专门指以吸收存款为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支付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并直接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金融机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创新,现代商业银行已成为全面经营货币信用商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

总分行制: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

银行控股公司制:是指由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一家或多家银行的股份,或者是控股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的形式。

银行资本:即自有资本,其数量的多少能够反映银行自身实力及防御风险能力的大小,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表外业务:是指不直接进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影响银行损益的业务,主要包括服务性的中间业务和创新性的表外业务。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该理论强调将资产和负债综合考虑,通过统筹安排,实现三性的统一。重点是主动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业务,协调和控制业务状态,保证银行获得正的利差和资本净值。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或出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银行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配合并服务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农村合作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不运用自己资金,只是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创新的表外业务):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也叫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业务。

问: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哪些?各自的利弊在哪里?

答:商业银行组织形式主要有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等。

(1)总分行制: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

优点  经营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专业化程度较高,资金调度灵活,能够有效运用资金分散风险;信息充分、服务种类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缺点 因管理层次多而出现经营成本高、管理不灵活、效率不高等问题。

(2)单一银行制:不设任何分支结构的银行制度

优点 首先,可以限制银行业的兼并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其次,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使银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此外,由于单一银行制富于独立性和自主性,因而其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最后,内部层次较少,有利于中央银行政策的及时实施,管理起来也较容易。  

缺点 首先,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其次,单一银行制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再次,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风险较大。随着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单一制限制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弊端也愈加明显。

(3)控股公司制:由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一家或多家银行的股份,或者是控股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优点1. 控股公司制下各银行具有互补性,使整体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2. 可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地区分散化、业务多样化,有利于加强风险和收益的管理。

3. 银行控股公司的股票更畅销,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缺点是,易于形成垄断,不利于竞争。

(4)连锁银行制: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公司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

除不(必)成立控股公司和大银行控制力弱于控股公司制(即整体经营实力不强)以外,其他与控股公司制基本相同。

问:简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说明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类型。

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由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两大部分组成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类型:包括负债业务(被动负债、主动负债、其他负债)、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投资)、表外业务(服务性的中间业务和创新性的表外业务)

问: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发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安全具有怎样的影响?

答:开展表外业务满足了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另一方面在交易中如运用不当或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片面追求盈利而进行的投机性操作,有可能造成巨额损失,进而导致银行的破产和倒闭,甚至引发区域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在担保中,被担保人由于破产而无法履约,银行作为担保人就要承担债务。

3、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银行对客户的保证变为银行实际资产的配置。

4、在期权、期货和调换交易中,银行的风险的不确定性更大。

问:简述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如何准确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答: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应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其中流动性与安全性是相辅相成的流动性强则安全性高,而盈利性与前两者存在冲突,高盈利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综合权衡利弊,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问: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历史变迁。这种变迁说明商业银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从最初的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目前的一些新发展的演变过程。这说明了商业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商业银行的服务性更加鲜明,同时也说明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越来越科学合理。

问:结合政策性银行的目标和特点,试分析我国应如何发展政策性银行?

答:目标:配合并服务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可持续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标,保本微利

(2)特定的业务领域与对象:据政府产业政策而定

(3)资金运作的特殊性(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资金运作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资金运作受制于特定的法律法规)

如何发展:首先、对我国当前三家政策性银行进行准确定位。政策性银行作为借助国家信用实现国 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工具,是进行市场化运作但又不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国家信用支持、市场化运作、非盈利性应是新时期政策性银行的三个显著特征。其一,政策性银行需要国家信用支持

其次,在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尽快为三家政策性银行立法

再次,两个账户之间必定要设立隔离机制

最后,治理结构和内在运行机制改革

问:中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有?

答:1进行政策性贷款 2发行债券 3银行间同业拆借

问:合作金融机构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特点:自愿性、民主性和合作性。

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个体经济弱势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通过必要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来扶持农民或小生产者,保护其生产积极性,使个体经济或小规模经济在互惠互利中增加生存发展能力,二是降低个体经济获取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

以金融业务的地域范围为标准划分,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单一中央银行制:单一中央银行制是指国家或地区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施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单一中央银行制又分为一元式和二元式两种中央银行制度。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国内只设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用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的独立性的制度形式。

跨国中央银行制: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并由该中央银行在其会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为成员国发行共同使用的货币和制定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监督各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成员国政府提供融资,办理成员国共同商定并授权的金融事项等。

最后贷款人:是指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而其他同业也头寸过紧而无法提供帮助时,商业银行便可求助于中央银行以其持有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予以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信用贷款,从而获取所需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成为了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和坚强后盾,保障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

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追逐利润往往只保留极少的存款准备金一旦遇到客户集中提取,许多金融机构就有破产的可能。为防止危机发生,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提取率,并交存中央银行。(此处与第十六章法定存款准备金重复)

超额准备金:金融机构为了保证清算活动所需的资金需要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再贷款: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活动。再贷款采取的是信用放款的授信方式,没有任何抵押和担保中央银行既无选择融资对象的依据,亦无贷款发放量的约束,容易出现再贷款量的失控。

问:请比较不同中央银行体制的基本特点。

答:单一中央银行制分为一元式和二元式两种中央银行制度,其中一元制具有权力集中统一、职能完善、统一调控与协调能力强的特点;二元式相比一元式,地方级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跨国中央银行制相对于单一银行制,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范围更广,但也会存在职能不完善(有的只能行使部分职能)和协调力不强的缺点;复合中央银行制同时施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职能较其余三者多;准中央银行制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也就存在权力无法集中,职能不完善和无法进行统一调控的问题。

问:结合现实,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的?

答:从性质上看,中央银行是通过国家授权,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同时服务于政府和整个金融体系,并代表国家开展金融交往与合作的特殊金融机构或宏观管理部门。(此处需要自己结合实际)

从职能上看,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并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运行,维护币值稳定

“银行的银行”:具体体现在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业务及监督管理金融业四个方面。

“政府的银行”:体现在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向政府融通资金及提供特定信贷支持;管理、经营国际储备、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及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经济信息服务等八个方面

(注:个人感觉结合实际不用说的太全,但上述三条至少每条说出一个。)

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项目有哪些?

答:资产项目包括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存款机构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对非金融企业的债权和其他资产六项。

负债项目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债券、对外负债、政府存款、资本项目和其他负债六项。

问:中央银行有哪些负债和资产业务?

答:负债业务主要有货币发行、存款业务和其他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贴现与放款业务、证券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和其他资产业务。

问:如何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之间的关系?

答:(1)基本关系  资产=负债+自有资本,即资产业务对负债业务有决定性作用。

(2)各主要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对金融机构负债的关系,以及对政府债权和政府存款的关系。前者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对于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后者指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对应关系。因财政赤字过大而增加的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大于政府存款时,会增加财政性货币发行的压力,反之则会消除来自财政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为货币稳定提供支持。

(3)国外资产和其他存款和自有资本的关系,指中央银行国外资产业务是有条件限制的,对基础货币有重要影响。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指(1)(2)中的条件和其他存款,自有资本均不变)增加国外资产业务,则需要减少其他项目资产或增加其他项目负债,否则将导致国内基础货币的变化。

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资源(如财富拥有额、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资产性货币需求:基于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投机动机: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永恒收入:指一个人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的过去、现在和今后预期会得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交易方程式:即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即PT/M=1/V.

剑桥方程式:即M=KPY,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的趋于均衡。

问: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答:表面区别:(1)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

(2)以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本质区别:交易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的,在短期内(即V可视为常数)若要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商品交易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分析的,其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前者,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经不可忽视,只是在剑桥方程式中没有明确表示出来。

问: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有什么不同?

答:(1)凯恩斯把保存财富的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而弗里德曼所考虑的资产选择范围不仅包括货币和债券,还包括股票和实物资产。

(2)凯恩斯把货币的预期报酬视为0,而弗里德曼则把货币当作一个会随着其他资产预期报酬率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中,主要是M1的需求,而后者至少已扩展到M2。

(3)两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着重强调利率的核心作用,他认为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最终影响到货币需求,而弗里德曼则强调永恒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微不足道。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因为未来利率不稳定),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永恒收入是稳定的)

(5)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传导变量是利率,弗里德曼认为是货币供给量。

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内容?

答: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而人们偏好货币的流动性是出于以下三种动机:

(1)交易需求,即人们为了满足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2)预防性需求,又称谨慎动机,即人们为了预防某些突发事件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3)投机需求,即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时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其中交易需求和预防性需求被认为是收入y的函数,与y同方向变动,记作L 1=L(y);投资需求被认为是利率r的函数,与r成反向变动,记作L 2=L(r); L= L 1(y)+L 2(r)= L(y ,r) = k*y – h*r,即货币总需求是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问:货币需求理论核心思想是?它是如何演化的?

答:核心思想:货币需求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制约等),整个社会为了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数量。(此处应该也可以用货币需求的定义,见名词解释)

演化过程:从研究角度上看,货币需求理论最初侧重于宏观角度研究商品流通所产生的客观货币需求到现在更多地侧重于研究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就理论上说,从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M=PQ/V)发展到古典学派的交易方程式(MV=PQ,通货存量*流通速度=物价水平*交易总量)和剑桥方程式(Md=kPY,名义货币需求=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率*价格水平*总收入)再到新旧凯恩斯学派、再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或回笼货币的行为过程。

货币供给量: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就称为货币供给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从其吸收的存款中拿出一定比例上缴央行的那部分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例。

货币供给公式:Ms =B*M,式中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该式表明,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中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超额准备金率:指超额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可以由央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难以由央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内在因素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问:现代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是如何表达的?货币供给的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模型:Ms =B*M,即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B)与货币乘数(M)的乘积。

特点:(一)形成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即二级银行系统。(二)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策源并创造基础货币,商业银行扩张并创造存款货币,由此形成了“源与流”的双层货币供给机制。(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也有重要影响。

问:从货币供给模型看,货币供给如何决定,央行如何调控?

答:从货币供给模型Ms = B*M上看,货币供给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决定。(1)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的供给量调控货币供给,具体包括国外资产业务、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债券发行业务(见最后一题详细说明)(2)中央银行通过控制法定准备金率影响存款-准备比率,进而调控货币供给量。

问: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直接因素: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这两个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间接因素:经济环境及央行准备金存款利率,其中经济环境与货币乘数正相关而准备金存款与货币乘数负相关。

问:货币乘数主要决定因素和作用机制?

答:主要决定因素包括通货-存款比率、准备-存款比率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1)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表明居民和企业等部门持有的现金越多,或者说商业银行存款中的现金漏损越多,货币乘数越小,反之亦然。

(2)准备-存款比率越高,意味着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储蓄存款越少,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3)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小;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大。

问: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答: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动因素: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的经济行为。作用机制:

(1)   居民主要根据即期的各种因素(如收支情况、物价水平、利率与资产收益率、财富效应、个人消费习惯及支付偏好等)和对未来经济运行情况的预期,决定持有现金的规模,从而影响到通货-存款比率。

(2)     (一)企业的持币行为会对通货-存款比率造成影响(原理同居民)

(3)(一)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会影响准备-存款比率。

(4)(一)若政府采用增税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短期不会有影响,长期看会影响投资收

     (二)若政府采用举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在公众和商业银行购买国债时,虽然货

      (三)若政府采用向中央银行直接借款或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政府现金支出将

问: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如何决定?

答: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负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负债业务控制基础货币,但由于中央银行的特点是资产业务决定负债,因此基础货币应由资产业务决定,主要由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业务、对政府债权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决定基础货币的收放,负债业务影响基础货币的调节。(见最后一题详细说明)

问:中央银行如何通过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量?

答:(一)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1)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外汇及其他国外资产影响基础货币,买进外汇,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减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给量。

(2)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影响基础货币,购买政府债券,就要将款项存进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账户,基础货币就会增加,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时,金融机构也是用准备金存款来支付,基础货币就会减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给量。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再贷款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就会使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增加,当这些债权减少时,基础货币减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给量。(4)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和票据,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直接导致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减少即发行债券和票据的数量增加,基础货币减少,反之亦然。

(二)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1)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利率,使存款数量增加,进而使货币乘数增加。

(2)中央银行可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从而使货币乘数下降。

货币供求均衡: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货币流通的过程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记录,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储备资产账户和净误差与遗漏等主要项目。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企业、住户等经济主体由于自身的经济利益需要而自主进行的交易。

通货膨胀: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导致的物价总水平上涨。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问:你是如何理解货币均衡和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关系的?

答:从实质上看,货币均衡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一种反映。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总供给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实现价值,从而引出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的决定依据;

(3)货币供给形成了社会总需求,成为了总需求的载体;

(4)总需求对总供给有决定的影响。

因此,货币均衡的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问:什么是国际收支失衡?如何调节?

答: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而通过自主性交易就能实现基本平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为失衡。

具体的调节手段主要有财政及收入政策、调整汇率或利率等要素价格、完善投融资体制、实施更加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等。

问: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答:共有经济发展状况(指过渡时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经济结构、货币性因素、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经济周期和国际经济环境六大原因。

问:通货膨胀的类型有?

答:(1)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可分为公开型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2)按价格上涨的程度,可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和恶性通货膨胀。

(3)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混合型和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

(4)按通货膨胀预期:预期型通货膨胀、非预期型通货膨胀。

以上分类是相对的,可以互有交叉,例如,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可以是公开的和温和的。

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答: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导致的物价总水平上涨。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 

需求和成本推进同时作用就是混合型通货膨胀。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治理对策:(1)成本推进型:针对工资推动,对策是紧缩性的收入政策,一般包括管制或冻结工资等;针对利润推动,对策是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

(2)需求拉动型:对策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增加有效供给。

(3)混合型:治理上需要双管齐下(见上文)。

(4)结构型: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资源配置。

问:国际储备规模管理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需要考虑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进出口规模及其差额、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市场效率、国际金融合作状况及国际资本流动状况等六个因素。

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

答: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和净误差和遗漏等五大项目。

其中经常账户反应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实际资源的国际流动,主要包括货物和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三个子项目。

问:在内生货币供给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是怎么样的,画图说明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供求,实现货币均衡,进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政策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又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量的政策活动。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所作的政策规定,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调整,申请再贴现资格的规定和调整。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有选择地使用,用于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

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投机。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指中央银行控制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指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的时间,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问: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选定这些指标有何标准?

答::操作指标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中介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到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通常认为选定这些指标有可测性(数据能够及时准确获得)、可控性(效果明显且见效快)、相关性(与最终目标相关)和抗扰性(受非政策因素的干扰程度)四个标准。

问: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有哪些?

答: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另外,社会融资规模目前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问: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及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作用原理:(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继而影响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政策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向社会提供的信用量,另一方面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影响市场利率;再贴现条件的改变也可以起到改变或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进而影响到长期的结构调整。

(3)公开市场业务以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手段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量。

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

答: 首先,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其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最后,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问:货币政策主要内容?

答: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其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指形成的制度性措施);狭义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货币均衡,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指中央银行采用的技术性手段)。

问: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答:(1)通过调控货币供求追求货币均衡,保持币值稳定

(2)通过调控货币供给追求社会总供给的内外均衡,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3)通过利率和汇率调节消费和储蓄,影响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

问:如何认识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答:中国一直奉行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的双重目标,这种做法符合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不适合现在。现在调整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此看来,中国始终坚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作为其宏观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问:常见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变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答:(1)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包括准备金、基础货币和其他指标(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存款利率等)

(2)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和其他指标(贷款量和汇率)

各自优缺点:(1)准备金优点:具有很强的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和抗扰性。缺点:会引起市场的巨大震动,不宜经常调整。

(2)基础货币:可控性、抗干扰性较强,但相关性较弱。

(3)【操作】其他指标:可控性、可测性、抗干扰性都很强,但相关性较弱。

(4)利率:可测性、相关性都较强,不足之处在于作为中介指标的必须是市场利率,中央银行难以进行有效控制且利率的抗干扰性较差.

(5)货币供应量:优点在于该项指标与经济发展状况联系密切,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且相关性较好;不足在于近年来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都在下降。

(6)【中介】贷款量的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都很好,缺点是行政干预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汇率的可控性、抗干扰性和相关性都很差。

问: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答:(1)金融价格传导论: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行。

(2)货币传导论: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量的变化进行传导。

(3)信贷传导论:认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进行传导。

问: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

答:(1)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2)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对货币政策效果有所影响。

(3)非金融部门微观主体的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4)其他外来因素、体制政治因素等也对货币政策有一定影响。

问:货币政策有哪几类工具?

答:货币政策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三类。其中(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和预缴进口保证金五类。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包括规定利率限额、采用信用配额、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四种)和间接信用指导(包括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手段)两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的功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